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经济价值进行分配

合集下载

生产力视角下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理论分析

生产力视角下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理论分析
术 创新 的市场 经济价值 。 科 学技术 价值具 有 时 代特 征 , 体表 现 在 : 1 创 新 具 ()
和。
唯物史 观认为 , 力 是一 个 永恒 的范 畴 , 作 为人 生产 它 类利 用 、 改造和控 制 自然 的能 力 , 人类 社会 存 在 的 物质 是
[ 收稿 日期 ]20 o 2 0 8一 7— 4
[ 摘
要】 价值创造理论是价值分 配制度的理论基础。高科技 劳动 条件 下, 价值创造 的最大源泉是 掌g c /  ̄ : g, w
先进生产力的具有 高效 率的创造性的活 劳动 ;r q 值分 配是与价值创造相适应的公 平原则的统一。 [ 关键词] 先进 生产 力; 学技 术; 科 价值创造 ; 价值分配

[ 中图分类号]F 1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8 8 (0 8 1 0 1- 3 0 7— 4 7 20 )0—03 0
价值创造理论与价值分配理论具有内在 的渊源性 , 价值创造理论是价值分配理论的基础。经济活动过程是 社会财 富的创造 过程 , 参与 经济活 动的各方 如何 分享创 造 出的财 富 , 分 配 要解 决 的 问题 。党 的十 六 大 明 确 指 出 是 “ 确定 劳 动 、 本 、 术 和 管理 等 生产 要 素 按 贡献 参 与 分 资 技 配的原则 , 按劳 分配 为 主体 、 完善 多种分 配 方 式并 存 的分 配制度 ”这 一分配制 度产 生 的深 刻背 景 是 以生 产资 料公 , 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并存 , 而其理论渊源则是 生产 力发展规 律 的内在使然 。 因此 , 生产力 视角下 探讨 在 劳动价值的创造和价值分配问题 , 对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 主义劳动价值理论 , 构建科学的价值分配制度具有重大意

现在的分配原则

现在的分配原则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体系中,分配原则通常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则:
1. 按劳分配:根据个人的劳动贡献来分配收入,这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

2. 按要素贡献分配:根据各种生产要素(如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对生产的贡献程度来分配收入。

3. 公平与效率兼顾:在追求经济增长和效率的同时,也要关注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以减少贫富差距。

4. 保护弱势群体:通过社会保障、扶贫政策等手段,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社会和谐。

5. 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决定,但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更公平的分配。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分配原则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的分配制度和政策也会因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再认识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再认识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再认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人类社会基本的经济活动,是构成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主要环节。

价值创造研究的是生产领域中价值是由什么创造的,即价值的源泉是什么。

价值分配研究的是价值创造出来以后,在各个要素所有者之间按照什么原则进行分配的问题。

因此,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能把他们混为一谈。

既不能把价值创造看作是价值分配的依据,也不能把价值分配问题完全等同于价值创造问题。

1。

价值创造不直接是价值分配的依据。

价值创造只是研究生产领域中的价值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其他生产要素都不足以创造价值。

但是,这并不是说,由劳动创造的价值只是由劳动者完全占有,实际上,在任何社会中,都不可能由创造价值者完全占有价值。

这是因为,价值的分配并不是以性质决定的,它是随着经济关系性质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的。

这种分配原则的变化和调整与价值创造没有直接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行的一个原则是按要素分配,就要求对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具有占有权,以实现自己对生产要素具有的所有权。

所以。

按要素分配,实质上是按要素所有权分配。

按要素分配所依据的不是劳动价值理论,而是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

2。

价值分配原则的变化,并不能否定价值创造的理论。

按要素分配,意味着作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都有权从创造的价值中分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一份利益。

但是,并不能由此推论出,因为各个要素所有者都有权得到自己的一份利益,就认为这部分价值就是由各个要素自己创造的。

总之,劳动价值理论不是以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为依据的,同样,也不能用按要素分配来否定劳动价值理论。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如何解决收入分配问题?处理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

公平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

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存在永恒的公平。

不同的社会,人们对公平的观念是不同的。

公平观念是社会的产物,按其所产生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公平又是一个客观的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公平的内涵不同。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对公平的理解不同,但公平具有客观的内容。

公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效率指资源投入和生产产出的比率。

人类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效率问题,人作为智慧动物,其一切活动都是有目的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的人投入少,但实现的目的多,即我们所说的事半功倍,而有的人投入很大,但实现的目的少,或者实现不了其目标,即我们所说的事倍功半,前者是高效率,后者是低效率。

所以效率就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之比值,或者叫效益与成本之比值,如果比值大,效率就高,也就是效率与产出或者收益的大小成正比,而与成本或投入成反比例,也就是说,如果想提高效率,必须降低成本投入,提高效益或产出。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有人认为是对立的,有人认为是一致的,我个人认为从大的趋势来讲,总的说来,公平与效率是一致的,公平促进效率,不公平导致低效率。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公平与否直接影响到效率。

政策制度的公平有利于效率的提高,最典型的莫过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对生产效率的促进。

政策的公平合理促进效率的提高,反之,政策制度的不公平,不合理则导致低效率。

人类的任何活动也都有效率问题。

经济效率,是指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产出状态。

对于一个企业或社会来说,最高效率意味着资源处于最优配置状态,从而使特定范围内的需要得到最大满足,或福利得到最大增进,或财富得到最大增加。

经济效率涉及到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领域,涉及到经济力、经济关系和经济体制各个方面。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一个有效率的社会,其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应该是合理的、公正的;同样,一个公正的社会,其资源一定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问题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问题分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问题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源配置问题一直是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有效的资源配置,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推进和资源分配机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资源配置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何有效进行市场化进程。

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是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市场定价和供需双方的自由协商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实践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逐步完善市场机制,推进价格改革,并加强价值规范体系的建设,以提高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同时,需要加强对市场竞争、垄断行为的监管,防止资源配给过程中出现不当干预,使资源配置过程更加公正合理。

二、资源配置中的公平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公平。

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分配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的不平等现象。

因此,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上解决资源配置公平问题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这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能力,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

三、资源配置中的均衡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均衡。

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保证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均衡资源配置包括产业结构的均衡、区域发展的均衡以及经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方面。

为了实现资源配置的均衡,需要加强宏观调控,引导资源向经济发展后期、技术密集型、创新型等领域倾斜,同时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促进资源的平衡分配,避免资源过度集中或过度分散。

四、资源配置中的环保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需要注重环保问题。

资源配置的环境影响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资源的开发利用应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宏观调控法价值的认识

宏观调控法价值的认识

宏观调控法价值的认识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宏观调控法是指通过国家或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有意识的干预和管理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宏观调控法作为一种经济政策工具,旨在引导和控制经济的发展方向,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宏观调控法在国家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它既是一种政策工具,也是国家对经济运行的有力控制手段。

宏观调控法的核心是在保持经济稳定的前提下,通过调节投资、消费和货币供应等方面的政策手段,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目标。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宏观调控法的作用不容忽视。

首先,它可以引导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它可以平衡经济周期波动,避免经济过热或过冷,保持经济的长期平稳增长。

再次,它可以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公平分配,推动社会的协调发展。

此外,宏观调控法还可以应对外部冲击,增强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

然而,宏观调控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是制度和机制建设亟待加强,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评估体系和决策执行机制。

二是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兼顾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关系,避免资源的过度集中以及贫富差距的扩大。

三是应强调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综上所述,宏观调控法在国家经济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

通过科学、稳健的宏观调控,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为社会提供更加稳定、公平、持续的发展环境。

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不断完善和优化宏观调控法,以应对新的经济形势和挑战,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一篇长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将介绍宏观调控法的定义和背景。

通过对宏观调控法的概念进行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宏观调控法的内涵和外延。

同时,通过介绍宏观调控法的背景,我们可以了解到宏观调控法的发展历程和形成原因,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宏观调控法的价值和意义。

分析我国分配制度在当今现实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解决对策。

分析我国分配制度在当今现实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解决对策。

分析我国分配制度在当今现实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解决对策。

劳动者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是虚位的因而是残缺的,他既不能通过“用手投票”约束使用者,也不能“用脚投票”转让所有权,因此资产的收益性对劳动者来讲是不具备或不完整的。

■在我国目前劳动力总量供给过剩、资本供给短缺的情况下,劳动力在要素市场中自然处于不利的地位。

尤其是在低端劳动力市场中,以农村转移劳动力为主的非熟练、非技术劳动力的劳动报酬更是被压低到极限,并且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长期处于被资本剥夺的境地。

■现行的工资制度,工资水平偏低,工资增长机制僵硬,缺乏制度性保障,致使工资外收入膨胀,助长国有单位职工收入的不规范;工资结构设置不合理,岗位绩效工资和年工资比重过低,不能体现合理的工资级差,缺乏激励和约束作用。

在我国,由于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引发的对公平分配问题的研究和讨论由来已久,对分配不公的原因亦有多种解释。

随着改革实践和相关研究的日渐深入,收入分配的相关制度性原因愈加显露。

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我们将着重对现行制度与政策的缺陷进行剖析。

一、现行分配制度的缺陷及其收入分配效应(一)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对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的基本估计按照SNA统计体系的规定,初次分配反映的是各收入主体对国民生产总值原始贡献所获取的相应的原始收入,收入形式主要表现为要素收入。

再分配及其派生收入主要指抚恤、救济、津贴,以及转移性收支等项目。

根据我们对城乡居民税前收入和税后收入的测算结果比较,对我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对居民个人收入分配的影响得出两点基本判断:其一,初次分配是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础及主体分配渠道,其公平程度的高低对收入结果的公平程度有决定性影响;其二,目前再分配对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仍然有限,并且表现出不断降低的态势。

由此可以推论为,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层次上都存在制约分配公平性的缺陷,其中初次分配的相关制度是现状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再分配制度缺陷助长了不公平分配。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重点内容讲解(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分配方式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个人消费品分配原则的理论概括。

按照马克思的解释,所谓按劳分配,就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参加社会劳动,社会在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以后,根据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未来社会存在很大差异。

一方面在所有制关系上,不仅不可能实行统一的社会所有制,而且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社会不可能按同一劳动标准进行按劳分配,即使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由于公有化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差别,也难以实行统一的按劳分配标准;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别劳动不能直接转化为社会劳动,按劳分配不能通过社会直接计算和分配劳动时间来实现,只能通过价值形式和市场机制以迂回曲折的形式来实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具有了新的特点和实现形式。

首先,按劳分配不是依据劳动者提供的直接社会劳动时间量进行消费品的直接分配,而是借助于商品货币关系,借助于价值形式,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实现的。

其次,按劳分配不能由一个社会中心在社会范围内按照统一的标准尺度来实现,必须通过企业和企业竞争过程来实现。

最后,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并不能直接表现为社会劳动,劳动者的劳动贡献不能直接用劳动时间量来衡量,因而不能借助于劳动券来进行收入的分配,只能通过价值形式和市场机制来实现。

从马克思非市场型的按劳分配发展成为市场型按劳分配不是对按劳分配本质的否定,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实现了按劳分配原则。

在市场型的按劳分配中,一方面,消灭了阶级剥削,消灭了靠生产资料的私人垄断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私有制分配关系,实现了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另一方面,找到了现实可行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又体现了按劳分配本质的劳动计量方式,使按劳分配与市场机制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这不仅有利于按劳分配的实现,而且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价值分配的制度

价值分配的制度

价值分配的制度
价值分配的制度是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方式,把社会财富、权力和地位等社会资源分配给各个社会成员的制度安排。

价值分配的制度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它是由社会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等因素所决定的。

在现代社会中,价值分配的制度通常包括市场机制、政府宏观干预和各种社会制度等。

市场机制是一种以自由竞争为基础的价值分配制度,它通过价格机制和供求关系来决定各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分配。

政府宏观干预则是指政府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对市场进行调控和干预,以达到公平和效率的平衡。

各种社会制度则包括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等,这些制度通过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来保障和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

价值分配的制度是社会经济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关系到各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分配和生活质量,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价值分配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政府宏观干预和社会制度等方面,以实现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价值分配。

湖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政治经济学》阶段性考试7(含答案)

湖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政治经济学》阶段性考试7(含答案)

湖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政治经济学》阶段性考试7考试时长 60分钟专业:金融学年级:2019级学号:姓名:一、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生产力是()。

A.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B.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个要素C.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D.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E.发展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2.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A.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B.商品的自然属性C.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E.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3.对商品价值量的科学分析可以看出:()。

A.同一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B.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C.商品使用价值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力成正比D.商品价值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力成反比E.社会劳动生产力提高会使社会总价值增大4.通货紧缩:()。

A.是指具有普遍代表意义的价格水平持续下跌B.表现为物价下降并没有带来消费量的增长C.表现为货币供应量增速放慢或负增长D.表现为生产效率提高使产品价格下跌E.表现为增加产品数量和提高质量使价格相对下降5.社会主义生产过程是:()。

A.劳动过程和共有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私人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D.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E.表现为共有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6.初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具有商品性是因为:()。

A.劳动者是公有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B.劳动产品归社会和劳动者自己所有C.劳动者是自主的劳动D.劳动者是公有企业和社会的主人E.因公有资产不能量化到个人劳动者只能通过合同与企业发生劳动交易关系7.工资:()。

A.一般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B.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D.是市场型按劳分配的结果和实现形式E.变动趋势是不断下降的8.资本积聚:()。

A.指个别资本通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来增大资本的总量B.指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为大资本C.增大会受到社会分散资本程度的限制D.增长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E.增长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9.生产资本从不同角度可分为:()。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简答题1.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为什么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答:(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这是因为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3)虽然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

但是,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如何?答:(1)生产力是指人们改造和征服自然,生产社会财富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表现为:第一,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状况;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3)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表现为:第一,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和发展要求时,它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有何关系?答:(1)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

(2)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生产单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多,由于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从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量就会减少,价值量就会变小;反之,则相反。

由此可以看出,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简要说明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是如何实现的?答:(1)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规律,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的规律。

(2)在商品经济条件中,社会劳动的分配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

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为基础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施行 分配制度

施行 分配制度

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这是在实践中不断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以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要。

这种分配制度是由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即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因此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这种分配方式能够充分体现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除了按劳分配外,我国还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这种分配方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

此外,我国还注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在初次分配中,要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在再分配中,要通过税收、社会保障等手段调节收入差距,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总的来说,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在实践中不断建立和完善起来的,以适应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要。

这种分配制度既体现了效率又促进公平,能够更好地调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

同时,也能够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

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
所有者是厂商,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对某一个企业来说是中间产品的东西,对另一个企业来 讲可能就是产品。 比如,钢铁对于汽车厂来讲是中间产品,但它对于钢铁 厂来讲就是产品。
以后提到的的生产要素,指的都是原始生产要素。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6章 6
2.边际生产力理论
要素价格决定: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前提 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
、勤奋程度和机遇的不同。漂亮程度正是这种差别的表现。
个人能力包括先天的禀赋和后天培养的能力,长相与人在体
育、文艺、科学方面的天才一样是一种先天的禀赋。漂亮属于天
生能力的一个方面,它可以使漂亮的人从事其他人难以从事的职
业(如当演员或模特)。漂亮的人少,供给有限,自然市场价格
高,收入高。
漂亮不仅仅是脸蛋和身材,还包括一个人的气质。在调查中
值等于该要素的市场价格 。
=VMP=MRP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6章 25
总结
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厂商只能被动接受要素价 格,厂商无法影响价格。可以把价格看成是常数。
1)要素市场的完全竞争,使厂商面对一条供给价格弹性无穷 大的要素供给曲线,且MFCL=W:要素供给曲线与边际要 素成本曲线重合;
2)产品市场的完全竞争, 使厂商的MR=P ,要素 的MRP曲线与VMP曲线 重合。
于不同的含义,商品市场均衡中的“边际收益”或“边际 成本”在要素市场均衡中又有不同的名称 :
“边际收益”——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成本”——要素价格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6章 14
1.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就是利润最大化原则。 产品市场,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要素市场,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产品价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法价值取向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法价值取向

目标 都发生了重大改变 , 传 统的价值 观受
产 品 实 施 统 二、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的经 济 特 到 了 挑 战 。计 划 经 济 条 件 下 ,
的内容 , 它决定 了经 济法 的基 本原则和调
整对象 、 范围, 是经济 法所追 求的具体 理 征
包 统销 , 分 配上强调 平均 主义 , 而随着 经
法 制经纬 ◇
e 轰 s 哥 主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的 经 济 法 价 值 取 向
秦 玲
摘 要: 经 济法价值取 向作为经 济法实践 为利益 表现 出来 。每个 经济 主体都在 追 经济体 制鼓励 、 支持和 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的指 导思想 , 在社会经济 活动 中 起 着规范和制 求各 自的社会利益 , 多种经 济制度 和分配方 式并存 , 形 而这一 过程 则构成了 发 展 , 约的作 用。任何社会 的发展 , 都有一个整体 的 社会经 济 的发 展 。经 济法 的价 值取 向则 成 了市场 经济 主体 百花 争鸣 的局 面 。这
法制约和约束社会经济发展 , 并对社会经 动社会各 方面 的积极性 、 促进 经济 增长 、
济发 展起着重 要 的调 节作用 。经济 法体 扩大就业 、 活跃市 场主体 和满足人们 多样 现着社会经济生活 的运行规律 , 因而一种 化的需要 等具 有重要作 用 。另 一方 面市
则应 构建一个 以公平为 主、 效率兼顾 、 个体 、 集
体、 国家利益相 统一 、 实现人 的 自由全 面发展 等价值 导向的目标 系统。 关键词 : 市场经济条件 ; 经济法 ; 价值取 向
社会 经济条 件下 的经济价值 取 向必 须反 场经 济 中的每一个 经济主体 都具有 强烈 映当前社会 经济发展 的运行 规律及 内在 的竞争意识 , 从而促使社会经济在公有制 要求 , 与社会经济的核心精神及运行 目标 为主体的前提下 , 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 保持一致 , 并适应其所规范和调整 的经济 在市场 经济 中平等竞争 、 共 同发展 , 使得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优化资源配置,在手段上是以市场为基础,辅以宏观调控手段的使用;在目标上是实现结构优化,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实施上,从多个角度入手,即企业、产业、宏观经济调控、完善市场。

因此,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国家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一、资源配置的手段市场和宏观调控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依靠两种手段来优化资源的配置,即发挥市场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和国家宏观调控手段的作用。

1.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在市场上,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的变化和相互作用,支配着人、财、物的投放方向和数量比例。

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根据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信号和自身的生产经营条件,自主决定扩大或减少某种商品的生产和需求。

市场就像"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着人、财、物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

所以,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第一课主要是讲价值规律是如何支配着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的。

2.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和开放性等一般特征。

这些特征表明,市场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引导企业面向市场进行生产,并对商品生产者实行优胜劣汰。

所以,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

第二课详细地介绍了市场经济的这些一般特征,是怎样表明市场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

第三课讲企业应该怎样利用价值规律、怎样通过正当竞争的手段来提高自己的经济效益;第四课讲三大产业应该怎样利用价值规律发展自己,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发展国民经济的目的。

3.市场在社会范围内配置资源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市场的范围,从国内拓展到国外,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在社会范围内得到了充分发挥。

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思考

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思考

理 论 研 讨地方政府管理’977市场经济条件下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思考郭瑞祥(一)按劳分配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分配制度而提出来的。

“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他所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

……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0—11页)。

也就是说,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获得等量报酬。

这种原则是一种平等的法则,一个根据人们贡献大小,努力多少,创造有效社会财富多寡,来决定人们应分得多少,即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必然是人们愿意实行的分配原则。

但是传统的计划体制中,借助人们可能具有的劳动能量作为分配依据,致使按劳分配的原则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

(二)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同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无论在分配依据上,还是实现形式上都不应相同:首先,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劳不同于计划经济的劳。

市场经济中作为收入分配依据的劳,不是个人所拥有的劳动能力(包括体力和脑力),而是个人在经济活动中实际付出的劳动。

在个人实际付出的劳动耗费中,没有被市场实现的无效劳动或市场打下折扣的低效劳动,都不能作为分配依据。

只有实际付出的并且得到市场认可的劳动力耗费才是个人收入所得的依据。

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人可能拥有高质量的劳动潜力,但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或者充分发挥了,却没有多少意义和价值,这种劳动者的收入所得必然要低于其个人自身的预期和判断,但是却完全符合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原则。

其次,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实现过程同计划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不一样。

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实现过程是个人与微观经济组织在市场中各自不断搜寻,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微观经济组织之间、个人与微观经济组织之间相互竞争、讨价还价的动态过程。

正是通过这种以搜寻信息、双向竞争、自由选择为基本形式的经济机制,个人认同了市场对其自身劳动能力和实际劳动付出的评判,乐意接受社会对其付出的有效劳动多少的评估。

我国三次分配制度

我国三次分配制度

我国三次分配制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我国的三次分配制度是指国家对全国居民的收入进行分配的三个环节:市场分配、政府再分配和个人再分配。

这一制度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社会公平、提高公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市场分配环节,居民通过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以劳动力和资本为基础,通过劳动、投资等方式获取收入。

在这一过程中,各个市场主体根据自身的劳动生产力和资源配置情况,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

市场分配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大大激发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有利于形成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完善的产业链条。

在市场分配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均等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实行了政府再分配制度。

政府再分配是指国家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对社会收入进行再分配,以达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目的。

政府再分配通过税收调节个人和企业的收入,通过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通过福利政策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

政府再分配不仅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提高社会公平,还有利于增加社会福利,促进社会稳定。

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各种扶贫政策,积极推动收入再分配,极大地改善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除了政府再分配,个人再分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个人再分配是指家庭和个人在拿到收入之后,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生活方式对收入进行再分配。

比如个人之间的亲朋好友间的互助、家庭成员之间的经济支援等。

通过个人再分配,可以更好地满足个人和家庭的生活需求,增加了社会的凝聚力。

我国的三次分配制度是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

市场分配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政府再分配是调节分配不公平的手段,个人再分配是人际关系的延伸。

这三个环节共同构成了我国分配制度的基本框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第二篇示例:我国的三次分配制度是指国家对社会总收入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将社会总收入分为工资收入、利润收入和财产收入三个部分进行分配的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问题许启贤一随着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与发展,人们的价值观正在发生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其主要表现在: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成为全国人民认同的社会总体价值目标。

各行各业都围绕着这个社会总体价值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二,冲击了过去长期以来一些陈腐、守旧、错误的价值观念,如论资排辈、等级森严的价值观念,轻视商业和商人的价值观念,以及忽视个人正当利益的价值观念,等等。

第三,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出现了许多新的价值观念,如自主、自强、自立的价值观念,竞争观念,风险观念,效益观念,平等观念,等等。

第四,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得到了恢复,社会在对人生价值观的要求上不再搞"一刀切 ",注意了价值观的层次性和差异性。

所有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当前社会价值观发展的主流。

但是,在当前人们的价值观领域里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具体表现有:其一,一些人受过去旧的价值观影响较深,对这场社会变革所具有的社会价值认识不够,因此,行动缺乏积极进取。

其二,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虚无主义等价值观,在有些地方、部门有进一步泛滥的趋势;有的人甚至在这些错误价值观的支配下,走上了腐化堕落和犯罪的道路。

其三,这些年国家观念、全局观念、集体观念、义务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逐渐淡薄,若任其发展下去,势必导致社会凝聚力减弱和离心倾向的增强。

其四,由于各种价值观念交错、撞击在一起,使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眼花缭乱,出现了价值观上的混乱,等等。

面对这种急剧变化的价值观,人们有的赞扬,有的批评指责,更有相当多的人士担忧。

因此,从理论上搞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生价值观的关系,这对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人们价值观发展的趋势,是十分必要的。

二价值观的教育问题,党和政府一直很重视。

1986年,在《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就明确提出要"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的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释义】在部门法中,价格法是指价格立法体系,即国家用来调整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价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按照法律效力的不同,价格法律规范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发的价格法律;第二层次是由国务院颁发或转发的价格法以及有立法权的地点人大颁发的地点性价格法规;第三层次是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颁发的部门价格规章以及有立法权的地点人民政府颁发的地点性价格规章。

本法所称的价格法取狭义之意,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颁布的价格法律。

《价格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法律之一,是整个价格法律体系的差不多法,其他有关价格的法规、规章都必须以《价格法》为依据。

《价格法》共分七章四十八条。

第一章为总则,它规定《价格法》最差不多的原则和精神;第二章至第六章为分则,是总则内容的展开化,分别规定了经营者的价格行为、政府的定价行为、国家对价格实行必要的调控以保持价格总水平差不多稳固、价格监督检查、对各类价格违法行为的处罚等;第七章为附则,规定了本法的例外适用内容及生效日期。

第一章总则总则共计五条,规定了本法的立法目的、适用范畴、差不多价格制度、价格工作的差不多原则及价格工作机构等。

第一条为了规范价格行为,发挥价格合理配置资源的作用,稳固市场价格总水平,爱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进展,制定本法。

【释义】本条规定了价格法的立法目的制定价格法的全然目的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进展。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规范有序的竞争性经济,事实上质是“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形成价格,价格引导资源配置”的一种经济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的差不多规律是价值规律,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对社会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调剂作用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的,而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是通过价格机制实现的;价格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要紧表现形式,人们要紧是通过市场价格来认识和遵循价值规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经济价值进行分配
摘要:本文立意的劳务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提供的有效劳务。

个人薪酬应以有效劳务经济价值——即获取某效用的难度、劳务或岗位的责任风险等为基础,制定合理的标准,并依据总体和个人实际绩效表现对预算标准进行升降调整。

对劳务价值的分析、监控以及薪酬激励机制问题理当成为现代工资管理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劳务经济价值薪酬调节机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宜的薪酬分配应以有效的经济价值产出为前提并结合各人的劳务投入情况分析。

这样不仅使经济价值分配取向更为合理,在激励每个人理智地发挥聪明才干、促进个人健康发展、贡献劳务、促进社会经济进步的作用均不可低估。

按劳务最终形成的经济价值进行分配要求改变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简单的
管理模式,理论上首先需要解决的则是劳务经济价值的度量、判断问题。

一、有效劳务经济价值的估量原理和确认原则
经济意义上的经济价值指事物功能或效用的币值判断,实际上反映其内在的应有价格。

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一个核心的理念是“劳动价值论”,从现实看来,劳动价值理论还需要发展和完善。

首先,经济价值的形成不完全取决于劳动,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也有形成经济价值的能力;其次,经济价值的范畴不局限在企业,所有的组织甚至所有的个人劳务均有可能涉及到经济价值问题。

实际上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用的事物就是有经济价值的。

而当涉及到效用的交
换、财物的分配或某种所为对社会、对他人产生身心影响时,就需要进行经济价值的度量。

经济价值本身同样有正负之分。

当其劳务对环境、对他人产生损害时,经济价值更为负值。

因此度量经济价值需要分析和考虑客观产生的效用。

人类劳务有无经济价值及大小的判断均需考虑劳务后果即客观产生的效果或作用。

在有效产出的基础上,获取某效用的艰难程度决定其经济价值大小。

也就是说,经济价值分析应从单纯的劳动时间(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付出的考察过渡到投入和产出的均衡分析上,并以需求方的效用获取为主。

经济价值的基本落脚点在于事物的有用、有效性及效用获取的难度,前者涉及到经济价值的定性分析(正值或负值),后者涉及到定量分析。

需要进行经济价值判断的不仅有商品,也包括各种劳务和智力成果。

例如一篇文章,字数或耗费时间固然与经济价值有关,但其思想性、艺术性或者能否使人类社会获益更是有无经济价值及经济价值量判断的重要因素。

经济价值层次的高低决定着单位时间产出值。

预算是分配的基础却不是实际分配,因为每个人实际创造的经济价值需要在经济价值实现后方可认定。

在预算值基础上,应根据整体实际净产出值以及各人在整体劳务价值实现过程中发挥作用大
小适当调整各人所得。

这种调整对于保证现代按劳分配(按劳务经济价值即劳务价值分配)原则的贯彻以及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均属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二、根据劳务有效值调整为依据的社会管理思想
我国目前存在人们的个人收入多数带有一种固定性,差异也较雷同或随意,依据的往往是等级观而不是经济价值观。

地位的差别常导致许多劳务价格与经济价值背离,并严重束缚相当部分人充分发掘内在潜能的积极性。

要改变这种现状,单位高层管理者和会计部门均负有重大责任。

首先在预算上就需要摆脱固定模式或抄袭模式,依经济资源的能量和可能的产出客观地进行总体产出值估算,在此基础上会计与其他相关管理部门共同配合进行经济价值分解,研究岗位设置的必要性、重要性、功能以及履行职责难度等经济价值问题,以此作为工资预算的制定标准。

但这并非实际工资。

最终工薪的支付应以劳务的客观效果或整体受益(或受损)状况等经济价值表现——而不仅仅是上班时间为准来调整预算、控制支出。

这种两度的差异分配制度以经济价值制衡理念为理论基础,如能各类组织中广泛推行无异于一场微观管理革命,必将冲击简单而固定的管理思维模式或凭关系、凭空谈甚至凭欺诈来获取利益的扭曲式管理。

劳务价值预算即估计总体净值增并对个人应有收入进行估价。

劳务总值预算可在净产出值预算基础上按一定比例确认,影响产出经济价值的因素除劳务外还有单位规模、条件、地理环境等。

预算应确定总产出值目标以及分配达成该目标的最宜人数、各分部经济价值目标,并关注整体协调性,各人劳务预算值则需通过岗位责任分析等将预计可分配净产出值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三、个人预算收入依据有效劳务价值的进行调整的管理方法
按经济价值进行分配与按劳动量分配有密切联系——因为经济价值形成必然包含着劳动的付出,但视野更广,衡量更为复杂。

其存在的可能性在于大多有经济价值的劳务都有外在的成果表现。

即使这种成果效用不明显或难以货币定量,也并不是完全无法认识的。

假如任何人都无法感知其劳务及其成果的效用(包括直接和间接的作用),那就根本谈不上经济价值,没有经济价值在理论上也无所谓价格(工资或收入)。

若有,则意味着掠夺了他人创造的经济价值。

无效用劳务的所得越多,社会发展越受损。

显然,付出了劳动才能分配只是分配的先决条件之一,更重要的原则在于分配量多少取决于劳动所产生的效用值大小。

由于经济价值认定的基础是受益方(非劳动付出方)的所获,表面相同的劳务其经济价值差异的存在就成为必然。

个人收入调整应有相对明确的量化数据,这就需要建立一系列的内部监控、考核机制。

譬如通过责任会计对各部门以至每个人进行业绩考核及经济价值分析,认定其实际绩效的含义量及劳务付给调整的必要性。

这里主要分析各人履行职责状况,包括:业务的经济价值表现是否与预算经济价值存在差异;工作中是否有失职、失误或滥用职权;其他如具备某种创值能力却没产生相应的效果、损失浪费以及故意给他人工作或服务对象制造麻烦和障碍等均应作为劳务的负经济价值——即个人劳务价值的冲减因素。

因此,在一个单位如果出现某人某期工作的结果不应有个人收入从经济价值角
度来说是不足为奇的(因为其劳务负值大于正值),非如此不能激发人们自觉维护社会和整体利益的意志。

但这只能是个别现象,否则工资为零的应是单位或部门领导(管理不当)。

应予强调的是,无论工作失职、错误还是超值贡献都不能凭领导者的个人印象,必须依赖完善、及时的信息传递和考核系统。

其正常运转反馈出的各人各部门非正常的经济价值表现及量化分析自然成为预算收入升降调整的依据,并将劳务报酬总额控制在总体可分配收益内。

总之,对劳务价值的分析、监控以及激励机制强调理性的得失判断和比较,这里收入差异展示的不再是纯粹的等级,而是经济价值差异的量化。

无疑,以经济价值为导向的薪酬支付模式理当成为各级各类管理行为中的思想方法方式转变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