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的概念及形成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暴的概念及形成原理

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性天气。它产生在强烈发展的积雨云中,伴有强烈的阵雨或暴雨,有时伴有冰雹和龙卷。产生雷暴的积雨云,称做雷暴云。

【雷暴发生的条件】

雷暴会在大气不稳定时发生,并且会制造大量的雨水或冰晶。通常其发生有三种特定情况:

地球大气层低空带的湿度很高,这可以由露点温度观察得到

高空与低空的温度差异极大,亦即是气温递减率极大

冷锋(使暖气团抬升)受到外力的逼迫而汇聚

对流天气的形成条件①水汽条件充沛的水汽

②对流的形成

不稳定层结大气中需要有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存储

抬升条件足够的冲击力

对流发展的决定因素

不稳定层结

(大气的不稳定能量)

阻挡层的破坏:地面加热、有组织的垂

直运动

抬升条件

(对流冲击力)

热力:自由对流或热力对流

动力:地形抬升、锋面抬升

系统性的上升运动:槽线、切变线、低

压、低涡

PS:阻挡层是指温度递减率很小、等温或逆温的气层。又称:稳定层、等温层、逆温层,还常称“暖盖”。作用:①限制、抑制对流的发展;②积聚不稳定能量,使积聚的不稳定能量集中释放。

【雷暴的分类】

根据冲击力可以将雷暴分为:热雷暴、地形雷暴、天气系统雷暴(锋面雷暴、冷涡雷暴、空中槽和切变线雷暴、副热带高压(太高)西部雷暴)

地形雷暴:它是暖湿不稳定空气在山脉迎风坡被强迫抬升而形成的雷暴。在山岭地区,当暖空气经过山坡被强迫上升时,在山地迎风的一面空气沿山坡上升,到一定高度变冷

而形成雷云;但到了山肪背风的那一面,空气沿山坡下沉,温度升高,雷雨消散或减弱。

特别是在滨海的山岳地带,近海的一面山坡上便常易有雷雨发生,这是由于海风潮气特重的缘故。

热雷暴:因热力抬升作用而形成,多发生在单一气团内部。常常出现在大陆夏季闷热、无风和晴朗的夏天的午后。

锋面雷暴:在两个大的气团移动的界面上,也就是在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的锋面上发展起来的雷暴。这时冷空气总在暖空气下面,排挤暖而湿的空气,并把它抬升起来,于是引起当地的天气的急剧变化。冷锋、暖锋、静止锋上都可产生雷暴,但以冷锋雷暴出现最多,强度也较强,而暖锋雷暴较少。

【雷暴的生命周期】

雷暴的生命周期有三个阶段,分别是积云阶段、成熟阶段及消亡阶段。

积云阶段:云较四周的空气暖和,因此云内部的空气加速向上升,并很快升到温度远低于凝点的高度。所以四周大量的小水点、冰晶或雪片向云内汇聚,这时只有不断增强的上升气流而没有下降气流。

成熟阶段:积雨云变得越来越大,甚至会进入平流层。不过水滴及冰晶会因为过重,使得上升气流并不能承托其重量,而开始落下,其表面所产生的摩擦会带动四周的空气向下沉,并逐步增强下坠力从而产生下降气流,乱流中的水滴、冰晶互相摩擦,产生电压,放电时会产生闪电和雷声。这时便会出现滂沱大雨并且伴有雷电或上升下降乱流,而若下降气流极强则可能会降雪或冰雹。而由高空下降的冷气流在到达地面时会水平展开,这时很易会生成猛烈阵风。升降气流的转换通常很快(15-30分钟)消亡阶段:上升气流逐渐消失,这时雷暴主要受到已变弱的下降气流影响。云里大部分的水点被释出,已无力再降雨,而雷暴亦逐渐消失。

决定雷暴单体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因子是升降气流的变化。

当上升气流旺盛而水滴还不大时,雷暴处于发展阶段;

当水滴增大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下沉气流出现,雷暴发展到最旺盛时期;

当下沉气流在云中占主要时,消散阶段就到了

【一般雷暴过境时的地面天气】

气温:雷暴来临气温下降

气压:雷暴移来之前气压一直下降雷暴临近时气压开始上升

风:雷暴移来之前风向雷暴吹去;雷暴移来,风向雷暴前方吹去;冷空气中心过后,风吹向雷暴后方

阵雨:阵风后,一般是强度较大的阵雨

雷电:雷暴云中,云与地面、云与云间都会出现闪电。

雷暴形成条件+环境条件(中低层有合适强

度的垂直风切变+低层暖湿、中层干冷)=强

雷暴

这样的环境条件下,有稳定、强大的升降气

流,升降气流同时并存,互不干扰,且相互促进,维持相当长时间。

【强雷暴的分类】

根据根据大气的不稳定性及不同层次里的相对风速,将雷暴主要分为四种,分别为单体雷暴、多单体雷暴、飑线及超级单体雷暴。而后三种都属于强雷暴:

单体雷暴(Single cell storms)是在大气不稳定,但只有少量甚至没有风切变时发生。

这些雷暴通常较为短暂,不会持续超过1小时。在平日亦有很多机会看到这种雷暴,因此亦被称为阵雷。

多单体雷暴(Multicell storms)由多个单体雷暴所组成,是单细胞雷暴的进一步发展而成的。这时会因为气流的流动而形成阵风带,这个阵风带可以延绵数里,如果风速加快、大气压力加大及温度下降,这个阵风带会越来越大,并且吹袭更大的区域。

飑线(Squall line),有时亦称线飑。是指带状的雷暴群所构成的风向、风速突变的一种中至小尺度的强对流天气,通常伴随或先于冷锋出现。其破坏性很强大。

超级单体雷暴(Supercell storms)是在风切变极大时发生的,并由各种不同程度的雷暴组成。这种雷暴的破坏力最大,并且有30%可能性会产生龙卷风。

在超级单体雷暴的发生同时,可能会有大雷雨的发生。大雷雨为风速每小时90公里以上的雷暴。这些雷暴同样可以有闪电及傍沱大雨,但更易造成洪水泛滥,阵风及龙卷风,但定义随不同国家而有所改变。

【关于雷暴形成原因的总结】

基本条件水汽条件(低空急流、湿舌)

不稳定层结

上升运动

普通雷暴

转换条件中低层垂直风切变生命期长的雷暴或强雷暴

增强条件高空辐散;地形生命期长的强雷暴

PS:风切变指大气中不同两点之间的风速或风向的剧烈变化。根据两点高度之间的差异,风切变可分为水平和垂直两大类。垂直风切变是指垂直于地表方向上风速或风向随高度的剧烈变化,强烈的垂直风切变的存在可造成桥梁楼房坍塌、飞机坠毁等恶性事故,给人类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