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必躬亲”的诸葛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必躬亲”的诸葛亮
熟悉三国故事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真可谓大智大能,他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出山辅佐,“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其一手匡扶下,蜀国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最终得与魏、吴鼎足而立。诸葛亮可谓天才的军事谋略家,他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与骄傲。但是,“金无赤足,人无完人”,诸葛亮也不例外,尤其在他的晚年,按现代领导科学要求,作为一个领导者,更非“完美无缺”、“无懈可击”。
蜀国中前期,楚蜀一带有很多优秀人才在刘备政权中服务,但刘备死后有些人未能得到诸葛亮的任用,而没有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魏延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魏延跟随刘备屡建战功,既有同曹操多年作战的实战经验,又很有谋略,是一个很难得的军事人才,刘备很器重他,所以刘备在称汉中王迁成都时,破格提拔他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对更好地发挥他的才干起了很好的作用。实践证明刘备的做法是对的。但刘备死后,在诸葛亮苦心经营北伐中,魏延受到了诸葛亮的压制,这主要表现在诸葛亮对魏延出奇兵攻打长安的建议不予理睬,也不让他做先锋。魏延因一再受到压抑,报效无门,不禁发出“叹恨己才用之不尽”的怨言。诸葛亮不用既有实战经验又有谋略的魏延,反而“违众拔谡”,派只会夸夸其谈、缺乏实战经验的马谡当了先锋,结果马谡一遇强敌便慌了手脚,以痛失街亭的失败而告终。
李严在刘备眼中是一个仅次于诸葛亮的人才。刘备死后,“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刘备的用心本来很清楚:让诸葛亮任丞相,在成都辅佐少主刘禅主持政务,让李严屯永安防吴并主管军事。但诸葛亮却把军政大权都抓到自己手中,李严自然很不高兴。他给孟达写信说“吾与孔明俱受寄托,忧涤责重,思得良体”,言外之意是:我和诸葛亮都受到刘备重托,虽然和诸葛亮一样负有重大责任,但事情都由诸葛亮做了,我有劲也使不上。遵照刘备遗诏,诸葛亮本应和李严精诚团结,认真考虑如何发挥李严等人的作用,而诸葛亮对李严统帅军事持怀疑态度,并通过孟达表达对李严的不满,导致两人矛盾日益加深。后来诸葛亮以举行第五次北伐为借口,削了李严的兵权,调到汉中负责后勤工作,又因粮食运输问题,把李严贬为平民。后因运粮工作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接管,诸葛亮只好自己管起来,因而使自己陷入繁杂的具体事务而不能自拔。这是诸葛亮“事必躬亲”的弱点。
诸葛亮的这个弱点充分体现在他的治理方式上。他身兼数职,封武乡侯、益州牧、顾命大臣,还是三军统帅,同时又是制定战略战术的军师,集蜀国军政大权于一身。他谨记刘备临终重托,念念不忘“攘除奸凶,兴复汉室”,为此而“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加之诸葛亮生性谨慎多虑,又受小生产方式影响,小至
校对文书、检查账目、处罚士兵等一切“碎务”,他都亲自裁决、亲自处理、亲自过问,正如他自己所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陈寿概括为:“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事无巨细,亮皆专之”。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与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魏兵坚守不战,旷日持久,蜀兵便有些松懈,违犯军纪的人日渐增多,整顿纪律势在必行。由于诸葛亮平时对下属求全责备,要求太高,无论下属怎样兢兢业业,他都不满意,结果弄得下属都对他“敬而远之”。身边没有“贴心人”,要一级一级依靠众将领管理士兵谈何容易。诸葛亮怕别人不尽忠职守,立了一条“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的制度,事无巨细都亲自处理,外连东吴、内平南越、整顿武装、工械技巧等都揽在自己身上。
针对诸葛亮的领导方法,曾有人劝他:“治家之道,在于各司其职,如果凡家事主必亲躬,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果然,诸葛亮本人不堪重负,“出师未捷身先死”,累死于五丈原,年仅54岁。诸葛亮一死,蜀国就失去了荫庇,出现了权力断层。于是君臣猜忌,掣肘横生,群龙无首,人心涣散,蜀国二世而亡。
启示:上述案例说明了传统型领导用人艺术的重要性。诸葛亮为历史名相,其事迹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但他在用人方面却差强人意。首先,他没有树立合理的用人理念,事无巨细而必躬亲,错误地将主要精力放在“管理事”而非“领导人”上。其次,他不能很好地识别人才,弃用魏延而重用马谡就是典型的例子。最后,他违背了“任人唯贤”原则,他将与自己有矛盾的李严贬为平民,使蜀国失去了一员可用的大将。诸葛亮在用人艺术方面的欠缺间接地导致了蜀国的“二世而亡”,其历史教训值得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