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ppt
合集下载
皖南事变
以项英为主的皖南新四军对北渡先是采取了拖的态度,而后,在中央的再三命令,严辞批评下,他才迟迟的执行了东进北渡计划,而此时国民党蒋介石也早已下了消灭新四军决心,并严令顾祝同执行,但即使这个时候,东进路线如果按照叶挺的计划和建议进行,也是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的,就在项英做出东进的决定后,他却率新四军向南出发,对外称先向南,再向东到苏南,而向南即是茂林山区,这里山路崎岖险关层叠,这给国民党包围并消灭皖南新四军创造了地利上的条件,显然,向东还有生机,向南是极大的涉险。
皖南事变
1940年10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将皖南新四军部队转移到长江以北地区,以局部的让步来争取中间派的同情,缓和国民党顽固派的攻势,使自己站在有利的位置,迎接国民党顽固派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第二次反共高潮。
中共中央在给项英等人的指示中,只是从原则上和大的方向上对皖南新四军的北移作了规定,至于新四军是从繁昌、铜陵间渡江到无为地区,或先移苏南,再移苏北,都没有指定具体的北移路线,为的是给皖南新四军的领导人以自主权和临机处置权,以便他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敌情变化决定部队的行止。
新四军具体领导体制上的缺陷始终不能消弥项、叶矛盾。叶挺是新四军军长,理应负责新四军的军事工作,项英是副军长,协助军长工作。但军长叶挺不是共产党员,副军长项英担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书记、中央军委新四军军分会主席。按组织和秘密原则,党的会议叶不能参加,党的指示和文件叶无权阅读;按照党指挥枪的原则,叶挺应在副军长项英的指示下工作,上级指示也由项英口头传达。由于叶是非党员,不能参加党的会议和军分会会议,因此在研究新四军工作中有种种不方便,也不能及时参加军中事务的处理。
为什么皖南新四军迟迟不肯执行北渡计划?为什么在不得已东进北渡时又向南出发?而且还带着新四军的全部家当,背负沉重的负担。从《皖南事变》书中对项英人物的细致描写塑造中,了解了项英的思想深处存在的极阴秘的个人想法,正如任何伟大人物者有自己的思想上和性格上的弱点一样,项英本人也不例外,只所以他迟迟不执行北渡计划,又只所以他南进茂林,是有他自己的整套完整思想的,正是这套思想害了皖南的新四军,最终也害了他自己。一个人的功过得失、言行及性格的发展,总离不开主观客观原因和历史的现实原因。项英不是神仙,也不是木头,而是一个具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是个既有优点,又有错误的人。皖南新四军迟迟不执行北渡计划,而不得以执行时却又向南进发,实为项英的个人情绪支配了皖南新四军的行动,照此分析,他的南进并不是绕道东进,而是图谋执行他南进国民党敌后山中打游击的战略计划,正是项英追求自己目的的这种行动导致了皖南新四军的惨败。
皖南事变
1940年10月下旬,中共中央决定将皖南新四军部队转移到长江以北地区,以局部的让步来争取中间派的同情,缓和国民党顽固派的攻势,使自己站在有利的位置,迎接国民党顽固派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第二次反共高潮。
中共中央在给项英等人的指示中,只是从原则上和大的方向上对皖南新四军的北移作了规定,至于新四军是从繁昌、铜陵间渡江到无为地区,或先移苏南,再移苏北,都没有指定具体的北移路线,为的是给皖南新四军的领导人以自主权和临机处置权,以便他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敌情变化决定部队的行止。
新四军具体领导体制上的缺陷始终不能消弥项、叶矛盾。叶挺是新四军军长,理应负责新四军的军事工作,项英是副军长,协助军长工作。但军长叶挺不是共产党员,副军长项英担任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书记、中央军委新四军军分会主席。按组织和秘密原则,党的会议叶不能参加,党的指示和文件叶无权阅读;按照党指挥枪的原则,叶挺应在副军长项英的指示下工作,上级指示也由项英口头传达。由于叶是非党员,不能参加党的会议和军分会会议,因此在研究新四军工作中有种种不方便,也不能及时参加军中事务的处理。
为什么皖南新四军迟迟不肯执行北渡计划?为什么在不得已东进北渡时又向南出发?而且还带着新四军的全部家当,背负沉重的负担。从《皖南事变》书中对项英人物的细致描写塑造中,了解了项英的思想深处存在的极阴秘的个人想法,正如任何伟大人物者有自己的思想上和性格上的弱点一样,项英本人也不例外,只所以他迟迟不执行北渡计划,又只所以他南进茂林,是有他自己的整套完整思想的,正是这套思想害了皖南的新四军,最终也害了他自己。一个人的功过得失、言行及性格的发展,总离不开主观客观原因和历史的现实原因。项英不是神仙,也不是木头,而是一个具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是个既有优点,又有错误的人。皖南新四军迟迟不执行北渡计划,而不得以执行时却又向南进发,实为项英的个人情绪支配了皖南新四军的行动,照此分析,他的南进并不是绕道东进,而是图谋执行他南进国民党敌后山中打游击的战略计划,正是项英追求自己目的的这种行动导致了皖南新四军的惨败。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课件
无条件投降
日本停战诏书 (原件)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 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
在投降书上签字(南京市黄浦路中央军 校大礼堂举行)9月9日为中国战区战争
胜利日,至此中国抗战胜利结束。
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汪伪国民政府成立
日本对国民党政府进行 政治诱降,付之以军事 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 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 区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汪精卫在南京 伪国民政府成
立仪式上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国民党顽固派于 1941年1月,制 造了震惊中外的 “皖南事变”。
周恩来为皖 南事变挽词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7/282021/7/28Wednesday, July 2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7/282021/7/282021/7/287/28/2021 10:54:41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7/282021/7/282021/7/28Jul-2128-Jul-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7/282021/7/282021/7/28Wednesday, July 28, 2021
材料研读
“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 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 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 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 的。”
日本停战诏书 (原件)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签字 仪式在东京湾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举行。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
在投降书上签字(南京市黄浦路中央军 校大礼堂举行)9月9日为中国战区战争
胜利日,至此中国抗战胜利结束。
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汪伪国民政府成立
日本对国民党政府进行 政治诱降,付之以军事 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 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 区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汪精卫在南京 伪国民政府成
立仪式上
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国民党顽固派于 1941年1月,制 造了震惊中外的 “皖南事变”。
周恩来为皖 南事变挽词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7/282021/7/28Wednesday, July 28,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7/282021/7/282021/7/287/28/2021 10:54:41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7/282021/7/282021/7/28Jul-2128-Jul-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7/282021/7/282021/7/28Wednesday, July 28, 2021
材料研读
“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 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 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 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 的。”
第二章第3节
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召开八七 会议,在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 面出政权”,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武 装斗争的重要性。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
一枪——南昌起义.rm.rm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秋收 起义和广州起义是探索中国革命新道 路的起点。霹雳一声惊天地——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rm (上). 秋收起义(上走向井冈山――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及意义
它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 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它从中国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列 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 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 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 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 法论意义。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 委员长有极大权力,“对于党政军一切事 务,得不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 还决定要彻底清查与整理户籍、保甲,健全保 甲制度。规定要以保甲为单位,强制民众推行 “国民抗敌公约”,宣誓“服从最高领袖蒋委 员长之领导,尽心尽力,报效国家”等。
• 会后,国民党根据会议确定的方针,陆续 制定了《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异党问题处 理办法》、《处理异党实施方案》等一系列反 共文件。因此,这次会议的召开,是抗战时期 国民党改变政策,逐渐采取消极抗战、积极反 共政策的标志。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 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率领被领导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 争,并取得胜利; 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 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 育。
(3)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统一性 独立性——思想上、政治上和组
皖南事变
图为1990年,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五十周年,在安徽省泾县城郊的水西山 修建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占地 15万公顷,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
“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
皖南事变
新四军事件
时间:民国30年(1941年)1月4日-1月14日。 人物:中华民国辖下的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部队
与新四军 事件:抗战期间,国民党顽固派对华中的新四军
军部所发动的一次突然袭击,是国民党第二次反 共高潮的顶点。
国情: A. 处于抗战时期
B. 民生凋敝
C. 两党政治矛盾上升
背景: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加 紧制造反共磨擦活动。1940年10月19日,国 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何应钦、白崇 禧发出致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 和新四军叶挺军长的“皓电”。“皓电”对中 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进行了种种攻击 和诬蔑,并要求在大江南北坚持抗战的八路军、 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全部开赴黄河以北,并将50 万八路军、新四军合并缩编为10万人。“皓电” 成为第二次反共高潮的起点。
影响意义:
1、在国际上国民党陷入了空前孤立的境地。 2、激起海外华侨的强烈愤慨 3、在国内触发了抗议浪潮 4、国共相争,为敌所乘 5、迫使国民党当局继续进行国共合作一致抗日
皖南事变发生后的1941年1月17日,周恩来在重 庆《新华日报》上发表亲笔题词:“千古奇冤,江 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事件过程
1.毛泽东覆电后,共产党新四军并未如晧电及共产党中央所 言随即移防。另一方面,因迟迟未见移防。 2.1941年1月4日夜晚,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由泾县云岭地 区出发,准备分左、中、右三路纵队,向长江以北转移。 3.顾祝同无预警地将新四军军队包围和袭击。 4.新四军总部请求不惜全面破裂威胁,向国民党提出严重交 涉,周恩来在13日向国民党提出抗议。 5.双方火线冲突进行七天七夜,新四军因兵力薄弱陷于绝境。 6.结束标志:
“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
皖南事变
新四军事件
时间:民国30年(1941年)1月4日-1月14日。 人物:中华民国辖下的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部队
与新四军 事件:抗战期间,国民党顽固派对华中的新四军
军部所发动的一次突然袭击,是国民党第二次反 共高潮的顶点。
国情: A. 处于抗战时期
B. 民生凋敝
C. 两党政治矛盾上升
背景: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加 紧制造反共磨擦活动。1940年10月19日,国 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何应钦、白崇 禧发出致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 和新四军叶挺军长的“皓电”。“皓电”对中 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进行了种种攻击 和诬蔑,并要求在大江南北坚持抗战的八路军、 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全部开赴黄河以北,并将50 万八路军、新四军合并缩编为10万人。“皓电” 成为第二次反共高潮的起点。
影响意义:
1、在国际上国民党陷入了空前孤立的境地。 2、激起海外华侨的强烈愤慨 3、在国内触发了抗议浪潮 4、国共相争,为敌所乘 5、迫使国民党当局继续进行国共合作一致抗日
皖南事变发生后的1941年1月17日,周恩来在重 庆《新华日报》上发表亲笔题词:“千古奇冤,江 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事件过程
1.毛泽东覆电后,共产党新四军并未如晧电及共产党中央所 言随即移防。另一方面,因迟迟未见移防。 2.1941年1月4日夜晚,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由泾县云岭地 区出发,准备分左、中、右三路纵队,向长江以北转移。 3.顾祝同无预警地将新四军军队包围和袭击。 4.新四军总部请求不惜全面破裂威胁,向国民党提出严重交 涉,周恩来在13日向国民党提出抗议。 5.双方火线冲突进行七天七夜,新四军因兵力薄弱陷于绝境。 6.结束标志:
皖南事变
事件过程2
•
1月22日,毛泽东发表谈话,指出皖南 事变是国民党酝酿已久的全国性反共突然 事变的开端,揭露蒋日勾结,蓄谋灭共和 打击人民军队的罪行,号召全国人民起来 斗争,并提出了取消1月17日的反动命令、 惩办皖南事变祸首、恢复叶挺自由、交还 新四军全部人枪、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 实行民主政治等12条解决皖南事变的根本 办法。
历史背景
1941年1月4日,项英率新四军军部和部队共9000余人 北移。6日,当进入安徽泾县茂林地区时,突遭事先埋伏的 国民党军队7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和袭击。广大指战员经7 昼夜浴血奋战,但终因众寡悬殊,措施失当,弹尽粮绝,除 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一部被俘,大部壮烈牺牲。 军长叶挺与对方谈判被扣,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 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中被叛徒杀害。17日,蒋 介石竟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其番号,并声称要将 叶挺交军法审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新四军失败的原因
不少研究者以皖南新四军惨遭围歼的结果,逆推出皖南新四 军所选择的北移路线是一条错误的路线,是导致皖南新四军失败 的主要原因。也有的研究者认为,“部队最后确定的北移路线, 并不失为一种有利选择,它并非是一条自投罗网的自杀路线。根 据大量的历史资料,我们认为,从当时的情况看,对皖南新四军 选择南下茂林的北移路线不能一概否定,南下茂林的路线在当时 是相对安全的路线。 事实上,皖南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蓄意制造的一起反共阴谋 事件。国民党顽固派处心积虑要消灭皖南新四军,在强迫我军北 移并指定北移路线的同时,制定了对皖南新四军的围歼计划,企 图将皖南我军压迫至江边,然后与日、伪聚而歼之。在这种情况 下,皖南新四军不论走哪条北移路线,与国民党军队的冲突都是 难以避免的。
事件过程3
• 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 庆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重抗议,利用一切 公开场合和机会,向社会各界和驻重庆的 美、英、苏等国外交、军事人员与记者等 揭露了皖南事变的真相。中国共产党的正 义立场,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各民主党 派、海外华侨及国际舆论的广泛同情和支 持。经过共产党的坚决斗争,终于打退了 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
第五章 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六、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和国际援华活动
1、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2、国际援华活动
左图:白求恩大夫 右图:美国“飞虎队”
下图:史沫特莱
第一节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卢沟桥事变、佟麟阁 、赵登禹、淞沪会战、洛川会议 《抗战建国纲领》、国民参政会、平型关战斗、陶德曼调停 南京大屠杀 、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工厂内迁
上图:佟麟阁与赵登禹将军 下图;日军进入北平(前门)
5、八一三事变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左上:八一三事变(市民逃难)
左下:国共谈判代表在南京
二、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
1、洛川会议
2、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 大会 3、中间党派的抗战主张 4、国民参政会的召开 5、战区工厂、学校内迁
三、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积极作战
二、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在缅北的反攻
右上:开赴前线的远征军 右下:远征军进攻密支那
三、解放区战场的局部反攻
左上:局部反攻中的新四军 左下:张爱萍将指挥反攻 右图:新四军解放高邮战报
四、豫湘桂战役及结果
右上:日军进入衡阳
右下:保卫衡阳被残杀的军民遗骸
五、史迪威事件和美国对华政策的逆转
1、史迪威事件 2、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的确立
下图:汪精卫与东条英机(1942)
二、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
1、南岳军事会议 2、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
左图:第一次长沙战役要图 右图:抗战名将张自忠将军
三、敌后战场的巩固与扩大
1、华北抗日根据地军民的反 “扫荡”斗争 2、华中、华南抗日根据地军 民的斗争
左图: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 中图:破坏敌人交通线
右图:百团大战中的八路军
1、雅尔塔会议和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
人教版历史选修2课件:第七单元第3课
向明显,开始执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
(2)概况 ①时间:1941年初.
②地点:安徽泾县云岭茂林地区.
③经过:黄河以南的八路军和新四军遭国民党
叶挺 的袭击;新四军大部分牺牲,军长_____在谈判
中被扣押.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4.各方态度 (1)中共:坚决回击,重建新四军;公布大量事实
裁统治、争取民主斗争的史实,认识其在中国 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意义.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学习目标 1.掌握国民党独裁统治的表现和特征.
2.了解皖南事变的经过,分析其性质及其影响.
3.掌握“三三制”原则的内容,分析其意义. 4.分析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治建设对新中国建
立民主政权的意义.
图文探究 陕甘宁边区实行的“三三制”原则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材料1:陕甘宁边区的“豆选诗”及选举情景(如 右图)
金豆豆,银豆豆,豆豆不能随便投,选好人,办好
事,投在好人碗里头. 材料2:1941年,陕甘宁边区进行“三三制”政权 的普选.这次选举全边区有80%的人参加了投 票.按“三三制”比例,选出了乡、县、边区三级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特别提醒:国民党实行“以党治国”的模式,党
组织延伸和渗透到社会、产业、文化、教育 各个部门和组织中去,直达基层.在中国政党制 度史上,这种以政党代替君主的独裁形式上是 首创的,所以叫做现代独裁.
栏目 导引
第七单元
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主的斗争
3.“皖南事变” 反共投降 (1)背景:国民党抗战表现出府委员会.
皖南事变
1941年1月4日夜晚,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队9000余人由泾县云岭地区出发,准备分左、中、右三路纵队,经江苏南部向长江以北转移。
5日,部队行至茂林地区时,遭到顾祝同无预警地将新四军军队包围和袭击。
6日,顾祝同与上官云相率第三战区之第32集团军五十二师、四十师8万多人,在蒋介石命令下,向新四军发起总攻,并强令“彻底加以肃清”。
中共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提出在政治上取攻势、在军事上取守势,坚决击退国民党顽固派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正确方针。
周恩来领导南方局在重庆,对国民党顽固派从政治上和宣传上进行了猛烈反击。
周恩来为《新华日报》题写“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词,对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有力的声讨。
中共中央军委还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整编全军,
1990年初,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士殉难五十周年,在泾县城郊的水西山修建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占地 15公顷,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胜利(共65张ppt)
1945年10月25日 台湾光复(受降仪式)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伟大意义
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中苏友好协会举办一次酒 会,邀请国共双方代表及各报社记者参加。席间,一位 国民党方面的记者说:“我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 ‘日本投降的原因’,谜底是‘我国古代一人名’。”
结果出现了几个谜底:“屈原”“苏武”“蒋 干”“毛遂”“共工”。
意义 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武汉会战期间,中国空军和海军也积极参与 了作战。在苏联航空志愿大队的配合下,中国空 军鏖战长空,与日军航空兵空中大战7次,击毁 日机78架,炸沉日舰23艘,有力地支援了地面 部队的作战。中国海军也英勇作战,击沉,击伤 日军舰艇及运输船只共50余艘,击落日机10余 架,但自身也损失惨重,基本上全军覆没。
1941年1月4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 从云岭驻地出发绕道北上。6日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 军队七个师8万余人的包围袭击。新四军部队英勇奋战七昼夜,终 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2000余人突出重围外,一部被打散, 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军长叶挺在和国民党谈判时被扣押,政治部 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周子昆在突围中被叛徒杀害。 1月17日,蒋介石反诬新四军“叛变”,宣布取消新四军番号,声 称将把叶挺交付“军法审判”。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这一 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最高峰。
概况
台儿庄战役 时间 1938年3月 地点 山东台儿庄 指挥 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 歼敌 歼灭日军10000多人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
影响 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
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 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李宗仁
“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 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至此一扫而空,抗战 前途露出一线曙光。……区区台儿庄地区经此 一战,几成民族复兴的象征。我军得此鼓励, 无不精神百倍,都出现一片欢乐之情,为抗战 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
八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课件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21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 战
苏联红军的坦克部队向日本关东军 进攻
苏联红军向东北兴安岭地区的 日军发动进攻
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
2019/4/13
22
1945年8月9日,毛泽 东发表《对日寇的最 后一战》声明。
八路 军解 放山 海关
2019/4/13 八路军收复石家庄
23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 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台湾也回归祖国怀抱。
八年级历史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2019/4/13
1
新课导入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 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 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在 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 上举行(如右上图)。经 过八年的全民族抗战,中 国军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 争的历史性胜利。中国军 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中 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 伟大意义是什么?今天就 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943年9月,意大利法西斯 宣布投降。
20
1945年4月,德国法西斯希特勒自 杀 2019/4/13 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宣布投降
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一枚原子 弹。上图表示的是原子弹的蘑菇云及原子弹后的城市惨像。 2019/4/13
2019/4/13
30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 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 流砥柱的作用。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 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 持,也是分不开的。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 战
苏联红军的坦克部队向日本关东军 进攻
苏联红军向东北兴安岭地区的 日军发动进攻
苏联红军进入哈尔滨
2019/4/13
22
1945年8月9日,毛泽 东发表《对日寇的最 后一战》声明。
八路 军解 放山 海关
2019/4/13 八路军收复石家庄
23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 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台湾也回归祖国怀抱。
八年级历史上册(RJ) 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2019/4/13
1
新课导入
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 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 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在 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 上举行(如右上图)。经 过八年的全民族抗战,中 国军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 争的历史性胜利。中国军 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中 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 伟大意义是什么?今天就 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
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943年9月,意大利法西斯 宣布投降。
20
1945年4月,德国法西斯希特勒自 杀 2019/4/13 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宣布投降
1945年8月6日、9日,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一枚原子 弹。上图表示的是原子弹的蘑菇云及原子弹后的城市惨像。 2019/4/13
2019/4/13
30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 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 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2.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 流砥柱的作用。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 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 持,也是分不开的。
皖南事变PPT
事实上,皖南事变是国民党顽固派蓄意制造 的一起反共阴谋事件。国民党顽固派处心积虑要 消灭皖南新四军,在强迫我军北移并指定北移路 线的同时,制定了对皖南新四军的围歼计划,企 图将皖南我军压迫至江边,然后与日、伪聚而歼 之。在这种情况下,皖南新四军不论走哪条北移 路线,与国民党军队的冲突都是难以避免的。 那种把皖南新四军南下茂林的北移路线看作 是皖南事变的“根本性问题”的观点是错误的, 南下茂林的路线不是皖南新四军失败的主要原因。 皖南事变是一出悲剧,毛泽东、蒋介石、项 英和叶挺四人之间的相互矛盾错综复杂。蒋介石 梦寐以求的是吃掉江南这支军队,最后得手了。 毛泽东意欲驾驭这支部队,但鞭长莫及。叶挺极 力报效中华,可惜壮志未酬;项英百劫而后生, 但难逃悲剧下场——这是两党在斗法,这是民族 的悲哀,这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得益的只能是东 洋的日本人。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江山依旧,松柏常青, 但已经物去人非,过去的胜者和败者都成为过去, 留下的只是冤屈者的悲愤和后来人的叹息!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相,是指发生于民 国30年(1941年)1月4日- 1月14日,抗日战争时期中 华民国辖下的国民革命军 第三战区部队与新四军之 间的一次冲突事件。事件 中,新四军所属军部兵力 与皖南部队遭到了严重的 损失。一般认为,此事件 起因为此前黄桥事件,是 国民政府对黄桥事件的报 复行动。全军约9000人, 除1000人余人在黄火星、 傅秋涛率领下突围外,大 部被俘、失散或阵亡。
皖南事变ppt
悲壮七日
双方火线冲突进行了七天七夜,新四 军因兵力薄弱陷于绝境。为保全部队,叶 挺根据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饶漱石的意 见,致书上官云相,指责其“背信弃义”, 表示愿往上官总部协商。14日叶挺一到上 官处即被扣押,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于突围时阵亡。同日,新四军茂林阵地完 全被占领。全军约9000人,除约2000人在 黄火星、傅秋涛率领下突围外,大部被俘、 失散或阵亡。
请大家看一组我家乡的照片, 因为今天我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 里。
震惊:皖南事变竟 然发生在这里!
揭秘: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的历史真相
VS
顾祝同 上官云相 叶挺 项英
到 底 发 生 了 什 么 ?
七 十 年 前 的 皖 南 大 山 深 处 ,
蒋介石曾授予上官云相 光华甲种一等奖章执照
上官云相(1895~1969)字纪青,怀仁镇校小街村 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毕业。历任国民党军队连 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国民政府参军等 职。在蒋介石发动的数次"围剿"红军的战争中担任重要 指挥职务。抗战期间,任第三战区司令部总参议兼第三 十二集团军总司令时参与制造“皖南事变”。1945年后 历任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华北“剿总”副司令 等职,参与反共内战。国民政府第一次授衔陆军中将, 后晋升上将。1949年初去台湾,1969年8月8日在台北 病逝。
国民党磨刀霍 霍准备亮剑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加紧策 划围歼皖南新四军的阴谋活动,制定了“剿灭计 划”。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于1940年12月在 徽州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决定增调队部,由三十二 军团司令上官云相统一指挥。上官云相在宁国县万 福村制定了“进剿计划”,调到皖南的有五二师、 一0八师、七九师、一四四师、六二师、四0师和新 七师等7个师、共8万余人,构成对新四军的严密包 围。
高一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个事变: 皖南事变
三个战场: 正面战场、敌后战场、
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两大文献: 《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
战略防御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
战略反攻阶段
1937年
1938年
1940年
1941年 1942年
1943年 1944年
1945年
淞沪会战 平型关大捷
忻口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广州失守 《论持久 战》
2、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3、历史解释: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的史实,对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做出正确的历史
解释
4、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正确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抗日战争的历程,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从家国情怀角度感悟中国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和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
2、胜利进程
德国无条件 投降
目的
为了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基本经验,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建设新中国做准备
时间、地点 1945年4—6月;延安
内容
①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②中共七大提出了党的政治路线 ③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选举……。
意义
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抗日战争的胜利——核心素养落实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国……
各路大军撤离
侵略战日日争本本是的是进侵个步略小的战国、争,正是经义退不的步起;的长、期野战淞上蛮争沪海的,会沦,中战陷中国国是的个反大
①中国不能速胜 ◎毛②泽中东国在延不安会窑亡洞撰国写《论持久战》
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日本的非正义战争失道寡助, 中国的正义战争得道多助。
——整理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皖南事变简介
加强民族团结与反对分裂
皖南事变教训 我们,应该加 强民族团结, 反对民族分裂
01
民族团结是维 护国家主权与 领土完整的重
要保障
02
我们应该从皖 南事变中吸取 教训,加强民 族团结与反对
分裂
03
坚持独立自主与实事求是
皖南事变教训我们,应该坚持独立自 主,实事求是的原则
独立自主与实事求是是 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取
事变后的善后处理与影响
国共双方就皖 南事变进行了 善后处理,但 未能达成共识
01
皖南事变导致 国共关系进一 步恶化,内战
危机加剧
02
皖南事变对抗 日战争的胜利 产生了严重影 响,延缓了抗 日战争的进程
03
03
皖南事变的影响与后果
国共关系的破裂与内战
皖南事变导致 国共关系破裂, 内战危机加剧
01
国共双方在抗 日战争中的合 作与摩擦在皖 南事变中达到
了顶峰
02
皖南事变后, 国共双方在内 战中展开了激
烈的斗争
03
新四军重组与战争方向的调整
01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进行了重组,继续开展抗日活动 02 新四军调整了战争方向,将抗日重心转向华北地区 03 新四军在重组与战争方向调整过程中,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四军的战略目标
• 新四军的主要目标是抗击日本侵 略,保卫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 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始终坚持 独立自主、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 开展抗日活动 • 新四军的战略目标在皖南事变中 得到了充分体现
日本侵华战争对国共关系的影响
• 日本侵华战争加剧了国共之间的矛盾与摩擦 • 日本侵华战争使得国共双方在地盘、兵力等问题上的分歧更加明显 • 日本侵华战争使得国共双方不得不加强合作,共同抵抗日本侵略 • 日本侵华战争对国共关系的影响在皖南事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心痛皖南事变简介ppt课件
20
16
新四军副军长项英与副参谋长周子昆在蒋 介石下令停火后突围逃出,3月12日两人于 泾县濂坑石牛坞赤坑山遭副官刘厚总开枪 打死。 3月17日,蒋中正发布命令,宣布新四军为 “叛军”,取消新四军番号,将叶挺交军 事法庭审判。
蜜蜂洞
17
18
中国共产党进行回击,指示八路军、新 四军在军事上自卫,在政治上反攻;20日, 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 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
15
两党交涉期间,双方火线冲突东南局副书记 饶漱石的意见,致书上官云相,指责其 “背信弃义”,表示愿往上官总部协商。
14日,叶挺一到上官处即被扣押,新四军 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于突围时阵亡。同日, 新四军茂林阵地完全被占领。全军约9000 人,除约2000人在黄火星、傅秋涛率领下 突围外,大部被俘、失散或阵亡。
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
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
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身陷囹圄,
坚贞不屈,曾作《囚歌》明志。1946年3月
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始获自由。
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于3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庆
7
历史背景:
新四军在扩充势力的过程中,不时与同一战 区的国民党军队发生武装冲突。1940年10月 初,陈毅率領新四军第一支队,突袭江苏北 部的黃桥。
8
同月19日,因为担心类似两党军队冲突的黄 桥事件再度发生,以致影响中日战争战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最高领袖蒋介石命令 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 参谋长的名义,向八路军正副司令朱德、彭 德怀和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发出 “皓电”:命令新四军接电报后迅即将全部 撤到旧黄河以北。 11月19日,毛泽东以上述 受令者“朱彭叶项”四人名义答复:“同意 将安徽南部的新四军部队调到长江以北。” 蒋介石则发手令宽限新四军的北移期限 。
16
新四军副军长项英与副参谋长周子昆在蒋 介石下令停火后突围逃出,3月12日两人于 泾县濂坑石牛坞赤坑山遭副官刘厚总开枪 打死。 3月17日,蒋中正发布命令,宣布新四军为 “叛军”,取消新四军番号,将叶挺交军 事法庭审判。
蜜蜂洞
17
18
中国共产党进行回击,指示八路军、新 四军在军事上自卫,在政治上反攻;20日, 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 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
15
两党交涉期间,双方火线冲突东南局副书记 饶漱石的意见,致书上官云相,指责其 “背信弃义”,表示愿往上官总部协商。
14日,叶挺一到上官处即被扣押,新四军 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于突围时阵亡。同日, 新四军茂林阵地完全被占领。全军约9000 人,除约2000人在黄火星、傅秋涛率领下 突围外,大部被俘、失散或阵亡。
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
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
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
“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身陷囹圄,
坚贞不屈,曾作《囚歌》明志。1946年3月
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始获自由。
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于3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庆
7
历史背景:
新四军在扩充势力的过程中,不时与同一战 区的国民党军队发生武装冲突。1940年10月 初,陈毅率領新四军第一支队,突袭江苏北 部的黃桥。
8
同月19日,因为担心类似两党军队冲突的黄 桥事件再度发生,以致影响中日战争战况,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最高领袖蒋介石命令 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 参谋长的名义,向八路军正副司令朱德、彭 德怀和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发出 “皓电”:命令新四军接电报后迅即将全部 撤到旧黄河以北。 11月19日,毛泽东以上述 受令者“朱彭叶项”四人名义答复:“同意 将安徽南部的新四军部队调到长江以北。” 蒋介石则发手令宽限新四军的北移期限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突的结果:
1940年10月19日,何应钦、白崇禧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强令黄河以 南的新四军、八路军在一个月内全部撤到 江北;中国共产党从维护抗战大局出发, 答应将皖南的新四军调离;
前令第十八集团军及新四军各部,展期 开到黄河以北作战。兹再分别地区,宽展 时期。凡在长江以南之新四军,全部限本 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前开到长江以北地区, 明年一月三十日以前开到黄河以北地区作 战。现在黄河以南之第十八集团军所有部 队,限本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开到黄河 以北地区。希即遵照参谋总长十月皓电所 示之作战地境内,共同作战,克尽职守, 毋得再误,此令。
国共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协 定,新四军在编制上属于战区司 令长官顾祝同领导;但是新四军 事实上听命于延安的共产党; 新四军在扩充势力的过程中 ,与同一战区的国民党军队不可 避免的发生了武装冲突。
知识补充:黄桥战役
• 1940年10月初,江苏省省主席韩德勤和陈泰运所组成的 国民革命军部队与共产党部队新四军发生严重冲突。陈毅 率领的“新四军第一支队”,以不到万人的兵力,于交战 过程中,击败总兵员达三万以上的桂系陈泰运部队,占领 江苏北部的黄桥,并于不久攻下泰州姜堰。而称为“黄桥 事件”或“黄桥事变”的该军事冲突,不但造成国民革命 军万余人伤亡,且让本来仅驻安徽的共产党新四军,控制 了江苏部分省境。(但黄桥在3个月后被日伪军攻占)。 • “黄桥战役”中国国民党被歼灭主力部队近2万人, 一个中将军长(李守维)和一个中将旅长阵亡。国民党在 抗日战争期间一共阵亡了10个师级以上高级军官,分别是 两个集团军司令和八个军长。此役就打死了国民党的一个 中将军长和一个中将旅长,极大的影响了国共关系。
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在《新华 日报》上愤然写下了“千古奇冤,江南 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题 词。
重建新四军军部
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 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 代理军长,张云逸为副军长,刘少奇为政 治委员,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 部主任,并把华中新四军部队统一整编为 七个师,继续领导新四军坚持长江南北敌 后抗日斗争。新四军成为华东战场上转战 大江南北,抗击日寇的决定力量。
铭记先烈
1990年初,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将 士殉难五十周年,在泾县城郊的水西山修 建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占地 15公顷,建筑 41年1月7日
新四军到达旌德以北的星潭地区,被 国民党部队阻住。叶挺军长决心强攻星潭, 杀开一条血路继续前进。但可惜这个意见 未被采纳,贻误了战机,被迫循原路返回 丕岭以西。
1941年1月8日
上官云相所部凭着绝对优势的兵力和火 器,疯狂冲锋。上官云相还传了蒋介石的 手令:活捉叶挺奖十万元,活捉项英、袁 国平各奖五万元。叶挺军长亲临前线指挥 作战。
词作者: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曲作者:作曲家任光
1941年1月5日
部队行至茂林地区时,遭到顾祝同以 新四军“违抗中央移防命令,偷袭围攻国 军第40师”为理由,无预警地将新四军军 队包围和袭击。
1941年1月6日
顾祝同与上官云相率第三战区之第32 集团军五十二师、四十师8万多人,在蒋介 石命令下,向新四军发起总攻,并强令 “彻底加以肃清”。
最后的战场:泾县东流山
1941年3月14日,项英、周子昆被 叛徒杀害于泾县南容乡蜜蜂洞 。
后续事件
1941年1月17日,蒋介石发布命令,宣 布新四军为“叛军”,取消新四军番号, 将叶挺交军事法庭审判 。 针对蒋介石取消新四军番号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进行回击,指示八路军、新四 军在军事上自卫,在政治上反攻。
悲壮七日
双方火线冲突进行了七天七夜,新四 军因兵力薄弱陷于绝境。为保全部队,叶 挺根据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饶漱石的意 见,致书上官云相,指责其“背信弃义”, 表示愿往上官总部协商。14日叶挺一到上 官处即被扣押,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 于突围时阵亡。同日,新四军茂林阵地完 全被占领。全军约9000人,除约2000人在 黄火星、傅秋涛率领下突围外,大部被俘、 失散或阵亡。
请大家看一组我家乡的照片, 因为今天我讲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 里。
震惊:皖南事变竟 然发生在这里!
揭秘:皖南事变
皖南事变的历史真相
VS
顾祝同 上官云相 叶挺 项英
到 底 发 生 了 什 么 ?
七 十 年 前 的 皖 南 大 山 深 处 ,
蒋介石曾授予上官云相 光华甲种一等奖章执照
上官云相(1895~1969)字纪青,怀仁镇校小街村 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毕业。历任国民党军队连 长、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国民政府参军等 职。在蒋介石发动的数次"围剿"红军的战争中担任重要 指挥职务。抗战期间,任第三战区司令部总参议兼第三 十二集团军总司令时参与制造“皖南事变”。1945年后 历任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华北“剿总”副司令 等职,参与反共内战。国民政府第一次授衔陆军中将, 后晋升上将。1949年初去台湾,1969年8月8日在台北 病逝。
蒋介石发手令规定 新四军的北移期限:
项英一再推迟皖南新四 军部队北上日期
对于项英迟迟不率部北移的原因,有 的分析是项英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受到王明 右倾错误的严重影响,抵制执行中共中央 关于新四军向敌后发展的战略方针,强调 皖南特殊等。有人认为,仅仅作这种分析 是不够的,还要“研究历史的、现实(指当 时的现实)的、国际的、国内的、个人的种 种因素”,要“进入人物的心态”来进行 研究。
国民党磨刀霍 霍准备亮剑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加紧策 划围歼皖南新四军的阴谋活动,制定了“剿灭计 划”。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于1940年12月在 徽州召开秘密军事会议,决定增调队部,由三十二 军团司令上官云相统一指挥。上官云相在宁国县万 福村制定了“进剿计划”,调到皖南的有五二师、 一0八师、七九师、一四四师、六二师、四0师和新 七师等7个师、共8万余人,构成对新四军的严密包 围。
皖南事变时间表
1941年1月4日
夜晚,新四军军部和皖南部 队9000余人由泾县云岭地区出发, 准备分左、中、右三路纵队,经 江苏南部向长江以北转移。
一首悲壮的战歌: 《别了,皖南》
前进号响,大家准备好,子弹上膛,刺 刀出鞘。三年的皖南,别了! 目标,扬子江头,淮河新道。哪个来拦 路,哪个被打倒!冲过重重叠叠的封锁,冲 进日本鬼子的窝巢。我们一定胜利,我们 一定到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