19-1活血止痛药(中药图谱)
颈椎病中药方
【颈脉通】葛根25克,当归15克,川芎30克,黄芪35克,蜈蚣3条,天麻9克,地龙15克,白芍15克,钩藤20克,五灵脂15克,泽兰15克,丹参20克。
功能补气养血,袪风散寒,温通经络,活血化瘀,止痛。
加减:兼手指麻木者加羌活10克,地龙12克,鸡血藤20克,首乌藤20克;兼恶心、呕吐者加法半夏9克,竹茹15克,天南星6克,炒白术15克,生姜6克;痛甚者重用葛根35克,秦艽15克;肝肾亏损者加续断15克,炒杜仲15克;风寒痹阻型重用防风15克,独活15克,荆芥15克,羌活15克;血瘀重者加水蛭3克。
临床运用该方临床可配合颈椎牵引、理疗、针灸及中药离子局部熏蒸效果更佳。
【老中医赵淑炳验方】威灵仙15克,羌活15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熟地15克,川芎15克,葛根15克,伸筋草20克,黄芪30克,姜黄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党参10克,甘草6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10剂为1疗程。
煎取第3次药汁,用纱布或毛巾浸泡后热敷颈部,每天2~3次。
笔者屡用效果明显,一般服药1疗程后症状明显减轻。
这个我吃过有缓解但容易复发【颈眼综合征31例】均有视觉障碍或闪光暗点,视野缺损,甚至幻视,伴头痛、头晕,颈部酸困僵硬或肢体麻木,汗出等颈椎病表现。
眼部检查排除眼睛的原发性病变,X光检查颈椎有病理性改变。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给予川芎嗪240mg~320m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同时服中药颈椎方):太子参20g、杭芍30g、葛根10g、枸杞10g、菊花10g、决明子10g、补骨脂10g、怀牛膝20g、当归20g、川芎20g、生龙牡各30g、灵仙15~20g、白芥子10g、胆南星10g、桑枝30g、泽泻20g、连翘15g,每日1剂水煎服,7天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
痊愈19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3%。
有效9例中6例于短期内复发,但再用上述方法仍有效。
29 种活血祛瘀药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及彩图
29种活血祛瘀药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及彩图序号类别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彩图1活血祛瘀药川芎山鞠穷、芎䓖、香果、胡䓖、马衔芎䓖、雀脑芎、京芎、贯芎、抚芎、台芎、西芎分布区域主要栽培于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地。
道地产区主产于四川、贵州、云南,以四川产者质优。
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2活血祛瘀药延胡索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分布区域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陕西等地。
浙江东阳、磐安、永康、缙云等地及江苏南通地区有大量栽培。
道地产区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北、湖南等地。
罂粟科紫堇属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
3活血祛瘀药郁金马蒁、五帝足、黄郁、乌头分布区域1、温郁金:主产于浙江瑞安。
2、姜黄: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台湾等地。
3、广西莪术:分布于广西。
4、蓬莪术: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浙江、福建、湖南等地有少量栽培。
道地产区主产于浙江、四川、广西、江苏、福建、广东、云南等地。
姜科姜黄属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
4活血祛瘀药莪术蓬莪茂、蓬药、蓬莪术、广茂、蓬术、青姜、羌七、广术、黑心姜、文术分布区域1、莪术: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浙江福建、湖南等地有少量栽培。
2、广西莪术:分布于广西。
3、温郁金:主产于浙江瑞安。
道地产区蓬莪术主产于四川,广东、广西;温郁金又称温莪术,主产于浙江温州;广西莪术又称桂莪术,主产于广西。
姜科姜黄属植物莪术、广西莪术和温郁金的根茎。
5活血祛瘀药三棱京三棱、红蒲根、光三棱分布区域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西南及河南、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
道地产区主产于江苏、河南、山东、江西等地。
野生或栽培。
黑三棱科黑三棱属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
6活血祛瘀药姜黄宝鼎香、黄姜分布区域分布于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台湾等地。
道地产区主产于四川、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地。
以四川、广东产者质优。
中药学药物功效(全)
十八反药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药歌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药性歌辛发散行气血,甘补和中缓急,酸涩收敛固涩,苦有泄燥之功,咸能软坚泄下,淡能渗湿利尿,辛甘温热升浮,酸苦咸凉沉降。
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表,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叶散寒解表,行气和胃。
生姜散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散寒解表,胜湿止痛。
白芷散寒解表,祛风止痛,燥湿止带,宣通鼻窍,消肿排脓。
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细辛散寒解表,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苍耳子散风解表,宣通鼻窍,祛风除湿,止痛。
2.发散风热药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表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大豆黄卷解表祛暑,清热利湿。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煅石膏: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止呕,祛痰排脓,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外用:消肿止痛。
(焦栀子:凉血,止血)夏枯草(果穗) 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活血丹的功效和作用
活血丹能够减轻氧化应激对血管内 皮细胞的损伤,增强内皮细胞的修 复和再生能力,从而保护血管内皮 细胞的功能。
关节炎和风湿病
抗炎镇痛
活血丹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 用,能够缓解关节炎和风湿病 引起的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
受限等症状。
促进关节软骨修复
活血丹能够促进关节软骨的修 复和再生,对关节炎和风湿病 引起的关节损伤有一定的治疗
孕妇禁用
活血丹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妇 使用后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
经期女性慎用
经期女性使用活血丹可能导致月经 量增多或经期延长。
过敏体质者慎用
过敏体质者使用活血丹可能会出现 过敏反应。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活血丹可能会 加重病情。
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
使用活血丹前应先咨询医生或药师的 建议,以确保安全有效。
作用。
调节免疫
活血丹能够调节免疫功能,抑 制炎症反应,从而缓解关节炎
和风湿病的症状。
跌打损伤和扭伤
消肿止痛
活血丹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有助于缓解跌 打损伤和扭伤引起的疼痛和肿胀。
促进软组织修复
活血丹能够促进软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对跌打损伤和扭伤引起的血丹能够预防淤血的形成,有助于预防跌打损伤和扭伤引起的 局部淤血和血肿。
其他应用领域
消化系统疾病
活血丹能够改善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缓解胃痛、腹痛 、腹泻等症状,对消化系统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神经系统疾病
活血丹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对神经系统疾 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坐骨神经痛、偏头痛等。
注意饮食
服用活血丹期间,患者应避免食用 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中药“活血疗伤药”——血竭
中药“活血疗伤药”——血竭本品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
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我国广东、台湾亦产。
秋季采集果实,置蒸笼内蒸煮,使树脂渗出,凝固而成。
本品气微,味淡。
以表面黑红色,研末血红色,火烧呛鼻者为佳。
打成碎粒或研成细末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甘、咸,平。
归心、肝经。
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之功效。
用法用量:研末服,1~2克,或入丸剂。
外用研末撒或入药用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月经期不宜服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血竭味咸,跌扑损伤,恶毒疮痈,破血有谁。
三、临床应用1.跌打损伤,心腹瘀痛本品味咸入血分,主归心肝经,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为伤科及其他瘀滞痛证要药。
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常配伍乳香、没药、儿茶等,如七厘散(《良方集腋》);治产后瘀滞腹痛,痛经经闭,及瘀血心腹刺痛,常配伍当归、莪术、三棱等。
2.外伤出血本品既能散瘀,又能止血,有止血不留瘀的特点,适用于瘀血阻滞,血不归经的出血,尤宜外伤出血。
既可单用研末外敷患处,亦可配伍儿茶、乳香、没药等,如七厘散良方集腋》)。
3.疮疡不敛本品外用,能活血消肿,祛瘀化腐,敛疮生肌,可治疮疡久溃不敛。
单用本品研末外敷,亦可配伍乳香、没药等。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血竭素、血竭红素、去甲基血竭素、去甲基血竭红素及黄烷醇、查耳酮、树脂酸等成分。
2.药理作用血竭水煎醇沉液能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缩短血浆再钙化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血竭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此外,血竭还有一定的抗炎镇痛、降血脂、降血糖、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消炎止痛缓解关节疼痛秦艽川芎地龙等中药推荐
消炎止痛缓解关节疼痛秦艽川芎地龙等中药推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关节疼痛成为了常见的健康问题。
关节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寻找一种能够缓解关节疼痛的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在中药领域中,有许多药材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关节疼痛,其中包括秦艽、川芎、地龙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中药进行介绍,帮助读者了解消炎止痛缓解关节疼痛的中药推荐。
一、秦艽(Radix Gentianae Macrophyllae)秦艽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的传统中药材,具有消炎止痛的功效。
它被认为是一种温中散寒的药物,常用于治疗关节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秦艽富含秦艽素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能够有效地缓解关节疼痛,并且改善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环。
二、川芎(Rhizoma Chuanxiong)川芎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
川芎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包括川芎嗪、川芎酮等,具有舒筋活血、止痛的功效。
川芎常用于治疗血液循环不畅引起的关节疼痛,能够改善疼痛部位的血液供应,减轻炎症反应,并且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
三、地龙(Radix et Rhizoma Asari)地龙是一种热毒驱邪的中药材,常用于治疗关节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地龙具有散寒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有效地缓解关节疼痛。
地龙富含的有效成分地龙酮具有抗炎、镇痛的作用,能够舒张血管,改善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关节疼痛的症状。
除了上述提到的秦艽、川芎、地龙,还有许多其他的中药也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关节疼痛,如藁本、嗪柳酮等。
这些药材都具有一定的消炎止痛功效,对缓解关节疼痛有着积极的作用。
总的来说,中药在缓解关节疼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秦艽、川芎、地龙等中药材富含的有效成分能够消炎止痛,改善疼痛部位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关节疼痛的症状。
然而,使用中药治疗关节疼痛仍然需要谨慎,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剂量和疗程的调整。
活血止痛膏药品说明书
活血止痛膏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活血止痛膏汉语拼音:HUOXUE ZHITONG GAO。
成份:
白芷、牡丹皮、荆芥、干姜、细辛、山柰、生天南星、辣椒、川芎、独活、
没药、香加皮、丁香、生半夏、甘松、当归、冰片、乳香、桂枝、胡椒、苍术、陈皮、辛夷、薄荷脑、大黄、樟脑、颠茄流浸膏、水杨酸甲酯。
辅料为橡胶、氧化锌、松香、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
性状:
本品为淡棕黄色至橙黄色的片状橡胶膏;气芳香。
功能主治:
活血止痛,舒筋通络。
用于筋骨疼痛,肌肉麻痹,痰核流注,关节酸痛。
规格:
6.5厘米×5厘米。
用法用量:
贴患处。
不良反应:
偶见局部皮肤潮红、瘙痒或丘疹。
禁忌:
孕妇禁用。
注意事项:
1.本品为外用药。
2.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3.皮肤破溃或感染处禁用。
4.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经期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6.本品不宜长期或大面积使用,用药后皮肤过敏如出现搔痒、皮疹等现象时,应停止使用,症状严重者应去医院就诊。
7.用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8.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9.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0.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复方丹参片测定HPLC液相谱图(2010药典三七皂苷测定)_复方丹参片2015药典
复方丹参片测定HPLC液相谱图(2010药典三七皂苷测定)_复方丹参片 2015药典复方丹参片测定HPLC液相谱图(2010药典三七皂苷测定) 样品名称: 复方丹参片参考标准:2010 版增补版一部复方丹参片测定HPLC液相谱图(2010药典三七皂苷测定)_复方丹参片2015 药典1 概述复方丹参片,中成药,研制方,片剂。
组成:丹参浸膏、三七、冰片。
功能: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治:胸痹心痛。
症见胸闷、心悸、心痛气短、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唇舌青紫黯红等。
用法:1次3片,1日3次。
该药由华山医院与上海中药制药二厂研制,经临床观察377例冠心病患者,结果其心绞痛显效率为34.7%,改善率为50.9%,总有效率为85.6%。
治疗颅外伤后神衰综合征122例,有效率达90.2%。
实验研究表明,该药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和缺氧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能增加离体豚鼠心脏的冠脉流量,延长小鼠耐常压缺氧时间。
能延长小鼠的正常凝血时间,明显抑制氯仿引起的小鼠心室纤颤和缩短氯化钡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时间,显示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豚鼠心脏灌流结果表明,该药可提高缺氧灌流所致心衰的冠脉流量。
2 复方丹参片药典标准2.1 品名复方丹参片Fufang Danshen Pian2.2 处方丹参450g、三七141g、冰片8g2.3 制法以上三味,丹参加乙醇加热回流1.5小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备用;药渣加50%乙醇加热回流1.5小时,提取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备用;药渣加水煎煮2小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
三七粉碎成细粉,与上述浓缩液和适量的辅料制成颗粒,干燥。
冰片研细,与上述颗粒混匀,压制成333片,包薄膜衣;或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2.4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色至棕褐色;气芳香,味微苦。
2.5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树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三七)。
川芎图谱
中药图谱大全:川芎图谱【药名】:川芎【拼音】:CHUANXIONG【英文名】:Szechuan Lovage Rhizome【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
【功效】: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
【主治】: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
【性味归经】:辛,温。
入肝、胆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用药忌宜】: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白芷为之使。
恶黄连。
”②《品汇精要》:“久服则走散真气。
”③《本草蒙筌》:“恶黄芪、山茱、狼毒。
畏硝石、滑石、黄连。
反藜芦。
”④《本草经疏》:“凡病人上盛下虚,虚火炎上,呕吐咳嗽,自汗、盗汗咽干口燥,发热作渴烦躁,法并忌之。
”⑤《本草从新》:“气升痰喘不宜用。
”⑥《得配本草》:“火剧中满,脾虚食少,火郁头痛皆禁用。
”【别名】:山鞠穷(《左传》)、芎藭(《本经》)、香果(《吴普本草》)、胡藭(《别录》)、马衔芎藭(陶弘景)、雀脑芎、京芎(《本草图经》)、贯芎(《珍珠囊》)抚芎(《丹溪心法》)、台芎(《本草蒙筌》)、西芎(《纲目》)【处方名】:川芎、西芎、西川芎、炒川芎、炙川芎、酒川芎、酒炒川芎,老川芎处方中写川芎、西芎、西川芎指生川芎。
为原药洗净切片晒干入药者。
炒川芎又名炙川芎。
为生川芎片用文火微炒入药者。
酒川芎即酒炒川芎。
为生川芎片用黄酒喷洒,待酒吸干,再用文火微炒,然后入药者。
【商品名】:京芎:为产于甘肃、陕西者。
云芎:为产于云南者。
抚芎:又名西抚芎、川抚芎、抚川芎。
为产于江西者。
小抚芎:产于江西,抚芎中形体瘦小者。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川芎:为产于四川者。
或指各类川芎的统称。
大芎:又名大川芎、正川芎、真川芎。
产于四川,属川芎中个大肉多、油足气香者。
为地道药材,品质最佳。
坝川芎:产于四川灌县者。
产量大,品质好,销往全国,井供出口。
杜芎:产于四川省外的引种品。
中药“活血疗伤药”——刘寄奴
中药“活血疗伤药”——刘寄奴本品为菊科植物奇蒿或白苞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
8~9月开花时割取地上部分,除去泥土,晒干。
本品气芳香,味淡。
以叶绿、花穗黄、香气浓郁者为佳。
切段,生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苦,温。
归心、肝、脾经。
具有散瘀止痛,疗伤止血,破血通经,消食化积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亦可鲜品捣烂外敷。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刘寄奴苦,温通行瘀,消胀定痛,止血外敷。
三、临床应用1.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外伤出血本品苦泄温通,性善行散,能活血散瘀,通经止痛,止血疗伤,古人谓其为“金疮要药”,常用于治疗伤科病证。
治疗跌打损伤,瘀滞肿痛,可单用研以酒调服,亦可配伍骨碎补、苏木、延胡索等;治创伤出血,可单用鲜品捣烂外敷,或配伍茜草、五倍子等2.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本品苦泄善行,能活血散瘀,通经止痛,可治瘀滞经产病证。
治血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常配伍桃仁、当归、川芎等药。
3.食积腹痛,赤白痢疾本品气味芳香,既能醒脾开胃,又能消食化积,止泻止痢,适用于食积不化,腹痛泻痢,可单用煎服,亦可配伍山楂、麦芽、鸡内金等药。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香豆精、异泽兰黄素、西米杜鹃醇、脱肠草素、奇蒿黄酮、奇蒿内酯醇等。
2.药理作用刘寄奴水煎液有加速血液循环,解除平滑肌痉挛,促进血凝作用;增加豚鼠冠脉血流量,对小鼠缺氧模型有明显的抗缺氧作用;对宋内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五、北刘寄奴本品为玄参科植物阴行草的干燥全草。
性味苦,寒;归脾、胃、肝、胆经。
功能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凉血止血,清热利湿。
适用于瘀血经闭,月经不调,产后腹痛,癥痕积聚,跌打伤痛,血痢,血淋,以及湿热黄疸、水肿、带下等。
煎服,6~9克。
活络灵效丹——清代名医独创,治痛第一方,仅仅4味药,帮你解决全身上下的痛!
活络灵效丹——清代名医独创,治痛第一方,仅仅4味药,帮你解决全身上下的痛!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痛”是病字旁加甬,甬在古代是通道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在通道上受到风寒以及气血瘀滞,导致出现相应的症状比如疼痛或者不适等。
正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指的是经脉受损后有气血以及风寒的瘀滞而产生的相应症状。
今天要介绍的方子就是治疗“痛”的——活络效灵丹。
【来源】:清代名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配方】:当归、丹参、生明乳香、生明没药。
【用法】:上四味,作汤服。
若为散剂,一剂分作4次服,温酒送下。
【方解】:方中当归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
甘温质润补血,为生血活血之药,又能宣畅气分,使气血更有所归,被称为“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
丹参色赤微温,能祛瘀生新而不伤正,以通为补,以下行为顺,善入下焦,调经水。
《本草纲目》谓其“能破宿血,补新血”。
当归、丹参养血活血,祛瘀生新。
且当归又宣透气分,使气血各有所归。
乳香、没药均属活血化瘀药,乳香辛散走窜,味苦通泄,既入血分,又入气分,能行血中气滞,化瘀止痛,内能宣通脏腑气血,外能透达经络。
没药辛香走窜,味苦通泄,既能散瘀行气止痛,又能活血消痈、祛腐生肌。
二药合用宣通脏腑,流通经络,起到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用。
【功效】:养血活血、舒经活络、行气止痛、排毒生肌、祛瘀生新之功效,当为气血凝滞而设的止痛剂。
【医案】:有个50多岁的妇人,脑袋后面发了一个大疮。
张先生给用了活络效灵丹,“连服十剂全愈”。
这个方子的使用范围很广,比如心脏病、胃溃疡、痛经闭经、各种肌瘤、疮痈不愈、四肢疼痛、腰背强直等。
【注意事项】:方中乳香、没药量大时易致恶心呕吐,故用之宜制用。
对消化不良者慎用。
无气血淤滞者忌用,孕妇慎用。
如需使用此药方,请咨询当地中医师。
活血止痛药
活血止痛药59.活血止痛药查药方反回目录桂枝辛、甘,温。
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煎服,1.5—9g。
肉桂辛、甘,热。
归脾、肾、心、肝经。
(功效]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煎服,2—5g,宜后下或焗服;研末冲服,每次l一2g。
三七甘、微苦、温。
归肝、胃经。
(功效)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内服;3~lOg,煎服。
亦入丸散.研粉吞服,每次1—1.5g,日服1—3 次。
若失血重证,每次吞服剂量可用至3—6g,日服2—3次。
临床应用,多研粉,用水冲服;或入成药丸散服用。
川芎辛,温。
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 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煎服,3—10g,研末吞服,每次1—1.5g。
桃仁苦、甘,平。
有小毒。
归心、肝、大肠经。
(功效) 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消痈排脓,止咳干喘。
煎服,5—10g,捣碎用。
红花辛,温。
归心、肝经.(功效)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化滞消斑。
煎服,3--9g,乳香辛、苦,温。
归心、肝、脾经。
(功效) 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
煎服,3—10g.没药辛、苦、温。
归脾、胃、肾经。
(功效)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煎服,1.5—4.5g,宜后下;或磨汁冲服,或入丸散剂,每次0.5一lg。
麝香辛,温。
归心、脾经。
(功胶)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入丸散,0.03-0.1g。
外用适量。
不入煎剂。
大黄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经。
(功效]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
煎服,5一lOg。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生大黄泻下力较强,欲攻下者宜;入汤剂应后下,或用温开水泡服,久煎则泻下力减弱。
酒制大黄泻下力较弱,活血作用较好,宜用于瘀血证。
大黄炭则多用于出血证。
白芷辛,温。
归肺、大肠、胃经。
[功效]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剂。
栀子苦,寒。
归心、肺、三焦经。
(功效]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煎服,3—10g。
中药“化瘀止血药”——三七
中药“化瘀止血药”——三七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
主产于云南广西。
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
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
本品气微,味淡。
以个大、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者为佳。
切片,或捣碎,或细粉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甘、微苦,温。
归肝、胃经。
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
用法用量:煎服,3~9克:研末吞服,1次1~3克。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阴虚血热之出血不宜单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三七性温,止血行瘀,消肿定痛,内服外敷。
三、临床应用1.咳血,吐血,细血,便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本品味甘微苦性温,主入肝经血分功善止血,又能祛瘀,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对人体内外各种出血,无论有无瘀滞均可应用,尤以有瘀滞者为宜,单味内服外用均有良效。
如《濒湖集简方》治吐血、衄血、崩漏,单用本品,米汤调服;《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与花蕊石血余炭合用;治外伤出血,可单用本品研末外掺,或与龙骨、血竭、象皮等同用。
2.血滞胸腹刺痛,跌仆肿痛本品活血消肿,止痛力强,为治瘀血诸证之佳品,尤为伤科要药。
凡跌打损伤,或筋骨折伤,瘀血肿痛,本品皆为首选药物。
可单味应用,以三七为末,黄酒或白开水送服;若皮破者,亦可用三七粉外敷。
治疗血滞胸腹刺痛,配伍延胡索、川芎、郁金等活血行气药,则活血定痛之功更著。
此外,用治疽肿痛亦有良效,如《本草纲目》治无名肿,疼痛不已,以本品研末,米醋调涂;治痈疽溃烂,常与乳香、没药、儿茶等同用。
此外,本品尚有补虚强壮之功,民间用治虚损劳伤,常与鸡肉、猪肉等炖服。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订含四环三萜类成分:人参皂苷、三七皂苷、七叶胆苷等。
本品还含有三七素、柳皮素及多糖等。
2.药理作用本品能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及溶栓作用;促进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具有造血作用;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各种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均有保护作用;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氧利用率,扩张脑血管,增强脑血管流量;提高体液免疫功能。
中成药配方详解:活血止痛膏
药典中药材:乳香详解>>>
乳香
药典中药材:乳香
来源: 本品为橄榄科植物乳香树及同属植物树皮 渗出的树脂&分为索马里乳香和埃塞俄比 亚乳香,每种乳香又分为乳香珠和原乳香。
药典中药材:乳香
性状:
本品呈长卵形滴乳状、类圆形颗粒或粘合 成大小不等的不规则块状物。大者长达 2cm(乳香珠)或5cm(原乳香)。表面黄 白色,半透明,被有黄白色粉末,久存则 颜色加深。质脆,遇热软化。破碎面有玻 璃样或蜡样光泽。具特异香气,味微苦。
药典中药材:山柰
用法: 6~9g。
药典中药材:白芷详解>>>
白芷
药典中药材:白芷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 夏、秋间叶黄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 晒干或低温干燥。
药典中药材:白芷
性状:
本品呈长圆锥形,长10~25cm,直径 1.5~2.5c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根头 部钝四棱形或近圆形,具纵皱纹、支根痕 及皮孔样的横向突起,有的排列成四纵行。 顶端有凹陷的茎痕。质坚实,断面白色或 灰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棕色,近方形或 近圆形,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气芳香, 味辛、微苦。
药典中药材:山柰
性状:
本品多为圆形或近圆形的横切片,直径 1~2cm,厚0.3~0.5cm。外皮浅褐色或黄 褐色,皱缩,有的有根痕或残存须根;切 面类白色,粉性,常鼓凸。质脆,易折断。 气香特异,味辛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药典中药材:山柰
性味: 辛,温。归胃经。
药典中药材:山柰
功效: 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用于胸膈胀满, 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药典中药材:没药
性状: 质坚实或疏松,有特异香气,味苦而有黏 性。
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和活血止痛的中药配方[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461623.0(22)申请日 2020.12.11(71)申请人 李田来地址 745000 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早胜镇李家村二组131号(72)发明人 李田来 (51)Int.Cl.A61K 36/355(2006.01)A61P 11/00(2006.01)A61P 11/04(2006.01)A61P 29/00(2006.01)A61P 39/02(2006.01)A61P 17/10(2006.01)A61P 1/10(2006.01)A61P 1/08(2006.01)A61P 1/00(2006.01)A61P 1/04(2006.01)A61P 1/12(2006.01)A61P 1/06(2006.01)A61K 35/57(2015.01) (54)发明名称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和活血止痛的中药配方(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和活血止痛的中药配方。
该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和活血止痛的中药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金银花10‑20份;蒲公英10‑20份;白芷10‑15份;桔梗15‑20份;鸡内金5‑10份;将上述原料放入药碾子或中药粉碎机中碾磨成粉,加入蜂蜜,将药粉与蜂蜜按照1.5∶1的比例混合后制作成药丸。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和活血止痛的中药配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CN 112274549 A 2021.01.29C N 112274549A1.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和活血止痛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金银花10-20份;蒲公英10-20份;白芷10-15份;桔梗15-20份;鸡内金5-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和活血止痛的中药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金银花10份;蒲公英10份;白芷15份;桔梗15份;鸡内金5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枫 香 脂
夏 天 无
五 灵 脂
没 药
乳 香
姜 黄
郁 金
延 胡 索
川 芎
川芎
伞形科:川芎 根茎 生用、酒炙
延胡索
罂粟科:延胡索 块根 生用、醋炙用
郁金
姜科:温郁金、姜黄、 广西莪术、蓬莪术 块根 生用、矾水炙用
姜黄
姜科:姜黄 根茎
பைடு நூலகம்香
橄榄科:乳香树及其同属植物 皮部渗出的树脂 生用、炒用
没药
橄榄科:没药树或其他同属植物 皮部渗出的油胶树脂 生用、清炒或醋炙
五灵脂
鼯鼠科:复齿鼯鼠 粪便 生用或醋炙、酒炙用
夏天无
罂粟科:伏生紫堇 块茎
枫香脂
金缕梅科:枫香树 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