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 资料

合集下载

虎门销烟的资料

虎门销烟的资料

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编辑本段]背景自从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败亡和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已晋身为工业大国。

1757年,英国消灭莫卧儿帝国,将印度纳入殖民统治,是为英属印度。

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773年取得印度专卖权,大量生产鸦片,运送到加尔各答的仓库等待输出。

英国政府和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开始对华贸易之时,并不支持贩卖鸦片,认为有损国家的体面。

1833年8月23日,英国国会通过《东印度公司改革法案》,英国枢密院下令废止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华的贸易专利权和垄断权。

英国东印度公司大班被驻华商务总监取代。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律劳卑勋爵为首任驻广州商务总监,并任命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后一任大班德庇时(又译戴维斯、爹核士、大卫斯)及G·B·罗拔臣爵士为副手。

英国方面已训令律劳卑可作武力行动,道光十四年六月十三(1834年7月15日),就在律劳卑成为商务总监不久,就从澳门乘船,打算硬闯广州进驻,结果与两广总督卢坤发生冲突。

卢坤下令将律劳卑等人驱逐回澳门,律劳卑退回澳门不久就病亡,德庇时成为第二任驻华商务总监。

由于清朝政府不许在陆地上买卖鸦片,也不准将鸦片存于澳门,于是英商就把鸦片仓库设在船上,名为“趸船”,停泊在伶仃洋至台湾的周边海域,让走私鸦片者接货立券,凭券使可在广州取钱,当时,加尔各答的英国人报纸如此报道[编辑本段]全国禁烟以琦善为首的弛烟派评击黄爵滋,以各种理由将烟害问题归疚于其他社会问题上,而且主张禁烟的官员不过是少数人,就连道光帝即位前也尝过鸦片,后来醒觉才戒掉烟瘾,使他对禁烟一事犹疑不决。

但林则徐早已于江苏巡抚及湖广总督任内时禁烟,把烟贩及鸦片吸食者一扫而空。

鉴于林则徐的成功,令道光帝认为禁烟并非不可行,于是道光帝下定决心,革除吸食鸦片的庆亲王奕窦、辅国公溥喜之爵位,又将弛烟派的许乃济品位降级。

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

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

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虎门销烟的故事。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极具标志性的历史事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爱国斗争。

这一事件发生在1841年,当时中国正值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侵略者以枪炮逼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包括《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向英国支付巨额赔款,并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其中虎门即为其中之一。

虎门销烟的故事始于1847年,当时英国商船在虎门附近水域非法贩卖鸦片,而中国官方则严禁鸦片的贩卖。

中国广东巡抚林则徐得知此事后,立即下令查禁鸦片,并在虎门设立了海关,以严格查禁鸦片的走私。

然而,英国商人却置之不理,继续私自贩卖鸦片。

面对英国商人的无视,林则徐决定采取强硬措施。

他下令在虎门设立了禁烟牌坊,并发布了“禁烟令”,宣布对走私鸦片的严厉打击。

这一举措引起了英国侵略者的极大愤怒,他们认为这是对英国商人的侵犯,并对中国政府提出了抗议。

然而,中国政府并没有因此而退缩,相反,他们坚定地执行禁烟令,严厉打击鸦片走私活动。

中国的这一坚定立场引起了全国各地人民的广泛响应,各地纷纷响应禁烟令,展开了一场全民爱国运动。

这场运动不仅在中国国内掀起了爱国热潮,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虎门销烟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爱国斗争,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坚定不移抵御外敌侵略的光辉篇章。

这一事件的背后,是中国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是中国人民对自由、独立和尊严的坚定追求。

虎门销烟的故事告诉我们,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

在面对外敌侵略和不公正待遇时,我们应当坚定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坚守正义和良知,不畏强暴,勇敢斗争。

正是这种爱国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外敌侵略,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利益。

虎门销烟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虎门销烟的资料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虎门销烟的资料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虎门销烟的资料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要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讲起。

公元 1820 年 9 月,嘉庆帝在承德中暑,忽然病死。

皇子旻宁继位,改元道光,世称道光帝,也叫清宣宗。

道光帝除了同他父亲同样,疲于对付国内此伏彼起的反清起义外,还面对了另一重危机,即外国资本主义权力的侵略和威迫。

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在他在位时期发生的。

道光年间,江南暴雨成灾,一时饥民遍野。

户部尚书潘世恩正在苏州家乡守孝,家中囤积了白米数万石。

这日,有江苏按察使登门求见,恳求潘大人开仓救援难民。

潘世恩眼珠一转,推托说:开仓济民,当仁不让,不过不巧得很,库房上月就空了!来人沉着地一笑,说道:那正好,下官就借来贮米吧!他立即派手下将各仓加盖封条,而后命令发散仓米赈济难民。

过后按市价归还了米钱,弄得潘大人啼笑皆非。

这位机智能干的按察使,就是往后因禁烟名看重史的林则徐,而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也广为人知。

进入十九世纪以来,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剩余,急需翻开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

而清政府推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只允许在广州一地同外国通商。

中国的封建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入口的工业品没有销路。

外国商人于是转向了罪恶的鸦片贸易。

鸦片是一种残害人体的毒品,会令人吸食成瘾,这就使鸦片交易一直保持着六倍以上的高额收益。

西方国家向中国全力畅销鸦片,仅在道光帝执政的前十五年间,就造成了六千万两以上的白银外流,全国染上烟瘾的人口达二百多万。

这就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背景。

面对国计民生的恶化,林则徐再也看不下去了。

公元1838年9月,他在湖广总督任上向道光帝上了一份奏折,高声疾呼:假如再不禁止鸦片,那么几十年后,中国几乎没有能够派出抵挡仇敌的军队,并且没有能够发军饷的白银,国家就被鸦片蛀空了!道光帝自己也抽过鸦片,亲自感觉过洋烟的迫害,林则徐的警示使他胆战心惊。

于是他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去广州查禁鸦片。

公元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

虎门销烟资料

虎门销烟资料

1.《虎门销烟》课文相关知识鸦片鸦片,俗名大烟,又叫阿芙蓉,由罂粟果内乳汁经干燥制成,为棕色至黑色的干膏状块,有特殊气味。

盛产于孟加拉登第,这种东西本来可做药品,自明代起纳税进口。

后来鸦片变成了一种可供吸食的毒品,一旦成瘾,痛苦万状,身心俱损。

鸦片是用罂粟的汁液提炼而成的麻醉毒品,人们一旦吸上了瘾就很难戒掉。

天长日久,会使人骨瘦如柴,精神萎糜,如同废人。

在英国国内,买卖鸦片属于犯法行为。

但为了赚钱,英国却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

1773年,英国政府给予东印度公司鸦片专卖权。

1793年,又给东印度公司制造鸦片的特权。

东印度公司利用这些特权强迫印度农民种植罂粟,低价收购,制成鸦片后由专卖局在市场上高价拍卖给鸦片贩子,让他们走私到中国。

自1800年起,鸦片开始大量输入中国。

据不完全统计,在十九世纪最初的二十年中,英国每年平均自印度向中国输入鸦片四千余箱(每箱50至60公斤)。

三十年代迅速增加,到1838-1839年激增至三万五千五百箱,鸦片占当时英国输入中国货物总值的二分之一以上。

鸦片在当时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英国鸦片贩子及东印度公司从中获得惊人的暴利。

英国最大的鸦片贩子渣甸(W.Jardine)在给他的朋友的信中承认,每箱鸦片的毛利可高达一千银元。

1800年到1840年,英国偷运进中国的鸦片不下42万箱,从中国掠走的白银至少在3亿元以上。

白银源源外流,使清朝财政陷入了窘境;又由于许多文武官吏也吸食鸦片,更给清朝统治带来严重威胁。

虎门销烟的具体方法从前是将鸦片拌上桐油架锅燃烧,但烟膏油常常浸入沙土,若被挖出,仍能炼出膏油,费时且不彻底。

巨量鸦片难用此法。

林则徐从广东香山(今中山市)县令田溥那里学到了可行的销烟办法:鸦片最怕盐卤和石灰,因此在虎门海滩高地挖掘两个纵横各15丈的大池,池底平铺石板,由沟道放水入池,然后撒入盐巴,投入切开的烟土浸泡半日,再投入生石灰,池内立即沸腾、翻滚,烟土变成渣滓,不能再收合成膏。

22.虎门销烟(相关资料)

22.虎门销烟(相关资料)

鸦片简介俗名大烟,由罂粟果内乳汁经干燥制成,为棕色至黑色的干膏状块,有特殊气味。

药用鸦片为粉末状,鸦片原产南欧及小亚细亚,后传到印度、阿拉伯和东南亚。

7-8世纪时罂粟由阿拉伯商人带入中国,但尚不知吸食。

17-18世纪时,葡萄牙和荷兰人把鸦片吸食方法传入中国。

葡萄牙人又把鸦片作为嗜好品运入中国,数量不多。

鸦片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毒很大,上瘾就不易戒除,使人体力日衰,意志萎靡,当兵的失去战斗力,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力,最后摧残人命。

英国从18世纪开始经营鸦片,向中国大量走私,仅1835年就向中国走私鸦片35445箱(每箱重约50千克或100千克),中国吸食鸦片人数约200万以上,流毒甚广。

林则徐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一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

1811年考取进士,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江宁布政使、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职。

1838年在湖广总督任上,颁六条禁烟章程,实行禁烟,并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之害,主张禁烟。

12月道光帝任命他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惩办鸦片贩子,迫使外国鸦片商交出鸦片20200余箱,在虎门当众销毁。

1840年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由于林则徐备战认真,防守严密,英军在广东未能得逞,于是北上占定海,犯大沽。

清政府把英军的侵略归罪于林则徐。

10月林被革职,不久发配新疆垦辟屯田。

1849年因病返籍。

1850年病死于广东潮州。

林则徐在鸦片战争中,积极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中华民族尊严,不愧是一位民族英雄。

为弘扬、纪念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的丰功伟绩,由中国著名天文学家陈建生倡议,经国际天文学会批准,北京史密德(CCD)行星项目组于一九九六年六月七日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将命名为“林则徐星”。

“林则徐星”的命名,不仅反映了中国天文学家对民族英雄、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的崇敬和爱戴,也反映了国际天文组织对林公伟业的肯定。

《虎门销烟资料》课件

《虎门销烟资料》课件

一些鸦片贩子和吸食者试图反抗和抵制禁烟令,但最终都被政
府镇压。
禁烟令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03
禁烟令的实施对民众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减少了因鸦片泛
滥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提高了民众的生活质量。
01
虎门销烟的影响和 意义
对中国的影响
打击了鸦片贸易
虎门销烟行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等 西方国家的鸦片走私活动,使鸦 片贸易量大幅减少,遏制了毒品
《虎门销烟资料》 ppt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 • 虎门销烟的经过 • 虎门销烟的影响和意义 • 虎门销烟的反思和启示 • 结语
01
虎门销烟的历史背 景
鸦片贸易的起源
18世纪
1800-1839年
欧洲各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开 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将收缴的鸦片浸泡在盐水 中,然后用大量石灰和海 水进行销毁,确保鸦片被 彻底销毁。
销烟的效果
通过销烟行动,成功地遏 制了鸦片泛滥的趋势,提 高了民众对禁烟令的信心 。
民众的态度和反应
民众对禁烟令的支持
01
禁烟令得到了大多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因为鸦片泛滥给社会
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少数人的反抗和抵制
02
传播正能量
通过学习和宣传虎门销烟的历史,我们可以传递正能量,激发人们的积极向上 的精神风貌。我们应该积极传播正能量,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注入强大的 动力。
缴烟和收烟的过程
鸦片贩子和吸食者需按照规定时间、地点和程序 ,将鸦片上缴给政府,政府则给予一定的奖励或 补偿。
收缴鸦片的数量
收缴的鸦片数量巨大,显示了禁烟令的执行力度 和效果。

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

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

虎门销烟的历史故事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9世纪末的广东虎门镇。

这个故事背后涉及到中国的烟草贸易、外国势力以及中国社会的反抗情绪。

在19世纪末,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社会陷入了一片动荡。

当时,中国
政府对于烟草贸易实行了高额的赋税,这使得烟草贸易成为了国家重要的财政来源。

然而,这一政策引起了外国势力的不满,因为他们想要在中国市场上获取更大的利润。

于是,一些外国烟草商人开始从东南亚地区走私烟草到中国,绕过中国政府的
赋税。

虎门镇,作为一个沿海城市,成为了这个非法贸易的主要节点。

当地居民利用他们的熟悉地理环境和渔民身份,帮助外国烟草商人进行走私活动。

然而,这种走私行为逐渐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重视。

1894年,中国政府决定采取行动,并指派了一位叫李鸿章的官员负责阻止虎门销烟。

李鸿章通过派遣军队和设立防线的方式,严厉打击了这一非法贸易活动。

随着中国政府的努力,虎门销烟的活动逐渐减少。

虎门销烟事件的发生引起了中国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人们开始认识到外国
势力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并为中国的独立和尊严而奋斗。

这一事件也为中国的爱国主义情感注入了新的力量,人们开始积极参与到反侵略的运动中。

虎门销烟事件是中国历史上反抗外国侵略的重要里程碑,它展示了中国人民的
团结和勇敢。

这段历史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坚定的信念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外来压迫,实现国家的独立和发展。

8.《虎门销烟》(完美版)

8.《虎门销烟》(完美版)
8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
烟指什么?他 是怎么来的?

虎门销烟背景资料
• 18世纪末期,英国商人开始向中国大 量输入鸦片,毒化中国,并使中国白 银大量外流,银价飞涨,财政越发困 难。当时湖广总督林则徐,眼看鸦片 危害之烈,上书朝庭,力主严厉查禁。 1838年底,清朝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 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6 月,在虎门海滩当众焚毁缴获的鸦片2 万余箱,约237万多斤。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是2100万元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泱泱大中华,面对远隔千山万 水之遥的英国,我们失败了,中国 为什么失败了?
总 结 本文记叙了1839年6 月3日震惊中外的虎门销 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 烟的伟大历史意义,歌颂 了中国人民爱国的精神。
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
跳哇 ,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
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
上空。
老百姓为什么这么高兴、这么激动?
鸦片害得人——
丧失劳动力、战斗力
体力衰退
意志萎靡 家破人亡 妻离子散 穷困潦倒……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45000 50—100公斤/ 箱 40200 40000 35445 吸毒人数: 200 多万 /35 年 35000 30000 掠夺白银:3—4亿元/40年里 25000 20331 20000 12576 15000 7889 10000 4000 5000 年 0 1799年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1838年
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 着双脚的民工,1、先向灌了 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2、 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 3、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 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 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 ,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精选《虎门销烟》资料

精选《虎门销烟》资料
8、虎 门 销 烟
林则徐
中国近代民族英雄,官至一品,两次受命 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 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 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林则徐禁烟时严正声 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但外商 拒绝交出,经过坚决的斗争,挫败英国驻华 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 从英国手里收缴 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1839年6月 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从哪儿看出 虎门寨这一天很壮观、隆重?
1、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男男女女”,“老 老少少”,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除了 百姓还有文武官员、外国商人。
2、隆重,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新搭起 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官员“身着朝服”。
从硝烟的经过中,哪里可以看出壮?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时候, 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 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
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 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 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 国人民是不可; •c增加勇气或力量; •d中国少数民族。
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想从哪儿看出 虎门寨这一天很壮观、隆重?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 树,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大 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 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新搭起的礼台上 彩旗林立;礼台下,一侧是身着朝服的文武 官员,另一侧是应邀前来观看的外国商人。
“整整23天” “二百多万斤”
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 沉重地 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 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虎门销烟之所以称“伟大创举”, 是因为虎门销烟大快人心,大得人心, 震惊中外。而“沉重地打击”“向世 界表明”“不可欺侮”等词表明意义 重大。

虎门销烟资料

虎门销烟资料

6月3日那天,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 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耍着狮子舞 着龙;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串串鞭炮,劈 里啪啦,震耳欲聋。浩浩荡荡的人流,从 四面八方向虎门滩涌去。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十五丈见 方的销烟池。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 直通大海;后面有一条水沟,可以往 里灌水。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 则徐等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
一百至二百年前的中国清政府无法禁止鸦 片、亦无法限制鸦片使用,而西方国家向中国 大力倾销鸦片,逆转西方世界 对中国的贸易逆 差,这些鸦片让许多中国人成为“东亚病夫”。
虎门
林 则 徐
林则徐,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 家和诗人。在为官40年中,他“经 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 事业,救灾赈民。他最大的功绩是 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 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 族英雄和爱国者。
经过二十三天,近两万箱鸦
片被全部销毁了。这一壮举,大 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 侵略者的威风。
经过二十三天,近两万箱鸦
片被全部销毁了。这一壮举,大 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 侵略者的威风。
“壮”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 : A.健壮有力 B.伟大、有气魄 C.增加勇气或力量。 你认为“壮举”的“壮”的意思 应该选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
然后把一袋袋海盐倒入池内,又 把每包烟土切成四半,扔进水里, 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 灰倒进池子里。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
然后把一袋袋海盐倒入池内,又 把每包烟土切成四半,扔进水里, 等烟土泡透后,再把一担担生石 灰倒进池子里。
灌水——倒海盐——扔鸦片——倒石灰 先……然后……又……再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天动地的场面, 都非常震惊。他们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 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腰,以示敬畏。 林则徐对他们说:“现在你们都看到了, 天朝禁烟极严。希望你们回去以后,转告 贵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不要违 犯天朝禁令。走私鸦片,自投罗网。”商 人们垂手恭听,连声称是。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

• 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沉重地打击了 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 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壮”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 :
A、健壮有力 B、伟大、有气魄
C、增加勇气或力量。
你认为“壮举”的“壮”的意思 应该 选 B 择( )
这一天,天气晴朗,碧海、蓝天、绿树,
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一大早从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
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虎门销烟背景资料
• 18世纪末期,英国商人开始向中国大 量输入鸦片,毒化中国,并使中国白 银大量外流,银价飞涨,财政越发困 难。当时湖广总督林则徐,眼看鸦片 危害之烈,上书朝庭,力主严厉查禁。 1838年底,清朝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 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6 月,在虎门海滩当众焚毁缴获的鸦片2 万余箱,约237万多斤。
pá o xià o ( 咆哮 ) xiāo zhāng
shōu jiăo (
xiāo huǐ
shuǐ xiè bù tōng
收缴 )
qī wǔ

销毁 ) (水 泄 不 通)
zhè n jīng zhōng wà i
) (震
yì ng yāo (
( 嚣张 )

欺侮 )
应邀
惊 中 外)
dān(
)( )(
8.虎 门 销 烟
鸦片
鸦片俗名大烟,由罂粟果内乳汁经干燥制成,为 棕色至黑色的干膏状块。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麻醉剂, 上瘾就不易戒除,使人体力日衰,当兵的失去战斗力, 做工种地的丧失劳动力,最后摧残人命。
看谁读得好
历史 值得 盐巴 咆哮 应邀 收缴 响彻 销毁 虎门寨 一担担

林则徐虎门销烟

林则徐虎门销烟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40200箱
35445箱
20331箱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 4000多箱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七 九 九 年
12576箱 7889箱
一 八 二 ○ 年
一 八 二 四 年
一 八 二 五 年
一一 八八 二三 九○ 年年
一一 八八 三三 四五 年年
一一 八八 三三 八九 年年
流鸦 大片 约战 三争 四前 亿 40 银年 元: 以中 上国 白 银 外
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 监督。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 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将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 了。经过22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 “虎门销烟”。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 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外国人看到这情形, 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
罂 粟 花
烟 土
烟 具
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 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跳哇、叫哇,欢
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死生命也,成败天也。 苟利社稷,敢不竭股肱以 为门墙辱 !
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 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 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 伟大胜利,这一壮举,严厉地打击了外 国鸦片贩子,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 增长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林 则 徐
虎门销烟—背景
• 毒品鸦片大量猖狂输入中国: – 19世纪以后,英国不法商人开始将大量鸦片输入中国;甚至采取贿赂官吏、 武装走私等卑劣手段;到19世纪30年代末,输入量达到惊人的程度 – 广州是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 鸦片烟毒泛滥的严重后果及毒品的危害: – 加重清廷统治机构的腐败 :统治者营私舞弊,中饱私囊,任意挥霍,最终 必然是加重人民的负担 – 中国人花大量银子买鸦片,银子都流出去到了别人的国家,中国缺乏银子, 陷入贫穷 – 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 :从上至下吸食鸦片的人日增,鸦片的吸者当中,也 不光是统治阶级及其附属者群体所属,也有些下层劳动者。他们本无吸食鸦 片的经济条件,然而一失足便不易自拔,染上烟瘾后不但身体受损,甚至完 全丧失了劳动能力,而且往往伴随着品质、道德的沦丧 朝廷的态度: – 随着鸦片泛滥的日益严重,禁烟成为清朝统治生死存亡的问题,于是禁烟问 题提上了紧迫的议事日程。 – 道光皇帝道光帝认识到严禁鸦片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于1938年12月, 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

虎门销烟的故事 (2)

虎门销烟的故事 (2)

虎门销烟的故事1. 背景介绍虎门销烟是指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广东省虎门镇(现属东莞市)一带以非法制造、走私和销售烟草为主要经济活动的现象。

这一时期,卓越的制烟工艺、便宜的劳动力和高额的利润吸引了大量的走私者和制烟商前往虎门一带展开销售,虎门销烟也成为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销烟活动之一。

2. 虎门销烟的兴起19世纪末,中国正处于清朝末年的社会动荡时期,政治腐败、社会不稳定给了虎门销烟以发展的机会。

当时,英、法等国将烟叶流入中国,并以高额的税收压迫烟农和烟商,这导致了国内销烟市场的不断扩大。

虎门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港口条件,成为走私烟叶和制烟的理想之地。

3. 虎门制烟工艺虎门制烟工艺在中国古代制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达到了较高的烟草加工水平。

制烟师傅们将烟叶先进行烘干,并配以特定的配方进行调制,最后通过卷烟机或手工卷烟,制成高质量的卷烟产品。

虎门制烟工艺不仅在中国国内销售烟草,还走出国门,成为中国烟草的代表品牌。

4. 走私与贩售虎门销烟活动的主要经济模式是走私与贩售。

在当时,中国政府对烟草进行高额的征税,导致正规渠道销售的烟草价格居高不下。

而虎门销烟者可以以低廉的成本生产烟草,并通过一系列的走私渠道将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

他们往往在夜间选择适合的时间节点进行交易,并通过贿赂和其他手段规避官方的监管。

5. 虎门销烟的经济影响虎门销烟的经济影响是巨大的。

虎门地区由于销烟活动的兴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烟农、烟工、烟商、运输业等,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这些活动为地方经济的增长和就业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同时,销烟者获得的高额利润也导致了地方经济的繁荣,虎门逐渐成为中国南方地区最富有的地区之一。

6. 虎门销烟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虎门销烟逐渐进入了衰落期。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烟草进行了合理的管理和税收调整,使得走私和非法制造烟草的利润空间收窄。

同时,其他形式的烟草生产和销售逐渐兴起,替代了虎门销烟的地位。

虎门销烟的资料

虎门销烟的资料

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编辑本段]背景自从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败亡和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已晋身为工业大国。

1757年,英国消灭莫卧儿帝国,将印度纳入殖民统治,是为英属印度。

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773年取得印度专卖权,大量生产鸦片,运送到加尔各答的仓库等待输出。

英国政府和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开始对华贸易之时,并不支持贩卖鸦片,认为有损国家的体面。

1833年8月23日,英国国会通过《东印度公司改革法案》,英国枢密院下令废止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华的贸易专利权和垄断权。

英国东印度公司大班被驻华商务总监取代。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律劳卑勋爵为首任驻广州商务总监,并任命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后一任大班德庇时(又译戴维斯、爹核士、大卫斯)及G·B·罗拔臣爵士为副手。

英国方面已训令律劳卑可作武力行动,道光十四年六月十三(1834年7月15日),就在律劳卑成为商务总监不久,就从澳门乘船,打算硬闯广州进驻,结果和两广总督卢坤发生冲突。

卢坤下令将律劳卑等人驱逐回澳门,律劳卑退回澳门不久就病亡,德庇时成为第二任驻华商务总监。

由于清朝政府不许在陆地上买卖鸦片,也不准将鸦片存于澳门,于是英商就把鸦片仓库设在船上,名为“趸船”,停泊在伶仃洋至台湾的周边海域,让走私鸦片者接货立券,凭券使可在广州取钱,当时,加尔各答的英国人报纸如此报道[编辑本段]全国禁烟以琦善为首的弛烟派评击黄爵滋,以各种理由将烟害问题归疚于其他社会问题上,而且主张禁烟的官员不过是少数人,就连道光帝即位前也尝过鸦片,后来醒觉才戒掉烟瘾,使他对禁烟一事犹疑不决。

但林则徐早已于江苏巡抚及湖广总督任内时禁烟,把烟贩及鸦片吸食者一扫而空。

鉴于林则徐的成功,令道光帝认为禁烟并非不可行,于是道光帝下定决心,革除吸食鸦片的庆亲王奕窦、辅国公溥喜之爵位,又将弛烟派的许乃济品位降级。

虎门销烟的资料资料讲解

虎门销烟的资料资料讲解

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编辑本段]背景自从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败亡和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已晋身为工业大国。

1757年,英国消灭莫卧儿帝国,将印度纳入殖民统治,是为英属印度。

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773年取得印度专卖权,大量生产鸦片,运送到加尔各答的仓库等待输出。

英国政府和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开始对华贸易之时,并不支持贩卖鸦片,认为有损国家的体面。

1833年8月23日,英国国会通过《东印度公司改革法案》,英国枢密院下令废止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华的贸易专利权和垄断权。

英国东印度公司大班被驻华商务总监取代。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律劳卑勋爵为首任驻广州商务总监,并任命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后一任大班德庇时(又译戴维斯、爹核士、大卫斯)及G·B·罗拔臣爵士为副手。

英国方面已训令律劳卑可作武力行动,道光十四年六月十三(1834年7月15日),就在律劳卑成为商务总监不久,就从澳门乘船,打算硬闯广州进驻,结果与两广总督卢坤发生冲突。

卢坤下令将律劳卑等人驱逐回澳门,律劳卑退回澳门不久就病亡,德庇时成为第二任驻华商务总监。

由于清朝政府不许在陆地上买卖鸦片,也不准将鸦片存于澳门,于是英商就把鸦片仓库设在船上,名为“趸船”,停泊在伶仃洋至台湾的周边海域,让走私鸦片者接货立券,凭券使可在广州取钱,当时,加尔各答的英国人报纸如此报道[编辑本段]全国禁烟以琦善为首的弛烟派评击黄爵滋,以各种理由将烟害问题归疚于其他社会问题上,而且主张禁烟的官员不过是少数人,就连道光帝即位前也尝过鸦片,后来醒觉才戒掉烟瘾,使他对禁烟一事犹疑不决。

但林则徐早已于江苏巡抚及湖广总督任内时禁烟,把烟贩及鸦片吸食者一扫而空。

鉴于林则徐的成功,令道光帝认为禁烟并非不可行,于是道光帝下定决心,革除吸食鸦片的庆亲王奕窦、辅国公溥喜之爵位,又将弛烟派的许乃济品位降级。

林则徐的故事虎门销烟

林则徐的故事虎门销烟

林则徐的故事虎门销烟林则徐,字观亭,号梅庵,江苏常州人。

他是清朝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他的一生经历了风云变幻的时代,留下了许多令人敬仰的事迹,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在虎门销烟的故事。

虎门销烟,是指林则徐在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率领广东提督刘永福、总兵陈廷敬等人在广东虎门海域,以武力查禁英国人私运鸦片的事件。

这一事件被视为中国近代史上反对鸦片贸易的标志性事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保卫国家利益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

当时,鸦片战争已经爆发,英国鸦片走私严重,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危害。

林则徐深知鸦片之害,他深知鸦片贸易是中国国力衰退的根源,因此他决心采取果断措施,予以铲除。

他在虎门海域设立重兵,严查私运鸦片的英国商船,坚决执行禁烟政策。

这一举动引起了英国人的强烈不满,最终导致了虎门之战的爆发。

在虎门之战中,林则徐和他的部下们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他们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巧妙布置阵地,充分发挥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这一事件不仅彰显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尊心,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虎门销烟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精神。

林则徐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忠诚、勇敢、智慧和爱国。

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激励着他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而奋斗。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珍爱现在,展望未来。

我们应该向林则徐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虎门销烟的精神,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利益,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虎门销烟,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也是一种永恒的精神。

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现在,展望未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吧!。

虎门销烟的历史资料

虎门销烟的历史资料

虎门销烟的历史资料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下面由店铺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虎门销烟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

此事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那次战争时清政府签订的。

1839年6月3日(即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历史意义虎门销烟一方面唤醒了当时的很多爱国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始反省,从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

另一方面,也大大抑制了英国在中国的鸦片交易,沉重打击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贸易掠夺,展示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和觉醒意识。

此外,这次事件还成为世界的禁烟运动的一个范例,历史上很多国家、地区结合自身的情况对此予以效仿,抑制毒品泛滥。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

“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

史学家认为,它展示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

林则徐1、林则徐(1785-1850)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人。

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

虎门销烟的故事

虎门销烟的故事

虎门销烟的故事虎门销烟的故事虎门销烟的故事描述(1):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在1839年3月的一天,广州万人空巷,成千上万的人挤在珠江两岸,争着目睹钦差大臣林则徐的风采,同时也在等待他完成一件大事,就是销烟!林则徐为什么要销烟呢,这还要从当时的鸦片走私猖獗说起。

嘉庆皇帝后期,清朝的统治越来越衰落,而此时欧美国家发展却很快,欧美国家的商人把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中国,作为他们海外市场扩张的主要目标。

但中国自古便以农业立国,老百姓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对外来商品需求量很小,加上清朝的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于是外国商品在中国几乎没有销路,相反,中国的瓷器、茶叶和丝绸在外国却大受欢迎。

这样一来,许多白花花的银子就流入中国,外国人不愿意了,他们就想透过走私吸食后会上瘾的鸦片来获得暴利。

嘉庆皇帝死后,道光皇帝即位,在道光刚当上皇帝的时候,鸦片的输入量只为四千余箱,短短十八年,鸦片的输入量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

鸦片泛滥,不仅仅使中国人身体越来越差,还使很多白银流向外国,导致朝廷财政收入大大减少。

清政府于是实施了禁烟政策,但没想到鸦片走私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猖狂。

大家对禁烟的看法不一,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湖广总督林则徐就是禁烟的强烈支持者。

林则徐出生在福建,他的父母指望儿子好好读书,将来能够当大官。

但是林则徐的父亲收入很微薄,林则徐的母亲每一天在操持完家务后,还要做些手工活来分担家庭的负担。

在这样的状况下,送林则徐去念书是相当困难的,但好在林则徐的父亲是私塾老师,他打算亲自培养林则徐。

于是林则徐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便教他四书五经;十四岁就中了秀才;二十岁就中了举人。

随着林则徐慢慢长大,他的家庭也越来越困难,于是林则徐只好离开家乡,当了私塾老师。

之后他又辞去了私塾老师的职务,到了厦门,得到一份海上防务方面的工作。

幸运的是,林则徐受到新上任的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被招入张师诚的府中工作。

然后林则徐中了进士,开始进入官场,实现了父母的期望。

虎门销烟的故事5则

虎门销烟的故事5则

虎门销烟的故事5则虎门销烟的故事虎门销烟的故事描述(1):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在1839年3月的一天,广州万人空巷,成千上万的人挤在珠江两岸,争着目睹钦差大臣林则徐的风采,同时也在等待他完成一件大事,就是销烟!林则徐为什么要销烟呢,这还要从当时的鸦片走私猖獗说起。

嘉庆皇帝后期,清朝的统治越来越衰落,而此时欧美国家发展却很快,欧美国家的商人把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中国,作为他们海外市场扩张的主要目标。

但中国自古便以农业立国,老百姓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对外来商品需求量很小,加上清朝的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于是外国商品在中国几乎没有销路,相反,中国的瓷器、茶叶和丝绸在外国却大受欢迎。

这样一来,许多白花花的银子就流入中国,外国人不愿意了,他们就想透过走私吸食后会上瘾的鸦片来获得暴利。

嘉庆皇帝死后,道光皇帝即位,在道光刚当上皇帝的时候,鸦片的输入量只为四千余箱,短短十八年,鸦片的输入量已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

鸦片泛滥,不仅仅使中国人身体越来越差,还使很多白银流向外国,导致朝廷财政收入大大减少。

清政府于是实施了禁烟政策,但没想到鸦片走私不但没有收敛,反而更加猖狂。

大家对禁烟的看法不一,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湖广总督林则徐就是禁烟的强烈支持者。

林则徐出生在福建,他的父母指望儿子好好读书,将来能够当大官。

但是林则徐的父亲收入很微薄,林则徐的母亲每一天在操持完家务后,还要做些手工活来分担家庭的负担。

在这样的状况下,送林则徐去念书是相当困难的,但好在林则徐的父亲是私塾老师,他打算亲自培养林则徐。

于是林则徐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便教他四书五经;十四岁就中了秀才;二十岁就中了举人。

随着林则徐慢慢长大,他的家庭也越来越困难,于是林则徐只好离开家乡,当了私塾老师。

之后他又辞去了私塾老师的职务,到了厦门,得到一份海上防务方面的工作。

幸运的是,林则徐受到新上任的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被招入张师诚的府中工作。

然后林则徐中了进士,开始进入官场,实现了父母的期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虎门销烟资料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

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编辑本段]背景自从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败亡和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已晋身为工业大国。

1757年,英国消灭莫卧儿帝国,将印度纳入殖民统治,是为英属印度。

英国东印度公司于1773年取得印度专卖权,大量生产鸦片,运送到加尔各答的仓库等待输出。

英国政府和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会开始对华贸易之时,并不支持贩卖鸦片,认为有损国家的体面。

1833年8月23日,英国国会通过《东印度公司改革法案》,英国枢密院下令废止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华的贸易专利权和垄断权。

英国东印度公司大班被驻华商务总监取代。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律劳卑勋爵为首任驻广州商务总监,并任命英国东印度公司最后一任大班德庇时(又译戴维斯、爹核士、大卫斯)及G·B·罗拔臣爵士为副手。

英国方面已训令律劳卑可作武力行动,道光十四年六月十三(1834年7月15日),就在律劳卑成为商务总监不久,就从澳门乘船,打算硬闯广州进驻,结果与两广总督卢坤发生冲突。

卢坤下令将律劳卑等人驱逐回澳门,律劳卑退回澳门不久就病亡,德庇时成为第二任驻华商务总监。

由于清朝政府不许在陆地上买卖鸦片,也不准将鸦片存于澳门,于是英商就把鸦片仓库设在船上,名为“趸船”,停泊在伶仃洋至台湾的周边海域,让走私鸦片者接货立券,凭券使可在广州取钱,当时,加尔各答的英国人报纸如此报道[编辑本段]全国禁烟以琦善为首的弛烟派评击黄爵滋,以各种理由将烟害问题归疚于其他社会问题上,而且主张禁烟的官员不过是少数人,就连道光帝即位前也尝过鸦片,后来醒觉才戒掉烟瘾,使他对禁烟一事犹疑不决。

但林则徐早已于江苏巡抚及湖广总督任内时禁烟,把烟贩及鸦片吸食者一扫而空。

鉴于林则徐的成功,令道光帝认为禁烟并非不可行,于是道光帝下定决心,革除吸食鸦片的庆亲王奕窦、辅国公溥喜之爵位,又将弛烟派的许乃济品位降级。

道光帝召林则徐入京,一连八日,天天皆召见林则徐商谈禁烟,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十五(1838年12月31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关防,全国禁烟。

林则徐成为钦差大臣之后,引起弛烟派和满州贵族不满,但碍于道光帝的皇威,不敢公开反对,只得暗中阻挠。

弛烟派首领琦善向林则徐威迫利诱,后人记述当时的情况:龚自珍亦对林则徐的安危担忧,他提议林则徐带同重兵巧匠,一旦发生战争,便可即时还击,更愿随林则徐一同南下,但林则徐不愿他卷入政治旋涡,婉拒了龚自珍的好意。

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怡良通力合作,发布道光帝圣旨,查封烟馆,逮捕烟贩,下令处死了中国烟贩冯安刚。

林则徐最大的阻力是怡和洋行的威廉·渣甸及宝顺洋行的兰士禄·颠地。

威廉·渣甸为阻止林则徐,返回英国,游说政府对清廷采取强硬行动。

林则徐一知道人称“铁头老鼠”的威廉·渣甸离去便高兴表示:“铁头老鼠,狡猾的鸦片走私头目,畏惧天朝的愤怒,已经回到烟雾之地。

” [编辑本段]封锁十三行道光十九年正月廿五(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正式抵粤,受九响礼炮之礼,所有广东高官员皆来迎接。

美国商人威廉·亨德也在附近观礼,他留下了有关林则徐相貌的重要文献:“气度庄重,表情相当严厉,身材肥胖,上唇浓密的黑短髭,下巴留着长髯,看来六十岁左右。

”林则徐首先参观越华书院,并提了一对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众鸦片烟商以为贿赂就能打动新来的钦差大臣,偏是林则徐就与历来的官员不同,视钱财如无物,他限定所有烟商三日内交出全数鸦片,并签切结书,声明以后不贩鸦片,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

”少数的烟商屈服,交出鸦片,但大部份的烟商,包括官府差役、胥吏查办,皆无所动。

林则徐便宣告:“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不假差役胥吏之手,知知识界的士人与他同一阵线,召粤秀书院、越华书院、羊城书院三大书院六百四十五学子入贡院“考试”。

这次名为考试,实为问卷调查,试题四道:“1.鸦片集散地及经营者姓名;2.零售商;3.过去禁烟弊端;4.禁绝之法。

”自此林则徐掌握了所有烟商、贪官污吏之名单。

禁烟期间,林则徐写了一封致维多利亚女王的照会,质问女王明知鸦片有害,在国土上包括伦敦、苏格兰和爱尔兰等地不产鸦片,严禁国民吸食。

但却在其管辖的印度种植生产鸦片,批准国民在中国进行鸦片贸易。

他要求女王去除印度的鸦片,并通知女王中国已经通过《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全面禁烟,使英国国民放弃鸦片贸易。

外国烟商认为交少量鸦片给林则徐交差便了事,于是采取施延手法,称对命令要详加考虑,成立委员会作报告,七日内回复。

林则徐非常气愤,限令烟商依时交出鸦片,否则翌日十时亲到十三行审判外国烟商。

美国烟商表示愿随林则徐指示,遭兰士禄·颠地阻止。

结果三日之后,烟商决定象征性交出一千零三十七箱鸦片。

于是邓廷桢下令封锁广州海岸,围困十三行,兰士禄·颠地意图逃走,被邓廷桢活捉。

其时商务总监为查理·义律,他一听到十三行被围困,立即从澳门赶到广州。

义律只见十三行皆有人把守,便提剑闯入,看守人只得放行,但绝不让他走出来。

林则徐下令十三行内所有华人迁出,断绝通信,断水断粮。

十三行内有三百五十名外国人,只得亲自去烹调、洗涤、铺床、擦灯、挑水、挤牛奶,做平时根本不用动手做的家务。

二月十一(1839年3月25日),义律屈服,愿意约见任何一名官员。

广州知府与他见面,但义律又不出现。

林则徐向义律作最后通牒——《示谕外商速交鸦片烟土四条稿》,痛斥义律,义律最终于二月十四(1839年3月28日)朝早六时服从林则徐之命令。

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从林则徐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

不过义律留有后著,他不让外国烟商直接交鸦片给林则徐,而是先交给他,再以“以不列颠女王陛下政府的名义”缴出鸦片,连利息、运费一共二万零二百三十八箱鸦片。

令商业冲突变相成中英两大帝国的冲突。

封锁十三行事件后被写入《南京条约》,并以此为借口索取赔款600万圆。

条约写道:“四、因大清钦差大宪等于道光十九年二月间经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圆偿补原价。

” 销烟过程虎门销烟场景展示(福州林则徐祠堂内)道光十九年二月十六(1839年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及广东海关监督豫坤乘船到达虎门,会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验收鸦片。

烟贩在沙角缴烟,并在路易莎号签发收据。

林则徐并建议缴出一箱鸦片,则赏茶叶五斤。

美国及荷兰烟商承诺永不再贩鸦片,义律却从中破坏,缴烟途中运走鸦片,又以各种理由拖延缴烟时间。

林则徐将计就计,也延长封锁十三行的时间,义律无奈如数缴烟。

三月十九(1839年5月12日),民间缴烟完毕,拘捕吸毒者、烟贩一千六百人,收缴烟膏四十六万一千五百二十六两、烟枪四万二千七百四十一杆、烟锅二百一十二口。

四月初六(1839年5月18日),烟贩缴烟完毕,共收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一百十九袋。

四月十一(1839年5月23日),兰士禄·颠地等英国商贩被驱逐出境,次日义律亦将十三行的英国人撤到澳门。

林则徐本想将鸦片运回京师销毁,不过御史邓瀛认为为防鸦片被偷偷换掉,就地销毁更好,道光帝同意。

林则徐决定于虎门公开销烟,接下来林则徐就要找出销毁鸦片的方法。

林则徐曾使用传统销毁鸦片“烟土拌桐油焚毁法”,但膏余却会渗入地中,吸毒者掘地取土,仍得十之二三。

于是林则徐找出第二种方法“海水浸化法”。

海水浸化法的办法是在海边挑挖两池,池底铺石,为防鸦片渗漏,四周钉板,再挖一水沟。

将盐水倒入水沟,流入池中。

接着把烟土割成四瓣,掉入盐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烟土溶解。

各工作人员拿木耙不停在池中搞拌,务求烟土完全溶入水中。

待退潮时,把池水送出大洋,并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涓滴。

当天日记里又说:“以日内消化鸦片,放出大洋,令水族先期暂徙,以避其毒也。

” 四月廿二(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正式开始,虎门搭起了一座礼台,前面挂著一面黄绫长幡,上书“钦差大臣奉旨查办广东海口事务大臣节制水陆各营总督部堂林”,广东各高级官员全部出席。

由于销烟是公开参观的,加上是端午节前后,因此人们纷纷前往虎门浅滩。

另外,不贩鸦片的外商、领事、外国记者、传教士等等,都专程由澳门或其他地方前来参观,当中无一是英国人,以抗议清廷对英国人财产施加压迫。

当中有带同家眷之不贩鸦片的美商C·W·金、传教士裨治文、商船船长弁逊等十人,不信林则徐有办法把所有鸦片完整销毁,于是前来实地考证。

林则徐干脆给他们进入池边,让外国观察员直接详看销烟方法,沿途讲解。

待观看全部过程、反复考察后,皆心悦诚服,向林则徐脱帽致敬。

事后,传教士裨治文在任职的《中国丛报》中记述:此外,《澳门月报》、《季度评论》、《新加坡自由新闻》、《广州纪时报》等外国人报纸皆大编幅连续报道虎门销烟,而且得到与鸦片贸易无关的外国人支持及肯定。

英国本土方面也因此事件而物价增涨,尤其是大米、丝绸和银。

澳葡政府亦对查禁鸦片一事相当合作,葡萄牙商人全部承诺不贩鸦片,并欢迎林则徐亲临查办。

林则徐于是发表声明,不但葡萄牙商人可以正常贸易,往中国贸易时更会得到保护,绝不被人欺凌。

从四月廿二至五月十日(1839年6月20日)当中,共销毁两百三十七万六千二百五十斤鸦片,其中少数鸦片运送京师作样本,然后销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