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冲突与东方文化自觉(一)
名词解释文明冲突论
名词解释⽂明冲突论美国哈佛⼤学政治学者亨廷顿提出的“⽂明冲突论”,⾄今影响巨⼤。
这⼀理论试图以⼀种新的视⾓来解读当今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为西⽅特别是美国制定新的国际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此论⼀出,⽴即在国际上引起了⼴泛的关注和强烈的反响。
“⽂明冲突”⼀词也频频出现在国际媒体中,形成⼀股颇有影响的思潮。
亨廷顿⾸次提出“⽂明冲突论”是在1993年,1996年他出版了《⽂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书,对这⼀观点进⾏了全⾯的总结归纳,“⽂明冲突论”基本定型。
基本观点第⼀,导致未来冲突的根本原因是⽂明的差异性,⽂明之间的分界线将成为未来的战线。
⼈类在经历了君主冲突、民族国家冲突和意识形态冲突之后,将进⼊⼈类⽂明冲突的阶段。
按照亨廷顿的说法,⽂明是⼀种⽂化的统⼀体,⽂明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种族或民族,⽽是宗教。
世界将由七⼋种主要⽂明相互作⽤下形成,它们包括西⽅、儒教、⽇本、伊斯兰、印度、南斯拉夫⼀东正教、拉美及⾮洲⽂明。
未来的冲突将在把这些⽂明分隔开的⽂明交界处爆发。
第⼆,导致⽂明冲突的原因,即⽂明的差异是根本性的,不同⽂明的相互影响加深、强化了⼈们的⽂明意识,加剧了⽂明之间的敌对情绪,全球经济和社会变⾰正在把⼈们从地域属性中分开,削弱了民族国家的地位。
西⽅处于权⼒顶峰,刺激了其他地区⽂明意识的发展;⽂化特性和差异不易改变,也难以⽤妥协的⽅式解决,等等。
第三,西⽅和⾮西⽅的对抗将成为冲突的焦点。
亨廷顿认为,西⽅与⾮西⽅冲突的根源在于军事、经济、社会制度的竞争和与基本价值观念及思想信仰有关的⽂化差异。
未来国际政治的核⼼因素,将是西⽅与⾮西⽅的冲突。
⾮西⽅社会希望⾛⼀条现代化但却不西化的道路。
在可预见的未来,冲突焦点将集中在不屑加⼊西⽅的儒教和伊斯兰教国家与西⽅阵营间爆发的纷争。
第四,⽂明冲突的主要形式⼀般有两种。
⼀是地区或微观层次上的冲突,即属于不同⽂明的毗邻国家或⼀国内不同⽂明的集团之间的断层线冲突;⼆是全球或宏观层次上的冲突,即不同⽂明的主要国家之间的核⼼冲突。
文明冲突的概念和种类
文明冲突的概念和种类文明冲突的概念和种类文明冲突是指不同文明之间出现的持续性冲突或对立。
这种冲突可以涉及不同的宗教、价值观、政治体系、经济模式以及文化传统等方面。
文明冲突是人类历史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同的文明之间的矛盾和对立经常导致冲突的爆发。
文明冲突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1. 宗教冲突:宗教信仰是文明之间经常引发冲突的主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教义之间的差异经常导致相互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例如,中东地区的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冲突就是宗教冲突的一个例子。
2. 意识形态冲突:不同的文明之间的政治体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也常常导致冲突。
例如,冷战时期的东西方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就是基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两种不同的政治和经济体系之间的对抗。
3. 文化冲突: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的核心,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容易导致冲突。
例如,不同文化对于家庭、婚姻、教育等方面的观念差异,可能引发文化冲突。
4. 经济冲突:经济利益也是导致文明冲突的一个重要因素。
资源争夺、贸易纠纷和经济竞争等问题都可能导致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
例如,国家之间为争夺自然资源而发生的冲突就是经济冲突的一个例子。
5. 地缘政治冲突:不同区域或国家之间的地缘政治利益的对立也可能导致文明冲突。
例如,中东地区的国家之间在地缘政治利益上的冲突,加剧了该地区的紧张局势。
需要注意的是,文明冲突并不意味着所有文明之间都不和谐或处于对立状态。
许多文明之间也存在着合作与交流。
而文明冲突的发生更多是由于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利益冲突所造成的。
尽管文明冲突在历史上不可避免,但通过对话、合作和理解,不同文明之间仍然可以实现和平共处。
努力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以及推动全球化进程,将有助于减少文明冲突的发生。
浅谈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和谐
浅谈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与和谐陈玉荣东方文明曾一度站在世界文明的最前沿,也曾有过落日的凄凉。
代之而起的西方文明,借助工业文明的列车,在与东方文明的较量中似乎如日中天。
然而,固有的征服欲和对抗情结,使得西方文明在导引人类不断逼近文明巅峰的同时,也把人类诱入了危机四伏的文明困境。
因此,笔者认为只有通过打通东西方文明的互补管道,和谐文明的太阳有望再度升起在东方的地平线上。
和谐是金,冲突必自焚,和谐则双赢。
亨廷顿从文明达尔文主义出发虚拟的文明冲突论在理论上逆文明潮流而动,在实践上则十分有害关于文明,孔颖达注疏的《尚书·舜典》这样概括:“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
”文明,“就是普照天下的光耀”。
人类历史归根结底是一部文明史。
翻开人类文明史,不难发现,东方打造了一个个令世人称羡的文明高地。
就像东方文明曾经有过潮起潮落的律动一样,西方文明以其胜于雄辩的真理之手在构筑了工业化大厦的同时,也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系统进行着釜底抽薪式的破坏,开始了“死亡之旅”,把人类文明引入了危机四伏的发展陷阱。
出路何在?亨廷顿从实用主义的美国外交政策出发,于1996年撰写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认为未来的世界大战是文明的大战,断言中国儒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是西方文明未来的最大敌人。
他由此断言,不同背景下的文明是不兼容的。
我们认为,走出文明困境的惟一出路是从多元化的文明组合中互相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展望未来的人类文明之路,处处布满了陷阱。
任何一个陷阱,都足以抵消乃至吞噬人类的所有文明成果。
而以上种种陷阱,无不源于文明之间的冲突以及文明与其赖以存在的自然生态之间的冲突。
因而,实现文明之间以及文明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和谐互动,在公元第三个千年走向文明制高点——和谐文明,是文明再生的必然选择。
千年伊始,历史的期望又一次投向了东方,和谐的金色太阳将再一次升起在东方的地平线上。
以东方文明为主导的东西方文明的千年牵手,威力无比的真理之手与海纳百川的博爱之心的“联姻”,进而达到灵与肉的结合,实现文明的和谐,将使我们不断逼近世界文明屋脊。
亨廷顿“文明冲突论”评析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自问世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
从1993年《文明的冲突?》一文发表到《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的出版,亨廷顿对他关于“文明的冲突”的论断完成了一个系统的阐述。
他的理论从一开始就在学术界引起极大的争议,并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不断掀起讨论的热潮。
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对冷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的一种分析和预测。
他把“文明的冲突”作为理解后冷战时代世界局势的范式,认为冷战后世界范围的冲突将主要是不同文明间的冲突,文化或文明将成为国际上合作或分裂的基础。
学者们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对“文明冲突论”作了大量的研究,部分学者则针对文化之间是否只有冲突、文化冲突的实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于“文明冲突”的争论似乎已经过了它的热议期,那么,现在再来谈论或分析“文明冲突论”是否还有价值?笔者认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发展,全球化已由经济领域向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延伸,文化的全球化也进入理论研究的视野,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的冲突与共生问题成为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文明冲突论”作为一种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对其进一步分析研究对于深化认识文化全球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本文试从全球化的角度对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理论进行剖析,以期深化对这一全球化文化理论的认识。
一、“文明冲突论”的背景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的前言中,亨廷顿就明确指出:“这本书不是也不打算成为一本社会科学著作,而是要对冷战之后全球政治的演变作出解释。
它渴望提出一个对于学者有意义的和对于决策者有用的看待全球政治的框架或范式。
”①因此,冷战的结束是学界关于“文明冲突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时代背景。
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拆除和1991年苏联的解体,持续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冷战结束了,覆盖全球的东西方对抗终止了。
战后国际关系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后冷战时代”成为当时人们描述冷战后世界最常用的词汇。
“文明冲突论”即是亨廷顿对后冷战时代世界局势的分析与预测。
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汇与冲突东西方文化交流
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汇与冲突东西方文化交流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汇与冲突:东西方文化交流在人类历史的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冲突已经存在。
这种交流与冲突有时候是和平的,有时候却带有敌对的色彩。
不论是经济、政治、宗教还是科技,东西方文明的交流都对双方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在古代,许多东方和西方文明相互交流与融合。
丝绸之路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
通过这一贸易网络,东西方人民结识了对方的文化、商品和技术。
中国的丝绸和瓷器被西方青睐,西方的奢侈品和黄金则被亚洲各国接纳。
这种交流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
例如,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国,并被中国吸收、融合进本土文化。
而古希腊的哲学、数学和医学知识也逐渐传入了东方,对东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东西方文化的敌对与摩擦然而,东西方文明交流并没有总是和平的。
在古代,东西方文明之间也存在许多冲突和敌对。
例如,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帝国之间的冲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两个帝国在政治、宗教和经济等方面持续竞争,最终导致了数百年的战争。
这种敌对导致了东西方文明之间的碰撞与冲突。
三、古代东西方文明的科技交流科技是东西方交流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对整个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发明通过丝绸之路和其他贸易路线传播到西方,开启了全球科技交流的新篇章。
西方的科学和技术也逐渐传入东方,加速了东方文明的发展。
例如,东方在接触到西方的航海技术后,开始大规模的航海活动,从而拓展了他们的领土和贸易网络。
四、东西方文化交流对现代世界的影响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与融合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现代全球化的浪潮,使得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西方文化的影响力遍布世界各地,东方文化也逐渐受到西方的认可和接纳。
这种交流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然而,东西方文明交流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和问题。
文化冲突和价值观的冲突成为了现代社会面临的一大挑战。
世界现代史中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
世界现代史中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是世界现代史中一个重要的主题,通过文化的传播,不同的文明相互影响、融合,但在这个过程中也难免产生冲突与碰撞。
本文将就世界现代史中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展开探讨。
一、文化交流:在世界现代史的长河中,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例如,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在15世纪开始兴起,带动了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交流。
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更是加速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殖民主义的发展导致欧洲文化传播到全球各地,同时也带来了东方文化的传播。
这种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各国的文化底蕴,也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二、文化冲突:然而,文化交流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文化冲突。
当不同文化相遇时,往往会出现价值观念、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引发文化冲突。
例如,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遭遇到列强的侵略,中西文化的碰撞导致了多次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又如,二战后的冷战时期,东西方不同意识形态的对立,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系列文化冲突。
三、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的启示:世界现代史中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示。
首先,文化交流是推动文明进步的动力,应当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存。
其次,文化冲突不可避免,但我们要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不同文化,通过对话与沟通化解冲突。
最后,尊重与平等是文化交流的基础,只有相互尊重、平等对待,才能实现文化共融,共同发展。
总之,世界现代史中的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主题,我们应当正确认识文化交流与文化冲突的本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实现文化多样性与文明共存。
愿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中迎来更加繁荣和辉煌。
文化冲突与文明交流
文化冲突与文明交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与交流也愈发频繁。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文化冲突和文明交流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文化冲突的原因、后果以及实现文明交流的途径。
一、文化冲突的原因1.价值观的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念,这种差异往往是导致文化冲突的主要原因。
例如,对于婚姻观念的认知差异、对待宗教信仰的态度不同等等,都可能引发冲突。
2.传统习俗的碰撞不同文化的传统习俗在接触时可能会发生碰撞。
例如,西方文化中的握手问候和东方文化中的鞠躬礼仪,就可能因为习俗的不同而引起误解与冲突。
3.语言障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语言对表达方式、思维方式等都有着深刻影响。
在跨文化交流中,语言障碍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导致误解和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文化冲突的后果1.误解与偏见文化冲突容易引发误解与偏见。
当不同文化间无法理解对方的观点和行为时,往往会产生对对方的偏见和刻板印象,进而加剧冲突。
2.身份认同的威胁文化冲突也可能对个人和群体的身份认同造成威胁。
当自己的价值观和传统习俗受到他人批评或冷落时,人们可能会感到身份认同的困惑和挑战,从而产生焦虑和抵触情绪。
3.社会矛盾的升级文化冲突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可能会导致社会矛盾的升级。
当大规模的文化冲突发生时,可能会因此引发社会动荡和紧张局势,威胁着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三、实现文明交流的途径1.尊重与理解在跨文化交流中,尊重和理解是实现文明交流的基础。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不同文化背景的价值,并致力于理解对方的观点和行为,避免对他人进行偏见评判。
2.学习与适应如果想要更好地进行文明交流,我们需要学习对方的文化习俗和语言,以便更好地适应跨文化环境。
通过了解和学习,我们可以减少误解和冲突,促进文明交流的实现。
3.分享与交流积极分享自己的文化与经验,也是实现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分享,我们可以使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平等和富有成效,促进相互之间的理解与接纳。
2021鸦片战争前后中西文明的冲突及思考范文1
2021鸦片战争前后中西文明的冲突及思考范文 中国近现代史是世界近现代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理解中国这段历史发展的脉络一定离不开世界的视角和整体思考维度。
在一定程度上讲,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向我们讲述了中国是如何走向世界,融入世界,并在世界中取得一席之地。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是怎么从一个独立国家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又是通过哪些求生之道的探索使我们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仍为实现伟大的中国复兴梦想而奋斗着。
在这一动态的历史发展线索中,我们可以深刻的感悟到变化是这段历史表现出来的主要特征。
我们只有用一种动态的、连续的、发展的眼光而非静止的、断裂的、停滞的眼光才能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及中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及角色的转换。
一、骄傲的天朝 中国作为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
儒家的传统文化更是内容丰盈,一度控制中国思想界数千年之久,至今仍有其历史痕迹。
毋庸置疑,古代的中国和中国的农耕文明,确实有着辉煌、伟大和先进之处,然而正是这种辉煌、伟大、先进,更弥固了中国人优越、骄傲的心态。
“天朝上国、世界中心”,使“天朝”的封建士大夫洋洋自得,安逸地沉醉在自己的迷梦中,如醉如痴,不能醒来。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或根本无法相信除中国以外,还有其他先进的文明国家而非蛮夷之邦的存在。
从某种程度上讲,对除中国以外的世界没有概念,他们生活在天下观中,甚至认为自己就是“世界”、自己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自己的文明、文化是最优越的。
在这样的一种思维模式下,中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处理对位关系的规则———朝贡制度。
在古代的中国,朝贡制度是清政府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方式和手段。
“在朝贡制度下,中国作为东道国通常把对外关系和通商当做一回事。
事实上,中国甚至不承认存在与西方国家的对外关系,而只存在‘夷务’,所谓夷务本质上是贸易的别称。
……在朝贡制度下的中外通商的古老传统中,拒绝通商仅仅是摆布夷人的一种手段。
其基本策略是以通商和利润为诱饵去迎合外国人的要求,以为这样能安抚他们和避免军事冲突。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反思
一、“文明的冲突”论
1993年,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我认为新世界的冲突根源、将不再侧重意识形态 或经济,而文化将是截然分隔人类和引起冲突的主 要原因。在世界事务中,民族国家仍然举足轻重, 但全球政治的主要冲击将发生在不同文化的族群之 间,文明的冲突将左右全球政治,文明之间的断层 线将成为未来的战斗线。” 1996年,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儒家的仁学
要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则达人”作为准则 “克己复礼曰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其由人乎?” “克己才能复礼,复礼是取得进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人的 必要条件。扬己和克己也许正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别的一个关 键。”——费孝通 “仁”是人自身内在的品德;“礼”是规范人的行为的外在 的礼仪制度。 治国平天下应该行“仁政”,行“王道”,而不应该行“霸 道”。
二、“文明的共存”与新轴心时 代
“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过去已经多次证明是
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希腊学习埃及,罗 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 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 洲则效仿拜占廷帝国。” ——罗素《中西文明比较》
德国的雅斯贝尔斯曾提出“轴心时代”的观念,认为在公元 前五百年前后,在古希腊、以色列、印度和中国几乎同时出 现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对人类关切的问题提出了独到的 看法。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中国有老子、孔子;印 度有释迦牟尼,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形成了不同的文 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文 化的主要精神财富,而且这些地域的不同文化,原来都是独 立发展出来的,并没有互相影响。
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文明冲突与融合
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文明冲突与融合东西方文化一直以来都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仅在于语言表达和宗教信仰上,更深层次的体现在价值观、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
正因为这种差异,东西方文化在交流中经常会遭遇各种文明冲突。
然而,每一次文化冲突的背后都蕴藏着文明融合的种子。
文明冲突可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
古代的战争、殖民主义等都是文明冲突的典型案例。
例如,欧洲的殖民者在探索和征服新大陆的过程中,带来了他们的语言、宗教、技术和社会组织形式,迫使当地居民放弃自己的文化。
这种强制性的文化冲突导致了东西方之间的巨大鸿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敌视和误解。
然而,文明冲突并不意味着完全的隔离和对立。
事实上,在这些冲突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文明融合的种子。
东西方文化交流带来了相互之间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的碰撞,促使双方都对自己的文化进行重新思考和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开始相互吸收、相互借鉴,并逐渐演化出独特的混合体。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东西方文化在音乐、电影、时尚等领域中的深度融合,这不仅丰富了文化形态,也使人们更加广泛地接触和了解不同的文化。
一个更具体的例子是现代中医在西方国家的传播与发展。
中医的传入西方国家经历了很多挑战和困难,比如语言障碍、不同的医学理论和方法等。
然而,通过不断地努力推广和解释,中医逐渐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接受和认可。
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将中医纳入国家医疗体系,与西方传统医学相辅相成。
这不仅是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成功案例,也体现了文明冲突中的相互尊重和理解。
文化冲突和文明融合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将越来越频繁和紧密。
这为文明冲突和文化融合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必须学会在交流中尊重和包容对方的文化差异,同时保持自己文化的独特性。
只有通过平等的对话和相互的理解,才能促进更深层次的文化融合,实现文明冲突的和解。
总之,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文明冲突与融合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文明冲突的辩论辩题
文明冲突的辩论辩题正方,文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文明冲突是一种现实存在,无法避免的现象。
首先,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着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会引发冲突。
例如,西方文明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而东方文明则强调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这种差异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冲突的发生。
其次,历史和地理因素也是文明冲突的重要原因。
不同文明之间的历史纠葛和地理位置的接近往往会导致冲突的发生。
例如,中东地区的宗教冲突就是由于历史和地理因素所致。
最后,文明冲突也是由于资源竞争和政治利益的冲突所致。
例如,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就是由于资源和政治利益的冲突所致。
名人名句,尼采曾说过,“在战争中,文明总是先死。
”这句话说明了文明冲突的严重性和不可避免性。
经典案例,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大屠杀,这就是文明冲突的典型案例。
纳粹德国认为犹太人是“次等人种”,从而发动了对犹太人的屠杀。
这种文明冲突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反方,文明冲突可以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
虽然文明冲突是存在的,但我们并不认为它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通过对话和合作,不同文明之间可以增进理解和互信,从而减少冲突的发生。
例如,联合国成立以来,通过各种国际会议和合作项目,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减少了文明冲突的发生。
其次,通过教育和宣传,可以增强人们的文明意识和包容心,从而减少文明冲突的发生。
例如,近年来,许多国家开展了跨文化交流和教育项目,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和和谐。
最后,通过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调解,可以有效化解文明冲突。
例如,联合国在许多国际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调解和斡旋,有效化解了许多文明冲突。
名人名句,甘地曾说过,“眼睛为眼睛,只会让世界变成瞎子。
”这句话说明了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文明冲突的重要性。
经典案例,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结束后,南非政府采取了和解政策,通过对话和合作,成功化解了种族冲突,实现了和平与发展。
这是一个成功的文明冲突解决案例。
文明冲突的概念和种类
文明冲突的概念和种类文明冲突是指因为文化、宗教、民族、价值观等不同而引发的冲突。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日益增多,文明冲突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文明冲突的概念和种类,并对其可能的解决途径进行讨论。
首先,文明冲突是指不同文明之间因为意识形态差异而产生的冲突。
这种冲突可能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并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如战争、恐怖袭击、人权侵犯等。
文明冲突并不一定是不可避免的,它可以通过有效的政治外交手段来化解或减轻。
其次,文明冲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
首先是意识形态冲突,即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
例如,自由主义民主和专制主义之间的冲突可以被视为一种意识形态冲突。
其次是宗教冲突,即因为宗教信仰而产生的冲突。
例如,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冲突就是一种宗教冲突。
再次是民族冲突,即因为不同民族之间的利益冲突而产生的冲突。
例如,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可以被视为一种民族冲突。
最后是文化冲突,即由于不同文化背景而产生的冲突。
例如,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冲突。
这些不同类型的冲突之间可能相互影响和交织,产生更加复杂的冲突形式。
在解决文明冲突方面,有几种可能的途径。
首先是通过建立对话机制来减少误解和误判。
在文明冲突中,双方往往存在误解和偏见,因此通过对话和交流可以帮助双方更好地了解彼此的观点和利益,推动冲突的解决。
其次是通过建立相互尊重的价值观来减少冲突。
虽然不同文明的价值观存在差异,但是通过相互尊重和包容,可以减少冲突并找到共同的利益点。
第三,通过经济合作来促进和解决冲突。
经济合作可以为各方带来利益,减少竞争和冲突的可能性。
最后,通过加强全球治理和国际法律制度来管理和解决文明冲突。
全球治理和国际法律制度可以提供一个规范和有序的框架,帮助各方在争端中找到共同的解决办法。
总之,文明冲突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文明冲突的解决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
辩论辩题的文明冲突
辩论辩题的文明冲突正方辩手,文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尊敬的评委和各位观众,我作为正方辩手,我将就文明冲突这一辩题阐述我的观点。
首先,我认为文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历史上就有许多文明之间的冲突,比如东西方文明的冲突、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冲突等。
这些冲突不仅发生在历史上,也在当今世界依然存在。
首先,文明冲突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
不同的文明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这些差异往往会导致冲突和摩擦。
比如在宗教方面,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有着不同的信仰,导致了许多宗教冲突。
其次,资源争夺也是文明冲突的原因之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资源的争夺日益激烈,不同文明之间为了获取资源往往会发生冲突。
此外,我想引用著名的文化学者萨缪尔·亨廷顿的观点来支持我的论述。
他在《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塑》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明冲突论”,认为未来的世界冲突将主要是文明之间的冲突。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文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文明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于文化差异和资源争夺所导致的。
我们应该正视这一现实,通过对话和合作来化解文明冲突,共同构建和谐世界。
反方辩手,文明冲突是可以避免的。
尊敬的评委和各位观众,我作为反方辩手,我将就文明冲突这一辩题阐述我的观点。
我认为文明冲突是可以避免的。
首先,文明之间的差异并不是冲突的根本原因,相反,正是这种差异为世界带来了多样性和丰富性。
只有当我们能够正确处理这种差异,才能避免文明冲突的发生。
其次,我认为对话和交流是化解文明冲突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话和交流,不同文明可以增进理解,减少误解和偏见,从而避免冲突的发生。
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的跨文化对话项目,就是为了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和交流,从而减少文明冲突的发生。
此外,我想引用著名的和平奖得主马丁·路德·金的名言来支持我的论述,“我们必须学会共同生活,作为兄弟,否则我们将一起毁灭。
”这句话表达了对文明冲突的深刻反思,提出了通过共同生活来避免文明冲突的重要观点。
全球化时代的文明冲突与文化多样性
参考内容二
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不存在冲突,而是相互影 响和融合。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涉及到许多因素,包括政治、经济、文 化等方面。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没有本质的冲突,而是相互影响和融合。在历史 上,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曾经存在过一些冲突和对抗,但这些冲突和对抗 往往是由于误解、偏见和政治因素造成的。
1、保持开放心态:在文明对话中,我们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其他文 明,尊重并理解其文化、信仰和价值观。
2、尊重他人文化:我们应该尊重不同文明的文化传统和习俗,避免将自己 的观点强加于人,以促进文明之间的平等交流。
3、积极参与文明对话:我们应积极参与各种文明对话活动,以增进相互了 解与合作,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3、促进文化创新:本土文化应在保持传统元素的基础上,与现代元素进行 融合,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发展。通过促进文化创新,可以产生更多具有本土特 色的文化产品,增强文化的竞争力。
4、建立健全文化法律法规:为保护本土文化和促进文化多样性发展,各国 应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障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内容
在当今世界,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已经成为常态。许多 伊斯兰国家都积极参与经济和科技合作,与西方国家建立了紧密的。许多西方国 家也积极推动文化和人文交流,以增进彼此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因此,我们应该摒弃过去的偏见和误解,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来看待伊斯兰 文明和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通过加强交流和合作,双方可以共同推动全球化进 程,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全球化与文明冲突的关系
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文明冲突。一方面,全球化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 的文化更加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这为文化多样性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 全球化也使得国家间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从而增加了文明冲突的 风险。
文明的碰撞东西方文化的交替与对抗
文明的碰撞东西方文化的交替与对抗文明的碰撞:东西方文化的交替与对抗文明,作为人类进步的象征,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
而文明的碰撞,则是历史的必然。
在世界的不同地域和不同历史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替与对抗的场景不断上演。
这不仅带来了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也激发了思想的火花,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一、东西方文化交替的历史背景东西方文化交替与对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的希腊、罗马文明在欧洲深厚的影响仍然可见,而东方的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熠熠生辉。
然而,文明的交替从不是一帆风顺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的文化逐渐成长独立并对外辐射,东西方文化的交替与对抗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二、文明交流中的文化碰撞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
文化碰撞既是对文化自身的挑战,也是迎接新思想的契机。
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多样性得以保留,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例如,西方启蒙运动的思想理念对东方的传统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而东方文化中的哲学和艺术也深深地吸引了西方人。
这种文化碰撞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创新的思维。
三、文明对抗中的文化冲突文明的交替不仅带来了文化的碰撞,也引发了文化的对抗。
文化冲突源于文明的差异和利益的冲突,往往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个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历史上,东西方文化的对抗导致了无数次战争和冲突。
如今,尽管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文化冲突有所减少,但在某些地区仍然存在。
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实现文明的和谐共处,成为了当今世界持续努力的方向。
四、东西方文化交替的启示东西方文化的交替与对抗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首先,文化的共存与对话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保障。
不同的文化之间互相借鉴,使得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
其次,尊重文化差异和交换思想是化解文化冲突的关键。
只有通过开放和包容的思维,才能摒弃偏见和狭隘,促进文化的融合与和谐。
最后,追求真理和博爱精神是推动文明交流的动力。
在中西方文化交替中,正是思想家和理论家们的不懈努力,使得文明之间的交融变得更加深入。
《文明的冲突》课件
3 协商解决
我们将介绍协商解决文化 冲突的方法,以建立和平 与合作。
第五部分:结论
1 文明冲突的根源
我们将总结文明冲突的根源,包括文化差异和资源争夺。
2 化解文明冲突的方法
我们将回顾已讨论的方法,如推进文化多样性、尊重差异和协商解决。
3 未来展望
我们将展望未来,探讨建立和谐世界的可能性。
2 东方与西方的冲突
我们将研究东方与西方之间的冲突,包括起因、表现形式和影响。
3 文化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全球化
我们将讨论文化冲突是如何随着全球化趋势而加剧,并探索全球化对文化冲突的影响。
第四部分:如何化解文明冲突
1 推进文化多样性
我们将探讨如何推动文化 多样性,以促进尊重和理 解。
2 尊重文化差异
我们将探讨如何尊重文化 差异,并通过接纳和对话 来化解冲突。
《文明的冲突》PPT课件
欢迎大家来到本次《文明的冲突》的PPT课件。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探讨文 明之间的冲突以及如何化解这些冲突。让我们开始这个旅程吧!
第一部分:介绍
1 研究背景
了解为什么存在文明之间的冲突是至关重要 的,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 挑战。
2 研究目的
我们的目标是分析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并 探索化解冲突的方法,以促进和平与稳定。
第二部分:文明的概念
1 定义
我们将解释文明的含义,探讨文明的核心特征,以及文明是如何定义的。
2 特征
我们将介绍文明的共同特征,例如社会组织、科技发展和价值观念。
3 历史演变
我们将追溯文明的历史演变,从古代文明到现代文明的变革过程。
第三部分:不同文明的冲突
1 西方与伊斯兰世界的冲突
东西文化冲突与融合
东西文化冲突与融合一、东西文明碰撞与融合的历程(一)希波战争。
古代波斯帝国为了扩张版图而入侵希腊,战争以希腊获胜,波斯战败而告结束。
希腊在希波战争里取胜,使得西方世界的历史中心由两河流域向地中海地区推移,希腊文明得以保存并发扬光大,成为日后西方文明的基础。
同时这次战争对东西方经济与文化的影响远大过于战争本身,其影响远远超出波斯、希腊的范围。
它大大加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东西方文化发展,促进科学、艺术的进步,打破东西方几乎完全隔绝的局面,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
希波战争是人类历史文化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融合。
(二)亚历山大东征。
公元前334~前32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展开侵略战争。
远征军连续作战10年,行程逾万里,建立了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帝国。
亚历山大东征是一场掠夺性战争,给亚非地区带来严重的破坏与灾难。
但在客观上这场战争促进了罗马文化的形成与交流,打通了欧亚大陆的贸易通道,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东西文化交流。
(三)丝绸之路。
公元前139年,张骞从长安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连接起东西文明。
在以后漫长的一段历史,丝绸之路作为东西方文明的连接纽带,加强了东西方物质与文化的交流。
(四)新航路开辟。
15世纪欧洲为筹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货币和资本的原始积累需要,加之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洲和欧洲的路上通道,从而使得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对外寻找的通往中国和印度的运动。
历经迪亚士,麦哲伦,哥伦布,达伽马等人的探索后,最终找到了通往亚洲的通道。
新航路开辟运动影响重大,在带给美洲和亚洲人民深重苦难的同时改变了各州间基本封闭的状况,为后来欧洲的掠夺和三角贸易打下了基础,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生产资料和市场,引起“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五)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生产领域的一次变革,又是社会关系的一次革命。
它的完成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主义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文明冲突与文化交融演讲稿
文明冲突与文化交融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文明冲突与文化交融”。
文明冲突,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
在历
史长河中,各种文明之间的碰撞、冲突时有发生。
而这种冲突往往
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演变成战争。
我们可以回顾世界历史,就
会发现许多文明冲突的案例。
比如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宗教文明的
冲突等等。
这些冲突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更重要的
是造成了文化和精神的伤害。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文明冲突并不是不可调和的。
事实上,
文化交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融合,为人类社会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
比如古代的丝绸之路,将
中西方文明进行了深度交流;如今的全球化时代,各种文化在互联
网的传播下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交流和融合。
文明冲突与文化交融,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需要保持一颗包容的心,尊重不同文明的存在和发展。
我们要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文化的特点,避免以自己的文化标准去否定他人的文化。
只有在这样的心态下,我们才能实现文明交流与互鉴,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我想引用一句话来结束我的演讲,“文明冲突是历史的悲剧,文化交融是人类的希望。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促进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谢谢大家!。
东西文明冲突的历史根源及其影响
东西文明冲突的历史根源及其影响东西文明冲突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源于人类对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同看法,即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之间的根本不同。
东西方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和经验,东方文化更侧重于传统和稳定,而西方文化则更强调自由和个人权利。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各种形式的冲突,这些冲突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东方文化的观点往往更为注重家庭和社区的尊重。
人们在东方社会中往往更亲密,和家人之间的关系也更为紧密。
同时,东方的文化也更加注重尊重长辈和传统的价值观念。
这些价值观的影响可以看到对于东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东方人更容易为了保持团结而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
而在西方社会,个人价值和自由主义思想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中占据了更重要的地位。
在西方社会中,个人在很大程度上是自主的。
尽管西方文化中仍然存在着家庭、社区和集体价值观,个人权利更受到重视,这在西方文化中非常重要。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存在数百年以来,而这些差异也导致了许多文化冲突。
在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主要集中在领土和贸易的控制上。
然而,在现代世界,东西文化冲突更多地涉及宗教、文化和道德等方面。
这些差异导致的冲突和压力也可能引发恐怖主义和战争。
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冲突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重要的影响是对文化的分化。
因为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文化之间的认同被分割成不同的世界观,导致了人们的固定状态。
这种格局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而它的存在也对文化的交流和多元化造成了负面影响。
对于文化的分化和固定状态的存在,不仅会让人们的心灵变得贫瘠,同时也会造成文化创新的受阻。
另外,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还导致了一些地区的混乱和社会政治的不稳定。
在一些东方社会中,人民的自治和民主发展存在困难,而西方社会则更容易实现人民自治和民主制度的发展。
这种差异导致了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分化。
此外,一些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发生变化,因此文化中出现了危机。
另一个影响是人们的表现出的璐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明冲突与东方文化自觉(一)一、“文明冲突论”的提出“文明冲突论”最早提出是在1993年。
我国对此颇为重视,当时曾在《参考消息》上7天连载《文明的冲突?》一文,引起了普遍的关注。
作者塞缪尔·亨廷顿原来是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美国政治学会会长、《外交政策》杂志主编。
《文明的冲突?》1996年发展为《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1999年被译成中文。
他的主要论点如下:第一,文明是人的最高文化归属,是人必不可少的文化认同的最大层面,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根本。
冷战后的世界是由七、八个主要文明构成的。
主要行为者不再是一般的民族国家,而是文明的核心国家。
文明和文化的不同在于文化的指称范围小一些,文化是一组共有的信念,主要由宗教信仰、情绪、情感、思想和价值、风俗习惯及其所产生的行为模式所构成。
文明则是文化认同的最大层面。
文化是人所创造的,同时人又是文化的产物。
文明是人的最高文化归属,是比文化更大的概念。
文明框架集中形成于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精神过程中,由中国的孔、老、墨、法,印度的奥义书和佛陀,波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前628——551)和希伯莱先知以及希腊的哲学家们所代表,后来演变为多种文明。
过去存在过12个主要文明,7个已不复存在(如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拜占庭文明等),尚有:中华文明、印度文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包括阿拉伯、土耳其、波斯和马来文化)、日本文明(中华文明的后代,却是独特文明),还有拉丁美洲土著文明和非洲文明。
第二,文明之间的权力均势正在变更。
亚洲文明正在壮大其经济、军事、政治力量;伊斯兰文明人口激增。
非西方文明都在重新肯定他们自身的文化价值。
人类将经历非西方文明与权力的复兴,经历非西方文明内部相互之间以及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冲突。
过去,文化传播很慢,中国8世纪发明印刷术——11世纪有活版印刷——15世纪才传到欧洲;中国2世纪发明造纸术——7世纪传到日本——13世纪才传到欧洲。
中国9世纪发明火药——14世纪才传到欧洲。
现在不同了,一两百年就孕育了一个掌握了大部分西方技术却复兴了本土文化的非西方世界。
特别是阿拉伯世界人口急遽膨胀(1980年占世界人口18%,2000年占20%,预计2025将占到30%,而且主要是青年增长极快),伊斯兰国家的领土由1920年的180万平方英里(占3.5%),发展到1993年的1100万平方英里(占21.1%)。
非西方世界总的发展趋势是经济更多现代化,文化更少西方化。
这不能不引起西方世界的忧虑和反思。
1918年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谴责把历史简单分为古代、中世纪、现代的线性发展,他认为这只是西方的空洞虚构。
汤因比认为统一历史的假设只是西方“狭隘和傲慢”的错觉。
他们假设只存在着一条文明之河,所有其他的文明之河或从属于它,或已消失在荒漠之中(《历史研究》)。
许多学者强调“要努力寻找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并理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布罗代尔:《论历史》),但大多数西方人仍然认为西方文明是普世的、最优越的。
他们对非西方经济上的复兴怀着恐惧,对西方国家有大批非西方移民,非西方民族也占有最尖端的西方技术的这种“大搅拌”更是无策以对,于是亨廷顿寄希望于儒家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冲突。
第三,亨廷顿认为,由意识形态和超级大国关系界定的联盟正让位于由文明界定的联盟。
具有相似文明的国家正在聚合,文明之间的断层线正在变成全球政治冲突的中心地带。
一个以文明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现。
在微观层面上,最强烈的断层线是在伊斯兰国家与其东正教、印度、非洲和西方基督教邻国之间;在宏观上,最主要的分裂是穆斯林和亚洲社会为一方,以西方为另一方之间存在着最为严重的冲突。
未来的危险冲突会在西方的傲慢、伊斯兰国家的不宽容和中国的“武断”的相互作用下发生。
21世纪的全球体制、权力分配以及各国的政治和经济将主要反映西方的价值和利益,还是这一切将主要由伊斯兰国家和中国的价值和利益来决定?这是亨廷顿最根本的出发点。
他认为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都以西方为对手,他们会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火箭对抗西方优势。
亨廷顿提出未来将是中国、北朝鲜为一方,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为另一方。
在亨廷顿看来,克林顿与北朝鲜的协议是“一种有条件投降”,对中国最惠国待遇与人权脱钩,同意新加坡笞刑责罚美国人是无条件投降。
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以文明为基础的世界秩序,即以西方文明为基础的世界秩序。
第四,由文明冲突而导致的战争,其特点是:相对持久、时断时续、暴力水平高、意识形态混乱、难以通过协商解决等。
其原因是:历史上的冲突遗产、恐惧不安和彼此仇恨的历史记忆、人口比例的巨大变化、经济政治和社会压力、新兴政治实体的强烈要求等。
解决的办法主要依靠“主要文明核心国的利益和行动”。
七、八世纪,阿拉伯——伊斯兰教在北非、伊比利亚半岛(西班牙)、中东、北印度建立了穆斯林统治,稳定了两个世纪。
11世纪末,基督教国家自1095年起发动十字军东征凡7次,多次屠城。
1270年以第8次未成而告终。
这两种文明都信一神教,排斥另外的神;都用非我即彼的眼光看待世界;声称自己的信仰是唯一信仰;都赋有使命感,要说服他人皈依。
以下因素加剧了20世纪末两者的冲突:1.人口增长,大量失业,向西方移民;2.殖民地制度瓦解,伊斯兰复兴运动使他们更加建立了信心;3.西方推广其价值体系,干预阿拉伯国家的内部冲突,引起穆斯林强烈不满;4.苏联解体使他们失去共同敌人;5.接触混居空前扩大、增强了各民族的自我认同。
从英国到美国的世界权力转移并未发生霸权战争,这是因为同属一种文化的亲和力.亨廷顿认为“伊斯兰的推动力是造成许多相对较小的断层线战争的原因;而中国的崛起则是核心文明间战争的潜在根源”。
他认为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是根本对立的。
美、中几乎在所有重大政策问题上都没有共同目标,两国的分歧是全面的。
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规模、经济活力和自我形象都驱使它在东亚寻求一种霸权地位。
这必将对美国的核心利益构成威胁。
亨廷顿认为:“如果中国的经济继续发展,这可能是21世纪初美国政策制定者面临的唯一最严峻的安全问题。
”第五,西方的生存有赖于西方人把他们的文明看作是独特的而非普世的,并团结一致对付来自非西方的社会的挑战。
全球文明间战争的避免则有赖于世界领袖接受并合作维持政治的多元文明性质。
由世界主要文明核心国卷入的战争可能性极小,但不是不可能。
亨廷顿看到以西方的“普世文明”来代替多元文化是不可能的。
以西方价值为核心的达沃斯(瑞士)文明,受到社会论坛(西雅图、热拉亚、巴西)的抵制;西方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传遍世界,但喝可口可乐照样炸毁美国飞机,美国消费了成百万日本车,也并未日本化,普遍的全球通讯并未形成观点和信仰的趋同,甚至恰恰相反。
冷战所造成的人类分裂已经结束,但种族、宗教和文明造成的根本分裂依然存在,因此不能不维持多元文明。
最后的结论:西方始于20世纪初期的逐渐且无规律的衰落会持续数十年,但也可能经历一个复兴阶段作为其他文明追随和仿效的领袖地位,西方正在发展一个相当于世界帝国的体系。
亨廷顿和21世纪的新保守派不同之处就是他看到了“西方的明智之举不是试图制止权力的转移,而是学会在浅水中航行,忍受痛苦,减少冒险和捍卫自己的文化”。
亨廷顿最害怕的是:“美国正面临一个更为直接和危险的挑战,就是移民和他们在理论上的反映”。
“他们以多元文化主义的名义攻击美国对西方文明的认同,否认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美国文化,提倡种族的、民族的和亚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分类”。
他指出:美国的流行文化和消费品席卷全世界,渗透到最边远、最抗拒的社会,在经济、意识形态、军事技术和文化方面居于压倒优势,但首先还必需战胜“美国存在的崇尚多样性及多文化主义的思想”。
他得出结论说:“如果多文化盛行,如果对开明的民主制度的共识发生分歧,那么,美国就可能同苏联一道落进历史的垃圾堆!”为了维系这种“共识”,“增强人民之间的凝聚力”,就必须制造一个“假想敌”。
总之,“美国国内的多元文化主义对美国和西方构成了威胁,在国外推行普世主义则对西方和世界构成了威胁。
它们都否认西方文化的独特性。
全球单一文化论者想把世界变成像美国一样,美国国内的多元文化论者想把美国变得和世界一样。
一个多元文化的美国是不可能的,因为非西方的美国便不成其为美国;多元文化的世界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建立全球帝国是不可能的。
维护美国和西方需要重建西方认同,维护世界安全则需要接受全球的多元文化性。
”进入新世纪,亨廷顿的政治权威其实已经让位于新保守派,但他的文化冲突论仍然有很大影响。
二、“帝国一元论”的发展及其现状(一)“帝国一元论”的出现《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一书于2000年出版。
这本书由内格利(意大利Padua大学政治学教授,“红色旅”的成员。
1979年以恐怖组织领导人之名被捕,1983年当选激进党国会议员而获释。
在法流亡14年后回国被捕至今)和哈特(美国杜克大学比较文学教授)合写。
其基本观点是:全球化政治新秩序——一种新的主权形式:帝国正在生长、成形。
在整个当代的变革期间,政治的控制、国家的功能以及管理的机制虽然还在统治着经济和社会的生产和交换,但主权已经拥有了新的形式,它由一系列国家的和超国家的机体构成,这些机体在统治的单一逻辑下整合。
新的全球的主权形式就是“帝国”。
这是一个中心消解的、无边界的庞大体系,文化与经济始终处于畅通的流动贯通状态。
民族国家的概念被弱化,统治人类的重任落到超国家的帝国体制的肩上。
他们认为冷战结构的松动使得资本主义市场与生产全球化的阻力被扫除,新的全球秩序已然出现。
这个新世界结构的政治主体形式就是“帝国”!它没有内外的区隔,在无所不在的虚拟空间操作,不再以民族国家的国界为区分。
“新帝国”的形成是欧洲模式向美国模式的转型。
从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帝国主义关闭空间过渡到帝国的开放空间。
新旧帝国的主要区别是:“旧帝国”有明显的疆土界限的封闭性;“新帝国”不是由疆界而是由多层次网络所构成,它没有界限,可以无限扩大。
“旧帝国”把殖民地纳入主权范围,实行宗主国对殖民地的有形统治,有明显的侵略性和对他种文化的毁灭性;“新帝国”通过经济政治手段,不断更新调整,于无形中进行控制。
“旧帝国”进行地区性管制和垄断;“新帝国”所控制的生产力没有场域,新技术很快普及全球,组成网络,只有“帝国”可以掌握全局。
“旧帝国”必然制造种族差异,以便分而治之;“新帝国”通过网络统治,可有更大的文化包容性。
总之,新的“帝国”不是列宁说的寡头的资本主义垂死阶段,而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复兴,是“超越国界、超越多国协商的唯一的主权”。
美国不少人相信可以实施一种“温和的帝国主义”,公平管理全世界事务,惩恶扬善,工农、体脑、城乡的差别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