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习题
2017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模考试题(9)含答案
![2017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模考试题(9)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d2a7a46c175f0e7dd13711.png)
2017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模考试题(9)含答案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的统计机构,依法管理统计、开展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A.独立B.半独立C.附属于政府某个部门之下D.独立或附属于政府某个部门之下【答案】A2.《统计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乡、镇统计员的管理体制由()具体规定。
A.国务院B.国家统计局C.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同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答案】A3.对各单位中不具备统计专业人员,应当由()组织专业培训,凡培训合格的,发给《岗位专业证书》取得上岗资格。
A.各级人民政府B.各单位或各级政府统计机构C.各级政府统计机构D.各单位【答案】C【解析】各级机构新增加和补充统计人员一般应当在具备统计专业知识的人员中选调。
对各单位中不具备统计专业知识的统计人员,应当由各级政府统计机构组织专业培训,凡培训合格的,发给《岗位专业证书》取得上岗资格;凡培训后仍不合格者,应当调离统计工作岗位。
4.依据有关统计法规的规定,各级政府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调动,应当征得()的同意。
A.国家统计局B.上一级统计机构C.当地人民政府D.本单位【答案】B【解析】l989年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加强统计工作充分发挥统计监督作用的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正副局长任免、调动、奖惩,必须征得国家统计局的同意。
并在其他有关统计法规中规定,各级政府统计机构主要负责人调动,应征得上一级统计机构的同意。
5.依据有关统计法规的规定,乡镇统计员的调动,应当征得()的同意。
A.国家统计局B.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答案】C【解析】为保持一般统计人员的稳定,在有关的统计法规中明确规定,统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应当有能够担当规定职责的人接管,并须办理交接手续;乡镇统计员的调动,应当征得县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同意。
6.《统计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配备(),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
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9dd6d06c85ec3a86c2c58f.png)
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某企业统计员赵某,因未按厂长的意图上报统计资料,被厂长调到工厂车间做一线工作,该厂长的行为属于()。
A.行使自主经营权的合法行为B.侵犯统计人员独立行使《统计法》规定的职权行为C.打击报复行为D.不重视统计工作的行为【答案】C2.某企业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报送统计资料,经《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催报,在催报单规定的限定期限内履行了报送统计资料的义务,且该企业一年内这种行为发生三次,但上一年没有该行为发生,则该企业的行为属于()统计资料的行为。
A.迟报B.屡次拒报C.拒报D.屡次迟报【答案】D【解析】屡次迟报统计资料,是指在上一年度已有迟报记录、当年又迟报两次或者上一年虽无迟报记录、当年迟报三次的行为。
不论所发生的迟报行为是连续的还是间断的均构成屡次迟报。
该企业的行为属于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3.某市调队在住户调查过程中,未经住户同意,由于发生过失在某报纸上公布了该住户的家庭收入情况,该行为属于()。
A.合法行为B.统计违法行为C.依法履行职务行为D.泄露行为【答案】B【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二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4.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区别于篡改统计资料行为的主要特征是()。
A.无根据地凭空捏造B.主观上故意C.加码多报D.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答案】A【解析】伪造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没有任何客观事实根据,主观地编造虚假统计数据或者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
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其最基本的特征是凭空捏造,无中生有。
2017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单项选题(7)含答案
![2017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单项选题(7)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ff6e695022aaea988f0f01.png)
2017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单项选题(7)含答案1.统计分组是统计资料整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它能够区分( D )。
A.总体中性质相同的单位B.总体标志C.一总体与它总体D.总体中性质相异的单位2.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确定( D )。
A.组中值B.组距C.组数D.分组标志和分组界限3.按照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进行分组称为按品质标志分组。
下述分组中属于这一类的是( B )。
A.人口按年龄分组B.在校学生按性别分组C.职工按工资水平分组D.企业按职工人数规模分组4.按数量标志分组的关键是确定( D )。
A.变量值的大小B.组数C.组中值D.组距5.全国总人口按年龄分为5组,这种分组方法属于( A )。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按品质标志分组D.平行分组6.对某校学生先按年级分组,在此基础上再按年龄分组,这种分组方法是( B )。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再分组D.平行分组7.对某校学生分别按年级和年龄分组,由此形成的分组体系是( A )。
A.平行分组体系B.复合分组体系C.二者兼而有之D.二者都不是8.组距数列中的上限一般是指( A )。
A.本组变量的最大值B.本组变量的最小值C.总体内变量的最大值D.总体内变量的最小值9.组距和组数是组距数列中的一对基本要素,当变量的全距一定时,组距和组数( D )。
A.没有关系B.关系不确定C.有正向关系D.有反向关系10.等距数列和异距数列是组距数列的两种形式,其中等距数列是指( C )。
A.各组次数相等的数列B.各组次数不等的数列C.各组组距相等的数列D.各组组距不等的数列。
2017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基础》精选考试题及答案
![2017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基础》精选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5feb9f2af90242a995e501.png)
2017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基础》精选考试题及答案统计师,统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
考试坚持客观、公正、规范的原则,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考试用书、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2017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基础》精选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精选备考题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
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是指( )A. 非专利技术B. 土地使用权C. 商誉D. 著作权(2)财政管理的目标是( )A. 保持财政收支的相对平衡B. 保持或正或负的财政收支差额C. 保持或大或小的财政收入差额D. 将财政收支差额控制在一定比率的范围内(3)建设项目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除以建设项目投产后平均年利税额,得到的指标是( )A. 投资回收率B. 投资回收年限C. 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D. 投资利税率(4)负担系数是指( )A. 被抚养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B. 被抚养人口与有劳动能力人口的比例C. 被抚养人口与14-65岁人口的比例D. 被抚养人口与15-64岁人口的比例(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月环比指数计算公式为( )(G为报告期价格与上期价格对比的相对数)(6)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A. 信息职能B. 咨询职能C. 监督职能D. 预测职能(7)好的调查设计要考虑( )。
A. 调查方案的可行性B. 调查方案理想化C. 不必考虑成本或费用D. 调查的内容尽量细致全面(8)城乡住户调查的研究对象是( )A. 城镇住户B. 农村住户C. 城乡住户D. 代表性住户(9)一定时期的迁入人口与迁出人口之差与该时期平均人口之比是( )A. 总迁移率B. 迁移率C. 净迁移率D. 总和迁移率(10)常住人口是指( )A. 居住在本地的时间超过半年的人口B. 居住在本地的时间超过一年的人口C. 在一定时点上居住于本地域范围内的全部人口D. 在本地域范围内居住过的全部人口(11)根据《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
2017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
![2017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8abbc3910ef12d2af9e743.png)
2017年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二○一七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以下变量中,属于定性变量的是()。
A.人口数B.每日平均气温C.教育程度D.股票价格指数2.男性是一个()。
A.定性变量B.定性数据C.定量变量D.定量数据3.王芳在撰写毕业论文时从《中经网统计数据库》中获取了四大商业银行的经营数据,这些数据属于()。
A.一手观测数据B.一手实验数据C.二手观测数据D.二手实验数据4.2017年4月8日,北京市3600多家医疗机构实施医药分开综合改革。
为了解居民对本次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看法,某课题组近日在网络上展开了调查。
该课题组采用的调查方法属于()。
A.概率抽样调查B.非概率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5.欲比较两个企业员工队伍的学历结构,以下图形表示方式中比较适宜的是()。
A.饼图B.折线图C.环形图D.散点图6.当一组数据变动比较均匀时,对其分组宜采用()。
A.极大值分组B.极小值分组C.等距分组D.不等距分组7.9名学生每月上网时间(小时)分别为:120,150,90,120,130,120,140,110,100。
则根据数据计算的结果,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众数>中位数>均值B.均值>中位数>众数C.中位数>均值>众数D.均值=中位数=众数8.5名股票经纪人的年收入分别为19万元、28万元、46万元、39.5万元和150万元。
以下指标中,更适宜反映5名经纪人收入水平的是()。
A.简单平均数B.加权平均数C.中位数D.众数9.关于众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2017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模考试题(6)含答案
![2017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模考试题(6)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70b36fa58da0116d174911.png)
2017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模考试题(6)含答案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统计的基本任务有()。
A.提供统计资料B.提供统计咨询意见C.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D.实行统计监督E.进行统计执法检查【答案】ABCD【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二条规定:“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2.我国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包括()。
A.政府综合统计系统B.部门统计系统C.企业事业统计组织D.民间统计调查机构E.个人组织的调查机构【答案】ABC【解析】我国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是指国家各类统计机构在国家统计局的统一领导或协调之下,所共同组成的统计机构的统一体。
它包括政府综合统计系统、部门统计系统和企业事业统计组织三个部分。
3.我国政府综合统计系统由()构成。
A.国家统计局B.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局C.城市、农村和企业三支调查队D.乡镇人民政府统计站(员)E.企业事业统计组织【答案】ABCD【解析】政府综合统计系统,是指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专门从事统计工作和各级统计机构和人员组成的统计系统,由A、B、C、D四部分组成。
政府综合统计系统是完成国家统计调查任务的主系统,是全国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的主干。
E项,企业事业统计组织,属于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的组成部分。
4.我国统计管理体制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与分级负责,两者的关系是()。
A.在集中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分级负责B.在分级负责的前提下实行集中统一领导C.在分级负责的基础上加强统计的集中统一领导D.在集中统一领导的基础上实行分级负责E.二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答案】ACE【解析】我国统计管理体制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与分级负责,两者的关系是:①统一领导与分级负责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②在集中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分级负责;③在分级负责的基础上加强统计的集中统一领导。
2017年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6含答案
![2017年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6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1baab7de80d4d8d05a4f05.png)
2017年初级统计师考试《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6含答案1.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具有报送统计资料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统计法和()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A.统计制度B.统计方法C.统计标准D.法规性文件【答案】A2.虚报统计资料区别于瞒报统计资料的最基本的特征是()。
A.以少报多B.以多报少C.凭空捏造D.故意多报【答案】A3.统计违法行为瞒报统计资料的特点之一表现为在主观方面必须()。
A.故意B.过失C.有过错D.恶意【答案】C【解析】瞒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这种统计违法行为具有三个特点:①行为人的行为必须违反了统计法律和统计制度的规定;②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有过错,包括主观上的故意和过失两种过错形式;③行为人在客观上有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4.某企业的统计员王某因计算错误,致使上报的单位年产值情况的统计数据发生了多报现象。
这种行为属于()。
A.虚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B.一般工作失误,不构成统计违法C.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D.统计误差【答案】A【解析】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具有报送统计资料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统计法律和统计制度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统计员张某因计算错误,致使上报的统计数据发生了多报现象。
其行为属于虚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5.某乡实有养殖业7种,年实际收入的总值为70万元,但该乡在报送统计资料时,为增加自己的业绩,故意多编造了2种养殖业,并在其名下合计上报总收入15万元,致使该乡的养殖业收入总值的统计数据发生了多报现象。
该乡的行为属于()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A.虚报B.瞒报C.伪造D.编造【答案】C【解析】伪造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没有任何客观事实根据,主观地编造虚假统计数据或者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
2017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测试题含答案
![2017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cea36728ea81c758f578f9.png)
2017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测试题含答案统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
下面小编整理了2017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测试题含答案,欢迎大家进行测试!1、对垄断进行管制的经济政策包括()。
A.有效控制市场结构,避免垄断的市场结构产生B.对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进行管制C.对垄断企业进行税收调节D.制定反垄断法E.对自然垄断企业实行国有化标准答案:A, B, C, D, E2、消除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包括()。
A.税收B.补贴C.合并企业D.明晰产权E.关停企业标准答案:A, B, C, D3、下面属于公共产品的是()。
A.国防B.公安C.公路D.义务教育E.公园标准答案:A, B, C, D, E4、规范市场信息的微观经济政策包括()。
A.增加市场透明度B.进行有效的制度安排C.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D.规范各种企业信息E.经常检查企业信息真实性标准答案:A, B, C, D, E5、经济外部性可分为()。
A.正外部性和外部经济B.负外部性和外部不经济C.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D.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标准答案:C, D6、一般均衡只有在政府干预下才有可能实现。
标准答案:错误解析:一般均衡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才有可能实现7、一个不满足帕雷托最优状态的经济社会就一定是缺乏经济效率的。
标准答案:正确8、市场机制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同样是有调节作用的。
标准答案:错误解析:市场机制对私人物品具有调节作用,但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公共物品不具有调节作用。
9、为了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对公共产品生产的决策应采用市场化的决策方式。
标准答案:错误解析:为了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对公共产品生产的决策应采用由政府来生产10、在任何条件下,降低商品和要素价格一定会刺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标准答案:错误解析:正常消费品和低档品降低其价格,并不会刺激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
2017年西藏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分组考试题
![2017年西藏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分组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005e8cdd88d0d232d46a06.png)
2017年西藏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统计分组考试题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对于企业划分指标中的营业收入,限额以下住宿与餐饮业企业采用的代替指标是______。
A.主营业务收入B.营业额C.商品销售额D.资产总额2.某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40%的股本,集体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30%的股本,私人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30%的股本。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我国的企业控股情况可分为______A.四类B.五类C.六类D.七类3.某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40%的股本,集体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30%的股本,私人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30%的股本。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该材料中涉及到的常用统计标准是______A.企业登记注册类型B.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C.国民经济行业分类D.企业控股情况划分4.县统计局在对某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承担经常性政府统计调查任务的人员为统计学类大专本科毕业生,但没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也未取得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遂认定该企业存在统计违法行为。
请回答:对该企业的违法行为,县统计局可以作出的处理是______。
A.责令限期改正B.警告C.通报批评D.统计学原理5. 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营业外收入的是__。
A.政府补助B.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C.收发差错造成存货盘盈D.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6. 某企业于2007年9月10日销售产品一批,销售收入为10000元,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3/10,2/20,1/30,n/40,适用的增值税率为17%。
企业于2007年9月26日收到该笔款项,应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为__元。
A.0B.58.5C.117D.2347. 某公司2009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360万元,当年实现净利润450万元,提取盈余公积45万元,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200万元,本年内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50万元,投资者追加现金投资30万元。
2017年助理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7年助理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46e3ad5a26925c52dc5bf7f.png)
2017 年助理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初级)》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本题共 40 分,每小题 1 分。)
1.以下变量中,属于定性变量的是( )。 A.人口数 B.每日平均气温 C.教育程度 D.股票价格指数 【答案】C 【解析】定性变量是从现象的属性来表现现象的特征,教育程度能分类并按照一定顺序 排列,但不能比较不同教育程度的具体差异情况,所以 C 项“教育程度”属于定性变量。“人 口数”“每日平均气温”和“股票价格指数”这些变量可以用数值表示其观察结果,而且这 些数值具有明确的数值含义,不仅能分类而且能测量出来具体大小和差异,属于定量变量。
【答案】C
【解析】中位数,它是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排列之后处在数列中点位置的数值,是典型
的位置平均数,不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中位数主要用于顺序数据,也可用数值型数据,但
不能用于分类数据。AB 两项,该组数据中存在 150 万元,属于极端值,对平均数的代表程
度有较大影响;D 项,该组数据中每一个数值均只出现一次,不存在众数。
9.关于众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B.它能够反映定性和定量数据的集中趋势 C.它容易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 D.可能有双众数 【答案】C 【解析】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或出现频率最多的数值,它是一种位置平均数, 不受极端变量值的影响。众数主要用于测度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也可以用来测度顺序数据 和数值型数据的集中趋势。一组数据可以有多个众数,也可能不存在众数,对于未分组的定 量数据,一般很少使用众数。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测试题与答案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测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2e468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2.png)
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测试题与答案2017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测试题与答案统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
下面店铺整理了2017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测试题与答案,欢迎大家进行测试!1.施肥量和农作物亩产量之间的关系是(B)。
A.函数关系B.相关关系C.随机关系D.简单关系2.相关关系按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向分为(D)。
A.单相关、复相关和偏相关B.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C.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D.正相关和负相关3.相关关系按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分为(C)。
A.单相关、复相关和偏相关B.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C.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D.正相关和负相关4.相关关系按变量之间相关的程度分为(B)。
A.单相关、复相关和偏相关B.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C.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D.正相关和负相关5.相关关系按变量多少分为(A)。
A.单相关、复相关和偏相关B.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和不相关C.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D.正相关和负相关6.假设某彩电的市场需求只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彩电的价格水平有关。
则在假定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某彩电的市场需求与其价格水平的相关关系就是一种(C)。
A.单相关B.复相关C.偏相关D.函数关系7.单相关也叫简单相关,所涉及变量的个数为(B)。
A.一个B.两个C.三个D.多个8.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D)。
A.(0,1)B.[0,1]C.(-1,1)D.[-1,1]9.相关系数为零时,表明两个变量间(B)。
A.无相关关系B.无直线相干关系C.无曲线相关关系D.中度相关关系10.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为1时,表明两个变量间存在着(C)。
A.正相关关系B.负相关关系C.完全线性相关关系D.不完全线性相关关系11.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原则要求的有( )A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B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C计提资产减值准备D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E存货按后进先出法计价答案:ACDE解析:谨慎原则又称稳健原则或审慎性原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2017年福建省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和统计学基础知识:统计资料的管理考试试题
![2017年福建省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和统计学基础知识:统计资料的管理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9ef132287c24028915fc386.png)
2017年福建省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和统计学基础知识:统计资料的管理考试试题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某企业2011年1月1日购入B公司10%的有表决权股份,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实际支付价款300万元。
2011年4月30日B公司宣告派发2009年现金股利100万元,当年B 公司经营获利100万元,2011年年末企业的股票投资账面余额为__万元。
A.290B.300C.310D.3202.对各单位中不具备统计专业人员,应当由______组织专业培训,凡培训合格的,发给《岗位专业证书》取得上岗资格。
A.各级人民政府B.各单位或各级政府统计机构C.各级政府统计机构D.各单位3.统计法明确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统计资料必须______。
A.真实、及时B.准确、及时C.准确、完整、及时D.真实、准确、完整、及时4.某企业上年末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余额如下:货币资金460000元,应收账款89000元,存货264000元,固定资产原价1020000元,累计折旧366000元。
该企业本年度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购入甲材料一批,买价为40000元,增值税额为6800元;购入乙材料一批,买价为20000元,增值税额为3400元;购入甲、乙两种材料共发生运杂费1800元,按材料的买价比例分配;材料的货款和运杂费共计720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2)对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200元。
(3)销售产品一批,售价为6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货款尚未收到;该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44000元,销售产品应交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为1000元。
根据以下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公司本年的存货周转率为__。
A.44000/(264000+220000)=0.091次B.44000/I(264000+281800)/2]=0.161次C.44000/264000=0.167次D.44000/220000=0.2次5. 《刑法》第______条对打击报复统计人员的犯罪行为作出了规定。
2017年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6含答案
![2017年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6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53e84caef8941ea66e050f.png)
2017年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6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根据最新修订的《统计法》,个体工商户若提供了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万元以下的罚款。
A.10B.5C.3D.1【答案】D2.最新修订的《统计法》明确规定,个体工商户迟报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
A.1千元以下B.2千元以上5千元以下C.1万元以下D.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答案】A3.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是()。
A.国家工作人员B.全体公民C.企事业组织D.企事业组织的工作人员【答案】A【解析】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中属于国家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
4.对知悉国家秘密的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应依法()。
A.给予行政处分B.给予统计行政处罚C.追究刑事责任D.给予通报批评【答案】C【解析】知悉国家秘密的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其他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的规定,故意或者过失泄露国家秘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酌情处罚。
”5.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属于()。
A.行政处分B.行政处罚C.刑事处罚D.民事处罚【答案】B【解析】《行政处罚法》第八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的种类共有7种:①警告;②罚款;③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④责令停产停业;⑤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⑥行政拘留;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2017年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1含答案
![2017年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1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affd0569dc5022abea000f.png)
2017年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1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总量指标的数值大小一般()。
A.与总体范围无关B.随着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少C.随着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D.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大【答案】D【解析】总量指标数值的大小一般与总体范围成正比,即随着总体范围的扩大而增大,随着总体范围的缩小而减小。
2.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
A.总体单位总量B.总体标志总量C.质量指标D.相对指标【答案】B【解析】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总体单位总量是指反映总体单位数多少的总量指标;总体标志总量是指反映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总和的总量指标。
3.按所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
A.实物指标、劳动量指标和价值指标B.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C.时间指标和时点指标D.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答案】D【解析】按所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①时点指标,它是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状态上的总量;②时期指标,它是反映现象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总量。
A项是按照计量单位不同划分的;B 项是按照反映总体内容不同划分的。
4.如果研究从业人员劳动收入水平,则从业人员人数与劳动报酬总量等指标是()。
A.前者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后者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B.前者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后者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C.都是总体单位总量指标D.都是总体标志总量指标【答案】B【解析】“从业人员人数”用来反映所研究的从业人员的总体单位数多少,因此属于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劳动报酬总量”用来反映所研究的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的总和,因此属于总体标志总量指标。
5.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能力的总量指标是()。
A.价值量指标B.时期指标C.实物量指标D.劳动量指标【答案】A【解析】价值量指标是以价值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习题
每一份习题都是你认真的体现,每一道试题,都是你进步的脚印。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2017年初级统计师《统计法基础知识》习题,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某县领导在审核本县统计员汇总的工业产值统计报告后,觉得产值太低,便亲自动手改动了全县工业产值的统计报表,并要求其按照改动后的数字上报。
此领导的行为属于( )。
A.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
B.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C.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
D.统计监督行为
【答案】B
【解析】篡改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利用某种职务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
题中这位领导的行为属于篡改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2.某县统计局人口统计科电话催要报表时,因与县计生委统计员陈某发生口角,陈某遂表示不给县统计局报送报表。
报表期满后,县计生委也未向统计局报送人口统计报表。
县计生委的行为( )。
A.不构成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B.属于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C.可以按拒报统计资料论处
D.属于屡次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答案】B
【解析】拒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义务的行为。
本题中,县计生委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并拒绝报送统计资料,因此属于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3.某县长认为县统计局提供的本年度劳动工资的数据来源有错误,便自行修改该劳动工资的统计数据。
该县长的行为属于( )。
A.合法行为
B.违法行为
C.干涉正常统计工作的行为
D.履行职权的行为
【答案】B
【解析】篡改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利用某种职务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
某县长认为县统计局提供的本年度劳动工资的数据来源有错误,便自行修改该劳动工资的统计数据,该县长的行为属于篡改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4.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低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属于( )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
A.虚报
B.瞒报
C.篡改
D.迟报
【答案】B
【解析】瞒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低于实际统
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A项,虚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具有报送统计资料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统计法律和统计制度的规定,高于实际统计数据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C项,篡改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利用某种职务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D项,迟报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违反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规定,超过法定的报送统计资料的期限报送统计资料的行为。
5.在统法执法实践中,对被检查单位的领导人及有关责任人员不按期据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行为视为( )
A.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B.迟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C.伪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D.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
【答案】D
【解析】在实践中,拒报统计资料的行为主要包括:①明确表示不履行提供统计资料的义务并拒绝报送统计资料的;②被检查单位的领导人及有关责任人员不按期据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③经《统计报表催报通知单》催报,仍然不在限定期限内报送统计资料的;④拒不参加年报会议,也不领取统计报表的。
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1.根据《统计法》规定,个体工商户有下列( )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A.迟报统计资料
B.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
C.拒绝答复或者不如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
D.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的
E.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的
【答案】BCDE
【解析】A项,个体工商户迟报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1千元以下的罚款。
只有当“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时,可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
2.统计法律责任中行政处分的特征是( )。
A.一般以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为前提
B.只能以干部管理权限和隶属关系为前提的
C.只能通过统计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来解决
D.监察机关对国家各类公务员的违法行为,不可以直接给予撤职以下的行政处分
E.只能针对有统计违法行为的国家工作人员
【答案】AE
【解析】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本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或行政监察机关对行政系统的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施行的制裁措施。
行政处分的主要特征是:①行政处分的适用对象只能是国家工作人员。
包括立法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中属于国家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②行政处分的适用,一般以上下级的隶属关系为前提。
但是,行政处分的适用,也有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
根据《行政监察条例》的规定,监察机关对国家各类公务员的违法或失职行为,可以直接给予撤职以下的行政处分。
即这种行政处分权不是以干部管理权限和隶属关系为前提的。
3.统计行政处罚作为一种具体的统计行政行为,其特点是( )。
A.实施统计行政处罚的主体是特定的国家统计行政机关
B.统计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
C.被处罚的行为是违反统计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D.统计行政处罚属于行政制裁范畴,只适用于统计行政违法
E.被处罚的行为是一种统计行政违法行为,部分行为构成犯罪
【答案】ACD
【解析】B项,统计行政法律责任主要包括统计行政处罚、行政处分两种形式。
统计行政处罚,是指各级统计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统计法律规范的行为给予的处罚。
它是统计法律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处分,是行政机关对本机关违法的工作人员,或行政监察机关对行政系统的机关内部的工作人员施行的制裁措施。
统计行政处罚并不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
E项,被处罚的行为只是一般统计行政违法行为。
也就是说这些行为都是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相关证明和资料,不得拒绝、阻碍检查,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 )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A.原始记录
B.凭证
C.统计台账
D.统计调查表
E.会计资料
【答案】ABCDE
5.统计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是两种不同的行政行为,在统计法律责任形式中也是两种不同的法律责任。
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
A.主体不同
B.对象不同
C.属性不同
D.针对的统计违法行为不同
E.行政处罚的范围要比行政处分广
【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