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_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

合集下载

作物学通论:第七章 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作物学通论:第七章  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第七章 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作物学通论
3)土壤肥力 ——耐肥型
根系发达,茎叶旺盛,吸肥多 要求土层深厚,土壤供肥力强,一般产量较高。 如小麦、玉米、杂交水稻、粳稻、棉花等。 这类作物也是生产上耗肥最多的作物。 ——中间型 需肥幅度宽,适应性广 在较瘠薄的土壤中能生长,在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更好。 如油菜、籼稻、谷子等。 这些作物的高产品种也需要大量肥料供应才能获得高产。
第七章 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作物学通论
——耐瘠型 这类作物有三种: 一是具有共生固氮的豆科作物,如绿豆、豌豆及豆科绿肥等。
二是根系强大、吸肥力强的作物,如高粱、黑麦、向日葵等。
三是根系和地上部都不太强,但吸肥力强或需肥较少的作物, 如大麦、荞麦等。
这类作物的高产品种同样需要大量肥料供应才能获得高 产
土壤中带走的物质,保持地力不下降或不断提高。 农产品从土壤中带走的物质,主要指来自土壤的营养元素。
第七章 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作物学通论
第一节 种植制度与作物布局
一 种植制度
1 概念与涵义
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 综合。 包括确定种什么作物,各种多少,种在哪里,即作物布局问题; 作物在耕地上一年种一茬还是种几茬?还是哪一个生长季节或哪一年不种? 即复种或休闲问题; 种植作物时,采用什么样的种植方式,即单作、间作、混作、套作或移栽; 不同生长季节或不同年份作物的种植顺序如何安排,即轮作或连作问题。
甜菜喜温凉、温度过高不利糖分积累。大豆要求温度与玉 米差不多,但比玉米稍低,所以在东北难于种玉米的地方可种 大豆,但当温度下降到15℃以下时不利生长发育。
第七章 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作物学通论

生态工程导论

生态工程导论

句容市赤山湖国家湿地公园 建设
滨岸湿地生态修复与保护,营造生物的 重要栖息地
人工湿地建设 恢复赤山湖滞洪区 湖滨带景观保护、修复 建设科研中心、建设野生动物救护站、 环境监测站
管理服务区
合理利用区 生态恢复区
科普宣教区
湿地保育区
总面积1300hm2
超级油轮原油泄露净化生态工程
超级油轮Bxxon Valdez号4.2×104m3的 原油在5h内被泄漏到美国阿拉斯加海 岸,影响遍及1450km的海岸。
12/27/2020
恩格斯
27
二、第二次浪潮的思维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影响
——对第二次浪潮的思维的反思
• 第一次浪潮,是指农业和手工业生产 水平阶段。(以观察和猜测的方式认 识自然现象,解释能力较弱)
• 第二次浪潮,是指以纵向发展速度为 特征的大工业革命阶段。(以光学、 物理学、化学等手段认识自然,孤立 的观点)
12/27/2020
33
12/27/2020
DDT与蚁酸在哲学意义上没有本质不同 问题出现在哪里?
34
人们在觉醒
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 大会的非官方报告:《只有一个地 球》出版。
• 指出认识生物圈与技术圈相互依 存的重要性;
• 指出生态和社会经济的相互依赖 性;
• 跳出了第二次浪潮的思维的局限 性,既看到部分又看到了整体。
由于常规的净化方法已不起作用,Bxxon公司和环保局随后就开始了著名的“阿拉 斯加研究计划”,主要采用生物修复技术来消除溢油的污染,这是到目前为止规模 最大的现场生物修复工程。工程实施过程中在一些受污染的海滩有控制地添加两种 亲油的微生物营养成分,海滩沉积物表面和次表面的异养菌和石油降解菌的数量增 加了1个~2个数量级,石油污染物的降解速度提高了2倍~3倍,使净化过程加快了 近两个月。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后练习(解析版)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课后练习(解析版)

第一节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选择题1.下列情况属于破坏生态环境的是()A.水葫芦入侵中国B.使用微信付款C.垃圾分类处理D.合理利用森林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它是我们惟一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好它,下列做法对保护生物圈不利的是()A.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牧B.开发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C.围湖填海,扩大农业和生活用地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3.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

吴地是我国著名的蚕桑产地,栽桑养蚕是苏州的传统特色产业,桑基鱼塘作为一种特有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成熟于明代后期、清代初期。

它通过凿池挖塘,培养桑基,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桑叶喂蚕,蚕沙喂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塘内余水还可用于灌溉,从而循环交替,数利俱获。

清代王士祯的《蚕词》:“青青桑叶映回塘,三月红蚕欲暖房。

相约明朝南陌去,背人先祭马头娘。

”就描写了桑林与鱼塘相映成趣,三月忙暖蚕,祭祀马头娘的景象。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桑基鱼塘为“世间罕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你将选择下列哪些生活用品或物品()①纸质贺卡②节能灯③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④太阳能热水器⑤一次性筷子⑥塑料包装袋⑦可充电电池⑧无磷洗衣粉A. ①③⑤⑦B.②④⑦⑧C.③⑤⑥⑧D.①②④⑥4.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宣传环境保护的法规法纪B.爱护花草树木,退耕还林还草C.对废水、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后排放D.就地焚烧垃圾和农作物的秸秆5.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A.大量使用塑料包装袋B.退耕还林还草C.滥用化肥、农药D.随意丢弃废旧电池6.“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强调人类生产、生活要顺应自然、保护生态,进行绿色发展。

下列不符合绿色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是()A.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生产和使用国际协议规定的氯氟烃等物质,保护臭氧层B.在戈壁、沙漠地区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涵养水源C.尽量选择绿色公共交通出行,少开燃料车D.露天焚烧秸杆7.吉安市经过多年生态文明建设,现在能处处感受到“车在林中走,人在画中游”的城市美景,下列做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是()A.禁止无环保标志的车辆上路B.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赣江C.游青原山时,在树干上刻上“某某到此一游”D.将庐陵文化生态园里的鲜花采摘回来美化自己的家8.习总书记曾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全国各地积极开展了“美丽家园”,“森林城市”等活动来践行这一绿色发展理念。

第7章物种保护的优先原则与生物多样性信息

第7章物种保护的优先原则与生物多样性信息

6)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价值的地区,如 基本的迁徙路线、基本的繁殖地、基 本的觅食地或对其他生态系统有重要 意义的地区(例如重要水体或湿地的水 源区)。这些地区的丧失将对周围地区 或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产生重要影响。
7.2.2 全球多样性意义和优先保护的 标准
1.遗传学意义
该物种是否珍稀或特有,或该物种是 否具有特别的遗传学或科学重要性(例 如孑遗物种),是否具有典型的代表性, 或是否特别珍稀,或是否处于严重的 受威胁状态。
1.鸟生国际(Bird Life International):有8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鸟类保护组织;
2.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otanical Garden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超过100个国 家和地区的450个植物园网络;
3.国际保护联盟(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在四大洲的23个国家开展工作;
3.保护种 对濒危种、对人类有特殊价值的物种、
典型生态系统的建群种或代表性物种 的编目和监测,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 研究课题。有很多研究案例及监测计 划和项目涉及到这个方面。
4.指示种
一些物种可以敏感地反映环境的质量 和变化,也可以指示群落的物种组成, 可以认为它们是生物多样性的指示种。 对这些物种的分布、丰富度、种群的 结构和动态进行编目和监测是非常重 要的,因为它们本身就可以指示生物 多样性的状况。
保护优先区域分析的过程:第二优先 保护区要选择能对第一优先保护区多 样性积分增补最大的区系,即具有最 高补充多样性积分(incremental diversity scores)的区系。
保护优先区域分析的过程:第三优 先保护区要选择能对前两个保护区 多样性积分增补最大的区系,依次 类推,得到保护区优先序。

农林复合经营的生态效益研究

农林复合经营的生态效益研究

农林复合经营的生态效益研究摘要总结了农林复合经营所产生的生态效益。

认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建成后,对农业生态环境能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对局部小气候因子、水土保持、土壤肥力、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降尘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均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关键词农林复合经营;生态系统;生态效益农林复合经营是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个专用名词,它是一种土地利用系统和工程应用技术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采用时空排列法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与一年生作物或牧草等组合在同一土地经营单位,构成一个生产多产品,充分利用土地潜力,保持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平衡的高效能复合生态系统。

由于科技含量的增加,许多重大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应用,使农林复合系统整体效益远远大于它所产生的直接地块效益,产生增益效益,即是1+1>2的效果。

农林复合经营不仅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可观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更使生态景观得到了极大改善。

1水土保持效应农林复合经营能有效控制土壤侵蚀、涵养水源、降低水土流失。

实行农林复合经营后,树冠能有效地拦截降雨,改变雨滴落地的方式,枯落物和低矮农作物构成的地表覆盖物可降低雨滴的冲击力及片蚀,减少径流中泥沙的输移距离,腐烂的枯落物形成的柔软植被,能吸收和调节地表径流,储蓄了大量水分。

据测定,1kg枯枝落叶可吸收2~5kg降水。

实施农林复合经营后,水土流失量仅是对照小区的11.42%。

郭志民等研究了福建四都溪小流域生态农林复合系统,经1998年复查,该小流域治理后水土流失面积830.3 hm2,比1991年的2 050.5hm2减少了1 220.2hm2,流失面积净减少59.5%。

2土壤肥力效应实行农林复合经营后,地上和地下部的腐烂物形成有机肥进入土壤,能够改变土壤结构,增加肥力,提高作物产量。

如胶茶间作后,胶、茶树落叶返还土壤,可起覆盖胶行和压青用;橡胶树落叶期间,茶树将落叶拦在胶园内,风吹不走,加上林中较高的温、湿度,加速了残枝、落叶的分解,使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结构得以改善。

立体林业

立体林业

浅谈立体林业摘要:立体林业是农作物(或牧业)和树木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的综合体,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相结合的系统。

本文从发展立体林业的意义、立体林业性质、建立立体林业的原则和立体林业模式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立体林业。

关键词:立体林业;意义;原则;模式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立体林业概述立体林业是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充分利用林地或水体的环境生态资源(光、热、水、气、土壤),使林、农、牧、渔、副各业实行多层次的有机结合而建立的以林木为主体的多成份、多层次、多序列、多功能的一种复合生态经济系统,这种复合系统内部结构协调、布局合理、功能多样,是以林为主的多目的、多方向、多产品、多效益的立体生产体系,具有低投入、高产出、高利润的特点。

立体林业分为自然式立体林业和组合式立体林业。

自然式立体林业是利用山体垂直带间区域地形的差异而配置适宜的种植(养殖)层次。

如山顶造林种树、山腰种茶种药、山脚种果种竹、山下养鱼放牧;组合式立体林业是指在同一林地(或水体)上种植乔、灌、草及农作物或养殖家禽、渔类等而组成的多层物种群落。

2发展立体林业的意义2.1立体林业是农村获得粮食与发展商品经济的重要基地农业的根本出路是打破封闭式的自然经济,改单一生产结构为多种产业结构。

因地制宜利用林地套种间作,生产更多品种的商品,以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增加经济收入,为发展加工业打下基础。

2.2发展立体林业,是以短养长、解决育林资金、扩大林业生产的重要途径在幼林地上间种农作物与经济作物,能够以耕代抚,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可以加快林木生长,既可减少营林支出,又可短期内得到较多收益,能较多地积累育林资金。

2.3发展立体林业是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有效措施建立立体林业可以改变因树种、作物单一而过分消耗地力的状况。

农林混作可使林木的枯枝落叶所含养分归还土壤。

在林地上间作的农作物,由于林木保护,既可降低风速,提高空气与土壤湿度,使作物生长更好,又可较好地保持水土。

07 环境经济学 第七章 物质平衡理论

07 环境经济学 第七章 物质平衡理论


第二节 物质平衡与一般均衡模型

瓦尔拉-卡塞尔模型
瓦尔拉-卡塞尔模型中的变量
式中:R——资源和服务量; V——资源价格; X——产品或商品量; P——产品价格; Y——最终需求。

把物质平衡概念与交换的一般均衡概念结合在一起的数学模型。 这个模型既有理论意义,也表明了经济学一般相互依存模型的简 化形式,以及如何用一种经济系统的最终产品函数,从本质上更 精确的预测污染物排放。

环境框:



环境框向生产框提供原材料M。 环境是一种公共物品,它对消费框产生一个服务流 Y。一般来说,这种服务流量将随污染物排放量的 增加而减少,随环境的改善而增加。 环境接受来自生产框、消费框和环境管理框的废弃 物ZP、ZH和ZE。 环境质量受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治理工作两方面的影 响。
模型分析与结论

Y0——初始环境质量; Z——废弃物排放质量; E——治理量。
假定废弃物排放会对环境产生负的影响,而治理会对环境产生正的影响,则:
环境管理机构的费用效益

δ——环境服务的需求价格 v——环境管理框治理废弃物的价格 q——排污收费的价格
则 环境服务的总价值为δY, 由污染物排放引起的环境损害的价值为δ(Y0-Y),
二、价值平衡和最优环境管理对策


把价格引入上述物质平衡模型中,赋予每一物 流因子以真实价格,则在价格的调节下,整个 物流系统的资源配置将会是有效率的,避免了 “市场失灵”或是“政策失效”。 通过引入价格参数,实现了由物质平衡向价值 平衡的转变 。
环境治理和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
环境质量函数:
Y0-Y=F(Z,E)
环境管理部门治理废弃物的费用vE。 排放废弃物的总机会成本为vE+δ(Y0-Y)。

生态学复习题

生态学复习题

绪论一、名词解释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二、填空题1、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层次包括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之间的关系、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2、现代生态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展,结合人类活动对生态过程的影响,从纯自然现象研究扩展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研究.3、生态学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包括萌芽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

4、生态学的巩固时期是生态学理论形成、生物种群和群落由定性向定量描述、生态学实验方法发展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著名的生态学四大学派派,包括北欧学派以注重群落分析为特点。

法瑞学派常被称为植被区系学派。

1953年后与北欧学派合流,被称为西欧学派或大陆学派。

英美学派以研究植物群落演替和创建顶极群落著名。

前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和优势种,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

5、现代人类面临的五大农业生态危机是人口爆炸、粮食短缺、资源枯竭、能源危机、污染加重,其根源是对生态系统缺乏整体认识。

第二章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结构(9学时)一、名词解释自然环境、生态因子、三基点温度、限制因子、生态适应性、趋同适应、趋异适应、生活型、生态型、生境、生态位、生物种群、种群的基本特征、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种群调节、生态对策、光周期现象、偏害作用、寄生作用、捕食作用、偏利共生、原始合作、互利共生、化感作用、生物群落、优势度、相对密度、群落交错区、生物群落演替、顶极群落、生物多样性二、填空题1、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共同形成了地球上一切生物、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的大环境。

2、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干预下的生态系统,人工环境可以分为人工影响的环境和人工建造的环境。

3、植物光合作用率在光补偿点附近与光强度成正比,但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光合产物不再增加或增加得很少。

4、植物对日照时间的反应在农业生产上的一项重要应用是引种,生产上不注意这一规律会导致明显减产。

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标准

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标准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标准一、课程概况二、专业对课程要求设施农业技术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需要,掌握设施作物生产、管理、经营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具备设施作物生产、经营、管理能力,面向设施园艺作物生产及示范、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及园艺产品采后处理和推广等岗位(群)“会生产、能经营、懂管理”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植物生产、加工类专业的主要专业选修课之一,从农业生态学和农业环境保护两大应用领域来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调控,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直接服务于生产的应用性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授课,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实际应用能力。

三、课程培养目标总体目标《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植物保护、食品加工、食品检验、现代农业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修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和实践,使学生明确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性质和任务,较好的掌握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今后的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其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讲授,重视讲练结合,适当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向学生讲授生态学的概念、产生及发展、学科体系,让学生认识、理解农业生态学能广泛指导解决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科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高学生的农业生态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

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培养学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农业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特点、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农业生态工程、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发展、农业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农业环境问题、农业环境污染及防治、农业环境管理。

实训内容力争深入浅出,强调应用性,突出操作性,紧密结合当前农业生产实际,以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本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第7章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ppt课件

第7章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ppt课件
方案。 4.熟悉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生态工程的设计流程。
中国历史上吸烟的历史和现状、所采 取的措 施以及 由此带 来的痛 苦和灾 难,可 以进一 步了解 吸烟对 人民健 康的危 害,提 高师生 的控烟 意识
目录
第一节 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的研究概述 第二节 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的原理 第三节 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的设计 第四节 案例分析
美国式“无人农业”离不开大型机械设备。这些他们应有 尽有,甚至飞机也雇来喷洒农药。这样的农业被国内的农 业专家奉为农业的最高境界。
该种农业的弊端——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一个人耕作上万 亩的耕地,除了粗放还是粗放,单产和作物多样性性下降 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就浪费了土地资源。其次,毕竟是机 器收储运,现场的浪费就很严重。
中国历史上吸烟的历史和现状、所采 取的措 施以及 由此带 来的痛 苦和灾 难,可 以进一 步了解 吸烟对 人民健 康的危 害,提 高师生 的控烟 意识
现场感受美国式“无人农业”的 资源浪费现象——蒋高明
一户家庭大农场,两口子经营了1万英亩的土地,相当于 6.06万亩土地,种植了苜蓿、西红柿、青椒等,最忙的时 候,也只不过雇佣20人左右帮工。
2.农林牧复合系统生态工程设计
(1)设计的基本思路: 在农牧交错带的沙地上,建立林网
➢ ①防风固沙,固定沙地 ➢ ②选用豆科饲料植物,以便以林促牧 ➢ ③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用材林和经济林结合,
发挥长远效益,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选择适合作饲 料的灌木,使其当年见效,以林促牧。
在林网内种豆科牧草,建 立饲料工业基地,发展草 食畜牧业,国养牲畜,积 攒有机肥,养殖蚯蚓、蜜 蜂,办有机无机复合颗粒 肥料厂,以牧养农。
中国历史上吸烟的历史和现状、所采 取的措 施以及 由此带 来的痛 苦和灾 难,可 以进一 步了解 吸烟对 人民健 康的危 害,提 高师生 的控烟 意识

林草复合模式生态系统经营管理

林草复合模式生态系统经营管理

林草复合模式生态系统经营管理【摘要】本文笔者简要介绍了林草复合模式生态系统。

要做好林草复合模式生态系统的良好经营主要依靠的是管理。

本文将主要从加强林分抚育、牧草管理、林地肥力维护、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的阐述如何做好林草复合模式生态系统经营管理。

【关键词】林草复合模式;经营管理;林分抚育;牧草管理1、林草复合系统的介绍林草复合系统是指由森林和草地相互有机结合的多层次人工植被。

在林业上,这种生态系统简单称之为林草混交、林草间作。

林草复合系统主要是在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应用。

在林草复合系统中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并结合工程应用技术进行经营管理。

这项技术体现在将多年生长的植物和农业以及牧业有效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在一个单位土地上同时经营林农牧业,这种时空的分布形式有效的解决了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

2、林草复合系统的作用和地位林草复合系统最核心的内容是将林分营建、牧草建植、牧草养畜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到了林草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林和草的栽植能够获取生态效益,牧草养畜能够获取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获取同时带动了当地社会效益的提高。

林草复合系统不仅对环境无污染,栽植出来的食品无公害,同时森林植物的复合栽植能够有效的保证土地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对林草复合系统进行各方面的更新,行之有效的维持着林草复合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

在生物生态系统中,草类是作为初级生产者的,在退化生态系统的重新恢复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环境污染治理的效果,因此草类在这些利用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重视。

在退耕还林还草中,草类因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被作为第一选择,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当前,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最重要的是将还林与还草合理的结合在一起。

在退耕还林还草的大呼声中,林草复合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重视。

3、林草复合系统的经营管理要做好林草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和经营最关键的是做好管理,做好林草复合系统的经营管理主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出发。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课件(共29张PPT)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第三节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课件(共29张PPT)

12.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把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美丽中国建设这一宏伟目
标,下列哪项做法值得提倡
(C )
A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杯子
B .电视机不用时没有及时切断电源
C .不乱扔废电池以免造成重金属污染
D .抓捕野生生物关入笼中当宠物饲养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B)
A .我们的生存环境即刻变得美好
B .我们认识到每一位公民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应尽的责任
C .我们的政府注意环境保护
D .我们的学习进步
4.以下说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观点是 (D)
A .“吃野味!野生动物的营养价值很高。” B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C .大自然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
谱不可取
( B)
A .素炒土豆丝、西红柿炒蛋、红烧肉、海带汤
B .清灼油菜、荷包蛋、清炖朱鹅、穿山甲汤
C .清炒空心菜、苦瓜炒肉、清蒸蛋、紫菜汤
D .清灼西兰花、焖豆腐、回锅肉、鱼头汤
(4)习近平总书记所指的“天然大氧吧”,你如何领悟?正确的一项

( B)
A .农家特色菜一条街,生意好做
B .空气清新,风景优美的乡村自然环境
(5)多用肥皂,少用或不用洗涤剂; (6)改用无磷洗衣粉; (7)请用布袋购物; (8)自行车代替机动车作为个人交通工具; (9)使用无氟冰箱; (10)废电池不乱扔。
【例】下列各项中,有利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 A .节约用水 B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 C .向河流、田野大量排放污染物 D .养成用塑料袋盛装蔬菜和食品的习惯
材料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 建设最著名的科学论断之一。我们必须树立和坚守“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一是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习 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资源环境经济学_第7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

资源环境经济学_第7章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世界各国财富排行榜,瑞士和埃塞 俄比亚分别当选最富和最穷的国家。
瑞士以人均占有财富64.8万美元居排行榜之首,其次是丹麦和瑞典,分别为 57.5万美元和51.3万美元。埃塞俄比亚人均占有财富最少,仅为1965美元。
可持续发展的衡量
世界银行新财富体制方法 四种资本:
– 自然资本 (自然资源投入生产中的价值) – 生产资本(人造资本) – 人力资本(人本身所具有的生产能力的价 值) – 社会资本(社会赖以正常运转的制度、组 织、文化等)

提出人类面临的由于资源利用不当而造成 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 提出了经济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的观点。
二、第二个里程碑
1980年,《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呼吁必须确定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 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球 可持续发展。 保护自然资源的目标,主要有三个:①保持基本 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 ②保存遗传的多样性,即保存世界上有机体遗传 物质种类的多样性; ③保证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永续利用(特别是渔场、 野生生物、森林和牧场)。
资源环境经济学
第7章 可持续发展ຫໍສະໝຸດ 论本章提要从经济增长战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特征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含义与度量方法 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作用
第一节 从经济增长战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从经济增长战略到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增长战略是指: 一国以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实际水平的增长,或个人收入的增加为目标 的经济战略。 1、经济增长战略的贡献 GDP的快速增长提高了整个世界经济水平,每个国家 的经济以及综合国力得到加强; 人均GDP的增长,使一些国家消除了贫穷,大大提高 了人们的收入水平;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消费方式也向更 舒适、更高层次发展。 2、经济增长战略的缺陷 贫富不均状况严重 社会问题突出

简析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简析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2 . 1 . 1 系统 性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 多目标 、多功 能、多层 次的生态系统, 因 此, 分类应 能体现 出系统 内各组分 的结 构和功能 , 全面 系统地 反映农林 复 合 生 态 系 统 的 现状 。 2 . 1 _ 2 有序性 农 林 复 合 系 统 是 由 多级 子 系统 组 成 的较 为 庞 杂 的 系 统 , 分 类 应 有 明 确 的等级顺序 , 找 出主要 因子和次 要因子, 建立有序的、 由高到低 的多等 级分类体系 , 并能反映出上下等级间的联系。 2 . 1 . 3 景观性 农林 复合 生态 系统是一种土地利用技术 ,是在 同一土地单 元上 , 把 多年生木本植物 与草本植物和动 物在空 间上按 一定的 时序 安排在 一起 进 行管理 , 因此 , 分类 时要考 虑各产业组合情 况及其在景观 格局 中的优 势。 2 . 1 . 4 准确 性 分类 是为了更好 的服务于科学研究和劳动实践 , 所做 的分类 应能使 农林复合 生态 系统各生产模式和结构得 以准确 的表达 , 真 实地反映各模 式的结构功能特 征。
2 . 1 分 类 原 则
建立 的农林 复合 生态 系统分类 体系, 首先应充分反 映系统 内部各 组 分 问的关系 、 结构和功能特征 , 其 次应反映 出它 的环境特 点和生物群 落 的特征 , 再次 , 应 便于 理解和应用, 利于对农林复合系统进行 更加深 入系 统地试验研究 、 分析 总结及借鉴推广 。因此 , 紫色土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分类应遵循如下 原则 :
简 析农 林 复合 生态 系统
何 承 涛
( 三 都 县 国有 拉 揽 林 场 贵州 都匀 5 5 8 1 0 0 )
摘 要: 农林 复合生态 系统是一 个多组分 、 多层次 、 多生物 种群 、 多功能 、 多 目标 的综 合性开放 式人工 生态 经济 巨系统 , 农林复 合 生态系统 的应 用范 围随着科 学技术和生产 力水平的不 断发展而 日趋扩大 , 形成 了多种 多样的类 型、 模式 以及各物 种 的时空配置方 式, 介于 如此庞杂 的体系 , 为了使科研 人员更有条 理 的进 行深入 的验 研究和 分析评价 , 也为 了能够有助 于劳动 者进行 实践总 结和借 鉴推 广, 本文 简要分析 了农林 复合生态系统 的分类体系 以及 其组合结构特 征。 关键词 : 农林复合生态 系统; 紫色土 区; 分类体系 ; 结构特征 中图分 类号 : S 1 8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4 — 7 3 4 4( 2 0 1 3 ) 1 6 — 0 2 4 0 — 0 2

农业生态学(主编骆世明-农业版)教学大纲

农业生态学(主编骆世明-农业版)教学大纲

《农业生态学》教学大纲Agroecology (Bilingual Teaching)学时:45学时学分: 2.5学分理论学时:45学时实验或讨论学时:0学时适用专业:农学、植科等相关专业BB006003一、大纲说明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科学。

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应用的一个分支学科。

主要研究由农业生物与其环境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调控和管理途径等。

学习农业生态学的目的意义一方面要了解有关生态学的一般知识及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要运用农业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资源生态问题与系统优化途径。

运用农业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农业领域中的生态问题,探讨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生态学的根本任务。

农业生态学不仅要进行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更要为发展农业生产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必然要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

如何尽可能减轻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降低资源成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生态学面临的重大问题。

同样,这也是农业生态学要探索的问题。

把握农业生产的“生态―技术―经济”复合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与特点,从整体结构优化和提高系统功能上进行合理调控,以促进农业生产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生态学未来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从农业生态学研究对象-农业生态系统出发,了解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特点、功能特点,明确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生物组分对整个系统的作用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理解农业生态学的原理是根据自然界中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规律,环境资源―生物群体―人类之间协调发展规律建立起来的。

了解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农业生物内部在能量和物质转化方面的特点,掌握建立高效农业生态系统的理论和技术。

理解农业生态学围绕生物这个核心,从个体、种群和群落水平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和作用规律,掌握如何根据当地农业资源特点,建立合理生物结构的理论和技术。

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

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

从表中可见,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中产品输出大约有20%-55%为无效 输出,若这中无效输出留在农村,可以使其产生两种效果:一是“加环” 再转化,增大系统产出,提高系统的功能;二是直接返回土壤库,使系 统物质损失减少,实质上就是减少了系统外物质、能量的输入,从而减 少了系统能耗,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系统经济效益。 ②不合理的输出加大了运输消耗,从上表可以看出,农林牧复合生态 系统的无效输出带来的能赢、运输、搬运、劳力等方面的浪费是巨大的。 ③由于不合理的输出,造成了城市有机质的不正常“富集”,加大了 城市生态系统的污染和负荷。虽然有机质富集,对农田生态系统是有利 的,但对城市生态系统是却是有害的,也可以说,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 的产品的不合理输出,实际上是“化利为害”,这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平 衡是一种相当严重的干扰。
作物
桑叶 蚕 蚕沙 粉坊
秸草 驴 粪 泥塘
下脚料
粪 鸡 粪

土壤


农牧业复合生态工程模式图
②以加工业为主,发展农牧业模式:随着我国对工业生产结构的改 改与调整,中小型食品加工厂发展的很快,但是生成过程中的许多下脚 料却未能充分利用,甚至严重污染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在加工业的生产 基础上,增加种植业和养殖业环节,使得工厂农场化,变废为宝多级利 用,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不仅使在生产工业产品的同时获得了大量的农 副产品,而且解决了工厂废弃物的污染问题,节省了处理废弃物的费用。
设计: 林业的畜牧也生态工程主要适用于交错带的荒芜地、疏林地和灌 木林地。 (1)原则:林牧共生、多重利用、可持续发展。 (2)模式:林果牧型、农牧型、林牧型。 ①林果牧型 根据地形的中高低和空间的上中下等不同的生态位, 建立多层次的生产结构,实行等高种植采取山顶陡坡松柏,刺槐防 护林带;山腰缓坡杂果林带;山下沟边基本田,地边堰旁花椒、桑 树、花草以及乔灌草结合,配合各种拦蓄工程,达到土不下山和涵 养水源的目的。 ②农牧型 林区耕地不足,提高单产尤为重要。该类型强调以农 业兴牧、以牧促农促林,农林牧全面发展。增加农业投入,扩大高 产基本农田面积,促进退耕造林种草,在粮食、饲料、燃料等增加 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牛、羊、兔、猪、禽等为主的畜牧业,改善 畜牧结构。畜牧业为农业发展提供有机肥,粮食增产,从而减少农 田面积,建立人工草场,加速畜牧业的发展。 ③ 林牧型 自然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网络最复杂,但其生物种群 几乎都是自然选择的野生自然种群。而人工生态系统的主要种群则 是人类定向选择形成的人工种群。常见模式有:林-昆-虫-鸡-貂;林畜-蚯蚓;林-鸭-鱼等(下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肥沃、气候适宜。


化肥投入量逐年增加,有机肥投入量逐年减少;
耕作措施不当、作物种植比例失调等因素,导致 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中国拥有地球上7%的耕 地,但化肥和农药的使 用量却是全球总量的35%




1、引起土壤酸度变化。过磷酸钙、硫酸铵、氯化铵等都属 生物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养分离子后,土壤中氢 离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 2、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化肥使用过多,大量的 NH4+、K+和土壤胶体吸附的Ca2+、Mg2+等阳离子发生 交换,使土壤结构被破坏,导致土壤板结。 3、有害物质对土壤产生污染。制造化肥的矿物原料及化工 原料中,含有多种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害成分,它们 随施肥过入农田土壤造成污染。 4、农产品品质下降。化肥的肥效较快,对作物前期生长作 用明显,而作物养分积累不利,化肥部分物质被作物吸收积 累到植物体中,影响产品品质。
•“加环”再转化,增大系统产出,提高系统的功能。 •“无效输出”返回土壤库,减少了系统外物质、能量的输入, 减少了系统能耗,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系统经济效益。

②不合理的输出加大了运输能耗,无效输出带来巨大的能
源、运输、搬运、劳力等方面的浪费。

③由于不合理的输出,造成城市有机质不正常“富集”, 加大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污染和负荷——“化利为害”。
②农牧型:

林区耕地不足,提高单产尤为重要。

保障高产农田。增加农业投入,扩大高产基本农 田面积,保证粮食生产基础上,退耕造林种草;

在粮食、饲草、燃料等增加的基础上,大力发展 以牛、羊、兔、猪、禽等为主的畜牧业,改善畜 禽结构。
③林牧型:

自然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网络最复杂,但其生物 种群几乎都是自然选择的野生自然种群

核心是农牧业的有机结合、互相依存和促进、 同步发展,使生态系统的结构趋于合理,功能 不断增强。
发展思路:

(1)方田林网化

建成方田林网化,中间打一眼机井,将农田系统建成旱 能灌、涝能排的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系统。 利用秸秆、树叶为饲料,发展农区畜牧业。

(2)利用非常规饲料发展农区畜牧

核心:要以农 促牧,以牧养 农,以农兴林 ,达到农林牧 结合

林牧模式就是依据自然种群的组合原则,用人工食物 链取代自然食物链,既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

该类型常见模式有:林-昆虫-鸡-貂;林-畜-蚯蚓;林
-鸭-鱼等

(3)案例:山东省五莲县位于鲁中南山区,全县以山地为
主,总面积1501.54km2。其中山地面积占34.2%,丘陵面积占 59.7%,全县总耕地面积4.15万hm2,人均0.08hm2。
1980年以来,根据当地 条件对山、水、林、田 、村进行综合治理,确 定了以林果为主,林粮 牧结合,牧工商一体化 的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 生态农业模式
成效:





①形成了“山顶松槐戴帽,山间果树缠腰,山下林粮间作 ,沟内塘坝千条”的格局,全县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达 65%以上。 ②实施了林果业生态工程,每年新增林网面积750hm2以上 ,全县林网总面积12万hm2,森林覆盖率达43%,植被覆盖 率达98%。 ③实施了以土壤培育为主的土地利用生态工程,土壤有机 质含量提高1倍。 ④实施了以种植业为依托的畜牧养殖生态工程,大力发展 规模养殖业。 ⑤实施了以种养业为前提的农畜产品增殖工程,积极发展 农副产品深加工,年产值30多亿元。
由于过牧、过樵、过采,目前草场退化较严重。
(1)问题:

①自然生产潜力得不到发挥:太阳能、光、温条件
较好,沙地上种植旱田,沿用广种薄收的经营方式。

②存在着农林争地,农牧争地的矛盾:大面积是广 种薄收的旱田、轮耕地和撂荒地。

③沙化随人口增加有逐渐发展的趋势:以吉林省为 例,到2000年,沙地面积增加了23万hm2,吉林省人 口增加了1600万人。
浪费严重!!!
• 能量流动是单向性的;
• 消费者至多只能转变食
能量转化金字塔规律
物源的10~20%成为自己
的原生质(10%递减率)。
是否能利用这部分能量?
2.农区牧业生态工程的基本思路

一个理想的农业生态系统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 生物群落、具有自我维持和发展的能力,并能 取得高产高效的生态经济系统。

在西红柿和青椒收获现场,据初略估计,青椒有 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没有收获上来,土豆浪费几 乎到达五分之一,西红柿十分之一左右。
• 美国的农业以市场为主,他们的粮食压力不大,但造成的 浪费、环境污染和资源代价是很大的,单位土地面积的产 量和效益相对是较低的。 • 工厂化、市场化、快餐化的食物生产方式也带来了严重的 健康问题,肥胖、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人群比例不断 增加。 • 美国这种“无人农业”的农业方式是不符合人多地少的中 国的。
第七章 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 系统的生态工程
张靖 zhangjing@

1.了解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2.掌握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3.掌握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工程建设内容及实施 方案。

4.熟悉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生态工程的设计流程。

3.林区畜牧业生态工程设计
林业的畜牧业生态工程主要适用于交错带的 荒芜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

(1)原则:
• • •
①牧林共生; ②多重利用; ③可持续发展。

(2)模式:林区的畜牧业应以水土保持与增 加土壤肥力为重点
①林果牧型:根据地形高、中、低建立多层次的生产结构
采取山顶陡坡松柏、刺槐防护林带; 山腰缓坡杂果林带; 山下沟边基本农田,地边种植花椒、桑树等,配和各种拦 蓄工程,达到土不下山和涵养水源的目的
(2)资源合理利用及开发前景
农牧交错带的许多沙地的自然生产潜力很高,对沙 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实际粮食单产很低。

①建立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把农林牧互相矛盾 的现状转变为农林牧互相促进的关系。

②发展饲料工业,走迂回的道路提高粮食单产。 ③把沙地开发与群众脱贫致富联系起来,建设人 工控制的生态经济系统。
发展历史:




1950年,史密斯(Smith)著的《树木作物:永久的农业》 一书,阐述这一系统。 1977年,国际农林业复合经营研究委员会(ICRAF)成立, 使该方向的研究兴起热潮。 1982年创办了国际性刊物《农林业系统》(Agroforestry Systems)。 现在,农林业系统扩展为农林牧业复合体,通过以林护农、 以农养牧、以牧促林,实现农林牧的互利共生。
农林牧复合生态经济系统


在草带内的沙平地,可种植花生、玉米、地瓜等农作 物、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 在沙地上施用有机肥,改良沙土,增加有机质对沙粒 的胶结作用,改善土壤结构。 一方面增加粮食生产, 另一方面扩大秸秆产量,发展畜牧业,以农兴牧。
(2)具体设计:

①林带林网
规格:500m×500m 结构:乔灌革结合,乔木10行,3mx3m;灌术1m×1m。 树种:乔木为刺槐、山杏。 灌术为拧条+胡枝子、紫穗槐。

2.3物质多重利用与物质循环原理
在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的 物质必须要多重利用,尽量做到无废物产出。


畜牧业的粪、尿,是农作物和林木的优质肥料;
农副产品及豆科灌木饲料林,也是畜牧业的饲料源。

3.1 农林牧交错带的复合生态工程


3.2 农区的牧业生态工程
3.3 林区的牧业生态工程 3.4 种养加复合生态经济系统



一户家庭大农场,两口子经营了1万英亩的土地,相当于 6.06万亩土地,种植了苜蓿、西红柿、青椒等,最忙的时 候,也只不过雇佣20人左右帮工。 美国式“无人农业”离不开大型机械设备。这些他们应有 尽有,甚至飞机也雇来喷洒农药。这样的农业被国内的农 业专家奉为农业的最高境界。 该种农业的弊端——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一个人耕作上万 亩的耕地,除了粗放还是粗放,单产和作物多样性性下降 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就浪费了土地资源。其次,毕竟是机 器收储运,现场的浪费就很严重。

美国农林牧复合经营系统
• • • •
美国东南及中南部以饲草、林牧系统为主; 美国中部和中南部以核桃树为主,林粮和林草间作; 美国东北部主要以果树和一年生作物间种为主; 美国西北部有传统的林牧结合。 是农作物和硬杂木间作;

加拿大的模式
• •
在泥炭沼泽上种柳树,木材用于畜牧业和造纸。

澳大利亚防护林和林牧结合模式 非洲的主要类型包括:
贝格曼规律(Bergmann‘s rule):高纬度恒温动物往 往比来自低纬度恒温动物个体高大,导致其相对体表面 积变小,使单位体重的热散失减少,有利于抗寒。 艾伦规律(Allen‘s rule) :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 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这也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
2.农林牧复合系统生态工程设计
(1)设计的基本思路: 在农牧交错带的沙地上,建立林网

①防风固沙,固定沙地 ②选用豆科饲料植物,以便以林促牧 ③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用材林和经济林结合, 发挥长远效益,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选择适合作饲 料的灌木,使其当年见效,以林促牧。
在林网内种豆科牧草,建 立饲料工业基地,发展草 食畜牧业,国养牲畜,积 攒有机肥,养殖蚯蚓、蜜 蜂,办有机无机复合颗粒 肥料厂,以牧养农。 新建的林网
3.农区牧业生态工程设计

(1)工程模式之一:小麦+玉米+大豆-黄牛。 牛粪还田,集中施在玉米地上,尽可能将根茬、 凋落物还田,小麦玉米、大豆轮作。 (2)工程模式之二:小麦+玉米间种草木樨+大 豆-奶牛。 玉米和草木樨2:1间种(玉米的每公顷保苗株数 可比单种玉米时减少):牛粪还田,集中施在 玉米地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