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最新版本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第1章 总则第2章 平面控制测量2.1 一般规定2.2 设计、选点、造标与埋石2.3 水平角观测2.4 距离测量2.5 内业计算第3章 高程控制测量3.1 一般规定3.2 水准测量3.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第4章 地形测量4.1 一般规定4.2 图根控制测量4.3 一般地区地形测图4.4 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第四节 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 4.5 工矿区现状图测量4.6 水域地形测量4.7 地形图的修测第5章 线路测量5.1 一般规定5.2 铁路、公路测量5.3 架空索道测量5.4 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5.5 架空送电线路测量第6章 绘图与复制6.1 一般规定6.2 绘图6.3 编绘6.4 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6.5 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6.6 打样与胶印第7章 施工测量7.1 一般规定7.2 施工控制测量7.3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放样7.4 灌注桩、界桩与红线测量7.5 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第8章 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8.1 一般规定8.2 竣工总图的编绘8.3 竣工总图的实测第9章 变形测量9.1 一般规定9.2 水平位移监测网9.3 垂直位移监测网9.4 水平位移测量9.5 垂直位移测量9.6 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附录一 本规范名词解释附录二 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三 方向观测法度盘和测微器附录四 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五 建筑物、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的计算公式附录六 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附录七 本规范用词说明工程测量规范-总则工程测量规范第1章 总则第1.0.1 条为了统一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测绘资料,保证其成果、成图的质量符合各个测绘阶段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制订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测量规范有哪些
测量规范有哪些测量规范是指在测量活动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测量规范,包括但不限于:1. 国际计量基准和测量单位系统:国际计量基准是确定各种测量单位和统一测量方法的规范,例如国际单位制(SI)。
2. 测量精度:确定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最大允许误差,包括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3. 测量仪器准确度:确保测量仪器本身的精度和可靠性,包括仪器校准、精度评定和使用限制等。
4. 测量方法和程序:确保测量过程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包括测量步骤、技术要求和数据处理方法等。
5. 测量数据处理:包括数据采集、记录、计算和分析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
6. 测量环境条件:规定测量活动所需的温度、湿度、气压、光照等环境条件,以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稳定性。
7. 测量单位和表示方法:规定测量结果的单位和表示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统一和可比性。
8. 器材管理和维护:规定测量仪器和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要求,包括购买、验收、修理和报废等程序。
9. 标准样品和标准物质:规定使用标准样品和标准物质进行测量校准和质量控制的要求。
10. 测量报告和证明:规定测量结果的报告和证明要求,包括报告格式、内容、签名和保密等要求。
11.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确保测量过程和结果的质量和可靠性,包括采用控制样品、重复测量和参比测量等方法。
12. 安全规范:确保测量活动的安全性,包括仪器操作的安全、电气安全、化学品使用的安全和环境保护等要求。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测量规范,不同领域和行业可能有针对性的规范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和遵循。
另外,还有一些国家和行业组织制定的专门的测量规范,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测量相关标准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测量规程等。
测量规范
测量一、一般规定1、水准测量执行“分级管理,分级测量”原则,即基本水准点从引据水准点进行引测;校测水准点从基本水准点引测;水尺零点高程从校核水准点引测。
特殊情况下引据水准点可直引测校核水准点;基本水准点引校测水尺零点高程。
2、基本水准点高程的变动,应经2次及以上符合规定的方法测量确定。
高程变动值不大(在10mm之内)或变动值在10mm以上但在测量充许误差范围内,其采用高程暂不改动;若高程采用值发生变动,应由省局批准。
3、校核水准点高程经校测变动值在10mm之内暂不改动采用高程;超过10mm应复测证实其高程确已变动后方可更改高程。
校核水准点高程变动由地区局批准,并报省局备案。
4、基本水准点与校核水准点经联测发现有两个以上高程发生变动,变动形态出现复杂情况时,应由其它高级水准点进行联测,搞清变动原因并慎重处理。
5、水准测量(1)水准点经多年检测高程稳定,应在逢“0”、“5”年份校测一次。
建立有高程自校系统的测站,基本水准点高程未变动的,应逢“0”或“5”年份校测一次,具体校测时间由地区局确定。
(2)校核水准点自校系统不少于3个高程点,点与点的距离:山区应大于200m;平原地区大于500m。
自校系统应每年联测一次,当发现有变动迹象时应及时与基本水准点联测。
6、水尺零点高程校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倾斜式水尺在一个斜面上时,应不大于2m间隔进行水尺零点高程测量,如P1(0.00)、P2(2.00)、P1(4.00)等(0.00、2.00等为置尺点水尺读数)。
(2)对受地形条件限制的测站,水准测量单站视距前后差要求可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2m(对三丝读数不作要求)。
(3)当采用水准仪观测水尺读数进行零点高程测量时,应变换仪器高度2次及以上。
7、大断面岸上部分测量当使用水准仪测量有困难时,可使用全站仪、GPS、经纬仪极坐标交会法,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程测量时,其天顶距应控制在5°内;受地形限制,特殊情况应控制在10°内,当采用直接量距法测量起点距的,水边起点距应用其它仪器校核,其误差应小于1/500。
测量常用规范
测量常用规范测量常用规范序号名称代号1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2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18314-20093 城市测量规范 CJJ/T8-20114 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 CH 1016-20085 地籍测绘规范 CH5002—19946 地籍图图式 CH5003-19947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12897—20068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12898—2009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 GB/T20257。
1-200710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2部分:1:5000 1:10000地形图图式 GB/T20257.2—200611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000 1:50000 1:100000地形图图式 GB/T20257。
3-200612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CH/T1001-200513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CH/T1004—200514 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CH/T2009-201015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200716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 GB/T 15314—199417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 TD/T 1008-200718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 GB/T13989—201219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0620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 GB/T17941—200821 行政区域界线测绘规范 GB/T17796-200922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CJJ61-200323 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基本技术规定 GB/T 23709-2009_24 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 GB/T 14912-200525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GB/T 17160-200826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24356—200927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GB/T18341-200128 卫星定位城市测量规范 CJJ/T73-201029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CH1003-199530 房产测量规范第1单元房产测量规定 GB/T 17986.1 -200031 房产测量规范第2单元房产图图式 GB/T 17986。
测量规范有哪些
测量规范有哪些测量规范是指在进行测量工作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操作要求。
下面将列举一些常见的测量规范。
1. 精确度和准确度:测量数据的精确度和准确度是最基本的测量要求。
精确度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准确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
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应尽量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并使用合适的测量设备和方法。
2. 校准和检验:测量设备和工具的校准和检验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测量之前,必须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并定期进行检验,以确保其准确性。
3. 测量单位和符号: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应根据国家或行业标准统一使用测量单位和符号,以避免造成误解或混乱。
4. 测量范围和分辨率:在选择测量设备时,应根据被测量对象的特点确定合适的测量范围和分辨率。
测量范围是指测量设备能够测量的最大和最小值,分辨率是指测量设备能够区分的最小刻度。
5. 测量环境和条件: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应保持测量环境的适宜,防止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产生干扰。
同时,也要注意测量条件的一致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比性。
6. 数据记录和处理:在进行测量时,必须正确记录测量数据,并进行适当的数据处理。
数据记录应包括测量数值、单位、测量时间等信息,数据处理应按照相应的方法进行,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7. 安全防护措施: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应遵守相应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要求,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8. 检验和评定:在完成测量工作后,应对测量结果进行检验和评定。
检验是指对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评定是指对测量结果的合格性进行评价。
9. 质量控制:在进行大批量测量时,应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质量控制包括对测量设备的校准和检验、对测量对象的抽样检验等。
10. 文件管理和归档:对于测量过程和结果,应进行文件管理和归档,以备日后查证和参考。
文件管理包括测量记录、校准证书、检验报告等文件的编制和保存。
水准测量规范
水准测量规范水准测量是地理空间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高精度、高准确性、高实用性等特点。
为了保证水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严格遵守水准测量规范。
一、设备要求:(1)水准仪应具备高精度、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能满足要求的测量精度。
(2)三脚架要坚固稳定,以确保测量仪器不受外力的影响。
(3)基准点要选取坚固、稳定的地面,避免受到地震、地面沉降等因素的影响。
二、操作要求:(1)水准标尺应垂直放置,确保读数准确。
(2)每个测量点至少观测3次,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以减小误差。
(3)观测时要避免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观测过程中要保持团队的默契,配合操作,避免误差的产生。
三、数据处理要求:(1)水准线的调整要采用闭合回路法,以提高水准线的准确性。
(2)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时,要排除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保证数据的质量。
(3)在进行水准网平差时,要注意对中误差进行检验,确保平差的效果。
(4)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观测校正、重力校正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提高水准测量的结果精度。
四、结果应用要求:(1)测量结果要进行审核和验算,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2)测量结果要进行有效的保存和备份,以便今后的查阅和使用。
(3)测量结果要合理应用,为地理空间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提供准确基础。
总之,水准测量作为一项重要的地理空间数据采集方法,需要严格遵守水准测量规范,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在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数据处理过程中,才能获得高精度、高准确性的测量结果,为地理空间数据的应用提供可靠的基础。
测量常用规范
测量常用规范测量是现代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安全。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遵守一些常用的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测量规范,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一、基本概念和术语在介绍测量常用规范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
测量中常用的术语包括:测量对象、测量目的、测量方法、测量仪器等。
测量对象指需要进行测量的具体事物或物体,测量目的是指测量的目标或用途,测量方法是指进行测量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测量仪器是指用于进行测量的工具或设备。
二、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测量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些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测量目的和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制定测量方案、组织测量人员、检查和校准测量仪器等。
在确定测量目的和要求时,需要明确测量的具体目标和需要满足的要求,例如测量地形高程、建筑物尺寸等。
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是保证测量准确性的关键,需要根据测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来选择最适合的方法和仪器。
制定测量方案是为了确保测量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需要详细规定测量的步骤和要求。
组织测量人员是为了确保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需要合理安排测量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检查和校准测量仪器是为了保证测量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定期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和校准。
三、测量过程中的规范要求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一些测量规范和要求,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这些规范包括:测量操作规程、仪器使用规范、数据处理要求、检查和验收规定等。
测量操作规程是指进行测量时需要遵循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例如:测量仪器的摆放和调整、测量人员的操作规范等。
仪器使用规范是确保测量仪器正常运行和准确测量的关键,需要严格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和维护。
数据处理要求是指对测量数据的整理、分析和处理的具体要求,例如:数据的标定和校正、数据的平滑处理等。
检查和验收规定是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需要进行测量结果的检查和验收,例如: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错误剔除等。
最新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G 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主编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3年8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的通知建标〔1993〕242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工程测量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8月1日起施行。
原《工程测量规范》TJ26-78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西安勘察院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3年1月3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标发〔1986〕250号文通知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负责主编,具体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西安勘察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冶金工业部颁发的《工程测量规范》TJ26-78(试行)进行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修订组经过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全国各地有关单位意见,根据体现政策、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要求,保留了原规范适用的条文,删除、修改了不适用或不完全适用的条文,增加了通过鉴定并广泛应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和科研成果,经两次全国性会议讨论修改,最后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修订后的内容共9章40节及7个附录,除保留原规范的总则、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线路测量、绘图复制等章外,增订了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变形测量;以及地形图的修测,编绘,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打样与胶印等章节。
调整了原章、节中的内容:平面控制测量中规定了三边网的主要技术要求;电磁波测距中规定了等级导线技术要求;高程控制测量中规定了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地形测量中规定了电磁波测距仪极坐标法布设图根点的技术要求、速测仪施测的技术要求;线路测量中规定了各等级线路测量的统一技术规定。
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 程 测 量 规 范 Code for engineering surveyingGB50026-2007主编部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8年5月1日2008年 北 京目 录1 总则 (4)2 术语和符号 (5)2.1 术语 (5)2.2 符号 (5)3 平面控制测量 (8)3.1 一般规定 (8)3.2 卫星定位测量 (8)3.3 导线测量 (12)3.4 三角形网测量 (18)4 高程控制测量 (22)4.1 一般规定 (22)4.2 水准测量 (22)4.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25)4.4 GPS拟合高程测量 (25)5 地形测量 (27)5.1 一般规定 (27)5.2 图根控制测量 (30)5.3 测绘方法与技术要求 (33)5.4 纸质地形图数字化 (38)5.5 数字高程模型(DEM) (39)5.6 一般地区地形测图 (41)5.7 城镇建筑区地形测图 (41)5.8 工矿区现状图测量 (42)5.9 水域地形测量 (43)5.10 地形图的修测与编绘 (45)6 线路测量 (47)6.1 一般规定 (47)6.2 铁路、公路测量 (48)6.3 架空索道测量 (50)6.4 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 (51)6.5 架空送电线路测量 (52)7 地下管线测量 (54)7.1 一般规定 (54)7.2 地下管线调查 (54)7.3 地下管线施测 (56)7.4 地下管线图绘制 (56)7.5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57)8 施工测量 (58)8.1 一般规定 (58)8.2 场区控制测量 (58)8.3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60)8.4 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 (65)8.5 桥梁施工测量 (67)8.6 隧道施工测量 (70)9 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 (73)9.1 一般规定 (73)9.2 竣工总图的编绘 (73)9.3 竣工总图的实测 (74)10 变形监测 (75)10.1 一般规定 (75)10.2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 (76)10.3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 (78)10.4 基本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 (79)10.5 工业与民用建筑变形监测 (83)10.6 水工建筑物变形监测 (85)10.7 地下工程变形监测 (88)10.8 桥梁变形监测 (91)10.9 滑坡监测 (92)10.10 数据处理与变形分析 (93)附录A 精度要求较高工程的中误差评定方法 (95)附录B 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 (96)B.1 平面控制点标志 (96)B.2 平面控制点标石埋设 (96)B.3 变形监测观测墩结构图 (97)附录C 方向观测法度盘和测微器位置变换计算公式 (98)附录D 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 (100)D.1 高程控制点标志 (100)D.2 水准点标石埋设 (101)D.3 深埋水准点结构图 (101)附录E 建筑方格网点标石规格及埋设 (103)附录F 建(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的计算公式 (104)附录G 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 (105)本规范用词说明 (106)条文说明 (107)1 总 则1.0.1 为了统一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工程测量产品满足质量可靠、安全适用的原则,制定本规范。
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工程施工测量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工程施工测量工作,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提高施工效率,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工程施工测量应遵循“先规划、后测量”的原则,确保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第三条工程施工测量应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第四条工程施工测量人员应严格遵守测量规范,保证施工测量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
第五条工程施工测量应及时对测量数据进行审核和处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工程施工测量应遵循“现场测量、实时处理”的原则,确保施工测量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第七条工程施工测量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测量效率和质量。
第八条工程施工测量应加强对测量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测量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第九条工程施工测量应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确保施工测量工作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第十条工程施工测量应及时对测量数据进行归档和备份,确保测量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二章测量前的准备工作第十一条工程施工测量前应认真研究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第十二条工程施工测量前应对测量工作进行规划和设计,制定详细的测量方案和计划。
第十三条工程施工测量前应检查测量设备和仪器的完好性和准确性,确保测量设备和仪器的正常使用。
第十四条工程施工测量前应准备好测量的基准点和控制点,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五条工程施工测量前应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测量人员有足够的技术和经验。
第十六条工程施工测量前应了解工程的施工环境和条件,做好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第十七条工程施工测量前应与其他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施工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十八条工程施工测量前应核对测量方案和计划,确保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第十九条工程施工测量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测量方案和计划进行测量工作。
第二十条工程施工测量过程中应先对测量对象进行调查和观测,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第二十一条工程施工测量过程中应注意测量设备和仪器的使用方法,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工程测量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一、引言工程测量是指在建设、施工及后续维护阶段中,利用测量技术对工程对象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的过程。
合理的工程测量规范有助于确保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减少错误和成本。
本文将探讨工程测量规范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包括道路、桥梁、建筑等。
二、道路测量规范1. 坡度测量道路的坡度测量是确保道路设计符合标准的重要环节。
测量员应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对道路坡度进行测量,并在测量结束后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坡度测量数据应详细记录,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2. 横断面测量道路横断面测量是为了确定道路横截面的形状和大小,以便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在进行横断面测量时,应注意使用适当的测量仪器,测量每个测点的坐标和高程,并绘制详细的横断面图。
三、桥梁测量规范1. 跨距测量桥梁的跨距测量对于确保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结构安全至关重要。
跨距测量应使用高精度测量仪器,同时测量梁端的高程和坐标,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桥面平整度测量桥面平整度对于车辆行驶安全和桥梁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测量人员应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对桥面的平整度进行测量,提供具体的数据和建议,以便进行维护和修复。
四、建筑测量规范1. 建筑高程测量建筑物的高程测量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能够承受相应的荷载和震动。
测量人员应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对建筑物的高程进行测量,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2. 建筑结构测量建筑结构测量是为了评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
测量人员应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和仪器,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测量,并提供详细的数据和分析报告。
五、总结工程测量规范对于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在不同领域中,如道路、桥梁和建筑等,合理的测量规范能够帮助测量人员准确测量和分析数据,为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
因此,各行业都应建立和遵守相应的测量规范,提高工程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推动行业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1] 周建国. 工程测量的发展与规范化[J].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2,39(3):7-9.[2] 李伟, 刘梁. 建筑工程测量规范及技术标准的探讨[J]. 建筑与文化, 2016, 24(4):135-136.[3] 张晓明, 杨辰. 桥梁工程测量规范与实践[J]. 现代交通科技, 2018, 36(3):19-21.。
测量技术规范
测量技术规范测量技术规范是指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应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以下是测量技术规范的一些重要内容:一、测量准确度:1. 测量仪器应具备必要的准确度和精度,能够满足具体测量任务的要求。
2. 在进行测量前,应对测量仪器进行校准,并保持其在校准有效期内。
3. 在进行测量时,应尽可能选择准确度更高的测量方法和仪器。
二、测量过程:1. 测量前应对测量对象进行准备工作,确保其在测量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测性。
2. 在进行测量时,应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步骤,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在进行测量时,应控制测量环境的影响,如温度、湿度、振动等因素,确保其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内。
三、数据处理:1. 在进行测量后,应对测量数据进行及时和正确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筛选、整理等步骤。
2. 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应遵循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原则,确保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在进行数据处理前,应对数据进行备份和存储,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四、测量报告:1. 在完成测量后,应对测量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撰写测量报告。
2. 测量报告应包括测量目的、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等内容,并应以清晰、准确的方式呈现。
3. 测量报告应根据需要进行复核和审查,确保其完整、准确和可靠。
五、质量管理:1. 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应遵循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如ISO 9001等。
2. 应建立测量质量控制系统,包括测量标准、测量程序、测量记录等内容。
3. 在进行测量工作时,应进行过程控制和质量审核,以保证测量过程的质量和可靠性。
总之,测量技术规范是保证测量工作准确、可靠的重要保证。
在进行测量工作时,遵循测量技术规范的要求,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测量规范
施工测量规范一、平面首级施工控制点测区内至少有三个D级控制点作为首级控制点或不低于E级GPS平面控制点作为施工控制点。
首先对已有首级GPS控制点按国家E级要求进行点位复核,测量结果符合D级精度要求。
当施工控制GPS点远离测区边界距离大于10KM或大于GPS测程,应按国家E级GPS规范布设测区施工控制网,控制网为闭合网或全面网。
1、选点点位应在基础稳定、净空条件较好、保证视场障碍物仰角小于150,便于架GPS接收机的位置。
点位应远离高压线100m,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300m,同时。
应考虑周围高大的地物(如楼房、大桥、山头等)、地形对无线电的影响,点位应尽量选择高点。
选好点后埋设测量标志点,点位的埋设按国家四等要求。
同进做好点之记。
2、观测(1)、观测应满足下列条件:①、卫星高度角应不小于150;②、观测时应不少于30min;③、采样间隔应为15~60s;④、观测卫星数应不少于四颗,卫星分布象限应不少于二个;⑤、观测时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值)应不大于8;⑥、使用单频接收机时,基线长度应不大于20km。
⑦、观测记录格式统一采用下列格式3、数据处理二、高程控制测量测区内至少有三个Ⅲ等高程控制点作为首级控制点或不低于Ⅳ等高程等控制点作为施工控制点。
首先对已有首级高程控制点按国家Ⅲ等要求进行点位复核,测量结果符合Ⅲ等精度要求。
当测区高程控制点远离测区边界距离大于10KM或大于GPS测程,应按国家E级GPS规范布设测区施工控制网,控制网为闭合网或全面网。
确定高程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个测区应采用同一高程基准,本测区采用珠基高程系统;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线、附合路线或结点网等形式,困难地区可布设成支线形式;首级高程控制点应埋设永久性标石。
控制点的位置应高于高水位线,并应选择在地基稳固、便于观测和埋设标石的地点。
对于三、四等不准点,严禁在河岸大堤上埋设标石。
三、四等水准点应绘点之记。
水准测量测站的观测顺序应为:三等: 后-前-前-后四等与图根: 后-后-前-前图根水准也可使用单面水准尺观测。
工程测量规范最新版本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第1章总则第2章平面控制测量2.1 一般规定2.2 设计、选点、造标与埋石2.3 水平角观测2.4 距离测量2.5 内业计算第3章高程控制测量3.1 一般规定3.2 水准测量3.3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第4章地形测量4.1 一般规定4.2 图根控制测量4.3 一般地区地形测图4.4 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第四节城镇居住区地形测图4.5 工矿区现状图测量4.6 水域地形测量4.7 地形图的修测第5章线路测量5.1 一般规定5.2 铁路、公路测量5.3 架空索道测量5.4 自流和压力管线测量5.5 架空送电线路测量第6章绘图与复制6.1 一般规定6.2 绘图6.3 编绘6.4 晒蓝图、静电复印与复照6.5 翻版、晒印刷版与修版6.6 打样与胶印第7章施工测量7.1 一般规定7.2 施工控制测量7.3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放样7.4 灌注桩、界桩与红线测量7.5 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第8章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8.1 一般规定8.2 竣工总图的编绘8.3 竣工总图的实测第9章变形测量9.1 一般规定9.2 水平位移监测网9.3 垂直位移监测网9.4 水平位移测量9.5 垂直位移测量9.6 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附录一本规范名词解释附录二平面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三方向观测法度盘和测微器附录四高程控制点标志及标石的埋设规格附录五建筑物、构筑物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的计算公式附录六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计算公式附录七本规范用词说明工程测量规范-总则工程测量规范第1章总则第1.0.1 条为了统一工程测量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地为工程建设提供正确的测绘资料,保证其成果、成图的质量符合各个测绘阶段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制订本规范。
第1.0.2 条本规范适用于城镇、工矿企业、交通运输和能源等工程建设的勘察、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营)阶段的通用性测绘工作。
其内容包括控制测量,采用非摄影测量方法的1∶500~1∶5000比例尺测图、线路测量、绘图与复制、施工测量、竣工总图编绘与实测和变形测量。
城市测量规范
• 3、按《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旳要求作 业
• 4、作业期间,测量仪器设备进行要求项目 旳检校,仪器参数定时检验并统计
5、作业过程中,应进行自检和互校 6、测绘项目旳技术总结或阐明根据技术难 易程度和规模等编写
7、测绘成果验收后根据大难管理旳要求整 顿、归档
• 高程导线测量 • 卫星定位高程控制测量 • 成果整顿与提交 • 1、技术设计 • 2、高程控制网图、点之记、二、三等高程控制点
标志委托保管书 • 3、测量仪器、气象及其他仪器旳检验资料 • 4、全部外业观察统计 • 5、全部内业计算资料 • 6、技术总结或技术报告 • 7、质量检验验收报告
• 数字线划图测绘 • 一般要求 • 1、DLG数据获取措施 • 2、DLG百分比尺选用 • 3、DLG分幅和编号 • 4、地形类别划分 • 5、基本等高距要求 • 6、地物点中误差 • 7、高程精度要求 • 8、DLG测绘措施 • 9、要素旳分类与代码要求 • 10要素旳定义和描述要求 • 11、要素旳图式体现要求 • 12数据格式要求
• 同步观 察接受 机数
二等 双频
≤5mm+2*10-6 d
≥4
三等 双频或单频
≤5mm+2*10-6 d
≥3
四等 双频或单频
≤10mm+2*10-6 d
≥3
一级 双频或单频
≤10mm+2*10-6 d
≥3
二级 双频或单频
≤10mm+2*10-6 d
≥3
• 7、静态测量旳技术要求
等级
卫星高度角 (。)
• 应提交资料 • 1、技术设计 • 2、按合适百分比尺绘制旳平面控制网图、点之记
工程测量规范最新版
工程测量规范最新版工程测量规范最新版工程测量规范是为了确保工程测量活动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可靠性而制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最新版的工程测量规范对于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是最新版的工程测量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测量工程的任务和目的测量工程的任务是为了获取工程项目的准确数据,以完成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等阶段的需要。
测量工程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工程项目中准确计算和绘图、地理信息系统建模、变形和监控等活动的要求。
二、测量工程的基本原则测量工程应遵守以下基本原则:1. 准确性原则:测量数据的精度应符合工程设计和验收的要求。
2. 规范性原则:测量工作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3. 经济性原则:测量工作应合理利用资源,尽量减少测量的成本和工作量。
4. 安全性原则:测量工作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测量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三、测量工程的组织和管理测量工程的组织和管理应按照以下要求进行:1. 测量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资格和操作证书。
2. 测量工程应按照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合理确定人员和设备的配置。
3. 测量工程的测量数据应及时汇总、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4. 测量设备和工具应定期检验和校准,确保其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测量工程的内容和要求测量工程的内容和要求应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进行具体规定。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建筑工程测量:包括建筑物的平面和立面测量、标高测量、结构变形测量等。
2. 土木工程测量:包括道路、桥梁、隧道等的线形和曲线形测量、地下管线的测量等。
3. 水利工程测量: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位和流量测量、渠道和闸门的测量等。
4. 科学研究测量:包括地质、地理、环境等领域的测量活动。
五、测量工程的质量控制测量工程的质量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1. 测量工程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2. 测量工作应由专业的测量人员进行,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量培训
一、平面控制测量
(一)、一般规定
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卫星定位测量、导线测量、三角形网测量等方法。
平面控制网精度等级的划分,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依次分为为二、三、四、等和一、二级,导线及导线网依次为三、四等和一、二、三级,三角形网依次为二、三、四等和一、级。
(二)、导线测量
1.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各等级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1的规定。
注:1 表中n为测站数。
2 当测区测图的最大比例尺为1:1000时,一、二、三级导线的导线长度、平均边长可适当放长,但最大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相应长度的2倍。
当导线平均边长较短时,应控制导线边数不超过表2.1相应等级导线长度和平均边长算得的边数;当导线长度小于表2.1规定长度的1/3时,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不应大于13cm。
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段长度不应大于表2.1中相应等级规定的0.7倍。
2.导线网的设计、选点与埋石
导线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线网用作测区的首要控制时,应布设成环形网,且宜联测两个已知方向。
(2)加密网可采用单一附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形式。
(3)结点间或结点与已知点间的导线段宜布设成直伸形状,相邻边长不宜相差过大,网内不同环节上的点也不宜相距过近。
导线点位的选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便于保存的地方,视野应相对开阔,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