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内能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

合集下载

九年级物理内能题20套(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内能题20套(带答案)

九年级物理内能题20套(带答案)一、内能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力推水平地面的大木箱,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 水平地面静止的汽车所受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 挂在树上的苹果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苹果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 静止在桌面的文具盒所受重力和桌子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 D【解析】【解答】解:A、没推动箱子时,箱子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平衡,二力的大小相等,A不符合题意;B、水平地面静止的汽车所受的重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都作用在汽车上,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不是相互作用力。

B不符合题意;C、挂在树上的苹果对树枝的拉力和树枝对苹果的拉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的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C不符合题意;D、静止在桌面的文具盒所受重力和桌子对它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体平衡状态: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就叫做二力平衡.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2.小明和班里的同学讨论热学知识,你认为正确的是()A. 看到阳光下屋内飞舞的灰尘,这是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B.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 陨石在坠入大气层时,内能增加,机械能减小D. 在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燃气对外做功四次【答案】C【解析】【解答】A、尘埃在空气中飞舞是宏观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机械运动,A不符合题意;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不符合题意;C、陨石坠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坠落过程中陨石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机械能减小,C符合题意;D、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4个冲程,曲轴转动2周,对外做功1次,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A、尘埃飞舞机械运动,人的肉眼看不到分子的运动;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海绵间的空隙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陨石坠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减小,即机械能减小;坠落过程中陨石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加;D、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 .3.关于如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两个底面削平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能吊住重物,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 乙图中试管中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丙图中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D. 丁图中活塞向下运动,这是内燃机的吸气冲程【答案】A【解析】【解答】解:A、甲图表示的是将接触面被削平的两个铅块用力压紧,可以使它们结合在一起,即便在下端悬挂一定质量的重物也不分开,这个实验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A正确;B、在软木塞被冲出试管口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故B错误;C、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属于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D、图中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动,该冲程是内燃机的做功冲程,故D错误.故选A.【分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2)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物体的内能减小;(3)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当气门都关闭,并且活塞向上运动时是压缩冲程;活塞向下运动时是做功冲程.4.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降低了相同温度,则()A.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大B.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小C. 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大小无法确定D. 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相同【答案】B【解析】【解答】由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的公式Q=cm△t可知,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降低了相同温度时,质量大的金属块比热容小,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典型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典型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肯定是由于物体吸收了热量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夏天游泳者从水中上岸后会感觉冷是由于他体表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2.《舌尖上的中国》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

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含有的热量增加D.拌:香葱和豆腐加入少许调料搅拌即可入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3.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乙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A.比乙物质的比热容大B.比乙物质的比热容小C.和乙物质的比热容一样大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4.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在0℃以下时没有内能C.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多D.质量大且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可能比同状态质量小、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5.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这有助于生物体调节自身的体温,以免因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其主要原因是水的()A.比热容大B.沸点高C.密度小D.凝固点低6.如图所示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可看到瓶塞跳起,瓶内有雾产生。

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给瓶内打气时,瓶内气体内能减少B.雾的生成,表明瓶内气体温度升高了C.瓶内不盛水,瓶塞跳起没有雾,瓶内气体内能仍会减少D.瓶塞跳起时,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7.如图所示,下列描述内能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B.图乙:用打气筒向瓶内不断打气,瓶内气体内能变小C.图丙:被冲出的塞子是烫的,这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气体内能减少8.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冬天里雪花飞舞B.公园里花香四溢C.扫地时尘土飞扬D.天空中乌云翻滚9.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B.小米与大豆放在一起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隔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D.一定量的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10.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B.物体的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C.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D.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时是等效的12.重庆美食名扬四方,吸引全国各地旅客来“打卡”,如图所示是大家常见的美食,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 .小面——刚煮熟的小面冒“白气”是汽化现象B .酸辣粉——酸辣香味四溢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C .回锅肉——炒肉时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肉和菜的内能增加D .重庆火锅——当汤沸腾以后,把炖汤的火调小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端午节煮粽子,很远就闻到香味,是由于分子_________;脱粽叶,总有米粒粘在粽叶上,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煮熟的米粒很容易变形,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

【物理】九年级物理内能的利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物理内能的利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物理内能的利用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一、内能的利用选择题1.如图所示实验,给试管加热到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中()A. 加热使试管内水变成大量小水珠B. 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C. 试管口木塞冲出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试管内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是内能增加【答案】 C【解析】【解答】解:A、加热使试管内水变成大量的水蒸气,不是小水珠,A不符合题意;B、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不符合题意;C、水蒸气膨胀对塞子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C符合题意;D、木塞冲开,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物态变化和能量转化的相关知识.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注意平时知识的总结.2.关于生活和自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止确的是()A. 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B. 汽车发动机采用水进行冷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属性C. 高压锅能增大锅内气压、降低水的沸点D. 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答案】 B【解析】【解答】A、天然气的热值不变,故A错;B、汽车发动机采用水进行冷却,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属性,故B正确;C、高压锅能增大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故C错;D、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故D错。

故选B。

【分析】(1)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其燃烧的程度无关;(2)根据Q吸=cm△t知在m、△t相同时c越大Q吸就越大,水的比热容大冷却效果好。

(3)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面上方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大;(4)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液体的流速越快压强越大。

3.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图甲所示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B. 图乙所示木塞被冲出时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的内能增加C. 图丙所示是汽油机的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图丁所示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时,水才会沸腾【答案】 C【解析】【解答】A. 甲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但不是只有引力,A不符合题意;B. 当加热试管到一定程度时,水蒸气的内能足够大会将塞子冲出,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的内能会减小,温度降低,B不符合题意;C. 根据图中冲程中火花塞点火和活塞向下移动的特点,可以判断这个冲程是做功冲程,此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符合题意;D.水的沸点随气压变化而变化,故图丁所示水沸腾的温度不一定是100℃,D不符合题意。

(易错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内部分子无规则运动也越快B.液体凝固成固体后,分子无规则运动就停止了C.固体被压缩到分子之间无间隙才不能被压缩D.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2.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具有的内能就是物体具有的热量B.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内能减小时,温度可能不变D.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3.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比冷水中快,说明热水比冷水的分子运动更剧烈B.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D.海波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4.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10℃的冰块没有内能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D.物体温度升高,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5.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图甲,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内能减少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内能小的物体不可能向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热量B.液体的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C.用干冰在舞台上制造出的淡淡薄雾是液态的二氧化碳D.下雪天,向积雪的公路撒盐,能提高冰的熔点,尽快融雪7.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同一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大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8.生物体内水的比例很高,这有助于生物体调节自身的体温,以免因温度变化太快对生物体造成损害,其主要原因是水的()A.比热容大B.沸点高C.密度小D.凝固点低9.下列事实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冬天里雪花飞舞B.公园里花香四溢C.扫地时尘土飞扬D.天空中乌云翻滚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要用力,说明气体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B.室内扫地时,在一束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这就是分子运动C.用力拉铁丝,铁丝不断,是由于分子间有引力D.新冠病毒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传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热量多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正在沸腾的水的温度一定是100CD.从滑梯上滑下,臀部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越多,分子热运动越激烈B.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不是同时存在的C.当分子之间的距离超过某一数值后,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便会消失D.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二、填空题13.有一根烧红的铁钉,质量3g,放出276J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300°C,则铁钉的初温为__________°C。

(物理)九年级物理内能专项综合练习卷(含答案)

(物理)九年级物理内能专项综合练习卷(含答案)

(物理)九年级物理内能专项综合练习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 钻木取火B. 蹦床运动C. 风吹风车转动D. 汽油机做功冲程【答案】 A【解析】【解答】A、钻木取火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符合题意;B、蹦床运动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动能及蹦床的弹性势能相互转化,B不符合题意;C、风吹风车转动是风的动能转化为风车的动能,C不符合题意;D、汽油机做功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逐个分析各个选项中能量的转化情况后选择正确答案。

2.“开水煮白菜”是国宴上的一道精品菜,如图中这道菜的制作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 放一点盐,汤就有了咸味,说明分子只在液体中运动B. 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C. 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D. 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答案】 C【解析】【解答】A.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错误;B.菜做好起锅时,清香扑鼻,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错误;C.白菜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正确;D.白菜的内能增加是通过水加热实现的,属于热传递,错误。

故答案为:C【分析】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3.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降低了相同温度,则()A.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大B. 质量大的金属块的比热容小C. 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大小无法确定D. 两个金属块的比热容相同【答案】B【解析】【解答】由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的公式Q=cm△t可知,两个质量不同的金属块,放出相同热量,降低了相同温度时,质量大的金属块比热容小,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当放出的热相同时,质量大的比热容小.4.如图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同学们使用的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由它的物质种类决定的B. 食用油吸热升温快,说明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强C. 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升温慢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D. 将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答案】 C【解析】【解答】解:A、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由加热时间决定的,A错误;B、食用油吸热升温快,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2种方法,水的吸热能力强,B错误;C、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升温慢说明水的吸热能力强,根据比较吸热能力的第2种方法,水的吸热能力强,C正确;D、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升温慢,故将将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时,水加热时间长,水吸收的热量多相,D错误.故选C.【分析】我们使用相同的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化法.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1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2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5.如图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图中显示的四个地方,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 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B. 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C. 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D. 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答案】 A【解析】【解答】由截图可以看出,上海和台北属于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容较大.西宁和拉萨属于内陆地区,沙石泥土为主,砂石泥土的比热容小.因此,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大.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陆地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较少,沙石泥土温度升高的多,所以沿海地区升高温度较低,内陆地区升高温度较高.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的少,沙石泥土温度降低的多,所以沿海地区降低温度较少,内陆地区降低温度较少.6.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给水和煤油分别加热,在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的温度升高一样快,由此可以判定()(c水>c煤油、ρ水>ρ煤油)(不计热量损失)A. 水的质量等于煤油的质量B. 水的体积小于煤油的体积C. 水的质量大于煤油的质量D. 水的体积大于煤油的体积【答案】 B【解析】【解答】AC、已知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水的比热容大于煤油,由公式m= 知:水的质量小于煤油,AC不符合题意;BD、已知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由于水的质量小于煤油,由公式V= 知,水的体积小于煤油.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比热容表示物体的吸热能力,常见物体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在吸热和质量相同时,比热容较大的物体升高的温度较小.若吸热和温度变化相同,则质量不同.7.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 把糖块放入水杯中,水渐渐变甜B. 水壶放在火炉上加热,水渐渐变热C. 一盆水倒在水泥地面上,水立即散开D. 空气中灰尘飞舞【答案】 A【解析】【解答】解:A、把糖块放入水杯中,水渐渐变甜,属于扩散现象;B、水壶放在火炉上加热,水渐渐变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不属于扩散现象;C、一盆水倒在水泥地面上,水立即散开,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D、空气中灰尘飞舞,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属于扩散现象。

(物理)九年级物理内能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物理内能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物理内能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内能选择题1.冰在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内能不变,比热容不变B. 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不变C. 吸收热量、比热容变小、温度不变D. 比热容变大,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答案】 B【解析】【解答】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而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在增加;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冰的比热容为 2.1×103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冰化成水后比热容变大.故选B.【分析】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吸热,所以内能增加.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的比热容还和状态有关.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熔化过程的特点及比热容与什么有关,属于基础题.要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有关.2.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单位:×103J/(kg•℃)物质水酒精煤油水银冰砂石铝铜比热容4.22.4 2.10.142.10.920.880.39B. 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表示1kg冰吸收的热量是2.1×103JC.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后,水的温度变化大D.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答案】 D【解析】【解答】解:A、液体的比热容不一定比固体的大,比如:冰比水银的比热容大。

A不符合题意;B、冰的比热容是2.1×103J/(kg•℃)表示1kg冰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2.1×103J.B不符合题意;C、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根据公式△t=知,煤油的温度变化大。

C 不符合题意;D、由表中数据知,铝的比热容大于铜。

质量相等的铜和铝,升高相同的温度,根据吸热公式Q=cm△t知,铝吸收的热量多。

(名师整理)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不一定多B.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时,物体的内能会减小到零C.0 ℃物体内能为零D.一个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所具有的能叫内能2.下面有关比热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只与物质的质量有关B.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C.夏天在河边游玩感觉河水凉,但河边的岩石却很烫,原因是水的比热容比岩石小D.铜的比热容比铝小,所以在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铜升高的温度一定比铝高3.铁块的质量大于铜块的质量,两者温度相等,将它们接触在一起,则( )A.铁传热给铜 B.铜传热给铁C.不发生热传递 D.无法确定4.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0 g水的比热容是50 g水的比热容的两倍B.相同质量的酒精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比热容不同C.质量相同的铁和铝,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升高较少,说明铝的比热容比较大D.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5.人们经常利用水比热容大这一性质.下列事例中与这一性质无关的是( )A.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冷水降温B.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C.晚间,在春播秧田里灌水保温D.福岛核电站受损后灌注海水降温6.状态一定的某物质的比热容( )A.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B.跟它的质量成反比C.跟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D.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大小与上述因素无关7.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由此可知( )A.单位质量的铝温度升高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B. 1 kg的铝温度升高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kg·℃) C. 1 kg的铝温度降低1 ℃时放出的热量是0.88×103JD. 1kg的铝温度升高到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8.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则( )A.水变化的温度较大B.沙石变化的温度较大C.它们变化的温度相同D.沙石的温度一定比水的温度高9.给盛油的厚壁钢瓶内加压,当压强相当于大气压的1万到2万倍时.即使钢瓶壁无裂痕,瓶内的油依然能从瓶壁里渗透出来.这是因为( )A.构成钢瓶的分子间有空隙B.油分子被压小了C.油分子间有斥力D.金属原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0.把两块干净、纯净的铅压紧,它们会结合在一起,而两块光滑的玻璃贴在一起,不会合成一块的原因是( )A.玻璃的分子间不存在引力B.接触处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几乎没有力的作用C.玻璃太硬,斥力大于引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11.为研究通电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的关系,小明找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小红问小明“水比较容易获得,干嘛不用水代替煤油”.对于这个问题,小明给出了下列四种答案,其中合理的是( )A.因为煤油有颜色便于观察B.因为煤油有比较大的热值C.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比热容D.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密度12.关于内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内能逐渐增大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热水袋的内能逐渐增大C.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过程中,不断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D.子弹击中一块木板后温度升高,子弹的内能增大,木板的内能减小二、填空题13.把一小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现象.液体与液体之间,固体与固体之间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扩散现象.14.某同学用一种加热器将质量为 500g的冰持续加热熔化直至沸腾,记录并绘制出温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看出C点的内能________B点的内能,原因是________.根据图象还可以看出AB 段的比热容________CD段的比热容[第一格与第三格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5.若某个铜球的比热容为0.39×103 J/(kg·℃),则半个铜球的比热容为________.一大桶酒精和一滴水相比较,它们的比热容较大的是________.三、实验题16.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B.用两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时间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1)小明设计的实验有一个步骤是错误的,这个步骤是________(填序号),应该为________.(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时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3)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__.17.为了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小明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b.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初温c.在两个烧杯中分别装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且加热时间相同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甲乙两种液体的末温请解答下列问题:①在上述a、b、c、d四个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的是步骤________(填写步骤前的字母).②步骤c中“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甲乙两种液体________;③改正错误后重新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则甲乙两种液体的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c甲________c乙.,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18.如图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①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_______;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②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等) B.试管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C.使用相同的试管③经实验发现________升温快,所以可以得出________的吸热能力强.四、计算题19.将质量为5千克的铜加热,铜的温度升高了20 ℃,求:铜吸收的热量Q吸.[c铜=0.39×103J/(kg·℃)].20.由于太阳能具有安全、清洁、方便等特点,使得人们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它.已知某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箱吸收太阳辐射热量为2.52×107J,如果这些热量的50%被水箱内质量为100 kg温度为20 ℃的水吸收,可使这些水的温度升高多少℃?(C水=4.2×103J/(kg·℃)21.将质量为4 kg的冷水与质量为3 kg温度为80 ℃的热水混合后,末温度为40 ℃,不计热量损失,则(1)热水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2)冷水原来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A项,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温度不是决定物体内能大小的唯一因素,故A正确;B项,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不管温度有多低,物体都具有内能,故B错误;C项,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0 ℃物体的内能并不为零,故C错误;D项,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D错误.2.【答案】B【解析】A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和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温度的高低、质量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故A错误;B项,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产生大量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迅速转移,就可能损害发动机,因此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把这些热迅速吸收,使发动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故B正确;C项,因为水的比热容比岩石的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岩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都在太阳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的少,河水是凉凉的,而岩石的温度升高的多,热得烫脚.故C错误;D项,根据Q=cmΔt可知,物体温度的变化与吸收热量的多少、比热容的大小以及质量有关,因此只确定比热容、热量的关系,不确定质量关系时,无法比较铜与铝温度变化的高低,故D错误.3.【答案】C【解析】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存在温度差,与质量的大小无关.由于铁块和铜块的温度相等,所以不会发生热传递.4.【答案】C【解析】A项,100 g水和50 g水状态相同,物质种类相同,所以比热容相同.故A错误;B项,相同质量的酒精与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热值不同,与比热容没有关系.故B错误;C项,质量相同的铁和铝,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铝的温度升高较少,由公式c=知,铝的比热容比铁大.故C正确;D项,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吸放热情况无关,故D错误.5.【答案】A【解析】A项,在发烧病人的额头上擦冷水降温,是利用水蒸发吸热的原理,符合题意;B项,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温度变化较小,所以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小,不符合题意;C项,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水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以防冻坏秧苗,不符合题意.D项,灌注海水降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不符合题意.6.【答案】D【解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质量、温度的变化量无关;故A、B、C不正确;D正确.7.【答案】C【解析】铝的比热容是0.88×103J/(kg·℃)是指1 kg的铝温度升高或降低1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0.88×103J,所以C的说法正确.A 项,单位质量的铝温度升高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这里的单位质量不一定是1 kg,选项A错误;B项,1 kg的铝温度升高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kg·℃),热量的单位为J,所以热量的单位错误,所以B错误.D项,1 kg的铝温度升高到1 ℃时吸收的热量是0.88×103J,“升高到”错,应为“升高了”,故D错.8.【答案】B【解析】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水的温度变化比沙石小,因此水的温度低于沙石的温度,故A、C、D 错误,B正确.9.【答案】A【解析】给钢瓶内的油施加相当大的压强时,瓶内的油能从厚厚的钢瓶壁里渗出来,说明钢瓶的分子间是有间隙的.10.【答案】B【解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但分子间的作用力是有范围的,由于玻璃之间的绝大多数分子间距离较大,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故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两块玻璃无法结合成一块.11.【答案】C【解析】因为煤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相同质量的煤油和水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温度升高的多,用煤油做实验效果更明显.12.【答案】A【解析】A项,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温度越来越高,其内能增大,故A正确;B项,热水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内能从热水袋转移到手上,热水袋的内能逐渐减小,故B错误;C项,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中,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温度渐渐升高变成了雨滴,其内能逐渐增大,故C错误;D项,子弹击中一块木板后,子弹和木块的温度都升高,此时消耗了子弹机械能,转化为子弹和木块的内能,子弹和木板的内能都增大,故D错误.13.【答案】扩散能【解析】把一小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这种现象叫做扩散现象,这种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液体与液体之间,固体与固体之间都能发生扩散现象.14.【答案】大于;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小于.【解析】(1)读图可知,该物质的熔化图象有一段呈水平,说明有一定的熔点,属于晶体;虽然在熔化过程中在B点时和在C点时的温度并没有升高,但它一直在吸收热量,因此,该物质C点时的内能大于在B点时的内能;(2)在整个过程中冰与水的质量相等,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设在1 min内吸收的热量为Q,由图示可知,AB段的加热时间为2 min,则吸收的热量:Q1=2Q=c1mΔt1=c1×0.5 kg×[0 ℃-(-40 ℃)]=20c1,c1=;在CD段的加热时间为16 min-8 min=8 min,吸收的热量:Q2=8Q=c2mΔt2=c2×0.5 kg×(100 ℃-0 ℃)=50c2,c2=,则AB段的比热容小于CD段的比热容.15.【答案】0.39×103J/(kg·℃)一滴水【解析】比热容是质的一种特性,它和物体的质量、温度、吸收的热量多少无关.所以,半个铜球与整个铜球的比热容相同,还是0.39×103J/(kg·℃);水的比热为 4.2×103J/(kg·℃),是已知比热容最大的物质,由于比热容与质量无关,所以一大桶酒精和一滴水相比,还是水的比热容大.16.【答案】(1)A 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2)吸收相同的热量(3)升高的温度【解析】(1)为了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的特点,根据吸收热量的公式Q=cmΔt可知,实验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因此步骤A错误.(2)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3)步骤B、D分别测量的是初温度和末温度,因此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17.【答案】(1)a (2)吸收的热量相同(3)<在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升高温度大,它的比热容就小.【解析】(1)依题意,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根据吸收热量的公式Q=CmΔt可知,实验需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甲乙的质量,故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是不合理的,应当装入等质量的甲乙液体,所以步骤a错误;(2)吸收热量的多少可以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体现出来,相同的热源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应当控制加热时间,所以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两种液体吸收相等的热量.(3)甲、乙两种液体质量和初温都相同,观察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甲温度变化较大;因使用的是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所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根据c=可知,在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吸收的热量相同时,当升高温度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小.所以c甲<c乙.18.【答案】①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加热时间②B③煤油水【解析】①加热水和煤油时,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这样可以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相同的酒精灯加热相同的时间,酒精灯放出的热量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也就是相等的,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②要“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就要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热源(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承装液体的容器相同和液体质量一定,故A、C选项正确;因为水和煤油的密度是不同的,体积相同时,质量是不同的,故B错;故选B.③经实验发现煤油升温快,水升温慢,质量相等的水与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升温越慢,吸热能力越强,因此可知,水的吸热能力强.19.【答案】解:铜吸收的热量Q吸=cmΔt=0.39×103J/(kg·℃)×5 kg×20 ℃=3.9×104J.答:铜吸收的热量Q吸为3.9×104J.【解析】根据公式Q=cmΔt可求直接求得铜吸收的热量.20.【答案】由题知,Q吸=50%×2.52×107J=1.26×107J,由Q吸=c水mΔt可得:Δt===30 ℃答:这些水的温度可升高30 ℃.【解析】由题知,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Q吸=c水mΔt求水的温度可升高值.21.【答案】解:(1)热水放出的热量:Q放=cm2(t热-t)=4.2×103J/(kg·℃)×3kg×(80 ℃-40 ℃)=5.04×105J;(2)不计热量损失,Q吸=Q放=5.04×105J,∵Q吸=cmΔt∴Δt===30 ℃∴冷水的初温:t冷=t-Δt=40 ℃-30 ℃=10 ℃.答:(1)热水放出的热量是5.04×105J;(2)冷水原来的温度是10 ℃.【解析】首先根据Q放=cm(t0-t)求出热水放出的热量,由于不计热量损失,所以Q吸=Q放,根据Q吸=cm(t-t0)求出冷水的初温.。

(必考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具有的内能就是物体具有的热量B.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内能减小时,温度可能不变D.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2.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是1:3,质量之比是2:1,若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A.1:6B.3:2C.2:3D.6: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的中午时分,海边沙子比海水热,是因为沙子吸热多,海水吸热少B.在寒冷的冬季,地窖里面放桶水能防止冻坏蔬菜,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放热多C.物质的比热容跟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状态无关D.在盛夏的夜晚,微风一般从陆地吹向海洋4.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A.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甲液体比乙液体的吸热能力强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5.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铜块和铅块放出相同的热量,则()A.铜块温度降低得多B.铅块温度降低得多C.两者温度降低得同样多D.无法比较哪一个温度降低得多6.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C.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D.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7.下列四幅图所示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煤炉烧水B.压缩空气升温C.钻木取火D.搓手取暖8.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同一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大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9.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A.春天里,柳絮纷飞B.夏天里,白云飘荡C.秋天里,丹桂飘香D.冬天里,雪花飘飘10.如图所示,下列描述内能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空气的温度升高,内能不变B.图乙:用打气筒向瓶内不断打气,瓶内气体内能变小C.图丙:被冲出的塞子是烫的,这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气体内能减少11.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南极的两只小企鹅之间发生了有趣的对话,其中不正确...的是()A.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B.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在做热运动,所以冰山也有内能C.这里的温度很低,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应该很慢D.对啊,也就是说,温度反映了构成物体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1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吸收了热量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钻木”能“取火”,说明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含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的温度升高肯定是由于物体吸收了热量B.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夏天游泳者从水中上岸后会感觉冷是由于他体表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2.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物体的内能等于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D.比热容越大的物体,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越多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温度和内能都不变B.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C.物体温度一旦降到0℃,那么物体的内能就变成零D.两个内能相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有可能发生热传递4.对于以下几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瓶中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这个现象形成主要原因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如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C . 如图丙,玻璃片的重力为G ,当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比G 大一些时,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这个现象主要说明水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 . 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瑞,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由此可知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 5.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 .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 C .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D .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的冰内能为零 B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C .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 .50℃水的内能一定比10℃水的内能多7.甲、乙两种固态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都是非晶体B .第6min 甲物质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C .甲的熔点比乙的熔点高D .在0~8min 内甲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8.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质量关系为m m m =甲乙丙>,当其吸收热量情况如图所示时,升高的温度关系为t t t ∆<∆=∆甲乙丙,则关于这三个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比热容最小B.甲、乙的比热容相等C.甲、乙的末温一定相等D.若三个物体的温度都降低1℃,丙放出的热量最少9.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c铝>c铜),相互接触后,则()A.内能由铜转移给铝 B.最终铝、铜温度相同C.不发生热传递D.无法判断10.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10℃的冰块没有内能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以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D.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11.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C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C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具有的内能就是物体具有的热量B.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物体内能减小时,温度可能不变D.气体体积膨胀,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减少2.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为零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3.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是1:3,质量之比是2:1,若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A.1:6B.3:2C.2:3D.6:14.某学生用两个相同的热源分别对质量和初温相等的甲、乙两物质加热,并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分别画出甲、乙两物质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线情况,作出如下推断,其中正确的是()A.甲的比热容比乙大B.相同时间乙温度升高的快C.升高相同温度时乙吸热更多D.相同时间甲吸热更多5.对于以下几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瓶中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这个现象形成主要原因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如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C.如图丙,玻璃片的重力为G,当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比G大一些时,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这个现象主要说明水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瑞,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由此可知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6.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乙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A.比乙物质的比热容大B.比乙物质的比热容小C.和乙物质的比热容一样大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7.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的物体有内能,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B.物体在0℃以下时没有内能C.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低温物体的内能多D.质量大且温度高的物体的内能可能比同状态质量小、温度低的物体的内能多8.如图所示的热学现象中,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可以用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质量是否有关B.乙图说明空气的密度大于二氧化氮的密度C.丙图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D.丁图说明活塞压缩空气做功时,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9.甲、乙两种固态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都是非晶体B.第6min甲物质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C.甲的熔点比乙的熔点高D.在0~8min内甲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10.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B .-10℃的冰块没有内能C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以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D .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比低温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11.根据表中的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一些物质的比热容()J /kg C ︒⎡⎤⋅⎣⎦水 34.210⨯ 铝 30.8810⨯ 煤油、冰 32.110⨯干泥土 30.8410⨯沙石30.9210⨯ 铜30.3910⨯A .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同B .夏天,在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主要利用水的比热大的特性C .比较水和沙石的比热容可知,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D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多 12.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 .在质子、分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原子 C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体系,太阳属于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二、填空题13.高安腐竹装在纸箱里,在箱外就能闻到腐竹的豆香味,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__;腐竹高温烧煮比凉拌更入味,这说明扩散快慢与__有关。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检测题(有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检测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C.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D.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2.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小明做手工锯木头时锯条变热B.妈妈把棉被放在太阳底下晒C.奶奶用热水袋取暖D.开空调时,暖气使房间温度升高3.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B.同一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大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向内能小的物体D.物体的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4.下列现象中可以用分子热运动解释的是()A.春天里,柳絮纷飞B.夏天里,白云飘荡C.秋天里,丹桂飘香D.冬天里,雪花飘飘5.如图所示的热学现象中,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可以用来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质量是否有关B.乙图说明空气的密度大于二氧化氮的密度C.丙图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D.丁图说明活塞压缩空气做功时,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6.关于下列一些物理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不再做无规则的热运动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没有引力D.扩散现象也能发生在固体之间7.依据你所学的热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钻木取火,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B.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0C 的冰块没有内能D.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8.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c铝>c铜),相互接触后,则()A.内能由铜转移给铝 B.最终铝、铜温度相同C.不发生热传递D.无法判断9.一位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根据结果描绘温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物质比乙物质升温快B.两种物质的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0t时间内,甲物质比乙物质吸收热量多C.0D.乙物质的比热容大于甲物质的比热容10.在“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该物质的熔点为60℃B .在EF 阶段,该物质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 .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6minD .该物质在BC 阶段的内能不断增加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主要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B .沿海地区盛夏的夜晚,微风一般从陆地吹向海洋C .夜间遇寒潮时,应将秧田里的水放掉,以防水结冰秧苗受冻D .夏天给房向地面洒水降温,与在城市中建人工湖减小热岛效应原理一致1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B .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 .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二、填空题13.水的比热容是()34.210J/kg ⨯⋅℃,它表示每千克水温度每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_____J ,则质量为500g 的水温度从80℃降低到60℃,内能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____J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内能》分子热运动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内能》分子热运动 专题训练含答案及解析

简单1、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校园里花香四溢B.湖面上柳絮飘扬C.公路上大雾弥漫D.工地上尘土飞扬【分析】(1)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解答】(1)校园里花香四溢,是气体分子运动的结果,A选项符合题意;(2)柳絮、大雾、尘土都是肉眼可见的,它们的运动是物体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细雨濛濛B.桂花飘香C.雪花飞舞D.树叶飘落【分析】解答本题要掌握:分子运动是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分子运动属于扩散现象.【解答】A、细雨濛濛是物质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错误;B、桂花飘香,是芳香分子运动的结果,是分子运动,故B正确;C、雪花飞舞是物质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C错误;D、树叶飘落是落叶做机械运动,故D错误.故选B.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炒菜时,香味四处飘逸B.沙尘暴卷起漫天的黄尘C.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D.扫地时,空中尘埃飞扬【分析】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证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分子很小,用肉眼直接观察不到分子.【解答】A、炒菜时,香味四处飘逸,是香气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B、沙尘暴卷起漫天的黄尘,属于固体小颗粒运动,是机械运动,故B错误;C、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是米粒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C错误;D、扫地时,空中尘埃飞扬,属于固体小颗粒运动,是机械运动,故D错误.故选A.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给篮球打气时要用力,说明气体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B.老师在擦黑板时,在一束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这就是分子运动C.起重机利用钢丝可以把重物提升,而钢丝不断,说明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D.煮汤时放些盐,汤就有味儿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析】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据此分析判断.【解答】A、给篮球打气时要用力,说明气体分子间有斥力,但分子之间同时存在引力,故A错;B、分子很小,分子的运动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灰尘的运动属于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B错;C、钢丝不断,说明分子间只有引力,但分子之间同时存在斥力,故C错;D、煮汤时放些盐,汤就有味儿了,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正确.故选D.5、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有较大的引力B.液体很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C.液体很难被压缩的主要原因是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D.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其分子作用力大【分析】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的距离变化时,相互作用力就会随着变化,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变化的更快;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稍大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解答】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存在引力,但并不是只有引力,故A错误;B、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液体很容易流动,不能说明液体分子间只有斥力,故B错误;C、液体很难被压缩的主要原因是液体分子间有较大的斥力,但并不是只有斥力,故C错误;D、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其分子作用力大,故D正确.故选D.6、两种不同的物质可以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现象.此现象不仅说明物质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且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_.【分析】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这一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答】两种不同的物质可以自发地彼此进入对方,这种现象称为扩散,扩散说明了分子不停的运动,并且也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隙.故答案为:扩散;间隙.7、满满一杯水中,放入一汤匙白糖,水也不会溢出,说明水分子之间有_________,过一会,整杯水都变甜了,这说明分子在_____________,还发现水温越高糖溶得越快,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分子间存在间隙;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解答】糖放入后水没有溢出,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空隙,糖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使得水和糖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水变甜了,是因为糖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水中,与水分子混合在了一起;水温越高糖溶得越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答案为:间隙;不停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8、“破镜不能重圆”是因将玻璃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没有__________.【分析】解本题需掌握分子间作用力的条件: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10倍的时候,分子间既无引力,也无斥力.【解答】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的硬度大,不像铅硬度小,玻璃放在一起不容易发生形变,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故答案为:远大于分子间平衡距离,作用力.9、在栀子花开的时候,校园里到处都闻得到栀子花的清香,这是一种扩散现象.对此现象的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明显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分析】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扩散现象不但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还体现了分子之间有间隙.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解答】A、固体之间也可以发生扩散现象,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扩散现象本身就是由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就越快,扩散就越明显;D、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可以彼此进入对方,还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故选A.10、扩散现象()A.只发生在气体之间B.只发生在液体之间C.只发生在固体之间D.可以发生在任何物体之间【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也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解答】扩散现象是指物质从一个物体运动到另一个物体内的现象,这说明分子在运动且分子之间存在空隙;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同时分子之间也存在间隙,所以扩散现象不仅发生在气体、液体、固体之间,任何物体之间都会发生扩散现象.故选D.11、我们的家乡环境优美,四季如画,国内外游客写下了许多赞美烟台景象的诗文.下列语句是我们从报刊杂志中摘录的,其中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初春的果园鸟语花香B.盛夏的海滩微风轻抚C.深秋的塔山红叶纷飞D.隆冬的田野大雪茫茫【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直径很小,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见的.【解答】A、初春的果园鸟语花香,是芳香油分子运动的结果,是分子运动.故A符合题意;B、盛夏的海滩微风轻抚,是空气的流动,不是分子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深秋的塔山红叶纷飞,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隆冬的田野大雪茫茫,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A.物质是分子组成的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析】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答】由于烟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在空气中进行扩散,所以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故选D.13、中午放学回家,一进门就闻见饭菜的香味,这说明()A.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分子的体积很小C.分子间有间隔D.分子是可分的【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回答:分子很小,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闻到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有气味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们吸入鼻孔,就嗅到了气味.【解答】A、闻到饭菜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此项正确.B、闻到饭菜的香味不能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此项错误.C、闻到饭菜的香味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只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D、闻到饭菜的香味不能说明分是可分的.此项错误.故选A.14、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部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A.一切物质的分子部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间存在间隙【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条件,即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解答】两块表面平整的铅放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下面能吊起重物,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选B.15、下列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弱的是()A.黄金B.水银C.水D.空气【分析】固体分子间距离最小,分子间作用力最大;气体分子间距最大,分子间作用力最小;液体介于中间.【解答】在固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比较强,分子间距最小,因而,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在液体中,分子力的作用较弱,分子在一定限度内可以运动且具有流动性.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占有一定的体积.在气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更弱了,因此气体分子能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故选D.16、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铁块难以被压缩B.铁丝难以被拉断C.打开的香皂,能闻到香味D.磨光的铅片和金片,在室温下压紧五年后,可以相互渗入约1mm深【分析】分子动理论指: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通过以上内容联系生活中的实际分析各个选项.【解答】A、铁块难以被压缩是因为组成铁块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故A错误;B、铁丝难以被拉断是因为铁丝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B正确;C、我们能闻到香皂的香味是因为香皂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和分子间的引力无关,故C错误;D、两块相互压紧的铅片和金片,是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使分子进入了彼此的空隙中,故D错误;故选B.1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拉断铁丝B.用胶水能把两张纸粘合在一起C.固体能保持一定的形状D.磁铁能吸引铁钉【分析】根据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特性进行分析.磁铁能吸引铁钉,是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不是分子间的作用力.【解答】A、要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铁丝拉断铅,是因为铁分子间有引力.故A 不符合题意.B、用胶水把邮票粘贴在信封上,是胶水分子和纸分子间有引力.故B不符合题意.C、固体能够保持一定的形状,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起主要作用的是分子引力.故C不符合题意.D、磁铁能吸引铁钉,是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故D符合题意.故选D18、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运动,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力.【分析】构成物体的分子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解答】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压缩固体比较困难就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故答案为:无规则运动;斥.19、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_____和______.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根据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来判断.【解答】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固体分子被紧紧吸引成一堆,固体间的作用力相当大,固体间分子的距离最小,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比液体要大;液体分子间作用力较大,分子则较紧密堆积,分子与分子的距离较大,所以液体间的作用力比气体大;气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弱,分子间的距离最大.所以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大到小排列的次序一般是气体、液体、固体.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一般是固体、液体、气体.故答案为:引力;斥力;气体、液体、固体;固体、液体、气体.难题1、甲、乙、丙三幅图中,能形象地描述气态物质分子排列方式的是()甲:分子排列规则,就像坐在座位上的学生.乙:分子可以移动,像课间教室中的学生.丙:分子几乎不受力的作用,就像操场上乱跑的学生.A.甲B.乙C.丙D.乙和丙【分析】固体分子间距离小,作用力大,分子位置固定,宏观上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具有流动性;液体分子间距略大,作用力小,分子位置不固定,宏观上有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气体分子间距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分子极度散乱,宏观上无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本题是把学生类比为分子.【解答】甲、同学之间的距离很小,约束力很大,每个同学的位置固定,和固态分子的特点相似;乙、同学间的距离略大,约束力很小,每个同学的位置不固定,和液态分子的特点相似;丙、同学间的距离很大,约束力几乎没有,每个同学的位置极度散乱,和气态分子特点相似.故选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力拉铜丝,铜丝不断,说明固体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B.给瘪篮球打气时要用力,说明气体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C.校园大扫除,只见灰尘在空中飞舞,这就是分子运动D.打开香水瓶盖,鼻子很快就能闻到香水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答题.【解答】A、铜丝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用力拉铜丝,在分子间引力作用下,铜丝不断,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A错误;B、给瘪篮球打气时要用力,是因为在打气过程中受到气体压力的作用,与分子间的斥力无关,故B错误;C、组成物质的分子很小,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分子,校园大扫除,灰尘在空中飞舞,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错误;D、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打开香水瓶盖,分子不断运动而扩散到空气中,所以鼻子很快就能闻到香水味,这说明了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故选D.3、物质世界多姿多彩,从浩瀚宇宙到微观世界,所有都体现物质的不停运动和发展.以下与物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能再分割B.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比原子更小的微粒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D.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决定,与分子力无关【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所有的原子有相似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就是原子;物质不同状态由组成物质的分子排列、分子间的作用力决定.【解答】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故A错误.B、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对象就是原子,故B错误.C、分子是由原子组成,各种原子都有相似的结构,故C正确.D、物质的不同物态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是由分子的排列及分子间的作用力决定的,故D错误.故选C.4、机场安检过程中,防暴犬功不可没.即使隔着多层包装,防暴犬也能嗅出炸药的气味,这说明组成炸药的分子()A.一直处于静止状态B.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C.相互之间存在排斥力D.相互之间存在吸引力【分析】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就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解答】即使隔着多层包装,由于炸药的分子是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当炸药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时,防暴犬就会闻到炸药的气味.故选B.5、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的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子的四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分析】气体分子极度散乱,分子间距很大,作用力很小,具有流动性.【解答】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瓶子里的气体减少,由于气体具有流动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因此下面的气体分子会向上运动,充满整个瓶子.故选D.6、下列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漫天飘扬的柳絮B.夏天闻到青草的芳香C.秋天萧萧落下的树叶D.冬天漫天飞舞的雪花【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称为扩散现象;由于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运动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但可以通过气味、颜色的变化来体现.【解答】A、春天漫天飘扬的柳絮,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不符合题意;B、夏天闻到青草的芳香,是气体分子的运动,属于扩散现象,符合题意;C、秋天萧萧落下的树叶,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不符合题意;D、冬天漫天飞舞的雪花,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不符合题意.故选B.7、下列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粘在了一起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碎纸屑C.用吸管从瓶里吸出饮料D.通电螺线管吸引大头针【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条件,即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以及对分子动理论知识的掌握.【解答】A、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两个铅块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符合题意;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碎纸屑,是摩擦起电现象,不符合题意;C、用吸管从瓶里吸出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不符合题意;D、通电螺线管相当于一个条形磁铁,能够吸引大头针,不符合题意.故选A.8、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如图甲所示);静置十天后,无色清水与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的界面变模糊(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B.此现象说明了分子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C.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液体中的分子不具有分子动能D.放置时间越长,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解答】刚开始时,水与硫酸铜溶液两者各自独立,界面分明.由分子动理论可知,水分子和硫酸铜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上面的水分子要向下运动,进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同理硫酸铜分子向上运动,进入到上面的水中,时间越长,两者混合的越均匀.故:AC错误,B正确.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与放置时间无关,D错误.故选B.9、用如图所示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____________(填“A”或“B”)瓶.【分析】扩散现象,是指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两只瓶内的气体颜色变化,来反映二氧化氮气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由于空气的密度小于二氧化氮气体,所以一般情况下空气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解答】二氧化氮气体的颜色是红棕色的,而且比空气的密度大,空气要处于二氧化氮气体的上方,所以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B.故答案为:B.10、东亚文化之都--泉州,风景秀丽.如图,能说明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是()A.森林公园桃花花香阵阵B.天柱山薰衣草落叶归根C.清源山缤纷秋叶色彩梦幻D.九仙山雾淞玉树琼花【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运动是微观上的运动,肉眼看不见的;机械运动是宏观上的运动.【解答】能闻到公园里花香阵阵,是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薰衣草和树叶下落,都是宏观上的机械运动,肉眼能看得见的运动.故B、C 错误;“雾凇”是凝华形成的,是物态变化,不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故D错误.故选A.11、如下图所示,根据分子动理论说明:①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分子间___________;③分子间___________.【分析】分子动理论中提到: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空隙.根据各个图片的信息,对其进行具体说明.【解答】第一幅图中,墨水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整杯水可以全部被染色.第二幅图中,铅块之间存在引力,使两个铅块连成了一个整体,所以可以让台灯悬挂在下边.第三幅图中,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存在空隙,所以混合后总体积比两个体积相加之和要小.故答案为: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存在引力;存在空隙.12、分子间存在一个平衡距离r0,分子间距离为r0的位置就叫做平衡位置(数13、如图所示,是电子显微镜下的金原子,从其排列方式上我们可以推断,金原子间有___________(填“很强”、“较强”或“微弱”)的作用力,如果我们用更先进的仪器去研究金原子,发现金原子_____(填“有”或“没有”)进一步的结构.【分析】(1)固体中分子作用力比较强,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中分子作用力较弱,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占有一定的体积;气体中分子作。

【单元练】(必考题)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单元练】(必考题)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经典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一定越大B.一个物体的内能越大,它的温度就一定越高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就一定会升高A解析:AA.同一个物体质量不变,故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具有的内能就一定越大,故此项正确;B.一个物体的内能越大,它的温度不一定越高,有可能它的状态正在发生变化,比如正在熔化,故此项错误;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不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此项错误;D.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不一定会升高,有可能它的状态正在发生变化,比如正在熔化,故此项错误。

故选A。

2.如图所示为密封了一段空气柱的注射器。

若迅速下压活塞,此过程中()A.密封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B.密封空气的内能变大C.能量转化情况与热机的做功冲程相同D.主要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注射器内空气的内能B解析:BABD.迅速向下压活塞,活塞压缩空气做功,活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使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此过程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故A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C.热机在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上面实验中能量转化情况与热机的做功冲程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是1:3,质量之比是2:1,若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是()A.1:6B.3:2C.2:3D.6:1B解析:B【分析】知道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质量之比,并且吸收相同的热量,利用吸热公式求两物体升高的温度之比。

由题知,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1:3c c =甲乙质量之比:2:1m m =甲乙吸收热量之比:1:1Q Q =甲乙由Q cm t =∆吸可得,两物体升高的温度之比11:::3:21231Q Q t t c m c m ∆∆===⨯⨯甲乙甲乙甲甲乙乙故ACD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甲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我们会看到硝化棉燃烧;如图乙所示,玻璃瓶内装有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并用气筒往瓶内打气,会观察到瓶塞跳起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活塞的机械能直接转化为硝化棉的内能B.图乙中,当瓶塞跳起时可以观察到瓶口出现白雾C.图乙中,在瓶内装少量的水,是为了增大瓶内水蒸气的含量,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D.甲、乙两图都说明了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2.如图所示为密封了一段空气柱的注射器。

若迅速下压活塞,此过程中()A.密封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B.密封空气的内能变大C.能量转化情况与热机的做功冲程相同D.主要是通过热传递改变注射器内空气的内能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天的中午时分,海边沙子比海水热,是因为沙子吸热多,海水吸热少B.在寒冷的冬季,地窖里面放桶水能防止冻坏蔬菜,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放热多C.物质的比热容跟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状态无关D.在盛夏的夜晚,微风一般从陆地吹向海洋4.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温度和内能都不变B.我们不敢大口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C.物体温度一旦降到0℃,那么物体的内能就变成零D.两个内能相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有可能发生热传递5.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是学好物理的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B.功率小的机器比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慢C.夏天,往地面洒水降温主要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D.机械做功时,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大6.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知()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升高得多7.甲、乙两种固态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都是非晶体B.第6min甲物质的状态是固液共存态C.甲的熔点比乙的熔点高D.在0~8min内甲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保持不变8.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c铝>c铜),相互接触后,则()A.内能由铜转移给铝 B.最终铝、铜温度相同C.不发生热传递D.无法判断9.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个物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大的物体温度较高B.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小的物体温度较低C.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小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大的物体D.放出相同的热量后,比热较大的物体可以传热给比热较小的物体10.对于图中所示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两个压紧的铅块能吊起钩码,主要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B.乙图中活塞向下运动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C.丙图中小朋友下滑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丁图中软木塞飞出时,管内水蒸气的内能增加11.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C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C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

九年级物理内能的利用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内能的利用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内能的利用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一、内能的利用选择题1.炎热的夏天,一辆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洒湿了被晒得发烫的柏油路。

下列关于洒水车的分析,正确的是()A. 若提高洒水车的热机效率,就可以增大燃料的热值B. 若燃料燃烧更充分,就可以提高洒水车的热机效率C. 洒水车的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的总量不变D. 往柏油路上洒水,主要是通过做功改变路面的内能【答案】B【解析】【解答】解:A、热值是燃料的特性,与热机效率无关,A不符合题意;B、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有效利用的能量,提高热机的效率,B符合题意;C、洒水车洒水时,质量减小,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的减小,C不符合题意;D、往柏油路上洒水,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路面的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热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2.如图所示,2016年10月17 日,中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十一号由长征火箭推进加速升空,关于此过程说法错误的是()A. 火箭推力对飞船做了功B. 飞船的动能和势能不断增加C. 火箭升空是利用压强与流速的关系D. 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飞船的机械能【答案】 C【解析】【解答】解:A. 火箭推力对飞船做了功,故A正确;B.飞船的动能和势能不断增加,故B正确;C.火箭升空是利用力的作用时相互的,故C错;D. 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飞船的机械能,故D正确。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内能》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正确的起()A.卢瑟福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以再分B.电子、原子核、原子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C.“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排斥力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2.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说法正确的是()A.0℃的冰块内能为零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D.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C的水没有内能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D.内能小的物体不可能将内能转移给内能大的物体4.《舌尖上的中国》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

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含有的热量增加D.拌:香葱和豆腐加入少许调料搅拌即可入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5.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10℃的冰块没有内能C.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D.物体温度升高,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6.下列有关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B.同种物质质量越大比热容就越大C.比热容大的物质吸热能力弱D.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7.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着陆返回地球。

“嫦娥五号”返回器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发热发光,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返回器的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的B.返回器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的C.返回器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成动能D.上述说法均不对8.在空气中,将热水倒进玻璃杯中,玻璃杯会变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含有的热量减少B.水将温度传给了玻璃杯C.玻璃杯增加的内能小于水减少的内能D.玻璃杯升高的温度一定等于热水降低的温度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要用力,说明气体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B.室内扫地时,在一束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这就是分子运动C.用力拉铁丝,铁丝不断,是由于分子间有引力D.新冠病毒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传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10.关于运动与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能够闻到花的香味,说明花香分子在不停的运动B.草原上奔跑的马群,说明马的分子在不停的运动C.运动场上奔跑的运动员不具有能量D.教室内亮着的电灯,不具有能量11.下列关于内能、热量、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用电风扇吹风使人感到凉快,是因为电风扇可以减小空气的内能B.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0℃的物体没有内能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D.热胀冷缩中的“热、冷”指热量12.重庆美食名扬四方,吸引全国各地旅客来“打卡”,如图所示是大家常见的美食,其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小面——刚煮熟的小面冒“白气”是汽化现象B.酸辣粉——酸辣香味四溢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C.回锅肉——炒肉时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肉和菜的内能增加D.重庆火锅——当汤沸腾以后,把炖汤的火调小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二、填空题13.凭肉眼人们无法看到组成物质的分子及物质微小的内部结构,对组成物质分子的认识是通过分子的宏观现象进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内能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及解析一、内能选择题1.下列有关内能和比热容的说法正确的是()A. 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B.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 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作为冷却剂D. 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答案】C【解析】【解答】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热运动具有的动能及分子之间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分子的运动是永不停息的,0℃的物体的分子也在运动,所以其内能不会为0,A 不符合题意;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但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B不符合题意;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即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可作为冷却剂,C符合题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仅与物质的种类和物体所处的状态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内能是物体内部具有的能量,是由内部的分子运动造成的,比热容是物体的吸热能力,不同的比热容比热容不同.2.一大块铁和一小块铁的质量之比是5∶1,则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A. 5∶1B. 1∶ 5C. 1∶1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解答】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热量、温度没有关系,故答案为:C.【分析】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热量、温度没有关系。

3.浙江大学的科学家制作出了一种新型防菌“纳米纸”,这种纸“油水不沾”,细菌也无法停留在上面(如图).则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纳米纸”的分子不可再分B. “纳米纸”的分子不能做无规则热运动C. “油水不沾”的原因是分子间无空隙D. 纳米纸上互相靠得很近的两滴水能自动结合成一滴是因为分子引力的缘故【答案】D【解析】【解答】A、因为分子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可以再分;A不合题意;B、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不合题意;C、分子之间永远是有空隙的,C不合题意;D、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分析解答本题: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信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存在间隙 .4.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会观察到棉花着火了,同时活塞向上弹起.关于这个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棉花着火说明筒内空气温度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B. 棉花着火主要是因为压缩气体做功使筒内气体内能增加造成的C. 活塞向上弹起是因为筒内气体膨胀对活塞做功D. 活塞向上弹起是因为活塞撞到筒底受到弹力【答案】 D【解析】【解答】把空气压缩仪活塞迅速压下去,压缩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硝化棉燃烧.AB不符合题意.玻璃筒内硝化棉燃烧,筒内气体受热膨胀对活塞做功,活塞向上弹起;活塞并没有撞到筒底受到弹力作用,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活塞做功使筒中的内能增大,棉花点燃后内能增大对活塞做功,并非弹力.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后加热初温、质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较两种液体比热容的大小.多次实验表明,要让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的加热时间更长.以下关于该实验的操作及分析错误的是()A. 由下向上组装器材,搅拌玻璃棒是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B. 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大C. 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D. 利用本实验装置让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相同时间,可以比较燃料的热值【答案】 D【解析】【解答】A、为使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由下向上组装器材,搅拌玻璃棒是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正确;B、水的比热容比煤油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大,正确;C、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根据转换法,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正确;D、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使用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后使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吸热,通过比较液体升高的温度,根据Q=cm△t,得出不同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据此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为使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应由下向上组装器材,确保一次调整到位;搅拌玻璃棒是使水和煤油受热均匀;(2)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热量后,煤油比水升高的温度大;(3)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4)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根据控制变量法,要使用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后使相同质量的同种液体吸热,通过比较液体升高的温度,根据Q=cm△t比较不同燃料放出热量的多少。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B. 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C. 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原子【答案】B【解析】【解答】 A、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A不合题意;B、液体很难被压缩,因为液体分子之间存在排斥力,B符合题意;C、捏海绵使得它的体积变小,海绵中的空隙不属于分子间的空隙,C符合题意;D、电子的尺度比质子小,质子又比原子小,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不是宇宙的中心;B、分子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C、分子间存在着间隙;D、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组成了原子核 .7.下列事例中属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A. 钻木取火B. 蹦床运动C. 风吹风车转动D. 汽油机做功冲程【答案】 A【解析】【解答】A、钻木取火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A符合题意;B、蹦床运动中,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动能及蹦床的弹性势能相互转化,B不符合题意;C、风吹风车转动是风的动能转化为风车的动能,C不符合题意;D、汽油机做功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逐个分析各个选项中能量的转化情况后选择正确答案。

8.有两个温度和质量都相同的金属球,先把甲球放入盛有热水的杯中,热平衡后水温降低了t℃;把甲球取出,再将乙球放入杯中,热平衡后水温又降低了t℃,则甲球比热容c甲和乙球比热容c乙,大小的关系是()A. c甲<c乙B. c甲=c乙C. c甲>c乙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 A【解析】【解答】解:设两球的初温为t0,热水的初温为t1,甲球杯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为t2,则t2=t1-t,乙球放入杯中热平衡后水的温度为t3,则t3=t2-t=t1-t-t=t1-2t;△t甲=t2-t0=t1-t-t0,△t乙=t3-t0=t1-2t-t0,即△t甲>△t乙;∵甲、乙两球放入水中水温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相同,∴甲、乙吸收的热量,即:Q甲吸=Q乙吸;根据Q吸=cm△t得,Q甲吸=Q乙吸,即c甲m甲△t甲=c乙m乙△t乙,所以c甲<c乙。

A、c甲<c乙,故A错;B、c甲=c乙,故B错;C、c甲>c乙,故C正确;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故选A。

【分析】甲、乙两球,先后投入到同一杯水中,甲乙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水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由题知,两次水降低的温度相同,也就是水放出的热量相同,甲乙两球吸收的热量相同;而甲、乙两球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经吸热后,乙球的末温比甲球的末温低△t;由上述分析可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球,吸收相同的热量,乙球升高的温度少,所以乙球的比热容大。

9.关于内能和比热容的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白天在太阳的照射下,沙滩升温比海水快是因为沙子的吸热本领比海水大B. 温度低于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C. 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芯处温度会降低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内能的D.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答案】C【解析】【解答】A、白天沙滩升温比海水升温快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较小,A不符合题意;B、温度低于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B不符合题意;C、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是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C符合题意;D、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使温度有相应变化.10.如图所示为一个固体被均匀加热熔化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此固体的内能不变B. 此固体是晶体C. 在熔化过程中该物质的比热容变大了D. 在熔化过程中该物质的比热容变小了【答案】D【解析】【解答】在加热过程中,固体是吸收热量的,所以内能是增大的,A不符合题意;此固体熔化时温度一直升高,属于非晶体,B不符合题意;由于在相等的时间内固体吸收的热量是同样多的,由图示可知,当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时,固体的温度升高得越来越快,所以比热容是变小的,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升温是非晶体熔化的特点,通过温度升高加快,可知物体的比热容在减小.11.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C铝>C铜),相互接触后,则()A. 内能由铜转移给铝B. 内能由铝转移给铜C. 不发生热传递D. 无法判断【答案】 B【解析】【解答】解:已知初温相同,质量相同的铝块和铜块放出相同的热量,c铝>c铜,由热量公式Q=cm△t,可得:△t= ,由此可知,比热容大的温度降低的少,则铝的温度降低少,所以内能由铝转移给铜,故B 正确.故选B.【分析】要知到热量传递的方向,必须知道铝块和铜块谁的温度高,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那么,只需根据题意比较铝块和铜块谁的温度高了即可解答.12.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同时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都为35分钟,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物质的比热容随着温度升高在变小B. 在固态时,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C. 在10~25min内,乙的内能保持不变D. 甲和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相等【答案】B【解析】【解答】由图象知道,相同的时间内,甲的温度变化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越来越小,由公式Q=cm△t知道,甲物质的比热容随着温度升高在变大,A不符合题意;由图像知道,质量相等的甲乙都在固态时,加热相同的时间它们吸收的热量也是相等的,由Q=cm△t知道,此时甲升高的温度值小,所以甲的比热容大,B符合题意;由图像知道,乙是晶体,在10~25min内,加热时乙的温度不变,是其在熔化过程中,吸热内能会增加,C不符合题意;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比热容不同据公式Q=cm△t知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相等,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