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记——奥黛丽·赫本

合集下载

奥黛丽赫本的力与坚持

奥黛丽赫本的力与坚持

奥黛丽赫本的力与坚持奥黛丽·赫本的力与坚持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女演员之一。

她以其经典美貌和出色的演技而获得广泛赞誉,但更为令人敬佩的是她的力量和坚持。

通过她的个人生活和慈善工作,她展示了真正的内在力量和追求正义的决心。

一、童年的坎坷奥黛丽·赫本出生于1929年的比利时布鲁塞尔,年幼时的她经历了家庭破裂与战争的摧残。

在奥黛丽·赫本身世异常困难的年代,家庭的团聚和稳定成为她内心最大的渴望。

然而,她的家庭并没有给予她温暖和安全感,这个艰难的童年经历锻造了她坚强而独立的性格。

二、电影之路的艰辛在奥黛丽·赫本进军电影界之前,她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道路。

她参加荷兰歌剧院的训练,并开始了模特生涯。

然而,她的身高和清瘦的身材未能符合当时的时尚标准。

尽管如此,奥黛丽从未放弃,她不断努力学习表演技巧,并最终获得了首个电影角色。

这标志着奥黛丽·赫本成为一名电影明星的起点,而她的专注和坚毅使她迎来了事业的顶峰。

三、时尚与慈善奥黛丽·赫本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演员,她也以其独特的时尚风格和慈善工作而广受赞誉。

她的经典造型,“奥黛丽风”至今仍深受时尚界的喜爱。

但与此同时,她利用自己的名望和声音,致力于改善全球儿童的生活。

奥黛丽·赫本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并致力于为儿童提供教育和医疗援助。

她在非洲和亚洲的慈善工作展现了她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支持。

四、环保与动物权益奥黛丽·赫本不仅关心人类的福祉,也对环境保护和动物权益充满关爱。

她是第一位公开支持动物权益的名人之一。

她坚决反对动物皮草的使用,并提倡采用无害替代品。

她还支持环保组织,致力于保护动物栖息地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五、逆境中的坚持尽管奥黛丽·赫本是一位享誉国际的明星,但她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

她经历了两次婚姻的破裂和健康问题的困扰。

然而,她从未被逆境击垮。

天使在人间——奥黛丽赫本

天使在人间——奥黛丽赫本

外表的美难
以持久,唯有心灵
的美好永久保存下 来,赫本不仅对电 影节和时尚界作出 巨大贡献,她更难 能可贵的是对于慈 善事业作出巨大贡
献。
赫本被誉为 “天使在人 间”不仅是 因为动人的 演绎,还因 为她一生在 慈善事业上 的奉献。
赫本一生都关注慈善事业,她就任联合国儿基会大使。赫本曾 说:“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但是世界只有一个,它正变得越来越小, 人们之间的接触也不得不越来越频繁。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那些 富有的人就有义务、有责任去帮助那些一无所有的人。”
造型,优
雅而纯洁, 现在有人 称呼这种
款式为
‘公主裙。
《甜姐儿》 中另一款经 《甜姐 儿》,同 样是纪梵 希的作品。 赫本身穿 这套低胸
典造型,赫
本将后边蝴 蝶结的下摆
展开,当作
披肩披在肩 上,估计这
红色晚礼
服从卢浮 宫的阶梯
就是纪梵希
设计这套服 装的独特之 处
上走下来。
这是赫本 比较少见
在一段时期
你所知道的赫本
好 莱 坞 永 恒 之 星
主要电影作品:
■直到永远 Always (1989) ■哄堂大笑 They All Laughed (1981) ■血统 Bloodline(1978) ■罗宾汉与玛莉安 Robin and Marian(1976) ■盲女惊魂记 Wait Until Dark (1967) ■俪人行 Two for the Road (1967) ■偷龙转凤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1964) ■巴黎假期 Paris, When It Sizzles(1964) ■谜中迷 Charade(1963) ■双姝怨 The Children's Hour (1961) ■蒂凡尼的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 ■恩怨情天 The Unforgiven (1960) ■修女传 The Nun's Story (1959) ■翠谷香魂 Green Mansions(1959) ■黄昏之恋 Love in the Afternoon (1957) ■甜姐儿 Funny Face(1957) ■战争与和平 War and Peace (1956) ■龙凤配 Sabrina (1954) ■罗马假日 Roman Holiday(1953)

奥黛丽赫本优雅与慈善的女神

奥黛丽赫本优雅与慈善的女神

奥黛丽赫本优雅与慈善的女神奥黛丽·赫本:优雅与慈善的女神奥黛丽·赫本是一位备受人们喜爱的女演员,她的优雅和慈善事业更是让她成为了众人心目中的女神。

本文将从奥黛丽·赫本的生平背景、电影事业、慈善事业和永恒的魅力等方面来探讨这位女神的独特魅力。

奥黛丽·赫本生于1929年的比利时,她的出生地和繁荣的家庭让她的童年相对宜人。

然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赫本一家不得不搬到了荷兰。

这段经历对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间的苦难,这或许也是她后来参与慈善事业的动力之一。

赫本的电影事业是她成为女神的关键因素之一。

她的首部电影作品《罗马假日》让她一炮而红,她在片中饰演的公主形象以及与共演的小杰姆(格里高利·派克饰演)之间的浪漫故事深深打动了观众。

随后的作品《蒂凡尼的早餐》、《窈窕淑女》等也都成为了她的经典代表作。

赫本以她的美貌、气质和出色的演技征服了无数观众,她的名字也随之成为了奢侈品牌的代表。

然而,奥黛丽·赫本并不仅仅是一位优雅的女性形象,她还是一位热衷于慈善事业的女神。

1954年,赫本成为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大使,自此以后她开始参与各种慈善活动。

她经常前往贫困地区,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儿童提供援助。

在赫本的努力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援助范围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此外,赫本还创办了自己的慈善机构,致力于改善全球各地的贫困问题,尤其是帮助儿童脱离贫困。

她的无私奉献和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使她成为了慈善界的灵魂人物。

除了电影事业和慈善事业,奥黛丽·赫本的永恒魅力也是她成为女神的关键因素之一。

她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绅士风度和高贵优雅,她的穿衣品味更是典范。

她时常身着华丽的礼服亮相,展现着她与众不同的风格。

她倡导简约而优雅的着装风格,她的经典造型也成为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赫本不仅在电影中展现了自己的魅力,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魅力。

奥黛丽·赫本的优雅和慈善事业使她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女神。

奥黛丽赫本简介

奥黛丽赫本简介

奥黛丽赫本简介导语:有某种东西,有些人身上有,有些人就没有。

有时候你会遇上一个让你神清气爽的人,你忍不住用镜头去捕捉她的神韵。

奥黛丽·赫本就是这么一个不具有可替代性的人,她是不朽的,在她的时代……奥黛丽·赫本是一个崭新的典范,她创造了一个新时代的经典。

以下是unjs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欢迎借鉴与阅读!奥黛丽赫本简介{基本信息}姓名: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全名:奥黛丽·凯瑟琳·赫本·罗斯顿(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原名:埃拉·凯瑟琳·凡·希姆斯拉·赫本·罗斯顿(Edda Kathleen Van Heemstra Hepburn-Ruston )香港译名:柯德莉·夏萍国籍:比利时血统:有比利时、荷兰、英国和爱尔兰四国血统语言:精通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佛兰德语(原比利时官语之一,1980年并入荷兰语)等多国语言出生:1929年5月4日,于比利时的布鲁塞尔(Brussels)逝世:1993年1月20日,因阑尾癌(Appendiceal Cancer)逝于瑞士沃州的托洛彻纳茨(Tolochenaz){样貌特征}发色:棕色瞳孔:棕色身高:五英尺七英寸(170cm)体重:103磅(47kg)(来源:传记《奥黛丽·赫本的私密肖像》)三围:34A-20-34(来源:1953年《名人侦探》杂志)服装尺码:6鞋码:10血型:A型{家庭成员}远祖:英王爱德华三世(King Edward III of England)苏格兰玻斯威尔第四代侯爵詹姆士·赫本(James Hepburn, 4th Earl of Bothwell)父亲:约瑟夫·维克特·安瑟尼·赫本-鲁斯顿(Joseph Victor Anthony Hepburn-Ruston)英国银行家母亲:艾拉·凡·赫姆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男爵长兄:阿尔勒·罗伯特·亚历山大·寇勒斯·凡·尤弗德(Arnoud Robert Alexander Quarles van Ufford)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乡绅次兄:伊恩·埃德加·布鲁斯·寇勒斯·凡·尤弗德(Ian Edgar Bruce Quarles van Ufford)荷兰贵族后裔,爵位为乡绅配偶:梅尔·费勒(Mel Ferrer)(1917.8.25~2008.6.2)安德烈·多蒂(Andrea Dotti)(1969.1.18~1982)伴侣:罗伯特·沃德斯(Robert Wolders)(1983~1993)长子:西恩·赫本·费勒(Sean Hepburn Ferrer)(1960)次子:卢卡·多蒂(Luca Dotti)(1970)宠物:约克夏犬出名(Famous)、山姆(Sam)小鹿依比(Ip)杰克罗素犬 Missy、Tuppy、Penny、Piceri、Jackie{其他信息}爱好:芭蕾最喜爱的颜色:白色最难忘的景色:瑞士的白雪最难忘的事情:获得奥斯卡奖比利·怀德奥黛丽·赫本呈现的是一些消逝已久的特质。

奥黛丽 赫本传记

奥黛丽 赫本传记

奥黛丽赫本传记奥黛丽·赫本传记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她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荷兰裔英国女演员。

她的美丽和优雅,不仅令人难以忘怀,也成为了一代人的偶像。

通过她的演艺生涯和慈善事业,奥黛丽·赫本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儿时的奥黛丽·赫本奥黛丽·赫本于1929年5月4日出生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她是一个优雅而富有教养的家庭的独生女。

父亲是英国爵士乐队的队长,母亲则是荷兰贵族后裔。

然而,她的童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二、进入演艺界的奥黛丽·赫本奥黛丽·赫本在年轻时就展现了她的天赋和热爱表演的愿望。

她参加了多个舞蹈学校,并迅速展露出色的才华。

1948年,她进入了伦敦的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演技。

从此开始,她的演艺生涯蒸蒸日上。

三、奥黛丽·赫本的代表作奥黛丽·赫本的演艺生涯涵盖了电影、电视和舞台剧等各个领域。

她以精湛的演技和独特的魅力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其中,她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有《罗马假日》、《窈窕淑女》、《蒂凡尼的早餐》等。

四、奥黛丽·赫本对时尚的影响奥黛丽·赫本不仅仅在演艺界有了巨大的影响力,她也成为了时尚界的偶像。

她的穿衣风格简洁而又典雅,常常被人称为“黑色经典”。

她的签名风帽、大太阳镜以及小黑裙等经典服饰至今仍然受到世界各地的追捧。

五、奥黛丽·赫本的慈善事业除了她的演艺事业,奥黛丽·赫本也是一位热心慈善的人。

她曾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并积极参与多个慈善项目,尤其是关注儿童教育和健康问题。

她的善心和奉献精神令人钦佩,并为她赢得了“光荣大使”的称号。

六、奥黛丽·赫本的晚年生活尽管奥黛丽·赫本在演艺界和慈善事业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她在晚年却选择了隐居生活。

她与第二任丈夫一起移居到瑞士,并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家庭生活中。

直到1993年,她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和魅力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奥黛丽赫本美丽与善良并存

奥黛丽赫本美丽与善良并存

奥黛丽赫本美丽与善良并存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是20世纪最受欢迎和令人钦佩的女演员之一。

她不仅以其美丽的外貌和独特的时尚风格闻名于世,还因其充满善良和人道主义精神的行为而备受赞誉。

奥黛丽·赫本以她的美丽和善良展示了一个人可以同时具备外貌与内在品质的力量。

首先,奥黛丽·赫本的外貌美丽令人难以忽视。

她的纤细身材、优雅的举止以及大而明亮的眼睛使她在影坛和时尚界备受瞩目。

她的服装风格简约而经典,常穿着黑色小礼服和优雅的帽子,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她的外貌与她在电影中扮演的角色一样迷人,例如《罗马假日》中的公主安妮以及《蒂凡尼的早餐》中的露西尔。

然而,奥黛丽·赫本的美丽不仅仅体现在她的外貌上,她还展现了善良的一面。

她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并在全球范围内旅行以提高关于儿童权益和教育的意识。

她深刻地意识到她自己的幸运生活,并决心通过自己的名声和影响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她访问了贫困地区,为无法获得足够食物和教育的儿童提供支持。

她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帮助使她成为一个人道主义者的榜样。

奥黛丽·赫本的品格是她美丽与善良并存的标志。

她以其温和、真诚和谦虚的性格赢得了人们的喜爱。

她总是关心他人,善待每个人,并通过她的行为和言辞传达出尊重和体贴他人的价值观。

她以她在电影行业以外的公共形象,如慈善工作和家庭生活,展现了她善厚的品质。

奥黛丽·赫本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她的美丽与善良的结合使她成为让人羡慕和敬佩的榜样。

她的影响力超出了电影界,她的形象和事迹将永远为人们所铭记。

她的外貌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而她的善良则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

她的生命是一个真正的启示,证明了美丽和善良是有可能同时存在的。

无论是在电影中展现她的魅力,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她的善举去改变世界,奥黛丽·赫本以她独特的方式证明了美丽与善良可以并存。

更重要的是,她用自己的力量和影响力激励着无数人去关心他人,关注社会问题,并为建立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奥黛丽赫本英文简介

奥黛丽赫本英文简介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英文简介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是一位享誉全球的英国女演员和时尚偶像。

她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优雅的魅力而著名,是二十世纪影坛最受欢迎和最具影响力的女演员之一。

早年生活与事业奥黛丽·赫本于1929年5月4日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英国上层社会家庭。

在二战期间,她的家庭搬到了荷兰,参与了反抗纳粹统治的活动。

这段经历对她的成长和个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48年,奥黛丽·赫本开始在伦敦的舞台剧中亮相,逐渐获得了观众和评论家的认可。

1951年,她进入了好莱坞,出演了她的第一部英语电影《燃情岁月》(One Wild Oat)。

虽然该电影并未获得太大成功,但她凭借她的天赋和魅力很快就赢得了更多重要角色的机会。

职业生涯的高峰奥黛丽·赫本的职业生涯在1953年达到了顶峰,凭借在《罗马假日》中的出色表演,她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这使她在好莱坞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并使她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线女演员。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奥黛丽·赫本主演了许多备受赞誉的电影,包括《蒂凡尼的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伊芙的情书》(Love in the Afternoon)和《寂寞寡妇乔安娜》(Wait Until Dark)。

她的表演风格以及对时尚的影响使她成为当代最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

除了电影表演外,奥黛丽·赫本还积极投身慈善事业。

她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并在全球范围内为儿童健康和教育问题进行了大量的努力。

生活的结束在她的事业巅峰时期,奥黛丽·赫本突然宣布退出电影界,专注于她的家庭生活。

尽管她在之后还出演了几部电影,但她的职业生涯没有再达到之前的辉煌。

2005年1月20日,奥黛丽·赫本在瑞士洛桑市因胃癌逝世,享年63岁。

她的离世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哀悼和悼念。

作文鲜素材:奥黛丽 赫本--她有一颗不被苦难打倒,不受名利羁绊的美好灵魂。

作文鲜素材:奥黛丽 赫本--她有一颗不被苦难打倒,不受名利羁绊的美好灵魂。

作文鲜素材:奥黛丽·赫本--她有一颗不被苦难打倒,不受名利羁绊的美好灵魂。

奥黛丽·赫本是谁?有人说,上帝亲吻了一个小女孩的脸颊,奥黛丽·赫本就诞生了。

的确,很多人第一次知道赫本,都是因为她那张令人过目不忘的脸,优雅且美丽。

但赫本说,“女人的美丽不在于外表,真正的美丽折射于一个女人的灵魂深处。

”她不仅是伟大的女演员,是纪梵希的灵感缪斯,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亲善大使,她也是一个渴望爱与被爱的普通女人,是优雅的化身。

翻阅她的人生,就像打开一部女性在激荡时代大潮中的灵魂成长书。

从美开始,却不止于美。

给人指引,也给人力量。

总有人问,为何我们都在怀念奥黛丽·赫本?其实她的人生就是最好的答案——我们深深感怀的,不只是清丽的容颜与事业的辉煌,还有举世称叹的优雅,善良,才华和修养。

赫本出身高贵,但成长并非一帆风顺。

她的母亲埃拉是荷兰皇室后裔,真正的蓝血贵族,奉行维多利亚式的教养理念,也重视品格与意志的锻造。

在赫本的童年时期,母亲经常会带她去看画展,听歌剧,感受艺术的熏陶。

母亲想在她身上延续一颗贵族的灵魂,但过度的严苛也让她从小缺失了母爱的温柔。

母亲让赫本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一切按照淑女的标准。

年仅7岁,她就被母亲送到千里之外的寄宿学校去学习芭蕾,锻炼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品质。

赫本的父亲罗斯顿在银行工作,却是个不负责任的荡子,而且还有右倾的政治意向,以至于在女儿6岁的时候,就离家出走,一去不返。

父亲的离去让童年的赫本感觉天塌了一半,也带给了赫本一生的伤痛,从而影响了她多年后的感情倾向,她渴望被爱,同样渴望爱别人。

好在还有芭蕾。

做一名首席芭蕾舞演员,是赫本人生中最初的梦想和精神支柱,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则磨炼了她的意志,让她有力量第一次走出心灵的沼泽。

青春本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值得追忆的芳华。

然而,赫本的青春却是在战火、杀戮、饥饿、被困中度过的,是一段噩梦般的岁月。

二战爆发后,荷兰沦陷,赫本母亲整个家族一夜之间一无所有。

奥黛丽赫本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

奥黛丽赫本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

奥黛丽赫本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本名奥黛丽赫本嘉莲-拉斯顿〔Audrey Kathleen Hepburn-Ruston〕。

奥黛丽赫本的父亲约瑟夫·维克多·安东尼·拉斯顿〔Joseph Victor Anthony Ruston〕是一位英国银行家,母亲艾拉·凡·辛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是荷兰贵族后裔,袭有女男爵的封号,家族谱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爱德华三世。

她的父亲不久后将其祖母嘉莲赫本〔Kathleen Hepburn〕的姓氏加到了自己的姓氏中,于是奥黛丽赫本的姓氏也随之改为了赫本-拉斯顿。

[1]她母亲的第一次婚姻是嫁给了一位荷兰贵族容克·亨德里克·古斯塔夫·阿道夫·夸勒斯·范·乌佛德〔Jonkheer Hendrik Gustaaf Adolf Quarles van Ufford〕,并生下了两名与奥黛丽·赫本同母异父的兄弟容克·阿诺德·罗伯特·亚历山大“阿历克斯〞夸勒斯·范·乌佛德〔Jonkheer Arnoud Robert Alexander "Alex" Quarles van Uffor〕〔1920-1979〕和容克·伊万·埃德加·布鲁斯·夸勒斯·范·乌佛德〔Jonkheer Ian Edgar Bruce Quarles van Ufford〕〔1924- 〕[2]。

尽管奥黛丽赫本出生于布鲁塞尔,但她仍然拥有英国国籍。

由于她的父亲要经常往来于布鲁塞尔,英国和荷兰三地,他只有偶尔才回家团聚。

童年奥黛丽赫本六岁开始在英国入学,在1935年至1938年间,曾就读于一所位于英国东南部肯特郡埃尔海姆乡的寄宿学校“密斯利登学校〞〔Miss Rigden's School〕。

天使在人间奥黛丽赫本的一生人物介绍PPT模板

天使在人间奥黛丽赫本的一生人物介绍PPT模板
影片于1964年12月25日在美国上映。989) • 哄堂大笑 They All Laughed (1981)
偷龙转凤 How to Steal a Million (1966) •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1964)
巴黎假期 Paris, When It Sizzles(1964) • 蒂凡尼的早餐 Breakfast at Tiffany's(1961) • 黄昏之恋 Love in the Afternoon (1957) • 甜姐儿 Funny Face(1957) • 战争与和平 War and Peace (1956)
赫本老年时担任联合国慈善大使的时候
当她怀抱这些苦难的儿童时,她的眼里有一种深沉的忧虑。她眼里流露出的不是同情,是爱,不是对陌生 人的爱,而是一种无需理由的自然而然的爱。在她心里爱这些孩子是天然的,不因为他们的苦难,不因为 自己亲善大使的身份,只因为他们是孩子。
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雷莎修女获悉奥黛 丽·赫本病危的消息时,命令所有的修女彻夜为奥黛 丽·赫本祷告祈使其能奇迹般地康复,祷告传遍世界各 地。同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托洛彻纳茨(Tolochenaz) 的住所,因结肠癌病逝。为表彰她为全世界不幸儿童所 做出的努力,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将该1993年度奥 斯卡人道主义奖授予了她,此时赫本已离世,由其子西 恩·赫本·费勒代领该奖。
• 1954年3月25日,赫本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
《蒂凡尼的早餐》是由布莱克·爱德华兹执导, 影片讲述了农家少女霍莉·戈莱特来到纽约当高级 交际花,一心想过上流社会的生活的故事,该片是 1961年最卖座的影片之一,同时也是奥黛丽·赫本 所有影片里上座率最高的一部。
影片于1961年10月5日在美国上映。 《蒂梵尼早餐》是一部著名的美国电影,它被 影评界誉为上世纪“60年代美国最佳喜剧片”,几 十年来魅力丝毫不减,至今仍然吸引众多的观众。

奥黛丽赫本资料

奥黛丽赫本资料

奥黛丽赫本资料导语:她是公认的美女,但却毫不留恋容貌,不象很多有钱的老女人,拼命在脸上注射各种生化物质挽救青春。

年轻时她华服加身,但到了晚年她反而不要珠宝钻石来虚张声势。

真诚的笑容、优雅的气质就是她老年最好的装饰。

以下就由小编带领大家一起来重温奥黛丽赫本的传奇光年把! 奥黛丽赫本资料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英国电影和舞台剧女演员。

1929年5月4日,奥黛丽·赫本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贵族后裔家庭。

1935年至1938年间,她就读于英国肯特郡埃尔海姆乡的一所贵族寄宿学校“密斯利登学校”。

1939年,奥黛丽·赫本进入荷兰安恒音乐学院(Arnhem Conservatory)学习芭蕾舞。

1940年,荷兰安恒被纳粹侵占,包括赫本舅舅在内的诸多亲人被残害。

数年间,因为食物匮乏,赫本只能以郁金香球茎充饥,健康情况迅速恶化 ;二战中后期,赫本通过芭蕾舞的表演为荷兰游击队秘密的募捐。

同时由于年龄较小,她利用孩童的身份多次为荷兰地下党传递情报。

1948年,赫本在一部时长仅39分钟的荷兰风光纪录片《荷兰七课》中出镜,开始电影生涯。

1954年,她在影片《罗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同年,她因在舞台剧《美人鱼》中的表演,获得托尼奖的最佳女主角。

1955年,她凭借电影《龙凤配》再度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

1961年,她主演了电影《蒂凡尼的早餐》。

1964年,她主演了歌舞片《窈窕淑女》。

1989年,息影多年的奥黛丽客串出演最后一部电影《直到永远》。

晚年时,奥黛丽·赫本投身慈善事业,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代表人物,为第三世界妇女与孩童争取权益。

1992年被授予美国“总统自由勋章”,1993年获奥斯卡人道主义奖。

1993年1月20日,奥黛丽·赫本因阑尾癌病逝,享年63岁。

赫本一生中共获得五次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

人物传记——奥黛丽·赫本

人物传记——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赫本——天使在人间郭一茗从国际巨星到人道主义活动家,奥黛丽·赫本始终是高雅与格调的代名词,她是自然与美的化身,她性格温和,姿态优雅,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她影响并改变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的审美和时尚潮流。

她是天使,天使在人间。

赫本出生于1929年5月4日的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贵族后裔家庭。

那是个时局动荡,人心惶惶,战争一触即发的年代。

二战前夕,她的父亲居然倾向于纳粹甚至法西斯主义,甚至在赫本六岁时抛下妻女离家出走,母亲一夜白头,随后欧战爆发,1940年荷兰安恒被德国纳粹侵占,包括赫本舅舅在内的多名亲人被残害。

战时饥荒,数年间,赫本只能以郁金香花球充饥,她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

在往后的岁月里,赫本始终保持纤瘦的身体状态,这也许对于一个年轻的女演员来说是值得开心的,但是对于日后急切的想做母亲的赫本来说确是致命的打击——她多次流产。

然而家庭的贫困,时局的动乱并没有阻挡母亲对女儿的爱与支持。

战争结束,母亲把赫本送到了白俄罗斯芭蕾舞教师索尼娅·加斯凯尔处学习芭蕾舞。

然后身材高挑纤瘦的赫本却没有在这唯美的艺术中开拓出自己的天地,她的老师告诉她,因为身材过于高挑,也许她这辈子都无法在芭蕾舞舞台上崭露头角。

1948年,19岁的赫本出演《荷兰七课》,在剧中她扮演了一位空姐,用流利的荷兰语和英语为观众讲解景物。

导演林登回忆道,他一看见奥黛丽,就连忙叫来助手:“快来!你看见一个会走路的梦想吗我想我看见了!”1954年,她在影片《罗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这部由赫本与当时著名的男演员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电影成为好莱坞黑白电影的经典之作。

同年,年仅24岁的赫本也因该片夺得她一生最重要的奖项——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1961年,她主演《凡蒂尼的早餐》,片中她身着优雅小黑裙,梳着高发髻,叼着珍珠烟斗的形象深入人心。

她由此开辟了时尚界的新潮流——赫本小黑裙,赫本头。

而她自身也因自己优雅,知性,美丽的形象赢得了全世界的喜爱。

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赫本的晚年生活
晚年时,奥黛丽·赫本投身慈 善事业,是联合国儿童基金 会亲善大使的代表人物,为 第三版世界妇权女与孩童争 取权益。 In her later years, audrey hepb urn devoted herself to charity and w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 e unicef goodwill ambassador, fighting for the rights of wome n and children in the third editi on of the world's wome n's rights.
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1929年5 月4日—1993年1月20日),出生经历
1929年5月4日,奥黛丽·赫本出生于
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贵族后裔家庭。
1935年至1938年间,她就读于英国肯特郡 埃尔海姆乡的一所贵族寄宿学校“密斯利 登学校”。1939年,奥黛丽·赫本进入荷 兰安恒音乐学院(Arnhem Conservatory) 学习芭蕾舞。
1998年,出演电影《直到永远》,奥黛丽在片 中客串了一位雍容高贵、令人怀念的白衣天使。 这部电影是奥黛丽的息影之作。 In 1988, audrey gueststarred as a dignified, nostal gic Angel in white in the film forever. The film is a udrey's film.
1992年被授予美国“总统 自由勋章”,1993年获奥 斯卡人道主义奖 。1993年 1月20日,奥黛丽·赫本因 阑尾癌病逝,享年63 岁。 He was awarded the 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 om in 1992 and won an Osc ar for humanitarian awards in 1993. Audrey hepburn di ed of appendix cancer on Ja nuary 20, 1993 at the age o f 63.

奥黛丽赫本的生平事迹

奥黛丽赫本的生平事迹

奥黛丽赫本的生平事迹奥黛丽·赫本好莱坞著名影星,奥斯卡影后,世人敬仰她为“人间天使”。

身为十大好莱坞最著名的璀璨女星之一,她以高雅的气质与有品味的穿着著称。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奥黛丽赫本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生平简介1.童年奥黛丽·赫本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父亲约瑟夫·维克特·安瑟尼·赫本-鲁斯顿是一位英国银行家,母亲艾拉·凡·赫姆斯特拉是荷兰贵族后裔,袭有男爵的封号,家族谱系甚至可以回溯到英王爱德华三世。

赫本的全名原本为“奥黛丽·凯瑟琳·鲁斯顿”,但在二战后,由于她的父亲约瑟夫偶尔发现自己的母系先祖中有“赫本”这个姓氏,于是把自己的姓氏改为了“赫本-鲁斯顿”。

因此,为了合乎法律规定,奥黛丽的名字也相应修改为“奥黛丽·凯瑟琳·赫本-鲁斯顿”,一般简称为“奥黛丽·赫本”。

赫本六岁开始就读于英国伦敦的贵族寄宿学校(1935年~1938年),但旋即遇到父母离异,父亲离开了家庭,之后赫本离开英国跟随母亲一起回到荷兰的娘家。

1939年时她进入安恒音乐学院(Arnhem Conservatory)学习芭蕾舞,之后二战爆发,宣称中立的荷兰被纳粹占领。

当时的身份文件大多为手写,为避免她原本非常英国味道的名字招惹麻烦,她母亲篡改了自己的身份文件替她制造了一个荷兰假名艾达·凡·赫姆斯特拉(Edda van Heemstra,Edda与Ella在字母上只是一笔之差,便于伪造),但是这个名字从未合法登记过。

当纳粹侵占安恒后,由于谣传母亲的家族带有犹太血统,原本十分富裕的男爵家族被视为帝国敌人,不但财产被占领军没收,赫本的舅舅也被抓入集中营,母女俩被迫过着贫困的生活。

奥黛丽赫本概述.

奥黛丽赫本概述.

她的那些话,很经典
• 女人的美丽不在于她的穿着,她的身材,或者她的发型。 女人的美丽一定从她的眼睛中找到,因为那是通往她的心 灵深处的窗口,“爱”居住的地方。 • 得到苗条的身影,请与饥饿的人分享你的食物。 • 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可以求助于自己的双手. 在年老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双手能解决很多难题,一只手 用来帮助自己,另一只用来帮助别人 人之所以为人,是必须充满精力,自我悔改,自我反省,自我成长; 并非向人
• 奥黛丽· 赫本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本名奥黛 丽· 凯丝琳· 赫本-拉斯顿。奥黛丽· 赫本的父亲约瑟 夫· 维克多· 安东尼· 拉斯顿(Joseph Victor Anthony Ruston)是英国银行家,母亲艾 拉· 凡· 辛斯特拉(Ella van Heemstra)是荷兰贵 族后裔,袭有女男爵的封号,家族谱系甚至可以 追溯到英王爱德华三世。 她的父亲不久将其祖母 凯丝琳· 赫本(Kathleen Hepburn) 奥黛丽· 赫本 的姓氏加到了自己的姓氏中,于是奥黛丽· 赫本的 姓氏也随之被改为了赫本-拉斯顿。
这,是对她的评价
• 无论如何,奥黛丽· 赫本的一生,是光辉灿烂的一生,她在黄金时 代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正如她自身一样,留给人们美好的印象太强烈 了。她在电影史上所占的独特的一页,是不会被岁月所抹掉的。1991 年4月22日,美国林肯中心电影协会向赫本授予Gala荣誉奖,该项奖 自1972年起每年向全世界最资深望重的艺术大师颁发,获奖者先后有 卓别林、劳伦斯· 奥立弗、伊丽莎白· 泰勒、詹姆斯· 史都华等影界巨星, 这是对赫本影坛生涯以及非凡演技的崇高褒奖。 赫本晚年,仍然 老骥伏枥,为公益事业发着光和热。1988年,她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 会亲善大使。在这个职位上,她不时举办一些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 并不时造访一些贫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萨尔 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孟加拉等亚非拉 许多国家,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爱戴和欢迎。1992年底,她还以重病 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她的爱心与人格犹如她 的影片一样灿烂人间。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雷莎修女获悉奥 黛丽· 赫本病危的消息时,命令所有的修女彻夜为奥黛丽· 赫本祷告祈 使其能奇迹般地康复,祷告传遍世界各地。同年1月20日,赫本在瑞 士托洛彻纳茨(Tolochenaz)的住所,因结肠癌病逝。为表彰她为全 世界不幸儿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将该1993年度 奥斯卡人道主义奖授予了她,此时赫本已离世,由其子西恩· 赫本· 费 勒代领该奖。

奥黛丽 赫本

奥黛丽 赫本
赫本晚年,仍然老骥伏枥。1988年,她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在这个职位上,她不时举办一些音乐会和募捐慰问活动,并不时造访一些贫 穷地区的儿童,足迹遍及埃塞俄比亚、苏丹、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 斯、委内瑞拉பைடு நூலகம்厄瓜多尔、孟加拉等亚非拉许多国家,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 爱戴和欢迎。1992年底,她还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 儿童。她的爱心与人格犹如她的影片一样灿烂人间。
1993年1月20日,赫本在瑞士托洛彻纳茨的住所,因结肠癌病逝。为表彰 她为全世界不幸儿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将该1993年度 奥斯卡人道主义奖授予了她,此时赫本已离世,由其子西恩·赫本·费勒代领 该奖。
事迹——《天使在人间》 (摘自赫本儿子写的赫本自 传)
母亲说,她在非洲从来没有看见过乞求施
当罗比和约翰向我们诉说这个 故事的时候,眼中都含着泪。 约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 摄影师之一,在他的相机下不 会错过任何有价值的画面,可 当时他放下了相机,只为了令 这一刻只完全属于母亲和这个 小女孩,他放弃了拍下一张经 典照片的机会。 我们经常谈 论,生活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母亲为自己在联合国儿童基金 会中扮演的角色而感到骄傲。 很多时候,虽然由于长时间的 饥饿和疾病使得他们无法挽救 这些孩子,但是至少他们可以 帮助这些孩子在告别世界时保 持心情的平和,不必遭受更多 的痛苦。
舍的双手,她只看见这些不幸的人的高贵
举止,虽然他们生活在一个发展极度不平
衡的世界里,无法与来自发达国家的人竞
争,但是他们并不怨天尤人,也没有憎恨
生活。
罗比和约翰·埃萨克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摄影师, 他们都向我描述了一件永远都不会忘记的事情。当 时在索马里的难民营里没有人知道母亲是谁,他们 只是知道,每一次标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标志的飞 机降落之后,都会从机舱中走出一名女子,她几乎 和他们一样消瘦,她文雅而平和,眼里饱含着纯真 和善良。在一次访问的最后,这位女子在离开前走 进了一座简陋的建筑物里,那儿有许多饥饿的孩子, 他们排成长长的一队,领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给他 们准备的食物,当时索马里的情况极端恶劣,只能 用麦片粥充饥。她走上前去与那位正在散发食物的 联合国官员交谈。在长长的队伍中,有一位小女孩 显得很特别。饥饿使她看起来有些虚弱无力,她焦 急地不断向前探望,当她的目光触及到那个女子时, 她似乎呆住了,也许这个女子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温 柔和母性令她在一瞬间产生了一种冲动。她扔下手 中的盘子,向那名女子跑过来,紧紧地抱住了她。 这个女子非常安静,也紧紧地拥住了小女孩。那一 刻,感情的需要超过了生存的需要。女孩可能一辈 子也忘不了,在那个神秘女子怀中得到的温暖和希 望。

奥黛丽赫本的故事

奥黛丽赫本的故事

奥黛丽赫本的故事
奥黛丽赫本的故事
奥黛丽赫本的故事(一):
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生于1929年5月4日,死于1993年1月20日。

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的血统是比利时人,是50~60年代好莱坞著名舞台剧与电影演员。

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晚年曾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特使。

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1929年5月4日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本名奥黛丽凯萨琳赫本-鲁斯顿(EddaKathleenvanHeemstraHepburn-Ruston)。

身为好莱坞最著名的女星之一,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以高雅的气质与有品位的穿着而著称。

生前主演的多部电影如《罗马假日》、《蒂凡尼早餐》和《窈窕淑女》等至今仍为多数人眼中的经典巨作。

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也是著名法国品牌纪梵希(GIVENCHY)的缪斯。

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式的优雅传递至今,仍然是时尚圈最怀念的优雅典范,奥黛丽赫本(AudreyHepburn)也是最多当今明星争相模仿的偶像明星。

代表作:罗马假日(RomanHoliday)1953。

奥黛丽·赫本小传(中英对照)

奥黛丽·赫本小传(中英对照)

Mini-Biography for Audrey HepburnAudrey Hepburn was born on May 4, 1929 in Brussels, Belgium, with the given name of Edda Kathleen van Heemstra Hepburn-Ruston. She really was blue-blood from the beginning with her father, a wealthy English banker, and her mother, a Dutch baroness. After her parents divorced, Audrey went to London with her mother where she went to a private girls school. Later, when her mother moved back to the Netherlands, she attended private schools as well. While vacationing with her mother in Arnhem, Holland, Hitler's army suddenly took over the town. It was here that she fell on hard times during the Nazi occupation. Audrey suffered from depression and malnutrition. After the liberation, Audrey went to a ballet school in London on a scholarship and later began a modeling career. As a model, she was graceful and, it seemed, she had found her niche in life--until the film producers came calling. After being spotted modeling by a producer, she was signed to a bit part in the European film Nederlands in 7 lessen (1948) in 1948. Later, she had a speaking role in the 1951 film, Young Wives' Tale (1951) as Eve Lester. The part still wasn't much, so she headed to America to try her luck there.奥黛丽·赫本⼩传奥黛丽·赫本出⽣于1929年5⽉4⽇的⽐利时布鲁塞尔,教名是Edda Kathleen Heemstra Hepburn-Rust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黛丽·赫本——天使在人间
郭一茗
从国际巨星到人道主义活动家,奥黛丽·赫本始终是高雅与格调的代名词,她是自然与美的化身,她性格温和,姿态优雅,举手投足间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她影响并改变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的审美和时尚潮流。

她是天使,天使在人间。

赫本出生于1929年5月4日的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贵族后裔家庭。

那是个时局动荡,人心惶惶,战争一触即发的年代。

二战前夕,她的父亲居然倾向于纳粹甚至法西斯主义,甚至在赫本六岁时抛下妻女离家出走,母亲一夜白头,随后欧战爆发,1940年荷兰安恒被德国纳粹侵占,包括赫本舅舅在内的多名亲人被残害。

战时饥荒,数年间,赫本只能以郁金香花球充饥,她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

在往后的岁月里,赫本始终保持纤瘦的身体状态,这也许对于一个年轻的女演员来说是值得开心的,但是对于日后急切的想做母亲的赫本来说确是致命的打击——她多次流产。

然而家庭的贫困,时局的动乱并没有阻挡母亲对女儿的爱与支持。

战争结束,母亲把赫本送到了白俄罗斯芭蕾舞教师索尼娅·加斯凯尔处学习芭蕾舞。

然后身材高挑纤瘦的赫本却没有在这唯美的艺术中开拓出自己的天地,她的老师告诉她,因为身材过于高挑,也许她这辈子都无法在芭蕾舞舞台上崭露头角。

1948年,19岁的赫本出演《荷兰七课》,在剧中她扮演了一位空姐,用流利的荷兰语和英语为观众讲解景物。

导演林登回忆道,他一看见
奥黛丽,就连忙叫来助手:“快来!你看见一个会走路的梦想吗?我想我看见了!”
1954年,她在影片《罗马假日》中第一次出演女主角,这部由赫本与当时著名的男演员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电影成为好莱坞黑白电影的经典之作。

同年,年仅24岁的赫本也因该片夺得她一生最重要的奖项——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1961年,她主演《凡蒂尼的早餐》,片中她身着优雅小黑裙,梳着高发髻,叼着珍珠烟斗的形象深入人心。

她由此开辟了时尚界的新潮流——赫本小黑裙,赫本头。

而她自身也因自己优雅,知性,美丽的形象赢得了全世界的喜爱。

晚年时,奥黛丽·赫本投身慈善事业,她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代表人物,她毕生致力于为第三世界的妇女与儿童争取权益,她亲赴多个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为孩子们呐喊、呼吁和募捐。

1992年底,她还以重病之躯赴索马里看望因饥饿而面临死亡的儿童。

为表彰她为全世界不幸儿童所做出的努力,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将1988年奥斯卡人道主义奖授予她。

在广为流传的一张黑白照片中,赫本抱着一个因饥饿而腹部积水,奄奄一息,皮包骨头的非洲难儿,那个孩子蜷缩在她的臂弯之中。

此时的赫本已经不再有年轻时光滑皮肤和美丽的容颜,岁月的痕迹在她脸上得到了深刻的显现。

她纤瘦无比,颧骨突出,皱纹爬在了她不再紧实的脸颊上,却依然气度非凡。

她向天上看着,眉间轻蹙,表情凝重。

眼神里满满都是怜悯,无奈,同情……她一定认识到,让第三世
界的孩子们远离饥饿、疾病,让他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她在就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曾说:“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

但是世界只有一个,她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人们之间的接触也不得不越来越频繁。

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那些富有的人就有衣服、有责任去帮助那些一无所有的人。


赫本对儿童慈善事业的关心源于自己内心深处的真诚与善良。

这不仅占用了赫本晚年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就是在弥留之际,赫本之子西恩回忆去世前一天的情景。

“我问她有没有什么遗憾,他说:没有,我没有什么遗憾,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儿童在经受痛苦。

”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获悉奥黛丽·赫本病危的消息时,命令所有的修女彻夜为她祷告,祷告传遍世界各地。

然后1993年1月20日,64岁的赫本因结肠癌病逝,天使还是离开了我们。

她的离去轰动世界,世界各地无数的民众潸然泪下,黯然神伤。

天然的纯真,优雅的气质,本质的善良,让她成为了——“第一个不依靠性感取胜的人。

”外表的美丽总是难以持久,唯有心灵之美好才得以永久保留。

赫本是“天使在人间”的深刻演绎,她留下了流芳百世的电影佳作,也留下了她高贵的品德和高尚的灵魂,无数的人在她的激励下投身世界慈善事业,她的爱心和人格犹如她的影片一样灿烂人间!
两次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著名导演比利·怀尔德曾这样点评
她:“奥黛丽·赫本呈现出的是一些消逝已久的美好特质。

例如:高贵、优雅与礼仪……上帝都愿意亲吻她的脸庞。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