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史纲要 简答题部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6分×5题]1、为什么说清中叶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到了它的尽头?答: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各级官吏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
经济上,史无前例的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
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读书人动辄以片言只语获罪,整个社会万马齐喑,一片死寂。
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驰,军纪荡然,不堪一击。
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清中叶以后,中国社会由盛转衰,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到了它的尽头。
2、简述中国资产阶级的双重特点和性格。
答: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大都拥有规模较大的企业,经济力量企业比较雄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系比较密切,中下层所办企业一般规模较小,资金较少,经营状况远不如上层所办的企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系比较少,且矛盾较大。
民族资产阶级在其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其力量薄弱,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斗争中缺乏彻底的革命性。
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重特点和双重性格,决定它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3、简述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
答:中国工人阶级具有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又有其特点:第一,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劳动条件差,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又毫无政治权利,其革命性最强。
第二,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从地区上讲主要集中于上海、广州、武汉、天津等大城市,从行业上讲主要集中于纺织、面粉、采矿、铁路等行业,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
第三,它主要是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的,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整理
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但是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
1、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变法的主要活动。
维新派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活动:(1)向皇帝上书。
(2)著书立说。
(3)介绍外国的变法。
(4)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
2,19世纪末,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要问题及意义(1)主要问题有三个: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2)意义: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这场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论战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进一步开阔了新型知识分子的眼界,解放了人们长期受到束缚的思想。
通过论战,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维新变法政治运动的帷幕随之拉开。
3、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小农经济是其基本生产结构。
(2分)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分)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上,形成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2分)4、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1)长征的胜利粉碎了蒋介石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红军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事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2)红军长征胜利实现了我党北上抗日总方针。
长征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把党中央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奠基在西北、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前沿阵地的战略任务,为党和红军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5、简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及其特点。
(1)五种经济成分分别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1分)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1分)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1分)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分)(2)其特点是: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本身具有过渡性。
6、八一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第一,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而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
中国近现代历史纲要简答题
《中国近现代历史纲要》简答题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两部分 P13-14(含: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是什么?)答: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是大官僚与大买办的结合。
民族资产阶级一方面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争中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其力量薄弱,又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斗争中缺乏彻底的革命性。
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特点和双重性,决定它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2.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形成及其特点 P14答:近代中国诞生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中国工人阶级的很大一部分比中国资产阶级的年龄和资格更老一些,它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也更广大一些。
中国工人阶级具有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又有其特点:第一,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其革命性最强。
第二,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
第三,它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因此,中国工人阶级是近代中国社会中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
3.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P19-20答:自1840年至1919年,中国人民为反对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斗争,但都失败了,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腐败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阻碍了中国人民的广泛动员和组织。
这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屡遭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
进入近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经过工业革命,经济和技术飞速发展,而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局面没有改变,必然导致被动挨打。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4、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P28-29答:一、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二、它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近代史纲要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答案(完整版)
简答题1.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什么?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1840-1919年西方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5次大规模军事战争是什么?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动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83年,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主要是: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4. 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武装起义是什么?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5.列举5位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
吉鸿昌,佟麟阁,赵登禹,赫梦龄,张自忠,左权,孙立人赵一曼冯玉祥杨靖宇李宗仁6.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哪三大改造?1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7.1921-1949年中国存在的3种主要的政治力量是什么?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8.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论述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及其补充条约、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这是中国人民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的影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论述
简答1、简述洋务派兴办洋务的主要内容。
【隐藏答案】正确答案:【兴办近代企业。
军用企业,创办24个兵工厂。
为解决军事工业原料和交通运输,19世纪70年代开始兴办民用企业。
建立新式海陆军。
分别建成的有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
北洋水师是清政府海军的主力。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培养懂得西方科技的专业人才,先后创办新式学堂30多所,先后派遣4批120名幼童赴美学习。
2、《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方案及其意义是什么?【隐藏答案】正确答案:【《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田地分九等,好坏搭配,16岁以下减半。
意义:《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
3、简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隐藏答案】正确答案:【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4、简述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隐藏答案】正确答案:【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5、|19世纪末,维新派对封建主义妥协的主要表现。
【隐藏答案】正确答案:【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而是幻想通过和平、合法手段实现君主立宪制。
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但却没有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思想上,维新派提倡学习西方,却仍要借古代圣贤孔子之名“托古改制”。
6、简述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它的实质是什么?【隐藏答案】正确答案:【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医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和兴学堂。
实质是: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这场论战为维新变法运动做了。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论述
综述云变幻的八十年三、简答题1.近代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简要说明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3.简要说明民族资产阶级的来源及其特点。
4.简要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5.正确认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意义是什么?四、论述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2.试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3.怎样理解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革命和现代化的关系)?[参考答案及解析]三、简答题1.鸦片战争前夜,中国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空前尖锐,清朝统治危机四伏,逐渐走向衰落,其原因是:(1)经济上,封闭的自然经济和封建统治者所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
小农经济曾有利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但同时又束缚和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
从汉代以来,封建统治阶级以农为本,以商为末,重本抑末。
这种观念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上,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这种封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体制,巩固了封建统治,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思想与文化上,实行严厉的文化专制主义政策。
严重抑制了社会思想和文化的进步与发展,致使整个思想文化界万马齐喑,一片沉寂。
(4)国防力量微弱,军备废弛。
与此同时,在世界格局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清朝统治阶级却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致使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2.(1)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
中国工人阶级是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一个新的阶级。
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产生了中国近代第一批产业工人。
从60年代起,洋务派创办的军工和民用企业里,又产生了另一批产业工人。
7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和发展,又产生了另一批产业工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精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精选50题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P12)为什么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答:鸦片战争以后,一方面,中国的主权独立受到侵犯,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逐渐沦入了国家政权形式上仍然存在,而主权受制于外国列强的半殖民地社会。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的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封建社会,而是一个半封建社会了。
2.(P14-15)简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答: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
前者是民族矛盾,后者是阶级矛盾。
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一是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
二是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P35-36)简述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答:第一,维新派和守旧派之间的论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一是要不要变法。
守旧势力坚持“祖宗之法不能变”。
二是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三是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第二,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
这场论战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的准备。
2.(P31-32)简述洋务派兴办洋务的主要内容。
答:第一,兴办近代企业。
洋务派最早兴办的是军用工业,30余年中先后创办24个兵工厂。
第二,建立新式海陆军。
分别建成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南洋水师、北洋水师。
北洋水师是清政府海军的主力。
第三,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3.(P24)简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答:第一,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及论述复习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及论述复习简答题1、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尖锐。
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登记制度。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2、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2)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监理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地价、按价征税、涨价归公、按价收买。
3、简述瓦窑堡会议的内容和意义。
答: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批评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关门主义的错误倾向;提出了再抗日的条件下与民族资产阶级重建同意战线的新政策。
瓦窑堡会议为迎接全国抗日新高潮的到来做了理论和整治上的准备。
4、简述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主要原因。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国民党统治去的整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
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答接收变成“劫收”,大发“胜利财”,从而使更多的民众期望破灭。
(2)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修养生息、和平见过的意愿。
实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5、简述毛泽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提出的主要思想。
答:(1)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2)在有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坚持工业和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共轭并举等“两条腿”走路的方针(3)正确解决好综合平衡的问题,处理好积累和消费、生产和生活的问题,处理好国家、集团和个人的关系,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6、《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方案及其意义是什么?答:《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田地分九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
16岁以下减半。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立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农民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
历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简答题汇总
1.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1)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纲领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2.中国工农红军铸就的长征精神是什么?1)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的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2)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3)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4)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5)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的新中国经济工作方针是什么?《共同纲领》规定:“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国家应调剂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4.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及特点是什么?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党在过渡时期有着两项互相联系的基本任务,即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过渡时期总路线是革命和建设同时并举的路线,“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二者互相关联而不可分离。
5.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是什么?目标: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
步骤: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6.中日甲午战争后,严复提出的救亡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21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人民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重点汇总第一章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1)两大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人民始终面临着两(2)关系: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前提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2.试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渐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
(4)中国的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造成了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极不平衡。
3.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是什么?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前者要从根本上推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与状况,解决生产力问题。
其联系在于:只有完成第一大任务,才能为第二大任务的完成创造条件;而完成第二大任务是完成第一大任务的最终目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题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题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题库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二,简答题1,为啥讲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①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政治上由战前的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变成战后主权遭到严峻破坏的国家,经济上由战前的自给自脚的自然经济占主导的国家变成战后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②社会要紧矛盾发生变化。
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要紧的矛盾。
③XXX任务发生变化。
战前要紧是反对本国封建统治;战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本国封建统治和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双重使命。
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XXX阶段。
④思想领域发生变化。
由战前的闭目塞听,妄自尊大逐步形成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2,概括讲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①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个独立的国家,虽然自身孕育着的资本主义萌芽在缓慢进展,但以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脚自然经济仍占领主导地位。
②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经过一系列别平等条约,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材料,逐渐地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开始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
③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从此要紧由封建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这三部分组成,这是典型的半殖民半封建经济。
三,论述题1,试论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妨碍。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具历史转折点。
它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全然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具独立自立统一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开始被割裂,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差不多丧失独立自立的地位。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经济上是自给自脚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别断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脚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中国逐渐被纳入世界殖民主义体系,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附庸。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及参考答案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是什么?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队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2、简述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缺陷?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包括“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
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主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主独立的国家”。
不足:同盟会纲领中的民主主义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同时,他们也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从而给了这部分人后来从内部和外部破坏革命以可乘之机。
民权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是“创立民国”。
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即孙中山说的政治革命,目的就是建立民国。
不足:民权主义虽然强调了要建立民主共和国,却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证。
民生主义:民生主义在当时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
不足:孙中山的“平均地权”的主张,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工农群众的理论武器。
4、分析比较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相同点:①.领导阶段、运动主体、斗争方式:都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农民运动。
②.组织形式:都是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组织群众,都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③.结果: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④.作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不同点:①.组织与发展情况:太平天国运动有组织、有纲领,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坚持斗争14年,势力发展到18个省;议和吞运动没有统一组织,没有纲领,没有建立政权,主力主要在山东,直隶一带发展,时间也仅一年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
简答题: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P43)和失败的原因、教训?(P44)2.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教训?(P47)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3.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P52-53)4.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同盟会成立后,保皇派极度恐慌,大肆诋毁革命。
1905—1907年革命派与保皇派之间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论战。
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这场大论战,主要围绕着三民主义展开的,即:第一、要不要采取革命手段,推翻满清政府:第二、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第三、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国有。
对于这三个问题,如前所述,革命派的回答是肯定的:实行民族革命,推翻满清政府;实行政治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实行社会革命,平均地权。
必要性: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资产阶级革命派指出,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
进行革命,固然会有牺牲,但只有革命,才能摆脱清政府所带给人民的痛苦,革命是“救世救人”疗治社会的良药。
再次,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所以革命虽有牺牲,但必将带来历史的进步。
正义性:对于改良派所提出的“中国国民恶劣”说,革命派针锋相对地指出,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民主共和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拯救中国与建设中国都必须取法乎上,直接推行民主制度。
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进步性:革命派强调,当时的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地主强权”和“地权失平”的现象,只有通过通过平均地权一实现土地国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5.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P70-72)6.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间的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P91-9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答:(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答:(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严重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保持着;(4)中国的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的作用;(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斗争和间接统治之中,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6)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极端贫困化;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及两大历史任务?答:矛盾:一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二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关系: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答: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答:历史意义:(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它是旧式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4)有力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历时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原因:(1)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2)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3)笼统的把信奉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他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胜利的重任;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答:作用:(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原因:(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2)洋务运动对西方具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3、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答:(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4、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答:(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第三章辛亥革命1、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及意义?答:内容:(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3)要不要社会革命;意义:(1)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的界限,使人们清楚的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2)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2、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答:(1)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2)辛亥革命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3)辛亥革命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答案1.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胜利的意义;(答案在课本P46)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间势力及争取中间势力需要的条件;(答案在课本P112)09 3.国民党统治的政治经济危机;(答案在课本P131-132)4.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考验(答案在课本P148)5.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及其意义;(答案在课本P201)6.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在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7.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意义是什么?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
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为推荐清朝统治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8.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什么?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在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所占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所占比重大。
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生产率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有联系。
9.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
10.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步走”的战略是什么?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步,全国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中国的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11.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
新的时代条件。
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到短暂而又迅速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纲要简答题论述题大题整理
《纲要》简答题+论述题绪论简答题: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答:(1)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社会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趋势起着决定性作用。
这两对主要矛盾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第一章简答题:1.试析帝国主义列强不能灭亡和瓜分中国的原因。
答:(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重要原因。
(2)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是根本原因。
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灭亡中国的图谋。
2.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的原因和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是什么?答: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2)经济技术的落后。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1)在近代中国,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因此,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同时又要推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
(2)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
但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就没有进行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难以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
论述题:1、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答:(1)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他们在中国的统治,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
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
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辛亥革命爆发于哪一年?A. 1910年B. 1911年C. 1912年D. 1913年答案:B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哪一年?A. 1949年B. 1950年C. 1951年D. 1952年答案:A3.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辛亥革命的失败C. 国民政府的腐败D. 抗日战争的爆发答案:A4. 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场大胜利是?A. 淞沪会战B. 平型关大捷C. 台儿庄战役D. 武汉会战答案:B5.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A. 农业发展B. 重工业建设C. 轻工业建设D. 文化教育答案:B6. 改革开放的起点是?A. 十一届三中全会B. 十二届三中全会C. 十三届三中全会D. 十四届三中全会答案:A7.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针对哪个地区提出的?A. 香港B. 澳门C. 台湾D. 以上都是答案:D8.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改革开放C. 三个代表D. 科学发展观答案:A9.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A. 以人为本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D. 以社会和谐为目标答案:A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是?A. 十九大的召开B. 十八大的召开C. 十七大的召开D. 十六大的召开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甲午战争答案:A2.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包括哪些?A. 抗日战争的胜利B. 解放战争的胜利C. 新中国的成立D. 土地改革的完成答案:B、C3.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主要任务是?A. 推翻封建统治B. 推翻帝国主义C.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 实现社会主义答案:A、B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包括哪些?A.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B. 国际地位显著提升C.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D. 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答案:A、B、C、D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是?A.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D. 坚持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答案:A、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
近现代史纲要简答题
简答题1: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答案: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简答题2: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案: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抗战胜利,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全民族团结奋斗的胜利。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3)抗日战争的胜利,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4)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主要阐述三个问题: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3有中国特色的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都具有社会主义因素。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前,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在局部地区建立起来的。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进入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即新民主主义社会。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为了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一个过渡的阶段”。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向社会主义转变的一种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二、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1、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际步骤,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全部完成。
新中国成立的最初三年,即1949年至1952年期间,在着重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的同时;
社会主义革命的实际上也开始实行了。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没收官僚资本•官僚资本是旧中国半殖半封建社会的畸型产儿,是官僚资产阶级依靠超经济特权,在剥削劳动人民和兼并民族工商业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是近代中国官僚资本的主要特征。
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是《共同纲纲领》规定的一项历史任务。
对官僚资本的没收主要通过两个环节:一是没收,二是改革。
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具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重性质。
第二,开始将私人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1950年调整工商业,通过加工、订货、统购、统销等形式,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不同程度地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使之成为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同社会主义经济相联系的,并受工人监督的国资本主义经济。
到1952年,56%的私营工业产值属于国家资本主义。
第三,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农业的社会改造实际上在土改进行的同时便已开始。
到1952年底,全国有40%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并建立了3600多个初级合作社。
2、对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性认识的深入•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凝固不变的、独立的社会形态。
它本身具有过渡性,处在深刻的变动当中。
毛泽东:“过渡时期充满着矛盾和斗争,是变动很剧烈很深刻的时期。
”
二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1、提出国家工业化的任务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的繁荣即实现国家经济的现代化这样两项根本性的历史性任务。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实现。
随着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和国民经济的恢复,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即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而奋斗。
52年底,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业化提上了议事日程。
2、选择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一是将发展重工业作为中心环节;二是优先发展国营经济,并逐步实现对其他经济成份的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的社会主义比重不断增长。
进行经济建设,首先要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 1953年开始执行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建设的中心环节。
•中国近代以来人们梦寐以求的工业化建设从此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领导人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决定在国民经济恢复之前,并不急于明确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
1952年底开始酝酿并于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规定:“党在这个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实现社会主义发行改造的国内外条件•从1953年开始,在过度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
当时中国之所以要着力进行和可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有四点:第一,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力量相对来说比较强大,它是实现国家恶化的主要基础。
第二,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
第三,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保证工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
第四,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
第三节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方面要求把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又要求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利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关联密不可分的。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手工业合作化的实现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1、经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2、和平赎买政策的实现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的确立 1、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2、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进工业化、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