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基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分析基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一组数据1,5,7,x的众数与中位数相等,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A.6 B.5 C.4.5 D.3.5
【答案】C
【解析】
若众数为1,则数据为1、1、5、7,此时中位数为3,不符合题意;
若众数为5,则数据为1、5、5、7,中位数为5,符合题意,
此时平均数为1557
4
+++
= 4.5;
若众数为7,则数据为1、5、7、7,中位数为6,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已知一组数据:6,2,8,x,7,它们的平均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7 B.6 C.5 D.4
【答案】A
【解析】
分析:首先根据平均数为6求出x的值,然后根据中位数的概念求解.
详解:由题意得:6+2+8+x+7=6×5,解得:x=7,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6,7,7,8,则中位数为7.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知识,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3.多多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图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差是47 B.众数是42
C.中位数是58 D.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的有4个月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统计图可得出最大值和最小值,即可求得极差;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众数;将这8个数按大小顺序排列,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的有2、3、4、5、7、8,共六个月.
【详解】
A、极差为:83-28=55,故本选项错误;
B、∵58出现的次数最多,是2次,
∴众数为:58,故本选项错误;
C、中位数为:(58+58)÷2=58,故本选项正确;
D、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本的有2月、3月、4月、5月、7月、8月,共六个月,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4.在只有15人参加的演讲比赛中,参赛选手的成绩各不相同,若选手要想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8名,只需要了解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 )
A.平均数B.中位数C.众数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是中位数在生活中的运用,知道自己的成绩以及全部成绩的中位数就可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8名.
【详解】
15名参赛选手的成绩各不相同,第8名的成绩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所以选手知道自己的成绩和中位数就可知道自己是否进入前8名.
故选B.
【点睛】
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
5.某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竞赛,进入决赛的共有20名学生,他们的决赛成绩如下表所示:
那么20名学生决赛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85,90 B.85,87.5 C.90,85 D.95,90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85分的有8人,人数最多,故众数为85分;
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为第10、11两个数,
为85分,90分,中位数为87.5分.
故选B.
考点:1.众数;2.中位数
6.某单位招考技术人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按6:4记入总成绩,若小李笔试成绩为80分,面试成绩为90分,则他的总成绩为()
A.84分B.85分C.86分D.87分
【答案】A
【解析】
【分析】
按照笔试与面试所占比例求出总成绩即可.
【详解】
根据题意,按照笔试与面试所占比例求出总成绩:
64
⨯+⨯=(分)
809084
1010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目含义.
7.在学校的体育训练中,小杰投掷实心球的7次成绩如统计图所示,则这7次成绩的中位数和平均数分别是()
A.9.7m,9.9m B.9.7m,9.8m C.9.8m,9.7m D.9.8m,9.9m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这7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处在第4位的数是中位数,利用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把这7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处于第4位的数是9.7m,因此中位数是9.7m,
++++++÷=m,
平均数为:(9.59.69.79.79.810.110.2)79.8
故选:B.
【点睛】
考查中位数、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处在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平均数则是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水平.
8.下列说法:①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经过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是必然事件;③若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3,乙组数据的方差是0.1,则甲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④圆内接正六边形的边长等于这个圆的半径,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去判断①;根据必然事件的定义去判断②;根据方差的意义去判断③;根据圆内接正多边形的相关角度去计算④.
【详解】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也有可能是等腰梯形,①错误;必然事件是一定会发生的事件,遇到红灯是随机事件,②错误;方差越大越不稳定,越小越稳定,乙比甲更稳定,③错误;正六边形的边所对的圆心角是60︒,所以构成等边三角形,④结论正确.所以正确1个,答案选A.
【点睛】
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要熟悉平行四边形的常见判定;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等的区分;掌握方差的意义;会计算圆内接正多边形相关.
9.一组数据5,4,2,5,6的中位数是()
A.5 B.4 C.2 D.6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将题目中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列是: 2,4,5,5,6,故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故选A.
考点:中位数;统计与概率.
10.某班有40人,一次体能测试后,老师对测试成绩进行了统计.由于小亮没有参加本次
s=.后来小亮进行了补测,集体测试,因此计算其他39人的平均分为90分,方差239
成绩为90分,关于该班40人的测试成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大B.平均分不变,方差变小
C.平均分和方差都不变D.平均分和方差都改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方差的定义计算即可.
【详解】
解:∵小亮的成绩和其他39人的平均数相同,都是90分,
∴该班40人的测试成绩的平均分为90分,方差变小,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方差,算术平均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11.据统计,某住宅楼30户居民五月份最后一周每天实行垃圾分类的户数依次是:27,30,29,25,26,28,29,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25和30 B.25和29 C.28和30 D.28和29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答案.
【详解】对这组数据重新排列顺序得,25,26,27,28,29,29,30,
处于最中间是数是28,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28,
在这组数据中,29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9,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熟练掌握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序后,位于最中间的数(或中间两数的平均数)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12.样本数据3,a,4,b,8的平均数是5,众数是3,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2 B.3 C.4 D.8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众数是3知a、b中一个数据为3、另一个数据为
先根据平均数为5得出a b10
7,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详解】
解:数据3,a,4,b,8的平均数是5,
3a4b825
∴++++=,即a b10
+=,
又众数是3,
a
∴、b中一个数据为3、另一个数据为7,
则数据从小到大为3、3、4、7、8,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4,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13.在去年的体育中考中,某校6名学生的体育成绩统计如下表:
则下列关于这组数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众数是18 B.中位数是18 C.平均数是18 D.方差是2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定义和平均数、方差的计算公式分别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A、这组数据中18出现了3次,次数最多,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8.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B、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是(18+18)÷2=18,则中位数是18.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C、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17×2+18×3+20)÷6=18.故本选项说法正确;
D、这组数据的方差是:1
6
[2×(17﹣18)2+3×(18﹣18)2+(20﹣18)2]=1.故本选项说
法错误.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和方差,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总数;一般地设n个数据,x1,x2,…x n的平均
数为x ,则方差S 2=
1
n
[(x 1-x )2+(x 2-x )2+…+(x n -x )2].
14.甲、乙两位运动员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成绩如下: 甲:9,10,8,5,7,8,10,8,8,7; 乙:5,7,8,7,8,9,7,9,10,10.根据上述信息,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甲、乙的众数分别是8,7 B .甲、乙的中位数分别是8,8 C .乙的成绩比较稳定 D .甲、乙的平均数分别是8,8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别根据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的概念以及计算方法计算出结果,然后进行判断. 【详解】
在甲的10次射击成绩中8环出现次数最多,有4次,故众数是8,而乙的10次射击成绩中7环出现次数最多,故众数是7,因此选项A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甲的10次射击成绩按大小顺序排列为:5,7,7,8,8,8,8,9,10,10,故其中位数为:
8+8
=82
; 乙的10次射击成绩按大小顺序排列为:5,7,7,7,8,8,9,9,10,10,故其中位数为:8+8
=82
,所以甲、乙的中位数分别是8,8,故选项B 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甲的平均数为:
5+72+84+9+102
=810
⨯⨯⨯;乙的平均数:
5+73+82+92+102
=810
⨯⨯⨯⨯,所以,甲、乙的平均数分别是8,8,故选项D 不符合题
意;
甲组数据的方差为:
2222221
=
[(58)2(78)4(88)(98)2(108)]10
S -+⨯-+⨯-+-+⨯-甲=2; 乙组数据的方差为:
2222221
=
[(58)3(78)2(88)2(98)2(108)]10
S -+⨯-+⨯-+⨯-+⨯-乙=2.2;所以甲乙两组数据的方差不相等,甲的成绩更稳定,故选项C 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方差的定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15.某校九年级数学模拟测试中,六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这组数据描
述正确的是()
A.众数是110 B.方差是16
C.平均数是109.5 D.中位数是109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中位数的概念求出众数和中位数,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平均数和方差.
【详解】
解: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10,A正确;
1
6
x=×(110+106+109+111+108+110)=109,C错误;
21
S
6
= [(110﹣109)2+(106﹣109)2+(109﹣109)2+(111﹣109)2+(108﹣109)2+
(110﹣109)2]=8
3
,B错误;
中位数是109.5,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众数、平均数、方差、中位数,掌握它们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6.在一次体检中,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65米,而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平均身高为1.63米,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四位同学身高的中位数一定是其中一位同学的身高
B.丁同学的身高一定高于其他三位同学的身高
C.丁同学的身高为1.71米
D.四位同学身高的众数一定是1.65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
解:A、四位同学身高的中位数可能是某两个同学身高的平均数,故错误;
B、丁同学的身高一定高于其他三位同学的身高,错误;
C、丁同学的身高为1.654 1.633 1.71
⨯-⨯=米,正确;
D.四位同学身高的众数一定是1.65,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熟练掌握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解题的关键. 17.为参加学校举办的“诗意校园•致远方”朗诵艺术大赛,八年级“屈原读书社”组织了五次选拔赛,这五次选拔赛中,小明五次成绩的平均数是90,方差是2;小强五次成绩的平均数也是90,方差是14.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明的成绩比小强稳定
B.小明、小强两人成绩一样稳定
C.小强的成绩比小明稳定
D.无法确定小明、小强的成绩谁更稳定
【答案】A
【解析】
【分析】
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
【详解】
∵小明五次成绩的平均数是90,方差是2;小强五次成绩的平均数也是90,方差是14.8.平均成绩一样,小明的方差小,成绩稳定,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方差、平均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基础题.
错因分析容易题.失分原因是方差的意义掌握不牢.
18.某校九年级开展“光盘行动”宣传活动,各班级参加该活动的人数统计结果如下表,对于这组统计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数是58 B.中位数是58 C.极差是40 D.众数是60
【答案】A
【解析】
分别根据平均数,中位数,极差,众数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作出判断
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因此,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526062545862
586
+++++=.
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由此将这组数据重新排序为52,54,58,60,62,62,∴中位数是按从小到大排列后第3,4个数的平均数为:59.
根据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的定义,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62-52=10.
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这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62,故这组数据的众数为62.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是:平均数是58.故选A .
19.在“童心向党,阳光下成长”合唱比赛中,30个参赛队的决赛成绩如下表: 比赛成绩/分 9.5 9.6 9.7 9.8 9.9 参赛队个数
9
8
6
4
3
则这30个参赛队决赛成绩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 A .9.7,9.5 B .9.7,9.9
C .9.6,9.5
D .9.6,9.6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详解】
解:由表知,众数为9.5分,中位数为=9.6(分),
故选:C . 【点睛】
考查了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
20.为全力抗战疫情,响应政府“停课不停学”号召,东营市教育局发布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在线课程教学的通知:从2月10日开始,全市中小学按照教学计划,开展在线课程教学和答疑.据互联网后台数据显示,某中学九年级七科老师2月10日在线答疑问题总个数如下表所示则2月10日该中学九年级七科老师在线答疑问题总个数的平均数是( )
A.22 B.24 C.25 D.26【答案】C
【解析】
【分析】
把7个数相加再除以7即可求得其平均数.
【详解】
由题意得,九年级七科老师在线答疑问题总个数的平均数是
1
++++++=,(26282826242122)25
7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掌握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