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战略管理的理论与特点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习题答案人大版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习题答案人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e70034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b.png)
1.有哪些与战略管理的兴起与发展相关的重要理论?以环境分析为基础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 ,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以及以资源和能力为基础的资源基础理论与核心能力理论。
2.企业战略的性质和特点是什么?性质:企业战略管理是为实现企业的使命和战略目标 ,科学地分析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与条件,制定战略决策,评估、选择并实施战略方案,控制战略绩效的动态管理过程。
特点:企业战略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系统性、风险性六大主要特征。
(1) 指导性:企业战略界定了企业的经营方向、远景目标,明确了企业的经营方针和行动指南,并筹画了实现目标的发展轨迹及指导性的措施、对策,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起着导向的作用。
(2)全局性:企业战略立足于未来,通过对国际、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及行业等经营环境的深入分析,结合自身资源,站在系统管理高度,对企业的远景发展轨迹进行了全面的规划。
(3) 长远性:兼顾短期利益,企业战略着眼于长期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思量,确立了远景目标,并谋划了实现远景目标的发展轨迹及宏观管理的措施、对策。
(4)竞争性:竞争是市场经济不可回避的现实,也正是因为有了竞争才确立了“战略”在经营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面对竞争,企业战略需要进行内外环境分析,明确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设计适体的经营模式,形成特色经营,增强企业的对抗性和战斗力,推动企业长远、健康的发展。
(5) 系统性:立足长远发展,企业战略确立了远景目标,并需环绕远景目标设立阶段目标及各阶段目标实现的经营策略,以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战略目标体系。
(6)风险性:企业做出任何一项决策都存在风险,战略决策也不例外。
市场研究深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准确,设立的远景目标客观,各战略阶段人、财、物等资源调配得当,战略形态选择科学,制定的战略就能引导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反之,仅凭个人主观判断市场,设立目标过于理想或者对行业的发展趋势预测偏差,制定的战略就会产生管理误导,甚至给企业带来破产的风险。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材料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29bdf549ec3d5bbfc0a7435.png)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材料1.战略管理的目的:促使企业提高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其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做到可持续发展。
2.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过程3.战略管理定义: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4.战略管理的特点: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大量资源的配置问题;战略管理从时间上来说具有长远性;战略管理需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
5.一个规范性的、全面的战略管理过程可大体分解为三个阶段:战略分析阶段、战略选择及评价阶段、战略实施及控制阶段。
6.战略分析的内容和目的战略分析指对企业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评价,并预测这些环境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及影响方向。
一般说来,战略分析包括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企业内部环境或条件分析两部分。
企业外部环境一般包括下列因素或力量:政府——法律因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企业所处行业中的竞争状况。
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的目的是为了适时地寻找和发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机会,以及对企业来说所存在的威胁,做到“知彼”,以便在制定和选择战略中能够利用外部条件所提供的机会而避开对企业的威胁因素。
企业的内部环境即是企业本身所具有的条件,包括企业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企业的财务能力、营销能力、生产管理能力、组织效能、企业文化等的企业能力,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等。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发现企业所具备的优势或弱点,以便在制定和实施战略时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有效地利用企业自身的各种资源,发挥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7.战略的实施一般来说可在三个方面来推进一个战略的实施:其一是确定企业资源的规划和配置方式,包括公司级和战略经营单位级的资源规划与配置;其二是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进行构建,以使构造出的机构能够适应所采取的战略,为战略实施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其三是要使领导者的素质及能力与所执行的战略相匹配,即挑选合适的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贯彻既定的战略方案。
企业战略管理简答题2
![企业战略管理简答题2](https://img.taocdn.com/s3/m/699d680cf12d2af90242e663.png)
简答题1.战略管理有什么特点?(1)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高层次性管理。
它必须由企业的高层领导推动方能顺利进行。
(2)企业战略管理是一项整体性管理。
是一项涉及企业所有部门以及所有相关因素的管理活动(3)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动态性管理。
外部环境因素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所以企业的战略管理活动也必须随之调整。
2谈谈你对企业战略的认识。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对企业过去、现状与未来的预测所做出的对企业生存与发展所作的长远的、全局性的谋划或方案。
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纲领性、抗争性与风险性的特点。
(6分)就战略而言,发展比生存更重要,英特尔采取其他的选择也可能生存,因此战略主要是要选择一种长期的盈利模式和业务。
(2分)3.市场渗透战略的主要思路有哪些?(1)扩大产品使用人的数量。
(3分)(2)扩大产品使用人的使用频率。
(3分)(3)改进产品特性。
(2分)4.简述转换成本从哪些方面对行业竞争形势产生影响。
答案要点:转换成本高,进入壁垒也相应提高;行业内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也相对缓和;替代产品的压力越小;供议论讨价还价的能力提高;消费者讨价还价的能力削弱。
5、战略管理的特点1)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2)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3)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大量资源的配置问题;4)战略管理从时间上具有长远性5)战略管理需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6、实行低成本战略的具体政策1)经营单位要积极建立大规模、高效率的设施;2)努力降低经验成本3)严密控制成本开支和间接费用;4)追求研究开发、服务、销售、广告及其他部门的成本最小化。
7、战略经营单位必须符合哪些标准?1)一个战略经营单位要有具体的任务,即要能鉴别出自己的经营范围2)经营范围内能有自己的市场,并在这个市场范围内有同行业的竞争者3)一个战略经营单位相对于公司中的其他战略经营单位来说,要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各个战略经营单位之间在市场、任务等方面不能重叠和互相之间有很大的依赖性4)一个战略经营单位的经理人员必须全权控制此经营单位的活动8、领导战略变革的框架是什么?1)树立紧迫感;2)建立指导联盟;3)制定远景和战略;4)沟通变革图景;5)广泛的授权运动6)取得短期胜利;7)巩固成果,产生更多的变革;8)将新方法融入文化9、影响企业战略选择的因素1)企业对外界环境的依赖程度2)管理者对待风险的态度3)企业过去的成就4)企业中的权力关系5)中层管理人员的职能10、企业目标的制定过程通常这个企业目标的制定过程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目标标制定过程以最高管理层的企业使命而开始2)定达到这个使命的长期战略目标3)由长期战略目标导致建立整个企业的短期执行性的战术目标4)每个战略经营单位、主要事业部或经营单位建立自己的长期和短期目标5)每个战略经营单位或主要事业部内的职能部门(如市场营销、财务、生产等)制定自己的长期和短期目标6)目标的制定过程通过组织层次一直向下继续进行直到个人。
战略管理学派
![战略管理学派](https://img.taocdn.com/s3/m/20ce082558f5f61fb6366603.png)
战略管理学派的介绍及发展阶段前言战略管理虽然产生和发展的时间不长,但对于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一直都备受国内外理论与学术界的关注。
本文将简单阐述战略管理学派产生的背景、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特点。
1.战略管理: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管理艺术。
包括公司在完成具体目标时对不确定因素做出的一系列判断.公司在环境检测活动的基础上制定战略。
战略管理是一个不确定的过程,因为公司对于危险和机遇的区别有不同的理解。
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管理,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度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战略管理学派产生的背景:其背景原因主要在于50、60年代,二战后的美国经济上出现了空前的繁荣,随之而来的则是竞争的加剧。
到了70年代,国际上政治、经济又出现了动荡,企业生存和发展越来越艰难。
在这种新的竞争环境下,企业深切地感到,以前那种低价格必胜的原则必须改变了,已经不适应新情况的发展了。
要获得持续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
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申之重是要跟上环境的变化,适应环境的变化。
因此,一个企业应有长远的眼光,分析环境变化,制定长期目标,才能在动荡的环境中立足和生存。
基于这种认识,西方企业管理工作的重心开始逐步转移到高层的战略管理上来。
2.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关于企业战略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安索夫最先提出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
企业战略管理对于企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早期战略思想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传统战略理论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竞争战略理论阶段。
2.1早期战略思想阶段。
在此阶段,虽没有出现完整的战略理论体系,但已产生了很精彩的思想。
战略管理理论(3篇)
![战略管理理论(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c9922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1.png)
第1篇一、引言战略管理是企业为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对内外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竞争优势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战略管理理论是指导企业制定和实施战略的重要理论基础。
本文将从战略管理的起源、核心概念、主要理论和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战略管理的起源战略管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当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军事领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家们开始研究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战略。
战后,战略管理理论逐渐从军事领域扩展到商业领域,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理论。
三、战略管理的核心概念1. 战略:战略是企业为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在市场环境中,对内外部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竞争优势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2. 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在市场中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包括成本优势、差异化优势等。
3. 外部环境:外部环境是指企业所处的外部市场、行业、技术、政策等因素。
4. 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指企业的资源、能力、组织结构、文化等因素。
四、战略管理的主要理论1. 安索夫矩阵(Ansoff Matrix)安索夫矩阵是一种战略规划工具,用于分析企业如何通过市场、产品、技术等手段实现增长。
矩阵分为四个象限:市场渗透、市场开发、产品开发、多元化。
2. 五力模型(Porter's Five Forces)五力模型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用于分析企业所在行业的竞争环境。
五个力分别是:行业竞争程度、潜在进入者威胁、替代品威胁、供应商议价能力、购买者议价能力。
3. 价值链分析(Value Chain Analysis)价值链分析由迈克尔·波特提出,用于分析企业内部各个价值创造环节的竞争力。
价值链包括内部价值链和外部价值链。
4. SWOT分析(SWOT Analysis)SWOT分析是一种战略分析工具,用于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
战略与战略管理
![战略与战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29c130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8.png)
第七章战略与战略管理学习目标1.理解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含义2.掌握战略管理的特征与层次结构3.掌握公司层战略、事业层战略与职能层战略的具体内容4.理解战略管理理论发展阶段的主要思想、理论5.掌握战略管理过程的主要步骤6.掌握战略环境分析的主要工具与方法7.理解主要的战略类型,并熟知每种战略类型的特点第一节战略管理概述一、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含义战略是指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大谋划与对策研究,它反映了组织在一个较长时间内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措施、部署、步骤的设想,并着眼于组织长期目标和宗旨的实现。
2.战略管理的含义战略管理是指组织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组织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规划,并依靠组织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二、战略管理的特征1)全局性。
2)抗争性。
3)长期性。
4)风险性。
5)纲领性。
三、战略管理的层次图7-1企业战略的层次1.公司层战略公司层战略的主要分析内容有:总体战略和业务组合矩阵。
1)总体战略总体战略从宏观上确定了企业总体发展的基本态势、方向和范围,因此,根据企业的总体发展态势,一般把企业总体战略分为三大类:增长型战略、维持型战略和紧缩型战略。
2)业务组合矩阵制定公司层战略最流行的方法之一是公司业务组合矩阵。
这一方法是由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简称BCG)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发的,所以又称作波士顿矩阵。
图7-2 BCG 矩阵2 .事业层战略事业层战略是指战略事业单位、事业部或子公司的战略。
3 .职能层战略职能层战略又称职能部门战略,是为了贯彻、实施和支持总体战略与事业层 战略而在企业特定的职能管理领域制定的战略。
职能战略一般可分为营销战略、 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生产战略和研发战略等。
第二节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一、早期战略思想阶段早期阶段,虽然没有产生出完整的战略管理理论体系,但已出现了一些比较 精彩的战略思想。
企业战略与管理
![企业战略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a09e46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4.png)
企业战略与管理企业战略与管理是现代企业成功发展的基石。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商业环境的快速变化,企业必须制定有效的战略和管理措施来适应这个变化不居的时代。
本文将探讨企业战略与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有效的战略和管理方法。
一、企业战略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实现长期目标而制定的计划和行动方案。
它涉及到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以及目标和优先事项的设定。
企业战略的制定需要考虑内外部环境的因素,包括市场需求、竞争对手、科技发展等。
企业战略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发展方向、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提高业绩。
在制定企业战略时,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例如:1. SWOT分析:对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以制定相应的战略。
2. 五力模型:通过评估供应商、购买者、竞争对手、替代品和新进入者的力量,来确定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并制定相应的战略。
3. 价值链分析:对企业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找出关键的价值创造环节,并制定相应战略以提高竞争力。
二、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指对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它包括了策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多个方面的活动。
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减少成本、提高绩效。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许多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理论。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管理方法:1. SMART目标管理:确定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和时间限定的目标,并通过确定关键业绩指标来监测目标的实现情况。
2. PDCA循环:通过不断地计划、执行、检查和调整,以持续改进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绩效。
3. 团队建设:通过培养协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高效的团队,以促进工作效率和创新。
三、战略与管理的关联企业战略和管理是密不可分的。
战略为管理提供了方向和目标,而管理为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良好的战略需要有效的管理来推动实施,而有效的管理需要有明确的战略来引导。
战略决策涉及到分析、定位和选择等方面,而管理活动则包括组织、协调和控制等方面。
试评价战略管理理论各学派的优缺点
![试评价战略管理理论各学派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e8c4285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24.png)
试评价战略管理理论各学派的优缺点战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大可用于国家,小可用于个人。
系统的战略思想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现代企业战略管理思想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目前战略管理理论已在企业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孙子兵法》开篇说:“兵者,国之大事也”。
外国人翻译成“战略是国家大事”。
而战略的概念在用于企业后,便成为指导企业根据经营环境和自身实力确定经营目标、分配关键资源、组织各类活动的方针、政策和方法。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企业进行一个好的战略管理,不仅是企业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
战略管理理论的产生是企业经营环境变化的结果,并且随着环境的变化,战略管理理论不断发展和演变。
战略思想10大流派是战略管理上十分著名的思想。
由明茨伯格、阿尔斯塔兰德和兰佩尔等梳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势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及结构学派等十大流派。
但是只有把这几个学派整体来看,才是完全的理解战略管理。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10大学派的优缺点。
一、设计学派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战略管理是有控制、有意识的思想过程。
设计学派是一个精确定义的过程。
主张的是战略形成应当深思熟虑,严谨缜密,同时战略应该简明清晰,易于理解和执行。
代表人物:安得鲁斯(哈佛商学院教授)1971年《公司战略概论》主要观点:战略规划是有一个有意识控制的思想过程,战略的规划和控制由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负责。
企业战略管理应当清晰,简明,易于理解和贯彻上佳的战略应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有充足的弹性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主要贡献:SWOT 分析模型(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
设计学派的优点:将战略当成概念化(conception)的过程,强有力的CEO在该学派论点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设计学派在可操作性强,或稳定性强(不确定性小)的条件下比较适用。
企业战略管理(精品)
![企业战略管理(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d856956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0.png)
长? ③能否通过使业务多样化达到将来的增长目标?
4、资源配置
整体上看,资源配置就是指社会在不同的部门 和企业之间,以经济有效运行为原则所进行的 社会资源的分配与组合,并对经济资源要素在 各种可能的生产用途之间作出合理的选择,以 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过程。
——人口因素(人口规模、地理分布、受教育的 程度)等;
(5)T(Technological)—科技环境
——科技体制、科技政策、科技水平和发展趋势 等;
——科技创新机制和科技投入;
——科技人员的素质、水平、待遇和工作条件。
(二)行业结构的战略分析
经营环境研究
经营环境:影响企业经营领域的行业 环境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是企业主要的 研究问题。
(3)E(Economical)——经济环境:
——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宏观经济 政策等要素;
— — GNP、GDP、 人 均 收 入 和 消 费 水 平 、 失业率、通货膨胀率、通货紧缩率、利 率、汇率、货币供应量等指标;
(4)S(Social)——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结构、社会风俗和习惯、信仰和价值观 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
战略管理的基本思路:
①分析环境,认清优势和劣势,并提出战略问 题
②制定战略(根据对内外部条件的分析,确定 宗旨、目标和政策,具体从经营领域、竞争优 势、经营结构方面进行战略规划)
③战略实施:完善战略实施的计划体系,并袋 子人战略实施的组织结构上进行保证。
④战略的评价与控制:进行战略的评价与控制, 并将信息反馈到以前的各阶段。
供应战略 生产战略 营销战略 人事战略 财务战略
战略管理的三个层次特征
![战略管理的三个层次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3a2ce7af78a6529647d53ce.png)
安索夫战略管理的三个层次特征从营造企业的竞争优势角度看,战略管理区别于一般的企业战略计划在于它更多地强调了企业内在的战略能力等等。
用安索夫的话讲,战略管理过程可以用于战略开发的各个层面。
换句话说,不管所处层面如何,都需要对战略进行有效管理,从而确保战略是在推动组织朝着目标前进。
在企业内在能力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公司内部的各个层面都会开发各自的发展战略,而且这些战略在不同程度上都难免出现矛盾的现象。
这是因为,部门经理开发的战略与高层经理开发的战略会有所不同。
不同层面的经理对组织看法有别,高层经理负责选择对组织有较大影响的战略。
虽然各个层面的选择都很重要,但有一些选择对公司的影响更加深远。
为此,战略管理需要围绕战略目标对战略能力的要求进行系统开发。
斯琴德尔和霍弗(Schendel and Hofer)根据安索夫的研究成果开发了战略管理四层面法,我们可以运用它来考察战略开发的各个层面:职能层面、业务层面、公司层面和企业层面。
但是,我们认为,公司和企业层面战略有不好区分的地方,为此,我们把它们合并称之为总体战略,这样可以从总体战略、职能战略和业务战略三个层面理解战略管理的层次结构。
事实上,组织的类型、性质决定了战略开发的层面。
道理很简单,目标单一的小型公司根本不需要考虑企业层面和公司层面的战略,而大型多元化公司的管理层则要重视每个层面的战略。
总体战略总体战略是战略开发的最高层面,也叫企业层面战略或者公司层面战略,总体战略不像时下的许多人理解那样,言必称多角化或者成本领先。
总体战略是以企业整体为对象,是企业的战略总纲,也是企业最高层领导指导和控制企业的行动纲领。
一般来说,总体战略管理主要关注两个问题:其一是,企业应该做些什么。
涉及到如何确定企业的性质和宗旨,选择企业的活动范围和重点。
显然,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其二是,企业怎样去发展这些业务。
主要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决定各个战略单位的设立及其目标和资源配置。
企业战略管理教程第01章
![企业战略管理教程第01章](https://img.taocdn.com/s3/m/2905609bdd36a32d72758170.png)
v 1. 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
v 任何企业都存在于它的外部环境之中,而环境受股东、竞争对手、顾 客、政府和社区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生存对这些因素的依赖程度, 影响着战略选择过程。依赖程度越高,企业选择战略的灵活性就越小。
v 上面企业对环境的度量基于“客观的”衡量基础之上,但事实并不能 为自己说话,客观的现象需要决策者主观地理解。因此,确切地说, 是决策者对外部环境依赖性的主观认识影响着战略的选择。
PPT文档演模板
企业战略管理教程第01章
v 4. 企业中的权力关系
v 经验表明,企业中权力关系的存在是个关键的事实。在大多数企业中 ,如果一个权力很大的高层管理者支持某一战略方案,它往往就成为 企业所选择的战略,并且会得到一致的拥护。从某种意义上说,个人 喜好也涉入战略选择之中。主要管理人员喜欢什么以及尊重什么等, 都将影响对战略的选择。总之,权力关系或企业政治对战略选择有重 大影响。
v 总之,中层管理人员和职能人员通过草拟战略方案以及对各方案风险 的评价来影响战略选择。一般来说,他们对战略方案作出的建议和评 价,总是倾向于与过去的战略差异不大,风险相对较低的战略选择。
PPT文档演模板
企业战略管理教程第01章
v 四、战略实施及控制
v 战略实施与控制过程就是把战略方案付诸行动,保持经营活动朝着既定战 略目标与方向不断前进的过程。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计划、组织、领 导和控制四种管理职能的活动。其一是,将企业的总体战略方案从空间上 和时间上进行分解,形成企业各层次、各子系统的具体战略或政策,在企 业各部门之间分配资源,制定职能战略和计划。其二是对企业的组织机构 进行调整,以使调整后的机构能够适应所采取的战略,为战略实施提供一 个有利的环境。新战略的实施往往需要对现有的组织进行重大变革,变革 总会有阻力,所以对变革的领导是很重要的。这包括培育支持战略实施的 企业文化和激励系统,从而克服变革阻力等。其三是要使领导者的素质及 能力与所执行的战略相匹配,即挑选合适的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贯彻既定的 战略方案。
企业战略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577101d964bcf84b9d57b45.png)
第一章企业战略管理概论1、安德鲁斯的定义:通过一种模式,把企业的目的、方针、政策和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企业形成自己的特殊战略属性和竞争优势,将不确定的环境具体化,以便较容易地着手解决这些问题。
2、魁因的定义:它将一个组织的主要目的、政策和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结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3、安索夫:企业在制定战略时,有必要先确定自己的经营性质。
4、明茨伯格的定义:战略是一种计划、一种计策、一种模式、、一种定位、一种观念。
5、企业战略是指: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为求得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长远性、全局性的规划以及为实现企业远景规划和使命而采取的竞争行动和管理业务的方法。
6、企业战略的特征:全局性、长远性、指导性、现实性、竞争性、风险性、创新性、稳定性。
7、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制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方案和控制战略有绩效的动态管理过程。
8、企业战略管理的特征:①企业战略管理是一种高层次管理②是一项整体性管理③是一种动态性管理④重在改进效能,而职能管理重在改进效率。
9、企业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区别企业战略实质上一种“谋划或方案”,而战略管理则是对企业战略的一种“管理”具体地说就是对企业谋划或方案的制定、实施与控制。
明确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是相当重要的。
对企业界来说,有助于更好地加强战略管理;对于理论界而言,则有助于纠正目前很多人将这二者混淆的状况。
10、战略管理是在充分占有信息的基础上的一个决策和实施过程,包括三个主要阶段:战略分析阶段、战略选择阶段、战略实施阶段。
11、战略分析:环境、战略能力、所有者的期望、企业文化。
12、战略选择:战略选择的产生、战略方案的评估、战略的实施。
13、企业战略的层次企业战略一般分为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三个层次。
14、公司战略又称总体战略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
15、竞争战略又称战略经营单位战略或事业部战略,经营管理某一个战略业务单位的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之下的子战略,为企业的整体目标服务。
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企业战略管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9caaca5b16fc700abb68fcef.png)
所谓的效能是指企业实际产出达到期望产出的程度,而效率则是指企业 实际产出与实际投入之比率。一般来说企业职能部门管理考虑是把事情 做正确,提高效率。而战略管理部门即企业高层管理则考虑是企业向什 么方向发展,如何适应环境,做那些正确的事,重在改进效能。二者结 合统一,才能整体地改进企业的效益。
二、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及层次
1 .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 安索夫是最早对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进行概括的学者,他认 为企业战略是由四要素构成的。 产品与市场范围:是指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及竞争所在的市场; 增长向量:企业计划对其产品—市场范围进行变动的方向; 竞争优势:指可以使企业处于强有力竞争地位的产品和市场
(3) 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由于战略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虽然它需要企业中下层管 理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参与和支持,但最需要的还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 介入和决策。
这不仅是由于他们能够通观全局,了解企业的总体情况,更重要的 是他们对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决策与执行所需要的资源条件具有分配权利。
企业战略管理概论
第一部分战略管理概述
一、企业战略的含义与特征
美国,20世纪60年代明确将战略思想引入或运用企业经营管理 之中。
(一)含义
企业战略的广义论者认为企业战略应包括企业目的与目标以及 为实现这些目的而采取的手段。 1.安德鲁斯。战略是一种决策模式,这种模式决定和揭示企业的 目的与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的重大方针和计划。
(二 ) 企业战略的特征
(1)全局性。企业战略是以企业全局的发展规律为研究对 象的,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
(2)长远性。企业战略的制定要以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 部条件的当前情况为出发点,但是,企业战略制定的着眼点在 于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只有面向未来,才能保证战略的成 功。
企业战略控制有哪些特点
![企业战略控制有哪些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6faac3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e.png)
企业战略控制有哪些特点科技发展和科技创业的兴起使得新创科技企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对于处于初创阶段的新创科技企业而言,战略控制关系到企业的存活和发展。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企业战略控制有哪些特点?企业战略控制的主要特点企业战略控制特点:适宜性判断企业战略是否适宜,首先要求这个战略具有实现公司既定的财务和其他目标的良好的前景。
因此,适宜的战略应处于公司希望经营的领域,必须具有与公司到的哲学相协调的文化,如果可能的话,必须建立在公司优势的基础上,或者以某种人们可能确认的方式弥补公司现有的缺陷。
企业战略控制特点:可行性可行性是指公司一旦选定了战略,就必须认真考虑企业能否成功的实施。
公司是否有足够的财力、人力或者其他资源、技能、技术、诀窍和组织优势,换言之,企业是否有有效实施战略的核心能力。
如果在可行性上存在疑问,就需要将战略研究的范围扩大,并将能够提供所缺乏的资源或能力的其他公司或者金融机构合并等方式包括在内,通过联合发展达到可行的目的。
特别是管理层必须确定实施战略要采取的初始的实际步骤。
企业战略控制特点:可接受性可接受性强调的问题是:与公司利害攸关的人员,是否对推荐的战略非常满意,并且给与支持。
一般来说,公司越大,对公司有利害关系的人员就越多。
要保证得到所有的利害相关者的支持是不可能的,但是,所推荐的战略必须经过最主要的利害相关者的同意,而在战略被采纳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其他利害相关者的反对意见。
企业战略控制特点: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不一致性企业的整体是由局部构成的。
从理论上讲,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问题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可能存在着一定的不一致性。
企业战略控制就是要对这些不一致性的冲突进行调节,如果把战略控制仅仅看作是一种单纯的技术、管理业务工作,就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控制效果。
企业的整体是由局部构成的。
从理论上讲,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问题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可能存在着一定的不一致性。
企业战略管理目录梳理
![企业战略管理目录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dcb04b7bcaaedd3383c4d355.png)
企业战略管理目录梳理(一)、战略管理概论第一节战略管理的性质一、战略管理是整合性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二、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三、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是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第二节战略管理理论的演进一、科学管理先驱法约尔和泰罗对企业计划理论的贡献二、长期的规划时代三、战略规划时代四、战略管理时代第三节战略管理的概念和特点一、战略管理的概念二、战略管理的特点第四节战略管理过程一、战略分析二、战略选择三、战略实施第五节战略管理系统一、影响战略管理系统设计的因素二、战略管理系统设计的模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小组计划模式)第六节战略管理者一、战略管理者的构成二、战略管理中责任的分配第七节战略管理中的重要概念一、战略二、战略层次(公司战略、经营战略、职能战略、三种战略的特点)三、战略的经营单位(二)、战略分析第一节外部环境概述一、外部环境的分类二、外部环境的特点第二节宏观环境因素分析一、政治-法律因素二、经济因素三、社会-人文因素四、技术因素第三节产业竞争性分析一、行业新加入者的威胁(企业规模、产品差异优势、资金需求、转换成本、销售渠道、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成本优势)二、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优势三、替代产品的威胁四、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五、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第四节产业内部结构分析——战略集团一、战略集团的含义二、战略集团间的竞争(战略集团间的市场相互牵连程度、战略集团数量以及他们的相对规模、战略集团建立的产品差异化、各集团战略的差异)第五节竞争对手分析一、竞争对手的长远目标二、竞争对手的假设三、竞争对手的现行战略四、竞争对手的能力第六节市场信号辨别一、提前预告二、事后宣告三、同一产业竞争者的公开讨论四、竞争者讨论和解释自身的行动五、竞争者的站路与其可能采取的战略相比较六、战略变更的最初执行方式七、偏离过去的目标八、偏离产业惯例九、交叉回避十、格斗商标(三)、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第一节企业资源分析一、企业资源的分类二、企业资源分析过程(分析现有资源、分析资源的利用情况、分析资源的应变力、进行资源的平衡分析)第二节企业能力分析一、财务能力分析(收益性指标、安全性指标、流动性指标、成长性指标)二、营销能力分析(产品竞争能力分析、销售活动能力分析、新产品开发能力分析、市场决策能力分析)三、生产管理能力分析四、组织效能分析五、企业文化分析第三节企业核心能力分析一、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及判断标准二、企业核心能力分析的内容(主营业务、核心产品、核心能力分析)第四节企业内部条件分析的方法一、杠杆比较法(历史比较法、行业标准比较法、最佳表现比较法)二、经验效益(经验曲线、经验效益的来源、经验效益的战略意义)三、价值链分析法第五节环境能力战略的匹配一、环境能力战略三者的关系二、SWOT分析矩阵(四)、企业社会责任与战略目标第一节企业社会责任一、利益相关者分析二、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第二节企业使命一、企业哲学二、企业宗旨第三节战略目标一、战略目标的构成二、企业目标的制定过程三、战略目标的制定原则(五)、公司战略选择第一节稳定发展战略一、稳定发展战略的特征二、采用稳定发展战略的原因三、稳定发展战略的优缺点第二节发展战略一、集中生产单一产品或服务的战略(U形平均成本曲线)二、纵向一体化战略(资产专用性与企业一体化战略选择的关系三、多样化战略(企业业务拓展的边际效应、管理创新的效应)第三节公司发展战略的发展方式一、内部发展二、并购三、合资经营四、战略联盟第四节防御战略一、收获战略二、调整战略三、放弃战略四、清算战略第五节公司业务组合管理一、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占有率矩阵法(BCG矩阵法波士顿矩阵法平行的经营组合图不平行的经营组合图、BCG新矩阵)二、行业吸引力-竞争能力分析法三、汤姆森和斯特克兰方法(鉴别战略簇)四、匹配性评价矩阵法第六节战略选择过程与战略选择实验一、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影响二、管理者对待风险的态度三、企业过去战略的影响四、企业中的权力关系五、中层管理人员和职能人员的影响六、实践中的战略选择(六)、经营单位的竞争战略选择第一节基本竞争战略一、低成本战略二、差异化战略三、混合型战略四、集中化战略第二节不同产业结构下的竞争战略一、分散性产业中的企业竞争战略二、新兴产业中的企业竞争战略三、成熟产业中的企业竞争战略四、衰退产业中的企业竞争战略第三节不同市场竞争地位下的竞争战略一、市场领导者战略二、市场挑战者战略三、市场追随者战略四、市场补缺者战略第四节超竞争环境下的竞争战略一、超竞争环境下的竞争理念二、超竞争环境下的竞争优势基础第五节竞合战略一、竞合战略含义二、基于博弈论的竞争战略的制定三、竞争战略的主要实现形式第六节蓝海战略一、蓝海战略的本质二、蓝海战略的制定方法(七)、企业国际化战略第一节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原因及特点一、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原因二、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特点第二节企业化经营的环境因素分析一、国际贸易体制二、政治-法律环境三、经济环境四、地理、社会、人文环境第三节国际化战略的选择一、公司层面国际化战略二、业务层面的国际化竞争战略第四节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一、出口进入方式二、合同进入方式三、投资进入方式第五节影响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因素一、影响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外部因素二、影响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内部因素三、企业向国际化经营演变的阶段(八)、开发职能战略第一节职能战略概述第二节市场营销战略一、市场细分化二、市场战略三、市场营销组合第三节财务战略一、资金的筹集二、现金预算三、资本预算第四节生产运营战略一、系统设计二、作业计划和控制第五节研究发展战略一、研究发展的类型二、研究发展战略的选择第六节人力资源战略一、人力资源规划二、招聘三、挑选四、团体化、培训和成绩评价第七节不同层次的资源配置一、公司层次的资源配置二、经营层的资源规划第八节职能战略的整合(九)、战略与组织结构第一节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一、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基本关系二、战略的前导性与组织结构的滞后性第二节组织结构设计的随机制宜理论一、企业规模和发展阶段与组织结构的关系二、企业环境与组织结构三、技术与组织结构第三节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的研究及其具体内容二、有效地组织结构设计三、优秀组织机构的特点四、有效性差的组织结构的症状第四节组织结构类型的选择一、职能型组织结构二、产品或服务型(事业部)组织结构三、区域型组织结构四、矩阵型组织结构(十)、领导与战略第一节领导的含义一、领导的定义与领导过程二、领导与管理第二节领导理论一、领导特质理论二、领导行为理论三、领导权变理论第三节领导者能力与战略的匹配一、总经理能力与战略的匹配二、经理班子的组建三、经理的来源四、经理人员的奖酬激励第四节公司治理一、公司治理的内涵及其主题二、董事会及其构成三、经理层及总经理(十一)、战略控制第一节控制类型及控制过程一、控制类型及其结构二、控制过程第二节控制过程的三要素一、确定评价标准二、评价工作成绩三、反馈第三节战略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一、战略控制方法二、控制系统三、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原则(十二)、管理战略变革第一节战略变革的本质一、战略变革的两种不同观点二、战略变革的环境特性第二节战略变革的过程一、抵触情绪的一般原因二、针对具体变革的抵触原因三、管理战略变革的一般模式四、管理战略变革的风格第三节战略变革的手段第四节领导战略变革一、树立紧迫感二、建立领导联盟三、制定远景和战略四、沟通变革远景五、广泛的授权六、计划并夺取短期胜利七、巩固成果,深化改革八、将新方法融入文化中。
浅谈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基础及相关文献综述
![浅谈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基础及相关文献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e11132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f.png)
浅谈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基础及相关文献综述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在多元化、国际化、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蒸蒸日上,各行各业的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并一直趋于稳步发展状态,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进入产业链各层,全产业链在深度融合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形成了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销售模式,一时间中国O2O市场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态势,O2O行业也呈现出一片良好发展前景。
如今,电商模式发展已经成熟稳定,互联网O2O 模式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并占领市场最高份额。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文献一、理论基础(一)战略管理理论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管理学家钱德勒率先提出了结构追随战略的观点,详细分析了企业发展中公司组织、市场环境与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认为企业要主动适应市场环境、满足市场需求,设置相应的组织架构来适应发展战略,并根据战略实施的变化而及时调整完善。
可见,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该理论的特点是:由发展战略来具体指导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发展的各项活动,其关键是企业要对内外部所处环境有全面而清晰的分析认识,审视相关条件,确定明确的战略目标,使各项因素之间能够达到动态下的平衡。
企业战略,通常可分为三个层次,自上而下依次为公司级、业务级和职能级,每个上一层级均为下一层级指导思路方向,而每个下一层级又为上一层级提供具体的支持,相互之间影响促进,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
其中,公司层战略,是企业内最高层次的整体性战略,是解决公司开展何种业务、业务方向、业务地位等问题的战略指导,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方向,是业务层级战略的制定依据。
业务层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战略,是解决企业在公司层战略下如何开展业务参与市场竞争问题的指导,具体要明确竞争优势、业务类型、产品或服务类型、竞争领域、盈利模式等内容。
职能层战略,是支持企业内公司层战略和业务层战略的底层战略,是具体实施战略的基石,是解决公司内部各个部门如何开展业务、相互配合、互为作用这一问题的指导,通常包括有人力资源、财务、技术研发、经营销售等战略。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重点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a955f2b14791711cc7917c0.png)
第一章1.战略管理是整合性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
(判断)2.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能(管理者能力的分布)美国学者罗伯特*卡茨将企业管理工作对管理者能力的要求划分成三个方面:技术能力(战术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社会能力)和思维能力(战略能力)底层管理者:技术能力和人际能力中层管理者:人际关系和思维能力高层管理者:他们最重要的活动是制定战略和推进战略管理,因此,他们最需要的是概念技能或战略能力,这是保证他们工作有效性最重要的因素。
3.战略管理的特点(背诵)(1)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2)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3)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大量资源的配置问题(4)战略管理从时间上来说具有长远性(5)战略管理实质上是使企业的资源和经营活动与其外部环境匹配协调,即寻求战略匹配性。
(6)战略管理也是以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为基础的,并对二者进行战略延伸(7)战略管理需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4.战略层次分为三个:(1)公司战略:主要内容(业务涉及范畴及组合情况,中心业务,资源在各业务间的分配)公司战略的基本类型(划分公司战略的标准很多,从财务角度出发,通常可分为以下四种:维持战略,发展战略,榨取战略,退出战略)公司战略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的战略。
公司战略的侧重点①确定经营范围②如何分配资源③中心业务(2)经营(事业部)战略(也称竞争战略):涉及的是业务单位选择的竞争方式(3)职能战略:职能战略也可称为职能支持战略,是对组织中的各主要职能部门制定的发展方向和计划。
通常包括这样六个职能领域(尤其是企业):市场营销、财务、生产、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源以及组织设计。
职能战略是各职能部门选择经营方向以配合公司层和事业部层的战略实现5企业中的战略层次(1)公司战略、经营战略以及职能战略构成了一个企业的战略层次,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紧密联系。
如果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一讲 战略管理概论
![第一讲 战略管理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dab362d2d15abe23482f4d38.png)
一、战略管理的学科特征
战略管理是研究组织在对抗性环境中如何 获取成功的一门学问。 现代的战略管理理论产生于人们对企业战 略的研究,但其应用范围已经广及各种非 营利组织。 “战略”一词最早是一个军事概念,战略 管理理论的主要构成却是产业经济学、组 织理论与战略管理实践直接生成的知识。
学科特点
战略管理是管理科学领域中出现较晚的学 科,其思想渊源却很悠久 战略管理是成功导向十分鲜明的学科,以 探求成功的原因作为学习和研究的目标 战略管理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企业,其理论 也适用于非营利组织和个人 战略管理是高级管理人员应该掌握的理论, 但中层往往是应用者
战略的概念
“战”——战争、战斗 “略”——韬略、策划、计划 “战略” 在中国,起源于兵法,指将帅的智谋; 在西方,起源于希腊文“strategos”,含义是将 军,指指挥军队的科学和艺术。
什么是战略?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
之道,不可不察也。
在军事上,战略是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谋略
纲领性
战略对企业各方面的工作 具有指导意义。战略一经 制定,企业上下就要为完 成这个战略而努力。
风险性
现在资源运用于不确定未 来略不能消除风险,也难 以把风险降到最小,冒该 冒之险
企业战 略的特 征
长远性
其长期性表现在三个方 面:一是目标的长期性 ,二是环境的长期性, 三是措施的长期性。
稳定、适应性
(3)改进各项业务的经营业绩
(4)获得各项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 1+1> 2 (5)确立投资重点,把资源配臵到最有吸引力的业务单位中
(1998)和最近出版的《我为什么讨厌坐飞机》。
企业战略的基本含义
明茨伯格 (H .Mintzber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单一经营和多元化经营是公司的一种战略选择,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战略选择影响着公司的成败、命运,因此,正确进行战略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企业面临着如何进行战略管理及经营战略的选择问题。
国的企业受我国经济体制的影响,还未对战略管理予以充分的重视。
在单一经营与多元化经营的选择上,国企业更多的考虑了短期利益,而没有从战略长期性的角度去研究如何取得竞争优势,如何创造核心竞争力,最终达到持续创造公司价值的目的。
本来,在实践中根本就不存在唯一正确的公司战略。
能够在多个业务领域树立竞争优势的不同资源、公司经营的产业围和公司部决策、组织等因素的合理组合都能构成适当、有效的公司管理战略。
如果公司能实现以上几个要素之间的系统结合,就能形成公司优势,就能构造核心的竞争力,就能够实现公司持久性地创造价值的目的。
本文试图结合国外公司经营战略选择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针对单一与多元化的经营战略问题进行研究,对国企业存在的战略选择问题予以分析,研究单一经营战略与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应用环境。
针对我国市场经济已有一定规模,世界经济融合与竞争加剧的历史条件,提出进行单一经营更有成效、更易获得成功的建议,希望能对我国的企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司战略选择ABSTRACTSingle management and Multidimensional management are a strategic choice of a corporation. the strategic choice determines the corporation’s fate of success or failure in face of limited resources.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make a right strategic choice.Chinese enterprises face the problem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strategic choice. Impacted by the old economy system in China, They don’t pay more attentions to 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the strategic choice, they give more attentions to the short-term benefits, not to the long-term benefits. They seldom research how to get competitive occupation and how to construct nuclear Competitive abilities to reach the purpose of long- term profitability maximum.Generally, there is no sole right corporation strategy. If you can consist of the different resources, right industry, correct decision and good organizing effectively , then you can give a effective corporation strategy, you can make vantage and make up of nuclear competitive abilities to implement the corporation’s purpose of profitability maximum. This article attempt to use the failed and the succeed cases in corporation strategy to research the problems that lie in Chinese enterprises today and to research the environment that single management and Multidimensional face. in face of the fusing world economy and more competitive condition, we can give a suggestion that the single management is more effective and easier to succeed in current market economy and wish to refer to Chineseenterprises.Key words: corporation strategy choice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1 绪论1.1 概述 (1)1.2 公司战略的含义 (1)1.3 世界围公司战略管理实践的发展趋势 (3)1.4 研究中国公司战略选择的重要意义 (5)2 公司战略管理的理论概述2.1 公司战略管理的主要派别 (7)2.2 公司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9)2.3 公司战略三角形理论 (10)2.4 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 (14)3 单一经营战略的特点及应用环境3.1 远大空调公司的经营战略案例 (16)3.2 单一经营战略的特点分析 (17)3.3 单一经营战略的应用环境 (20)4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特点及应用环境4.1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特点 (22)4.2 美国GE公司的多元化经营战略分析 (22)4.3 多元化经营战略的应用环境 (25)5 中国企业经营战略选择的问题及实证分析5.1 中国企业战略选择面临的问题 (29)5.2 国企业战略实证分析 (30)结束语 (34)1 绪论1.1 概述我国企业面临着如何进行战略管理及经营战略的选择问题。
国的企业受我国经济体制的影响,还未对战略管理予以充分的重视。
西方公司战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已有40余年的历程,在实践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理论上产生了丰硕的成果。
从国企业发展的历史环境来看,战略管理的实践在我国还刚刚开始,战略管理的理论还完全是借鉴西方的理论。
我国的企业从计划经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也仅有20年的时间,受计划经济体制自身属性的限制,国的企业根本没有战略管理实践的天地,因为企业是只有生产功能的国家附属主体,而不是市场经济的经营主体,客观上也没有战略制定的必要。
公司战略是市场经济制度下的产物,是市场经济的理念。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后,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形势下,国企业面临着没有战略高度的决策与选择就不能长久生存的危急。
因此,研究国公司在新形势下的战略选择对国企业的持续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公司战略的含义公司战略,是现代企业实施战略管理的基础。
本来战略用于军事战争中,原为军事上的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策略。
与战术相对而言。
战术则指应用于具体战斗中的原则和方法,或者是解决局部问题的方法。
因此,可以认为,战略是大战术,属于整体性、全局性的决策畴,在时间序列上有长期性的特征。
企业战略理论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形成于60-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
它的产生,适应了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迫切需要。
目前,关于公司战略的定义有许多种,人们用这一词汇来描述决定公司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原则与政策以及定义公司将要从事的业务围的决策模式。
例如从巨人集团做出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决策,到一家小餐馆的老板做出的引进“储存所有可食用商品”的餐具柜的决策,都可归在公司战略的畴之。
随着公司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根据其运用的围,有学者把公司战略分成两个层面,即业务层面的战略和公司层面的战略。
其中业务层面的战略主要解决如何在一个具体的、可识别的市场上构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问题,或者说在一个选定的市场上进行持续经营的问题;公司层面的战略则是指一家多元化(也称多角化)经营公司的总体计划,是个在较长的时期公司经营事业的选择与抛弃。
这种区分形成了许多分别适用于不同层面战略的、价值重大的分析框架和技术的产生。
但是,这种划分也存在着缺陷,因为在两者之间有许多的相关性。
人为的分割使还有许多有交叉的重要领域被忽略,最终阻碍了二者的整合过程。
由美国大卫·J·科利斯、辛西娅·A·蒙哥马利所著的《公司战略—企业的资源与围》一书对公司战略提出了一个更加广泛的定义:所谓公司战略,就是公司通过协调和配置或构造其在多个市场上的活动来创造价值的方式。
这个定义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容。
第一,它特别强调把创造价值作为公司战略的最终目的;第二,它对公司的多市场围(即配置或构造)给予关注,包括公司的产品界限,地理界限和垂直界限;第三,它强调公司如何管理发生于公司层阶制度中的活动与业务(即协调)。
可见,这个关于公司战略的定义既承认制定公司战略的重要性,也承认执行公司战略的重要性。
美国企业经营史学家钱德勒在1962年出版的《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中给企业战略也做出了比较明确的定义:企业战略是决定企业的长期基本目标与目的,选择企业达到这些目标所遵循的途径,并为实现这些目标与途径而对企业重要资源进行的管理。
比较两个战略的定义,可以看出其侧重点有所不同。
第一个定义明确地强调公司战略所要达到的目的或宗旨,就是创造价值,其创造价值的方式或者说实现公司战略的手段就是公司活动的协调,资源的配置与构造。
第二个定义突出了公司战略的长期性特征,从时间序列上阐述了公司战略产生、实施的步骤或程序。
两个定义都突出了管理在公司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只是第一个定义更加强调公司战略的最终的创造价值的目的,第二个定义则具概括性。
本人认为,第一个关于公司战略的定义更具现实性和学术指导意义。
因为,采用单一业务的经营战略或多元化(多角化)的经营战略只要能达到持续地创造价值的目的,那就是一个可行的管理战略。
由此看来,单一经营或多元化经营本身并无优劣之分,是否适用要看经营者的综合能力,这些综合能力是由资源、组织、协调、营销等因素的有机构成。
这种综合能力在企业管理战略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本文采第一个关于公司战略含义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