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我妈妈》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

该绘本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一个充满爱心和耐心的妈妈形象。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教材章节:绘本故事《我妈妈》2. 详细内容: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对妈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通过描绘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展现了母爱的伟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绘本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

2. 教学重点:观察绘本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我妈妈》、挂图、卡片、投影仪等。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绘本:教师讲述绘本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细节,感受母爱的伟大。

3.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妈妈之间的感人故事,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绘本中的一个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

5.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选择绘本中的一个场景,用彩笔和画纸进行绘画创作。

7. 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回家后,给妈妈讲绘本故事,表达对妈妈的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妈妈2. 板书内容:绘本故事梗概、教学重点、学生作品展示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用彩笔和画纸,画出自己和妈妈的温馨瞬间。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学生是否能够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与家长共同完成亲子阅读,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母爱的伟大,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我妈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我妈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我妈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材《我妈妈》。

主要围绕家庭主题,通过描绘妈妈的外貌、性格和爱好,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和亲近自己的妈妈。

教学内容包括:绘本故事阅读、妈妈形象绘画、家庭情感讨论。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绘本阅读,了解妈妈的外貌、性格和爱好,增进对妈妈的了解和感情。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幼儿学会感恩,懂得尊重和关爱家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绘本故事中妈妈形象的特点,学会表达对妈妈的爱。

重点:观察绘本图片,发挥想象力,用绘画和语言表达对妈妈的了解和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我妈妈》、妈妈形象绘画素材、画笔、颜料、画纸。

2. 学具:绘本、画笔、颜料、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和妈妈相处的趣事,引发幼儿对妈妈的关注。

(2)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妈妈的外貌特征,激发阅读兴趣。

2. 绘本阅读(1)教师朗读绘本,幼儿认真聆听。

(2)针对绘本内容,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妈妈的特点和爱好。

3. 妈妈形象绘画(1)发放绘画素材,引导幼儿用画笔和颜料描绘自己心中的妈妈形象。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用绘画表达对妈妈的感情。

4. 家庭情感讨论(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描述心中的妈妈形象。

(2)引导幼儿讨论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学会感恩和尊重。

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教师以绘本中的例子为例,讲解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

(2)幼儿进行随堂练习,用绘画和语言表达对妈妈的爱。

六、板书设计1. 绘本故事《我妈妈》2. 妈妈形象绘画素材3. 课堂讨论主题: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给妈妈写一封信,表达对妈妈的爱。

亲爱的妈妈:您是我心中最美的妈妈,我爱您!感谢您照顾我、陪伴我成长,让我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我会努力学习,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让您为我骄傲。

爱您的孩子2. 课后拓展延伸: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小事,如倒杯水、扫次地等,表达对妈妈的关心和爱。

绘本阅读《我妈妈》

绘本阅读《我妈妈》
总结与展望
对《我妈妈》的总结评价
情感共鸣
绘本《我妈妈》通过生动的图画和简洁的文字,成功地引发了读 者对母爱的共鸣,让人们更加珍视与母亲之间的情感联系。
艺术表现
该绘本的画风独特,色彩丰富,将现实与幻想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教育意义
除了传递母爱主题外,绘本还通过描绘妈妈的各种形象,教会孩子 欣赏和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创意手工制作
制作爱心卡片
提供卡纸、彩笔等材料,教孩子制作一张爱心卡片,表达对妈妈的 爱意。
手绘妈妈肖像
鼓励孩子根据绘本中的形象或自己的想象,手绘一幅妈妈的肖像画, 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和技巧。
制作故事场景
利用废旧物品或手工材料,和孩子一起制作绘本中的故事场景,如妈 妈的花园、厨房等,让孩子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增进亲子沟通与互动
加深亲子情感
通过阅读绘本《我妈妈》,让孩 子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和温暖,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联
系。
促进亲子交流
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可以与孩子 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了解他 们的想法和感受,增进彼此之间
的了解。
丰富亲子活动
除了阅读绘本,家长还可以与孩 子一起进行与绘本相关的亲子活 动,如角色扮演、手工制作等,
02
他曾荣获国际安徒生大奖、格林纳 威大奖等,作品先后被译成十四种 文字出版,代表作是《我爸爸》和 《我妈妈》。
创作背景
要点一
安东尼·布朗表示《我妈妈》和 《我爸爸》创作灵感都来自他…
“我的母亲非常棒,我曾经崇拜她。直到现在,在我心中, 她还是特别的。”
要点二
母亲的离世让他愈发想创作一本关 于母亲的书,这也是他对母…

幼儿园中班语言绘本情景阅读《我妈妈》专家点评

幼儿园中班语言绘本情景阅读《我妈妈》专家点评

D110情景阅读中班《我妈妈》专家点评1、选材适宜、有意义:绘本《我妈妈》充满温情,故事中处处弥漫着爱的情感氛围。

教师选择了这一绘本非常贴近幼儿,绘本中的妈妈和幼儿生活中的妈妈形象非常接近,容易引起幼儿表达积极性,从先说说自己的妈妈是怎么样的,再看看绘本故事中的妈妈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这是一个美丽温柔,能歌善舞,时而又像小猫,时而又像狮子,是一个爱宝宝的好妈妈。

整个活动中,因为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表现出学习的积极性,乐于表达、积极表达。

2、小图书学具实用、有效:本次活动中,教师非常注重对幼儿阅读习惯、阅读方式的培养。

教师将小图书作为学具,为幼儿提供了人手一本小图书。

如何利用小图书这一学具呢?教师注重幼儿有序翻页图书画面的习惯培养。

教学中,教师第一次拿出小图书,交代幼儿翻阅小图书的任务是:从第一页翻到第三页,教师非常注重幼儿良好倾听能力的培养。

幼儿听的非常仔细,翻得也很仔细。

随后教师请幼儿表述:妈妈有哪些本领。

幼儿阅读画面后能非常清晰地表达,第一页上说的是妈妈有什么本领、第二页是什么本领、第三页是什么本领。

这个过程中,幼儿有序翻书图书、准确表达画面内容、有意记忆等能力得到了训练(培养)。

随后,幼儿产生了一种迫切需求:第四页、第五页、第六页上的妈妈有什么本领呢?幼儿急切地想通过图书翻阅找寻答案。

由此可见,小图书在集体阅读活动中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可以激起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及能力。

3、方法多样,注重能力、情感培养:在活动中,教师借助绘本情景,引导幼儿,从说说自己妈妈本领到说说绘本中妈妈本领,一步一步展现。

前面三幅画面呈现的妈妈本领是妈妈会做美食、妈妈会唱歌、妈妈会跳舞。

妈妈的这三个本领一般幼儿自己的妈妈也有,教师采用了让幼儿自主阅读的方式进行。

第四页出现的是一只美丽的蝴蝶,美丽的蝴蝶怎么和妈妈联系在一起?这是一个非常富有创意的画面,有着深刻的内涵。

蝴蝶是什么?教师采用了观察推理法,引导幼儿从妈妈着装的衣服颜色、花式,引导幼儿观察一些细微之处。

中班绘本我妈妈教案

中班绘本我妈妈教案

中班绘本我妈妈教案教案:中班绘本《我妈妈》一、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读绘本《我妈妈》中的关键词汇。

2. 能够听懂、理解描述妈妈的简单句子。

3. 能够表达对妈妈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准备:1. 绘本《我妈妈》(儿童绘本)。

2. 卡片或图片:妈妈、爸爸、衣服、鞋子、眼镜、食物、洗衣机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询问他们最喜欢的人是谁。

- 通过图片或问答的形式引入绘本《我妈妈》。

2. 阅读绘本(15分钟):- 用折叠故事的方式呈现绘本,逐页展示给学生。

- 适当放慢阅读速度,读一段停一段,与学生进行互动。

- 解释和讲解绘本中的生词和句型,确保学生能够理解。

3. 练习与活动(15分钟):- 根据绘本内容,通过问题导引,让学生自主表达对妈妈的喜爱之情。

例如:妈妈为我做了什么?我喜欢妈妈做的哪样事情?- 要求学生使用简单句子回答,教师在白板上记录学生的回答。

4. 扩展活动(10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些图片卡片。

- 要求学生根据绘本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创编一段关于妈妈的小故事。

- 学生们可以借鉴绘本《我妈妈》中的情节和句型,并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展开。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概括绘本《我妈妈》中表达对妈妈喜爱之情的方式。

-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评价。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绘本《我妈妈》,帮助学生认读关键词汇,理解描述妈妈的简单句子,并表达对妈妈的喜爱之情。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小组活动,激发了学生对妈妈的情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积极,教学目标也得到了有效达成。

下节课可以进一步拓展关于家庭成员的绘本故事或活动,继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语言能力。

中班绘本阅读《我妈妈》语言教案

中班绘本阅读《我妈妈》语言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绘本中的妈妈形象,理解绘本的故事情节。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爱妈妈、尊敬妈妈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表达、想象,理解绘本故事情节,认识妈妈的形象。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语言描述妈妈的特点和对自己的关爱。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法:通过展示绘本图片,帮助幼儿观察、理解故事情节。

2. 引导法: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表达、想象。

3.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分享彼此的想法。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我妈妈》的图片或实物。

2. 准备与妈妈相关的物品,如妈妈的衣服、饰品等。

3. 准备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绘本《我妈妈》的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这是谁?你们知道她是谁的妈妈吗?”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绘本故事,引导幼儿关注妈妈的形象和特点,如勇敢、善良、勤劳等。

3. 讨论交流: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自己的妈妈有哪些特点?她是如何关爱你们的?”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感受,分享妈妈的爱。

4. 互动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妈妈特点猜猜看”的游戏,幼儿通过观察、描述,猜出哪个物品代表哪个妈妈的特点。

5. 绘画表达:教师发放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妈妈,并鼓励幼儿用语言描述妈妈的特点和对自己的关爱。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知识点,强调幼儿要懂得感恩,珍惜妈妈的爱。

请您参考这些内容,后续章节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前面的章节进行延续和拓展。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绘本故事《我妈妈》,并观察家人的反应,第二天分享自己的感受。

2. 家长沟通:教师与家长交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多关注幼儿的语言发展。

七、教学评价1. 幼儿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绘画作品等方面,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评价。

幼儿绘本《我妈妈》

幼儿绘本《我妈妈》

这是我的妈妈她真的很棒
我妈妈是个手艺特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厨师
也是一个很会玩耍的特技演员
她不但是个神奇的画家
还是全世界最强壮的女人
我妈妈真的很棒!
我妈妈是一个有魔法的园丁,她能让所有的东西都会变得很好
她也是一个好心的仙子,我难过时,总是把我变得很开心
她的歌声像天使一样美
吼起来像狮子一样凶猛
我妈妈真的、真的很棒!
还像沙发一样舒适
我妈妈像蝴蝶一样美丽
有时候又像犀牛一样强悍。
我妈妈真的、真的、真的很棒!
她像猫咪一样温柔,
还是个航天员,
不管我妈妈是个舞蹈家,
还是个大老板,她都是我妈妈
也不管她是个电影明星,
我妈妈是一个超人妈妈,
常常逗得我哈哈大笑。
我爱她, 而且你知道吗?
她也爱我! (永远爱我)

2024年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

2024年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

2024年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绘本故事的阅读与理解,重点章节为“妈妈的日常”和“妈妈的爱”。

详细内容为:通过阅读绘本,让幼儿了解妈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关爱,培养幼儿对家庭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观察、聆听、表达,感受绘本故事中妈妈的爱。

2. 培养幼儿对家庭的感恩之情,激发幼儿关爱家人的情感。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妈妈的无私关爱和辛勤付出。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家庭的感恩之情,激发幼儿关爱家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我妈妈》、教学挂图、妈妈的照片。

2. 学具:彩笔、画纸、贴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妈妈的照片,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妈妈。

教师讲述绘本故事,让幼儿观察、聆听,感受妈妈的爱。

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挂图,讲解绘本中的重点章节,引导幼儿理解妈妈的无私关爱。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用彩笔、画纸、贴纸等学具,创作一幅关于“我的妈妈”的画作。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对妈妈的爱。

4. 分享展示(5分钟)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幼儿谈自己的感悟,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六、板书设计1. 绘本故事《我妈妈》2. 妈妈的日常起床、做早餐、送幼儿园、工作、做饭、陪伴游戏3. 妈妈的爱关心、照顾、陪伴、教导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妈妈请幼儿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妈妈形象,并简单描述妈妈的特点和爱自己的一件事。

2. 答案示例:我的妈妈很温柔,每天都会陪我玩游戏。

我爱妈妈给我讲故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师应关注幼儿对妈妈关爱的理解和感悟,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幼儿为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中班绘本阅读《我妈妈》语言教案

中班绘本阅读《我妈妈》语言教案

中班绘本阅读《我妈妈》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理解绘本《我妈妈》的内容,了解妈妈的形象和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能简单描述妈妈的外貌、性格和喜好。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懂得感恩和尊重妈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绘本内容,能描述妈妈的形象和特点。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学会感恩和尊重妈妈。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绘本《我妈妈》、妈妈相关图片或实物、画纸、画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观察妈妈的经验,知道妈妈的外貌、性格和喜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妈妈的外貌、性格和喜好。

2. 主体活动:(1)教师讲述绘本《我妈妈》,引导幼儿观察妈妈的形象特点,如外貌、穿着、动作等。

(2)讨论:让幼儿谈谈自己妈妈的特点,如善良、勤劳、关爱等。

(3)创意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的妈妈,可以包括妈妈的外貌、穿着、动作等。

3. 总结:引导幼儿认识到妈妈的爱和付出,培养幼儿感恩和尊重妈妈的情感。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幼儿向爸爸妈妈讲述绘本《我妈妈》的故事内容。

2. 观察妈妈的一天,记录下妈妈辛勤付出的瞬间,并与爸爸妈妈分享。

六、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通过展示妈妈的相关图片或实物,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妈妈的形象。

2. 互动讨论: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3. 情境体验:创设情境,让幼儿体验妈妈的爱和付出,培养幼儿的情感。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妈妈的外貌、性格和喜好。

2. 主体活动:(1)教师讲述绘本《我妈妈》,引导幼儿观察妈妈的形象特点,如外貌、穿着、动作等。

(2)讨论:让幼儿谈谈自己妈妈的特点,如善良、勤劳、关爱等。

(3)创意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的妈妈,可以包括妈妈的外貌、穿着、动作等。

3. 总结:引导幼儿认识到妈妈的爱和付出,培养幼儿感恩和尊重妈妈的情感。

《我妈妈》绘本教案

《我妈妈》绘本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我妈妈》绘本教案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课时安排:2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倾听,理解绘本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妈妈的爱。

教学准备:1. 准备《我妈妈》绘本若干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看到。

2. 准备彩色纸、画笔、贴纸等绘画材料。

3. 准备音乐播放设备。

二、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1. 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妈妈是什么吗?妈妈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2.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给予鼓励和引导。

Step 2: 绘本阅读(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我妈妈》绘本,引导学生关注绘本中的细节,感受母爱的伟大。

2. 教师提问:绘本中的宝宝是如何描述妈妈的?你们觉得自己的妈妈有什么特点?3.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给予鼓励和引导。

Step 3: 绘画活动(10分钟)1. 教师分发绘画材料,引导学生用画笔和贴纸创作一幅关于妈妈的画作。

2. 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画作,教师巡回指导。

Step 4: 分享与感恩(5分钟)1.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画作,让学生讲述作品中妈妈的特点和对妈妈的爱。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给予鼓励和引导。

Step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妈妈的爱,你们觉得应该如何表达对妈妈的爱呢?2. 学生分享自己的答案,教师给予鼓励和引导。

三、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分享环节的发言以及课堂参与度来评价学生对绘本内容的理解和对母爱的感悟。

观察学生是否能够主动表达对妈妈的爱,并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感恩之心。

六、教学延伸Step 1: 家庭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小事,如帮忙家务、给妈妈捶背等。

2. 学生完成作业后,第二天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七、教学反思Step 1: 教师总结(5分钟)1.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绘本故事《我妈妈》

绘本故事《我妈妈》

绘本故事《我妈妈》我妈妈是一位温柔善良的女士,她总是笑容满面,让人感到温暖和幸福。

我妈妈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总是梳成一条漂亮的辫子,看起来像个小女孩一样可爱。

她的眼睛像一汪清澈的湖水,明亮而又深邃,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我妈妈是一位勤劳的主妇,她每天早早起床,为我们做美味的早餐。

她总是会为我准备我喜欢吃的食物,有时还会在饭菜上做一些小装饰,让我觉得吃饭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她总是笑着说,“吃饭要开心,才能长得更高更壮呢!”我妈妈总是那么的关心我,让我感到无比幸福。

我妈妈是一位贤惠的妻子,她总是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会精心地布置家里的每一个角落,让家变得温馨而有生活气息。

每当我回到家,看到她满脸笑容地迎接我,我就觉得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此了。

我妈妈是一位善解人意的母亲,她总是能够理解我的心情,给我最温暖的拥抱。

无论我做错了什么,她总是会耐心地教导我,让我明白自己的错误,并且告诉我,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她都会在我身边支持我。

她的爱让我感到无比幸福和安心。

我妈妈是一位善良的朋友,她总是乐于助人,为身边的朋友提供帮助。

她总是会给朋友们送上一些小礼物,或者是一些温暖的话语,让大家感到她的关心和爱护。

她的朋友们都很喜欢和她在一起,因为她总是能够带给大家快乐和幸福。

我妈妈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人,她总是会关心身边的人,热心地帮助他人。

她的爱心无处不在,无论是对家人、朋友还是陌生人,她总是会用她的爱心去温暖他们的心。

她的爱让我们感到幸福和温暖,也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去爱他人。

我妈妈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的爱让我感到幸福和安心。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知道,只要有妈妈在身边,我就会觉得无比幸福。

我爱我的妈妈,她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存在。

愿我的妈妈永远幸福快乐,健康长寿。

中班绘本阅读《我妈妈》

中班绘本阅读《我妈妈》

中班绘本阅读《我妈妈》《我妈妈》是一本中班绘本,是一本简单而温暖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孩对他妈妈的深深喜爱和感激之情。

下面是对本绘本的详细描述:这本绘本的封面上,画有一个开心的小男孩和他慈祥的妈妈。

他们的笑脸透露着幸福和温暖。

绘本的故事从一个小男孩的视角展开。

每一页都紧密贴近小男孩的生活和感受。

故事从小男孩描述他妈妈的外貌和各种习惯开始。

他画出了妈妈的长头发、笑眼睛和迷人的微笑,描述了妈妈每天早上都会亲吻他起床、给他洗脸和穿衣服。

小男孩说妈妈总是像个魔术师一样,能够变出美味的早餐和香喷喷的晚饭。

他觉得妈妈的手真的很神奇,能够为他做任何他想要的东西。

小男孩还描述了妈妈的细心和耐心,说妈妈总是会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给他力量和安慰。

故事的中间部分,小男孩谈到他和妈妈一起度过的日子。

他们一起去公园玩,一起种花,一起做手工,一起看书。

小男孩说,妈妈总是会关注他的喜好,并陪伴他做他喜欢的事情。

在这些活动中,小男孩和妈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感受到了妈妈无私的爱。

然后,故事转到小男孩离开妈妈的时刻。

小男孩开始上学了,离开了妈妈的怀抱。

他坐在教室里,看着窗外,希望妈妈可以在他身边。

尽管小男孩有些害怕,但他知道,妈妈会一直在他身边支持他。

小男孩说,妈妈总是对他很好,所以他要对妈妈更好。

他会好好学习,长大后要给妈妈买很多礼物。

小男孩最后说,他希望妈妈永远幸福快乐,因为他爱他的妈妈。

整本绘本以简练的文字、鲜明的色彩和亲切的插图展现了一个小男孩对他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适合中班的孩子阅读,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温暖。

此外,这本绘本也可以激发孩子对学习和成长的动力,鼓励他们学习独立和自立。

总结起来,《我妈妈》是一本优秀的中班绘本,通过一个小男孩的视角,描绘了他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这本绘本温暖而感人,能够引发孩子对母爱的思考和感受,同时也能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和成长。

这本绘本不仅适合儿童阅读,也可以作为教师和家长向孩子传递爱和关怀的重要资源。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认知目标:让孩子们了解和理解妈妈的爱,以及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的付出。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通过观察绘本中妈妈的动作、表情和场景,理解故事内容。

1.2 技能目标:培养孩子们的倾听和表达能力,能够复述故事内容,并分享自己对妈妈的爱。

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制作小礼物表达对妈妈的爱。

1.3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让他们明白妈妈的爱是无私的,并学会珍惜和回报。

培养孩子们的情感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对妈妈的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绘本介绍:介绍绘本《我妈妈》的作者、插画家以及出版社。

简要介绍绘本的故事情节,引发孩子们的兴趣。

2.2 故事梗概:讲述一个孩子描述自己妈妈的故事,通过孩子的眼睛,展现出妈妈的各个方面,如勤劳、善良、勇敢等。

故事中孩子通过具体的例子,表达出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绘本的基本信息、故事梗概等,让孩子们对故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2 互动讨论法: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分享自己的想法。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3.3 实践活动法:组织孩子们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小礼物送给妈妈,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组织孩子们进行表演活动,让他们通过自己的语言和动作表达对妈妈的爱。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孩子们思考妈妈的特征和对自己的爱。

展示绘本封面,让孩子们猜测故事内容。

4.2 讲述故事:以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绘本故事,让孩子们沉浸其中。

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观察妈妈的动作、表情和场景,理解故事内容。

4.3 互动讨论:提问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

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交流对妈妈的爱和感激之情。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式: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孩子们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目标进行评价。

《我妈妈》幼儿绘本PPT课件(图文版)

《我妈妈》幼儿绘本PPT课件(图文版)
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如“妈妈的爱 像阳光一样温暖”、“孩子的心像水晶 一样纯净”,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 亲子间的深情厚意。
引导孩子体会母爱无私和伟大
母爱的无私
通过画面和文字的结合,引导孩子认识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让孩子们明白,妈妈的爱是不求回报的,她们总是默默地为孩 子付出一切。
家长引导孩子思考如何表达对妈妈 的爱和感激之情
家长与孩子一起完成与绘本相关的 创意手工或绘画作品
THANKS
绘本中描绘的妈妈的形象和特点 绘本中的艺术元素和表现手法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分享
01
02
03
04
我最喜欢的绘本部分和 理由
我对妈妈的感情和表达 方式
我通过这本绘本学到了 什么
我对自己的阅读和理解 能力评估
家长参与课堂互动环节
家长分享自己阅读《我妈妈》的感 受和体会
家长与孩子共同讨论绘本中的情节 和人物形象
02
图文解读:妈妈形象分析
画面中妈妈形象描绘
01
穿着
妈妈穿着彩色花裙子,头戴花环, 形象鲜明活泼。
02
动作
妈妈张开双臂,笑容满面,表现 出温暖和亲切。
03
场景
背景是一个充满阳光的花园,象 征着妈妈的关爱如同阳光般温暖。
文字描述中妈妈性格特点
03
温柔体贴
文字描述中提到妈妈总是轻声细语,关心 孩子的每一个细节。
勤劳能干
妈妈被形容为家里的“魔法师”,总是能 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乐观开朗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妈妈总是保持乐观的 态度,鼓励孩子们勇敢面对。
孩子们对妈妈形象认知
安全感来源
孩子们认为妈妈是他们的安全港湾, 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给予他们保护。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主要围绕家庭、亲情主题展开。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第3章《我妈妈》的详细内容,通过描绘一个孩子的视角,介绍妈妈的形象和特点,培养孩子对家庭的热爱和尊敬长辈的美德。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幼儿尊敬和热爱妈妈的情感。

2. 帮助幼儿通过观察绘本画面,提高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通过绘本故事了解妈妈的形象和特点,感受母爱的伟大。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表达绘本内容,以及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我妈妈》、教学挂图、妈妈形象卡片、磁性白板、磁性字母。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扮演妈妈,与幼儿进行亲子互动,引导幼儿感受母爱。

2. 绘本讲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绘本,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感受妈妈的形象和特点。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答,如:“故事中的妈妈有哪些特点?你喜欢这样的妈妈吗?”4.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根据观察,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妈妈形象。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画作,讨论妈妈的优点。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自己的妈妈,并用彩笔画一幅妈妈的画。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妈妈2. 内容:妈妈的形象:温柔、善良、勤劳、勇敢妈妈的特点:无私奉献、关爱家人、教导孩子幼儿画作:展示幼儿的画作,让大家欣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心中的妈妈请幼儿用彩笔画一幅自己心中的妈妈,并介绍给家人。

2. 答案示例:画中的妈妈笑容满面,手里拿着一朵花,表示妈妈热爱生活,关心家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妈妈的认识和感受,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中班语言领域绘本我妈妈教案

中班语言领域绘本我妈妈教案

中班语言领域绘本我妈妈教案教案标题:中班语言领域绘本《我妈妈》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理解并回答与绘本《我妈妈》内容相关的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插图和听故事,了解并描述妈妈的形象和特点。

3. 学生能够通过绘本《我妈妈》中的句子模式,学习并运用新的词汇和句型。

二、教学准备:1. 绘本《我妈妈》2. 大型图片或幻灯片展示绘本插图3. 学生绘本或绘画纸4. 彩色笔、彩色纸、剪刀等绘画工具5. 教具:卡片、图片等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绘本《我妈妈》,让学生猜测绘本内容。

- 利用幻灯片或大型图片展示绘本插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插图中的妈妈形象和特点。

2. 阅读与讨论(15分钟):- 教师朗读绘本《我妈妈》,注意语调和语速,让学生全神贯注地听故事。

- 阅读完毕后,教师提问学生关于绘本的问题,如:“故事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人?她是怎样帮助小孩的?”等。

鼓励学生用简短的句子回答问题。

3. 语言拓展(1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绘本中的句子模式,并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新的词汇和句型。

- 教师准备卡片或图片,上面写有绘本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让学生逐个接龙说出,并进行操练。

4. 创作活动(20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学生的妈妈作为创作对象。

- 学生用彩色纸、剪刀等绘画工具,绘制自己妈妈的形象,同时在画面上添加描述妈妈特点的句子。

-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绘制的妈妈形象和特点。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学到了哪些新的词汇和句型。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描述自己妈妈的形象和特点,并与同学分享。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阅读绘本时的反应和参与程度。

2. 学生在讨论和创作活动中的表现和成果。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绘本《我妈妈》的阅读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妈妈的形象和特点,并学习相关的词汇和句型。

创作活动提供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绘本故事《我妈妈》的内容,理解妈妈的爱和付出。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绘画技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感受妈妈的爱和付出。

2. 能够用语言和绘画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难点:1. 培养幼儿观察力和想象力,将绘本故事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2. 运用绘画技能表现自己对妈妈的爱。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故事《我妈妈》的PPT或实体书籍。

2. 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彩色铅笔等。

3. 准备音乐播放设备。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活跃气氛。

b. 教师与幼儿互动,询问幼儿对妈妈的了解和感受。

2. 绘本故事讲解(10分钟):a. 教师用PPT或实体书籍讲述绘本故事《我妈妈》。

b. 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画面,提问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绘画活动(10分钟):a.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妈妈的特点和爱妈妈的方式,如妈妈的外貌、兴趣爱好等。

b. 教师发放绘画材料,引导幼儿用画笔和彩色铅笔描绘自己心中的妈妈。

c.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分享与展示(5分钟):a.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b. 教师对幼儿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策略,为下次活动做好准备。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对妈妈的爱和特点的描绘,评价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关注幼儿在分享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绘本故事《我妈妈》,并尝试用绘画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

接下来店铺精心准备了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篇1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图片,知道画面所表达的内容。

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讲述对画面中妈妈所呈现的四种本领的理解,3、通过形象的图画场景联想母爱,感受"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的母爱之情。

活动重点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讲述对画面中妈妈所呈现的四种本领的理解,活动难点通过形象的图画联想母爱,感受"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的母爱之情。

教学资源歌曲《爱我你就抱抱我》绘本故事《我妈妈》各种道具(厨师帽玩具熊钱包小房子方向盘等)教学方法体验法情景感受法一、开始部分1、播放《爱我你就抱抱我》的音乐,带领幼儿做律动,初步感受母爱。

你们的妈妈爱你们吗?你的妈妈是如何爱你的?(幼儿说出妈妈是如何表达对孩子的爱的)2、老师总结:妈妈为我们做饭,买我们喜欢的东西,陪我们一起玩,这表示妈妈很无私的爱你。

二、欣赏绘本故事1老师带幼儿理解并引导幼儿讲述妈妈本领。

有一位小朋友叫安东尼.布朗,他觉得自己的妈妈很棒,所以他想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他的妈妈,并把妈妈画在这本书里,取名《我妈妈》。

现在我们来看看安东尼.布朗小的时候妈妈是如何爱他的。

问:图中的妈妈美吗?妈妈身上穿的衣服漂亮吗?给你一种什么感觉?(温暖,爱,阳光)2观察阅读第一部分,理解画面内容并大胆讲述。

呈现四种妈妈的本领,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妈妈棒在哪儿?这是我的妈妈,她真的很棒。

我妈妈是个手艺很好的大厨师,也是一个很会杂耍的特技演员。

她不但是个神奇的画家,还是全世界最强的女人!我妈妈真的很棒。

(1)拿出厨师帽子戴在头上。

老师说:从这里可以看出妈妈有什么本领?(是个手艺特好的大厨师)为什么是大厨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妈妈带的厨师帽子)<结合生活已有经验总结>出示蛋糕图片,问:图中看到妈妈做了什么?(……各种蛋糕)妈妈的手可真巧啊,你的妈妈是个大厨师吗?小朋友们说说你妈妈都会做什么好吃的?(感受妈妈在厨房每天为小朋友做饭的辛苦)(2)杂耍图妈妈在干什么?她手里在玩什么?引导幼儿仔细思考手里玩的物品代表了什么?现在请三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表演一个小故事,请小朋友看一看小朋友们表演所用的工具有什么意义?(因为妈妈手中玩的杂耍较难理解)所以老师可以请小朋友与老师一起表演一个情景剧。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

幼儿园中班绘本故事《我妈妈》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绘本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体会母爱的伟大。

2. 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激发幼儿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二、教学内容1. 绘本故事《我妈妈》的阅读与理解。

2. 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表达对母亲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3. 运用创意绘画,让幼儿展现自己对妈妈的独特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通过绘本故事,让幼儿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2. 难点:引导幼儿用语言和绘画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故事《我妈妈》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2. 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准备音乐、道具等辅助教学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孩子们坐好,用一首关于妈妈的歌曲激发孩子们对妈妈的喜爱,简要介绍今天的绘本故事《我妈妈》。

2. 阅读绘本:用生动的语言和表情朗读绘本故事,引导孩子们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

3. 讨论:故事结束后,引导孩子们分享自己对妈妈的认识和感受,鼓励孩子们用语言表达对妈妈的喜爱和感激之情。

4. 创意绘画:发给孩子们画纸和画笔,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画出心中的妈妈,并可用颜料进行装饰。

5. 展示与交流:让孩子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想法。

6. 总结:引导孩子们总结今天的收获,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并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关爱妈妈。

7. 结束: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孩子们在音乐中结束今天的活动。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家庭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后,为妈妈做一件小事,如帮忙做饭、洗碗等,感受关爱妈妈的情感。

2. 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妈妈我知道”主题活动,让孩子们通过游戏、表演等形式,展示对妈妈的了解和感激之情。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2. 关注孩子们在创意绘画过程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中班绘本阅读《我妈妈》
设计意图:
妈妈是每一个孩子最熟悉最亲密的人,是无可替代的角色。

妈妈总是不计一切的爱着自己的孩子。

《我妈妈》这一个绘本就是描述了这样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妈妈。

它以有趣的内容,生动的画面,简单纯朴的语言,精心设计的排比句式,急尽夸张的超现实主义手法,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描绘了一位既强壮又温柔,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妈妈形象。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带孩子走进绘本,在阅读中再次体验充满温暖的亲子情感——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图片,理解画面所表达的内容。

2、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讲述自己对画面内容的理解,感受母爱的温暖。

活动重点:能仔细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并结合自己经验,大胆讲述。

活动难点: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意思,感受“妈妈爱我,我也爱妈妈”。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阅读兴趣
1、出示图1:(“爱心和花朵”图案),说说自己的感受。

这是一块花布,你看了感觉怎么样?这么漂亮这么美丽的花布会穿在谁的身上呢?
2、出示图2:(绘本《我妈妈》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后猜测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妈妈?
这是一位小朋友的妈妈,她看上去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妈妈?
过渡:这个小朋友觉得自己的妈妈很棒,所以他想要向大家介绍一下他的妈妈,所以他把妈妈画在这本书里,这本书的题目就叫《我妈妈》,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结合课件,阅读、理解绘本
(一)、观察阅读第一部分,理解画面内容并大胆讲述。

1、呈现四种妈妈的本领,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妈妈棒在哪儿?
2、教师小结。

3、说说这个妈妈怎么样?有这样的妈妈你们感到……?
过渡:这个妈妈啊有更棒的本领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结合自身经验尝试说说自己对画面的理解。

1、园丁图片: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妈妈,她很会什么?妈妈像谁?妈妈很厉害!
2、天使图片:妈妈在干什么?为什么说妈妈像天使?你的妈妈也为你唱歌吗?什么时候?
3、狮子图片:咦!妈妈呢?你从哪里看出来?为什么要把妈妈画成狮子呢猜猜看?你的妈妈也会有时候像狮子吗?
4、蝴蝶图片:咦!这回妈妈又变成了什么?你从哪里看出来这是妈妈?为什么要把妈妈画成蝴蝶呢?你的妈妈也像蝴蝶一样美丽吗?
5、这位妈妈有这么多的本领,所以他的宝宝觉得妈妈很棒!那小朋友你们的妈妈有没有特别棒的事情呢?
6、其实这个妈妈还有一些很棒的事情(看课件),这个妈妈真的
真的很棒!
三、感受温暖的母爱
1、出示图11:不管妈妈变成什么样子,她都是我的妈妈,你们看——这个妈妈在……?这说手是谁的?她们像在……
2、最后一个画面:妈妈和宝宝紧紧拥抱在了一起,你猜宝宝在对
妈妈说什么呢?妈妈又在对宝宝说什么呢?那你的妈妈爱你吗?你也
爱自己的妈妈吗?
3、画画我妈妈。

设计意图
妈妈的衣服在这个绘本故事的每一页都有的,衣服上的爱心,更
代表着妈妈的爱。

所以在开头呈现“花布”的课件图片,请幼儿说说
自己心里的感受,让幼儿在本次活动的最初感受一种温暖的感觉。

进入故事,给孩子呈现第一次的阅读画面一四种妈妈的画面,引
导幼儿猜测、讲述画面的内容重点培养阅读中的观察图片、观察细节等,为下一个环节的看图讲述作准备。

这个环节的四张图片都是绘本故事中比较有趣而且比较贴近幼儿的,所以在这个环节,要求幼儿能仔细观察图片、理解并大胆讲述绘
本故事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经验说说自己的妈妈。

通过对经典画面的阅读,让幼儿能充分感受这个绘本故事的有趣,对妈妈的各种变化感兴趣,激发猜测、讲述的欲望。

更能在阅读中感
受到妈妈的爱。

当幼儿对绘本故事还意犹未尽时,当孩子还沉浸在妈妈的各种变
化中时,我想以绘画的方式来延续对绘本的兴趣,继续表达自己的想
法,请每位孩子给妈妈画张像作为活动的延伸,让孩子对这个绘本故事的热情及兴趣得以继续。

附绘本内容:
这是我妈妈,她真的很棒!
我妈妈是个手艺特好的大厨师,
也是一个很会杂耍的特技演员。

她不但是个神奇的画家,
还是全世界最强壮的女人!
我妈妈真的很棒!
我妈妈是一个有魔法的园丁,她能让所有的东西都长得很好。

她也是一个好心的仙子,我难过时总是把我变得很开心。

她的歌声像天使一样甜美。

喉起来像狮子一样凶猛。

我妈妈真的、真的很棒!
……
我爱她,而且你知道吗?她也爱我!(永远爱我。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