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_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二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第二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https://img.taocdn.com/s3/m/607fa884cc22bcd126ff0ca5.png)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案《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课型:新授课姓名:潘中泽年龄:39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单位:枣庄市第十七中学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能力:培养正确认识祖国现状和历史的能力。
知识: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教学内容分析:本项目是从两个方面展开:一、炎黄子孙一脉相承,由台湾回归的话题切入,进一步引入海外华侨对祖国贡献。
二、我与祖国共命运,从民族精神的理解到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在学生对祖国的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了初步了解,这个项目是把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到全球华人的范围。
引导学生认识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全世界华人的共同心愿,教育学生继续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立志为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设计思路:由于本项目的知识点以理解为主,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思路是就以材料引导、强化认识为主。
课本的材料需要更新的选择新的材料以加深学生的影响。
体现新课标的“三个贴近”原则。
教学方法与策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要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结合起来,按照“三贴近”的原则,情境创设,集体阅读、讨论,自主探究以及讲读等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研读教材,准备与台湾历史及爱国精神有关的材料。
2、学生:收集有关台湾的知识,爱国的故事。
第二课我们共有一个家教学重点:“我爱你,中国”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集体阅读、讨论,自主探究以及讲读等方法。
课时安排:本课计划用2课时授完。
第二课时(总第6课时)教学内容:讲述本课第二个项目——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21页)(教师展示材料后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如何理解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这种民族情结?说一说本地有什么祭祖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看法与同学分享。
八年级政治上册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案 鲁教版 教案
![八年级政治上册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案 鲁教版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9dff6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png)
思考讨论
欣赏感受
思考 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
过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师举例:
1、丁肇中的故事
2、学成回国报效祖国的学子
3、海外赤子的爱国心
问题: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总结:祖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生养、抚育我们的母亲。我们对祖国母亲的依恋和热爱之情被时代传诵。
幻灯展示
抗洪救灾的解放军战士
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做?
课题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2、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提高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
1、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2、各民族互相团结互相交往的表现?
课前新闻讨论(5-10分钟)
一、新课导入
播放Flash《黄帝传说》
师总结: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增强爱国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本课小结:
作业:
A、1、目标检测相关试题
2、查找中国古代文明资料并制作课件
B、目标检测相关试题
课后记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时,补充的材料发挥了理想的作用,如丁肇中坚持用国语发表获奖感言;海外华侨捐款1亿美元修建奥运水立方;深深的打动了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情感教育作用。通过flash万里长城永不倒体现的民族精神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本节课的爱国主义教育目的达到。
问题:1、你还知道其他的关于黄帝起源的传说吗?
2、黄帝的传说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
师总结:远隔千山万水,割不断民族的血脉;历尽百年沧桑,凝聚中华儿女爱国真情。作为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他乡或是异地,都会为中华民族的兴盛而骄傲,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自豪。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案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56140176c66137ee0619b6.png)
授课老师
张芳芳
科目
政治
教学对象
初二学生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能力:培养运用历史,现实材料分析问题、归纳观点的能力以及搜索整理材料的能力。
知识:了解台湾的历史,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2、至有在国内才能报效祖国,海外华侨华人在国外是不能为祖国做贡献的(错全球华人同根同祖,炎黄子孙一脉相承。实现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中华腾飞,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众多华人华侨的共同心声。许多海外华人,虽长期漂泊海外或侨居异国他乡,却心系祖国。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他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和关注着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他们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促进世界各国的经济繁荣、文化交流,为世界各民族的和睦相处以及世界的和平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不是只有在国内才算是为祖国做贡献)
※当“非典”向人们袭来时,无数白衣天使又谱写了新的奉献之歌
……
思考体验,分析原因
引导学生体验新知
思考交流:
结合导学P17页观点碰撞,谈谈你对台湾问题过去、现在、将来的看法
小组合作,请大家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谈一谈
第一轮检验学习效果
辨析:
1、我们还是未成年学生,爱国只是口号而已,长大以后才能真正爱国(错“国破则家亡,国兴则家昌”。人们总是在祖国这一特定的社会共同体中生活、学习和工作。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每个人对于自己的祖国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所以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是每个人对祖国应尽的义务,当然我们青少年也不例外)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https://img.taocdn.com/s3/m/9a3bc69cdaef5ef7ba0d3cd2.png)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材分析]:《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东西南北中》的最后一篇课文。
本课教材由四部分内容组成,即“感受香港”、“走进澳门”、“遥望台湾”、“搜集港、澳、台的相关资料”。
让孩子感受香港、澳门的风光及回归的喜悦,激发对祖国和党的热爱。
让学生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感受两岸人民期盼统一的迫切心情。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除了知道香港、澳门特别有名的风景区,其他的知之甚少,尤其是香港、澳门的回归,学生那时都还没有出生,所以对这件事情没有任何感觉。
应该说,香港、澳门回归的教学离孩子们的生活比较遥远。
所以我把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作为难点。
而把香港、澳门的美丽风光作为重点,让学生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后仍然繁荣富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就学生来说,海峡两岸尚未统一的历史事实距离他们的生活比较遥远,在学习中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对台湾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产资源也知之不多,通过课前的资料收集,让学生对台湾产生热爱、向往之情。
[教学目标]:1. 了解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的美丽风光,知道港澳回归祖国的时间。
2. 回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镜头,激发学生对祖国和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
3. 初步了解台湾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物产,感受台湾海峡两岸人民期盼统一的迫切心情。
4.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相关内容,提高收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是祖国领土上的三颗明珠,知道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准确时间,清楚台湾和大陆尚未统一的事实。
2. 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举国欢庆的大事,回归后继续保持繁荣稳定的实际情况。
3. 知道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感受两岸人民期盼统一的迫切心情。
[教学难点]:1、了解香港、澳门屈辱的历史。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加深对香港和澳门的了解。
二、教学过程设计(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人才济济,生活在这片幸福的土地上的炎黄子孙——我们都是……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板书课题)。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https://img.taocdn.com/s3/m/dda7c34b33687e21af45a9f1.png)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分析及设计说明广饶县花官初中:杨洪英课题:《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课型:新授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是在学生学习了《我爱你中国》这一内容的基础上引入的。
使学生热爱祖国这一情感的进一步升华。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对前面知识的拓展,又是学生爱国感情的进一步延伸。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升华思想,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能力:培养运用历史,现实材料分析问题、归纳观点的能力以及搜索整理材料的能力。
知识:了解台湾的历史,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3、教学重点:炎黄子孙一脉相承4、教学难点:民族精神5、教法:导结探究式6、学法:三步学习法(探究、反思、记忆)7、教学用具:多媒体部分课外书麻将二、教学过程及主要内容:(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多媒体展示视频:今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全国人民通过各种形式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全球华人华侨更是通过各种形式支援灾区,出钱出力,播放以上感人画面。
2、学生:分组讨论,谈对以上视频内容的感想。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视频,让学生充分体会了全国人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与合作精神。
)3、教师:总结:全国人民及全球华人华侨的壮举告诉我们一个伟大的道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板书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教师: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被称为龙的传人吗?学生:因为龙是我们的代表。
出示:有关图片:甲骨文、龙形玉器、华表等。
教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的图形和文字,在很早就已经开始出现了,在我国出土的大量甲骨文中,就频繁出现"龙"字以及龙的图案,并在红山和良褚文化中出土龙形玉器. 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标志,所以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八年级政治上册《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d244f081c758f5f61f6724.png)
课题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使用人全体编号05课型新授课课时 1 主备人备课时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能力目标】尊重不同民族的传统和习惯,培养与其他民族友好交往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台湾的历史,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炎黄子孙一脉相承难点:伟大的民族精神教具多媒体电子白板教法学法点拨、指导、参与讨论、启发讨论、欣赏、感悟、体验历年考点中考考点:(1)2008年中考以填空题的形式考了“民族精神的核心”。
(2)2010年中考以励志的形式考了“如何与祖国共命运”。
县学情调研:(1)为什么要与祖国共命运?(2)如何与祖国共命运?板书设计教学过程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我们都是龙的传人炎黄子孙一脉相承我与祖国共命运为什么要与祖国共命运?如何与祖国共命运?教学过程环节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共唱歌曲《龙的传人》。
师:这首歌欣赏完后你会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师:是呀,远隔千山万水,割不断民族的血脉;无论身处他乡或是异地,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板书:我们都是龙的传人)齐唱《龙的传人》谈谈自己的感受进入新课学习5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炎黄子孙一脉相承活动一:出示图片“海外华侨寻根祭祖,共话血脉亲缘”。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海外华侨会如此虔诚地朝拜祖先?——教师总结活动二:出示材料《乡愁》(1)说一说“乡愁”的含义。
(2)列举史实,说明台湾两岸人民是骨肉兄弟。
(3)材料展示:“两岸三通”政策,为改善台海关系带来了新的春天。
欣赏图片、分组讨论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的感人事例,学生边展示边讲解。
师补充举例:(1)丁肇中的故事。
(2)海外华侨华人以捐款、祝福的方式支援灾区。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后反思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698eac3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16.png)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后反思根据教材特点,在教学中我设计以下几个教学亮点:1、情景导入,奠定情感基调。
在课初,我播放“龙的传人”歌曲,为整个课堂营造爱国氛围,并巧妙揭题。
这样的设计打破了沉闷死板的教学气氛,以先“声”夺人之势抓住了学生的眼球,为整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2、图片、视频双管齐下。
由于香港、澳门距学生距学生生活较离,所以我在了解香港、澳门风光的环节出具了大量的图片,并配上了解,除了教材里提及的三个景点外,我还减少了香港迪斯尼乐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了解,这样的设计大大地加深了港澳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
在体会港澳耻辱史和重回的环节时,由于时间距学生很离,所以学生对此比较生疏。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其中链接了两个视频,并使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土地割予和回归祖国的猛烈情感对照,拉入了学生与之的时间距离。
3、生生合作、师生互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多处生生合作探究,如小组合作准备澳门风景介绍。
除此之外,我还设计了师生互动环节,如介绍香港迪斯尼乐园环节时,由师生共同完成。
这样的设计避免了课堂教师唱主角的误区。
“教学就是一门惋惜的艺术。
”课前的千设万计倒有课堂上的任一分解成,在教学过程中,发生了很多的问题,例如——1、课堂语言不够严谨。
在课堂上,我的引导随性而成,有些不能很自然地导入下一个环节,或者无意识地重复着,这样影响了课堂的效率。
2、课件和教学过程无法较好地协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件起著很关键的促进作用,但有时我无法很对点地出具课件,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3、对学生估计不足,对学生的突发情况缺乏教学机智。
由于第一次接触学生,所以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这对课堂上搜集学生信息产生了影响,所以指名回答时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今后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八年级政治上册咱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材分析鲁教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咱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材分析鲁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c98e1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c1.png)
八年级政治上册《咱们都是龙的传人》教材分析鲁教版第一单元咱们都是龙的传人(第四时)本学期总第4时本单元第4时授时刻年月日题咱们都是龙的传人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育酷爱祖国、保护祖国统一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台湾的历史,明白台湾自古以来确实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初步熟悉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培育运用历史、现实材料分析问题、归纳观点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教师:同窗们,歌声中唱道:“洋装尽管穿在身,我心仍然是中国心,我的先人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流在内心的血,彭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异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什么缘故即便身着洋装、生在异乡也改变不了一颗火热的中国心?阅读试探合作探究、全部中国人民的一起心声是什么?二、如何看待海内外华人华侨?3、如何熟悉中华民族精神?4、北京市的那个中学生什么缘故被称为“合格的中国代表”?讨论交流展示交流、祖国统一,民族腾飞。
二、关切支持祖国建设,增进了世界经济和和平的进展。
3、力量源泉,悠长历史文化的灵魂与传统。
4、用实际行动保护了国家的尊严。
学生展现反馈总结师生互动板书设计一起心声炎黄子孙一脉相承台湾问题咱们都是龙的传人华人华侨我与祖国共命运民族精神个人与祖国宏扬爱国主义精神担负历史责任后习题处理教后记。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设计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1ae7c07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6b.png)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设计《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能力:培养与其他民族成员友好交往的能力。
知识: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材料分析法、谈话法教学用具:投影、中国地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介绍2005年国民党主席宋楚瑜访问大陆其中的一项活动拜见皇帝陵的材料和图片。
思考:他为什么要拜见皇帝陵?学生讨论得出:我们是炎黄子孙请学生讲:炎帝皇帝的故事,华夏的由来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有哪些心愿?表表心愿:实现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教师问:这些心愿都实现了吗?学生讨论:在祖国统一方面,还存在着台湾问题。
时事纵横:学生谈自己对台湾问题的看法设想:回归的办法。
民族团结方面:得出:不能掉以轻心。
(教师注意补充内容,拓展时事)解决的好办法是实现祖国的富强,祖国在富强方面的情况,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教师指导学生看书)学生讨论:海外华侨的大力支援。
改革开放,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
教师引导:在祖国的危难之时,是什么精神激励中国人民不断努力,勇往直前?出示图片:虎门销烟的图片、铁人王进喜的图片、98年抗洪图片,奥运会图片(学生感受民族精神的伟大)学生得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成为我们奋斗的精神力量,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灵魂的传统。
投影出示材料:一名中学生参加联合国大会时,要求升起中国的国旗的材料。
思考:这位中学生为什么会被称为“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给我们什么启示?得出:对外交往中,我们应该维护祖国的尊严,自己的言行应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我们应该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正确的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正真把爱国之志转变成报国之行。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https://img.taocdn.com/s3/m/fda3a506a300a6c30c229fe3.png)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案设计草堰中学:何倩倩课题: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一、教与学目标1、了解台湾的历史,初步认识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2.理解我与祖国共命运的道理’懂得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3、树立与祖国共命运的理念,以民族精神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教学重点:对台湾问题的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及意义。
三、教学难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四、教法与学法设计:教法:创设情境、案例引导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五、教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龙的传人》,教师提问:歌词中的“龙的传人”指的是什么人?(二)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说出本节课主要内容;指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标划。
(三)合作探究(小组讨论)1.为什么说炎黄子孙一脉相承?活动一:展示幻灯片:宝岛—台湾师问1:这是我国的哪里?问题2:你对台湾的历史了解多少?展示幻灯片:台湾历史简介问题3:通过材料你得出什么结论?问题4:我们愿意自己的祖国统一吗?问题5:你认为台湾人民愿意祖国统一吗?活动二:现代诗展示朗诵: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启示:《台湾民众要求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国家》学生结合课本总结: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共同愿望。
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众多海外华侨的共同心声。
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活动三:老师问1: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我们的民族是如何表现?问题2:从第一次大阅兵到现在,从我们被嘲笑万国武器到现在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我们是怎么做的呢?(中国人自强不息)总结出了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思维拓展:我们怎样在生活中发扬“这种民族精神?”【教学反思】在学这一框题时,我结合两岸关系发展的新进展这一热点时事,结合教材进行补充,这既抓住了教材的重点,又体现了时事,符合中考的要求,突出了思品学科的特点。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反思03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反思03](https://img.taocdn.com/s3/m/f5c2b0ac69dc5022aaea0051.png)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反思《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教育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
我们关注学生的道德需要,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喜闻乐见的活动,提高品德课课堂教学实效。
关注学生道德需要就是要关注儿童的道德生活,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道德需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利用多途径、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再创设相应情境,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更深刻的了解,唤起学生个体道德需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探索、发现、评价,从而获得自我感知、自我陶冶、自我激励的效应,使外在的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在的道德要求。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要求学生在了解香港、澳门、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的同时,也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在上了这节课之后,我有一点点小想法:一、情境融入课堂作为地理题材的品德课,知识目标要求准确规范,但不求系统性;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示的第一张图就是中国地图,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这张地图所说的话是:“这是一张中国的大陆版块”。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中国的面积包括海洋和陆地,而我们平时通常会把海洋面积忽视,所以教师的引言信息要准确,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认识。
其次,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挖掘教育主题中的情感因素,适当补充一些鲜活的素材,形成能激活学习热情,诱发学生思考,开展行为实践的活动化教学。
如课前一曲《龙的传人》的情景,吸引了学生,同时营造了课堂爱国氛围,并自然点题,奠定了本课的情感基调。
在课堂中,教师指导借助课件展现动态的香港风情,学生能感受到的是香港集美食、购物、文化于一体,再转入回归前的香港,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形成明显的对比,加深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渴望早日回到祖国怀抱的情怀。
情境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气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高涨,在愉悦的状态中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二、感悟激活课堂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人的认知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自主建构。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反思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28521ea844769eae109ed39.png)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参考《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反思翁燕丽虽然有同事开玩笑说翁翁你也是久经沙场啦!应该不会紧张了吧,其实我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坚不可摧,说实话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抱怨自己的抗压能力太差。
不过每一次的历练我都会有不少的收获。
qva3v60TqN虽然刚开学就知道本学期要参加区品德课堂展示活动,但选择哪一课来上就困扰了我很长时间,就在我犹豫不定的时候,接到了教研员韩老师的电话,这下再也不允许我举棋不定啦!根据自己现在所教的是三年级,又翻阅了全册教材,最后就选择了《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这一课。
qva3v60TqN《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东西南北中》的最后一篇课文。
本课教材由四部分内容组成,即“感受香港”、“走进澳门”、“遥望台湾”、“搜集港、澳、台的相关资料”。
qva3v60TqN课前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除了对香港有一点点了解外,其他的知之甚少,尤其是港澳的回归,大部分学生没有任何感觉。
应该说,港澳的教学离孩子们的生活比较遥远。
qva3v60TqN所以如何在短短的一节课拉近学生与港澳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香港、澳门这两颗明珠有更多更深的了解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开始我就想到了借助现代媒体技术,通过图片、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香港的美丽风光,但第一次试教下来,因为大部分都是我在介绍,整堂课显得特别沉闷,所以赵老师等给我提了一些建议,需要改变一下形式,让课堂活跃起来。
qva3v60TqN之后,我把欣赏香港风光图片我解说的环节做了调整,我用展板的形式课前在班里举办香港风光图片展,把我介绍改为学生介绍,这样不单单是形式上的改变,更是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很多。
qva3v60TqN可是第二次的试教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有些环节上先后需要适当调整。
对于香港过去被割让的历史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陌生,需要弱化。
视频的画面质量、播放时间也需要改进等。
《龙的传人》教学反思
![《龙的传人》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8ce8fc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7.png)
《龙的传人》教学反思《龙的传人》教学反思(通用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龙的传人》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龙的传人》教学反思篇1在学《龙的传人》这堂课时,我和孩子们情感充沛,感情激荡。
首先我以情激情,以情动情,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学生感情激发的情境——请高文娥同学给大家表演唱《龙的传人》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
到大家最为熟悉的歌曲部分时全班情不自禁齐声高歌,此刻,教师情、学生情、作者情形成了一个“情感场”。
学生在这一“场”中学习语文,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教学后,对怎样使孩子对龙的认识更加立体、丰满,我进行了一些思考。
如果教学时运用网络,能让学生充分感知龙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传承,龙文化对中国人性格的塑造、龙文化对民族精神形成的作用。
此外,如果让学生在“龙文化”层面上进行一种尝试性或趣味的练习,比如:交流龙的传说故事、龙的诗歌、龙的成语、龙的绘画,本地龙文化的现象等等,这样,就本课而言,更有利于我及时考察学生文本的掌握程度,进一步的激发学生探究龙文化的兴趣。
所以在本周的班会活动中设计安排了以上活动,对本课教学进行了丰富有益的补充。
《龙的传人》教学反思篇2执教了《龙的传人》,感到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教材的定位应更精准。
既然已经利用了网络这一平台进行教学,那么,网络应该发挥出更大的效应。
学生对龙的精神的内涵理解是否只能停留在文本所呈现的层面,还是应该运用网络,进一步的拓展。
这是语文教师必须思考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
我认为应该让学生在朗读课文、上网浏览、汇报交流过后,脑海中对课文所表达的思想、人文内涵要达到这样一种理解的高度: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奋发、自豪。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https://img.taocdn.com/s3/m/ac4e7a150740be1e650e9a62.png)
初二下学期思想品德学案第3周第1课时总2课时课题:《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一)编制人:王金英【学习目标】1、情感: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热爱祖国、维护统一的情感。
2、能力:培养运用历史、现实材料分析问题、归纳观点的能力以及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知识:了解台湾的历史,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理解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我与祖国共命运。
课前延伸:1、欣赏歌曲《龙的传人》,2、谈一谈你对“龙的传人”的理解?自主学习(请同学们仔细认真阅读课本,相信能找出下列问题)1、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什么?2、我们怎样看待台湾问题?3、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是什么?4、伟大的民族精神内容和作用是什么?5、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或为什么我与祖国共命运?)6、弘扬民族精神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小组探究材料分析1、材料一:全国上下一盘棋,华夏儿女一家人。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然经历了无数的灾难,但从来没有低头和屈服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一种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作支撑。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从中央领导到广大群众,从企业家到普通员工,从海外华侨到港澳台同胞,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天真活泼的孩子,莫不慷慨解囊争相捐款,莫不尽已所能出一份力。
一时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可见支援灾区的实际行动,到处都是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的长长队伍。
材料二:2008年5月22日,记者从中国残联获悉,中国残联将与李嘉诚基金会合作,为在汶川地震中因伤致残的人员全部免费装配假肢和配发轮椅。
材料三:2008年5月26日第6届电影节在戛纳落幕。
虽没能获奖,但华语影人在本届电影节上却以另一种形式“绽放在戛纳”。
(1)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2)材料中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精神?(3)透过三则材料,你感到的是什么?2、2006年2月27日,陈水扁宣布,终止“国家统一委员会”运作,终止“国家统一纲领”适用,遭到了国际社会和海内外华人华侨的一致反对。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反思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cf1d3016c85ec3a87c2c5c8.png)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教学反思《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是本书的重点,也是难点,涉及的内容多、跨度大、知识零碎,但是考试占分值多,问了几个有经验的教师,都说这课难讲,课堂是死气沉沉,而且没有新的教学资源案例,时事性材料少,想了将近一周,也木有太大的眉目。
教参中说教材是在“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这样一个主题下,把台湾问题、海外华人、民族精神等问题整合在一起,如果没有一条主线把他们穿起来就会支离破碎,最后我决定设立这样几个板块:同根生(台湾问题)——爱国情(海外华侨)——民族魂(民族精神)——报国行(怎样做),后在宋老师的建议下将爱国情这一板块合并在同根生板块中,因为一节课如果板块过多的话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会变成堆积而不精致。
在材料选择上,作为政治老师首先不能犯政治性错误,这是最低级的,在“海外华侨华人心系祖国”这一内容上,我竟然把2011感动中国人物:麻风病孩子的台湾妈妈——张平宜放上,台湾人怎么能算是海外华侨华人呢!?这种错误以后不能再犯!在课堂组织形式上,步入初二年级,很明显我对他们的要求加大了,知识点要求背过,课堂提问,学案落实,我现在觉得每节课我都上的“好累”,我仔细反思,我累不是因为对学生要求严格,而是自己的课堂好像相比七年级少了不少东西——互动,学生说的越来越少,很多结论是我自己得出来的,小组合作基本没有了,课堂讨论基本取消了,今天梁艳杰老师告诉我说“热闹的课堂并不一定就是好课”,我得承认以前我追求我的课堂是热闹的,自由的,但是现在我好像走极端了,从热闹一下子到了死悄悄,没有了生机,我要自我反思一下我的应试心理太厉害了,其实能力才是最重要的,课堂讨论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归纳能力,现在我却自己一言堂,我的新课程理念全扔掉了!如果学生的能力有了,其他的都不在话下,能力和考试并不是一对矛盾。
另外,我现在我越来越发现因地制宜的重要性了,各个班的差别太大了,同样的问题,可能在一个班2分钟解决了,因为2个孩子就能回答全面,可在另一个班就需要7-8分钟才能解决,我需要摸透每个班的习惯和脾气,对症下药,改变教学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一)情境展示、创设话题活动1:欣赏歌曲、情感共鸣多媒体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教师:同学们,歌声中唱道:“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为什么即使身着洋装、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一颗火热的中国心?学生回答:(略)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谈谈这个话题——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板书: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活动2:新闻大家2010年04月05日,千流同源,万脉归宗。
农历庚寅年清明节,万余名海内外华人代表齐聚陕西黄帝陵祭祀大殿前,共同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心中的人文圣地,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源地,自古以来,尊祖、爱祖、祭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延续至今。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每年清明节,都有大批的台湾、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专程与祖国大陆同胞一起参加祭祖盛典,共抒祖国统一的宏愿,同发民族复兴之豪情。
教师:我们如何理解海内外炎黄子孙的这种民族情结?请同学们谈谈对这则新闻的感想。
学生首先分组相互交流,其间教师到各组巡回与学生交流。
然后各小组选出代表发言交流。
教师:作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何地,都会为中华民族的兴盛而骄傲,为祖国的日益强大而自豪。
下面让我们听听一位离开家乡的游子的诗。
活动3:走进美丽的台湾(1)配乐诗朗诵《乡愁》。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诗中“我”的乡愁是什么?请你谈谈对这首诗的感受。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乡愁”的意思)(2)各组派代表通过多媒体展示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图片、文字资料等)。
教师引导学生谈一谈看到这些资料后的感受。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
在中国古代文献里,台湾被称为“蓬莱”、“贷舆”、“员峤”、“瀛洲”、“岛夷”、“夷州”、“琉球”等。
①早在三国时期,吴国就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即今台湾。
②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于泉州府同安县,正式对澎湖和台湾进行管辖。
③1624年,荷兰、西班牙殖民者相继入侵台湾;1642年,荷兰排挤西班牙独占台湾。
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⑤1683年,清康熙帝时,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
⑥1895年甲午战争,清朝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⑦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收回台湾。
⑧1949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败退台湾,台湾与大陆再次分裂。
(3)再读《乡愁》,你想对台湾说什么?学生回答:(略)教师: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人民渴望统一,渴望团聚。
亲情割不断,两岸必将实现统一!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许多海外华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他们都心系祖国,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和关注着祖国的建设和发展。
活动4:网上大搜寻学生分组通过多媒体展示搜集到的网上有关爱国华侨的典型事迹。
第一组:倾资办学光耀青史嘉庚精神流芳百世:介绍著名的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忧国忧民,爱国爱乡,倾注毕生精力和全部家产创办了集美学校、厦门大学等知名学府,为祖国教育事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事迹。
第二组:故国情深:丁肇中为祖国做贡献的事迹。
第三组:爱国精神,见重环宇:海外侨胞为祖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特殊贡献的事迹。
第四组:抗洪救灾显真情:宣汉县归侨侨眷、华侨华人抗洪救灾显真情的事迹。
教师:许多海外华侨华人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勤劳、勇敢、坚毅、智慧。
他们的足迹遍布世界七大洲,他们把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为促进世界各国的经济繁荣、文化交流,为世界各民族的和睦相处以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
活动5:畅所欲言多媒体显示资料:林则徐虎门销烟、铁人王进喜、九八年抗洪、抗击非典的四幅图片。
当帝国主义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时,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了中国人的尊严。
当日寇的铁蹄践踏在华北平原时,回民支队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当一些外国人预言,中国人离不开“洋油”时,像铁人王进喜一样的中国石油工人,把中国贫油的帽子抛到了太平洋里去。
当无情的洪水扑向人们的家园时,一个个普通的战士用血肉之躯筑成了冲不垮的大堤。
当奥运会上升起五星红旗时,多少中国人都掩饰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
当“非典”向人们袭来时,无数白衣天使谱写出了新的奉献之歌。
畅谈话题:是什么精神不断激励着中国人民勇往直前?其中最感动你的是什么?学生交流、畅谈(略),教师引导点拨,使学生逐步认识到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教师: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鼓舞中国人民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孙中山说过:“做人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
”每个人对于自己的祖国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正可谓:“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
”今天,我国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请看图片,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右面这幅图的背景以及对我们的启示。
学生介绍及谈启示(略),教师引导、点拨。
教师:2003年11月,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
加入世贸组织拉近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它使我们面临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
因此,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这方面,北京市的一位中学生为我们树立了好的榜样。
板块6:榜样在线小品表演:学生表演根据教材25页北京中学生的事例编排的小品。
教师出示思考问题:这位中学生为什么会被称赞为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引导学生讨论:我们应该为祖国做些什么?自由组合小组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作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同学们现在一定也有许多感想,下面我们进行一项活动——真情大放送。
(三)学以致用拓展探究活动:真情大放送——祖国,我对您说奶奶告诉我:宁念家乡一撮土,不恋他国万两金。
爷爷告诉我:国泰民可安,国强民也富。
爸爸告诉我:家和日子旺,国和万事兴。
妈妈告诉我:大河有水小河流,国有村有家才有。
叔叔告诉我:位卑未敢忘忧国。
祖国,我对您说……活动主题:设计一句或一段话,抒发热爱祖国或期盼祖国统一、亲人团聚的情感。
活动要求:语言简练、朗朗上口,紧扣主题,具有积极向上的内涵。
活动程序:分组自主创作,先是组内交流,选出最佳的句子,全班交流。
在学生交流时,教师适时地给予点评,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将课堂气氛引入高潮。
接着播放歌曲《龙的传人》(声音放低,做背景音乐,教师小结):通过今天我们一起探讨,认识到全世界华人同根同祖、血脉相连,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凝聚力和生命力的民族。
我们了解了台湾的历史,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
希望同学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精神,自觉维护国家统一,立志为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而勤奋学习,自强不息——最终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一.学生分布情况:八年级分10班,有学生40人。
二、思想状况分析:通过观察了解,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
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太能主动的学习,部分同学有上进心,但主动性不够,需要老师的引导,但也有10%左右的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能积极主动的完成学业,甚至能完成老师没有布置的作业。
大部分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他们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不知所措。
渴望与他人交流,存在早恋心理;生理上进入迅速生长发育时期,心理上进入一个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加上家庭因素影响,极易形成烦躁、逆反心理;由于生活空虚,缺少爱、缺少交流,零花钱作祟,容易沉迷于网络;……他们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如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篮球等各种兴趣。
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太稳定。
有个别的学生情绪波动大,容易激动,怕吃苦,不愿劳动,甚至个别的还有耍“小皇帝”脾气的。
(三)、学习状况分析:八年级是一个产生剧烈变化的时期,更是一个危险的时期,也是一个爬坡的时期,是一个分水岭。
第一类:学习有一定的基础和很浓厚的兴趣.学生成绩稳定。
第二类:基础差,但热情有,方法不当。
第三类:学习有一定的基础,但因各种原因成绩(如懒、上课纪律差易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不想上学的思想作怪等)就是提不上来。
第四类:基础差,没有太大的兴趣,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
三.今后措施八年级学生学习阶段至关关键,一方面由于年龄小,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自控能力缺乏,但逆反心理已经萌芽,这就使得师生之间相互沟通和强化课堂秩序成为必然。
另一方面,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否至关重要,学习成绩容易出现分化。
为使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意识,避免成绩分化,采用“先学后教”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技巧,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
在“先学后教,分层教学”基础上,加强对一部分学生的培优工作,使学习优秀者一直保持在领先行列,引领和鞭策其他学生,努力拼搏,迎头赶超,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1、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
2、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和学习方法三方面入手,帮助部分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推进计划,加强对学生个人目标的过程监督。
把握基础,提高学生能力为主.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组织教学,变有效课堂为高效课堂,落实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和分层辅导。
3、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学情检测,掌握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态。
4、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效果分析本课通过活动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合作学习的平台。
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用活动引领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本课教学设计鲜明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直观的感性材料,创设情境,开展了如新闻大家谈、网上大搜索、畅所欲言、真情大放送、榜样在线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板块,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开阔思路,以互动、交流、合作、探究为特点,让学生动起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语言表达等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行为实践能力,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最为可贵的是,该设计强调师生之间的民主合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遵循学生心理认知及其发展规律,营造了和谐的教学氛围。
教材分析“我们都是龙的传人”这一项目把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拓展到“全球华人是一家”这个更大的层面,引导学生认识实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华腾飞是全世界华人华侨的共同心愿,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立志为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