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心理学第一讲 发现自我之旅

合集下载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我曾经向很多同学和朋友推荐过这本书,我认为,如果是心理学的初学者,就一定要看这本书,而如果是一个已经对心理学很有研究的人我也觉得这本书同样很值得去看。

我自己也已经读过几遍,有时候闲下来的时候,也会偶尔翻开一些章节看看,里面写得很多东西都很有意思,对生活似乎很有启发的样子,让你不由的从心理学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这个社会、周围的人和事。

有时候,我在想,我们介绍教育技术学基础的书也完全可以仿照这本书的写法。

国内的学科基础的教材,总是很喜欢介绍很多学科的概念性的东西,介绍很多有关学科历史的东西,介绍很多晦涩难懂的理论与方法,让刚刚学习这个学科的人望而生畏,甚至产生厌倦。

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是我觉得应该运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更多的是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运用一些实际运用的例子,来让初学者对这个学科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又能让初学者了解这个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结构,从而为他们以后的学习铺平道路。

首先,它运用了很多心理学在生活中运用的例子来让初学者更加容易的理解心理学的一些原理,并且大大提升了对学习心理学的兴趣。

还有,这本书每章后都有一个总结性的句子,把提到的重点列出来,在这点上,我国出的很多教材也有类似的做法,但是更多都是出一些习题在后面,并没有做一些总结性的归纳。

阅读这本书,对我的教育意义也很大。

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以心理学的视角看待问题。

学习和生活的节奏比较快,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在所难免,对于我这样一个有着弱小的心理的人很苦恼。

心理学让我建立一个强大的心理,我以心理学的角度看待困难,很多事情得以迎刃而解。

这本书教会了我思考,带给了我生活的新篇章。

虽然还没有读完这本书,但我已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信读完之后,必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更大的影响。

隋岩的《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通俗易懂,里面穿插了很多生活中的例子,经典的电影解读,更加深了读者对心理学的理解。

心理学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就真真切切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

南开大学心理学第一讲发现自我之旅

南开大学心理学第一讲发现自我之旅

第一讲发现自我之旅今天,我们在心理学与生活这门课程中,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自我的容。

我们将其成为发现自我之旅。

有一位哲学系的朋友,从另外一个高校过来到南开,他跟我说,南开的门卫真的很了不起。

我说此话怎讲呢,他说门卫拦住我的车子,问了我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我觉得难死老夫也。

我说,他问你什么问题了,他说他问我,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他说这是哲学里面的最难回答的三个问题。

作为哲学系的教授,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样回答是好。

的确,关于我是谁的问题,是自我研究当中最令人困惑的问题。

同时,它也是现代心理学当中的一个中心的问题。

另外,认识你自己,也是携刻在德尔菲神庙上的一句箴言。

也许是受到了这句箴言的启示,所以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照顾你的心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行一次发现自我之旅。

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来了解以下什么是自我概念,文化对自我是不是产生影响,因社会比较,自我在自尊的影响当中是怎么样的,另一方面,我们来了解以下,自我实现的预言和自我服务性的偏差。

如果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日常经常会说的我是说的问题或者who I am 的问题,那你会给出怎么样的答案呢。

(提问学生)我们请第一排的学生给我们简单的说一下,如果你对面说,我是谁,你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的话,你做怎么样的回答呢。

一会我们在文化与自我当中,我们也发现了,他们几个如果算做被试的话,给我们的答案有特别惊人的一致性。

那么呢,我们一会儿会看到在西方人的被试中,西方人会强调whoam I 的实验的时候,他常常说,我是男性,我是女性。

然后呢,我是开朗的或者我是乐观的。

我是怎么样,他完全是个人的特质。

但是,你从他们的回答当中发现一个特性。

他们都是关系中的人,他们都是某一种关系群体当中的人,当然这是很典型的一个中国人的特性了。

一会儿我们在文化与自我当中会看到。

好了,如果我们来了解自我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了,威廉詹姆士在100年前的时候就指出来,他说,自我是个人心里宇宙的中心。

大一心灵之旅认识自我

大一心灵之旅认识自我

大一心灵之旅认识自我
大一,是我人生中一个新的起点。

从高中的压抑中解脱出来,我开始了一段心灵之旅,去认识自我,探索未知的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我尝试着接触不同的人和事物,去拓宽自己的视野。

我参加了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结交了不同背景的朋友,听他们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也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

这些交流让我对生活的认识更加深刻,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我还参加了一些志愿者活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也发现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善良和渴望帮助他人的冲动。

这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除了参加活动,我还尝试着去体验一些新的事物,比如参加一些文艺活动,去看一些展览和演出。

这些活动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也让我更加热爱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我还在不断地思考自己的未来和职业选择。

我开始尝试着去了解不同的职业,比如医生、教师、工程师、艺术家等等。

我也去参加了一些职业规划的讲座和活动,让自己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

通过这段心灵之旅,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也明确了自己
的兴趣和职业目标。

我相信,这段旅程不仅让我更加热爱生活,也为我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希望,未来的日子里,我能继续走在这条心灵之旅的路上,不断探索自我,追求更好的自己。

《心理学与生活》学习心得体会

《心理学与生活》学习心得体会

《心理学与生活》学习心得体会篇一:心理学与生活心得心理学,一个既熟悉又感到陌生的词。

一直以来我都对心理学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却很少有机会接触与之相关的课程。

因此当我看到选修课程中有《心理学与生活》这一门课程时,我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

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

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

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和知觉、记忆和表象,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

另外人们在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态度,形成各种情绪。

人们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意志活动。

人的心理现象虽然极其复杂,但又为我们最为熟悉。

因为,一个正常而健康的人,时时刻刻都在不断地产生着心理现象,并能自我意识到在自己身上发生的这一切。

如我们能看到颜色、听到声音;能回想以前经历过的一些事情;能动脑筋,进行种种发明创造;能设想自己未来美好的情景。

在这同时,我们还会在内心中产生一种复杂的体验,如高兴、满意,幸福以及忧愁、内疚等等。

这些发生在人身上的复杂精神现象,即是心理学称之为的“心理现象”。

心理学的整个内容体系,就是由对上述的人们普遍存在的各个具体的心理现象研究所揭示的规律所构成的。

社会心理学中四大学派理论非常重要,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学派的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理论,下面我就来一一阐述。

一、行为主义理论。

代表理论:班图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理论)、罗推尔的社会行为学习理论、米契尔的认知社会学习理论具体表现(特点):1、大胆地使用以往被传统行为主义所摒弃和拒绝的心理学概念,探索认知、思维、意象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2、强调行为和认知的结合。

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

探索自我之旅

探索自我之旅

探索自我之旅——记大一上学期心理课当我在想,这论文到底如何写之时,发现大心课在很多方面都给了我启发,让我有不同的收获,千丝万缕,盘根错节,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实在叫我理不清头绪,冥思苦想之际,一个念头突然就像猴子从石头里蹦出来一般,如霹雳一般炸裂在脑海之中——既然理不清,何不就写自己心里最深刻,最直观的感受?最强烈的感受一下从喉咙里窜起,让我不吐不快——心理课帮助我们探索自我,从而更深刻的认识自我,正视自我,最后,还要学会悦纳自我。

这一下,脑中淤堵一清,我又是文思如涌,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之感,我便匆匆打开电脑,把此刻感受记叙。

我仔细的想了想,感觉到很少有人可以清楚的看清自己,对自己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很多老师都说可以考上大学,证明这人的天赋不会差到哪里去,可是即便是这一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也很少又能清楚认识自我的人,要不然大学生中怎么会有这么多沉醉于声色,迷茫而不知前路的羔羊?而在看清自己后,可以正视这一切,无论优劣的人便几乎没有了,因为这便是所谓的真人,展现最真实的自己,这真的很难,我感觉比做圣人还难,和承认自己做的坏事比做好事更难是一个道理。

因为这和人趋利避害的天性相违,谁会愿意把自己的短处,不堪之处公之于众?谁不是把自己的缺陷藏的严严实实,生怕他人发现,甚至是文过饰非,不惜为此耗尽心机?而且,承认这些不堪,甚至是卑劣,便意味着你还要承受所谓世俗的目光,当然会有人倾佩敢于直吐真言的勇气,可无法接受,甚至是因此恶语相向的人会施加的重荷,更是让人难以承受。

但必须要这样去做啊,不需要完全的,绝对的,人无完人,世界上也不可能有真人,更不必说水满则溢,月盈则亏。

我们只需要尽量靠近,就像明粤老师在一节课中提到过的,你愿意向他人袒露的面越大,你的心理便会变得更健康。

其实,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样做也意味着在给自己施加一个约束——不可能老把自己的那些个破事说出去让人嫌弃啊(笑哭),那怎么办呢,就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好,做一个好人了啊。

01发现自我之旅

01发现自我之旅

01发现自我之旅今天,在心理学与生活当中,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自我的内容,我们将其称为发现自我之旅。

有一位哲学系的朋友,从另外一个高校来到南开,他跟我说,南开的门卫真的很了不起。

我说此话怎讲呢?他说门卫拦住我的车子,问了我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难死老夫也。

我说他问了哪三个问题?他说他问我,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他说这是哲学里面最难回答的三个问题,作为哲学系的教授,他真得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

的确,关于我是谁的问题,在自我研究当中是最令人困惑的问题。

同时,它也是现代心理学当中的一个中心的命题。

另外认识你自己也是镌刻在德尔菲神庙上的一句箴言,也许是受了这句箴言的启示,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照顾你的心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一次发现自我之旅。

在今天的课程当中,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自我概念,文化对自我是不是产生影响?因社会比较,自我在自尊的影响当中是怎样的?另外一方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自我实现的预言和自我服务性的偏差。

现在我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就像日常生活当中所说的那个,就是“我是谁?或WHO AM I?的问题”那你会给出怎样的答案。

(引处省略学生的回答)大家会看到,等会我们会分析文化对自我的影响,这几个给我们的答案有特别惊人的一致性,那么,我们会看到在西方的被试当中,西方人会强调Who am I的实验的时候,我是男性,我是女性,然后呢?我是开朗的,或者我是乐观的,我是怎么样?完全是个人的特性。

但是,你从他们的回答当中发现一个特性,他们都是关系当中的人,他们都是某一种关系群体当中的人,当然这是很典型的中国人的特性了。

一会儿我们在文化与自我当中会看到。

好了,如果我们来了解自我,威廉·詹姆士在100年前的时候就指出来,他指出,自我是个人宇宙的中心,那自我呢,也连接着我们在心理活动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看自我概念的时候,我们发现自我概念是个体所拥有的,有关自己的整体性的信息,库利在1902年的时候,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这本书当中,提到了,他说我们的自我,其实来自于什么呢?那么我们的自我意识呢?也就是说,别人都是一面镜子,那我们呢?是通过他人这面镜子,去了解自己。

唤醒心灵梦幻世界中的自我发现之旅

唤醒心灵梦幻世界中的自我发现之旅

唤醒心灵梦幻世界中的自我发现之旅第一步:寻找内心的宁静在寻找自我发现之旅的开始,我们需要远离外界的喧嚣和杂念,寻找内心的宁静。

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来闭上眼睛,深呼吸几次,尽量放松身心。

逐渐将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内心,让心灵慢慢平静下来。

第二步:探索内心的世界当内心逐渐平静后,我们可以开始探索内心的世界。

想象自己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场景中,例如一个美丽的花园、一片宁静的森林或是一望无际的海洋。

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可以自由地探索、观察和感受。

第三步:回忆过去的经历在梦幻般的场景中,我们可以开始回忆过去的经历。

从童年时光到成年的各种经历,回忆起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欢乐、悲伤、成功和失败等。

回忆过去的经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过去,并从中找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

第四步:审视内心的渴望和目标在探索过去的经历后,我们可以开始审视内心的渴望和目标。

思考自己的梦想、愿望和追求,并思考这些渴望和目标对于自己的意义和重要性。

这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以及如何追求和实现这些目标。

第五步:面对内心的恐惧和挑战在自我发现之旅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对内心的恐惧和挑战。

这些恐惧可能是对未知的害怕、对失败的担忧或是对改变的抵抗。

然而,面对恐惧和挑战是成长和进步的必经之路。

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对内心的恐惧,并寻找克服它们的方法和策略。

第六步:接纳自己的完整性最后,我们需要接纳自己的完整性,包括内心的优点和缺点。

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接纳自己的完整性意味着我们愿意接受自己的全部,包括过去的经历、现在的状态和未来的发展。

只有在接纳自己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自我发现和成长。

结束语:唤醒心灵梦幻世界中的自我发现之旅是一次探索内心和发现真实自我的旅程。

通过寻找内心的宁静、回忆过去的经历、审视内心的渴望和目标、面对内心的恐惧和挑战,以及接纳自己的完整性,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并找到实现自我发展和成长的方法和道路。

心理学的自我探索探索心理学中的自我探索之旅

心理学的自我探索探索心理学中的自我探索之旅

心理学的自我探索探索心理学中的自我探索之旅自我探索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它关注个体对自身思维、情感和行为的认知和反思。

通过自我探索,个体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发现自身的强项和局限,并寻找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途径。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中的自我探索之旅,从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自尊和目标设定等方面展开论述。

自我认知是自我探索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评价和了解。

自我认知的核心是客观观察自己的行为、思维和情感,并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

通过自我认知,个体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特点和倾向,从而更好地应对内外的挑战和压力。

情绪管理也是自我探索中的重要内容。

情绪是个体内心世界的体现,对情绪的认知和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个体需要关注情绪的变化和表达,学会情绪的调节和应对策略。

这包括情绪的认知、情绪的表达和情绪的调节等方面。

自尊是自我探索中的另一个重要主题。

自尊是个体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的认知和评价。

自尊的正向发展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自我成长至关重要。

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个体需要关注自尊的建立和提升,通过正面的自我评价和积极的心态来促进自尊的发展。

目标设定是自我探索的一个关键环节。

个体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期望,为自己的发展制定清晰的计划和策略。

目标设定是个体积极投入自我探索的动力源泉,它使个体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需求和愿望,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潜力。

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个体可能会面临挑战和困惑。

然而,正视这些挑战和困惑、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是自我探索的关键。

通过反思与认知的过程,个体能够超越自身的限制,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总之,自我探索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它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自我认知、情绪管理、自尊和目标设定等方面的探索,个体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方向。

在自我探索的旅程中,个体需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正视挑战和困惑,并通过反思和认知的过程来实现自身潜能的发掘和提升。

探寻自我之旅心理课教案

探寻自我之旅心理课教案

探寻自我之旅心理课教案教案标题:探寻自我之旅心理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和认识自己在心理方面的特点和需求。

2. 培养学生自我分析和自我觉察的能力。

3. 探索并发展学生的个人潜力。

教学内容:1. 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优点和缺点。

2. 自我价值观:探讨并强调个人价值观的重要性,并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价值观。

3. 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我决策、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4. 自我目标设定:引导学生设定适合自己的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

教学步骤:引入:1. 教师提问:你有没有对自己的特点和需求有清晰的认识?为什么了解自己很重要?2. 呈现引导性问题:你认为了解自己有哪些好处?你有没有经历过因为不了解自己而遇到困惑的事情?主体:3. 自我认知活动:a. 学生完成一个个人特点和需求调查问卷,并讨论结果。

b.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并提出彼此的共性和不同之处。

4. 自我价值观探讨:a. 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和看视频等方式了解价值观的概念。

b.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个人价值观的重要性,并分享一些例子。

c. 学生完成一个个人价值观的反思作业,写出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5. 自我管理技巧培养:a. 教师展示一些自我管理的技巧,如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并进行解释说明。

b. 学生小组活动,分析自己目前面临的一些管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6. 自我目标设定:a. 教师介绍目标设定的概念和重要性,并提供实际目标设定经验分享。

b. 学生思考并写下自己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

结束:7. 学生展示他们的目标设定,并进行互动和反馈。

8. 教师总结课程重点,并提出未来持续探寻自我的建议。

课堂活动和学生作业:- 个人特点和需求调查问卷完成和讨论。

- 小组讨论和分享自我认知。

- 写下个人价值观和自我管理技巧的反思作业。

- 目标设定和计划书写。

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和分享,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

南开大学管健“心理学与生活”课程

南开大学管健“心理学与生活”课程

南开大学管健“心理学与生活”课程是什么可以让你更好地认知自己、发现自我,心理学带你体会寻找自我的乐趣;是什么让你展现出与众不同的A型特质,心理学家教会你在激情燃烧的同时如何柔情似水。

本课程为你提供心理和行为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给你介绍实践和应用的技巧,将心理学带入你的生活,和你一起幸福出发![第01讲]发现自我之旅塞万提斯说,把认识自己作为任务,这是世界上最困难的课程。

“认识你自己”也是一条镌刻在德尔菲智慧神庙上的箴言。

“我是谁?”这一问题是古往今来一直让人类迷惑的问题。

现代心理学将自我研究列入中心议题,本讲带你一起了解自我概念、文化与自我、自尊、自我实现预言和自我服务偏差。

当我们能准确地认识自己的时候,我们便拥有了人生真正的价值。

[第02讲]A型人格你是时间紧迫感很强、做事速度快的人吗?你是缺乏耐心、脾气暴躁、火急火燎的人吗?你是争强好胜、雄心勃勃、喜欢竞争的人吗?一个来自心理学中的术语概括了这类人的特质,这就是A型人格。

本讲带你走进激情燃烧的A型人,从其表现、正面特质、负面特质和改善的方法与技巧来区分他和柔情似水的B型人的差异。

[第03讲]吸引力的秘密人们经常说“莫名我就喜欢你”。

心理学家告诉你,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是什么因素使一个人喜欢或爱上另一个人呢?在有关人的话题中,没有比这个更能吸引人的兴趣了。

本讲带你从接近、相似、互补、关系回报、外貌吸引力等方面一起了解吸引力的秘密。

[第04讲]非言语沟通人不是在孤立的荒岛上生活,每天人们透过语言和其他符号系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藉由沟通,人与人联接起来,不再过着孤单的生活;透过沟通,人们互相影响别人的思想和态度。

本讲带你一起发现那些不为人知的沟通秘密,其中包括可以表情的面部符号、可以达意的身体姿势,以及润物细无声的情境文化和人际距离。

[第05讲]告别压力山大社会进入了快速多变的时代,“快速”使人不断地跟进时代的步伐,“多变”增加了人心理上的不安全感,压力成为时代进步的附属品,对人类心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手册-第01课(发现伟大的自己)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手册-第01课(发现伟大的自己)

教师手册第一课发现伟大的自己一、重点内容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有三:一是让学生了解自我意识的基本概念、内容、形成过程和一个自信的自我的真正内涵,并进而了解大学生群体自我意识的表现特点,从而尝试发现一个伟大的自己。

二是解析自我冲突形成的心理机制;三是传授学生走向自我接纳,即发现伟大自我的方法和途径,形成一个对待自我的正确态度。

因此,本课程教学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自我意识的基本定义;2、自我意识的主要内容,即自我意识的三种心理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3、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即从生理的自我到心理的自我再到社会的自我的三个发展阶段;4、什么是真正的自信;真正的自信是无条件接纳自己,蝼蚁卑微,但它从来就不嫌弃“自我”。

它从不因自己的外形和表现,以及在这个星球上所存在的价值比重的多少而感到自卑。

或许一个伤害就会使它失去了一条腿甚至生命,但面对如此脆弱的“自我”,它是从来不会自怜自叹的,它只知道做现在最应该做的事!它从来不算计成功和失败,甚至不可能去考虑生命的意义,它只“知道”为了存在而活着。

或许某种时候,当我们感觉在生活中一切似乎退无可退、或看不到方向的时候,我们不妨把自我的认识回归到作为一个生命体的生物性思维本身。

此时,我们或许真的有必要学习动物的这种接近于生物本性的生命哲学——存在就是合理!无条件接纳自我!或许这亦是造物主所赋予动物们的一种生存的大智慧吧!5、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基本内涵与冲突机制;6、个体面对压力时的几种无意识自我保护机制;7、精神分析等流派对自我意识、自卑及人格结构的理论分析。

8、自我接纳的重要性;9、自我接纳的主要方法;10、克服自卑的主要方法。

二、理论基础(一)自我意识的定义和内容1.自我意识的定义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心理学与生活李金水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李金水读书笔记

心理学与生活李金水读书笔记《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心理学与生活》读书笔记1这学期的《心理学与生活》由南开大学副教授管健主讲。

课程总共有5讲:第一讲《发现自我之旅》,第二讲《A型人格》,第三章《吸引力的秘密》,第四章《非言语沟通》,第五章《告别压力山大》。

第一讲的《发现自我之旅》分五个方面来讲,分别是:自我概念,文化与自我,自尊与社会比较,自我实现预言,自我服务偏差。

自我概念是个体所拥有的有关自己的整体信息;费孝通的差序格局表明最核心的部分是自己;在第三节的自尊与社会比较中,我们知道,不同的人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会对我们的自尊产生影响。

而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关于一些未来行为或事件的预测对行为互动改变很大,以至于产生预期的结果。

在第五节自我服务偏差中讲到很多人都有盲目乐观的行为。

第二讲,A型人格。

A型人格的人包括:(1)喜欢过分争先和有雄心壮志者。

(2)有过高的工作要求,经常不满足现有的工作成就。

(3)情绪易波动。

(4)有闯劲,表现为好斗、敏捷和强烈的进取心。

(5)过分争强好胜。

(6)经常匆匆忙忙。

(7)习惯艰苦紧张的工作,即使休息也难以松弛下来。

(8)不耐烦,情绪急躁。

(9)常常同时进行多种思维与动作,言语动作的节奏快者。

而B型人格却与之相反,B型人格的人时间观念不强,做事更愿意授权委托他人,去允许多元化的存在方式。

A型人格的正面特质:A型人格的人工作特别努力,他们有很强的工作动机,成就动机,他们比其他人要更多地沉浸在工作当中而且还有很强的时间管理能力。

负面特质:A型人格的人的抑郁感会更强,他们的内控性比较低,愉悦的体验较少,较多的情绪的压力,较低的幸福感,较低的幸福满意度,较低的健康的满意程度,较弱的家庭归属感,较低的生活满意度。

最后,A型行为的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善:克服完美主义的克服暴怒,多做一些艺术的活动,多一些鉴赏的活动,更多地去交一些朋友,能够去享受到生活当中的一些乐趣,另外还有一种方式,是运动。

发现自我之旅。

发现自我之旅。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课堂练习二:天生我才
我最欣赏自己的外表是▁▁▁ 我最欣赏自己的性格是▁▁▁ 我最欣赏自己对家人的态度是▁▁▁ 我最欣赏自己对朋友的态度是▁▁▁ 我最欣赏自己对学习的态度是▁▁▁ 我最欣赏自己做事的态度是▁▁▁ 我最欣赏自己的一次成功是▁▁▁
认识你自己
说你行你就行!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建 立 积 极 的 “ 自 我 ”
◆珍惜自己的独特性 ◆接纳自己的缺点和限制,欣赏自己的优点 ◆建立实际的目标,不对自己有过高的要求
◆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 ◆不应为讨好别人喜欢而去做事
◆接纳失败,勇于尝试 ◆多对自己的成就作出鼓励和奖赏 ◆对过去的错失不再耿耿于怀 往前看
◆学习积极思想 ◆定期反省个人的自我成长
具有求学做人、待 人的基本能力 自我概念明确 追寻方向肯定 成功的感情生活 奠定事业基础 热爱家庭 培养后代
随心所欲安享晚年
与人交往 焦虑不安
自我怀疑行动畏首 畏尾
畏惧退缩无自我价 值感
缺乏生活能力充满 失败感
生活缺乏目标时感 彷徨迷失
孤独寂寞无法与人 亲密相处
自我恣纵 不顾未来 后悔遗憾失望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自我小测验
假设有两个对你十分了解的人正在谈论你。他们使用了许多 自认能精确描述你的词汇。阅读下面所列的词汇,找出那些你认 为他们可能使用的词汇。
友好的 有益的 轻率的 快乐的 冷漠的 坦白的 诚实的 可靠的 准时的 幽默的
可爱的 敏感的 古怪的 恶毒的 健谈的 镇定的 狡猾的 自私的 坚强的 无情的
认识你自己
乔韩窗口理论(Johari Window)
Joseph Luft & Harry Ingham

《心理课上的自我发现》

《心理课上的自我发现》

《心理课上的自我发现》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有这么一堂心理课,让我对自己有了全新的发现。

那天,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里,照得人心里暖洋洋的。

心理老师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她的眼神里透着一股神秘,仿佛在告诉我们这堂课会很特别。

“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做个小游戏。

”老师的声音清脆动听。

大家一听有游戏,立马来了精神,纷纷坐直了身子。

老师让我们分成小组,每组围成一个圈。

我所在的小组里有性格开朗的小明,还有总是很文静的小花。

游戏的规则是每个人都要说出自己的一个优点和一个缺点,然后其他组员给予回应和鼓励。

轮到我时,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砰砰直跳。

我结结巴巴地说:“我……我觉得自己的优点是比较有耐心,缺点是有时候太胆小,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说完,我紧张地看着大家。

小明第一个开口了:“哎呀,你有耐心这可太好了,上次我请教你数学题,你给我讲了好几遍,一点都没不耐烦。

”小花也接着说:“对呀,而且胆小也没什么,只要你慢慢尝试,肯定能变得勇敢的。

”听着他们的话,我心里暖暖的,好像有一股力量在涌动。

接着,我们又继续进行着游戏,每个人都分享着自己的内心。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大家其实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而相互的鼓励和支持是那么的重要。

这堂心理课,让我明白,原来我在别人眼中也有不错的地方,我不应该总是盯着自己的缺点而忽略了优点。

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的温暖和善意。

直到现在,每当我想起那堂心理课,心里还是会涌起一股暖流,它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前行的路,让我更加勇敢地去面对自己,去发现更好的自己。

我的大学自我认知之旅

我的大学自我认知之旅

我的大学自我认知之旅当我踏入大学的校园,我仿佛踏上了一段全新的旅程,这不仅是一次学术探索,更是一场深刻的自我认知之旅。

四年时间,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生活的磨砺中成长,逐渐发现了真实的自我。

一开始,我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与好奇。

我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拓宽人际交往的圈子,试图找到自己的位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意识到,真正的成长并不只是外在的参与和表现,更重要的是内在的自我探索。

在学业上,我经历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的转变。

大学的学习不再是高中那样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需要主动去挖掘、去理解。

我开始深入思考每一门课程背后的意义,不再单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为了真正地掌握知识,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这种转变让我对所学专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未知领域的无限好奇。

在人际交往方面,我学会了更加宽容和理解他人。

大学是一个多元化的环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景和故事。

在与不同的人交往中,我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不再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

这种改变让我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也让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友谊。

以下是我在大学四年中经历的几个关键阶段,它们构成了我的自我认知之旅:第一年:探索与适应大学的第一年,我像是一个初到异地的探险者,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

我加入了学生会,参与了各种社团活动,试图在多样的选择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这一年,我学会了独立生活,学会了管理时间,也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第二年:专业深入与自我挑战第二年,我开始深入学习专业课程,同时也挑战自己参与更多的学术活动。

我开始意识到,专业知识不仅需要掌握,更需要运用和批判性思考。

我参与了科研项目,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让我对所学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

第三年:自我反思与成长到了第三年,我开始更多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选择。

我意识到,成长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自我认知的过程。

我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这一年,我学会了独立思考,也开始明白自己的兴趣和激情所在。

《正确认识自我》心灵之旅,认识自我

《正确认识自我》心灵之旅,认识自我

《正确认识自我》心灵之旅,认识自我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追寻着某些东西,或许是梦想,或许是成就,或许是他人的认可。

然而,在这漫长的追寻之旅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正确认识自我。

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任务,而是一场深入内心的心灵之旅。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拥有着独特的性格、优点、缺点以及潜力。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却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被社会的标准所束缚,以至于无法清晰地看到自己的真实模样。

我们可能会因为他人的一句赞扬而沾沾自喜,也可能会因为他人的一句批评而陷入自我怀疑。

但这些来自外界的评价,真的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我们的本质吗?认识自我,首先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的内心常常被各种嘈杂的声音所掩盖。

我们忙碌于工作、学习和社交,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与自己的内心进行一场对话。

然而,只有当我们真正倾听内心的渴望、恐惧和困惑时,才能开始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

比如说,你一直渴望成为一名画家,但因为身边的人都认为学金融更有前途,于是你放弃了自己的梦想,选择了金融专业。

可是,在学习金融的过程中,你始终感到迷茫和痛苦,因为这并不是你真正热爱的东西。

这时候,你就需要停下来,问问自己的内心,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也许,重新拾起画笔,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才是你内心真正的渴望。

认识自我,还需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都有自己的弱点和缺陷。

但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总是试图掩盖或者逃避。

然而,只有当我们正视这些问题,才能够有机会去改变和提升自己。

比如,你可能性格比较内向,不太善于与人交流。

在工作和生活中,这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困扰。

但如果你总是逃避这个问题,不愿意去面对,那么你永远也无法克服这个障碍。

相反,如果你能够勇敢地承认自己的不足,并积极地去学习和锻炼沟通技巧,那么你一定能够逐渐改善自己的情况。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从过往的经历中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心灵之旅,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心灵之旅,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心灵之旅,认识自己在人生的长河中,我们常常忙碌于追逐外界的目标,迎合他人的期待,却往往忽略了那个最应该被关注和了解的对象——自己。

认识自己,是一场深刻而又意义非凡的心灵之旅,它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还能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赋予生命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拥有着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点和缺点。

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却停留在表面,或者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

比如,我们可能因为他人的一句赞扬而沾沾自喜,也可能因为他人的一句批评而陷入自我怀疑。

这种对他人评价的过度依赖,使得我们难以真正了解自己的本质和内心的需求。

认识自己,首先要从了解自己的性格开始。

性格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

有些人性格开朗,善于与人交往;有些人性格内向,喜欢独处思考。

无论是哪种性格,都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关键是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并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中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劣势。

比如,性格开朗的人可以利用自己善于沟通的优势,在团队合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性格内向的人则可以凭借自己深入思考的能力,在研究和创作方面展现出独特的才华。

爱好也是认识自己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的爱好往往反映了我们内心的渴望和兴趣所在。

喜欢阅读的人,可能内心渴望知识和智慧;喜欢运动的人,或许追求的是健康和活力;喜欢艺术的人,也许对美有着独特的感知和追求。

通过发现和培养自己的爱好,我们不仅能够丰富自己的生活,还能从中找到真正让自己感到快乐和满足的事情。

除了性格和爱好,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同样重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只有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

然而,要做到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非易事。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自卑而低估自己的优点,或者因为自负而忽视自己的缺点。

这就需要我们保持一颗谦逊而又清醒的头脑,多从他人的反馈中获取信息,同时也要学会自我反思。

认识自己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发现自我之旅

发现自我之旅
主讲人:材料心协----杨竞择
1 2
• 自我概念
• 文化与自我
• 自尊与社会比较
3
4 5
• 自我实现预言Biblioteka • 自我服务偏差自我概念是个体所拥有的有关自 己的整体信息。
家人 朋友、熟人
同事、邻居
自我
费孝通:差序格局
兄弟姐妹
父亲
母亲
自我
朋友 亲属 同事
独立自我的观点
亲属
父亲
母亲 朋友
自我
同事
兄弟姐妹
互依自我的观点
上行比较 比较对象 与陌生人 降低自尊 不影响自尊 下行比较 提升自尊
与本群成员
提升自尊 与关系密切者
提升自尊
降低自尊
自我实现的预言指关于某些未来行为或事 件的预测对行为互助改变很大,以至于产 生预期的结果。
罗伯特·罗森塔尔(1933-

皮格马力翁效应
聚光灯效应
盲目乐观
虚假普遍性效应 虚 假 独 特 效 应

心灵成长大学生如何发现自我

心灵成长大学生如何发现自我

心灵成长大学生如何发现自我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转折点,面临着学业、职业以及社交等多方面的挑战。

在这个充满变化和机遇的时期,如何发现自我,进行深度的心灵成长,显得尤为重要。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曾说:“你的生命是你自己的诗篇,你是最好的作家。

”通过探索自我,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到人生的方向和目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大学生如何发现自我,实现心灵成长。

自我反思的重要性在大学期间,学生们常常忙于学习、社交和各种活动。

然而,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中,许多人忽视了对自我的反思。

自我反思是发现自我的重要途径。

通过写日记、与他人交流或进行深度思考,大学生可以梳理自己的经历、情感和价值观。

记录生活点滴日记不仅是一种情感宣泄的方式,还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

在日记中记录下我们的感受、想法以及遇到的问题,可以使我们更容易从中洞察自己的内心状态。

尝试每周设定一个时间,回顾并总结这一周的生活,这能让你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变化与成长。

与他人的交流与朋友、老师或家人的深入交流也是一种有效的自我发现方式。

他们往往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看待问题,并给出有价值的建议。

此外,通过倾听他人的故事,我们也能找到共鸣,从而反思自己的选择与人生轨迹。

确立个人价值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它们是我们进行选择和决策的根本依据。

在大学期间,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确立个人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明智的选择,更能让我们在面对压力时坚定内心。

自我分析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分析,识别哪些事情让你 feel fulfilled (充实),哪些又让你 feel drained(疲惫),从而开始梳理自己的喜好及厌恶。

在这个过程中,努力挖掘出潜在的兴趣与特长,并思考这些兴趣如何能够融入日常生活中。

值得崇尚的榜样寻找到值得崇拜的偶像或榜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人生目标。

这些榜样不仅是一种激励,同时也是一种标尺,让我们才能不断前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发现自我之旅今天,我们在心理学与生活这门课程中,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自我的内容。

我们将其成为发现自我之旅。

有一位哲学系的朋友,从另外一个高校过来到南开,他跟我说,南开的门卫真的很了不起。

我说此话怎讲呢,他说门卫拦住我的车子,问了我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我觉得难死老夫也。

我说,他问你什么问题了,他说他问我,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他说这是哲学里面的最难回答的三个问题。

作为哲学系的教授,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样回答是好。

的确,关于我是谁的问题,是自我研究当中最令人困惑的问题。

同时,它也是现代心理学当中的一个中心的问题。

另外,认识你自己,也是携刻在德尔菲神庙上的一句箴言。

也许是受到了这句箴言的启示,所以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照顾你的心灵。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行一次发现自我之旅。

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来了解以下什么是自我概念,文化对自我是不是产生影响,因社会比较,自我在自尊的影响当中是怎么样的,另一方面,我们来了解以下,自我实现的预言和自我服务性的偏差。

如果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日常经常会说的我是说的问题或者who I am 的问题,那你会给出怎么样的答案呢。

(提问学生)我们请第一排的学生给我们简单的说一下,如果你对面说,我是谁,你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的话,你做怎么样的回答呢。

一会我们在文化与自我当中,我们也发现了,他们几个如果算做被试的话,给我们的答案有特别惊人的一致性。

那么呢,我们一会儿会看到在西方人的被试中,西方人会强调whoam I 的实验的时候,他常常说,我是男性,我是女性。

然后呢,我是开朗的或者我是乐观的。

我是怎么样,他完全是个人的特质。

但是,你从他们的回答当中发现一个特性。

他们都是关系中的人,他们都是某一种关系群体当中的人,当然这是很典型的一个中国人的特性了。

一会儿我们在文化与自我当中会看到。

好了,如果我们来了解自我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了,威廉詹姆士在100年前的时候就指出来,他说,自我是个人心里宇宙的中心。

那自我呢,也连接着我们在心理活动当中的方方面面。

如果我们看自我概念的时候,我们发现,自我概念就是个体所拥有的,有关自己的整体性的信息。

库里在1902年的时候,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这本书中,提到了,他说我们的自我,其实来自于什么呢,我们的自我来自于镜中我。

也就是说,别人都是一面镜子,我们呢,是通过他人这面镜子,去了解自己。

比如说,别人认定的我们是开朗的,别人认定我们是敏感的,我们常常因为别人的信息,而改变对自己的一些看法。

之后又有一位社会学家叫戈夫曼,这会社会学家在自我的概念当中,提出了人的前台和后台的概念。

正所谓我们在梅兰芳先生的语句中经常看到,他说,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莎士比亚也曾经说过,整个的是世界其实就是一个舞台,我们世间的所有的男男女女,都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而已。

那戈夫曼提到了前台和后台的概念,他说,前台是我们展现给他人的自我,而后台使我们可以自我的去暴露,最本真的自我的一些方式。

他最早发现了人的前台和后台的一些研究是在一个教会的学校里面,他发现在一个教会的学校里面,老师上课的时候,都是非常的斯文,非常的端庄,而且看起来饱览群书,对学生态度也非常的亲切。

但是这些老师回到办公室的时候,以为他们教学条件比较有限,所以三四十个人挤到办公室,这些老师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依然会存在着,根据一些非常小的琐事,可能会打架,甚至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完全的跟他的上课的状态不一样。

那这样戈夫曼就提出了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对老师来讲,那就是前台。

而回到办公室,就是后台,之前他是这样理解的,可是后来他就发现了,在办公室当中,依然有很多的教师,是仍然非常斯文非常端庄的。

他想到这样一个问题,难道这些老师就没有生活中的后台吗,他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一如既往的这样斯文呢。

后来他通过仔细的观察,他发现这几个女教师,都是未婚的女教师。

她看到了在这个办公室里面,有未婚的男性,她希望这个男性来约会自己,这样我们就不会把自己的后台展现出来。

仍然是把前台展现出来,所以戈夫曼就提到了人有前台后台之分。

这样我就想到了我有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周末喜欢睡懒觉,在星期天的早上别的同学都去上自习了或者出去打篮球了,他还在被子里面睡觉,这个时候,听到门外有人敲门打断了他的睡眠,他觉得非常的恼怒,开始大喝一声,谁呀,门外出现了一声他非常熟悉的声音,宝贝,是妈妈。

好了,是他妈妈。

因为他知道他妈妈每个周末都会给他送来一些好吃的东西,另外拿走一些换洗的衣物。

所以他马上就跳下床去开门,无论你的宿舍多么狼藉也没关系。

因为你对母亲是可以展现出后台的,然后你就让母亲进来了。

我们换一个情景。

如果这个时候你仍然在睡觉,被别人打断了你问谁呀,门口有一个娇滴滴的女生说是我,你一听坏了,是你们班的一个班花,还是你们班的学习委员,她到你们宿舍来,收你们宿舍的班费,那这个时候,你的第一反应不是要去开门,因为这个反应对你来说是后台。

所以你常常第一反应是说你稍等一下啊,我马上就好,于是你再宿舍里面开始打扫一气。

当然有的时候,你会把一些臭袜子啊很多脏衣服啊往床底下放。

我曾经有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老师,那个时候真的很紧急,来不及了,我当时看到很多我的脏衣服,窗子是开着的,我顺手就把脏衣服扔出去了,他说等人走了,我还下去找,发现裤子少了一条,不知道被谁捡走了。

我说那你为什么要扔呢。

你就知道了,你要展现给这个同学的,一定是前台。

当然我们还可以继续的设想,假如说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这个班花真的如愿以偿成为你的妻子了,她在敲门,估计你就不会再去仍裤子了。

是不是因为,裤子也是需要花钱的,你展现给她的完全就可以是你的后台了。

那么这就是戈夫曼提出的,在这个概念当中,威廉詹姆士就提出了,其实我们的自我当中是有两个我,他把她叫做主我和宾我。

主我的概念就是I的概念,而宾我的概念就是me的概念。

I的概念是我们自己去体验,我们自己去认知,去思考的自我。

而me的概念是我们感知到被他人思考被他人知觉的概念。

那么我们说了,关于自我,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我的,是从一出生就开始吗,或者说,动物和人类之间,是不是都有自我的关系呢。

1977年盖洛普做了一个实验,他很想了解在所有的动物当中,是不是动物都具有一种功能,就是说镜像识别的功能,我们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是什么样子的,于是他摆了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旁边,他弄了很多动物,鸭子啊。

猩猩啊很多东西。

结果发现,所有的动物,几乎面对镜子都是熟视无睹的,比如鸭子在镜子面前,它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镜子里的那个鸭子跟自己有任何的关系。

甚至他毫不感兴趣。

但是在所有的动物当中,唯有一种动物,跟我们是比较接近的物种,这就是猩猩。

猩猩在镜子面前可以学会剔牙的动作,就是它知道,我的镜子是我的工具。

而镜子里的镜像是我自己,可见,猩猩是非常聪明的了。

那我们来看人类是这样的吗,心理学家发现了,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呢,在9到12个月的婴儿那里,当他看到关于自己的视频自己的照片或者镜子里的自己,虽然他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认识,但是他大概能对这个物体感觉到非常的亲切。

所以特就会有一些拍手,或者微笑的情况。

当15到18个月的婴儿,我们通过一些点红实验,所谓的点红实验,就是在儿童的鼻子上面画一个红点,把他放在镜子前面,那儿童的方式呢,他会有意识的去蹭这个红点,因为他认为这个红点不是属于自己的,是别人涂抹上去的。

不管他蹭的这个动作是不是准确,是不是能够把红点准确的摩擦下去。

但是至少我们说,他知道了镜像中的那个是自己。

等待21个月的时候,婴儿已经完全具备了自我意识,或者说自我的概念了。

那么,关于自我的研究当中,刚才我们就发现了几个同学的回答中,你们都中了一句话,你们都说,我们是中国人。

是的,你们具有这样的一个文化的特性。

所以塞万提斯说,研究自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困难的问题。

而在这个问题当中,通往它的路径,最关键的其实就是一个文化的因素,所以我们来看这样的一个研究。

北山忍做了一个研究,首先他呈现给被试的是一个方框,方框中有一条线,他对被试说,我希望你在小的方框里面,画一条同样的线,其实这句话是有点模棱两可的,同样的线,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是准确的,是按照整体性的,还是按照局部性的呢。

那么来看日本人和美国人的反映了。

日本人就觉得,让我们画同样的一条线,好了,你中间那个线就站四分之一,那我就画一条四分之一的线,他们觉得应该每一个被试都是这个样子。

结果美国的被试说让我们画一条同样的线,这条线多少厘米呢,这条线3厘米,我就画一条3厘米的线,这条线5厘米,我就画一条5厘米的线。

所以我们看到日本人的思维方式是一只整体式的思维方式或者是一种关系的思维方式。

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一中细节化的思维方式。

其实这个告诉我们在生活当中经常可以看到,比如说中国人,也是非常典型的,我们是亚洲的一种文化圈,亚洲的文化的群体,在这个文化群体当中,说中国人炒菜做饭的时候,我们会放盐,用什么来放盐,用手来抓盐,就是我们凭的是感觉,可是西方呢,你一去就会发现了,他们用天平,这是我们不能理解的,所以中国画重的是什么呢,中国画重的是写意。

西方画重的是写实,写实的画里面,它要求质感,要求层次,要求光影,要求阴影,甚至如果在绘画人物的时候,还要求人体的解剖,这样的只是都要学会,但是你中国人讲写意。

也就是说,实际上,你捉摸不透,他到底在想什么,但是他画出来的作品当中,是一种写意的这样的作品。

我曾经听到过有一个老师举了一个例子,他对中国的国画非常有兴趣。

他就发现了,他说在西方人的绘画作品当中,他一定是画的非常的精细的,比如说《蒙娜丽莎》但是中国的绘画作品中呢,曾经有一年,在中国的古人那里,大家一起来进行一个绘画的比赛,说我们来画什么呢,画美女,最后画美女的时候,并不是说你画的这个美女,她连脸上是不是有纹路,或者是不是有青春痘都能够画出来,,而更多的是,有一个人画了一张美女图,这张美女图,是纵情于山水之间,你看到的美女还是个背影,这个美女整体的大小,只有一个指甲这么大,可是人们粉粉的觉得说这幅画是最美的,因为我们能够通过这幅画,能够感受到美女在山水之间的,这样子的一种情意,所以这就是中国讲到的文化和自我的关系。

我们再来看看尼斯波特在2003的时候,展示了这样的一幅图,给一些所谓的个体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的人来看,其中他也选取了典型的代表,是日本人和美国人,结果呢,日本人和美国人,他们给出了一些不同的差异。

比如说美国人,美国人看到这幅图之后,他们在回忆这幅图的时候,更多的是回忆起有几条鱼,这个鱼是什么类型的鱼,鱼是什么颜色的,它往哪个方向游,他们关注的这个细节比较多,而日本人呢,又多了百分之60的内容,是关于背景的,他们在回忆的过程中,更多的提取的是关于这个图形中,是一个水下的,和谐的场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