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 理论
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建筑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通过运用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建筑物的施工和建设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关该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理解。
一、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1. 工程规划与设计:在建筑施工技术中,工程规划与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涉及到诸多要素,如土地、人力、材料、设备等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2. 建筑结构力学原理:建筑结构力学原理是建筑施工技术的核心基础之一。
它涉及到建筑物各个零部件的受力和承载能力等问题。
了解建筑结构力学原理可以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设计和选择适应性的结构方案,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 施工工艺与方法:在建筑施工技术中,施工工艺与方法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着施工效果和进度。
针对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与方法。
例如,对于高层建筑来说,脚手架的搭建和拆除是一个关键步骤,需要合理选择施工方案,并确保施工工艺与方法的可行性。
4. 材料选择与管理:材料选择与管理是建筑施工技术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合理选择和管理建筑材料,可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也需要注重材料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1. 施工机械与设备的运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先进的施工机械与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
例如,塔吊、起重机等能够大幅提高施工效率。
合理运用这些机械与设备可以减少人力劳动,提高施工效益。
2. 施工安全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类事故和风险。
这包括建立合理的安全制度、加强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装备使用,以及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3.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质量是建筑施工技术的核心目标之一。
通过合理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可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寿命内保持良好的质量和功能。
建筑施工技术简答题
建筑施工技术简答题一、什么是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建造方法和技术手段。
它包括了建筑物的施工前准备、土方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钢结构工程、建筑装饰工程等内容。
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能够确保施工质量和效率,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二、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性是什么?1. 提高施工质量: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能够根据建筑设计要求,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确保建筑物的结构稳定、安全可靠,并满足相应的功能需求。
2. 提高施工效率:合理运用建筑施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进度,缩短工期,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高施工效率。
3. 降低施工成本: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减少材料和劳动力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降低施工成本。
4. 保障工人安全: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提高施工过程的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还能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
5. 改善环境质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噪音、震动、粉尘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三、建筑施工技术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建筑施工技术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准备:包括工程预算编制,施工方案设计,人员组织,施工指导书的编制等。
2. 土方工程:主要涉及土方的开挖与回填,包括挖土机械的选择与操作,土方的运输与堆放,土方回填的压实与平整等。
3. 混凝土工程:包括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原材料的加工与搅拌,浇筑与养护等。
4. 砌筑工程:主要涉及砖石、灰浆的配制与砌筑方式,包括墙体和柱、梁的砌筑方法。
5. 钢结构工程:涉及钢材的制作、加工与安装,钢结构的连接与防腐等。
6. 建筑装饰工程:包括室内外装饰材料的选择与施工方法,如地板、天花板、墙面瓷砖等。
四、建筑施工技术有哪些常见的问题和挑战?1. 设计与施工的脱节:设计和施工之间的沟通不畅,施工方无法准确理解设计意图,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
2. 材料质量问题:材料质量不达标、选用不当等原因导致施工质量下降。
建筑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建筑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建筑工程技术基础知识是指用于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
它是建筑工程专业人员所必备的基础知识,涵盖了建筑材料、力学、结构、土力学、建筑物水电安装等多个学科的内容。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基础,主要包括水泥、钢筋、砖石、木材等。
水泥是建筑中最主要的材料之一,常用于制作混凝土。
钢筋是增加混凝土结构强度和抗拉能力的关键材料。
砖石和木材则常用于墙体和屋顶的搭建。
力学是应用于建筑工程的基本科学,研究物体受力和运动的规律。
在建筑工程中,力学被用于计算结构的受力情况,确定结构的荷载和承载能力。
力学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的力学问题,动力学则研究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的力学问题。
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能够支撑和承载其自身重量和外部荷载。
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结构的形式、结构材料和结构的稳定性。
常见的建筑结构包括梁、柱、板、墙和框架等。
梁和柱主要承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板则用于承受水平和竖向荷载,墙则用于承受侧向和竖向荷载,框架则能够承受多个方向的荷载。
土力学是研究土壤力学性质和行为的学科,是建筑工程中考虑土壤承载能力和基础设计的基础。
土壤承载性能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土力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土壤颗粒力学特性、土壤重度和孔隙水压力等。
建筑物水电安装是指建筑物内涉及到水和电的工程安装,主要包括给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和照明系统等。
给排水系统包括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则包括电源引入和电气设备等。
照明系统则是为了满足建筑物内部照明需求而设计的系统。
以上介绍的是建筑工程技术基础知识的一部分,这些知识是建筑工程专业人员进行设计、施工和管理时必备的基本知识,对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建筑施工技术》完整教案
《建筑施工技术》第一章:建筑施工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流程。
2. 掌握建筑施工的主要环节和施工方法。
3. 熟悉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
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建筑施工的流程和主要环节。
3.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4. 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建筑施工现场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建筑施工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流程。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成功的建筑施工案例,让学生了解建筑施工的实际应用。
4. 讨论:让学生讨论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建筑施工现场图片。
2. 建筑施工案例资料。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建筑施工基本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建筑施工流程和安全管理的理解。
《建筑施工技术》第二章:建筑材料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建筑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2. 掌握建筑材料的使用方法和质量要求。
3. 熟悉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储存和运输。
教学内容:1. 常见建筑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2. 建筑材料的使用方法和质量要求。
3. 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储存和运输。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建筑材料的样品,引起学生对建筑材料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常见建筑材料的种类、特性和使用方法。
3. 实验演示:进行建筑材料的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建筑材料的质量要求。
4. 讨论:让学生讨论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储存和运输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1. 不同建筑材料的样品。
2. 建筑材料实验设备。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常见建筑材料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建筑材料质量要求的掌握。
《建筑施工技术》第三章:建筑施工工艺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建筑施工工艺的流程和操作方法。
2. 掌握建筑施工工艺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
3. 熟悉建筑施工工艺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建筑施工技术 知识点 总结
第一章土方工程1.【选择】在土方施工中,根据土的坚硬程度和开挖方法将土分为八类。
(P7)2.【计算】最初可松性系数、最后可松性系数(P9)3.【选择】孔隙比和孔隙率反映了土的密实程度。
孔隙比和孔隙率越小土越密实。
(P9)(13.01)4.【选择】场地平整前,首先要确定场地设计标高。
(P11)5.【简答】场地设计标高的调整实际上还需考虑哪些因素进行调整?(P12)(1)(2)(3)6.【计算】场地土方量计算(1)划分方格网并计算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P14)(2)计算零点位置(P14)7.【简答】土方调配图表的编制方法(P20)1.2.3.4.5.8.【填空】土方边坡的大小主要与土质、开挖深度、开挖方法、边坡留置时间的长短、边坡附近的各种荷载状况及排水情况有关。
当地质条件良好,土质均匀且地下水低于基坑(槽)或管沟底面标高时,挖方边坡可做成直立壁不加支撑。
(P22)(13.01)9.【选择】支撑的拆除应按回填顺序依次进行,多层支撑应自下而上逐层拆除,随拆随填。
(P23)(13.01)10.【选择】集水井的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7~0.8m。
其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要始终低于挖土面0.8~1.0m。
(P25)(13.01)11.【简答】流砂产生的原因与防治(P25)12.【选择】动水压力Gd的大小与水力坡度成正比,即水位差h1-h2越大,则Gd越大;而渗透路径L越长,则Gd 越小(P26)13.【填空】管路系统包括:滤管、井点管、弯联管及总管等(P27)14.【名词解释】承压完整井;无压非完整井(P31)15.【填空】井点管埋设一般用水冲法,分为冲孔和埋管两个过程(P33) (13.01)16.【选择】轻型井点使用时,一般应连续抽水(特别是开始阶段)。
抽水过程中,应调节离心泵的出水阀以控制水量,使抽吸排水保持均匀,做到细水长流,正常的出水规律是“先大后小,先浑后清”。
(P33)17.【计算】轻型井点系统降水设计(P34)18.【填空】喷射井点根据其工作时所用喷射材料的不同,分为喷水井点和喷气井点两种。
基础知识建筑施工技术
基础知识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技术基础知识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无论是施工管理还是施工工艺,都需要建筑师和工程师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胜任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建筑施工技术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建筑设计和施工工艺等。
一、工程测量工程测量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水平测量和垂直测量。
水平测量是测量水平方向上的距离、高程和水平角度的方法。
它使用的工具包括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等。
垂直测量是测量垂直方向上的距离、高度和倾斜角的方法。
它使用的工具包括水准仪、测斜仪和激光测距仪等。
二、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材料是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们包括水泥、钢筋、混凝土和砖石等。
水泥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用于混凝土的制备。
它的主要成分是石灰石和粘土。
在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等。
钢筋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用于加固混凝土结构。
它的主要成分是钢铁。
在建筑施工中常用的钢筋有普通热轧钢筋、带肋钢筋和预应力钢筋等。
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用于制作结构和地基。
它的主要成分是水泥、骨料和水。
在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混凝土有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和超高性能混凝土等。
砖石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用于砌筑墙体和地面。
它的主要成分是粘土和石料。
在建筑施工中常用的砖石有红砖、空心砖和轻质砖等。
三、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包括建筑规划、建筑结构和建筑设备等。
建筑规划是指根据工程要求和环境要求,确定建筑物的布局和风格。
它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功能和安全性等。
建筑结构是指建筑物的承重系统。
它包括柱、梁、框架和墙体等。
建筑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等。
建筑设备是指建筑物的供水、供电和供暖等设备。
它需要考虑建筑物的舒适性和节能性等。
四、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是建筑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序和施工组织等。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技术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整体实力。
建筑施工技术作为建筑业的核心,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安全、环保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建筑施工技术的定义、分类、发展趋势、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建筑施工技术的定义及分类(1)定义建筑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方法、工艺和设备,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的技术。
它涉及到建筑物的结构、材料、设备、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质量检验、安全防护等多个方面。
(2)分类1.土木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土方工程、地基处理、地下工程、水利工程等。
2.结构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混凝土工程、钢结构工程、木结构工程等。
3.装饰装修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内外墙装饰、地面装饰、吊顶、门窗安装等。
4.安装工程技术:主要包括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电梯工程等。
5.施工组织技术:主要包括施工方案设计、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布置、施工管理等。
三、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1)绿色施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绿色施工成为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绿色施工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环保、节能、低碳、循环利用的技术和材料,降低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施工技术包括节能建筑、绿色建材、废弃物处理、水资源利用等。
(2)信息化施工信息化施工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信息化施工技术包括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联网、大数据等。
(3)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是指将建筑物的构件在工厂预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的建筑方式。
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节能环保等优点,是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4)智能化施工智能化施工是指利用现代智能化技术,提高建筑施工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智能化施工技术包括自动化施工设备、无人机、、3D打印等。
2024版《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标准
在张拉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并进行养护和保 护。
预应力损失控制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预应力损失,确保结构的安全 性和耐久性。
05
建筑装饰装修施工技术
抹灰与镶贴面砖技术
抹灰工程分类与组成
包括一般抹灰和装饰抹灰,介绍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抹灰材料与技术要求
讲述抹灰所需的材料、工具和技术要求,包括基层处理、抹灰层厚 度控制等。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 常见建筑施工工艺和技术,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施工问题的能力。
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土方工程、基础工程、砌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预应力混凝土 工程、结构安装工程、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内容。
强夯法
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来夯实浅层填土地基,使表面形成一层较 为均匀的硬壳层,从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减少沉降。
03
振冲法
利用振动器水冲成孔,借振动器的水平及垂直振动,振密填料、形成碎
石桩体与原地基构成复合地基,或不加填料在软弱土层中成孔后,靠振
动力使土振密挤实,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
桩基础施工技术
环保施工技术
采用环保型施工材料和施工工艺,减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07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与管理
1 2
施工现场总平面图设计 包括临时设施、材料堆场、加工场地、施工机械、 道路、水电管网等布置。
施工现场管理 确保现场整洁、有序,实现文明施工,包括现场 围挡、标识标牌、消防设施等设置。
3
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 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施工噪音、粉尘污染,合理利 用资源,减少能源消耗。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系列技术和方法,旨在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
本文将介绍建筑施工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材料选择、工程布局、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
一、材料选择在建筑施工中,选择合适的材料非常重要。
首先,根据工程设计和使用要求,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
比如,在高层建筑中,需要使用高强度和耐火性能较好的材料;在低层建筑中,可以选择普通混凝土等。
其次,材料的供应要有保障,确保材料的质量可靠并且供应充足。
最后,在选择材料时还要考虑成本和环保要求,综合评估各种因素,做出合理的选择。
二、工程布局在建筑施工中,合理的工程布局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首先,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布局。
例如,在大型建筑项目中,可以采用分区施工的方式,分别安排不同专业的施工工作,避免交叉干扰。
其次,要合理安排设备和材料的摆放位置,方便施工操作和材料的运输。
最后,还要考虑工人和施工设备的通行和安全,设置合适的通道和防护措施。
三、施工工艺建筑施工技术中的施工工艺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流程。
不同的工程和材料都有相应的施工工艺。
例如,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进行模板安装、钢筋布置、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工艺。
施工工艺的关键是要科学合理,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施工工艺还需要考虑施工安全和环保要求,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保证施工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四、质量控制建筑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质量控制包括材料检验、工艺操作监控和施工质量验收等。
首先,对采购的材料要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和工艺要求进行操作,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最后,对已完成的工程要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和安全标准。
质量控制需要建立科学的检测体系和严格的品质标准,以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总结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实施的核心和关键,它涉及到材料选择、工程布局、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绪论-建筑施工技术
教学方式
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的出勤率情况,达到 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综合成绩根据 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出勤率、课后 作业、课堂提问)占40%,期末成绩占60%。
0.6 我国建筑发展史
在世界建筑艺术百花园中,中国建筑是一 朵奇葩,绵延数千年,对世界建筑贡献及影响 巨大。 我国建筑艺术发展史
研究对象:建筑工程各主要工种工程施工所采用的施工 工艺、施工技术、施工方法以及施工规律。
研究任务: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原理和施工方法,了解施
工工艺、施工流程以及保证施工安全的技术措施。
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总结理论;理论指导实 践)。
0.4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特点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应用型科学,其课程特点:
主 讲 教 师
石 岩
建 筑 施 工
绪 论
课前提问
作为初学者怎样理解《建筑施工技术》这门课程?
从字面上理解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什么课程 研究对象是什么 你打算怎么学习这门课程
你所知道的常见建筑结构形式都有哪些?
本节内容
0.1 建筑施工技术是一门什么课 程 0.2 建筑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专 业课程中的地位 0.3 建筑施工课程的研究对象、 任务和学习方法
0.2 建筑施工技术地位
建筑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中必须掌握的一门 专业知识,它关系到土木工程整个实施流程的成
败,是实现土木工程设计理念最为直接的一个重
要环节,在土木工程各门专业课程中占有极为重 要的地位。
0.3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研究 对象、任务及学习方法
我们所学的建筑施工技术主要是针对工民 建专业的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技术》完整教案
《建筑施工技术》第一章:建筑施工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流程和特点。
2. 掌握建筑施工中的主要环节和关键因素。
3. 了解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2. 建筑施工的流程和特点3. 建筑施工的主要环节4. 建筑施工的关键因素5. 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流程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建筑施工案例,深入了解建筑施工的主要环节和关键因素。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建筑施工技术》2. 课件:建筑施工流程图、案例图片等3. 视频资料:建筑施工实况录像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建筑施工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
2. 讲解建筑施工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建筑施工的流程和特点。
3. 分析典型建筑施工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建筑施工的主要环节和关键因素。
4. 分组讨论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现状,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作业。
《建筑施工技术》第二章:建筑施工准备一、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施工准备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 掌握建筑施工图纸的阅读和理解方法。
3. 了解建筑施工中的材料准备和施工机具选择。
二、教学内容1. 建筑施工准备的基本内容和要求2. 建筑施工图纸的阅读和理解方法3. 建筑施工中的材料准备4. 建筑施工中的施工机具选择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建筑施工准备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建筑施工图纸,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
3. 实践教学法:参观建筑施工现场,了解材料准备和施工机具选择实际情况。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建筑施工技术》2. 课件:建筑施工图纸、材料和施工机具图片等3. 视频资料:建筑施工现场实况录像4. 建筑施工图纸:用于学生阅读和理解练习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建筑施工现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建筑施工准备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技术一、引言建筑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技术及方法。
它涵盖了建筑设计、施工组织、材料采购、施工过程控制等各个方面。
一个成功的建筑工程离不开科学的施工技术的支持,因此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项目进度的控制。
1. 合理性原则合理性原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应当合理适用于项目的实际情况。
施工技术应根据工程规模、复杂程度和工期要求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高效性和经济性。
2. 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应当注重施工人员的安全。
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因素,如高处作业、机械设备操作等,因此施工技术应当合理设计,确保施工人员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工作。
3. 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是指施工技术应当易于操作和掌握。
施工技术应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和工艺方法,使施工人员能够轻松掌握,并能够高效地执行。
4. 经济性原则经济性原则是指施工技术应当追求经济效益。
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利用资源、控制成本,以尽量减少资源浪费和节约施工成本。
三、建筑施工技术的分类建筑施工技术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 按工程类型分类按照工程类型,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分为住宅建筑施工技术、商业建筑施工技术、工业建筑施工技术等。
不同类型的工程有不同的施工要求和特点,因此需要采用相应的施工技术进行施工。
2. 按施工方法分类按照施工方法,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分为传统施工技术和模块化施工技术等。
传统施工技术是指在现场进行施工,将施工材料逐一安装,需要大量人力和时间。
而模块化施工技术是指在工厂中预制构件,再将构件组装到现场,可以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
3. 按施工组织方式分类按照施工组织方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分为总承包施工技术、分包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技术等。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施工方法,按照图纸和规范要求,经过科学组织和管理,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完成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
首先,建筑施工技术主要分为土方施工、结构施工和装饰施工三个阶段。
对于土方施工,主要是通过挖土填方的方式,将地面进行整平,为后续建筑工程施工打下基础。
这个阶段比较重要的是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加固以及排水系统和脚手架的搭建。
这些环节的完成,可以为接下来的施工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次,建筑结构施工是整个建筑施工技术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复杂的一环。
建筑结构主要包含框架、支撑和地基结构。
其具有工程量大、工期长、施工难度大的特点。
因此,在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设计出具有合理性的结构方案,并且合理安排施工方案,降低施工成本,达到经济实用和安全稳定的目的。
其中比较典型的施工方法主要有浇筑法、拼装法和预制法等等。
浇筑法是施工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施工方法之一,它可以用于建筑物的基础、地下室、核心筒、外梯等建筑部位。
而拼装法主要用于钢结构的制作以及其他需要通过组合完成的结构体,比如桥梁、大型厂房等等。
预制法,就是将混凝土构件提前在工厂生产好,再运到工地上进行组装,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和提高施工效率。
最后,建筑装饰施工主要是基于建筑结构施工的基础上完成的,它主要是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室内外装修工作,使建筑物更具美感和实用性。
在建筑装饰施工中,重点是要关注装修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质量的控制,不合格的材料和不合理的施工方法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并且可能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健康。
因此,在进行建筑装饰施工时,需要保证材料的质量和工艺的合理性,遵守专业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技术是追求效益的、复杂的技术系统,需要合理利用施工资源,加强科学管理、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通过现代化技术使其更加高效、经济、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工程的顺利完成,同时也可以让建筑产业迈上新的高峰。
装配式建筑施工核心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分享概述
装配式建筑施工核心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应用分享概述引言: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于建筑行业的需求日益增长。
传统建筑施工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耗时、费力、浪费资源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综述装配式建筑施工核心技术及其应用。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核心技术的理论基础1.1 建筑信息模型(BIM)建筑信息模型(BIM)是现代建筑施工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基础。
它通过数字化技术将建筑项目呈现为三维模型,包括结构、设备、材料等方面。
在BIM中使用装配式构件库,并通过数据交换与共享实现设计和制造领域之间的紧密联系。
1.2 智能化制造智能化制造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核心技术之一。
它利用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降低成本。
通过引入机器人和自动控制技术,智能化制造使得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更加精准、高效。
1.3 结构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结构性能分析与优化设计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础。
通过计算机模拟和结构力学原理,对装配式构件及整体结构进行力学性能分析,使得建筑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抗震能力和抗风能力。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核心技术的实践应用2.1 模块化设计与制造模块化设计与制造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重要一环。
它将建筑项目划分成多个标准化模块,通过工厂预制和现场组装实现快速施工。
这种方法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并减少了浪费。
2.2 预制混凝土构件技术预制混凝土构件技术是一种常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实践应用。
通过在工厂中预先生产混凝土构件,并在现场进行组装,可以大大节约时间和人力资源。
同时,预制混凝土构件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耐久性。
2.3 钢结构装配技术钢结构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
钢结构装配技术通过在工厂中进行精确制造,并在现场进行快速组装,实现了高效施工。
这种技术不仅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还可以满足不同建筑形式的需求。
2.4 连接件和节点设计连接件和节点设计对于装配式建筑施工至关重要。
建筑施工技术知识点总结
建筑施工技术知识点总结一、施工工艺1.地基处理:包括地基平整、填土和夯实等工艺。
2.地下工程:管道、电缆、通风管道等的安装和施工。
3.结构施工:混凝土浇筑、钢筋安装和模板搭设等。
4.建筑物幕墙:安装与维护,包括玻璃幕墙、石材幕墙等。
5.安装工程:暖通设备、电气设备以及给排水系统等的安装和调试。
6.室内装饰:包括石材铺贴、油漆涂料、地板铺设等的施工。
7.景观工程:园林植被、喷泉、水池等的设计与施工。
二、施工机械设备1.塔式起重机:用于吊装重物和搭建钢筋模板。
2.桥式起重机:用于在桥墩、桥面进行重物吊装。
3.施工升降机:用于高层建筑物施工人员和物资的运输。
4.推土机:用于将土方平整和推移。
5.挖掘机:用于挖掘和填埋。
6.装载机:用于对物料的装载和运输。
7.混凝土搅拌机:用于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
8.钢筋剪切机:用于切割和加工钢筋。
三、施工现场管理1.安全管理:制定并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2.施工组织设计:根据施工工艺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施工顺序和工期。
3.施工人员管理:确定施工人员的数量和专业,合理分配和调度施工人员。
4.材料管理:负责施工材料的采购、储存和使用,并保证材料的质量和数量。
5.质量管理:实施工程质量监督,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检查和验收。
6.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和管理水、电、气等供应设施,防止污染和浪费。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地质问题:如地基沉降、地下水问题等,可通过地质调查和合理的地基处理来解决。
2.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如高处坠落、起重物滑落等,可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合理设置防护措施来解决。
3.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质量问题:如混凝土强度不达标、钢筋连接不牢固等,可通过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和整改来解决。
理解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
理解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建筑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项目中,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运用一系列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施工的过程。
它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等。
理解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对于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来说至关重要,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
首先,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之一是结构力学。
结构力学研究的是建筑物在受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包括受力分析、变形分析和稳定性分析等。
在建筑施工中,结构力学的基本原理被广泛应用于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力学计算。
例如,在进行柱子的施工时,需要根据柱子的受力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施工方法,以确保柱子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其次,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还涉及到土力学。
土力学是研究土壤力学性质和土体与结构物相互作用的学科。
在建筑施工中,土力学的基本原理被用于土地基处理、地基处理和基坑开挖等工作中。
例如,在进行地基处理时,需要根据土壤的性质和承载能力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还包括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施工工艺是指在建筑施工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施工的过程。
施工方法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技术和方法。
在建筑施工中,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的选择对于施工质量和进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对于混凝土浇筑工程,可以采用传统的手工浇筑方法,也可以采用机械化的泵送方法。
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最后,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还涉及到施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施工材料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包括水泥、砂子、石子、钢筋等。
在建筑施工中,施工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质量和性能。
例如,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和砂子,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制,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综上所述,理解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对于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建筑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结构力学、土力学、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施工材料等。
建筑施工技术专业理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建筑施工技术考试题及答案1、箱形基础的底版、内外墙和顶板宜连续浇筑完毕。
如设置后浇带,应在顶板浇筑后至少()以后再进行补缝施工A、1周B、2周C、3周D、4周答案:B2、在钢结构安装过程中,为防止焊接时夹渣,未焊透,咬肉,焊机二次空载电压应不小于()A、60VB、80VC、100VD、120V答案:B3、跨度为8m、强度为C30的现浇混凝土梁,当混凝土强度至少应达到( C )时方可拆除模板A、15N/mm2B、21N/mm2C、22.5N/mm2D、30N/mm2答案:C4、反铲挖土机能开挖A、停机面以上的一~四类土的大型干燥基坑及土丘等B、停机面以下一~三类土的基坑、基槽或管沟等C、停机面以下的一~二类土的基坑、基槽及填筑路基、堤坝等D、停基面以下的一~二类土的窄而深的基坑、沉井等答案:B5、在填方工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必须采用同类土填筑B、应由下至上分层铺填一次碾压C、当天填土,当天压实D、基础墙两侧或四周应分别填筑答案:C6、砖墙每日砌筑高度不应超过()A、1.5mB、2.1mC、1.2mD、1.8m答案:D7、正铲挖土机适宜开挖A、停机面以下的一~四类土的大型基坑B、有地下水的基坑C、停机面以上的一~四类土的大型基坑D、独立柱基础的基坑答案:C8、抓铲挖土机适于开挖A、山丘开挖B、场地平整土方C、水下土方D、大型基础土方答案:C9、有可能使建筑物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打桩顺序是()A、逐排打设B、自中间向四周打C、分段打设D、都是答案:A10、掺入()不能提高砂浆的保水性A、粉煤灰B、石灰膏C、水泥D、微末剂答案:C11、正挖土机挖土的特点是A、后退向下,强制切土B、前进向上,强制切土C、后退向下,自重切土D、直上直下,自重切土答案:B12、混凝土碳化会破坏钢筋表面的(),使钢筋失去混泥土对其保护作用而锈蚀,胀裂混泥土。
A、氧化膜B、钝化膜C、保护膜D、三氧化二铁答案:B13、在涂膜防水屋面施工的工艺流程中,基层处理剂干燥后的第一项工作是()A、基层清理B、节点部位增强处理C、涂布大面防水涂料D、铺贴大面胎体增强材料答案:B14、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目前采用最普遍的施工方法是( )A、冷粘法B、热风焊法C、自粘法D、热熔法答案:A15、最适用于在狭窄的现场施工的成孔方法是()A、沉管成孔B、泥浆护壁钻孔C、人工挖孔D、振动沉管成孔答案:B16、适宜泵送混泥土塌落度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流沙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答:内因:取决于土的性质,当土的孔隙比大、含水量大、粘粒含量少、粉粒多、渗透系数小、排水性能差等均容易产生流砂现象。
因此,流砂现象极易发生在细砂、粉砂和亚粘土中;外因:是地下水在土中渗流所产生的动水压力的大小,当地下水位较高、基坑内排水所形成的水位差较大时,动水压力也愈大,当Gd≥γ(土的浮重)时,就会推动土壤失去稳定,形成流砂现象。
防治措施:①枯水期施工法:枯水期地下水位较低,基坑内外水位差小,动水压力小,就不易产生流砂。
②打板桩:将板桩沿基坑打入不透水层或打入坑底面一定深度,可以截住水流或增加渗流长度、改变动水压力方向,从而达到减小动水压力的目的。
③水下挖土:即不排水施工,使坑内外的水压相平衡,不致形成动水压力。
④人工降低地下水位法:如采用井点降水法使地下水的渗流向下,动水压力方向也朝下,防止流砂现象并增加土粒间压力。
⑤抢挖并抛大石块法:分段抢挖土方,使挖土速度超过冒砂速度,在挖至标高后立即铺竹、芦席,并抛大石块,以平衡动水压力,将流砂压住。
此法适用于治理局部的或轻微的流砂。
6.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灌注桩法。
在基坑周围灌注一道钢筋混凝土的连续墙或圆形桩,以承重,挡水,截水从而防止流砂现象。
2.常用的土方施工机械有哪些?试述其工作特点及适用范围。
答:推土机施工:推土机操纵灵活、运转方便、所需工作面小、行驶速度快,能爬300左右的坡,适用于场地平整、开挖深度1.5m左右的基坑、移挖作填、填筑堤坝、回填基坑和基槽土方、为铲运机助铲、为挖掘机清理集中余土和创造工作面,修路开道、牵引其它无动力施工机械,大马力推土机还可犁松坚岩。
铲运机施工:铲运机操纵简单、运转方便、行驶速度快、生产效率高,是能独立完成铲土、运土、卸土、填筑、压实等全部土方施工工序的施工机械。
适用于坡度为200 以内的大面积场地平整、大型基坑开挖、填筑路基堤坝。
挖掘机施工:挖掘机主要用于挖掘基坑、沟槽、清理和平整场地,更换工作装置后还可进行装卸、起重、打桩等其它作业,能一机多用,工效高、经济效果好,是工程建设中的常用机械。
按工作装置分为正铲、反铲、抓铲、拉铲。
其它土方施工机械:⑴装载机:主要用来铲、装、卸、运土与砂石类散装物料,也可对岩石、硬土进行轻度铲掘;⑵平地机:利用刮刀平整地面的土方机械。
刮刀装在机械前后轮轴之间,能升降、倾斜、回转和外伸。
动作灵活准确,操纵方便,平整场地有较高的精度,广泛用于公路、机场等大面积的地面平整作业。
(大型基坑整体开挖以正铲为主;小型基坑及管沟开挖以反铲为主。
)3.影响填土压实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含水量的影响:当含水量较小时,土质疏松,水少气多,水膜作用不明显,土粒不易发生相对位移,压实效果差;当含水量过大时,压实功能的部分被水抵消,压实效果降低;当土壤在最佳含水量时,能获得最大密实度。
2.压实功能的影响:实际施工时,应根据不同的土及压实密度要求和压实机械决定压实遍数,当土偏干时可加大压实功能,对松土先轻碾再重碾可获得较好效果。
3.铺土厚度的影响:铺土过厚,土体所受压实作用力小于土体本身粘结力和摩擦力,土粒不易相互移动,无论压多少遍,填方不被压实。
4.土质的影响:土质不同,其干密度和含水量就不同,因此施工时应根据不同土质分别确定其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4.泥浆护壁的原理?答:泥浆在桩孔内孔壁上形成泥皮,将土壁上孔隙填渗密实,避免孔内壁漏水,保持护筒内水压稳定;泥浆比重大,加大孔内水压力,可以稳固土壁,防止塌孔。
泥浆有一定的粘度,通过循环泥浆可将切削碎的泥石渣屑悬浮后排出,起到携砂,排土的作用。
同时,泥浆还可以对钻头有冷却和润滑的作用。
5.砖砌体的质量要求?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灰缝均匀、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槎牢固。
6.钢筋的连接:绑扎,焊接,机械连接。
钢筋焊接:1.电弧焊:电弧焊在现浇结构中的钢筋接长、装配式结构中的钢筋接头、钢筋与钢板的焊接中应用广泛。
2.电渣压力焊:多用于施工现场竖向或斜向钢筋的焊接接长,如柱子中钢筋连接。
3.闪光对焊:必须提前焊接然后放置对应位置或实验室中。
4.点焊:利用焊机进行交叉钢筋的焊接,钢筋骨架成型应优先采用点焊。
5.气压焊:利用氧气和乙炔气,适用于各种位置钢筋焊接但对焊工要求严,焊前对钢筋端面处理要求高。
7.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课本P129。
8.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对模板系统的基本要求包括?答:1.要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的形状,尺寸及相互间位置的正确性。
2.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3.构造简单,装拆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符合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工艺要求。
4.接缝严密,不漏浆。
9.对柱子,墙等竖向构件,在施工时首先浇一层水泥砂浆,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
梁的侧模板应盖在底模的外面,次梁的模板不应伸到主梁板的开口里面,亮的模板亦不应伸到柱模板的开口里面,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洞口均不得遗漏;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混凝土梁板模板,必须按设计要求起拱,模板安装好后应卡紧撑牢,不得发生不允许的下沉与变形,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
10.梁板拆模应先拆侧模,再拆楼板底模。
拆模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多层楼板模板支柱的拆除:上层楼板正在浇筑混凝土时,下层楼板的模板支柱不得在拆除,再下一层楼板模板的支柱仅可拆除一部分;跨度超过4米的梁下均应保留支柱,其间距不得大于3米。
11.和易性是指砼在搅拌、运输、浇筑等施工过程中保持成分均匀、不分层离析,成型后砼密实均匀的性能。
它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三方面的性能。
坍落度测定主要反映砼在自重作用下的流动性,以目测和经验评定其粘聚性和保水性。
用捣棒在已坍落的锥体一侧轻轻敲打,如锥体慢慢下沉,则表示其粘聚性良好!如锥体突然倒塌、部分崩裂或发生离析现象,则表示其粘聚性不好!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只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此砼保水性良好!坍落度筒提起后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砼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此砼保水性差。
12.影响砼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一是水泥强度,二是水灰比。
水泥强度等级越高,砼的强度也就越高;反之,强度则低。
当砼混合料能被充分捣实时,砼的强度随水灰比的降低而提高。
13.搅拌制度的确定包括拌机的转速,搅拌时间,装料容积及投料顺序。
(具体看P154)搅拌机上标明的容积一般为出料容积。
(搅拌机容量有几何容量、进料容量和出料容量三种标示。
)从原材料全部投入到砼拌和物开始卸出所经历的时间,过短砼拌和不均匀;过长则降低了生产率,还降低了砼的和易性或产生分层离析现象。
⑴一次投料法:先倒砂子,再倒水泥,然后倒入石子,将水泥夹于砂石之间,一次投入搅拌机。
⑵两次投料法:预拌水泥砂浆法是指先将水泥砂水投入搅拌筒搅拌1-1.5分钟后加入石子再搅拌1-1.5分钟。
预拌水泥净浆法是指先将水和水泥投入搅拌筒1/2的搅拌时间,再加入砂和石子搅拌到规定时间。
14.砼搅拌的注意事项:⑴砼配合比必须在搅拌站傍挂牌公布,接受监督和检查;⑵严格控制水灰比和坍落度,未经试验人员同意不得随意加减用水量;⑶砼掺用外加剂时,外加剂应与水泥同时进入搅拌机,搅拌时间相应延长50~100%;当外加剂为粉状时,应先用水稀释,然后与水一同加入;⑷搅拌第一盘砼时,考虑搅拌机筒壁要吸附一部分水泥浆,只加规定石子重量的一半,俗称“减半石砼”。
⑸搅拌好的砼要基本卸尽,在全部砼卸出之前不得再投入拌合料,严禁采用边出料边进料的方法。
⑹当砼搅拌完毕或预计停歇时间超过1h以上时,应将搅拌机内余料倒出,用清水清理搅拌机。
⑺每班至少应分两次检查材料的质量及每盘的用量,确保工程质量。
15.施工缝设置原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16.施工缝继续浇筑前处理?答: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前,为解决新旧混凝土的结合问题,应对已硬化的施工缝表面进行处理,消除表层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必要时还要加以凿毛,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等杂物也应加以清除;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充分湿润,且不得积水;在浇筑前,宜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振捣时,宜向施工缝处逐渐推进,并距80-100厘米处停止振捣,细致振捣,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17.大体积砼的浇筑方法:高层建筑或大型设备的基础,基础的厚度、长度及宽度也大,往往不允许留施工缝,要求一次连续浇筑。
可根据结构大小、砼供应情况采用如下三种方式:全面分层法: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毕,在初凝前回来浇筑第二层,施工时从短边开始,沿长边逐层进行。
适用于平面尺寸不大的基础。
斜面分层法:浇筑工作从浇筑层的下端开始,逐渐上移。
适用于基础的长度超过厚度的三倍的基础。
分段分层法:砼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回来浇筑第二层,依次向前浇筑以上各层。
适用于厚度不大而面积或长度较大的基础。
18.砼振动密实的原理:振动机械将振动能量传递给砼拌合物时,砼拌合物中所有的骨料颗粒都受到强迫振动,呈现出所谓的“重质液体状态”,因而砼拌合物中的骨料犹如悬浮在液体中,在其自重作用下向新的稳定位置沉落,排除存在于砼拌合物中的气体,消除孔隙,使骨料和水泥浆在模板中得到致密的排列。
设备:⑴插入式振动器;⑵表面振动器;⑶外部振动器。
19.混凝土结构工程常见的质量事故及防治?1.露筋:构件内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的现象。
施工时首先保证施工位置正确性,加强钢筋成品保护;使用规定的保护层垫块并采取措施保证垫块位置和数量满足要求;混凝土施工时在倾倒,振捣等工序必须按规范操作,保证钢筋位置,形状。
补强: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润湿,再用1:2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剔除,再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并养护。
2.蜂窝:混凝土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的现象。
措施是加强模板密封施工质量的检查,同时,根据原材料情况,使用合适的配合比拌置和易性良好的混凝土。
根据蜂窝的形状按照规范具体的补强方案。
3.孔洞: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的现象。
措施:清除所有疏松的旧混凝土,并进行冲洗,充分湿润至少24小时,补强:可用比旧混凝土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灌注,并经仔细捣实和养护,模板做成在托盒的悬挂式模板。
4.夹渣:混凝土中有杂物且深度超过保护层厚度的现象。
将夹渣部位清除干净,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做填堵补强。
5.疏松:混凝土局部不密实的现象。
措施同上蜂窝。
6.外表缺陷:构件麻面掉皮,起砂,玷污等现象。
麻面处理可用钢丝刷将表面疏松处刷净,用清水冲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1:2水泥砂浆抹平。
7.外形缺陷: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飞边凸肋等现象。
掉角小时可用钢丝刷将表面疏松处刷净,用清水冲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浆或1:2水泥砂浆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