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稿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分数除法》说课稿15篇

Bravery never goes out of fashion.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分数除法》说课稿15篇《分数除法》说课稿1一、说教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解决问题、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解决问题一样,本小节的教学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解决问题,也是由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相应的除法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了扩展,从而产生了新的解决问题。
这类解决问题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材安排仍采用先列方程求解的方法,加强了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解决问题的联系,重点帮助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量的准确分析,明确它是已知还是未知,以此来确定怎样用方程解。
此外也加强了方程解与算术除法解的联系,使学生通过方程解领会此类解决问题的特征,学会用算术法直接列式计算。
这样既培养学生灵活解答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并掌握检验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尝试、创新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两种方法解答解决问题的体会,感受获得成功体会的经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有良好的数学情操。
(二)教学重点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也是由于分数除法意义的扩展,相应的除法的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所扩展,而产生新的解决问题。
掌握这类解决问题的结构特征,能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决,是难点所在。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真正地落实新课程标准,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探索发现成为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让他们主动参与探索学习的过程,变教为主为学为主,提高获取知识的本领,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分数除法》说课稿(15篇)

《分数除法》说课稿(15篇)《分数除法》说课稿1一、说教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类应用题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材安排仍采用先列方程求解的方法,加强了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的联系,重点帮助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量的准确分析,明确它是已知还是未知,以此来确定怎样用方程解。
此外也加强了方程解与算术除法解的联系,使学生通过方程解领会此类应用题的特征,学会用算术法直接列式计算。
这样既培养学生灵活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会分析较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
(2)能列方程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是:能用方程正确解答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是:确定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
三、说教法、学法1.自主探究、寻求方法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寻求分数除法的解题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说过程1.复习铺垫(分两个内容)现价是原价的4/5;男生比女生多1/3;今年比去年少2/5;火车速度比汽车快2/9让学生来说说等量关系,找一找单位“1”合唱队有女生30人,男生比女生多1/3,女生有多少人?意图:解决问题中关键是找出题目中关键句的等量关系,所以安排了这一环节,一来是回顾,二来是在这里分散难点,以便在接下来出现一个完整题目,数量关系的分析能较为自然了。
2.教学新知改例题为男生比女生多1/3,女生有多少人?(补充)男生比女生少1/3,女生有多少人?比较的目的:为了让学生明白这里的等量关系不变,变的是其中的已知与未知的量,所以我们仍然可以顺着刚才的思路,把未知的量设为X,应该说学生是不会有困难的。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说课稿(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说课稿(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说课稿第【1】篇〗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7课时比的意义说教学内容:课本第53--54页例7、例8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4题。
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认识比的前项、比号和后项。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
3、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说教学重点:比的意义和求比的方法。
说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比同除法、分数的区别是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课前准备:课件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例7实物图提问:“2杯果汁”和“3杯牛奶”这两个数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你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的关系相差关系倍数关系二、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对两个数量用除法比较的基础上,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比。
(板书课题)1、教学比的意义。
(1)师:2÷3是哪个量和哪个量比较师述:用新的一种数学比较方法,可以说成果汁和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
(2)3÷2求得又是什么,又可以怎样说(3)小结:现在我们知道谁是谁的几倍或几分之几,又可以说成谁和谁比。
指出: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
因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那个数量与那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两个数的位置。
(4)出示试一试。
提问:图中的四个比分别表示什么含义讨论:如果把内中溶液里的洗洁液看作1份,水分别可以看作几份2、教学例8。
出示例题后,让学生填表。
提问:小军和小伟的速度是怎样求出来的900:15表示什么900:20又表示什么明确:900:15是小军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军走这段山路的速度;900:20是小伟走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就是小伟走这段山路的速度。
3、学习比的写法和各部分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1)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比的意义,在数学中,比还有这样的记法。
教师示范写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整数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整数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整数说课稿第【1】篇〗说学习目标:1.初步理解分数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2.在探究中发现,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说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说教学难点: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前几天老师在商场买了3包饼干,每包重100克,你们能提出一些问题吗?…3包饼干一共重多少克?1003=300(克)根据它改编成2道整数除法算式及问题300÷3=100(克)300÷100=3(包)小结:除法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二.引入新课如果把整数改成分数,上面的题又该怎样计算?100×3=3/10(千克)3/10÷3=1/10(千克)3/10÷1/10=3(包)通过对比,它们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改写两道除法算式:12×1/2 15×1/3三.出示说学习目标:1.初步理解分数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2.在探究中发现,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现在老师手中有4/5升的果汁,现在要把这杯果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升?画一画,算一算学生展示计算成果:4/5÷2=4÷2/5=2/5(升)4/5÷2=4/5×1/2=2/5(升)通过比较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可以用分子除以这个整数,分母不变。
也可以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如果把果汁平分成3份,又该怎样计算?让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第二种方法简单通用。
五.质疑再探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共同探讨六.课堂检测练习:用你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面各题。
4/5÷3=2/9÷2=1/3÷4=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以整数说课稿第【2】篇〗说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60第五单元信息窗1—分数除以整数。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6 教案、说课稿、反思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第6课时解决问题(三)教学内容:P41页例6以及练习九1、4、5题教学目标:1掌握列方程求两个未知量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写出等量关系式。
3、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使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决复杂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旧知导入:1、课件出示线段图:女生人数,引导学生根据以前学习的知识说数学信息。
2、课件出示:男生人数,现在将两者比较说一说。
引导学生们发现,当我们将不同的人数作为单位“1”时,就会出现不同的分率,这样的两个分率是倒数关系。
(二)探索交流1.出示例题。
2.阅读与理解。
(1)阅读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生:下半场的得分是上半场的一半。
我们班全场的得分是42分。
3.分析与解答。
(1)同伴交流,理清关系,找到单位“1”。
(2)学生汇报上半场+下半场=全场得分 将上半场作为单位“1”,下半场是上半场的12。
我们可以设上半场为X 分,下半场为12X 分. X+ 12X=42 (1+12)X=42 32X=42 X=42÷32X=42×23X=2828×12=14(分) 师:还可以怎样解决呢?引导学生思考,找到其他解决方法。
(如果有学生汇报,就分析学生的方法。
如果没有学生汇报,就讲解书上的第二种方法。
)老师讲解我们可以设下半场的得分x 分。
那么上半场的得分是2x 分. 2x+x=423x=42X=42÷3X=142x=2×14=28(3)对比分析、优化方法。
师:不同的方法,相同的结果。
刚才这几种方法,都很有道理。
请大家分析对比一下,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还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思考,第一、二种用方程解答的方法,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顺向思考,就能找到等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分数除法》说课稿15篇

《分数除法》说课稿15篇《分数除法》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部分内容属于“数与代数”中这一领域,是在学过分数乘法应用题、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学习分数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分数有一定的理解,掌握了分数乘法、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认识了倒数,能运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3、教学目标:(1)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2)在解方程中,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解决问题切实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懂得学习数学的意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4、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用方程正确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
二、说教法、学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成功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所以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收集信息、独立思考、发现关系、提出问题,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解决问题。
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允许学生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选择自己最合适的解决方法,变“教师教”为“引导学”。
三、说教学流程:基于上述分析,我为本节课设计了以下四个基本环节:引入新课、收集信息——比较发现、得出结论——实践应用、拓展提高——全课小节、达成共识。
(一)引入新课、收集信息: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法国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卢梭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课程伊始我先播放一段轻松、欢快歌曲。
(播放视频)在这轻松、和谐的氛围里,孩子们愿意把他们喜欢的课间活动讲给我听?2、收集信息、提出问题:随即出示教材中的情境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场景引入,获取基本的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试着解决。
分数除法说课稿(通用4篇)

分数除法说课稿(通用4篇)分数除法说课稿(通用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末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提供的分数除法说课稿(通用4篇),欢送。
在改编成求每盒重多少千克的问题情境下,引出相应的三个除法算式:○13003=100(克)=0.1(千克)○20.33=0.1(千克)○33/103=1/10(千克)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比拟,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小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3.练习:1217=2042.81.5=4.22/34=8/320412=()4.21.5=()8/34=()20417=()4.22.8=()8/32/3=()在前两步理解意义的根抵上,及时安排相应的稳固练习。
分别是三种形式的乘法算式,不计算直接写出相应除法算式的商。
如:2/34=8/3,8/34=(),8/32/3=()(二)自主探索,掌握算法。
第一步:教学4/521.创设问题情境:没有的乘法算式,你还会计算4/52这道分数除法吗?○1鼓励尝试计算;○2组织全班交流;(预设学生反应):方法A.因为22/5=4/5,所以4/52=2/5这是受刚刚所学除法意义的影响,迁移而来;方法B.4/52=42/5=2/5大局部是看到4与2的倍数关系,想固然的在计算;可能小局部能从数的组成进行解释。
方法C.4/52=4/51/2=2/5课前预习过;但能说清为什么的恐怕很少。
2.引导理解方法B和C。
○1师:4/5里面有()个()/(),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个()/();○2师:在长方形里折一折,涂一涂,再来解释两种方法。
○3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在先请学生进行解释的根抵上,引导思量:4/5里面有()个()/(),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个()/();在局部学生有所感悟的根抵上,引导学生进一步验证,根据课前提供的五等分的长方形纸片,要求学生折一折、涂一涂,再来进行解释。
六年级分数除法说课稿

六年级分数除法说课稿六年级分数除法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
分数除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
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法和求倒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分数除法教学的起始课,为学生以后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除法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知道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在本册知道了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和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这些已有的知识为学生探索本课新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分数乘法的过程中,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探索出了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学生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对于折纸活动很感兴趣,在“玩”的过程中能够感知分数除以整数的基本算理,可以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和折一折、图一图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形成计算技能。
3、在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转化的美妙与魅力。
体验其中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分数除法一般算法的理解。
这是因为要将除以一个数转化为乘以它的倒数,在运算形式上由除法转化为乘法,变化较大,而学生往往由于思维的定势,一时不容易接受。
所以本课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验和验证中自主体验和感悟。
五、教学流程为此,我设计了一下的教学环节,并采取了相应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数学说课稿《分数除法解决
问题》
教师通过说课,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理清教学的思路。
这样就可以克服教学中重点不突出,训练不到位等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说课稿《诚实与信任》,欢迎大家借鉴!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类应用题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材安排仍采用先列方程求解的方法,加强了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的联系,重点帮助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量的准确分析,明确它是已知还是未知,以此来确定怎样用方程解。
此外也加强了方程解与算术除法解的联系,使学生通过方程解领会此类应用题的特征,学会用算术法直接列式计算。
这样既培养学生灵活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会分析较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
(2)能列方程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是:能用方程正确解答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是:确定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
主持人女:是啊,看到这些画面,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怎能不高兴、激动。
我们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而高兴,我们为国旗的再一次升起而激动。
三、说教法、学法
1.自主探究、寻求方法
让学生充分自主探究、寻求分数除法的解题方法。
2.设计教法体现主体
课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这节课我本着“充分预设,关注生成”的态度,让学生自主的探究,解决数学问题,获取数学经验”。
在现实情境中,有意识地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规律、归纳概括的全过程,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让他们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说过程
1.复习铺垫(分两个内容)
在上课时一开始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找出表达作者对勤奋观点的句子,学生都能正确回顾,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作者的主旨,学生以一种积极的状态投入学习。
接着组织学生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结合司马光的具体事例,通过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细细咀嚼,理解司马光手中的“鲜花”是什么,他是怎样“用汗水浇灌出来的”?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主要采用学习的迁移,自主开展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同样讨论童第周手中的“鲜花”是什么?和“他是怎样用汗水浇灌出来的?”这样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领悟“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这一过程中始终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资源,使课堂教学为学生服务
总之,在《观潮》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应用了电化教学的先进手段,发挥了课堂教学“三为主”的调控作用,围绕“注意积累写作材料”的重点,训练项目,教师注重导方法、导技能,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又渗透了思想教育,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当前,教育正面临着由“应试”转向“素
质”教育的重大改革,信息革命的浪潮正加速着教育技术化的进程。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加强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培养跨世纪的人才而努力奋斗现价是原价的4/5;男生比女生多1/3;今年比去年少2/5;火车速度比汽车快2/9
让学生来说说等量关系,找一找单位“1”
合唱队有女生30人,男生比女生多1/3,女生有多少人?
意图:解决问题中关键是找出题目中关键句的等量关系,所以安排了这一环节,一来是回顾,二来是在这里分散难点,以便在接下来出现一个完整题目,数量关系的分析能较为自然了。
2.教学新知
改例题为男生比女生多1/3,女生有多少人?
(补充)男生比女生少1/3,女生有多少人?
比较的目的:为了让学生明白这里的等量关系不变,变的是其中的已知与未知的量,所以我们仍然可以顺着刚才的思路,把未知的量设为X,应该说学生是不会有困难的。
例题与补充题的比较是考虑到,比单位“1”多(少)几
分之几的区别,数量关系不一样了,其中未知与已知的量是相同的。
也可以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