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答疑(文本)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含答案).doc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含答案).doc

1. 己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函数是D=350-3P,供给函数为S=-250+5P.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P46公式) 解:(1 )因为D=S所以:3 5 0 - 3 P=- 2 5 0 + 5 P350+250=5P+3P 6 0 0 = 8 PP = 600 = 7 5(2 )把P = 7 5代入D 函数和S 的函数 D=350-(3X75)=125 S =- 250+(5X75)=125 答:均衡价格为75;均衡数量为125。

2. 某种商品在价格由100元下降为60元时,需求量由200单位增加为400单位。

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 需求弹性。

(P62公式)解:已知:Q 1 = 2 0 0 Q 2 = 4 0 0 P 1 = 1 0 0 P 2 =60 代入 公式:E d = Q2-0 X (Pl + P2)/2 , E d = 400-200 x P2-P1(01+ 22)/260-100(100 + 60)/2 (200 + 400)/2E d =1,E d = 1.3 33答:需求弹性是1.33,因为需求弹性大于1,所以,需求 是富有弹性。

3. 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当价格为每公斤15元时,销售量为1500公斤,该商品出现的销售量增加到3500公斤,问该商 品现在的价格是下降还是提高了,变动了多少?(P60公式) 解:根据公式:E d=Ae/e…,代入公式:2 = (3500-1500)/1500^△P/P AP/152 = 2000/1500. 2 =打3 ,2 X 翌=4—, 2 XAP = 1X 1 5 AP/15 AP/15153 32XAP = 6O,2XAP=2 0… AP=1 0 答:价格下降 3了 10 元。

7.社会原始收入水平2000亿元,消费为1200亿元,当收入增至2800亿元时,消费增加到1500亿元,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平均消费倾向和边 际消费倾向、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以及乘数。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答疑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答疑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答疑第一篇: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答疑《西方经济学》网上教学活动文本(2004.6.24)期末复习答疑。

问: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期末复习的重点是那些章节,谢谢!王社荣:各章中均有考试内容,请严格按照考核说明进行复习。

建议做一做西方经济学自测练习上的习题。

问: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有那些?王社荣: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

第二,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第三,中心理论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四,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第二、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都是实证分析;第三、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问:什么是消费者剩余?如何衡量?王社荣: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就是消费者剩余。

在经济学中,消费者剩余是一个十分有用的概念,可以用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

同时,消费者剩余也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指标。

消费者从购买某种物品中得到的消费者剩余越大,说明生产与交易这种物品的活动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越大。

在垄断的情况下,垄断者提高物价,这就减少了消费者剩余,即减少了消费者的福利。

消费者剩余的增加就是消费者福利的增加。

问:什么是完全竞争?为什么完全竞争中的厂商不愿为产品做广告?王社荣:完全竞争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形成这种市场的条件是企业数量多,而且每家企业规模都小。

价格由整个市场的供求决定,每家企业不能通过改变自己的产量而影响市场价格。

通过形成完全竞争的条件可以看出为什么厂商不愿意做广告的原因了吧。

问:请问复习重点王社荣:阅考核说明。

西方经济学复习问答题

西方经济学复习问答题

西方经济学复习问答题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些常见的复习问答题。

首先,我们来谈谈需求和供给的相关问题。

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这是因为当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的购买能力相对增强,会愿意购买更多的商品,从而导致需求量增加。

而影响需求的因素又有哪些呢?除了商品自身的价格外,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等都会对需求产生影响。

再来看供给曲线,它为什么向右上方倾斜呢?这是因为当商品价格上升时,生产者会获得更高的利润,从而愿意提供更多的商品,导致供给量增加。

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生产成本、生产技术、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等。

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弹性的概念。

需求价格弹性是什么?它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如果需求价格弹性大于 1,说明需求富有弹性;小于 1 则说明需求缺乏弹性。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用途的广泛性、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程度等。

那么,什么是消费者行为理论呢?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追求效用最大化。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告诉我们,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其边际效用是逐渐减少的。

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呢?这就需要根据预算约束和商品的边际效用进行选择。

在生产者理论中,我们要了解生产函数。

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有什么区别?短期生产函数中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固定不变的,而在长期生产函数中,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量都是可变的。

成本理论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什么是机会成本?它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

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又有什么不同?显性成本是指企业实际支付的货币成本,而隐性成本是指企业使用自有资源而放弃的潜在收益。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答案)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答案)
解:已知:Q1=200 Q2=400
P1=100 P2=60
代入公式:Ed= ×
Ed= ×
Ed=
Ed=1.33
答:……
3.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当价格为每公斤15元时,销售量为1500公斤,该商品出现的销售量增加到3500公斤,问该商品现在的价格是下降还是提高了,变动了多少?
解:根据公式:Ed=
A一年之内
B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
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要素的时期
D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
19、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固定成本(B)
A先减少后增加 B一直趋于减少 C一直趋于增加 D保持不变
20、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时,基尼系数(A)
A等于零 B等于一 C大于零小于一 D大于一
21、短期内,即使企业不生产也必须支付的成本是(A)
(对)39、不同的政策工具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目标。
(错)40、内在稳定器能够消除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
(错)41、没有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工人而不利于雇主。
(对)42、在货币市场上,货币需求增加使利率上升。
(错)43、在任何经济中,只要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表现为物价水平的上升。
(对)44、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回增加货币供给量。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保持不变 B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保持不变
C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上升 D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下降
6、如果其他各种条件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将(B)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7、如果某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的主要承担者是(B)
A国内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赤字 B国内经济衰退和国际收支盈余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详细解答by royukirin 西方经济学分析解答题答案概述(期末复习题)1、根据需求弹性理论画图分析并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的含义?(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

“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较大幅度增加,而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

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

2、讨论下列问题:有人説,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有人説,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歉收以后农产品价格上升,收入会增加;对两种评论,你如何评价?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于1,涨价收入增加,降价收入减少,所以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

一般从供给理论和弹性理论两个方面做答:1、气候不好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总供给将减少,根据供给理论,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形成新的均衡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下降.2、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一般在短期内,相对而言,把农产品看成是缺乏弹性的,根据弹性理论,价格上升对需求量的影响并不大,所以基于农产品是缺乏弹性的这个前提,农民收入将会增加.以上是我根据自己的了解总结的回答.至于具体的分析过程及相应的专业名词,可参考经济学教材,这是一个很经典的案例,一般经济学教材都会有讲解.3、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之便宜。

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以解释。

4、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说明消费者均衡实现的条件。

消费者均衡就是再收入一定的条件下满足最大的效用的点因此在消费预算线一定情况下,无差异曲线越往外,效用越大当然,如果相交的话,说明效用还有提高的空间如果,相离,说明这种效用达不到因此只有相切最合适即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预算线表明价格之比无差异曲线表明边际效用之比或边际替代率因此就说明消费者在价格之比=边际效用之比=边际替代率之比达到均衡三条U曲线为不同的三条无差异曲线。

《西方经济学》问答题期末复习(重点精简版)3

《西方经济学》问答题期末复习(重点精简版)3

《西方经济学》问答题期末复习(重点精简版)(2013.06)注意:1.《西方经济学》问答题期末复习(完全版),表示自测书上的全部内容.2.《西方经济学》问答题期末复习(重点精简版),是根据上级电大期末复习纲要整理而来。

上述两个版本复习内容都分别作了上挂, 学员在复习时着重抓好: 《西方经济学》问答题期末复习(重点精简版)。

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1.用图形说明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答: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如图1所示, 商品的价格从P1下降到P2, 需求量从Q1增加到Q2, 表现在图形上就是在同一需求曲线D上从a点移动到b点。

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如图2所示, 在商品的价格不变(为P1)时, 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需求从从Q1增加到Q2, 表现在图形上就是需求曲线从D1向右移动到D2。

2.作图分析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

答: (1)需求变动是指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变动。

这种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 需求增加, 需求曲线向右移, 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需求减少, 需求曲线向左移, 从而均衡价格下降, 均衡数量减少。

即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见左下图)(2)供给变动是指价格不变情况下, 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变化所引起的变动。

这种变动在图形上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

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 供给增加, 供给曲线向右移, 从而均衡价格下降, 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减少, 供给曲线向左移, 从而均衡价格上升, 均衡数量减少。

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 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1.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自测练习82第3题)(1)无差异曲线的含义。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所有答案).doc

(完整word版)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所有答案).doc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A)A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B资源得到充分利用C可以利用的资源有限D这一组合在现有资源条件下无法实现2、何种情况下会存在供给大于需求(C)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B实际价格等于均衡价格C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D无法确定3、经济学上的需求是指人们的(C)A购买欲望B价格上升引起的减少C购买欲望与够买能力的统一D根据其购买欲望决定的购买量4、对化妆品需求的减少是指(A)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B价格上升引起的减少C价格下降引起的减少D与需求量的减少相同5、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那么(C)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保持不变B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保持不变C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下降6、如果其他各种条件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将(B)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7、如果某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的主要承担者是(B)A生产者B消费者C政府D商品进口国8、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为0.5,当收入变动5%时,需求量变动(B)A、0 . 5%B、2.5%C、4.5%D、5.5%9、消费可能线上每一点所反映的可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是(B)A相同的B不同的C某些场合下相同D无法确定10、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如何实现(D)A欲望最大化B偏好最大化C利润最大化D效用最大化11、消费可能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A)A消费者收入提高B消费者收入不变C消费者收入减少D消费者减少购消费12、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D)A递增B先增加后减少C先减少后增加D递减13、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之点是在(B)A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B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时C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D两条曲线不相交14、等产量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D)A技术水平提高B产量减少C常量不变D产量增加15、等成本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B)A技术水平提高B成本增加C成本减少D成本不变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B)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C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的最高点与之相交D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17、如果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A)A横轴相交B纵轴相交C平均产量曲线相交D总产量曲线相交18、经济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C)A一年之内B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要素的时期D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19、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固定成本(B)A先减少后增加B一直趋于减少C一直趋于增加D保持不变20、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时,基尼系数(A)A等于零B等于一C大于零小于一D大于一21、短期内,即使企业不生产也必须支付的成本是(A)A固定成本B可变成本C平均成本D边际成本2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取决于该要素的(B)A平均收益B边际生产力C价格水平D供求状况23、当产量为3,固定成本为120元,可变成本为90元,平均成本为(D)A、10元B、30元C、40元D、70元24、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C)A边际效用递减规律B规模经济C边际产量递减规律D内在经济26、劳动的供给曲线(B)A向右下方倾斜B向右上方倾斜C垂直于横轴D向后弯曲二、判断题(对)1、经济学的产生是因为稀缺性的存在。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附答案)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附答案)

(四)问答1简述微观经济学两大基本假设的含义第一“合乎理性的人”--经济人、理性人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即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

第二,完全信息.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即买者和卖者)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

2为什么说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原则?边际收益指的是每增加一件产品获得的收益边际成本指的是每增加一件产品增加的成本,首先你要知道边际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先是递减然后是递增的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产商增加一单位产量获得的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所以厂商增加产量是有利的,总利润会随之增加当厂商增加的产量到达一定程度时边际成本就开始增加,在增加到等于边际收益之前,增加产量都会是总利润增加,当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后,每多生产一单位获得的收益小于成本,多生产多亏损所以只有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总利润是最大的3说明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的含义及经济影响。

支持价格(Support Price)又称为价格下限,是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

支持价格一定高于均衡价格。

支持价格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为了保护和支持农业的发展。

限制价格,又称为价格上限,是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一定低于均衡价格。

限制价格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平等,社会的安定,但是限制价格政策也会引起严重的不利后果。

不利于刺激生产,从而使产品长期存在短缺.不利于抑制需求,从而使资源缺乏和严重浪费并存。

引起社会风气败坏,产生黑市交易。

4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说明消费者均衡如何实现.P74—755一种说法是: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歉收;另一种说法是: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后价格上升。

你如何评价评价:气候不好对农民是否有利,主要看农民的农业收入在气候不好的情况下如何变动.气候不好对农民的直接影响是农业歉收,即农产品的供给减少,这表现为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西方经济学答案(2)

西方经济学答案(2)

111《西方经济学》(统设)期末复习2 二、问答题(一) 供求定理图(及均衡价格、数量的决定)1、作图分析需求变动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答(1)“需求变动”指价格不变时,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变动。

图上表现为需求曲线左右平移:在供给不变情况下,A、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B、需求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从而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2)“供给变动”指价格不变时,其他因素变动引起的变动。

图上表现为需求曲线左右平移:在需求不变情况下,A、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B、供给减少,供给曲线向左移,从而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汽车、彩电、图书等类型题—2、如汽车价格下降、保险价格下降或收入增加,都会使汽车购买量增加。

用图形说明这三种因素引起的汽车购买量增加有什么不同。

077试题答(1)汽车保险价格下调以及收人增加所引起的是气车市场需求增加,图上表现为需求曲线平移,即从D1移动到D2(2)汽车价格下降所引起的是气车市场需求量的增加,图上表现为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由a移动到b;(3)作图(自测P41第2题图1和2)3、现在许多企业都要成为“学习型企业”,这使市场上财经管理类图书走俏,分析这种变化对财经管理类图书市场的影响。

答(1)这种变化引起对这类图书的需求变化,但不直接影响供给。

因此需求曲线移动,而供给曲线不动。

(2)这种变化,引起图书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平移。

(3)这种变化引起图书价格(成交价)上升,数量(成交量)增加,图书市场繁荣。

(4)作图。

4、中东地区石油减产,根据价格理论分析这种变化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067试题答:(1)石油减产,供给曲线向左移动,由S1→S2;(2)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使汽油的价格上升,从P1→P2;数量减少从Q1→Q2。

(3)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品,汽油价格上升会引起汽车需求量减少。

(4)画图。

5、结合图形用供求定理和需求弹性理论说明石油输出国组织限制石油产量原因?101试题答〔1〕供求定理主要内容:…〔2〕石油输出国组织经常限制石油产量,是因为在石油需求没有变化情况下,石油供给减少,价格上升。

2022年西方经济学本期末复习及答疑

2022年西方经济学本期末复习及答疑

.12.21)西方经济学(本)期末复习及答疑(文本刘臣:欢迎同窗们参与今天旳教学活动。

复习旳基本规定第一、全面、认真阅读教材,系统、深刻领略所学旳基本理论,在此基本上把握重点内容、重点概念(重点内容为本辅导背面所列内容)。

在复习过程中要结合录像讲座、直播课堂及导学,只有这样才干对旳地把握本课程旳内容。

第二、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西方观经济学自身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旳课程。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经济学旳基本理论来分析现实中旳问题,这也是在编写教材和录制录像辅导中竭力注意旳问题。

题型及答题规定本课程考试旳形式为闭卷。

题型如下:1.单选题:检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旳掌握限度。

回答这一问题时规定精确无误。

比重15分左右)2.多选题:检查学生对西方经济学重点理论旳掌握限度。

回答这一问题时规定精确无误。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比重15分左右)3.判断题:检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旳掌握限度。

回答这一问题规定只判断正误即可。

判断错误不得分也不扣分。

(比重10分左右)4.配伍题:本题是针对本课程基本概念而设计旳,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旳掌握限度。

考试中旳名词以基本概念、重点概念、中心概念为主。

所谓基本概念或重点概念、中心概念是指在西方经济学旳某一领域中有相称大旳涵盖和解释能力旳概念。

回答时只需将左侧旳名词与右侧旳内容相相应即可。

(比重10分左右)5.简答题:检核对基本原理、基本知识旳掌握限度。

回答这一类问题时,规定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对该题所波及旳要点要论述全面、完整、精确。

同步对每个要点要作简要解释。

(比重20分左右)6.计算题:检查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原理旳运用限度。

回答时规定列出答题环节和计算公式。

(比重15分左右)7.论述题:检查学生对西方经济学旳重点理论、重点原理旳掌握限度。

此类问题有两种:一种为进一步论述题,通过对比分析,阐明问题旳实质,回答时规定一方面解释本题所波及旳中心概念,然后论述问题旳基本要点,要点要完整、全面,分析时要有条理、要清晰;一种为联系实际题,回答时规定一方面解释本题所波及旳中心概念,然后论述理论要点,从而给出理论旳全貌;另一方面,联系实际时理论要点与现实要扣得精确、合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2.06 )西方经济学期末复习答疑(文本)王社荣: 2018 年 12 月 6 日 9:00-11 : 00 进行西方经济学(专科)网上期末复习答疑活动,欢迎参加。

东城电大:回复:知道了,谢谢王老师!冯海珍: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中的两个囚徒的优势战略是什么?王社荣:回复 :用博弈论分析这个问题时,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双方无法勾结(不能合作)。

那么,各方都从个人利益最大化出发,选择自己的优势战略(即对自己最有利的决策),结果双方都选择了交代。

这就说明,即使两人合作是有利的,但这种合作却是困难的。

黄云:回复:王老师,您好,是今天答疑吗?本学期考试的重点有哪些?冯俊贤:王老师,早上好!我是广州电大番禺分校的谭老师。

王社荣:回复:欢迎。

王社荣:各位,早上好,欢迎参加今天的网上答疑活动。

大家可以就期末复习考试的有关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课程考试有关问题说明: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包括 4 次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

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 80%。

没有完成平时作业者不能取得本课程的终结性考核资格或本课程的学分。

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案大纲、文字教材(梁小民编著的《西方经济学》(第 2 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18 年出版)和考核说明。

考试要求。

本课程是财经类专业课程的经济理论基础,要求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能够从理论体系上牢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说明一般经济问题的能力。

据此,本课程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着重三基的考核和应用能力考核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内容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命题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案大纲规定的教案目的、教案要求、教案内容和《西方经济学》文字教材范围之内。

既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期末考试命题原则上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课程的重点内容。

3.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认知能力层次。

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 5%左右,一般掌握 20%左右,重点掌握 75%左右。

4.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

题目的难易程度分为:较易、易、难、较难四个等级。

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较易20%,易 30%,难 30%,较难20%。

期末考试卷型:( 1)填空题:在题目中的空格上填入正确答案即可。

占全部试卷的10%。

(2)选择题:在所给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不需要作出解释。

此类题目占全部试卷的 30%。

(3)判断题:判断所给命题是否正确。

若论点正确,贝U划“若论点错误,贝U划“X”。

此类题目占全部试卷的 20%。

( 4)计算题:要求列出公式,并计算出结果,只列公式或只写结果都不完整。

此类题目占全部试卷的 10%。

( 5)问答题:要求列出基本要点,并加以解释和说明。

只列要点只能获得应得分数的60%。

需要用图形分析的必须画图。

此类题目占全部试卷的30%。

考核形式。

形成性考核形式为平时作业,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答题时限。

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 90分钟。

唐玉兰:回复 :谢谢王老师的指导!王社荣: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第一章导言重点掌握:1.稀缺性的含义2.选择的含义3.机会成本的含义4.微观经济学的定义5.宏观经济学的定义6.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区别掌握: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3.实证分析方法了解:1.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特征2.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关系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重点掌握:1.需求的定义2.需求曲线与需求定理3.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4.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掌握:1.供给理论2.价格如何调节经济了解:1.价格上限及其影响2.价格下限及其影响第三章弹性理论重点掌握: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与计算2.需求富有弹性与缺乏弹性3.决定一种商品需求弹性的因素4.需求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5.如何用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与薄利多销掌握:1.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与计算2.需求交叉弹性的含义与计算3.供给弹性的含义与计算了解:1.弹性与税收分摊之间的关系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重点掌握:1.效用与边际效用2.边际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3.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4.消费可能线5.序数效用分析与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掌握:1.消费者剩余2.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定理的关系了解:1.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决策2.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3.消费者的储蓄决策4.消费者的投资决策第五章生产理论重点掌握:1.边际产量递减规律2.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与一种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3.规模经济与企业最适规模掌握:1.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含义与关系2.边际分析与两种生产要素最适组合3.等产量线与两种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了解:1.企业的委托――代理理论2.不同形式企业的优缺点3.法人治理结构与企业效率的关系第六章成本与收益重点掌握:1.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的不同2.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不同3.短期成本分类4.各种短期成本变动的规律5.短期中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6.长期平均成本的规律与形状7.利润最大化原则掌握:1.短期与长期的区别2.长期总成本与短期总成本的区别3.长期平均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的含义4.总收益、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了解:1.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2.短期成本与停止营业点的关系3.规模经济与长期平均成本的关系第七章重点掌握:1.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厂商均衡理论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3.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4.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掌握:1.划分市场结构的标准2.寡头市场的特征3.垄断市场上的单一定价4 各种市场结构价格与产量决定的比较了解:1.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关系2.围绕垄断的争论第八章分配理论重点掌握:1.劳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2.收入分配目标:公平与效率3.收入分配政策4.工资的决定掌握1.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个人原因2.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制度原因了解:1.生产要素的需求决定2.生产要素的供给决定3.利息、地租、利润的决定4.围绕收入分配政策的争论第九章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重点掌握:1.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2.外部性与市场失灵3.垄断与市场失灵4.政府在解决市场失灵中的作用掌握:1.信息不对称的含义2.信息不对称下的市场行为了解:1.政府失灵的产生2.公共选择理论的含义第十章宏观经济学概论重点掌握:1.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2.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3.通货膨胀率的计算4.失业率的计算掌握: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2.失业的含义3.失业与GDP的关系4.经济周期的含义5.经济增长的含义了解:1.宏观经济学中两个学派的争论2.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第十一章长期中的宏观经济重点掌握:1.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2.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3.哈罗德-多马模型4.自然失业及其原因掌握:1.货币数量论了解:1.其他经济增长模型第十二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重点掌握:1.总需求曲线的含义2.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3.总需求曲线的移动4.总供给曲线的含义5.不同的总供给曲线6.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原因7.总供给曲线的移动8.总需求与总供给如何决定实际 GDP与物价水平9.如何运用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掌握:1.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特征第十三章短期中的宏观经济与总需求分析重点掌握:1.消费函数的含义2.投资函数的含义3.总需求如何决定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4.乘数原理掌握:1.消费函数稳定的原因与意义2.生命周期假说与持久收入假说了解:1.投资波动性的原因2.加速原理3.总需求分析的局限性第十四章货币与经济重点掌握:1.货币市场与利率的关系2.IS 曲线的含义3.LM 曲线的含义4.IS — LM模型的含义掌握:1.商业银行如何创造货币2.货币需求理论了解:1.金融机构的基本知识2.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第十五章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重点掌握:1.周期性失业及其原因2.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3.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4.供给拉动的通货膨胀5.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掌握:1. 失业的影响与奥肯定理2.不同流派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3.引起通货膨胀的其他原因了解:1. 经济周期的含义2.各种经济周期理论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重点掌握:1. 财政政策的运用2.赤字财政政策3.货币政策的运用掌握:1.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3.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了解:1. 各派在宏观经济政策问题上的争论2.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3.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第 17 章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重点掌握:1. 国际贸易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2. 国际金融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3.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均衡4.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调节掌握:1. 自由贸易理论2. 保护主义贸易理论3.汇率理论4.开放经济中的最优政策配合了解:1. 国际收支理论2. 国际资本市场唐玉兰:王老师早上好!深圳电大报道。

王老师,关于专科复习有什么新的方向?谢谢!王社荣:回复:早上好,没有变化。

王社荣:时间已到,谢谢大家的参与。

再见!康彩霞:回复:王老师好:十分抱歉,白天有事没来得及参与。

但是您上传的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我已看到,很清楚,这种方式也很好。

在这里让我代表北京电大辅导这门课程的同仁谢谢您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