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国住宅建设持续发展,人们的居住条件逐步提高,对居住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国家通过住宅产业来扩大内需,激励经济的增长,在我国具有战略意义。
钢结构住宅是符合我国推行住宅产业现代化建设的一种形式,有利于建筑行业的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工程质量的改善和相关行业的联动发展。
关键词:钢结构住宅产业化1、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和含义住宅产业化最早于1968年从日本通产省提出,含义是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生产住宅,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所谓住宅产业化,即让住宅纳入社会化大生产范畴,以住宅产品为最终产品,做到开发规模化、配套化,设计的多样化、标准化,施工的机械化、装配化,住宅部品的通用化、系列化,以及住宅管理专业化,生产和经营规范化。
具体讲,住宅产业化是以住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手段,通过将住宅生产全过程的开发、设计、施工、部品生产,管理和服务等环节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从而实现住宅生产、供给、销售和服务一体化的生产组织形式。
2、住宅产业化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2.1日本住宅产业的发展日本的住宅产业化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上世纪60年代末期日本面临着住宅市场需求的极度增加,而建筑业本身存在着人员不足、效率不高的情况。
为了减少现场湿作业,改善工作条件,降低成本,缩短工期,提高效率,对
住宅产品采取了大批量工厂化的生产,生产能力与劳动效率大大地提高。
70年代中期,日本建筑中心制定了一系列实施工业化住宅性能保证与认定制度,工业化住宅的质量与性能明显提高。
同时期,大企业联合组建集团进入住宅产业,在技术上产生了盒子住宅、单元住宅等多种工业化住宅形式,这一时期采用产业化方式生产的住宅占竣工住宅总数的10%左右。
到了80—90年代,增加到25%—28%,平面布置也由单一向多样化发展。
由于住宅工业化的发展,住宅产业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已达到年人均竣工面积110—120%,并通过对住宅技术进行革新,机械、电子等相关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促使住宅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提高16倍,因住宅产业关联性强,同时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为日本的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虽然日本的钢结构建筑数量虽然最多,但是以超高层建筑为代表,日本的住宅建筑中钢结构住宅并不多,,钢结构住宅只占钢结构建筑面积的20%左右,且其中大多数为低层单户住宅,四层以上的钢结构住宅不足1%—2%。
其原因之一是纯钢结构住宅的成本较高。
据研究,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造价是可以持平的。
2.2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及市场预测住宅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多年中,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否认住宅的商品属性,国家实行住房实物分配制,根本谈不到住宅产业的发展。
从90年代开始,随着投资力度的加大,房地产市场、住宅产业得到蓬勃发展。
过去5年,
全国城镇住宅面积约68亿平方米。
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正持续迅速发展,总的经济环境对住宅产业发展有利;我国住宅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偏低,住宅产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分析“十一五”末期居民消费倾向和走向,可预测我国从2011到2015年,居民消费的主要领域是两个方面,首先是住宅消费,尤其是适合城镇中等收入阶层的经济适用住宅。
由于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仍处于较低水平,住宅的内部质量和外部环境有待改善,而且每年还有数量稳定增长的新增住宅消费需求,因此,对经济适用、较为舒适的住宅消费需求,将在这五年间成为居民消费中份额巨大、增长稳定的重要部分。
随着人们对环保、绿色生态、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节能的重视,传统住宅在建设周期品质等方面,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因此,住宅产业化将成为未来住宅建设的主要形式。
目前中国产业化起步较晚,至今尚未有批量的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住宅,可以说产业化住宅在中国住宅市场上还是空白。
随着住宅需求的稳定增长,必将带动产业化住宅以更快的速度增长,据建设部有关部门产业化住宅的规划,到2030年,产业化住宅将达到住宅总量的80%。
3、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住宅产业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
趋势,它包括住宅建筑和结构两大体系的产业化。
这两大体系之间,结构体系的产业化是住宅产业化的必要条件,没有结构体系的产化,肯定没有住宅的产业化。
与现有的结构形式相比,钢结构是一
种最符合产业化生产方式的结构形式,它最容易实现设计的标准化、构配件生产的工厂化、产品供应的社会化、施工的机械化和装配化、市场消费的系列化。
而且钢结构抗震性能非常好,还能再次利用,利于环保。
我国钢产量己连续八年超过一亿吨,钢材规格品种也比较齐全,设计标准规范基本配套,专业加工及施工力量也初具规模。
另一方面,我国住宅建设量大面广,持续时间长,是国民经济的增长点。
若能促进住宅建筑用钢,对建筑行业中新技术、新材料、新体系的开发及行业整体水平提高能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同时对冶金行业的发展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发达国家在房屋建筑中已广泛采用钢结构,预计21世纪的住宅建筑将是钢结构兴起的世纪。
目前钢结构住宅初露端倪,但发展十分迅速,发展钢结构住宅已列入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尤其是钢结构住宅易于实现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和系列化供应的特点,符合我国建筑业走产业现代化道路的方向。
原建设部科技司在2001年上半年,分别召开了“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技术导则编制研讨会”和“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立项评审会”,确定了制定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技术导则的编制原则,通过了19个包括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及其关键技术和试点工程的立项,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4、钢结构产业化住宅系统的评价 4.1评价原则钢结构产业化住宅系统评价要遵循一般系统的评价原则,简述如下:(1)客观性原则。
产业化住宅系统和传统住宅相比,涉及的学科范围已
超出了建筑、建材专业,由于产业化住宅的生产是将“现代集成制造系统”,这一技术集成体系引入现代住宅生产,它们所涉及专业横跨二、三产业,主要特征是计算机化、信息化、智能化和集成优化,包括技术集成、材料设备的集成、标准模数的配套,工厂化预制构件的现场组装及配套施工设备等,因而特别要注意对产业化住宅系统评价时必须组织有代表性的、多学科的专家成员,从面保证系统评价的客观性。
(2)可比性原则。
评价常常是在系统方案的比较中进行,因而每个系统方案的基本功能、基本属性、基本结构框架要有可比性和一致性,评价指标也应基本相同。
(3)合理性原则。
系统评价是要建立合理评价体系,使各项评价指标能全面反映被评价系统的主要方面,在基本上满足评价过程要求和给出决策所需信息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指标个数,同时尽可能量化,以减少评价过程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4)整体性原则。
评价指标应当相互关联、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整体,能从多侧面综合反映评价方案,要注意和国家方针、政策及法律保持一致,形成整体,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指标,否则就可能导致系统评价失真。
产业化住宅系统的重要特点,因而特别要强调系统评价的整体性。
4.2评价的内容钢结构产业化住宅系统评价和一般系统评价有相同的内容,那就是包括技术评价、经济评价、环境评价和社会评价,具体内容体现如下:(1)技术评价。
产业化住宅系统开发、设计及运行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住宅的适用性功能,以便为人们
提供满足修身养性和心理需要的场所,技术评价就是评定该系统方案是否达到预定目标。
系统的结构性、先进性、属性的善性等,都属技术评价。
(2)经济评价。
主要是评价系统方案的经济效益,例如投入产出比、性能价格比、成本分析、资金占用分析等经济可行性分析。
(3)环境评价。
环境评价是现代工程系统中重要的评价内容,产业化住宅系统的设计理念将绿色设计融入其中,产业化住宅部品的生产融入绿色制造之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对产业化住宅系统进行评价时,特别要注意当时当地的经济发展,生态、生活条件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因素。
(4)社会评价。
对产业化住宅系统的社会评价包括系统对社会福利、社会节约性、提供就业机会、污染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影响的评价。
钢结构产业化住宅系统评价包括对产业化住宅系统综合评价和住宅性能认定两大内容,系统的综合评价也就是对工业化住宅形成过程(建造工程)进行技术性、经济性、环境性和社会性评价。
住宅性能认定包括住宅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环境性和经济性等方面内容。
4.3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模型由于产业化生产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涉及多门技术的相互融合,除利用现代集成制造系统作为技术支撑系统外,还涉及住宅建筑体系及部品体系集成、企业内部管理系统集成、住宅产业供应链集成、住宅产业化集成制造的集成平台及相关技术,以及住宅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运行机制的集成,因此产业化住宅系统的评价模型应该是多目标决策
的综合评价系统。
钢结构产业化住宅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如下图所示:钢结构产业化住宅系统评价指标体系5、结论和建议本文初步探讨了我国钢结构住宅及其产业化的现状与发展,住宅产业化在我国也是刚刚提出,理论上的很多概念和原理尚处在不断的探讨和争论中、实践上的很多经验也很不成熟和充足。
而钢结构住宅的产业化由于钢结构建筑及其住宅历史发展、行业认识及钢结构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等主、客观原因,仍处在不断研究、试点和发展中。
加上住宅产业化是一项时间性、关联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很多问题包括国外先进经验做法的如何借鉴、如何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发展和推广,仍有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