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李可:五十余年临床心悟精华!
李可:五十余年临床心悟精华!西方医学的致命局限西方医学界曾提出了威胁人类生命的十大医学难题,他们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努力,没有成功,基本失败了。
现在由中国的中医来做这份答卷。
西医为什么失败?不是方法,而是思想,而是认识论。
他们的手段十分先进,是由现代尖端科学武装起来的,对局部疾病的认识,精确到分子水平。
但他们却忘记了活生生的人,忘记了一切疾病只是整体失调的局部表现。
“只见局部,不见整体。
”正是这八个字,把西方医学引入了死胡同。
2007年11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管局(FDA)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承认“中医学是区别于现代医学的东方的系统的医学体系。
”古中医传承生生不息什么是古中医?和西方医学的分水岭何在?答案是认识上的差异。
古中医认识人与宇宙的立足点是“天人合一的生命宇宙整体观”。
世界是一个大宇宙,人身是一个小宇宙。
人最早的生命是天地大气所生,并与天地大气在千变万化中和谐一致。
这是中华文化第一经典《易经》的观点。
医学领域,先贤以易道论医,产生了《内经》,东汉张仲景集易医之大成,作《伤寒杂病论》。
至此,奠定了古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与完备的临床实施要则,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理论与临床完整结合的经典,较之现代西医早了一千六百年。
我遵循这条古中医学的路子,实践探索52年。
深深体会:六经辨证的一整套理法方药,可以囊括百病,从重危急症到一切外感急性传染病,内伤杂病,以及现代罕见疾病谱中的奇难大症,都可以从中吸取智慧,找到解决的办法。
由于古中医学的传承在一千八百年间发生多次的断层,因而这份宝贵的遗产,连同古中医传统,濒临灭绝境地。
怎样使我们的国魂与医魂归来,只有学习《伤寒论》等经典。
鉴别古中今医家之是非,逐渐走出误区与迷阵,回归经典——从两千年之前,从头学起。
五十余年临床心悟精华1、凡病皆本气自病。
本气,即人体与生俱来的先天肾气(元气、元阳)与后天胃气(中气)构成的浑元一气。
为人生命之两本,两本飘摇,危若垒卵。
2、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我眼中的李可学术思想精髓 孙其新
我眼中的李可学术思想精髓孙其新刘观涛按: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忙着我所供职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事务。
应出版社之邀,我负责编辑专门面向中医药大学师生的订阅号“悦读中医”(ydzhongyi)。
青年学子,是未来中医的希望!我们希望能够在大学校园中开展系列的师承试验班级。
将来本订阅号的诸多师兄,就是青年学子的辅导员啊!而青年学子们的师承实验,又成为我们开发精品教程的源泉。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昨天,我们刊发的李可老先生的文章(封面照片即是李可老先生),得到热烈赞叹,今天,我们特意看法一位李老思想的师承者、主任医师孙其新的演讲。
李可学术思想探讨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孙其新主任医师首先我们来谈谈《附子丸散简效廉》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是我在济南第二届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会发表的,当时我是出于什么样的思想呢?因为附子谁都想用,但附子大量、久用,对大夫和患者来讲,都是一个心有余悸的问题。
那么如果你想把它做成水丸,那就比较好掌控了,一个人吃1.5g附子粉会怎样?我就带着这个问题做试验,刚开始也怕中毒,就按李可的服法,把附子磨成粉30g,从去年10月份开始试验,这个试验是在我自己身上做起,吃完以后,一天两天没有什么反应,而且我在做的时候,都是用日本的松夏血压计来测量,测量自己的血压和脉搏,结果发现了我从来没有想过的效果。
所以说李可说的这段话:“自晋以后,诸家注疏之得失,不重视临床,对经典多有违背,以为读过两本书就…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其实误人不浅。
附子是中医手中一味救命仙丹,既然要用附子,就得了解附子,书上写过,不如自己用过,因此,从我开始到第二代、第三代弟子,无一例外都亲尝附子,患病则签字处方服附子,只有自己亲自做过,才可发现真理。
”这一点,我体会的非常之深。
我查找了一下,李可对附子小剂量有哪些论述呢?结果发现,他有一次在回答记者问题的时候,在1959-1960年治疗类风关的时候,他治了6例结果都失败了,后来得出一个结论,小剂量附子是隔衣挠痒,初看这段话,一般则以为李可惯用大剂量附子,而反对用小剂量附子,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他只是在急危重症时喜欢用大剂量附子,这是我在去年写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里面,我提出了一个观点:李可把附子分为“阳虚、阳衰、格阳、亡阳、垂死”5等,大家看第17篇文章就知道了,阳虚用小剂,阳衰用平剂,格阳用平剂,亡阳用中剂,垂死用大剂。
跟师李可老心得2
跟师李可老心得2作者:雒晓东35.论中医的差异性一.病的差异性――二.症的差异性――三.舌的差异性:同一病证,舌脉同一吗?四.脉的差异性:现一病证,舌脉同一吗?五.方的差异性:即或同用一方,量会一致?六.药的差异性:同一药品,一个医院同一个医院的差异,一批有一批的差异。
七.煎服法的差异性八.因的差异性:即或同一内伤外感,因也有异!九.时的差异性:十.地的差异性:十一.体的差异性十二.医的差异性十三.证的差异性怎样看待中医的差异性?要不要解决?能不能够解决?在多大的程度上可以解决?是值的我们各位同道思考的问题?因为他关系到我们对证的准确把握,对方药的准确把握,最终关系到我们的最终疗效。
36.论中医之内涵总则:以中为医之目标!即谐和、平衡的机状态。
即《内经.至真要大论》云:“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37.论中医补法一、定性:补什么?——气血阴阳(气、血、精、津、液)。
二、定位:补哪里?脏腑经脉五体九窍(气、血、精、津、液)。
三,定量:1.补多少?(250-500-1000-2000ml)2.补多久?3天-(周,日,月,年)四、定方药:1.定方:四君,四物,八珍,归脾,六味,八味同是气虚,用四君还是补中益气?同是血虚,用四物还是归脾?同是阳虚,用四逆还是八味?同是阴虚,用六味还是左归?2.定药:1)同时血虚:用归芎还是阿胶、寄生?2)同时气虚:用人参还北芪。
生晒参,红参,高丽参,西洋参,太子参?3)同时阳虚:用附子,还是肉桂、鹿茸?4)同时阴虚:用熟地还是山萸?五、定时:1.时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时间差异: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时间差异:日年月。
六、药补和食补的特征1.内经言:“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
”2.1)治疗则以药,预防则以食2)治疗则以药,善后调理以食!3)药食同进问题a. 川芎天麻,白芷炖鱼头b. 山药粥、莲子百合粥38.治病大法以中为医之目标!一,补!二,泻!三,通:二便,食,血,气四,调五,病种六,对症39.论火神派之内涵(一)火者,阳气之谓也!气化之谓也!中西汇通学派有论言:西医泥于形迹,中医长于气化!气化者,由气而化,亦由化而为气者也。
中医泰斗李可--中医治病心得
中医泰斗李可--中医治病心得转自中国民间医学网:/01—李可老中医治病心得李可老中医是如何用中医给病人看病的?李可老中医的中医看病理论和心得体会。
中医与西医看病有哪些差异?1 中医有一句话俗语叫:气为血之帅。
气和血的关系是什么?他们绝对不是半斤八两,气血平衡,这个血能不能够在血管里面运行畅通、流动、运转,把营养输送到五脏的各个部位,就靠气在推动它,领导它。
假如没有气的领导,气弱了就会出血。
2 当然这是比较清醒的例子,如果出现大出血,有生命危险了,古人有一个对付的方法 '已亡之血难以骤生,未亡之气所当急固',就是说要赶快恢复阳气的统帅作用,很快就完全止血了,病人就救活了。
阴和阳的关系就是气和血的关系。
3 牙龈出血怎么治?就是给他补气,比如用当归补血汤,只有两样药:黄芪与当归,当归是黄芪的一半。
4 有一个女大学生,月经期间,她冲了一个冷水澡,吃了一大包冰块,气候特别热,晚上睡觉时候空调开的很大,结果从第二天开始,他就闭经了,月经没有了,停止了。
而且肚子很痛,吃很多的止痛药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正好我来广州,她找我来看这个病,我就跟她说,用温经散寒的方法,她很快就好了。
5 有一位同志问,胆总管结石怎么治疗?这个东西没有现成的办法,这个要看病人本身是偏阴虚还是偏阳虚,是气虚还是其它方面的问题。
你要拿药治一下,这个药叫大叶金钱草,每天用120克,熬成水喝就可以了;另外用鱼脑石,每天6克左右,碾成粉。
如果这个病人非常的虚弱,一幅药之内能不能软化,那无疑肯定是阳虚,就把这个偏方加到四逆汤里面去用。
6 人身上的湿气很重,一到夏天发一些很痒的小包。
这个东西湿气很重,一到夏天总是要发一些很痒的小包。
到夏天的时候阳气就发,再一个阳气外发的过程,体内积存的那些垃圾,由内向外发这是一个好事,你不要管它,如果你要想治就吃'桂附理中丸'。
这是一个问题。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夏天能不能用西洋参来代替人参,完全不能。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的临床应用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的临床应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李可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吕英李可学术思想一、气一元论:回归汉代以前的中医之路,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四本经典指导下的理法方药治疗疾病,临证实践不分病种,不分年龄,完全按照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太阳篇到厥阴篇(后人称之为六经)进行辩证论治。
六气为一气的变现。
先天肾气与后天胃气实是混元一气的体现,先天、后天互为其根。
二、元气:元气乃宇宙、天地、生命之本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的“道”、“真气”、“虚无”,《易理阐真》命为“先天真一之气”,郑钦安认为“坎中一点真阳,乃人立命之根”。
元气包括人与生俱有的精气神三宝。
李可老中医概括为“坎中一点真阳乃人身立命之本。
生命之奥秘全在于此,因此,一首四逆汤可通治百病。
此论先天肾气。
”三、中气:中气乃元气所生。
中气如轴,四维如轮。
在不同时空对应不同的名称及其相应功能:土气、中轴、中气、中央戊己土、脾胃。
李可老中医认为:“彭子益先生以易论医,创河图五行运行以土为中心论,中气为轴,十二经(五脏、六腑)经气为轮。
轴运轮转,轴停轮止,生命终结。
此论后天胃气。
”及“中气兼具升、降功能。
”四、先后天两本——“土伏火”:李可老中医认为:“先天肾气与后天胃气实是混元一气。
‘火生土’是说先天一点真阳乃原动力,此火一动,四维升降各循其道,生命欣欣向荣。
此火一熄,阳根被拔,生命终结。
‘土伏火’是说后天胃气(中气)乃先天肾气之根,生命之延续全赖中气之滋养、灌溉,土能生万物,无土不成世界。
同理,人身之中土即脾胃——中气,中气左升右降,斡旋运转不停,五脏得养,生生不息,此即运中土,溉四旁,保肾气法。
”五、三阴三阳:一部《伤寒论》,一个河图尽之矣!扶阳是真理,八法不可废!三阳统于阳明,三阴统于太阴。
阳明之燥热,永不敌太阴之寒湿。
阳明之降乃人身最大降机。
阳气:《易经》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名中医李可的药方实用性很强,但却太贵了,读李可著作的几点感悟
名中医李可的药方实用性很强,但却太贵了,读李可著作的几点感悟在之前拜读倪海厦先生的著作时,注意到倪海厦曾几次提到李可,并且对之评价很高。
能让心高气傲的倪海厦先生青睐有加之人,自然绝非寻常人物。
于是便找到了李可先生所著的《李可老中医危急重症疑难病应验专辑》,很快便被这部书所深深吸引且难以自拔了。
恕我直言,在很长时间内我都是把这部书当做娱乐书籍来看的。
在百无聊赖,精力很难集中时就会找到这本书来调剂一下精神。
李可先生曾做过战地记者,文字功底自然是很好的。
或许也是源于这段经历,李可先生的著述如同战地报道一般,简洁明快,毫不拖泥带水;生动形象,既能深入又能浅出,所以李可先生的书可读性极强,这与很多医学著作的晦涩难懂是大不一样的,即使是当代人的著作也极少能做到这一点。
可读性比较差是医学类著作的一个通病,这既与著作者的专业水平有关,也与著作者的文字水平、表述方式以及创作思路有关。
纵观李可先生的著作,包括其医案、信札,可读性都是很强的。
除此之外,李可先生的著作也有很强的启发性,是学习中医、领悟中医的好书。
在学习李可李可先生著作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一些心得,并且也受之有了诸多的启发,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李可先生著作的启发性。
下面从应用李可先生治疗经验的一个案例来说明:一位朋友的父亲患有很严重的牛皮癣,十多年间从未停止过求医问药,从专家教授到乡野郎中,从口服药到外用药,从西药到中药,凡是想到的听到的办法都应用了,无不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前些年症状还是时好时坏,而近几年则是一发不可收拾,面部和四肢都有了明显的症状表现,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心态消沉,脾气暴躁,羞于外出工作和应酬,对治疗已经失去了信心。
年前,将李可先生的方子稍做加减推荐给了朋友。
他父亲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中医的方法也是曾经用过的,但没有丝毫效果。
不过在朋友的劝慰下,还是试着用了四副,手部和面部的症状就有了明显的好转,惊讶之余又用了四副,症状持续好转,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心态也明显的好了起来。
李可
李可学术思想和临证体悟李可(1930~),男,汉族,山西灵石县人。
16岁从军,毕业与西北艺专文学部,23岁蒙冤,逆境中学习中医,1978年经全省统考获中医大专学历。
50岁后平反昭雪,1983年奉命创办灵石县中医院,任院长近9年,是灵石县中医院终生荣誉院长。
兼任广西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及经典中医临床研究所首席顾问,广东省中医院特聘心血管病变急症首席顾问及经典临床师徒传承导师。
李师崇尚仲景学说,私淑清末伤寒火神派始祖郑钦安、民初古中医学派鼻祖彭承祖,尽得神髓,临证以人为本,顾护脾肾元气为先。
擅长融寒温于一炉,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是我国运用纯中医的理法方药从事急症救治、独具特色的临床家,被誉为“中医的脊梁”。
他自创破格救心汤,抢救肺心病、风心病、冠心病及各型各类心衰濒危病人百余例,全部起死回生。
自创攻毒承气汤,以急症急治,日夜连报之法,治疗2千余例外科急腹症、多种脓毒败血症,均在30小时内化险为夷。
自创攻癌夺命汤对头部、甲状腺、淋巴系统、食道、胃、宫颈等恶性肿瘤有卓效。
自创头风散治愈各类头痛痼疾数千例。
自创培元固本散对多种老年性退化性病变、中风后遗症、心梗后遗症、帕金森氏病有卓效。
出版有《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集》,《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等著作。
学术思想李老临证以人为本,顾护脾肾元气为先,擅长融寒温于一炉,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是我国运用纯中医的理法方药从事急症救治、独具特色的临床家,他继承了《黄帝内经》的六经理论体系,《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内涵,创造性的提出了以阳气为主导的理论体系与辨证论治体系。
一、学术思想的核心:在古中医学天人一体的的世界观指导下,李老从当今人类生活习惯和生存环境的变化出发,提出了疾病的病因有内因、外因之分,内因不外乎阳衰和阳虚,而外因多是寒凝、寒湿。
当今之人阳虚者十占八九,阴虚者百不见一。
寒湿为害,十占八九。
总结其病因病机为:人身皮毛筋脉,五脏六腑,五官九窍,但有一处阳气不到便是病。
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
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相关推荐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杏林拾遗时光飞逝,长河滔滔,洒下汗水的人们,积淀的不论金子或沙子,让她随心翱翔起来吧!体会13:附子、理中、四逆可助六经之阳六经阳气亏者,皆可加附子,皆可加四逆汤以助之,六经本是一经,六气乃是一气,皆人体坎中阳气也。
一、桂枝甘草汤治心阳虚心悸证,不愈者或较重者,可加炮附子,或四逆,或理中汤。
桂枝甘草汤助心阳,四逆、附子、理中类可助之。
可与桂枝附子甘草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互参。
二、甘草干姜汤可治虚寒肺萎,可治多涎,可治少阴咽痛,甚者可加附子以助之,合而成四逆也。
三、麻黄甘草汤可治水,开腠发汗,若阳虚者,可加附子,或麻附辛汤,或麻附草汤。
四、附子甘草汤可治阳虚畏寒,甚者加干姜,以成四逆汤也。
五、吴茱萸汤治厥阴脏寒犯胃证,若剧者,可加附子或加四逆或理中类以治之。
六、当归四逆汤以治厥阴经证,不愈者加吴茱萸、附子、生姜以助之。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汤加……。
六经阳衰皆可加附子、理中、四逆,以上可证之。
七、五苓散证若不愈者,可加四逆或加附子以助之,效佳。
体会14:论栀子豉汤系列方1.栀子豉汤栀子―――清热(郁热)豆豉―――宣表合用清宣胸膈郁热,除心烦―――从太阳而出也2.栀子枳实汤――伤寒差后劳复食复者胸膈郁热――栀子痞满食滞――枳实3.栀子干姜汤兼脾气虚寒――便溏者――加干姜4.栀子厚朴汤心烦腹满,卧起不安枳实――消痞(滞塞)厚朴――除满(胀)体会15:三阳病机,重在经气转输失常――失开、失枢、失阖1. 天之大宝唯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唯此一息真阳!2. 人之一身,凡阳气不到即是病。
3.救治阳气,治病之总则。
4.三阳病机――重在开阖枢失用!⑴太阳――失开!故治疗太阳经病重在开腠疏表⑵少阳――失枢!故治疗重在枢,三焦之气液,通畅上下内外,服小柴胡汤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而解也”。
⑶阳明――失阖!――失于通降!三阳统于阳明,六府以通为顺!六府皆借阳明为出路!白虎、承气皆为阖剂,潜镇阳气,通降六府也。
(张金发)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
基地肝硬化方
• • • • • • 红 参 45 白 术 90 干 姜 15 炙 草 60 生山萸 30 赤 芍 120 楮实子120 乌 梅 15 生半夏 30 茯 苓 15 泽 泻 15 白 芍 30 赭 石 30 五灵脂 30 菟丝子 30 海 藻 60 枇杷叶 30 五味子10 加水1500ml一直小火煮1.5h以上,煮服270ml, 分3次服,每次90ml。
• 病机: 土气不足,土不载木, • 治则: 厚土载木 。方药: 基地肝炎方加减
三阴统于太阴
• • • • • • • • 红 参 30g 生白术 90g 炙甘草 30g 茯 苓 15g 白 芍 15g 泽 泻 30 三石各 30g 淫羊藿 15g 吴茱萸 10 代赭石 30g 楮实子 120g 五味子 30g 菟丝子 15g 生山萸肉 30g 枸杞子 15g 炮姜碳 30g 补骨脂 15g 赤 芍 30g 酸枣仁15 上药三剂,日一剂,每剂加水2000ml,文火不间 断煮取450ml,日分三次温服。
• • • • • •
白芍降甲胆,解厥阴中化之热; 代赭石承降阳明逆气; 五味子敛五方离位之火; 茯苓泽泻搭配疏导寒湿气结; 苓芍的搭配针对水热互结; 楮实子诸子皆降,该药禀赋的天之气、地之味, 与肝硬化局部的气郁气滞程度相符; • 肾四味顾护根气,加强北方生生之源; • 补骨脂、菟丝子半个四神丸温补下元。
• • • • • • •
本方以理中汤为基础,厚土载木; 生白术崇土治水,通过太阴解决阳明; 红参、炙甘草顾护中气、补益元气,培土伏火; 炮姜炭顾护中土、温化寒湿、温通全身血脉, 甘草干姜汤恢复太阴之阳; 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 生山茱萸、酸枣仁补肝体助肝用,助东方厥阴萌 发之力,使乙木和缓有序升发; • 三石固肾摄精、收敛元气,吸纳上下、维系阴阳; • 赤芍开南方郁热,降南方;
李可临床应用红参和五灵脂经验总结
李可临床应用红参和五灵脂经验总结红参、五灵脂属中药“十九畏” 范畴, 被视为配伍禁忌。
原山西省灵石县中医院院长李可老中医以注重扶阳和善用相畏相反药物治疗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症而著称。
其中红参、五灵脂是李老常用对药之一, 结合辨证施治, 创制类方用于治疗各种病症, 临床疗效显著, 并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笔者现将李老临床应用红参-五灵脂对药及其类方的经验总结如下。
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1 方药解析1. 1 参灵散红参、五灵脂各 10 g。
主治胃肠溃疡。
用法:上药研粉,每日分2 次服。
方解:红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 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
二药相配, 一通一补, 用于虚中夹瘀之证, 具有益气活血、化瘀定痛、化腐生肌之功。
主要用于胃肠溃疡,也可用于冠心病、肝脾肿大、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等的治疗。
1. 2 三畏汤红参 10~30 g, 五灵脂 10~30 g, 郁金 10 g, 丁香 10 g,肉桂 3~10 g, 赤石脂 10~30 g。
功效:益气活血、醒脾进食、温肾止泻、宽胸利气消寒胀、定痛散结消症瘕。
方中红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为补虚扶正救脱之要药;五灵脂活血化瘀止痛, 用于心腹血气诸痛、产后瘀血作痛、妇女血崩、伤冷积聚、小儿疳积等。
二药相伍, 一补一通, 益气活血,醒脾进食, 化积消症, 愈疡定痛, 化腐生肌, 用于虚中夹瘀之证。
丁香辛温芳香, 入肺、胃、脾、肾四经, 温经助阳、消胀下气;郁金辛凉芳香, 清心开窍、行气解郁、祛瘀止痛、利胆退黄。
二药等分相合, 有温通理气、开郁止痛、宽胸利膈、消胀除满、启脾醒胃之功。
肉桂(以油桂为佳) 补命门火、益阳消阴、开冰解冻、宣导百药、温中定痛、引火归元;赤石脂甘温酸涩收敛,为固下止泻要药。
二药相合, 对脾胃虚寒之久痢、久带、慢性溃疡性出血、五更泻、久泻滑脱不禁、溃疡性结肠炎等效果较好。
上述三对畏药, 见一症用一对, 三症悉具则全用。
李老使用本方40 余年以来, 未见相畏相害, 且有相得益彰之功[1]。
李可老先生学术思想儿科临床体会
李可老先生学术思想儿科临床体会李可先生在六经辩证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伏邪”的概念、病因、病机及“托邪外透”的治法,可谓千古第一人。
温病学说虽然根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二句,提出了“伏邪”的概念并将其称之为“伏气”。
但他们把“伏邪”当作特有的病因或病类来认识,尤其在伏邪的部位上,医家们各执己见,并无统一认识。
而自古以来诸家注解《伤寒论》时都会提到六经传变,无论是逐经传,还是隔经传,还是表里经传,似乎都是讲正传,因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是如此体现的。
但《伤寒论》示人以规矩,更多的内容在于无字之处。
李老提出的“伏邪”理论中,“伏邪”的形成过程是“正传”,而“托邪外透”的治法,体现的则是六经的“逆传”即由表及里,由脏及腑,这可以说是首创。
“正传”可以表现在三阳病,也可以表现在三阴病。
但“逆传”则多表现在三阴病中。
2009年笔者曾有幸于济南经华卉典古中医研究所在师爷身边侍诊。
一张姓小儿心脏频发早搏,师爷问诊、把脉后处两方:一方以附子理中汤,二方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并嘱冬至前吃一方,冬至后服二方,服用半年。
家长问半年后再当如何,师爷毅然回答半年后就好了。
当时请教师爷,师爷说是邪伏少阴,从太阴调治,待正气渐足,天气一阳来复之时,顺势托邪外出。
半年后李老又来山东,恰巧师父又让我再带此患儿到李老下榻处看望,此时患儿已经痊愈。
此病例我经久不忘,师爷对“伏邪”的解释我也铭记于心。
同时我更感慨于师爷对六经气化的把握竟如此精准。
之后,我便更勤于学习六经辩证,临床中也更注重“伏邪”理论的应用与总结。
因初学医时师父让我从儿科入手,所以临床接触小儿患者偏多。
临床中发现小儿与成人相较而言病因相对单纯,并且其本气自病的原因或六经之传遍规律也相对较为明显。
中医的临证体悟李可
中医的临证体悟李可↓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李可,山西灵石人,生于1930年,毕业于西北艺专文学部。
逆境学医,经全省统考获中医大专学历,曾任灵石县中医院院长,全国民间医药学术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特邀研究员,香港中医药报医学顾问,致力于中医临床与研究52年,尤擅长以重剂救治重危急症,才识超绝,医术精湛,并自拟处方三十多首,是我国当代中医界独具特色的临床大家。
著有《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记录了李老有关内科、小儿科、妇科、外科、泌尿科等各科急危重症疑难病的珍贵的治疗经验。
书中所载“破格救心汤”曾成功治愈千余例重症心衰病人。
中医的临证体悟一、破格用药治疗急危重症1、回归经方用量的传统李老自己认为在自己的从医生涯中,医术有过的唯一的一次重大突破就是剂量的突破。
在其后的医疗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充实,最终形成了李老独具特色的经方用药经验,今天众多熟悉经方的中医人士,虽然对经方的研究已很深入,但都不能像李老一样在急救中有这样丰富的经验与成就,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在用药剂量与用药的方法给予重视。
经方是治疗急症、重症的最有效的武器,在急救用药的经验上,李老认为,研究经方要返朴归真。
他指出,回顾中医史上,自明代医界流行“古之一两,即今之一钱”之说,数百年来,已成定律。
习用轻剂,固然可以四平八稳,但却阉割了仲景学术的一大特色。
近代用法,大违仲景立方本义与用药原貌,无疑严重影响了经方临床效用的发挥,阻碍了仲景学说的发展与创新。
1961年李老发现了大剂量使用四逆加人参汤救治垂死患者有明显的效果,恢复仲景用药特色,成为李老研究的主要方向,包括中药煎服法、炮制法等方面,发掘经方古法应用之秘。
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度量衡器“权”,进一步证实了李老的推断,古之一两非今之一钱,也不是教科书中的9克,李老在总结前人的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并经反复称量核实,确定了自己的常用药剂量,并在实际工作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李可:我对药性和剂量的思考
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李可:我对药性和剂量的思考导读李可老中医,以经方大剂量用药治疗急危重症,蜚声海内外,本文讲述李老对药性和剂量的思考,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这也是近现代中医的思考,重拾经方一剂知两剂已的神效,须得认真考究中医剂量之失。
中医看病,主要是诊脉、辨证、用方。
方由药组成,谙熟药性是前提。
谙熟药性只背熟大学课本《中药学》还是远远不够的。
真正掌握一味药,不仅要知其然,还要力求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用好它。
经方治病,谙熟药性是前提比如黄芪,生于中国北方,根长数尺,深入土中,其根体极松,孔道多而大,下吸地下黄泉之水,上滋苗叶。
其皮色紫黑,紫可入心补心气;黑可入肾补肾气;气温与肝气相投,故可入肝补肝气;其肉色黄,味甘,入脾,大补脾气而生肺金之气,且诸气皆统于肺,肺行呼吸,是为诸气之总司令,所以说黄芪于人身诸气皆补。
我在临床中,不管遇到什么疑难杂症,凡见气虚下陷者,皆重用黄芪,疗效很好。
比如我曾治疗一40岁男性糖尿病,极其瘦弱,全身一点气力也没有,走路稍快即气喘吁吁,胸闷气短,两寸根本无脉,关尺脉微弱,稍微能摸着一点,证属大气下陷。
令其每日服黄芪30g,连续服了两个多月,人也有了精神,体重也增加了,化验血糖尿糖皆恢复正常。
只是服药后出现口干口苦,知服黄芪造成了内热,遂加知母30g同服,又服了一个月,一年后随访,病情稳定。
方准药熟,足量才能取得疗效辨证准确,谙熟药性,选对药方,还不够,有时还得用足量,才能取得疗效。
2001年曾接诊过另一例37岁男性糖尿病患者,在某医院住院20余日,西医以降糖片、胰岛素之类药品治疗,中医则按消渴证与服滋阴养津中药,口渴虽止,但身体异常消瘦困乏,血糖虽减,但还是时有起伏,小便比常人多数倍,诊其脉极沉细弱,舌苔中心剥落一片,且有干燥裂纹,饮食精神不振,小便时可嗅出糖气与烂苹果味。
根据脉证诊为气虚下陷,津液不升,遂处方:黄芪30g,升麻6g,以升津液,佐以山药30g,生地30g,元参20g,麦冬20g以滋阴;并用川萆薢15g以固小便。
浅谈李可老中医运用生半夏的临床体会
浅谈李可老中医运用生半夏的临床体会李可为山西名老中医,擅长重用附子、乌头、细辛、生半夏、生南星等“毒药”治疗急危重症疑难病等,被中医泰斗邓铁涛誉为“中医的脊梁”。
笔者跟随其学习中医临床,常见其临床用药灵活多变,“毒药”多为其治疗疑难杂症的仙丹和妙药,甚为惊叹,今不揣冒昧,把李教授运用生半夏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不妥之处,还望指正。
半夏概述半夏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其性辛温,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有小毒,归脾、胃、肺经。
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
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等。
生用可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认为半夏具有抗肿瘤、镇吐、镇痛、镇静催眠、抗溃疡、抗心律失常、降血脂、抗早孕、解毒、抗真菌、抗炎、降眼压以及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与中医学所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功效基本相符,为其临床广泛应用提供了依据。
半夏能麻痹末梢性运动,并对独立神经系有似烟碱之作用。
生姜能扩张黏膜血管,兴奋末梢神经,此亦明理。
其化学成分有:生物碱类、刺激性成分、挥发油类、有机酸类、氨基酸类、蛋白质类、无机元素类等。
大多现代出版的书籍记载半夏用量均不出10g。
但考历代古书记载半夏用量可达30-50g。
李可对生半夏的认识及应用1. 对生半夏的认识李教授在2007年12月23日南宁第一届扶阳论坛上的讲话对生半夏的应用体会很深刻,抄录如下:“大家不要怕,我一辈子用的生半夏,书上写的是1吨,实际我每月平均剂量30到50kg,和附子情况差不多,比生南星多一点,绝对不会出问题,这是张仲景告诉我们的,大家要相信医圣是不会错的,所有《伤寒论》的方子半夏都是生半夏。
生半夏后面有个洗字,就是用开水冲一回,为什么制半夏治不了病,在座的可能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制半夏的制作过程,清水泡15d,泡到发酵,再加水加白矾,又15d,然后拿姜、甘草和到一块,再泡15d,共45d,制出来的半夏纯粹是药渣子,治不了病。
跟李可老师学医心得
跟李可老师学医心得广东省中医院雒晓东体会一:六经赅万病之理《伤寒论》六经体系是疾病共性规律的概括,以六经生理为基础,阐释其病理变化,不单是外感,实可以统万病。
《金匮》则以疾病的特殊性即该病的个性特点来研究辨治疾病。
二者虽均属辨证论治范畴,或均以辨证论治精神来论治疾病,但明伤寒六经之理,可达万病皆通之境界,可以内通于六经(脏腑经络气化),外应于六气,万病皆在掌握之中,而可以一禺三反之。
而金匮则重在一病一理,明于此而难例于彼,停留在经验之水平。
故愿大家以伤寒六经为经(核心),以杂病论治为纬,融会贯通,成一家之体。
体会二:论辨阴阳之纲领一、辨五脏之阳亏阳衰要点肾―――畏寒肢冷脾―――食少便溏肝―――疲乏倦怠肺―――气短声低心―――心慌面白二、辨阴阳之总体要点(舌脉神气声色便)阳阴舌舌红苔黄干燥舌淡苔白滑润脉脉大有力脉弱无力神有无(但欲寐)气亢奋疲乏声高亢低弱色红赤青白二便尿赤便干便溏尿清三、坎离卦解离卦寓心,真阴寓于中坎卦寓肾,元阳潜于内二者互为其根人体合而观之,一阴一阳而已;更以阴阳凝聚而观之,一团元气而已。
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体会三:郑氏理法特点一、理论上:沿袭内经伤寒之学术思想,特重阳气――元阳、真气。
气化六经――乃伤寒一部之真机!二、诊断辨证上:首辨阴阳!重辨六经!万病总在阴阳之中!三、论治上:"但扶真阳,内外二邪皆能治""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治疗上但求回阳,扶阳,救阳…四、用药上:承袭仲景六经用药特点,简方重剂,大辛大热,四逆、理中类,重用附、姜、桂,遵六经以治万病,绝不拘于伤寒。
体会四:伤寒论――立法垂方之作气化二字,乃伤寒书一部之真机!伤寒者,邪伤太阳寒水之经也,非独为风寒所伤立论,邪犯太阳寒水之界,诸邪皆寒也,故太阳赅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有恶寒也;表阳被郁,太阳不开也。
故有一分恶寒,即有一分表证。
邪犯太阳,与太阳寒水合化,寒水者,太阳之本也,客多从主,故诸邪皆寒也。
学习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及急难重症临床经验有感
学习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及急难重症临床经验有感(2008-04-16 17:28:12)读<<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知道中医还能治疗急危重症疑难病,及至到山西灵石见到李老,方信书上写的全是真实病例,始对中医增强了信心,决心学习中医,按李老所教导之方法,重新开始学习中医,从首届扶阳论坛到首届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医急难重症经验高级研修班让我看到了中医的希望!更坚定了我的信心,以后的岁月将全部精力用到中医的学习与运用中,在这次大会上让我心情激昂,感动万分,再次感受到李老的魅力!到会人员之多是大家所未预及的,充分体现了李可老中医的广泛影响力!在中医存废之争之际,中国正需要像李可老中医这样能治急危重症疑难病的中医,诚如中医泰斗邓铁涛所言:"振兴中医须要有万千个像李可院长那样能用中医药治疗急危重症疑难病症的人才...中医便腾飞!李可先生是中医之脊梁!"全国名老中医朱良春也称"李可老先生是继医圣张仲景之后能治急危重难病第一人!"参加大会的有全国著名老中医朱良春先生、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贾谦先生、著名的文化学者刘明武先生、李可老先生的著名弟子刘力红教授、孔乐凯博士等众多二三代弟子,来自国内外的老中青三代,三百多名中医专家学者、医学生以及民间中医爱好者,大家忘记了年龄和辈分齐聚一堂,共商中医发展大计,整个大会取得了巨大的圆满成功。
我出生在医学家庭,自小对医学怀有深厚的情感,上大学后接受的是现代医学教育,对中医玄之又玄的理论不能理解!到医院后看到的是中医科的冷清和中医生的抱怨!临床后我由普外转攻肛肠疾病,十几年来一直以现代医学的模式诊疗疾病,对中医转变认识,应该是在学习了朱汉章老师的"小针刀疗法"后开始的."小针刀疗法"就是典型的中西结合的模式,中医也动刀除疾,华佗时代不就很高明吗!只不过出现了断层和失传,由于我有外科基础,"小针刀疗法"运用起来颇能得心应手,一些难治的软组织损伤性颈肩腰腿痛竟应手而愈,频频又接触了针灸,拜访了多位针灸界大师,体验到了针灸的神奇疗效,运用针灸治病亦有时达到出奇的效果,肩周炎急性腰扭伤往往一针下去效果立见!始转变了我对中医的看法,通过文圣功及站桩功修炼,对阴阳五行的感受,丹道的体验与证悟开始喜欢中医了!我心目中的中医,应是精于术数及养生之道,进行养疗结合、针药并用、内外兼治,既所谓"针刀治其外,汤药攻其内,则病无所遁矣!"认识李老才真正的认识了中医!二年来现学现用,从一病一方开始不断验证疗效,针药并用也治好了许多疑难病症,以前不能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腰间盘突出并发椎管狭窄症,顽固性便秘、腹泻、肿瘤等疑难杂症均达到理想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处方
•炙吴茱萸10克 炙五味子10克 生附子30克 干姜30克 •炙甘草90克 生黄芪120克 生白术45克 炙麻黄5克 •细辛15克 生龙骨30克 生牡蛎30克 磁石30克 •炙乌梅30克 茯苓45克 生白芍45克 五灵脂45克 •炮姜30克 白芥子30克 炒山药60克 生半夏60克 •红参45克 黑豆30克 鲜姜30克 大枣45克 •赭石15克 生山萸肉60克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体会
• 3.在临床五•生Su饮b t的itle应用比较广泛,除了 治疗各种肿瘤外,还用于慢性格林巴利氏 综合症、慢性淋巴型白血病、男性不育症、 多发性硬化病的治疗,只要辩证准确,随 证加减,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安 全可靠。需注意的是患者在服药期间常会 出现纳差、食欲减退,但停药后自行恢复, 疑为蜂蜜所致。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方药(阴寒冰伏兼风、痰毒瘀邪并重、标本同治)
•生黄芪250克 生附子45克 生川乌45克 生半夏90 克 生南星30克 生禹白附30克 干姜75克 黑小豆30克 防 风30克 炙甘草 120克 蜂蜜150克 鲜姜75克 大枣 75克 红参45 克 生山萸肉60克 桂枝15克 •赤芍15克 炙麻黄20克 细辛45克 炙紫菀30克 •炙百部30克 荆芥30克 川贝母20克 款冬花20克 •五味子30克 元胡20克 五灵脂45克 没药10克 •白芷10 克 皂角刺12克 丹参30克 生白术75克 •茯苓30克
节增多。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方药(阴寒冰伏兼风、燥 •痰毒瘀邪并重)
•生黄芪500克 生附子60克 生半夏90 克 生南星30克 干姜60克 炙甘草 120克 鲜姜45克 大枣45克 红参 45 克 炮姜30 克 生山萸肉120克 麻黄30克 •细辛30 克 炙紫菀30克 炙百部30克 前胡15 克 •荆芥20克 川贝母10克 款冬花10克 炙五味子30克 瓜蒌30克 炙枇杷叶15克 炙桑叶10克 沙参30克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PPT文档演模板
• 7剂 每剂加水 3000ml,小火煮4小 时,取300ml,分三次 ,饭后一小时服用。 红参加水150ml,另 炖1小时兑入服。
•每日一剂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9月4日十五诊 服上药后白天仍间歇性咽
痒咳嗽,平卧时咳多,但入眠后不咳,至凌晨5 点左右出现咳嗽,咯痰少,口干缓解喜热饮,不 欲饮食,自汗可,气不短,大便不成形,日二次, 精神好。期间于8月27日(2012年8月27日确诊 为肺腺癌)在酒泉市人民医院CT复查并与一年前 CT片对比提示:右肺下叶原发病灶未增大,双肺结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方药(阴寒冰伏兼风、燥、痰毒瘀邪并重)
•生黄芪250克 生附子45克 生川乌30克 生半夏130 克 生南星30克 生禹白附30克 干姜75克 黑小豆30 •防风30克 炙甘草 120克 蜂蜜150克 鲜姜75克 大枣 75克 红参45 克 生山萸肉60克 桂枝15克 炙麻黄10 克 细辛30克 炙百部30克 荆芥20克 •五灵脂45克 生白术45克 麦冬30 克 天冬30克 •沙参30克 地骨皮20克 炙龟板15克 炙鳖甲15克 白 芷10 克 皂角刺12克 芦根20克
PPT文档演模板
•9月28日三诊 患者仍时有咽 痒咳嗽,咯痰量增多,右侧 胸部咳嗽仍时有疼痛,出现 肠鸣,矢气频作,大便不成 形,次数增多,日2—3次, 患者似有体内坚冰已破动, 伏邪(寒、湿)外泄之象, 故守量服3个月,每3日一剂 。期间复诊五次,方药基本 同前。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2013年3月28日九诊,患者述其在敦 煌柳园期间每服半月停药10天,病情稳定 未加重,仍咽痒咳嗽,咯少量痰,咳时右 侧胸部疼痛,近日不慎受凉感冒,咽痒咳 嗽加重,咯痰,痰中带血;口干欲饮,纳 差,盗汗,手足心热;舌质淡红,苔薄少 津,脉应指。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现病史
• 两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咯白色粘痰, 认为感冒所致,即服用感冒止咳药,且未见好转, 近一月右侧胸部出现疼痛,遂于8月18日到酒泉 市人民医院检查,CT提示:右肺下叶占位性病变, 考虑肺癌并多发转移。8月23日到兰州大学一附 院呼吸科住院检查,电子气管镜示:双肺各叶段 支气管明显炎性改变,右肺中叶外侧支、下叶前 基底支、下叶后基底支管腔均存在外压性狭窄。 经皮肺穿活检示:肺腺癌。医院建议化疗或分子靶 向治疗,8月28日家属放弃治疗出院回酒泉。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3剂 加水5000ml, 文火煮至600ml,分早 晚两次,每次100ml ,红参加水150ml, 另炖1小时兑入服。
PPT文档演模板
•每三日一剂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9月13日二诊 患者 咽痒咳嗽好转,痰液 少量,较前清稀易咳 ,咳嗽时右侧胸部疼 痛减轻,口干尚可, 不欲饮食,大便成形 偏干,余无明显变化 ,继服原方3剂。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体会
• 1. 此肺腺癌患者自确诊服用中药治疗已两年,期 间未行放化疗等西•S医ub治tit疗le ,根据病人症状分析,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化气,阴成形”、 “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之理,在“李可中医药学 术流派传承基地”对肿瘤发病机理和辨证论治学术 思想的指导下,使用其创立的“五生饮”加减治疗 此患者长达23月之久,虽未达到治愈的效果,但至 少使病人的肿瘤原发病灶得到有效控制而未增大, 临床症状未加重,病人免受了由放化疗带来的身体 和心理上的痛苦,提高了其生存、生活质量。同时, 患者长期服用大量“毒性”中药,未见任何不适反 应。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患者既往有粉尘接触史15年,有吸烟史4年, 后戒烟。 • 因其女我们熟悉,前来咨询治疗事宜,此前其 家属已去人民医院咨询,建议放化疗治疗。我们 建议放弃放化疗,采用中医药治疗,述其女与家 人商量后再做决定。9月2日其女带父亲前来就诊, 症见患者形体肥胖,体质厚实,间歇性咽痒咳嗽, 咯少量粘痰,不易咯出,口干不欲饮,右侧胸部 咳嗽时疼痛,气不短,呼吸正常,纳可,喜热饮, 睡眠好,大便日一解,舌略红,苔薄,脉沉细。
• 三是告诉 我们做为一个 会治病的临床 明医,在诊断 治疗过程中, 必须大医精诚 ,治病求本, 方能明病理, 效起沉疴。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二、典型病案及体会
•1、五生饮加减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体会
•患者 :
•蔡某 男 64岁
•初诊:
•2012年9月2 日
PPT文档演模板
•主诉:
•咳嗽咯痰2月, 伴胸痛1月。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体会
• 2.自己临床•已Su用b t“itle五生饮”加减治疗各 种恶性肿瘤近100例,皆无任何不适反应, 并对改善肿瘤患者疼痛、减轻胃肠道症状、 恢复体质、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有 效预防和减轻由放化疗引起的各种负反应 效果良好。此法值得明医们深入研究探讨 和宣传推广使用,以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临床上肺癌患者长期的咽痒咳嗽伴胸部疼 痛症状很难得到彻底解决,深知能力有限, 恳望得到同行明医指点!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 床应用心得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18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PPT文档演模板
• 李可老中医已离我们而
去,但他的学术思想今天 仍被弟子们传承并广泛应 用到临床,拯黎元于仁寿, 济羸劣以获安。在其学术 思想指导下,通过大量的 临床实践,我们取得了满 意的疗效,现就临床应用 心得总结如下: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意 义
• 李老先生一生所学甚杂, 内、外、妇、儿、五官、皮 肤各科均有涉猎和研究,其 学术思想是源于他殚心竭虑 探索仲景先师六经八纲辨证 的理法方药,并借鉴后世百 家的临床成功经验以及终其 一生超常破格用药、不断临 床实践的提炼总结。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PPT文档演模板
• 3剂 加水5000ml, 文火煮至600ml,分早 晚二次,每次100ml ,红参加水150ml, 另炖1小时兑入服,服
三天停四天。
•每七日一剂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服上药后因患者病情平稳,在5月6日
十一诊,5月28日十二诊,6月25日十三
诊时,处方仍以前方为主略施加减,共服
8剂,期间白天间歇性咽痒咳嗽,以平卧
时咳多,但入眠后不咳,每至凌晨5点出
现咳嗽,咯痰少,口干缓解;不欲饮食,
但停药后纳可;偶有自汗,气不短,手足
心热消失,大便不成形,患者整体状态良
好。
PPT文档演模板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8月24日十四诊 恰逢吕英老师在酒泉 义诊,患者白天间歇性咽痒咳嗽,平卧 时咳多,但入眠后不咳,每至凌晨5点出 现咳嗽,咯痰少,咳嗽时右侧胸部仍有 疼痛感,气不短,时有口干喜热饮,服 中药时纳差,停药后纳可,大便不成形, 日2次,舌淡苔薄。
李可中医药学术思想临床应用心得
• 李老的学医之路无论对后学者还是临证者其
•启示和指导意义深远,主要体现在:
• 一是告诉我 们要做为一个 明医,在探求 医理的道路上 必须回归经典 勤求古训,方 能明医理,开 阔思路。
PPT文档演模板
• 二是告诉我 们做为一个临 床明医,在辨 证论治的基础 上必须博采众 长,智圆行方, 方能明药理, 破格用药。
PPT文档演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