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世界的气候资源及自然景观

合集下载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PPT课件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PPT课件
组成一个有机整体。 • ②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
可形象地比喻为“牵一发而动全身”。 • ③某一要素的改变,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
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 整体性效应,新结构和功能,强弱
解读课本:
• 认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对 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 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6分)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6分)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
(2019·全国卷I地理)37.
遭到破坏,重新建立起新的系统结构,产生
新的功能,形成

黄土高原变绿了!
•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总体走向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 致相当,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不同时期的农牧交 错带北界也不尽相同。
• 地图中反映了西汉至现代交错带北界在黄土高原地区 的几次明显北进和南退,这与各时期的冷暖干湿情况 关系尤其紧密。通常而言,气候越暖湿,则宜农土地 越多,交错带界线北移,反之亦然。
小,湖泊来水量
变干
减少,湖泊面积
缩小。
• 山脉隆起,阻挡
湿润气流,导致
干旱,推动湖泊
向内陆湖演化。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末次冰期晚期
板块北移
气候转暖
进一步转暖
地中海
分离
参考答案: • 气温仍较低,湖面
蒸发弱; • 受冰雪融水补给; • 补给大于蒸发。
里海
水多
①自然地理系统的概念:

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PPT课件(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

世界的气候(第一课时)PPT课件(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

认识高原山地气候类型的分布
观察
青藏高原
落基山脉
高原山地气候 主要分布在哪 些地方?
埃塞俄比亚高原
安第斯山脉
初中地理
小结: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初中地理
1. 从赤道到极地,呈现热带—温带—寒带变化 2. 大陆东岸—内陆—西岸,有一定变化规律 3. 高大山脉地区形成高原山地气候
初中地理
读图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
阅读教材63页,读图3.26 ,比较温 带大陆西岸的A 地与大陆东岸的B地的气候差异。
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
读图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
1.读两地的气温曲线图 ,判断冷暖状况
(1)A地 冬季温和 夏季不热
(2) B地 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
初中地理
读图分析气候的地区差异
2.读两地的降水量柱状 图,比较干湿状况
温带地区有几 种气候类型?
5种
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
认识温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描述2种亚热带 气候的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
分布
亚热带季风和亚 南北纬25°~ 热带湿润气候 35°的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 40°的大陆西岸
初中地理
认识温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观察温带季风气 候、温带大陆性 气候和温带海洋 性气候的大体分 布范围。
寒带
寒带气候
初中地理
从海陆位置认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读图,完成气候分布的规
律?
分布地区
大陆东岸
大陆内部
大陆西岸
气候类型
从海陆位置认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读世界气候分布 图,完成表格 3.5 。
初中地理
分布地区
大陆东岸 大陆内部 大陆西岸

2019年世界区域地理之拉丁美洲(21张PPT)

2019年世界区域地理之拉丁美洲(21张PPT)

全球气候异常
信风减弱 出现西风 暖海水东送 东太平洋升温 厄尔尼诺发生
台防风治次数预增测多 科研 治理
南旱北涝 中国夏季风增强 影响生产与生活 西风抑制 暖海水滞留 西太平洋升温 全球气候异常 信风增强 冷海水上泛 东太平洋降温 拉尼娜发生
1等、值读线右分图布回的答描:述一般规律: (1.整1)体南(美数大值陆大西小海;岸递4变0°或S延以伸 北方地向区;的疏等密温等线)分布有什么特点? 解2.局释部其(成闭因合。中心;局部弯曲等) A
热带种植园农业
拉丁美洲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在世界的地位
经济作物
咖啡 香蕉 甘蔗 可可
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 3/5 1/2 1/2 1/3
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但目前拉美许多国家粮食 不能自给。
拉丁美洲的范围
美、墨分界线
北美 墨西哥以北的美洲地区 (美国、加拿大) 拉丁美洲 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历史上受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统治) 中美洲(中美地峡) 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美洲中部地区
一一、位范置围和和范地理围位置
墨西哥高原
1、范围
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分为两个部分
北部: 墨西哥高原 中美地峡 西印度群岛
控制;位于山脉西侧,为东南信风的背
风坡,降水少;沿岸寒流,降温减湿。
(2)图中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沙漠气候)与A处相比,
成因上有什么不同?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中纬度安第
斯山脉的东侧,为盛行西风的背风
A
坡,降水少。
A处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终年受副高或东南信风带控制,且
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

23.5°
德雷克海峡
55°
(3)交通地理位置

全球气候类型纬度分布表格

全球气候类型纬度分布表格

全球气候类型纬度分布表格
全球气候类型纬度分布如下:
请注意,以上仅为大致分布情况。

实际上,不同地区的具体气候类型可能因地形、洋流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此外,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加剧,全球气候变化也在不断影响各地的气候模式。

中高纬地区的气候也受到季节性影响。

在夏季,由于太阳高度角较高,接收到的热量较多,可能会出现温带季风性气候(例如中国东部和日本部分地区)。

而在冬季,这些地区的温度可能会下降到极地长寒气候的水平。

在高纬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会逐渐降低,高山高原气候和高山冰雪覆盖气候的情况也会更加明显。

同时,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极地地区也会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总的来说,全球气候类型的纬度分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洋流、大气环流等。

然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在不断改变着各地的气候模式。

因此,我们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和影响,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世界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

《世界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

《世界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世界的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在广袤的地球之上,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其中热带季风气候是一种独特且充满活力的气候类型。

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

这些地区通常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干湿两季分明。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

它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以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密切相关。

在夏季,陆地升温快,形成低气压,而海洋相对较冷,形成高气压。

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形成了丰富的降水,这便是雨季。

而到了冬季,情况则相反,陆地降温快,形成高气压,海洋降温慢,形成低气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显著减少,形成了旱季。

同时,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也对其产生影响。

在北半球夏季,赤道低气压带会向北移动,使得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到更多的低气压控制,降水增多;而在冬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南移,控制范围扩大,降水减少。

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气温特点十分明显。

终年高温是其显著特征,年平均气温通常在 20℃以上。

这是因为该地区接近赤道,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

即使在冬季,气温也相对较高,一般不会有严寒的天气。

在降水方面,旱季和雨季的差异极大。

雨季时,降水量丰富,常常出现暴雨甚至洪涝灾害。

而旱季时,降水稀少,容易导致干旱。

这种强烈的季节性降水差异,对当地的农业、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系统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影响。

对于农业来说,热带季风气候既有优势,也有挑战。

在雨季,充沛的降水和高温条件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得这里能够种植水稻、甘蔗等多种作物。

然而,旱季的干旱却可能导致农作物缺水,影响产量。

因此,当地农民通常会根据气候特点,选择适合的作物品种和种植时间,并发展相应的灌溉技术,以保障农业生产。

在水资源方面,雨季的大量降水虽然能够补充地表和地下水资源,但如果降水过于集中,也可能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流失。

而旱季的水资源短缺,则需要通过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调配来解决。

全球9大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 表格

全球9大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 表格
全球9大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表格
以下是全球九大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的简要信息: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主要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地区
永久高温和高湿度导致大量降水,常年植被茂盛
热带草原气候
赤道附近大陆的边缘地区
高温和湿度因子较低,导致较少的降水和相对较少的植被
热带沙漠气候
赤道附近的内陆地区
近地面热气流下沉,导致高温和低湿度,降水稀少
地中海气候
沿地中海及周边地区
受海洋调和作用,冬暖夏凉,温度适宜,干湿季节明显
温带大陆气候
大陆内部地区
距海远,大气湿度低,季节变化明显,冬冷夏热
温带海洋气候
大陆与海洋相邻的沿海地区
受海洋影响,季节变化不明显,冬暖夏凉
高山气候
高海拔山脉地区,如喜马拉雅山脉
随着海拔增高,气温降低,气压减小,降水多呈层状,可能形成雪线
冰川气候
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的永久冰盖长期低温Biblioteka 降水以固态水形式存在,形成巨大的冰川
极地气候
极地地区,如北极和南极地区
长期极端低温,冰雪覆盖,无夏季,极少降水
需要注意的是,气候的形成是由大气循环、水循环、地理位置、海洋流、地形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上表格只提供了每个气候类型的简要信息,实际情况可能更加复杂和多样化。此外,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也是一个复杂的领域,有着深远的全球和地区性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三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三
的责任”原则,采取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行动。特别是对全球变暖负主要责任的发达国家
要率先减排,以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
公约由序言及26条正文组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终 极目标是将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 在该水平上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危险干扰不会发生。 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约对发达国家和 发展中国家规定的义务以及履行义务的程序有所区别, 要求发达国家作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采取具体措施 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以支付 他们履行公约义务所需的费用。而发展中国家只承担提 供温室气体源与温室气体汇的国家清单的义务,制订并 执行含有关于温室气体源与汇方面措施的方案,不承担 有法律约束力的限控义务。该公约建立了一个向发展中 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使其能够履行公约义务的机制。
(1)人类影响大气中CO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为延缓和减轻CO2浓度增加而导致的气候变化
与危害,各国政府应( B )
A.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削减CO2排放量 C.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 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报告认为,如果不尽快采取行动,目前水资源丰沛的地区 如中非和东亚都会面临缺水,已经缺水的地区如中东和非洲萨 赫勒地区缺水状况会进一步恶化。由于水对农业、人体健康和 收入的影响,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到2050年可能会下滑6%。
报告发出警告,淡水资源减少和来自其他用途如能源和农 业的竞争,到2050年可能会使城市可用水资源比2015年减少三 分之二。缺乏水资源安全,可能会增加发生冲突的风险。干旱 引起的粮价暴涨有可能激发潜在的冲突,迫使人口迁移。
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是工业革命以来 大规模燃烧化学燃料带来的二氧化碳

2019世界地理复习专题--南极洲和北极地区

2019世界地理复习专题--南极洲和北极地区

(3)原因: 南极洲地区资源丰富,资源的经济价值高,且这些 资源多为其它大洲日益短缺或缺乏的资源,意义重大。 南极洲目前保存了原始的自然环境未经人类开发, 是地球上惟一没有工业污染的大陆,这里空气清洁、大 气能见高,是一个天然的实验室。 (4)科学研究的领域: 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几乎涉及每一 个科学领域,在这里可以获得任何其他大陆所得不到的异 常宝贵的科学资料。
南极周围冰山较多的季节应是什么季节呢?
是夏季(南半球)。原因是在夏季气温较高,南极大陆冰川消融崩 裂,部分冰川滑入海中形成漂浮的冰山,另一方面,夏季南极周围 海域不会结冰,冰山自由漂浮,给海上航行和科学考察带来危险。
“冰雪高原”
南极大陆常年被冰雪覆盖,冰盖平均厚度为 2000 米,最厚的地方4500米。总贮冰量为2930万立方千米, 也就是说,地球上的90%的冰雪集中在南极,72%的 淡水储存在南极。
生长在北极地区的蘑菇
☆北冰洋地区主要的矿产资源 主要有石油、天然气、海底中的锰结核以及—些 金属矿等。 ☆北冰洋虽然海运困难,但其上空是重要空中要 道和捷径 北冰洋周围由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洲环绕,北 冰洋上空是亚洲北部(日本、中国,韩国、俄罗 斯远东部分)、北美北部(美国、加拿大)、欧 洲北部(北欧、东欧、西欧)三个地区之间来往 的重要空中走廊和最短的航线。如:从日本东京 一北极一丹麦的哥本哈根的航空线,由15600千米 缩短了2700千米。
非洲 大 西 洋
一、位置和范围
纬度位置:
几乎都在南极圈以内 经度位置: 跨经度最广(360°) 南极半岛60°W,与火
南 美 洲
地岛隔海相望
海陆位置: 南极大陆被太平洋、印 南极圈
大洋洲
度洋、大西洋环绕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1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1
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 分类是相对的,可再生资源,如果 人类不合理利用时,它们的再生周期会延长,甚至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一、自然资源概述
(三)自然资源的分布 全球的矿产资源分布分布很广泛,但很不均匀,存在
着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 一般来说,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同的。
水资源和生物资源 受到纬度位置和、海陆 位置等因素影响,具有 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
农业资源、工业资源、 服务业资源;
可再生资源:
指可重新利用的资源,或者短 时间内可再生,或可循环使用 的自然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
指在人类利用后,在人类历史 尺度上不可能自然过程再生, 可能枯竭的自然资源。
近十余年来,敦煌持续遭遇大面积“剃光头式”砍伐,万余亩公益 防护林在刀砍锯伐中所剩无几。”如果这是事实的话,对于生态环境极 其脆弱的甘肃敦煌市来说无疑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随着科技发展和进步,自然资源在 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 种后天性资源的地位迅速上升。
(一)农业社会阶段 (二)工业社会阶段 (三)信息社会阶段
课堂练习
1.自然资源潜力的扩大和提高建立在( B )
A.资源的再生性 B.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C.物质运动的循环 D.自然资源数量巨大
课堂练习
2.有人把自然资源丰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自然资源 匮乏国家的现象称为“资源诅咒”。对于这种现象,下
思考
1、探讨景德镇自宋代以来发展成为我国“瓷都”的优势条件。
丰富的瓷土矿产资源;悠久的生产历史;精湛的生产工艺;便利 的交通条件;
2、随着高岭土资源的逐渐枯竭,景德镇如何保持瓷业的高水平 发展?
寻找高岭土的替代品;提高瓷土矿的利用率;加强科技水品, 研发新型产品。

人教版地理(2019) 必修第二册 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2019) 必修第二册 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第一节人口分布1.世界人口的分布(1)特点:人口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则人口稀少);(3)表现:①从全球来看: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10°~50°地带最为集中。

②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有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人口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的分布)③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4)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

其中东亚和南亚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

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两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多聚居在城市。

(5)各大洲和地区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6)国家之间的人口分布也不平衡,目前世界上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等10多个国家的人口超过1亿。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影响人口的分布因素可归纳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大类。

(1)自然因素:①气候: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

②地形:人口分布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因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区。

例如:我国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③水源: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有交通、水产养殖等优势,人口较密集。

(2)人文因素:主要受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因素、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是自然、人文各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重点补充:①在中国人口分布图上,可以自黑河——腾冲画出一条直线,这条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地理分界线,也被称为“胡焕庸线”②不同国家的人口增长问题及、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措施发达国家问题:人口增长缓慢、人口老龄化;原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人口受教育程度高,生育意愿不强。

影响:劳动力不足、兵源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

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位置

世界气候类型及分布位置
冬季漫长且严寒,夏季短促且温暖,气温年较差较大
其他
高原山地气候
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
终年低温,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热量带
气候类型
气温降水柱状图
分布地区
气候特点
动植物景观
热带(4个))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稀树草原(猴面包树)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 20°-30°大陆中部和西部
全年炎热干燥
热带沙漠
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 40°-60°大陆西岸
全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的内陆
夏热冬寒,全年降水少,温差大
温带草原,荒漠
寒带(3个)
寒带苔原气候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全年严寒,降水少
寒带苔原
寒带冰原气候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全年酷寒,降水少
寒带冰原
亚寒带针叶林
气候
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包括北纬50°至65°之间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季雨林
亚热带(2个)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 25°-35°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 30°-40°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3个)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 35°-55°亚欧大陆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落叶阔叶林

【高中地理】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件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高中地理】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件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
思考:(1)比较品位高和品位低的铁矿石开采成本差异?
(1)品位高的铁矿石开采成本低,品位低的铁矿石开采成本高
(2)我国采用“提铁降硅”选矿技术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2)减少废气、废渣的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了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北京和湖北分别位于我国北方、南方,受自然环境、产业结构和经 济发展水平等影响,水资源总量和供水量差异大。
地区
水资源总 人均水资源 人均用水
量 量/(m3·人 量/
/108m3
-1)
(m3·人-1)
总量
北京 湖北
35.1 1498
161.6 2552.6
178.6 480.5
38.8 281.9
供水量/108m3 地表水 地下水
其他
11.3 273.1
17.5 8.8
10.0 —
• 利用上述表格,完成下列问题: • (1)绘制北京、湖北水资源总量与供水总量柱状图,以及供水结构
水资源总量/(108m3)
供水总量/(108m3)
2000 1500
2000


1500
1000
1000
500
500
北京
水资源总量 供水总量
a.水资源总量与供水总量
北京
湖北
b.供水结构
地区
水资源总 人均水资源 人均用水
量 量/(m3·人 量/
/108m3
-1)
(m3·人-1)
总量
北京 湖北
35.1 1498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自然环境中获得并能满足 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
(二)自然资源具有两个基本属性: 两者属性必须同时存在

世界各地的气候

世界各地的气候

世界各地的气候漫游世界各地,呈现在你面前的是复杂多样的气候。

有些地方没有冬天,终年炎热,挥汗如雨,人们不知道雪是什么模样。

有些地方则恰恰相反,千里冰封,寒风刺骨,人们住在冰块砌的房子里烤火取暖。

赤道地区,应该很炎热了,但是,那里的高山之巅依然是冰雪世界。

有些地方终年少雨,干旱的地都裂开口子。

有些地方阴雨连绵,常发生洪涝灾害。

有些地方冬天过后是夏季,沐浴不到春天的气息。

有些地方花香四溢,四季如春。

各地气候在地表的分布,并不是杂乱无章的。

但是,人类经过长期与大自然的斗争,才逐渐摸清和认识了这些规律。

德国科学家柯本,把全世界复杂多样的气候归纳为如下的一些创始人洪堡所说的,这是由于植被是气候的产物,也是气候的一面镜子。

这些特定的植被类型正好反映了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

地球上的气候,首先是沿着维度方向呈条带状分布,并且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

从赤道向两极,依次分别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侯……寒温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等等,就像斑马身上的条带一样。

这种情况被人们称为“条条分布”,它在非洲表现得最典型。

一般来说,大陆的东西两侧,只要是处在相同的纬度位置上,常常会出现同样的气候类型。

例如在大陆两侧,只要在南北维30—40º一带,都是地中海式气候;在40—60º一带,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等等。

气候的这种南北方向扩展,称之为“快快分布”。

世界各地的气候,除了上述水平地带性的分布规律外,还有一种随海拔升高呈垂直分布的现象,叫垂直地带性。

气温随高度而降低,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0.6℃。

降水在一定高度以下随高度而曾多,但超过这个高度又逐渐减少。

在海拔高的山区和高原,很容易见到气候的这种垂直变化。

在赤道地区仍然能见到雪峰,而作为“赤道国”点哦厄尔多尔竟不觉炎热,就是这个道理。

热带雨林气候它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维10º之间,也叫赤道雨林气候。

它的特点是常夏无冬,高温多雨、炎热、潮湿,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无明显旱季,年温差很小。

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气候》

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的气候》

( 纬度位置 )
③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
新课学习
气候发生异常变化,给人类带来危害
涝灾
严寒
气候变暖,土地被淹没
酸雨
“我来讲”
我国南方一些雨水充沛的地区,夏季如果有一个月不 下雨,常会发生严重旱灾;而沙漠地区一年不下雨也 不会发生旱灾。这是为什么?
自然灾害是对人类的危害而言的,否则只是自然现象,成 不了灾害;同理,同等级的灾害,在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 地区造成的损失,要比人口稀疏或经济落后的地区大得多。
温和
0℃
寒冷
600 /mm
500
400
300
如何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呢?
200 多雨
湿润
100
50
少雨
季节+气温+降水=气候特征
考一考你:读气温与降水量柱状图,识气候的差异
冷热状况
干湿状况
气候特征
A地
冬季温和 夏季温和
全年湿润 全年温和湿润
B地
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
冬季少雨 夏季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根据气温、降水数据判读气候
判读步骤
根据气温变化判别
年降水量• >12.0判00断mm所属半球 • 2. 以“温”定带
• 3. 以“水”定型
7月气温高于1月,位于北半球;否则相反 最热年降月水气量>温1小500于mm5℃,为寒带气候
一般根据最冷月气温判读年所降水属量温>度100带0mm
年降水量300~1000mm
新课学习
温带气候类型的特征
夏季炎热 干燥,冬 季温和多 雨
全年温 和湿润
夏季高温 冬季严寒, 夏季高温
多雨,冬 夏季炎热, 多雨,冬

世界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其气温和降水图[清晰归纳)

世界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其气温和降水图[清晰归纳)

世界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其气温和降水图
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分布规律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内部和西岸热带荒漠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亚洲南部、东南部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洲东部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和气温年际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变化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水类型 年雨型 夏雨型
降水季节性变 气候类型及年降水 化特点 量(mm) 季分配均匀 夏季多雨,冬 季少雨或干旱 冬季多雨, 夏季干旱 终年降水稀少
热带雨林气候>2000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1000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 热带季风气候1500—2000 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1500 温带季风气候500-600
(2)影响因素:
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二、降水和降水分布及其成因
1、降水的形成 (1)三个条件:①空气饱和时,气温继 续降低。②有足够的凝结核。③水滴增 大到重力足以克服空气阻力与浮力之和 能够下降到地面。 (2)降水的形成过程 2、降水分类: ①对流雨:②地形雨: ③锋面雨:④台 风雨(气旋雨):
2、以温定带
热带
气温指标 气温变化 气候类型 最冷月>15℃ 终年高温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
最冷月0-15℃ 冬暖夏热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
最冷月<0℃ 冬冷夏热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从降水来看,可以将世界气候类型归纳为以下四种
A.甲—①,乙—② B.甲—②,乙—④ C.甲—③,乙—① D.甲—④,乙—③ 4.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距海远近 C.洋流性质 D.海拔高度
降水分析:
1、气流上升 2、低纬吹向高纬(西风) 3、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3、降水分布:
(1)空间分布
①赤道附近: 降水多,原因:这里终年高温,空气上升(赤道 低压控制)冷却,易成云致雨,即多对流雨; ②两极地区: 降水少,原因:两极地区终年低温,气流下沉 (极地高压控制),不易形成降水; ③副热带: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侧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 制下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大陆东侧 夏季风来自海洋,降水多; ④中纬度地区: 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 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 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湿度曲线图。读 图,完成第9、10题。
9.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气温要求是≥20℃,最短生长期为4个 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10.①、②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根据气温和降水数据、图 表资料判别
根据气候类型的地理分布 判别 根据地带性植被或典 型动物的指示作用判别
A.判断半球 B.判断所属温度带 C.判断降水类型
确 定 气 候 类 型
1、南北半球的判定
根据气候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以大陆为例。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北半球 南半球 Nhomakorabea7月 1月
1月 7月
全年高温少雨
亚热 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温和少雨 夏季干热, 冬暖湿 终年温和多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寒冷干燥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 风带交替控制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 气团影响
温带
温带季风 气候 温带大陆 性气候
冬季严寒,夏季炎热, 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 全年干旱少雨 陆内部
温度 带
名称 热带雨林 气候
形成原因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 制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规律 南北纬10°之间
热带
热带草原 气候
热带季风 气候 热带沙漠 气候 亚热带季 风和季风 性湿润气 候 地中海气 候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 带交替控制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和信风带控制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雨型
少雨型
地中海气候 300-1000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 性气候、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250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一、分布(具体地方、纬度分布) 二、成因(气压带、风带或气团、 非地带性因素) 三、特征(气温、降水)
四、判别(具体地方、气温和降水指标)
例题 练习
特殊区域气候的形成
一些特殊地区的气候的形成有其特殊成因,主要有: 一、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信风带的迎风坡 分布地: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 西东南部、中美洲 二、热带草原气候 分布地:东非高原 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但地 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分布地:马达加斯加岛西侧 成因:信风带的背风坡 三、温带海洋性气候 分布地:欧洲西部 成因: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分 布向高纬度延伸。 四、温带大陆性气候 分布地:南美洲南端(巴塔哥尼亚高原) 成因:位于 西风带的背风坡
四、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1、气候 的
气温 降水
决 定
气候类型
两大要素
不同地区的的水热情况不一样, 各地的气候也就很不相同
2 影响气候的因素:
a 纬度因素:
气温: 高纬度低, 低纬度 高; 降水:赤道地区多 两极地区少;
b 海陆因素:
气温: 夏季陆地高于海洋;
冬季陆地低于海洋。
降水:沿海多,内陆少。
c地形因素:
4000 3000 2000 1000
暖湿气流
山上气温低,山下气温高;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水汽上升遇冷成云降雨
0
e 洋流因素:
暖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d 气压带和风带
0 90 极地高气压带
低气压带气流上升而多雨; 高气压带气流下沉而干燥。 300 地中海: 夏季:受副热带高 压控制炎热干燥, 冬季:受西风带影 响温和和多雨。 00 300
600
副极地低气压带
西风带
东风带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信风带
赤 道 低 气 压 带
信风带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西风带 600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东风带
极 地 高 气 压 带 900
气候模式图
大气 环流
极地高 气压带
大洋 东侧
大陆西部
大陆内陆
大陆东部
90 70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全年高温,分明显的 干湿两季
全年高温,旱雨两季 分明
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 间
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 大陆东岸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 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 陆东岸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 陆西岸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 陆西岸 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 东岸
90
大洋 西侧
太 阳 辐 射 从 低 纬 向 两 极 递 减
70
60
副极地低 气压带
副热带 高压带
赤道低 气压带
温带 50 温带 海洋性 大陆性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 40 地中海气候 气候 35 30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25 20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10 10 热带雨林气候 0 0
世界的气候和 自然景观
二、气温
1、气温的日变化 (1)规律:陆地 日最高气温——14时 日最低气温——日出前后 北半球陆地 月平均最高气温——7月 月平均最低气温——1月 海洋上的最高最低日气温和月均温都比陆地慢一个小时或一个月 (2)影响因素: 太阳高度、地形 天气状况、海陆分布
2、气温的年变化 (1)规律: 热带:终年高温 温带:春暖、夏热、秋凉、冬冷 寒带:终年严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