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
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虎门销烟的故事。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极具标志性的历史事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爱国斗争。
这一事件发生在1841年,当时中国正值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侵略者以枪炮逼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包括《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向英国支付巨额赔款,并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其中虎门即为其中之一。
虎门销烟的故事始于1847年,当时英国商船在虎门附近水域非法贩卖鸦片,而中国官方则严禁鸦片的贩卖。
中国广东巡抚林则徐得知此事后,立即下令查禁鸦片,并在虎门设立了海关,以严格查禁鸦片的走私。
然而,英国商人却置之不理,继续私自贩卖鸦片。
面对英国商人的无视,林则徐决定采取强硬措施。
他下令在虎门设立了禁烟牌坊,并发布了“禁烟令”,宣布对走私鸦片的严厉打击。
这一举措引起了英国侵略者的极大愤怒,他们认为这是对英国商人的侵犯,并对中国政府提出了抗议。
然而,中国政府并没有因此而退缩,相反,他们坚定地执行禁烟令,严厉打击鸦片走私活动。
中国的这一坚定立场引起了全国各地人民的广泛响应,各地纷纷响应禁烟令,展开了一场全民爱国运动。
这场运动不仅在中国国内掀起了爱国热潮,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虎门销烟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爱国斗争,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坚定不移抵御外敌侵略的光辉篇章。
这一事件的背后,是中国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是中国人民对自由、独立和尊严的坚定追求。
虎门销烟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在面对外敌侵略和不公正待遇时,我们应当坚定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坚守正义和良知,不畏强暴,勇敢斗争。
正是这种爱国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外敌侵略,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
虎门销烟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近代史——虎门销烟
销毁 林则徐本想将鸦片运回京师销毁,不过御史邓瀛认为为防鸦片 被偷偷换掉,就地销毁更好,道光帝同意。林则徐决定于虎门公开销 烟,接下来林则徐就要找出销毁鸦片的方法。林则徐曾使用传统销毁 鸦片“烟土拌桐油焚毁法”,但膏余却会渗入地中,吸毒者掘地取土, 仍得十之二三。于是林则徐找出第二种方法“海水浸化法”。 海水浸 化法的办法是在海边挑挖两池,池底铺石,为防鸦片渗漏,四周钉板, 再挖一水沟。将盐水倒入水沟,流入池中。接着把烟土割成四瓣,倒 入盐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烟土溶解。各名士 兵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搅拌,务求烟土完全溶入水中。待退潮时,把池 水送出大洋,并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涓滴。 当天日记里又说:“以日内消化鸦片,放出大洋,令水族先期暂 徙,以避其毒也。”
收烟 道光十九年二月十六(1839年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及广东海 关监督豫坤乘船到达虎门,会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验收鸦片。烟贩在 沙角缴烟,并在路易莎号签发收据。林则徐并建议缴出一箱鸦片,则赏 茶叶五斤。 缴烟 美国及荷兰烟商承诺永不再贩鸦片,义律却从中破坏,缴烟途中运 走鸦片,又以各种理由拖延缴烟时间。林则徐将计就计,也延长封锁十 三行的时间,义律无奈如数缴烟。三月十九(1839年5月12日),民间缴 烟完毕,拘捕吸毒者、烟贩一千六百人,收缴烟膏四十六万一千五百二 十六两、烟枪四万二千七百四十一杆、烟锅二百一十二口。四月初六 (1839年5月18日),烟贩缴烟完毕,共收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 一百十九袋。四月十一(1839年5月23日),兰士禄•颠地等英国商贩被 驱逐出境,次日义律亦将十三行的英国人撤到澳门。
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39年6月3 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 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 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成为打 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后来由中华民国 政府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
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1839年6月)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下面是为你整理的虎门销烟的历史事件,希望你喜欢!虎门销烟的主要过程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五(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正式抵粤,受九响礼炮之礼,所有广东高官员皆来迎接。
美国商人威廉;亨德也在附近观礼,他留下了有关林则徐相貌的重要文献:“气度庄重,表情相当严厉,身材肥胖,上唇浓密的黑短髭,下巴留着长髯,看来六十岁左右。
”林则徐首先参观越华书院,并题了一对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这充分说明了林则徐收缴鸦片第一回合的胜利。
林则徐与邓廷桢等人会商后,就收缴的地点、验收、押运、存储、看管、守卫等各个环节做了无懈可击的指令和安排。
1839年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等亲赴虎门检查收缴前各项准备工作。
1839年4月11日收缴,林则徐亲自监督收缴全过程。
1839年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收缴的这段日子,林则徐一刻不怠的监督这一庞杂的过程。
日夜操劳,一丝不苟,无一纰漏。
缴烟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但如此巨量的鸦片如何处置,外国人推测中国可能对鸦片实行专卖,从而使鸦片买卖合法化,但他们想错了。
林则徐报告道光皇帝,要求验明实物数量,然后焚毁。
道光对林则徐表示了很大的信任,他让林则徐和邓廷桢、怡良等人将收缴的鸦片就地销毁。
虎门硝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
众鸦片烟商以为贿赂就能打动新来的钦差大臣,偏是林则徐就与历来的官员不同,视钱财如无物,他限定所有烟商三日内交出全数鸦片,并签切结书,声明以后不贩鸦片,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
”少数的烟商屈服,交出鸦片,但大部分的烟商,包括官府差役、胥吏查办,皆无所动。
虎门销烟课文
虎门销烟课文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著名故事。
虎门销烟是指1841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人民进行了抵制英国侵略的斗争。
这个故事发生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所以称之为虎门销烟。
在那个时候,英国为了贩卖鸦片,不顾中国政府的禁令,出口大量的鸦片到中国。
这些鸦片造成了中国人民的瘾君子问题。
中国政府为了保护国家的利益,决定禁止鸦片的进口和贩卖。
然而,英国不顾中国政府的禁令,依然用各种手段继续向中国输送鸦片。
在这种情况下,虎门的人民举起了反抗的旗帜。
他们组织起来,共同抵制英国的侵略。
这些人民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坚决抵制英国的鸦片侵略。
他们找到了一种方法,用销烟的方式来表示对英国侵略的抗议。
他们把从英国进口的鸦片集中起来,用火烧了,表示对英国鸦片侵略的抗议。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国人民是勇敢的,是坚强的。
他们不怕强权,敢于站出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世界,中国人民绝不会屈服于任何外来的压力。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祖国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的一次伟大的革命斗争,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光辉的反抗行动。
这个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中国人民是团结的,是勇敢的,是不屈不挠的。
在任何困难面前,中国人民都能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的侵略。
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品质,也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虎门销烟完全版
担 dàn一担担 dān承担
销历史值寨
销售 历史 史记 值得 山寨 销毁 日历 历史 值日 村寨
盐毁彻斤侮
盐水 消灭 彻底 一斤 欺侮 食盐 毁坏 响彻 两斤 欺侮
注意断句呀!
新搭起旳礼台上/彩旗林立;礼台 下,一侧/是身着朝服旳/文武官员, 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旳/外国商人。
请按照所给段落大意给文章分段 ( 1 ) 虎门销烟旳时间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时 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伴随林则徐一声令下, 震惊中外旳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脊 梁、赤着双脚旳民工,先向灌了水旳销烟池里撒 下盐巴,再把收缴来旳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 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 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旳 气味。
( 2——5 ) 虎门销烟旳经过
( 6 )虎门销烟旳伟大意义
7 虎门销烟
迅速默读课文,思索:
1、找出虎门销烟旳时间、地点、 主要人物,用圆圈圈起来。 2、用自己旳话说说,课文主要 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 虎门寨销毁鸦片,意义重大。
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 得纪念旳日子。
仔细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 小组讨论: 1、林则徐销烟前场面怎么样?
2、林则徐是怎样销烟旳?画出 关键词语。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 把古老旳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大早 从各地闻讯赶来旳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 宽阔旳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旳礼台 上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旳 文武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旳外国
林则徐为何要销烟?
鸦片,俗名大烟,是一种 强 烈旳麻醉剂,毒很大,上瘾就 不易戒除,使人体力日衰,意 志萎靡,当兵旳失去战斗力, 做工种地旳丧失劳动力,最终 摧残人命。 19世纪中叶,西方 某些国家为了掠夺中国更多旳 白银,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中国吸食鸦片人数约200万以上, 流毒很广。
林则徐虎门销烟古文注释
林则徐虎门销烟古文注释
原文:
十八年,鸿胪寺卿黄爵滋请禁鸦片烟,下中外大臣议。
则徐请用重典,言:“此祸不除,十年之后,不惟无可筹之饷,且无可用之兵。
”宣宗深韪之,命入觐,召对十九次。
授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十九年春至。
总督邓廷桢已严申禁令,捕拏烟犯,洋商查顿先避回国。
则徐知水师提督关天培忠勇可用,令整兵严备。
檄谕英国领事义律查缴烟土,驱逐趸船,呈出烟土二万馀箱,亲莅虎门验收,焚於海滨,四十馀日始尽。
注释:
鸿胪寺:中国古代官署名,主掌外宾、朝会仪节之事,为九寺之一。
唐代时,鸿胪寺为中央主管民族事务与外事接待活动及凶丧之仪的机关,仰承尚书省礼部。
请禁:上书请求禁止。
议:讨论。
重典:重刑。
惟:只是。
韪:是,对。
谕:命令。
亲莅:亲临。
译文:道光十八年(1838年),鸿胪寺卿黄爵滋上书请求禁止鸦片烟,道光帝下令中外大臣讨论。
林则徐请求使用重刑,说:“这个祸患不除掉,十年之后,不仅无可筹集的军饷,而且没有可用的士兵。
”道光帝非常赞同他,命令他入朝觐见,先后召见十九次。
道光帝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办此事,道光十九年(1839年)春天到达。
两广总督邓廷桢已经严格申明禁令,逮捕烟犯,洋商查顿先逃避回国。
林则徐知道水师提督关天培忠勇可用,命令他整顿军队严加防备。
他发檄文晓谕英国领事义律查缴鸦片,驱逐趸船,义律呈出鸦片二万余箱,林则徐亲临虎门验收,在海滨焚烧,四十多天才烧完。
虎门销烟的故事
虎门销烟的故事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极具标志性的历史事件,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外国侵略的重要事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标志着国家民族觉醒的一个重要事件。
虎门销烟的故事发生在1841年,当时中国正处于鸦片战争的混乱时期,英国侵略者以枪炮威胁中国政府,强迫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其中包括要求中国向英国输出大量的鸦片。
在这种背景下,虎门销烟成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一次伟大抗争。
虎门销烟的故事发生在广东虎门,当时的虎门是中国最重要的海关之一,也是鸦片走私的重要据点。
1841年6月3日,广东巡抚林则徐率先在虎门沿海发起了一场抗英斗争,他下令销毁了大量鸦片,并以此为号召,号召全国人民一起抵制鸦片,共同抗击外国侵略。
这一举动激励了全国各地人民的爱国热情,掀起了全国性的反英抗争浪潮。
虎门销烟的故事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国侵略的一面旗帜,它激励了无数中国人民为国捐躯,为国捐财,为国捐献。
在这场抗英斗争中,中国人民表现出了极大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他们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人民不愿意屈服于任何外国侵略者的意志。
虎门销烟的故事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典范,它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虎门销烟的故事也给中国政府敲响了警钟,它让中国政府认识到了国家的危险所在,认识到了国家的软弱所在。
中国政府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加强国家的实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这场抗英斗争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人民觉醒的开始,标志着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和强大的开始。
虎门销烟的故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它激励了无数中国人民为国捐躯,为国捐财,为国捐献。
它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开始,标志着中国人民觉醒的开始。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国家独立和强大,才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国家繁荣昌盛,才能保障人民的安居乐业。
让我们铭记这段历史,让我们珍爱国家,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共同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 1839年6月)是指中 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 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 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 史事件。此事后来成 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 导火线,《南京条约 》也是那次战争时清 政府签订的。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 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 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 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 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成 为打击毒品的历 史事件。虎门销 烟开始的6月3日 ,民国时被定为 不放假的禁烟节 ,而销烟结束翌 日即6月26日也正 好是国际禁毒日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虎门销烟 诗句
虎门销烟诗句
以下是 6 条关于虎门销烟的诗句及例子:
1. “虎门销烟震八方,岂容鸦片祸国邦!就像那黑夜中的火把,照亮我们的希望。
”
例子:你看当时那场景,无数鸦片被销毁,那场面多震撼啊,不正像那黑夜中的火把给人以希望吗?
2. “硝烟滚滚虎门处,英名烈烈传千古,这不就是民族的脊梁吗!”例子:想想那虎门销烟的壮举,林则徐的英名是不是深深印在我们心里,这难道不是民族的硬脊梁?
3. “虎门销烟展豪情,抗击鸦片立威名,简直是英雄的传奇啊!”
例子:咱就说那虎门销烟,充分展现出的豪情壮志,可不就是书写了一段英雄的传奇!
4. “那时虎门硝烟起,抗毒决心坚无比,这是何等的壮烈呀!”
例子:回忆一下啊,当年在虎门,那升起的硝烟,那坚定无比的抗毒决心,是多么壮烈的一幕啊!
5. “虎门之上硝烟浓,洗去耻辱展雄风,这是多么了不起啊!”
例子:你想啊,虎门那里涌起那么浓的硝烟,不正是洗去了耻辱,展现出我们的雄风吗?太了不起啦!
6. “销烟壮举在虎门,燃起热血满腔魂,不就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吗!”例子:仔细想想那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让多少人的热血沸腾,这不就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体现吗!
我的观点结论: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展现了中国人民坚决抗击毒品、捍卫国家尊严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林则徐虎门销烟
意义与影响
对世界的影响
虎门销烟事件不仅仅是对中国的影响,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事件表明了中国 人民对外来侵略的坚决抵抗,同时也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决心 这一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促使各国开始重新审视其对中国的政策和态 度。一些国家开始认识到中国的潜力和重要性,并开始与中国进行更多的交流和合作 此外,虎门销烟事件也成为了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事件。这一事件成为了国际关系中的 一个重要议题,促使各国开始更加重视维护国际秩序和公正
3
结论
结论
1
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侵略的决心和
勇气,同时也暴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落后
3
这一事件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促使中国开始走向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道路
4
意义与影响
意义与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虎门销烟事件标志着中国开始意识到其国际地位的下降和对外国侵略的屈服。这一事件刺 激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开始进行自我改革和抵抗,以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在政治上,清政府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加强国防建设、改善海防和加强中央 集权等。在经济上,中国开始积极发展工业和现代化农业,以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林则徐虎门销 烟
1 背景 3 结论 5 总结
-
2 虎门销烟事件 4 意义与影响
1
背景
背景
1
清朝时期,中国面临着许多社会和经济问题
鸦片贸易在当时非常盛行,大量白银外流,国库空虚,
2
社会风气日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清政府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
3
名词解释虎门销烟
名词解释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指在中国门户城市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附近进行的非法销售香烟的活动。
虎门销烟现象最早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当时中国对烟草行业实行垄断管理,通过向烟草公司购买卷烟并通过专卖渠道销售来获得利润。
由于行政管制和价格限制,烟草公司存在价格倾斜,即在不同价格区域销售同一品牌的烟草产品。
虎门镇地理位置独特,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最南端,临近香港和珠江口,交通便利,是中国最大的香烟进口和流通市场。
虎门销烟便是利用了虎门镇便利的地理位置和发展状况,通过非法手段购买低价烟草,并将其以较低价格销售给需要的消费者。
虎门销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 通过贩卖商户:一些商户通过与烟草生产商、代理商、垄断公司等关系,获取低价烟草产品,然后以较低价格销售给其他商户和消费者。
2. 通过边境走私:虎门镇位于中国大陆与香港之间,边境较为宽松,所以一些人通过与香港或其他国家的贩卖商合作,将低价烟草走私入境,再以低价销售。
3. 通过互联网销售: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些虎门销烟者开始利用互联网销售烟草产品。
他们可以在网上销售低价烟草,或者通过在线支付和送货上门等方式提供便利服务。
虎门销烟现象一度严重影响了中国烟草行业的公平竞争环境和税收来源。
当时,一些消费者选择购买低价烟草,导致合法烟草销售商利润减少,一些烟草公司甚至陷入经营困境。
另外,由于虎门销烟主要通过非法渠道销售,导致政府无法收取合理的税收,严重损害国家的经济利益。
为了应对虎门销烟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提高对烟草行业的监管力度,打击烟草走私和非法销售行为,加强烟草税收管理,提高消费者对合法渠道购买烟草的认知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虎门销烟问题,但由于其利润巨大,虎门销烟现象仍然存在一定规模。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_历史故事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导读:虎门销烟,是指1839年(道光十九年)中国清朝钦差大臣在广东省从外商手中收缴鸦片、从中国民间收缴烟膏烟具,并在东莞虎门集中销毁的历史事件。
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公元1820xx年9月,嘉庆帝在承德中暑,突然病死.皇子旻宁继位,改元道光,世称道光帝,也叫清宣宗.道光帝除了同他父亲一样,疲于应付国内此伏彼起的反清起义外,还面临了另一重危机,即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略和威胁.第一次鸦片,就是在他在位期间发生的.道光年间,江南暴雨成灾,一时饥民遍野.户部尚书潘世恩正在苏州家乡守孝,家中囤积了白米数万石.这天,有江苏按察使登门求见,请求潘大人开仓救济灾民.潘世恩眼珠一转,推托说:“开仓济民,义不容辞,只是不巧得很,仓库上月就空了!” 来人沉稳地一笑,说道:“那正好,下官就借来贮米吧!”他当即派手下将各仓加盖封条,然后下令散发仓米赈济灾民.事后按市价偿还了米钱,弄得潘大人哭笑不得. 这位机智能干的按察使,就是日后以禁毁鸦片名垂青史的林则徐. 进入十九世纪以来,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过剩,急需打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而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只许可在广州一地同外国通商.中国的封建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进口的工业品没有销路.外国商人于是转向了罪恶的鸦片贸易.鸦片是一种摧残人体的毒品,会使人吸食成瘾,这就使鸦片交易始终保持着六倍以上的高额利润.西方国家向中国全力倾销鸦片,仅在道光帝执政的前十五年间,就造成了六千万两以上的白银外流,全国染上烟瘾的人口达二百多万. 面对国计民生的恶化,林则徐再也看不下去了.林则徐虎门硝烟公元1838年9月,他在湖广总督任上向道光帝上了一份奏折,大声疾呼:如果再不严禁鸦片,那么几十年后,中国几乎没有可以派出抵抗敌人的军队,而且没有可以发军饷的白银,国家就被鸦片蛀空了!道光帝本人也抽过鸦片,亲身感受过洋烟的毒害,林则徐的警告使他触目惊心.于是他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公元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外国烟贩和勾结他们的洋行商人,起初并没有把他的到来放在心上.他们知道,清朝官员都爱钱,只要花上银子,没有过不了的关.于是,他们派怡和洋行的老板伍绍荣为代表,去求见林则徐,暗示贿赂的数目. 可这一回,烟贩们的如意算盘打空了.林则徐听完了来意,拍案而起,怒斥道:“本大臣不要钱,只要你的脑袋!”他命令伍绍荣回去告诉外国主子:限三天以内,把所带的鸦片全部交官,并且签立今后永远不夹带鸦片的.如果胆敢违令,一经查出,货物一律充公,贩卖鸦片的商人一律处死. 英国大烟贩颠地,是外国鸦片商人的头目,手中还拥有走私武装.他先是呈报了一千箱鸦片,妄图蒙混过关.林则徐早就调查过海上商船的情况,知道他弄虚作假,下令传讯颠地,对他提出警告.颠地回船后,继续拖延,对缉私人员进行武力挑衅,于是林则徐决定逮捕他.英商监督义律把颠地藏匿在商馆里,拒不交出,还以战争叫嚣相威胁.林则徐针锋相对,封锁了黄埔一带的江面,又派兵包围了商馆.广州百姓自愿参加巡逻,一防颠地潜逃,二防内奸混入.商馆断水断粮,义律再也无法顽抗,不得不同意交出所有船上的两万多箱鸦片. 林则徐派人在虎门海滩的高处,挖了两个长宽各五十丈的大池,池壁有涵洞与大海相通.6月3日,林则徐率领广东大小官员,前来监督销毁收缴的鸦片.一箱箱鸦片被投入浸满海水的大池中,再倒上海盐和生石灰,顿时池水沸腾,浓烟滚滚,鸦片化作了灰烬.成千上万围观的群众,发出了春雷般的欢呼声.一批焚毁,冲刷干净,又投入一批.就这样,虎门销烟整整持续了二十三天.林则徐在查禁鸦片的同时,加强了海岸的军事防备.他修固和增筑炮台,在珠江口的海面上设置木排铁链,还招募水兵,组织团练,发动民众保卫海疆.虎门销烟后,义律率英国兵船多次发起武力挑衅,都被中国军队击退. 林则徐领导的禁烟斗争,向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信心和能力.。
虎门销烟课文原文及解析
虎门销烟课文原文及解析虎门销烟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接下来分享虎门硝烟课文原文及解析。
虎门销烟课文原文839年6月3日,天刚蒙蒙亮,广州城就沸腾起来了。
城门旁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围观。
有的人大声宣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盈盈地捋着胡须。
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
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呀!”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舞着狮子和龙灯;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挂挂鞭炮,劈里啪啦,震耳欲聋。
浩浩荡荡的人流,向虎门滩涌去。
前往虎门滩的群众,经过英国洋馆。
那里,过去英国人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可今天,洋馆却死一般寂静,几个在窗口向外探望的英国商人,见人海如潮,喊声震天,吓得赶忙把头缩了回去。
虎门离广州城约有一百多里地,人们冒着6月的骄阳,经过长途跋涉,前来观看。
虎门海滩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15丈见方的销烟池,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直通大海,后面有一个水沟,往里灌水。
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邓廷桢、关天培等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一包包海盐倒入池内,再把烟土切成四瓣扔进水里。
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
不一会儿,池子像开了锅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从池子里往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
围观的群众欢呼跳跃。
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天动地的场面,都非常震惊,便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表示敬畏。
林则徐浩然正气地对他们说:“现在你们都看到了,天朝严令禁烟。
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各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千万不要违犯天朝禁令。
虎门销烟的故事 (2)
虎门销烟的故事1. 背景介绍虎门销烟是指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广东省虎门镇(现属东莞市)一带以非法制造、走私和销售烟草为主要经济活动的现象。
这一时期,卓越的制烟工艺、便宜的劳动力和高额的利润吸引了大量的走私者和制烟商前往虎门一带展开销售,虎门销烟也成为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销烟活动之一。
2. 虎门销烟的兴起19世纪末,中国正处于清朝末年的社会动荡时期,政治腐败、社会不稳定给了虎门销烟以发展的机会。
当时,英、法等国将烟叶流入中国,并以高额的税收压迫烟农和烟商,这导致了国内销烟市场的不断扩大。
虎门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港口条件,成为走私烟叶和制烟的理想之地。
3. 虎门制烟工艺虎门制烟工艺在中国古代制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达到了较高的烟草加工水平。
制烟师傅们将烟叶先进行烘干,并配以特定的配方进行调制,最后通过卷烟机或手工卷烟,制成高质量的卷烟产品。
虎门制烟工艺不仅在中国国内销售烟草,还走出国门,成为中国烟草的代表品牌。
4. 走私与贩售虎门销烟活动的主要经济模式是走私与贩售。
在当时,中国政府对烟草进行高额的征税,导致正规渠道销售的烟草价格居高不下。
而虎门销烟者可以以低廉的成本生产烟草,并通过一系列的走私渠道将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他们往往在夜间选择适合的时间节点进行交易,并通过贿赂和其他手段规避官方的监管。
5. 虎门销烟的经济影响虎门销烟的经济影响是巨大的。
虎门地区由于销烟活动的兴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烟农、烟工、烟商、运输业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这些活动为地方经济的增长和就业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同时,销烟者获得的高额利润也导致了地方经济的繁荣,虎门逐渐成为中国南方地区最富有的地区之一。
6. 虎门销烟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虎门销烟逐渐进入了衰落期。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烟草进行了合理的管理和税收调整,使得走私和非法制造烟草的利润空间收窄。
同时,其他形式的烟草生产和销售逐渐兴起,替代了虎门销烟的地位。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虎门硝烟是指清朝道光年间,林则徐等人销禁鸦片的事件。
道光年间,英国大量向中国输入鸦片,造成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民体质下降,道光皇帝听取林则徐等大臣的进谏,支持“禁烟运动”,于1938年11月15日,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
次年林则徐到达广州后,收缴大量鸦片,1938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总重量1188127公斤的鸦片,历时23天。
虎门销烟 - 历史影响虎门销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这次禁烟运动大大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唤醒了人们的爱国意识。
经过这次事件,禁烟英雄林则徐被人们尊为民族英雄。
其清廉、刚正不阿的品质也甚为后人传颂。
但是,“虎门销烟”并没有有效地解救中国于水火之中,反而加速了英国对中国的侵略。
原因在于,禁烟运动直接损害了英国资产阶级的利益,英国政府很快决定对中国发动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虎门销烟”也成为了外国列强发动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从这个角度看,“虎门销烟”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脚步,从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虎门销烟 - 历史意义虎门销烟一方面唤醒了当时的很多爱国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反省,从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成日以“天朝上国”自居。
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国在中国的鸦片交易,沉重打击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贸易掠夺,展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和觉醒意识。
此外,这次事件还成为世界的禁烟运动的一个范例,历史上很多国家、地区结合自身的情况对此予以效仿,抑制毒品泛滥。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
史学家认为,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火烧圆明园火烧圆明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座凝聚了无数能工巧匠的心血、智慧的艺术宝库,这座举世闻名、绝无仅有的皇家园林,这座汇集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玉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字画的博物馆,竟这样被侵略者付之一炬。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道光十九年二月十六(1839年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及广东海关监督豫坤乘船到达虎门,会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验收鸦片。
烟贩在沙角缴烟,并在路易莎号签发收据。
林则徐并建议缴出一箱鸦片,则赏茶叶五斤。
美国及荷兰烟商承诺永不再贩鸦片,义律却从中破坏,缴烟途中运走鸦片,又以各种理由拖延缴烟时间。
林则徐将计就计,也延长封锁十三行的时间,义律无奈如数缴烟。
三月十九(1839年5月12日),民间缴烟完毕,拘捕吸毒者、烟贩一千六百人,收缴烟膏四十六万一千五百二十六两、烟枪四万二千七百四十一杆、烟锅二百一十二口。
四月初六(1839年5月18日),烟贩缴烟完毕,共收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一百十九袋。
四月十一(1839年5月23日),兰士禄·颠地等英国商贩被驱逐出境,次日义律亦将十三行的英国人撤到澳门。
林则徐本想将鸦片运回京师销毁,不过御史邓瀛认为为防鸦片被偷偷换掉,就地销毁更好,道光帝同意。
林则徐决定于虎门公开销烟,接下来林则徐就要找出销毁鸦片的方法。
林则徐曾使用传统销毁鸦片“烟土拌桐油焚毁法”,但膏余却会渗入地中,吸毒者掘地取土,仍得十之二三。
于是林则徐找出第二种方法“海水浸化法”。
海水浸化法的办法是在海边挑挖两池,池底铺石,为防鸦片渗漏,四周钉板,再挖一水沟。
将盐水倒入水沟,流入池中。
接着把烟土割成四瓣,掉入盐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烟土溶解。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
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有138个国家的3000多名代表参加的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
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
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
1.除毒务早,除毒务尽!2.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3.严厉打击涉毒犯罪,保护人民身心健康。
4.大力消除毒品危害5.严禁吸食注射毒品。
6.加强禁毒宣传,严禁种植毒品原植物。
7.贩卖毒品,无论数量多少一律追究刑事责任。
8.坚持禁吸禁贩禁种禁制“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的禁毒工作方针。
9.毒品是人类社会的公害。
10.吸毒是犯罪的祸根。
11.广大群众行动起来,积极检举毒品违法犯罪行为!12.远离毒品,亲近美好人生13.严厉打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14.实施综合治理禁毒战略,维护社会稳定人民安宁;15.禁毒利国利民利己。
16.吸食毒品,害人害己。
17.开展禁毒宣传,增强禁毒意识。
18.开展综合治理,根除毒品危害!19.加大禁毒力度,深化禁毒斗争!20.“四禁”并举,综合治理。
21.无毒生命灿烂,涉毒生命黯淡。
22.现在不把贩毒吸毒问题解决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涉及到中华民族兴亡的问题。
这不是危言耸听。
必须提高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
----------江泽民23.手拉手远离毒品,心连心造福社会。
虎门销烟的故事
虎门销烟的故事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极具标志性的历史事件。
这一事件发生在1841年,当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中国。
在这场战争中,虎门销烟成为中国人民抵抗外国侵略的标志,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丰碑。
虎门销烟的故事发生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
当时,英国侵略者为了贩卖鸦片,违反中国政府的禁令,私自向中国内地销售鸦片。
而虎门镇的知名商人林则徐,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采取行动,制止鸦片的贩卖。
他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号召人民一起抵制鸦片,拒绝购买和吸食鸦片。
他还写信给英国侵略者,警告他们停止贩卖鸦片,否则将采取行动。
然而,英国侵略者置之不理,继续贩卖鸦片。
面对英国侵略者的无视,林则徐决定采取更加激烈的行动。
他找到了虎门镇的官员和百姓,一起来到虎门海域,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仪式。
在这场仪式上,他们将存放鸦片的货船全部焚毁,以示抗议和抵制。
这一壮举震撼了当地百姓,也震撼了英国侵略者。
虎门销烟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中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全国性的抵制鸦片运动。
人民纷纷响应号召,拒绝购买和吸食鸦片,向英国侵略者表示抗议和抵制。
虎门销烟的故事,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丰碑。
它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抵抗外国侵略的坚定意志,也彰显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力量。
虎门销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也成为了中国人民抵抗外国侵略的一个典范。
这一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让他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坚守民族尊严。
虎门销烟的故事,也成为了中国人民抵制外国侵略的一个重要历史见证。
它让世人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坚定,也让世人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和力量。
这一故事,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人民的敬佩。
它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抵御外来侵略,捍卫民族尊严。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战胜一切敌人。
”。
虎门销烟的故事,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它激励着我们前行,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坚守民族尊严。
虎门销烟课文主要内容概括
《虎门销烟》课文主要讲述了1839年6月3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在这篇课文中,主要人物林则徐被塑造成一个民族英雄,他坚定地主张禁烟,并且采取了果断的行动。
他通过精心策划和周密部署,成功地销毁了收缴的鸦片,有效地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打击了外国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
此外,课文还描绘了销烟活动的壮观场面,详细描写了销烟过程,展示了中国人民的强大意志和无畏精神。
同时,通过描绘民众的反应和外国商人的态度,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整篇课文语言生动、形象,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夸张等,使得文章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此外,课文还穿插了一些历史背景和细节,使得整个事件更加真实、可信。
总之,《虎门销烟》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林则徐禁烟的历史事件,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和国家尊严,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民族危机。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虎门销烟
咸丰十年(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
圆明园。
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
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
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大火连烧3昼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
公车上书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同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清光绪皇帝,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三民主义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
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构成,简称“三民主义”。
是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
三民主义的发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
它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遗产。
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
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
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是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亦称芦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虎门销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具体的语句理解几个重点词语,并指导朗读。
3、感受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的壮举,并通过朗读来表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抗拒毒品的意识。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综合性学习,了解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一、银铃话吧——我知道的英雄人物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虎门销烟》,认识了一位英雄人物——林则徐。
你还知道哪些英雄,能讲讲他的故事吗?二、复习导入1、总结话吧:越是危难时刻,越能见出英雄本色。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虎门销烟》,去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还记得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课文中是怎么形容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
壮有三种解释。
出示:A.强壮;B.伟大、有气魄;C.增加勇气或力量。
请同学们选出最准确的答案。
谁能说一说伟大壮举是什么意思?二、精读课文师:为什么作者说虎门销烟是一伟大壮举呢?这节课,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
(一)自学时间目标展示:读读课文2—5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词句能表现“壮”,用横线画下来。
再读一读这些语句,写一写自己的理解。
(二)汇报交流。
1、学习第二小节:出示第二段。
(1)第一句:平常的虎门寨就很美丽壮观。
而今天则显得分外“壮观”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们的心情。
(课件)原来作者描写虎门寨壮丽的景色是为了衬托人们期待和激动的心情。
(2)第二句:出示。
你为什么找这一句?你是如何感受到它是伟大壮举?(水泄不通,理解,泄,溢出。
连水都流不出来,形容人多。
能通过你的朗读读出当时人山人海的场面吗?)还有其他同学也找了这一句吗?你们又从哪里感受到当时的壮观景象呢?(各地、闻讯而来、挤、宽阔的海滩)(两个人朗读、齐读)(3)第三句:出示,除了人多,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场面的壮观?(彩旗林立、身着朝服、外国人到场说明了什么)总结:人多,彩旗多、官员多、外国人也到场,说明场面壮观,从而让我们感觉受到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
引读:如果给你配乐,你觉得第二小节应当搭配什么样节奏的音乐?为什么?生:节奏快一些的音乐,因为人们的心情很轻松,大家兴致勃勃。
生:紧张的音乐,因为害人的鸦片终于要销毁了,不能出任何差错啊!师:语文,是感性的。
每个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不同,体会各有千秋。
试着读出你自己的节奏。
(生练读——请一生读第二小节)2、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还有哪里能让我们感受到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出示“午后二时许……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学生自读)——在这一段中,你找到了哪些句子?【理解“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闭上眼睛,想一想很多门礼炮一齐鸣放的场景,有什么感觉?“沸腾”这个词语是不是很熟悉?还记得江主席乘坐的专机降落时人们沸腾的场面吗?还记得天安门广场上鲜花与彩灯浑映,礼花伴歌声齐飞的沸腾场景吗?现在你能读出当时的壮观了吗?其他同学还找到了哪些句子?【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
”】说明虎门销烟是令全世界都震惊的事情。
这也说明它是一个伟大壮举。
师:是啊,这是一个让历史铭记的声音,一个让世界记住的时刻。
能读出你心中的旋律吗?【硝烟的过程】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想法?生:我觉得销烟的过程很详细。
师:这一段中还有哪些语句也能体现它是伟大壮举呢?生:只见一群……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师:你真会查找信息,能领着全班同学一起读一读这句话吗?(出示句子)作者是怎么把销烟的过程写清楚的呢?在这句话中找一找,看看销烟的过程分为哪些步骤。
用笔圈画出来。
生: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
如果把这些动词都换成放,可以吗?为什么?我们请男同学读一读原来的词语。
女同学读一读换成“放”的词语。
比比看,有什么感觉?生:因为盐巴不能堆积在一起,要平均分布,所以用“撒”更好些。
师:说得好,看来用好动词还真是一门学问呢。
生:我觉得用“抛”的时候,读起来特别有力。
(边说边做动作)生:我也是这样觉得,好像“抛”得特别用力,我感觉仿佛抛出去的不仅仅是罪恶的鸦片,而是利用鸦片来侵略中国的可恨的侵略者。
师:说得多好啊,作者不仅准确地写出了人们的动作,还将人们的心情都表现出来了。
在我们平时如果也能像作者这样精准用词该多好啊。
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几句话,学一学怎么用动词吧!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眼前仿佛出现了人们通过撒盐巴、抛鸦片、倒石灰来销毁鸦片的情景。
你知道这些步骤的先后顺序吗?课文中哪些词语告诉了你?生:(“先……再……然后……”)师:你真会读书。
来,咱们一起读一读,看看头脑里有没有清晰的“销烟”图。
师小结:听着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那震惊中外的销毁鸦片的壮观场面,你们自己读着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呢?你能不看书,根据提示用自己的话把销烟的过程说一说吗?好,同桌之间先说一说。
生:按要求复述。
(二)学习第4、5、6自然段。
1、师:虎门硝烟真是轰轰烈烈,这真是“伟大壮举”!这么多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同学们你们高兴吗?老百姓的心情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第4自然段)生:朗读。
师:老百姓的心情怎样?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能用你的声音读出激动的感觉吗?老百姓为什么会这样高兴呢?他们会说些什么?发出什么样的欢呼声?师:想象你就是当时的老百姓,你会说些什么?生:我们终于把鸦片烧掉了,烧掉了……师:你能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出内心的激动吗?生再说。
师:同学们,谢谢你们真诚、真情的欢呼,你们严肃、坚毅的表情令老师感动,这是真正的历史,鸦片给我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同学们,你们看——出示鸦片危害的图片。
如果不销毁这些鸦片,它们会流向哪里?在我们中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你能说一说吗?2、鸦片侵入中国,仅仅是白银外流吗?是啊,鸦片害人!林则徐正是认识到了鸦片的危害,他说过这样一段话:若犹使其泄之……所以他下定决心要销毁鸦片!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销烟一共持续了多久呢?——23天,销毁了多少鸦片——二百多万斤!【板书:23天】把大约这么多的香烟抛进石灰池,销毁它们,大约只需要几秒。
23天,1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板书:23x24X60X60,等于1987200秒】生:看到这一场串的数字,我觉得销毁了这么多鸦片。
师:据统计,大约销毁了200多万斤鸦片,数量庞大,难怪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
6月3号开始销毁鸦片,持续23天是6月26号,这一天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能读好第5段吗?整整二百多万斤鸦片,如果不销毁,会毒害多少中国人的身体的心灵啊!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数据。
看了这组数字,你想说些什么?是的,鸦片害人!可恶的英国人用鸦片来伤害我们的身体!掠夺我们的财富!如果不禁烟,在这之后,又会有多少个二百多万斤,源源不断地运到中国,像魔爪一般掠夺着我们的财富,像毒蛇一般吞噬着我们的身体和灵魂。
你们说,我们应不应该禁烟?让我们一起读第5自然段,读出我们的决心和气势!听着你们充满激情的朗读,老师知道你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情的波涛在翻涌。
如果你就处在虎门销烟的现场,你会说些什么?生汇报。
看到这些害人的鸦片终于被销毁了,当时的老百姓该是多么解恨,多么激动啊!现在能把第4段读得更好吗?在虎门销烟的现场,不仅有我们中国的老百姓,还有什么人?找到了吗?你从哪里找到的?生汇报。
还有文武官员,还有外国人。
出示:“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人”。
读读这两个短语。
你明白了什么?是啊,把外国人请来,就是为了告诉他们,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你们真会读书,知道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和句子,我们读书的时候,就应该这样,循环往复地分析文章,这可是帮助我们解决疑问的好办法。
除了外国商人,还有身着朝服的文武官员呢!这些文武官员难道不知道鸦片的危害吗?他们为什么没有销烟?生:他们害怕侵略者会对自己造成威胁。
生:他们自己收到了鸦片的毒害。
师:虽然林则销烟有功,但英军他强大了,用军舰撞开了清政府的大门。
清政府迫于压力,讨好英军,林则徐被道光帝革职,发配到了新疆。
如果,他知道自己是这样的结局,你认为他还会硝烟吗?(生交流)师:林则徐即使个人落魄了,仍忧国忧民,怀着满腔愤怒,写了这样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PPT出示】想读懂这两句诗吗?跟着老师一起读一读。
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不论是生是死,是祸是福,我都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同学们,这就是林则徐!你们说,他是不是一位英雄?我们中国人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扬眉吐气,是因为谁?虎门销烟不但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还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不可欺侮!(板书:不可欺侮)师:让我们再次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生: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师:让我们再次庄严地告诉每一个中国人——生: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师:同时也激励自己吧——生:我们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三、走进一段历史,铭记这个难忘的日子。
孩子们,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处在水深火热的屈辱之中,是林则徐挺身而出,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而16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祖国终于变得强大,而我们,也终于拥有了幸福的生活。
此时此刻,当我们再次站在这位民族英雄的塑像前,面对着他庄严而深沉的神情,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孩子们,来,拿起我们的笔,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生:在音乐《沉思曲》中写。
师:好,孩子们,放下你手中的笔,面对林则徐的铜像,谁愿意将心中的话说给英雄听?(和着音乐)生汇报。
师:多少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记住了这个名字——林则徐,记住了1839年那个难忘的日子——6月3日,更记住了那震惊中外的伟大壮举——虎门销烟。
五、板书设计8、虎门销烟伟大壮举不可欺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