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业现代化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长兴现代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长兴现代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近年来,中国农业升级换代的步伐逐渐加快,长兴县不例外,不断探索现代农业的发展之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篇文章将以调查研究的方式,探寻长兴现代农业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一、调查概况调查时间:2021年11月调查地点:长兴县调查对象:农业主管部门、农民合作组织、种植、养殖和加工企业代表调查目的:了解长兴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二、调查结果(一)现代种植业状况良好长兴县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有茶叶、水稻、油菜、果蔬等作物。
目前农业主管部门对种植业进行了大力扶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培育了一批现代化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
生产标准化、精细化和规模化成为了种植企业的发展方向。
农民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
(二)现代养殖业存在问题长兴县养殖业以生猪和家禽为主,养殖场规模较小,养殖水平和设施落后,环保设施建设滞后,存在排污问题。
产业链不够完善,养殖户和加工企业之间缺乏联系,加工企业缺乏品牌和销售渠道,导致产品价格低廉,经营利润不高,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现代农业加工存在机会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环节和蕴含巨大利润的发展方向。
目前长兴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产业链不够完备,加工企业数量较少,产品品质不高,消费者接受度也较低。
但是,农产品加工业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近年来政府和企业加强了对该行业的投资和扶持,带动了一批专业化加工企业的出现,并推出了多项就业创业政策,加速了涉农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存在的问题(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种植和养殖业是长兴县农业主导产业,但其建设水平还比较落后,特别是农产品收运、冷藏、储存等设施的建设还不够完善。
缺乏食品安全保障设施,使得部分企业面临着产品质量差和产销不畅的问题。
(二)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需要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实施乡村振兴调研报告(推荐10篇)
实施乡村振兴调研报告(推荐10篇)实施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第1篇十年前,四都乡作为松阳县整乡搬迁的下山脱贫乡镇,不少农户下山搬迁到县城周边生活,村里的房子、田地、山林被大量闲置,乡村“空心化”现象严重。
十年后,四都乡大力发展精品民宿,一些贤才能人返乡创业,乡村重新焕发新活力。
调研组针对四都乡基层党组织如何利用民宿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课题,展开深入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四都乡是松阳典型的山区乡镇。
20__年以来,该乡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其独特的地理气候、生态资源和乡村优势,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精品民宿建设。
截止目前,全乡共有中高端民宿、农家乐27家,床位283张,餐位1500余个,共接待游客50余万人,四都山居民宿的集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增强。
一、四都乡民宿经济发展的成效与启示(一)品质引领,政府主动作为。
一是高起点,开展规划设计。
引进国内外知名团队参与规划建设,先后与清华大学、哈佛大学等团队开展紧密合作。
如平田村26幢民居由多个知名学院的团队联合设计施工。
在政策处理之初,村两委干部主动参与难题解决,村民思想不通,实行党员联系户包干制度落实;村庄建设进度延缓,村两委干部齐上阵,确保按时完工。
又如,20__年8月第一家精品民宿“过云山居”试营业,三年多入住率稳定在90%以上。
业主与村集体良好互动,多次参与“主题党日”志愿者服务,为村民送上寒冬里的暖阳;20__年以来,南京先锋书店、云夕酒店、榔树民宿综合体等先后入驻四都,期间,村主要干部全程参与,营商环境和谐。
二是强整合,建设基础设施。
四都乡统筹整合,全域谋划,结合六边三化三美、五水共治、传统村落保护等工作,整合资金,在道路建设、村庄环境整治、自来水提升、污水治理等方面优先考虑民宿发展村的配套建设,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20__年以来,共投入政府资金3000余万元用于村庄和民宿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三是优保障,提供高效服务。
如何利用民宿发展助推村集体增收,四都乡陈家铺村、西坑村、庄河村走出了一条盘活存量资源的道路,将村闲置房产、土地、山林等统一租赁到村集体,为客商提供优质资源。
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乡村振兴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给予了高度重视。
为深入了解各地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和探究可行的路径,我对某省的少数乡镇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乡村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该地区的公路、桥梁以及水、电、气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相较于其他地区较为完善。
在一些偏远山区的小村庄,甚至都有宽带网络覆盖。
但是,仍有部分乡镇道路崎岖难行,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存在短板。
二、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以农业为基础,推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
在调研过程中,我发现该地区在农业发展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一方面,该地区的农业生产过于单一、陈旧,仍以传统模式化肥、农药为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
另一方面,当地居民缺乏农业技能和科学管理意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难以提高。
因此,需要重点关注培育现代农业以及提升农民的农业技能。
三、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
该地区的乡村旅游潜力较大,具有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例如某个景区的村庄通过开展文化活动和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形成了一个各具特色的小镇,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消费。
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标准不一、管理混乱等。
需要进行标准化建设和改进管理,提高乡村旅游的品质和效益。
四、教育与人才教育和人才是决定乡村振兴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该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较少,师资力量落后,很多村庄的学校都缺乏教育资源和教育投入,无法满足农村居民的教育需求。
同时,当地对于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不够,也存在人才流失的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乡村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引进和留住。
五、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激励乡村居民发展生产和谋求幸福的必要条件。
该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偏弱,很多农村居民贫困,医疗、养老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因此,需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乡村医疗、养老、社保、劳动保障等制度体系,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
现代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现代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现代农业发展的调研报告1xx市紧紧围绕实现“四个转变”战略要求,以推进农牧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为总任务,多措并举,大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培育现代农业新兴支柱产业,为推动xx市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发展现状。
xx市辖3镇1乡、3个街道办事处、51个行政村,农业户8967户,农业人口33924人。
20xx年落实财政支农资金9000万元,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20。
4万亩,枸杞种植面积增长2。
6%,实现第一产业产值10。
15亿元,较上年增加1。
14亿元;增加值5。
4亿元,增长13。
9%。
露天蔬菜和日光节能温室蔬果种植总产量达2。
35万吨,产值达0。
52亿元,蔬菜自给率56。
5%,较上年增长1。
5个百分点。
长期以来,全市以温室大棚、节水灌溉、先进农机推广为抓手,不断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取得良好效果。
目前,xx市建成并投入使用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4530栋,规模化果蔬生产基地3个。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受农作物经济价值因素影响,导致枸杞种植户增多,枸杞种植面积急剧扩大,基本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减少,农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
二是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缺少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且现有龙头企业作用发挥不明显,特色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农畜产品精深加工链短,品牌建设相对滞后,市场竞争力不强。
三是经济下行压力对农牧业造成较大影响,导致农牧民就业面收窄、农畜产品价格下滑、农牧民收入增幅放缓。
四是农畜产品市场和价格波动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农牧业提质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守住农牧民增收不逆转,农牧区稳定不出问题两条底线,将增收致富作为根本目标,将产品调特、品质调高、结构调优,让农牧民取得更多改革发展红利。
二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培育扶持农牧业龙头企业,推动枸杞、藜麦和生态畜牧业规范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
(3篇)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3篇)乡村振兴调研报告乡村振兴调研报告报告一:乡村振兴的潜力和机遇一、背景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乡村地区面临着人口大量外流、农村经济发展滞缓等问题。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我进行了调研,以了解乡村振兴的现状和潜力。
二、主要发现1.自然资源丰富:乡村地区拥有大量农田和自然资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2.人力资源充裕:乡村地区劳动力数量众多,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文化底蕴深厚:乡村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具有很大的旅游资源潜力。
三、调研建议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乡村振兴创造良好的条件。
2.发展现代农业: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理念,提高农业产能和效益。
3.推动农村旅游发展:挖掘乡村旅游资源,打造特色农家乐、农产品游等项目,吸引游客和投资。
报告二:乡村振兴的问题和挑战一、背景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次调研旨在探讨乡村振兴的问题和挑战。
二、主要发现1.人口外流严重:由于农村资源匮乏、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大量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导致乡村地区人口减少。
2.农业产能低下:由于传统农业技术落后,农村的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地区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限制了乡村振兴的发展。
三、调研建议1.提供就业机会:建立农村产业园区、扶持农村创业等方式,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减少人口外流。
2.推进农业现代化: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改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报告三: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一、背景我国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丰富,许多地方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次调研旨在总结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以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主要发现1.黄河流域示范区:通过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优化农产品种植结构,提高了农业产值,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情况调研报告(4篇)
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情况调研报告(4篇)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基础工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实施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质量和农业生产综合效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工作安排,7月初,市人大农民宗侨委组织部分委员、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部分县(区)就全市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实地察看了米易县垭口镇稻菜轮作标准化生产基地、盐边县锐华农业公司万吨果蔬气调库冷链物流中心、仁和区行远牧业有限公司等10余个现代农业项目标准化生产推进情况。
召开了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工作座谈会,听取了市农牧局、市水务局、市林业局、市商务和粮食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 __和市农林科学院等部门以及各县(区)关于现代农业生产、加工、销售、食品安全等环节标准化工作的推进情况介绍,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全市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一)基本情况近年来,市政府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 __农业技术推广法》、《中华人民 __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标准化工作,各相关部门努力强化法治思维,利用法制手段,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农业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科技推广为手段,不断深化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走出了一条“生产标准化,基地规模化,产业特色化,产品品牌化”的发展之路,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全市通过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落实政府属地职责、部门监管职责、监管人员岗位职责和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得到提升,监管力度不断加大,监管人员质量 __责任心明显增强,生产经营主体质量安全自律责任得到强化,形成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生产经营者自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机制,生产全程各关键环节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业标准化生产逐步推进,农产品品牌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环境持续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中向好,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例行监测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7%以上。
农业现代化发展调研报告
农业现代化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农业现代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农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本次调研报告旨在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二、背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农业产品的需求。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充分应用科技和现代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农业生产现状与问题1. 生产规模不均衡: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存在着城乡差距和地区差异,大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发展较为成熟,而偏远地区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
2. 技术水平落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农民的科技认知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创新意识和技术更新能力。
3. 资源利用低效: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农民普遍存在规模小、设备老旧的问题,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高。
4. 环境污染问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会产生大量农药、化肥等环境污染物,给农田生态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与措施1. 推动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推广农业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培育新的农业科技企业。
2.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进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推动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
3. 加强农民培训:组织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认知水平和管理技能,激发农民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意识。
4. 推进绿色农业: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污染,推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
5. 政策支持与引导:加大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金融体系,为农民提供必要的资金和保障。
五、案例分析:某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以某地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例,该示范区通过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的农业管理经验,成功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的目标。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共3篇)》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共3篇)》(篇一)通过对部分旗县、乡镇、村组的调研,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以产业振兴为引领。
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牧业,围绕农村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立足县乡村资源优势,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游则游,因地制宜做大做强高效绿色种养业、农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农牧业、乡村特色产业、农村牧区信息产业,积极培育农牧业发展新动能,通过产业带动、绿色发展,实现农村牧区生态宜居,农牧民生活富裕。
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实施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家园。
一、取得的成绩我市制定出台了**市《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乌党办〔**〕1号),《**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22年)》正在征求意见,调整成立了**市市委农村牧区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具体任务,同时,全市成立了六个专项推进组,明确各个小组的牵头单位、职责等,市农牧业局作为牵头单位承担综合协调和产业振兴推进具体任务,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基层组织建设五个振兴方面,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1、产业振兴方面。
全市农牧业固定资产投资44.9亿元,今年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25.69亿元,农牧民可支配收入425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6。
农作物播种面积105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80万亩。
牧业年度牲畜存栏875.6万头只。
预计全年粮食产量22.4亿斤,肉类总产量39万吨。
农牧业劳动生产率达到1.8,农畜产品加工与农牧业总产值比达到1.5,农村牧区集中供水率82%,具备条件的建制嘎查村硬化路比例100%,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年接待350万人次左右,农村牧区居民恩格尔系统降低至40.2%,农牧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2.人才振兴方面。
2023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精选6篇)
2023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精选6篇)2023乡村振兴调研报告共六--篇11.文化馆(站)在提高广大群众文化自信过程中充当组织者、参入者。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人民群众的高度文化自信,是要通过组织、宣传、启发才能将其凝聚和激发起来,只有广大农民群众对自身文化有了坚定的信心,才能在困难面前自力自重,鼓起奋发进取的信心与勇气,焕发出创新的活力,才能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因此文化馆(站)要以馆(站)场所为基地,积极开展各类文化科技、文化艺术等培训和辅导,引领群众文化骨干到乡村群众中开展文化活动。
同时,要紧紧依靠乡镇政府,村级(社区)组织,充分利用农村的农家书屋、村中阅报栏、文化长廊、文化墙、文化广场等阵地广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在群众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群众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群众的精神风貌得到提升,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等乡村社会文明得到提高。
2.在乡村振兴中为满足群众对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求,文化馆(站)带领群众开展“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努力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
当今社会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价值取向日益多元,生活方式日益多样,道德滑坡带来了精神中价值观的危机,赌博、玩麻将成风,红白喜事攀比盛行,使乡村文化受到影响,不利于良好的民风民俗的弘扬。
因此,作为一种精神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所以文化馆(站)利用自身独特性,依靠乡镇政府和村级(社区)组织,带领群众开展内容丰富,健康、积极向上,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进而凝聚人心,焕发出热情,提高了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
如文化馆(站)在文化振兴中利用广场文化月组织广大群众尤其是乡村群众登台表演,用身边的人和事,十分接地气,大力宣传乡镇振兴战略。
同时,充分利用城市公园、社区、村文化广场组织群众开展各式各样的乡村主题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模板(精选6篇)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模板(精选6篇)乡村振兴调研报告模板(精选6篇)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调研报告模板(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篇1为充分了解我市乡村振兴战略开展情况以及村民们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关注度,5月21-25日,市统计局组织力量对全市乡村振兴情况进行了调研。
此次调研抽取了梁子湖区梁子镇沙湾村和沼山镇湖瓢村。
调研采取实地调查和交流座谈相结合的方式。
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56份。
按照性别分类,男性33人,女性23人;按年龄分类,50岁以下22人,50岁及以上34人;按照文化程度分类,高中以下40人,高中及以上16人;按照调查对象的身份分类,村民44人、村干部8人、乡镇干部3人、其他1人。
从调研结果看,全市乡村变化明显,乡村振兴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反映出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增收难、乡村基础设施不完善等相关问题,须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一、农村居民对乡村振兴的关注点(一)期盼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
在被问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有关乡村振兴的选项中最感兴趣的部分”时,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23人选择“生活富裕”,占41.1%。
(二)期盼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
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24人认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提高居民收入。
虽然近年来我市农村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然而,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难度依然较大,需要多方合力来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期盼资金、人才、技术向农业农村流动。
在56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认为影响乡村振兴的因素是资金、人才、技术的,分别有42人、35人、37人,分别占75.0%、62.5%、66.1%。
在问到“您认为乡村振兴的因素有哪些”时,沙湾村六组龙群莲回答说“当然是资金、人才、技术了,没钱,怎么搞好农村,有钱,没人才和技术也搞不好农村啊”。
《关于乡村振兴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3篇(1)》
《关于乡村振兴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3篇(1)》【篇一】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xx 市在脱贫攻坚实践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精准扶贫,实现了高质量的脱贫摘帽。
现结合xx市脱贫攻坚实践,就其以乡村振兴统领精准扶贫实践,实现高质量脱贫,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得出一些有益的启示与思考。
一、乡村振兴战略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xx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来的。
明确要坚持农村优先发展,按照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脱贫攻坚本身就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与首要任务,脱贫攻坚战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相互衔接、相互统一,共生共融,共同作用于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二、xx市以乡村振兴统领精准扶贫实践与典型经验乡村振兴统领精准扶贫首先要选准、发展扶贫产业。
xx结合自身优势及产业发展实际,确定发展农特产业及旅游业,带动脱贫。
为推动农业发展,xx在稳定发展粮、油等传统农业的同时,扶持发展了茶叶、瓜蒌、油茶等六大特色农业。
在精准脱贫实践中,实行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分类指导贫困户发展茶叶、瓜蒌、蚕桑等特色种养业实现脱贫;结合村发展情况,确定贫困村发展能够带动覆盖多数贫困户的主导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
据统计,xx市有1000余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60个贫困村、8500多贫困户,60个贫困村主导产业均达到省农业农村厅一村一品标准,26176户发展了农特产业,全市茶叶、蚕桑、瓜蒌、油茶、食用菌等农特产业规模扩大至了42.6万亩。
在精准脱贫实践中,xx大力发展旅游+、+旅游,推行景区包村和旅行社、酒店、农家乐等旅游主体包户,以订单、入股、劳务、创业等不同形式,带领贫困群众参与旅游发展带动脱贫。
全市30多旅游经营企业及旅游专业合作社结对17个贫困村,8000多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情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情调研报告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现状,本报告开展了实情调研,旨在为政策制定者和相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调研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此同时,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短板。
为了全面了解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情,本报告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研:农业生产、农村基础设施、农民收入、农村社会事业、乡村治理等。
二、调研方法本报告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考察、访谈等多种方法,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情况进行全面梳理。
三、调研结果1.农业生产现代化(1)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升,特色农产品发展迅速。
(2)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取得显著成效。
(3)农业绿色发展取得积极进展,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2.农村基础设施(1)农村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2)农村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3.农民收入(1)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城乡收入差距逐步缩小。
(2)农民收入来源多样化,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比合理。
(3)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成果得到巩固,贫困发生率持续下降。
4.农村社会事业(1)农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农村孩子享受到更加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
(2)农村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农民就医条件得到改善。
(3)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老年人养老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5.乡村治理(1)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2)乡村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社会秩序和谐稳定。
(3)乡村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果,乡风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四、存在问题1.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较大。
2.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业产业链条较短。
3.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仍有待完善。
某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某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调研报告研究方案一、研究背景与目的某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农业行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调研和分析相关数据,全面了解该地区农业现代化的现状、问题和潜力,并提出创新的观点和方法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1. 文献研究通过收集相关研究成果和文件,了解该地区农业现代化的背景和目标,研究已有的成果和发展趋势。
2. 实地调研(1)选择典型农田和农户,对其农业生产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
(2)与相关农业机构和农户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在农业现代化中面临的挑战、需求和期望。
3. 数据采集(1)收集该地区农业现代化相关数据,包括农田面积、作物种植情况、农业机械使用情况、农产品销售情况等。
(2)针对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农业现代化的认知和需求。
4. 数据分析(1)整理和清洗采集到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运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了解该地区农业现代化的现状和问题。
三、方案实施1. 对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估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对该地区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进行评估。
通过评估,了解其现有的农业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 分析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问题(1)通过数据和实地调研结果,分析该地区农业现代化中的关键问题,例如土地利用效率、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等。
(2)深入了解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因素,明确问题所在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3. 提出创新观点和方法(1)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和调研结果,提出创新的观点和方法,例如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改进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等。
(2)结合当地特点和资源优势,提出适合该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策略和措施。
4. 推进农业现代化(1)制定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和时间表,明确各项任务和责任。
(2)加强农业科技支持和培训,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3)积极推动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关于乡村振兴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乡村振兴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乡村振兴是国家在“三农”问题解决方案中提出的重大举措之一。
根据国务院的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全国农村常住人口已经达到8.8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9%。
为了解决农村的经济、社会和生态问题,实现城乡现代化均衡发展,中国政府积极开展了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旨在对乡村振兴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
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国农村的经济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以农业为主导,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
政府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提出了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从农业到非农业转变的目标。
近年来,政府支持农村企业发展、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等一系列举措,为农民解决了一大批就业问题,农民收入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二、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乡村的文化传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文化的振兴,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极富生产力的产业。
针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创新和项目举措,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农村文化旅游、农耕文化节庆活动、乡村书屋等,这些活动不仅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还提供了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农村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也是乡村振兴重要的一部分。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针对此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政策。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环保部门在农村环保和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同时,政府部门也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水利建设成果显著。
四、实施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农村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政府通过深入发掘农村资源的潜力,实施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例如,城乡统筹发展的工程、扶贫开发项目、农村经济联合体等,都带动了农村产业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五、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最后一步。
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报告
农業农村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报告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调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原因、发展情况以及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定义与特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在农村地区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农业经营为主要活动,通过直接承包、联合经营、股份合作等形式组织起来的农业经营组织群体。
他们具有灵活的经营模式、强大的市场适应能力和较高的管理水平。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原因1. 政策推动:国家在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2. 市场需求:国内外市场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3. 技术进步:新农技术的应用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使农民转变经营思路,加快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形成。
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情况1. 个体农户:个体农户通过农业合作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等形式组织起来,在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实现了协同作业,提高了农业效益。
2.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多元化的农业产业链带动了农村经济增长。
3.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经济实体,通过开展农业、农村副业和农副产品加工销售等经营活动,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
4. 农业企业:农业企业由农民投资组建,通过规模化经营和科学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实践1. 精准扶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科学的资源配置和市场导向的经营模式,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2. 农村产业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农村产业带的建设,形成了农、工、商、旅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3.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探索新的经营模式,加强农业组织化、农业链条的延伸,实现农业供给的结构调整和优化。
社会实践乡村振兴调研报告(通用8篇)
社会实践乡村振兴调研报告(通用8篇)社会实践乡村振兴调研报告(通用8篇)难忘的社会实践生活已经告一段落了,这次社会实践让你有什么触动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实践报告了。
那要怎么写好实践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实践乡村振兴调研报告(通用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会实践乡村振兴调研报告篇1一、基本情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胡陈乡农业比重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势在必行、至关重要。
为此,特围绕胡陈乡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以来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开展专题调研。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一)资金问题成乡村振兴“拦路虎”一方面,乡村振兴需要庞大资金,而胡陈乡财政薄弱,难以长期支撑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
另一方面,出于物流等因素的考虑,好项目、大企业一般优先落户开发区、城乡结合部和交通枢纽地带,胡陈乡由于先天的地理劣势,在招商引资上明显缺乏竞争优势。
(二)创新不足制约乡村振兴推进目前,胡陈乡由于创新不足,发展模式僵化,导致原有优势不显、发展后劲不足,最终拖慢乡村振兴进度。
以旅游工作为例,胡陈旅游具有“点多、面广、环境好”的特点,并且拥有农事节庆、休闲农业、户外运动等三大资源要素,优势突出。
但是,由于创新不足,胡陈绿水青山等优势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且随着周边乡镇对乡村旅游的日渐重视,胡陈旅游的优势日益减弱。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今年胡陈桃花节外来游客人数和去年相比,下降幅度在60%以上,其中流失的大部分游客前往其他乡镇街道参加模式更新的樱花节、油菜花节。
(三)群众观念有待提升一方面,受传统“小农思维”影响,大部分农民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抱地养老”、“抱房养老”的程度,农村一些闲置土地、房产难以通过集中流转、整村入股等形式得到合理利用,最终导致花卉经济、民宿经济、观光经济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遭遇土地瓶颈。
另一方面,一些相对比较成熟的农家乐、乡村民宿经营业主因现代经营理念欠缺,产品服务比较单一,难以吸引中高收入人群用餐入住,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综合价值相对有限。
关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按照工作要求,农业局组织人员对全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发展现状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的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
主要包括:1、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
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的手工劳动,特别是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大大降低农业劳动者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63.1万千瓦,拥有各种农机26257台,其中小型农机24621台,90马力以上大型农机1636台。
全市农作物机播率85%左右,机收率不到20%,秸秆直接还田率20%左右。
2、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
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产品品质和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品安全。
目前,全市以抗旱坐水一条龙作业模式的粮食高产模式化种植技术日益成熟,高光效、膜下滴灌、测土施肥、生物防治等技术全面推广,科技贡献率接近70%。
XX年,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农田灭鼠、生物防治等五项重点增产技术205万亩,开展粮食高产创建13万亩。
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5%以上,优质粮面积达到70%以上。
还开展了科技110、开通技术服务热线、建立庄稼医院等科技服务平台,利用各种形式提高全市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
3、农业经营方式产业化。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主要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诸环节有机结合,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益,增强农业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发展到43家,绿色、有机、无公害品牌发展到40个,各类名牌发展到75个,带动和辐射种植基地65万亩,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
农业农村现代化 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现代化调研报告农业农村现代化调研报告一、引言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
为了深入了解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情况,本次调研旨在探索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概念与意义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指在农村地区推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和农村生态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
它的实现对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展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农业生产方式不断升级,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
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农村社会事业不断完善,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农村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四、农业农村现代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然而,农业农村现代化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一是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交通、供水、供电等方面存在短板。
三是农村产业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产品附加值低。
四是农民素质和技能水平有待提高,农业劳动力流失问题突出。
五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民福利待遇相对较低。
六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农村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
五、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对策和建议为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安全。
二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村交通、供水、供电等条件。
三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发展特色农业和农村新业态。
四是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水平。
五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福利待遇。
六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农业。
六、结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
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乡镇调研报告
乡镇调研报告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指示,我们小组前往乡镇进行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乡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深入了解乡镇的经济状况、农业生产情况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本次调研旨在为乡镇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调研时间为一个星期。
在此期间,我们走访了乡镇的农户、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并与他们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访谈。
三、调研结果:1.经济状况:在我们的调研中发现,乡镇经济正在逐步发展。
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如农业生产、畜牧业、乡村旅游等。
但一些乡镇仍然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产值低下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
2.农业生产:乡镇主要依靠农业生产维持经济发展,传统耕作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
调研显示,农民对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的需求旺盛,缺乏相关培训和政策支持成为了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3.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对乡镇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发现,一些乡镇的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影响了生产和生活。
特别是交通问题,给农产品运输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需要尽快采取措施改善。
四、建议:针对乡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鼓励乡镇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加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
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特别是加强交通、供水、电力等方面的建设,提高乡村生活品质。
4.加强政府对乡镇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激发乡镇经济发展活力。
五、结论:乡镇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升级、农业现代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乡镇经济正在朝着良性发展的方向前进,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我们相信,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政策,乡镇的发展将会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以上是我们小组对乡镇调研结果的汇报,希望能对农村乡镇的发展和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发展现代农业调研报告
发展现代农业调研报告《发展现代农业调研报告》一、调查背景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强农业产业扶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我组织了一次现代农业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现行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为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首先收集了相关资料,然后设计了问卷并进行了调查,再通过实地访谈与各地农业从业者进行深入交流和了解,以获取真实的信息和数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1. 农业产业结构:调查显示,在不同地区,农业的产业结构存在一定差异。
有些地区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而有些地区则以畜牧业为主。
这种差异主要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传统农业发展有关。
2. 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调查显示,一些地区的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业扶持政策,如农业补贴、技术培训和市场开拓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并且有效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3. 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创新。
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研发了一批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
4. 农业产业链发展:现代农业需要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链。
调查表明,一些地区在农产品加工、质量检测、物流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打造了一批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拓宽了农民的收益渠道。
5. 品牌和营销:现代农业需要注重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
调查发现,一些地区通过建立品牌和实施营销战略,使得一些地方农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为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四、问题与建议1.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扶持政策,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发,培养更多的农业科技人才,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注重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和质量检测,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现代化建设调研报告
一、农业现代化建设情况
去年以来,我镇始终按照“建设规模农业、特色农业、科技农业,打造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战略构想和发展定位,围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抓农业,以产业化经营促发展,以市场化运作创效益,以生态化要求增优势,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了全镇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农业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011年,我镇以项目建设为平台,加强乡间道路、农田林网、村级渠系配套建设、重点实施节水改造工程、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综合整理、农村安全饮水等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2、积极引导农民走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之路
2011年,全镇有生猪规模化养殖大户3个,建设年出栏头数4万头;生猪年存栏2.8万头;规划完善的标准化畜禽养殖大户2个,建设年出笼37.4万只,家禽存笼26.8万只,全镇大牲畜总数达到600头。
3、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特色种植业发展
2011年,全镇温室大棚200亩,绿色水稻种植面积3.8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50亩,蔬菜、瓜果种植面积1.1万亩,水产品淡水养殖面积1.7万亩。
4、搭建营销平台,走品牌化产销路子
2011年,我镇充分利用交通、基地、资源三大优势,做大做强“丹宇”牌粮米加工企业,加快“三袁”、“渔口子”牌大米的市场化动作,走“农户+基地+企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打造具有全区品牌性的农牧业产业加工企业,走品牌化产销路子。
二、“十二五”工作思路和重点
按照强项提升、弱项突破、整体推进、全面发展的原则,重点实施四项工作,全力开启我镇发展现代农业新局面。
1、逐步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社,促进农民合作生产。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夯实“三农”工作的重要基础,是维护龙头企业和农民利益的重要组织形式。
切实落实好扶持政策,开展示范社建设活动,加强资金支持、法律宣传和人才培训。
鼓励龙头企业创办或领办各类合作组织,推进龙头企业与合作社有效对接,为合作社和农户提供信息、技术、资金等服务。
全面推进订单农业,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民以入股、产权联合等方式,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
依托龙头企业,吸纳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建立有序的行业自律机制,规范行业竞争,增强服务功能,维护行业内企业和农户的合法权益。
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依托地缘优势,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我镇走“特色+规模+效益”的路子,培植特色农业主导产业,走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道路,着眼于大农业、大市场,特色产业要向规模化发展,积极培育以绿色产品为重点的特色农业,重点发展有机水稻、瓜果、蔬菜、水产品等绿色、有机、高效、无公害特色产品。
3、组建劳务公司,引导农民就业。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出现了一些失地无业农民,因此,应结合实际,让有那些有能力的农民组建农民自己的劳务公司,充分发挥现有劳动力的作用,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公司负责联系工程、培训农民、监督质量、结算工钱,农民们只管干活挣钱。
这里所说的公司是指有一定资质、具备各种专业技术人员的公司,比如一些个体打工队不能承包的大工程它都可以承包,可以承接难度较高的技术工程。
这样,农民们就不用到处联系,就有干不完的工程,打工中出了问题由公司出面交涉。
4、加快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突出示范带动。
坚持“科学规划、以点示范、点面结合、成片推进”的思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首先,在村组建设上,应由县规划局拿出统一建设规划方案,坚决制止私搭滥建,无序化建房。
第二,突出示范带动。
大力实施新农村示范点创建工程,以“三化同步”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科学谋划、合理布局。
第三,组织农业部门,整合现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一套固有的发展模式。
第四,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础上,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合理引导失地农民参与养老保险。
第五,大力开展争创文明村、文明户、卫生之家、守法之家等活动,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第五,加大扶贫力度,整合扶贫资源。
大力开展农民技术员培训、科技推广等科技扶贫项目,以扶贫开发为载体,大力整合部门项目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参与扶贫开发。
三、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存在的问题:一是农民思想观念较为落后;二是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三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仍需加强。
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
大、精深加工企业较少、品牌带动能力不强。
三是农业科技推广缓慢,表现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推广能力还不强等。
四是农业机械化程度低;五是农业信息化建设滞后。
2、对策建议:一是加强农民培训工作;二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四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五是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2012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