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名句复习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词知识点整理《己亥杂诗》(精校版可打印)

题 目 解 读
“己亥杂诗”这样的题目你是看不出什么内容和情感的,由“其五”也只能判断出这是一组诗歌,不止一首。这一类的题目类似于“无题”,你学过哪些类似的“无题”诗?请你设想一下这些诗人如此命题的原因何在?
创 作 背 景
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己亥年,这一年诗人辞官离京,返回杭州,后又北上接迎家眷,在南北往返的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即兴写下了一首又一首诗,共写成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这是第五首。
(4)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来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名称大约起于南朝。各家对其解释并不一致,有人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六言绝句较为少见。
(5)七言绝句属于格律要求比较严格的近体诗。首先是篇幅固定。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总共二十八字。其次是押韵严格,表现为通常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其次还要讲究平仄,即要求符合平仄律,就是在一般情况下,以两个音节(两个字)为一个音步,平仄交互安排。
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满怀无限离愁正对着白日西下,
吟鞭东指即天涯。
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东指:东方故里,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浙江。即:到。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赴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
(2)干支纪元:“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元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苦闷之情的诗句是: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词中指生不逢时的句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4.屈原《远游》中有句云:“惟天地之无穷,哀
人生之生勤。”本诗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初中语文
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七年级下册
《春夜洛城闻笛》
1.诗中以声传情的诗句: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2.诗中集中抒发闻笛感受的诗句: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
1.诗中借写眼前景色,点明路途遥远的句子: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反映诗人面对前路迢迢,不禁回首故乡,却愁 思萦怀的诗句: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木兰诗》
1.描写木兰奔赴战场时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描写边塞夜景,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 3.描写征朔气战传激金烈柝,的寒句光子照铁是衣:。 4.说明木兰战功卓著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木兰诗》中比喻作结,抒情议策勋论十二的转,句赏赐子百是千强:。
《己亥杂诗》
1.表现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甘愿牺牲自己,培植新 生力量的高尚品质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 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 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登飞来峰》
1.诗中表现诗人高瞻远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 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词句理解赏析(解析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文专项复习(部编版)

古诗文阅读-----词句的理解赏析【考点】:1炼字、虚词(新题型)2 句子的理解与赏析【知识梳理】:鉴赏古诗文中的字词(炼字)、名句是中考的必考内容。
炼字可以从字意、修辞的角度着手分析。
一般赏析的句子都有以下特点:情感积极向上,具有警示激励作用;蕴含哲理,发人深省;巧用修辞,意蕴深刻;融情(理)于景,情思幽深;用词精练传神等等。
名句赏析考察最多的角度是炼字、修辞,表现手法,其次还有写景、句式、哲理等。
【炼字】答题思路:1 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含义,如果该字(词)用了某种修辞手法,要点明;2 把该字(词)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还原内容,进行分析;3 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格式:“×××”意为······,(在这里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表现了)······地思想感情。
易失分点:①使用的修辞手法没有点明;②分析时表达的内容、情感、意境等空洞,泛泛而谈,应侧重于要求的字词来分析。
【句子理解与赏析】答题思路:1 判断该句是否使用了某种修辞或表现手法,若有,要先点明此修辞或表现手法。
古诗文中常用的修辞有比喻、拟人、对偶、夸张、互文、设问等,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融情于景、用典、铺垫、衬托等等,然后结合句子内容解释该修辞或表现手法;2 结合全诗或文本指出该句的作用,表达的情感等。
答题格式:运用······(修辞或表现手法)手法,写出了······,表达了······(情感、哲理等)。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原文+译文)1.《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5.《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贾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7.《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8.《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9.《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10.《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2.《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3.《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4.《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
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平时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完整word)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一)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赏析: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趣,其实却是独具匠心的大手笔。
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
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凡脱俗的气质,而这并非常人可与之共鸣的。
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陪伴着自己。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篁(皇)啸(肃萧)(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译文: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知从谁家响起了悠扬的笛声。
这美妙悠扬的声音,随着春风弥漫了整个洛阳城。
在这静静的黑夜里,忽然听到感人肺腑的折柳曲,有谁不为此勾起怀念故乡的情思啊!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着其他的事。
一曲笛声不期而响,夜深人静,清远而动听。
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自哪里。
“玉笛”,指玉制的笛,或是笛子的美称,或是羌笛的代称,不确定,存疑。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
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
唯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
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折柳”,即《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
“柳”谐音“留”。
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好版)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咏雪〔《世说新语》〕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那么是无信;对子骂父,那么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分开了,陈太丘分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答复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分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分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誉;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7、论语十二章〔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复习资料(含答案)

2019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一、直接默写1、水不在深,。
(刘禹锡《陋室铭》)2、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3、然则天下之事,,不知其二者多矣, ?(纪昀《河中石兽》)4、不闻机杼声,。
(乐府诗集《木兰诗》)5、水陆草木之花,。
(周敦颐《爱莲说》)6、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从此替爷征。
(乐府诗集《木兰诗》)7、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纪昀《河中石兽》)8、,可汗大点兵。
(乐府诗集《木兰诗》)9、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10、当窗理云鬓,。
(乐府诗集《木兰诗》)11、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纪昀《河中石兽》)12、,木兰当户织。
(乐府诗集《木兰诗》)13、山门圮于河,。
(纪昀《河中石兽》)14、,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15、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周敦颐《爱莲说》)16、将军百战死,。
(乐府诗集《木兰诗》)17、,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18、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乐府诗集《木兰诗》)19、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纪昀《河中石兽》)20、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21、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22、当出门看火伴,:同行十二年,。
(乐府诗集《木兰诗》)23、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24、,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5、,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纪昀《河中石兽》)26、乃石性坚重,,,渐沉渐深耳。
(纪昀《河中石兽》)27、,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8、凡河中失石,。
(纪昀《河中石兽》)29、,寒光照铁衣。
(乐府诗集《木兰诗》)30、,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31、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32、,关山度若飞。
(乐府诗集《木兰诗》)33、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34、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二、理解性默写(一)《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1.《木兰诗》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专项训练(含答案)古诗专项试题(答案)1.XXX在《登幽州台歌》中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诗人在《登幽州台歌》中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寞的情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望岳》中“造化XXX,阴阳割昏晓”一句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观和秀丽景色。
4.诗人在《望岳》中表现了勇攀高峰的壮志和气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追求卓越的哲理。
6.XXX在《游山西村》中写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话不仅描绘了山西村的美景,还寓意着希望在困境中仍然存在。
7.XXX在《己亥杂诗(其五)》中写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现了他不畏挫折、坚强献身的精神。
1.XXX在《竹里馆》中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表现了她孤独的情感;同时,“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则描绘了夜晚的美景。
2.《春夜洛城闻笛》中,诗人听到《折杨柳》的曲调,不禁思念家乡和亲人:“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XXX在《逢入京使》中表达了思乡怀亲之情:“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4.《晚春》中,诗人用杨花XXX的托物来表现自己勤奋努力、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XXX。
”1.XXX在《泊秦淮》中反映了官僚贵族以声色、歌舞、纸醉XXX来填补内心空虚的现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XXX在《贾生》中表现了当权者表面上重视人才、求贤若渴的态度:“宣室求贤访逐臣,XXX才调更无伦。
”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的“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富有哲理,表达了人生中的困境和挑战。
4.《约客》中的“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
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1.《木兰诗》写道,XXX从军是因为她看到了可汗大点兵的军令:“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答题
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 城闻笛》)
3.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 使》)
4.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5.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必答题
12.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 台歌》)
13.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14.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 飞来峰》)
1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 村》)
16.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 杂诗》)
3、从诗意(诗歌意思)方面赏析“荡胸生层云,决 眦入归鸟”颈联的两句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感受?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漾,睁大眼 睛,看那暮归的鸟群渐渐消失在崇山峻岭之 中,使人眼眶欲裂。诗人通过心中所感、眼 中所见,从侧面写出了泰山的巍峨壮丽。
4、赏析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说说这 句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8《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行军速度 快的两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抢答题
9 《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句子: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0 《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 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1《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 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16《爱莲说》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抢答题
17.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 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8.杜甫在《望岳》中,虚实结合,描写泰山神奇秀丽, 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9.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 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6.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 飞来峰》)
27.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西村》)
。(陆游《游
28.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 山西村》)
29.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 《游山西村》)
30.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 杂诗)
七年级下册 古诗文复习 (名句默写+赏析)
名句续写默写
(1)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3)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4)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5) 故园东望路漫漫 ,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 )
1、请描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两句展现的画面。
一座座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无路可行 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 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2、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 句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这两句诗常被后人引用,蕴含哲理,困境 中会出现希望和转机。无论前途多么难行难 辨,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就会出现光 明与希望。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2《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 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抢答题
1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4 《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5《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 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一联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 小天下”,字里行间充满了万丈豪情,不 仅写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泰山极顶 的决心,更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表达了诗人的伟大抱负。
巩固提升
1、《望岳》中诗人想像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表达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和兼济天下的远大 抱负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1.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 亥杂诗》)
32.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 淮》)
33.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34.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5.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36.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6《晚春》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 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的句子 是: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7《晚春》诗中拟人手法,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 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蕴含一个人“无才思”并 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句子
必答题
6. 朔气传金柝 ,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7.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8.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刘禹锡《陋室铭》) 9.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10.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11.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
7、透过《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我 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 的雄心的气概。
8、《望岳》中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 泰山的高大的句子是: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诗歌赏析
登飞来峰
王安石 (北宋)
整体感知
2、根据你听到的朗读,正确划分朗读节奏。 登飞来峰(王安石)
4、从诗歌感情方面赏析“从今若许闲乘月,拄 杖无时夜叩门”
“钟”字是“聚集”的意思,含有拟人 的意味,诗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说造 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把所有的神奇秀丽 都聚集在泰山上,既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 丽,也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割”字是“切断”的意思,这里诗 人把泰山比作一把直指云天的硕大无比 的宝刀,它把阳光切断,使得山的南北 两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明暗之景,突出 了泰山的高峻挺拔、遮天蔽日。
26.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含蓄地说 明了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 理的句子是:
政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27.赵师秀《约客》一诗中,描写江南梅雨时节清新幽静 可爱景色,交待深夜候客客不至的原因,衬托诗人孤寂, 无聊心情的两句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8.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 躁情绪的两句是:
必答题
17.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 淮》)
18.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 《贾生》)
19.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 。(杨万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20.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赵师秀《约 客》)
名句理解性默写
抢答题
5.《逢入京使》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 表达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 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寓示我们,在人生之路 上,我们要有更高的思想境界,才能看得更 远、走得更远。
1、诗中表现诗人虽然变化遇到挫折,但仍矢志 不改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诗中表现诗人不畏艰难,极具有深刻哲理的 诗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两 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人们怎 样的美好愿景?
这句诗叙述了江南农村春社日的热闹景象。 热闹的春社活动,表达除了人们祈祷一年风调雨 顺的美好愿望。同时,诗人在叙事中融入了描写 ,衣冠简朴赞美了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了诗人 对家乡人民的喜爱之情。
第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塔高,第二 句以“见日升”,从一个侧面衬写古塔耸 高,直入云霄。两句都是写塔高,为下文 直抒胸臆蓄势。
2、如何理解“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
诗句中的“浮云”意指生活中的各种困 难、障碍、挫折等;而“望眼”则指对理 想的追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抱负 和宽广的胸襟。
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给我 们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飞来峰上/ 千寻塔,闻说鸡鸣/ 见日升。 不畏浮云 / 遮望眼,自缘/身在 / 最高层。
诗意理解
高高的飞来峰上耸立着千寻高塔, 听人说地面晨鸡初鸣时,在塔上便可 看到红日高升。登上去就不用担心浮 云遮住远望的视线,因为我身在塔的 最高层。
1、从修辞角度谈谈你对“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 鸣见写秦淮河特有的夜间景致的句 子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4 《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借古讽今,批评统治者只顾 自己享乐,不顾国事,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一句诗是: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抢答题
25. 李商隐在《贾生》中借古讽今揭示唐晚期皇帝求仙访 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的句 子是: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6)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
(8)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 (韩愈《晚春》) (9)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 韩愈《晚春》) (10)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11)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12)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