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品德的故事)热爱祖国的故事_勤奋精读的钱钟书
(崇尚品德的故事)热爱祖国的故事_爱国将领冯玉祥
冯玉样原名基善,中国近代军事家,著名爱国将领。
冯玉样生平读书十分用功,他当士兵时,一有空就读书,有时竟彻夜不眠。
晚上读书为了不影响他人睡觉,就找来个大木箱,开个口子,把头伸进去,借微弱的灯光看书。
冯玉样担任旅长时,驻军湘南常德,规定自己每日早晨读英语两小时,学习时,关上大门,门外悬挂一块牌子,上面写“冯玉样死了”,拒绝外人进入。
学习完毕,门上字牌则换成“冯玉祥活了”。
冯玉祥对不遵守时间的人深恶痛绝。
汪精卫经常不遵守时间,一到开会不是缺席就是迟到。
冯玉样满腔怒气,编成一副对联给他送了过去:一桌子点心,半桌子水果。
根本就不知道民间疾苦,两点钟开会四点钟到齐,哪把革命精神放在心上。
当年冯玉祥有个军事顾问叫乌斯马诺夫。
他对西北军的事特别感兴趣,经常常向冯玉样问这问那。
开始问一些西北军的一般情况,渐渐涉及更多的问题。
一天乌斯马诺夫又向冯玉样问一些事,冯玉样很不高兴,说:“先生,你知道在我们中国,‘顾问’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吗?”乌斯马诺夫摇了摇头:“不知道。
”冯玉祥回答他说:“顾者着也,问者问话也。
顾问者,就是当我看着你,有话要你回答的时候,你答复就是了。
”抗战时期,冯玉祥在重庆市郊的歌乐山居住,这大多数是高级军政长官的住宅。
在此地由于普通老百姓没有胆量担任保长,冯玉样遂自荐当了保长。
因他对人很热心,服务又周到,受到居民的好评。
有一天,某部队一连士兵进驻该地,连长找保长要借用民房、桌椅用具,因为对用具不满意而横加指责。
冯玉样身穿蓝粗布褂子,一块白布缠在头上,这是标准四川农民的装束,他见连长正在那发泄怒火,便弯腰深深一鞠躬,说:“大人,你们辛苦了!今天我们这住了许多当官的,有些事情的确不好办,多需担待。
”连长一听,大怒道:“你敢教训我!你这个保长还想不想当!”冯玉样微笑着说:“不敢,我以前也当过兵,我们都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维持自己的生活,从来不轻易打扰老百姓。
”连长问:“你还干过什么?”“排长、连长也干过,营长、团长也干过。
钱钟书爱国事迹素材积累
钱钟书爱国事迹素材积累关于钱钟书的勤奋,一个朋友回忆,他们每次进入线装书库几乎都会见到钱钟书。
钱钟书拿着铅笔和笔记本,不断地翻检书籍,不断地抄录、做笔记,常常不知不觉地就忘记了时间。
有时,他会在那里向青年人介绍各类古籍,告诉他们这些书的插架所在,历历如数家珍。
文学研究所图书馆馆藏线装书十分丰富,许多线装书的借阅卡上只有钱钟书一个人的名字。
文学研究所图书室当年收藏有许多好书,特别是珍贵的外文书,其中不少就是他帮助订购或搜寻来的。
据说他精读的每一部书都反复点评,他看过的书你不会找到一点空余地方。
现在整理出版的《《未诗纪事)补正》就是批注在《未诗纪事》空白之处的。
他的夫人杨绛曾在一篇文章中说,钱钟书撰著《管锥编》时,她为他收拾、检点笔记本,整整花费的两天的时间,装了好几大麻袋。
《管锥编》印出的书虽然只是五本,可是钱钟书为此做了长期、深厚的学术积累。
在河南的“五七”干校无书可读他就反复地认真读随身所带的字典和笔记本。
只要是他作的书,几乎没有一部在重印或再版时不作大大小小的修改。
他的《谈艺录》初版和再版所作的补订,篇幅却与原作相等。
补订本不但增加了对中国古代文论的辨析和阐发,还大量吸收了西方新学科、新理论的成果,使这部三十多年前的书依旧能够傲然屹立在当今时代的学术前沿。
钱钟书先生勤奋精熟典籍,许多人以为他是位“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的老先生,实际上这是一个大误会。
钱钟书晚年几乎是足不出户,但是世界思想界的动态对他来说并不陌生。
伦敦的《泰晒士报》的每周文学增刊,不管他有多忙每期必看,而且看得很仔细,很认真。
所以一些新观点、新学说都逃不出他的视线。
钱钟书的文学成就很大,著有《管锥编》、《谈艺录》和《围城》等。
而《围城》则倾倒一时读书之人。
后来有“交谈不说《围城》记,纵读诗书也枉然”之说。
另著有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学术著作《七缀集》等,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勤奋,唯有勤奋,是实现天才的真正必要条件。
(崇尚品德的故事)热爱祖国的故事_铁杵磨成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处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
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看见一个破庙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问道:“老婆婆,您在做什么?”“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枚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当然!”“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李白听了恍然大悟。
第二天,他就回到塾里读书去了。
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旷课了。
不论老师留下多少功课,他总是认真地按时完成。
唐朝开元十一年间,年轻的李白学识已经很渊博了,许多人都很尊敬他。
但他并没有满足,经常外出寻师访友,游览名山胜地,观察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艺术素养。
这年刚立春不久,李白便带着书僮,身佩宝剑,从绵州来到万县。
一住下,李白就向人们打听这里谁的学问高,谁藏的书多,而且不惧山高路远,常常去拜访一些饱学之士。
李白怀着谦虚求知的态度,从一些有学问的人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同时也得到了不少罕见的书籍,于是就拿回客栈如饥似渴地学习。
尽管这样,他还是不满足,认为住在客栈里,往来客人较多,影响他的学习,很想找一个安静的环境用心苦书。
一天,李白散步来到一座山下,看见山的四周都是陡壁,只有一条能过一个人的石梯,斜着向山顶伸去。
李白看了一会儿,就试着用手扶着石壁,慢慢地向上爬去。
到了山顶,李白往下一望,只觉头昏目眩,两脚无力。
李白回到客栈,一夜不能入睡,隔壁又不时传出一阵阵吵闹声。
李白想,这里如此不安静,怎能学习呢!山上的路既然很难走,那就一定没有多少人上去。
(崇尚品德的故事)热爱祖国的故事_养由基百步穿杨
养由基,又名养繇基,楚国平舆邑人,《战国策·西周策》中记载:“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此人号“养一箭”,一箭就足以致胜了。
养由基十岁时,对箭特别感兴趣,就拜了神箭手姜公勺学射箭,学了两年。
有一天他看见天上的乌鸦,就想试试自己的箭发,结果由于他人小臂力小,连一根乌鸦毛也没有射下来。
养由基找到师傅要求练习举石墩,师傅劝他别练,怕举石墩会累坏小胳膊,养由基决心已定,毫不退让,他坚决的态度感动了师傅。
师傅同意了养由基的要求,让他和二十几岁的师兄们一起练举五六十斤重的石墩,师兄们以为养由基只能坚持一天,第二天肯定撑不住,但他却坚持住了。
这一练就是十余年。
有一次,一个名叫潘虎的勇士,也擅长射箭。
他想和养由基比试射箭,养由基便答应了,招来许多人围着观看。
比赛的靶子设在五十步外,那里撑起一块木板,木板上画出一个红心。
潘虎拉开强弓,一连三箭都正中靶心,博得围观的人一片喝彩。
养由基环视一下四周,说:“射五十步外的红心,目标太近、太大了,这样太容易了。
咱们还是比赛射百步以外的杨树叶吧。
”说罢,他指着百步外的一棵杨树的叶子,叫人在树上选了一片叶子,涂成红色作为靶子。
接着,他拉开弓,“嗖”的一声射去,结果箭头正好穿透这片树叶的中心。
在场的人都惊呆了。
潘虎自知没有这样高超的本领,但又不相信养由基每箭都能射穿树叶,便走到那棵杨树下,选择了三片杨树叶,在上面用颜色编上号,请养由基按编号次序再射。
养由基走到树下,看清了杨树叶上的编号,然后退到百步之外,准备好,便拉开弓,连发三箭,分别射中三片编上号的树叶。
这样一来,围观的人群大声喝彩,潘虎也口服心服。
潘虎说:“我能不能拜你为师,教我射箭的秘诀。
”养由基说:“也没有什么秘诀可言,只要你每天坚持勤奋练习,即已足够了。
”世人都说养由基的箭法无双,但有个路人曾经对他说过:“你小子箭法不错,能做我的徒弟了。
”他告诉养由基,这样射箭,即使你箭法高超,也总也有累的时候,一累说不定就失手,就功亏一篑了。
(崇尚品德的故事)热爱祖国的故事_身后的路上也有花朵
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习惯了先选择好道路,然后出发,因为选择正确能够拥有收获,选择错误会致使两手空空。
江崎博士和助手黑田孜孜不倦地研究如何才能把锗提炼得更纯,尽管黑田每次都十分谨慎小心地操作,却总是不可避免地混进一些杂质,一次次的测量参数都显示不同的数据,这很让黑田懊恼。
于是她想,既然绝对提纯不可能达到,干脆采取相反的做法,一点点地添入少量杂质,看一看到底能够提炼出什么样的晶体。
江崎为这个违反常规近似荒唐的念头拍案叫绝,两个人开始了一连串的实验,当他们把锗的纯度降到一半的时候,一种极为优异的半导体晶体诞生了,借此,江崎荣获了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竟在所谓的正确方向的反辙。
思维倒置,是瞬间的灵光,也是胆识的闪现,更是对习惯思维的挑战。
没有尝试前,不要轻易否定任何一条路;没有结果前,不要轻易放弃任何的机会。
每一条路上都有花朵。
让我们带着一颗细致的心,去倾听花开的声音渐入生命……不要老是抱怨没有好的机会降临在你身上,不要老想着会有兔子撞到你面前。
成功的机会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你是否敢于发挥你的创造力,让机会自动现身。
(崇尚品德的故事)热爱祖国的故事_诸葛亮隐居苦读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自小就勤奋好学,读书能过目不忘。
诸葛亮八九岁时,因生病还不会说话,家里又穷,没有钱治病,爹爹就让他在附近的山上放羊维持生活。
这山上有个山洞,里边住着一个白发老人。
老人每天都走出洞门闲转,见了诸葛亮便逗他玩,比比划划地问这问那,诸葛亮总是乐呵呵地用手势一一回答。
老人见诸葛亮聪明可爱,便给他治病,很快就把诸葛亮不会说话的病治好了。
诸葛亮会说话后,非常高兴,跑到山洞向老人拜谢。
老人说:“回家对你爹娘说,我要收下你当徒弟,教你记忆识字,学天文地理,阴阳八卦及用兵的方法。
你爹娘同意,就天天来学,不可一天旷课,平日也要勤学习,勤思考!”经过父母同意后,诸葛亮就拜这位老人为师,风雨无阻,日不错影,天天上山求教,余下的时间他就博览群书。
他聪明好学,专心致志,讲一遍就记住了,老人对他更加喜爱了。
转眼七八年过去了,诸葛亮依然如故,在这几年里诸葛亮学到了不少知识。
有一天,他在下山回来的路上,突然狂风大作,铺天盖地地下起雨来,诸葛亮忙到庵内避雨。
一个从未见过的女子把他迎进屋里,只见这女子长得细眉大眼,皮肤白嫩。
他不由心中一动:漂亮的女子呀!临走,那女子把诸葛亮送出门,笑着说:“今天我们算认识了,往后上山下山渴了累了就来歇息用茶。
”从此以后,诸葛亮每到庵中来,那女子不仅殷勤接待,还盛情挽留,做可口的饭菜。
吃过饭他们不是说笑,就是下棋逗趣。
诸葛亮被那女子的甜言蜜语弄得神魂颠倒!诸葛亮思想出了岔,对学习厌倦了起来。
师父讲的话他这个耳朵进去,那个耳朵出来,印不到脑子里;书上写的,看一遍不知道说的啥,再看一遍还是记不住。
老人看出了问题,把诸葛亮叫到跟前,长叹一声说:“毁树容易栽树难哪!我白下了这些年的功夫!我看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想教你成才,才治好你的哑病,收下你当徒弟。
前些年你是聪明加勤奋,师父我苦心教你不觉得苦;现在你是由勤奋变懒惰,虽聪明也枉然哪!”诸葛亮听出来师父的话里有话,低着头说:“师父!我不会辜负你的一片苦心!”从此以后,诸葛亮隐居南阳卧龙岗,苦读史书,努力学习,成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名人勤奋读书的故事
施洋搓脚夜读二七大罢工著名的工人领袖施洋,幼年家道贫寒,买不起灯油。
村里有一座叫隆兴观的古庙,庙里点有一盏长明灯,他就在古庙里读书。
冬季寒冷,脚冻得难受。
起初他不时地站起来跺脚,后来觉得这样浪费时间,便削了一根圆滑的木棍,放在脚底下,一边读书一边来回用脚搓木棍,搓暖了脚,他又能安心读书了。
鲁迅卖奖章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
他没有戴此奖章,作为炫耀自己的凭证,而是拿到鼓楼大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红辣椒。
每当读书读到夜深人静、天寒体困时,他就摘下一只辣椒,分成几片,放在嘴里咀嚼,直嚼得额头冒汗,眼里流泪,嘴里“唏唏”,顿时,周身发暖,困意消除,于是又捧起书攻读。
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
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
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
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
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
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作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曹禺真读书假洗澡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
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
(崇尚品德的故事)热爱祖国的故事_宋濂求学
宋濂是明代人,很有学问,散文写得很生动。
做翰林时,他编修过《元史》,著有《宋学士集》七十五卷,被人们称为“开国文臣之首”。
宋濂家境贫寒,他能读书并取得如此成就,都是非常勤奋刻苦的结果。
宋濂从小特别爱学习,好钻研。
由于家里很穷,没有钱买书,就只好到有书的人家去借。
他借来以后,就抓紧时间抄写,以便按时送还人家。
有时天气特别冷,砚台里的墨汁都冻成了冰,手指也冻得弯不过来,但他还是赶紧抄写,不敢有半点偷懒。
抄写完了马上把书送还,绝对不敢稍稍错过送书时间。
因为宋濂很守信用,所以好多人都肯把书借给他看,他也因此能博览群书。
到了成年时,他更加羡慕学者们的成就和品德,想学到更多的东西,但苦于身边没有好老师指导。
他知道,要想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流,就必须走出去。
于是,他到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老师求教。
老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老师的房间。
宋濂想办法陪侍在老师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老师请教;有时遭到老师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等到老师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宋濂认为自己有时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宋濂到百里以外求师的时候,自己背上书箱和行李,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
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冻得裂开老大的口子都不知道。
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只能靠仆人给倒点水,喝下暖暖身子。
仆人再把被子围盖他身上,很久才能暖和过来。
宋濂在学舍住的时候,由于经济条件不好,每天只能吃两顿饭,更不要奢望美味了。
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华丽的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
在太学中学习的学生们,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宋濂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那借书来看。
(崇尚品德的故事)热爱祖国的故事_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
北宋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
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出生时,他的父亲司马池正担任光州光山县令,于是便给他取名“光”。
司马光七岁时就能阅读《左氏春秋》,并能理解其大意,从此以后手不释卷,到了不知饥渴寒苦的程度。
但司马光小时候记忆力较差,别人读一篇短文,三遍五遍便背熟了,差一些的,十遍也就差不多了,可司马光非二十、三十遍不可。
别人背熟后,休息或出外玩耍去了,可他还得留下继续朗诵,直到背熟为止。
时间久了,他便养成一个习惯,就是比别人多读几遍,背得比别人熟一点,读时比别人多思考一些。
所以即使读到半夜,他还是手不释卷。
十多岁的孩子,到晚上容易犯困,司马光也不例外,有时白天读书太疲倦了,一到晚上,眼睛睁不开,昏昏糊糊往床上一倒,便呼呼大睡,直到天亮才醒。
这样几天下来,他感到晚上时间全用来睡觉了,非常可惜。
于是便想出一个妙法,即把平时睡的枕头搁在一边,用一段圆木代替枕头。
他想只要睡到半夜,一个翻身,枕头滚走,头部跌落下来就能惊醒,这样又可以继续读书了。
想出方法后他当晚就立即行动了,这一办法果然有效,再也没有出现睡过头的事了。
时间长了,他和圆木枕头有了感情,亲切地把这种枕头叫“警枕”。
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仁宗嘉祐年间司马光在朝中担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官,看到满满一屋子都是史书,浩如烟海的史籍,即使一个人用一生的时间也是看不完的。
于是他产生了一个编写一本既系统又简明扼要的通史的想法,这本通史让人读起来既能节省时间又能了解几千年历史的兴衰得失。
想法一经确定,他便开始《资治通鉴》的编写。
这期间,司马光呕心沥血,在洛阳的十五年,他几乎耗尽了全部心血。
在完书后他曾上表皇上说:“臣现在骨瘦如柴,老眼昏花,牙齿也没几颗了,而且神经衰弱,刚刚做过的事情,转过身就忘记。
(崇尚品德的故事)热爱祖国的故事_在逆境中成长
英国某小镇上,有一对贫困夫妇,生了一对双胞胎,但家庭条件使他们没有能力负担这对双生子。
于是这对夫妇发出启事,愿意把一个儿子送给别人抚养。
一对年老的百万富翁夫妇,好心地收养了双胞胎中的哥哥。
而弟弟则继续留在原来的家中。
20年后,哥哥沦落为街头的流浪汉,而弟弟却进了英国著名的牛津大学学习深造。
原来在这20年中,这对双胞胎兄弟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
哥哥在进入富裕的家庭后,过着所谓的上流社会的生活,被花花的世界冲昏了头脑,不思上进。
最终,愤怒的富翁老夫妇没有把遗产给他,而他又毫无谋生技能,所以只能流浪街头。
弟弟始终过着清苦的生活,甚至连最基本的读书都不能完全保障,但在父母的激励下,成功地通过了牛津大学的入学考试。
卢梭曾说过:“一只雄鹰在练习飞行时,总是随风而飞,如果遇到危险就转过头来逆风而飞,反而飞得更高。
”你知道种子吗?即使落在瓦砾中、悬崖上,也不悲观和气馁,照样生根发芽。
科学家研究表明,种子在发芽时,竟可以承受起超越自身几十倍的压力。
大自然创造了万物,一切生物都是有灵气的,逆境中前进是生物的进化本能的反映,其他的生物都能如此,我们又为何不能做到如此呢?
成败很大程度是由人的自身的意识决定,而非环境。
身处逆境而不灰心,奋发进取,勇于求索才能获得最有价值的人生;身处优越的环境,我们绝不能贪图安逸和享乐才能保持进取之心。
(崇尚品德的故事)热爱祖国的故事_弃匠从画的齐白石
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县南一个叫做星斗塘的地方,乳名“阿芝”。
童年家境清贫,在念了不到一年的私塾后,就不得不砍柴牧牛,替父母担起生活的重担。
齐白石晚年有方印叫“系铃人”,追忆的是,他小时候上山放牛,祖母和母亲不放心,在他脖子上挂一铜铃,归家时即可远远听见的情景——“祖母闻铃心始欢”。
父亲看齐白石体弱力小,干不了田里的农活,就决定让他学一门手艺。
十五岁时他开始学雕花木匠,拜粗木齐仙佑为师。
由于齐白石力气小扛不动大檩条,三个月后便被送回了家。
二十七岁拜胡沁园、陈可藩为师,开始正式学画。
从此,闻名乡里的“芝木匠”开始利用相对稳定和集中的时间来画画和读书。
由于白天还要干活,齐白石只能在晚上读书学画。
当时齐白石还十分穷困,饥饿时常常只能饮水充饥。
晚间无钱买灯油,便点松火当做灯,“灯盏无油害何事,自烧松火读唐诗”就是当年真实境况的实录。
齐白石在四十岁之前没有离开过家乡一步,主要以替人画像和刻印维持生活,这无论是在眼界上,还是在学问上都使他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后来在朋友的竭力鼓动下,他才“五出五归”,远游南北各地,足迹遍及半个中国,祖国的壮美山河和多姿的风土人情,开阔、丰富了这个民间画师的胸襟,提升了他的描绘境界。
六十岁之后,为了维持生活,齐白石主要在北京卖画。
由于那时他的画风学八大山人冷逸的路子,不为时人所喜爱,故画价比同时的一般画家便宜一半也少有人问津。
后来,幸遇当时声名正隆的著名画家陈师曾,陈师曾力劝齐白石改变以前的画风,用“画吾自画自合古”来激励他自创风格。
在陈师曾的竭力帮助下,齐白石“衰年变法”,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画风和境界发生了质的飞跃,一度受到冷落的画作逐渐得到了大家的重视。
齐白石到了晚年,在安静舒适的生活中还勤劳愉快地创作着,他的许多不朽之作都诞生在这一时期。
他最后几年中所作的大量作品,是贡献给他热爱的祖国最珍贵的瑰宝。
他早年贫寒的出身,备受冷落的境遇,以及晚年的盛誉,构成了他具有传奇色彩的艺术人生。
(崇尚品德的故事)热爱祖国的故事_勤奋好学的童第周
童第周小时候由于家里农活比较多,对学习有点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
父亲便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永世不忘。
”童第周慢慢长大了,家里人将童第周送入了可供食宿的浙江省第四师范学校读书。
童第周的大哥希望童第周努力学习,将来有出息,回家乡帮助哥哥办学。
已经开阔眼界的小童第周此时心中已有另一番高远的志向,要进当时省内名望极高的宁波效实中学读书。
大哥为小弟有志向感到高兴,又为小弟感到担心。
小童第周坚决地告诉哥哥们:“我一定能考上效实中学!”小童第周一丝不苟地进行备考,一家人也全都动员起来,支持他。
善良的老母亲经常在半夜里悄悄起床,隔着窗户静静地注视着儿子房间的烛光……小童第周终于考取效实中学,成为三年级的插班生,可是他的成绩却是全班倒数第一。
面对成绩单,小童第周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很快,童第周所在的寝室传出了“小童第周不顾学习,经常谈恋爱到深夜”的新闻,引起了关心他的同学和老师的担忧。
一天深夜,教数学的级任陈老师办完事情回到学校,发现在昏黄的路灯下有个瘦小的身影在晃动,陈老师想:“深更半夜的,谁还不回寝室就寝呢?”陈老师带着疑问走过去一看,原来是童第周正在借着路灯光演算习题。
“这么晚了你怎么还不回寝室休息呢?”“陈老师,我要抓紧时间把功课赶上去,我不要倒数第一名。
”陈老师望着童第周瘦小的身躯,关心地劝童第周回去休息,可是走出不远,童第周又站在路灯下捧着书本读了起来。
陈老师被感动了,他深深地理解童第周的志气,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
第二天,陈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郑重地辟谣,说:“我明确地告诉大家,童第周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凡事不要靠推测下结论,更不要用流言去中伤别人,特别是对于一个勤奋好学的人,更不能这样!”陈老师接着说:“我亲眼目睹了童第周熄灯后还在昏暗的路灯下专心致志地演算习题。
他太辛苦,太勤奋了!他值得全体同学学习!”陈老师最后提高了嗓门,说:“不错,童第周曾经是全班成绩最差的,但一个人的成绩不能仅仅用一次考试分数来判定。
(崇尚品德的故事)热爱祖国的故事_张治中幼年苦读
张治中将军是安徽巢县人,小时候曾在肥西丰乐河镇做学徒工。
丰乐河镇上主持私塾的李先生是张治中将军的启蒙老师,读了一年后转入一个较长的打根基的阶段。
过了七年,又拜叔舅父洪子远先生为师,中间曾师从丰乐河唐先生读了一年,最后又师从“长冈张”张来轩先生读了一年。
张治中在私塾一共读了十年。
张治中师从洪先生读书的程序与一般人不同,是先从难的书读起,先从《诗经》、《书经》、《易经》读起,回过来再读“四书”。
背书的方式也与一般人不同,五经、四书整本整部地背,如《论语》、《大学》、《中庸》,连“朱注”都要一齐背。
那位叔舅父教学认真,督责极严,张治中虽有很强的悟性和记忆力,也得要苦读,苦背。
“只需看洪先生拿的那块厚厚的无情的板子,就知道他是多么严,我现在的右额上还隐隐约约保留着一条创痕,这就是被先生打的‘古迹’。
背书时,偶尔懒一下,那块无情的厚厚的板子刷地一响就落到头上,往往头破血流。
至于罚跪,打手心,罚一顿不吃饭,几乎成为当时私塾的一般风气,毫不稀奇。
”张治中回忆说。
对一个清瘦的未满十岁的孩子,母亲很不放心,她常常深夜一人悄悄地站在书房门外,从门缝里看张治中读书的情形,等放学出门时,她就不禁拉着儿子的手流下泪来了。
如果张治中被罚不吃饭,她心里越发难过,偷偷地买两个“粑粑”送给张治中吃。
照现在看,那种教学方法未免太笨拙,然而正是因为洪先生对张治中期望最高,所以也显得格外严厉。
以后从丰乐河回到洪家疃,还是跟洪先生读书,这一个时期便轻松多了,他的教学方法也改变了,而张治中已长成十一二岁的少年,从“小学生”进到“大学生”的阶段,也就没有挨打受罚的事了。
可见在私塾里,幼年吃点苦头,不但没有害处,还大有益处。
张治中读私塾的最后一年是在长冈张村西峰庵师从张来轩先生。
他是秀才,很器重张治中。
他感慨地说:“教了几十年书,才遇着这一个聪明学生!”这时读《左传》是一门正课,张治中通常只读一二遍就烂熟,张先生非常惊奇,逢人称赞:“这孩子将来大有希望。
(崇尚品德的故事)热爱祖国的故事_贾兰坡辛勤耕耘
贾兰坡是国际知名的考古学家、地质学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提出的中国、东北亚及北美的细石器可能起源于华北的学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瞩目。
贾兰坡的经历极富戏剧性。
他是一位没有上过大学的中科院院士,靠的是勤奋自学、苦钻苦学。
贾兰坡小时候上私塾时,勤奋刻苦,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并陆陆续续地上完了高中。
高中毕业后贾兰坡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由于他特别喜欢看书,便经常去北京图书馆。
刚开始的时候,他看书也没有什么计划,也没有什么规律,逮住什么就看什么,弄得每天杂乱无章,也没掌握多少知识。
后来,随着阅读面的扩大和加深,他开始对有关科学、旅行的杂志和书籍越来越感兴趣。
他忽然发现,看书如果不做笔记根本记不住什么东西。
后来他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对所看过的书都认真做了笔记,有空的时候,还可以温习一下。
不知不觉中,一年读下来之后真学到了不少知识。
说来也真凑巧,贾兰坡的一个表弟认识斐文中,而此人因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而闻名海内外。
他表弟从斐先生口中得知中国地质调查研究所正在招考练习生,并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贾兰坡。
贾兰坡在北京图书馆自学的知识帮了他的大忙,得以顺利通过考试进入了中国地质调查研究所,被分配到新生代研究室做练习生。
从此,贾兰坡便走向了古人类学的研究道路。
不久,贾兰坡被安排到周口店协助斐文中继续挖掘周口店北京人文化遗址。
贾兰坡是一个十分好学和勤奋的人。
到周口店北京人文化遗址后,他很快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身边的人求教,很快便有了自己对古人类学的认识和见解。
由于工作勤奋出色,不久他便由练习生升到练习员。
到抗战前,他获得相当于副研究员的职位,已经是这方面的专家了。
这对于没有上过大学的贾兰坡来说,是相当的不容易。
后来,贾兰坡在《自述》中写到:“我自认是一个工作勤奋、治学严谨的人,虽未上过大学,亦未到国外留学,但由于能够持续不断地苦钻苦学,数十年来,积累了大量的科学资料和丰富的工作经验。
(崇尚品德的故事)热爱祖国的故事_数学家华罗庚
(崇尚品德的故事)热爱祖国的故事_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华罗庚家境非常贫寒,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在家,但他很聪明,具有数学方面的天赋。
辍学之后,他对数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而且也懂得用功读书,他从一本《大代数》,一本《解析几何》及一本五十几页从老师那儿摘抄来的《微积分》开始,勤奋自学,踏上了通往数学大师的路。
华罗庚辍学期间,帮父亲打理小店铺。
为了抽出时间学习,早上天还没有亮他就起床,隔壁邻居早起磨豆腐的时候,华罗庚已经点着油灯在看书了。
炎夏的晚上,他很少到外面去乘凉,而是在蚊子嗡嗡叫的小店里刻苦学习。
严冬,他常常把砚台放在脚炉上,一边磨墨一边用毛笔蘸着墨汁做习题。
每逢年节,华罗庚也不去亲戚家里串门,埋头在家里读书。
白天,华罗庚就帮助他的父亲在小杂货店里干活或站柜台。
顾客来了,帮助他父亲做生意,打算盘,记账。
顾客走了,就又埋头看书或演算习题。
有时入了迷,竟然忘记了接待顾客。
时间久了,父亲很生气,干脆把华罗庚演算的一大堆草稿纸拿来就撕,撕完扔到大街上。
有时甚至把他的算草纸往火炉里扔。
每逢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华罗庚总是拼命的抱住他视之如命的算草纸,不让他父亲烧掉。
华罗庚在清华大学数学系任助理员时,如鱼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数学的海洋里,只给自己留下五六个小时的睡眠时间。
说起来让人很难相信,华罗庚甚至养成了熄灯之后也能看书的习惯。
他当然没有什么特异功能,不是在黑暗中看书,而是头脑中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
他在灯下拿来一本书,看着题目思考一会儿,然后熄灯躺在床上,闭目静思,开始在头脑中做题。
碰到难处,再翻身下床,打开书看一会儿。
就这样,一本需要十天半个月才能看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看完了。
华罗庚被人们看成是不寻常的助理员。
第二年,他的论文开始在国外著名的数学杂志上陆续发表。
清华大学破了先例,决定把只有初中学历的华罗庚提升为助教。
几年之后,华罗庚被保送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
可是他不愿读博士学位,只求做个访问学者。
因为做访问学者可以冲破束缚,同时攻读七八门学科。
(崇尚品德的故事)热爱祖国的故事_博学多才的康熙帝
康熙皇帝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的为数不多的伟大政治家,还是多才多艺的学者。
钱宗范在《康熙》中说:“他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
自然科学方面的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地理、农学、医学、工程技术;人文方面的经、史、子、集;艺术方面的声律、书法、诗画,他几乎都有所研究。
他写出了八九十篇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论著,亲自审定了多种历史方面的书籍,还精通多种民族语言。
康熙皇帝很小的时候就刻苦读书。
每天读书竟达十余小时之多。
至青年时,读经、史、子、集已滚瓜滥熟。
特别可贵的是,他成年以后,在治理国家的实践中,知道了自然科学的重要,便苦学起自然科学来。
据史书《正教奉褒》记载:他亲自召见外国传教士中明白自然科学的徐日升、张诚、白进、安多等人,请他们轮流到内廷养心殿讲学。
讲学内容有:量法、测算、天文、历法、物理诸学。
就是外出巡视,他也邀请张诚等人随行,每天工作空闲的时候,请他们到处讲学。
皇帝对数学很感兴趣,因此,他每天都要学习两三个小时。
此外,在内室里,无论昼夜,皇帝都日益把更多的时间用于钻研数学。
康熙皇帝一向厌恶衰萎不振、庸庸碌碌的生活,因此,即便他工作到深夜,次日早晨仍然起得很早,这使得大臣们经常要尽早进宫谒见皇帝。
但仍然有好几次大臣们还未动身时,他传召臣子们进宫的谕旨就已经到达了,有时这只是为了让大臣们审阅他在前一天晚上所做的数学题。
皇帝总是抱着浓厚的兴趣要把数学应用于实际,也会练习数学仪器的操作,康熙皇帝的勤勉好学,不得不让人钦佩。
康熙皇帝由于研究西欧科学的好学心,对圣教也产生了兴趣。
在传教士们大讲西欧科学的时候,皇帝通过与南怀仁神父的闲谈,了解到了关于天主教的初步知识。
于是,传教士们特地向皇帝敬献了几种关于天主教的书籍,其中包括著名的耶稣会士利玛窦的名著《天主实义》。
皇帝浏览了这些书籍,对《天主实义》表示了特别的敬意,并将这部书留在身边,抽时间刻苦阅读,六个多月就把它看完了。
康熙皇帝自己在学习方面的心得就是:对于刻苦学习知识,他从未感到过苦恼。
(崇尚品德的故事)热爱祖国的故事_重复温习的丰子恺
丰子恺,原名丰润,又名丰仁,浙江桐乡石门镇人。
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他自幼喜欢读书,尤其酷爱画画,一生孜孜于学,不倦求索,在绘画、音乐、文学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主要作品有《丰子恺画集》、散文集和翻译作品。
丰子恺每次读书都要反复地温习,只要读完一个章节,就复习一遍;读完后一个章节,就要复习前一个章节;每次重复时,他都要一丝不苟认真地阅读。
通过这种方法,使他对书中精粹的内容、正确的观点都得到良好的吸收,也加强了记忆。
丰子恺在师范学校毕业后开始学外语。
丰子恺学英语时,一年看的英文长篇小说就达好几百本。
学英语时也一样很重视温习,每课他都要读上几十遍,分多次进行,第一天读第一课十遍;第二天读第二课十遍,温习第一课五遍;第三天读第三课十遍,温习第一课,第二课各五遍;第四天读第四课十遍,温习第二课,第三课各五遍,第一课两遍;这样,过半个月再读一遍。
这种学习方法很符合教育学中记忆的规律。
第一天十遍,第二天第三天各五遍,遗忘速度最快时,也是他读书遍数最多的时候。
第四天两遍,半个月后再复习一遍,完全可以抑制遗忘。
通过这种学习方法,他把所学教材变成长期信息储存在脑子里。
丰子恺五十三岁时,开始自学俄语。
他用的课本是《俄语一月通》,这本书是从日文的“四周间”(即“四星期通”)翻译过来的。
读完了这个课本,他就找一些俄文原著,对照着中译本读起来。
令人吃惊的是,他学俄文学了九个月就开始阅读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的原著了,全书九个月读完。
以后他就动手翻译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三十一万字,五个月译完。
从开始学俄语到动手译《猎人笔记》,不到两年的时间!而且他当时还有作画、编书等任务以及种种社会活动,学俄语还是业余的。
丰子恺先生学外语,尤其是俄语,既没有老师,也没有完备的教材,全靠自己刻苦钻研,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大的成绩,这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他成为我国现代翻译家,在短短的几年内他陆续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面向中小学生和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崇尚品德的故事)热爱祖国的故事_“译界之王”林纾
林纾,字琴南,号畏庐,出生于福建闽县,中国近代的文学巨匠、译界泰斗。
林纾从小家境贫寒,但他酷爱读书,在为生计奔波的同时从来没有放弃过苦读,而且他酷爱中国传统文学,自幼就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林纾小时候,由于买不起书只能搜罗旧书苦读,曾经得到《史记》、《汉书》残本,潜心研读,日夜不辍。
林纾自称“四十五以内,匪书不观”。
李宗言家藏三四万卷书籍,林纾与之交结,得以遍读,从而积累涵养了惊人的写作才能。
如果他遇见谁有什么好书就借来自己抄,按约定的时间归还。
舅父送他一部《康熙字典》,他置于案头,时时翻检,并在案头边的墙面上画了一具棺材,旁边写着“读书则生,不则入棺”,把这八个字作为座右铭来鼓励、鞭策自己。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他活着就要读书,如果不读书,还不如死去。
他常常是起五更睡半夜地摘抄、苦读。
他每天晚上坐在母亲做针线的清油灯前捧着书孜孜不倦地苦读,读完一卷书才肯上床休息。
由于家穷,加上读书的劳累,他十八岁时患了肺病,连续十年经常咳血,但他卧在病床上还坚持刻苦攻读。
到二十二岁时,他已读古书两千多卷,三十岁时,他读的书已达一万多卷了。
他曾经说:“用功学习虽是苦事,但如同四更起早,冒着黑夜向前走,会越走越光明;好游玩虽是乐事,却如同傍晚出门,趁黄昏走,会越走越黑暗。
”一部《史记》,他苦读了八年,每读完一篇,便用白纸覆盖原文,默默思考看过的内容;韩愈的散文虽然不到百字,他也要读上几个月,直悟得其精义方才改读他篇。
正因为他勤奋好学,不到三十就能文善画;读书已达两千余卷,他曾经对人说:“我的一支笔,靠在闽县南门城墙上,没有人搬得动。
”他不懂外文,但由于他的文学功底深厚,竟采用世人很少见的翻译书的方式:先后由十多个懂外文的人做口述,他做笔译,将英、美、法、俄、日等十几个国家的一千七百余部名著翻译成中文,给后来的文学翻译奠定了一个基础,影响很大。
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就是他与别人合作翻译的第一部外国长篇小说。
林纾的译作在当时的古老中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些西洋小说向中国民众展示了丰富的西方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
(崇尚品德的故事)勤劳俭朴的故事_于爱党的故事
于爱党是一个农民的女儿,父亲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常常住院治疗,家境并不富裕。
1999年,于爱党考入河南中医学院,遇到了同宿舍残疾同学李秀玲。
李秀玲家在农村,因患先天性脊椎断裂症,身高只有1.3米左右,腿脚还有伤残。
看着上趟厕所都举步维艰的秀玲,于爱党心里很不是滋味,便主动与她接近。
熟识后于爱党才知道,秀玲不仅身患疾病,还有一个残缺不全的家。
当年,她的母亲带着两个哥哥嫁给了父亲,但在秀玲刚满10岁时,母亲和哥哥们因嫌弃她残疾就离家出走了,只剩下年近60岁的老父亲与她相依为命。
父女俩仅靠一年两季的收成艰难度日。
秀玲艰难而曲折的经历,深深触动了于爱党。
于爱党暗下决心,只要自己在校一天,就要帮秀玲一天。
在学校的5年中,于爱党每天都起得很早,帮秀玲准备好洗漱用品后,搀扶着她去厕所;上课时,于爱党充当拐杖,扶着秀玲走下3层楼的宿舍,再爬上5层楼的教室。
爱党担心原本身体不好的秀玲因吃不好营养不良,便把父亲每月给她的200元生活费拿出来,与秀玲共用。
秀玲断裂的脊椎时常压迫神经,致使她的右脚冰冷麻木,尤其到了冬天,这种症状就更加严重。
为减轻秀玲的痛苦,促进腿脚部位的血液循环,于爱党经常帮她按摩揉搓。
1999年冬天,于爱党的父亲又一次因为心脏病发作住进了医院,急需她的照顾。
当天早晨天还没亮,于爱党就起床先帮秀玲买了些食品送到宿舍,然后立即赶到医院去看爸爸。
在医院照顾爸爸期间,还经常赶回学校照顾秀玲。
2000年8月,眼看就要开学了,但秀玲还是凑不够下一年的学费。
于爱党不忍心看着秀玲就这样失去继续上学的机会,很想帮她。
可就在不久前,于爱党的父亲因治病花去了家里多年的积蓄,姐姐又出车祸,被撞断了6根肋骨,医疗费就花了1万多元。
于爱党还有3个弟弟,两个读高中、一个读大学,都是急着用钱的。
于爱党深知家中的困难,但如果秀玲不能毕业,其前途就更渺茫了。
想到这,于爱党还是硬着头皮向父亲求助。
善良淳朴的父亲听了秀玲的故事,也很感动,就把给上大学的弟弟准备的2 000多元学费交给了于爱党。
与书为伴培养品格的名人事例
与书为伴培养品格的名人事例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有不少名人与书为伴,从而滋养出了令人钦佩的品格。
这就好比一颗种子,在书籍的沃土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
就说钱钟书先生吧。
他可是个不折不扣的书痴。
钱钟书的家就像是一座书城,到处都堆满了书。
他把自己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知识的花丛中尽情采蜜。
他看书不只是为了获取知识,更是一种灵魂的对话。
他的幽默、睿智、豁达,哪一样不是从书中得来的呢?你看,他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刁难时,就像一位武林高手,轻松化解。
这功夫可不是天生的,那是从无数的书籍里修炼出来的。
要是没有书的陪伴,他能有那种看穿世事却又不失风趣的品格吗?再看看鲁迅。
鲁迅小时候就对书充满了热爱。
在那古老的私塾里,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典籍。
他读书就像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每一本书都是他手中的火把。
他的文字犀利如剑,这剑是怎么铸就的?还不是在书的熔炉里千锤百炼而成。
他看到了社会的黑暗、人民的苦难,而书就像他的军师,给他出谋划策,让他能够用文字去战斗。
他的那种硬骨头精神,那种为民族呐喊的勇气,就像是一棵苍松,傲然挺立在风雨之中。
这苍松的根基,就是他读过的一本本充满力量的书籍。
他的品格,因为书而变得坚毅、不屈,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无数中国人前行的路。
还有杨绛先生,她一生与书相伴。
在那些动荡的岁月里,书就像是她的避风港。
无论外界如何喧嚣,她只要钻进书里,就像鱼儿游进了大海,自由自在。
她的温柔、淡定、从容,就像一泓清泉,在岁月的山谷里静静流淌。
这清泉的源头,就是她所读过的古今中外的书籍。
她从书中学会了如何对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平和地面对一切。
你能说,她那令人敬仰的品格,不是书赋予她的吗?我们这些普通人啊,有时候总是抱怨自己的品格不够好,不够坚强,不够豁达。
可我们有没有像这些名人一样,把书当成自己最亲密的伙伴呢?如果我们每天都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无聊的事情上,就像在一片荒芜的沙漠里瞎逛,能得到什么滋养呢?而书,就像是那片沙漠里的绿洲,只要我们走进去,就能找到生命的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是我国著名的学者、作家、诗人。
钱钟书出生于书香门第,以周岁抓“周”抓到书而取名“钟书”。
从小伯父开始教他读书,七八岁时,已能囫囵吞枣地阅读家藏的或书摊上租来的一系列小说。
十四岁时,曾经借到大批通俗文学杂志如《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专心致志的浏览。
关于钱钟书的勤奋,一个朋友回忆,他们每次进入线装书库几乎都会见到钱钟书。
钱钟书拿着铅笔和笔记本,不断地翻检书籍,不断地抄录、做笔记,常常不知不觉地就忘记了时间。
有时,他会在那里向青年人介绍各类古籍,告诉他们这些书的插架所在,历历如数家珍。
文学研究所图书馆馆藏线装书十分丰富,许多线装书的借阅卡上只有钱钟书一个人的名字。
文学研究所图书室当年收藏有许多好书,特别是珍贵的外文书,其中不少就是他帮助订购或搜寻来的。
据说他精读的每一部书都反复点评,他看过的书你不会找到一点空余地方。
现在整理出版的《〈宋诗纪事〉补正》就是批注在《宋诗纪事》空白之处的。
他的夫人杨绛曾在一篇文章中说,钱钟书撰著《管锥编》时,她为他收拾、检点笔记本,整整花费的两天的时间,装了好几大麻袋。
《管锥编》印出的书虽然只是五本,可是钱钟书为此做了长期、深厚的学术积累。
在河南的“五七”干校无书可读,他就反复地认真读随身所带的字典和笔记本。
只要是他作的书,几乎没有一部在重印或再版时不作大大小小的修改。
他的《谈艺录》初版和再版所作的补订,篇幅却与原作相等。
补订本不但增加了对中国古代文论的辨析和阐发,还大量吸收了西方新学科、新理论的成果,使这部三十多年前的书依旧能够傲然屹立在当今时代的学术前沿。
钱钟书先生勤奋精熟典籍,许多人以为他是位“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的老先生,实际上这是一个大误会。
钱钟书晚年几乎是足不出户,但是世界思想界的动态对他来说并不陌生。
伦敦的《泰晤士报》的每周文学增刊,不管他有多忙每期必看,而且看得很仔细,很认真。
所以一些新观点、新学说都逃不出他的视线。
钱钟书的文学成就很大,著有《管锥编》、《谈艺录》和《围城》等。
而《围城》则倾倒一时读书之人。
后来有“交谈不说《围城》记,纵读诗书也枉然”之说。
另著有小说集《人·兽·鬼》,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学术著作《七缀集》等,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
勤奋,唯有勤奋,是实现天才的真正必要条件。
我们大多数人不具备也学不到钱钟书的天资禀赋,但我们完全可以学习他那超常的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