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才吴威《未有天才之前》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有天才之前——一九二四年一月十七日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会讲》教学设计

上海市进才中学吴威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2.体会鲁迅先生文章的论证力量和艺术性。

说明:

本文是鲁迅先生的名篇之一。文章思路清晰,论证方法多样,是不同于以往的许多杂文,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对于高三学生的阅读思维的规范和提升,写作实践的夯实与升华,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因着高三学生面临着高考这一层特殊的背景,上好此文便更具有一种特别的意义,关于这一点,我们不想故作回避。所以“学习本文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体会鲁迅先生文章的论证力量和艺术性”成为必须,而不是重点讨论如何去演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本文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感受鲁迅文章的论证力量和语言魅力。2.难点:了解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

说明:

本文论证思路,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展开,层层深入、逻辑严谨。同时,本文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加上形象的描写,使整个论证过程既集中有力又不乏生动幽默。让学生掌握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感受鲁迅文章的论证力量和语言魅力是课文学习的重点。而“了解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由于时空的阻隔和当时写作背景的复杂性来看,对当代的高中生来说实属不易,确为教学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思路点拨

鲁迅先生的杂文大多因“杂”而难读难懂,然而此篇因听众的特殊,是与我们在座一样的高中生,故而深入浅出,相对而言,通俗易懂。此文亦不妨视为一篇典范的议论文,理清议论文论证思路,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顺序为抓手进行梳理,了然文章的架构。落实确认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进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深意。

练习举隅

1.以提纲的形式梳理出文章结构,不可太简。(80字左右)

2.对比本文与《拿来主义》在写法上的不同,写一段鉴赏文字。(500字左右)

3. 大作文:仿写《未有“大师”之前》。(100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