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股票市场:重要股东增减持数据:减持家数(1994年至2016年)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证券行业从零开始,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上海证券交易所停业。
旧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证券市场从此结束。
新中国从此开始考虑建立自己的证券交易所。
1949年6月,天津证券交易所重新设立,这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标志着中国当代证券市场的正式启动。
1950年2月,新中国在北京设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
1952年7月和10月,政府相继关闭了天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
1958年以后,受当时中国国内外政治局势影响,中国证券市场更是长期受到摒弃。
1953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1953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决定从1954年起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筹集经济建设资金。
1954~1958年,政府连续5年发行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总额35.54亿元,但到了1955年,中国取消商业信用,同时限制国家信用。
1958年又完全否定了国家信用。
1968~1978年中国进入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无债时期。
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后,中国当代证券市场才得以逐步恢复。
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
1986年11月14日,邓小平会见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向其赠送了中国第一股——飞乐音响股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90年12月19日,数百名中外贵宾参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的庆典。
黄浦江畔一声锣响,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正式诞生了。
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大宗交易流程
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大宗交易流程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大股东减持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操作方式。
大股东减持是指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减少其持股比例或出售股份的行为。
这种行为往往会对股价、投资者信心等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减持交易的流程和规定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减持股东的申报大股东在减持之前需要向证监会或交易所进行申报,提交相关材料和信息。
减持申报材料包括减持计划书、减持的股票数量和减持的方式等。
减持股东需要确保申报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避免虚假申报和操纵市场。
二、公告信息披露减持股东的减持行为需要及时公告,确保市场的公开透明。
减持公告需要包括减持股东的姓名、减持股东的与公司的关联关系、减持股份的数量、减持方式以及减持的时间等信息。
减持公告应在证监会、交易所和公司官方网站上同时公布,以便投资者及时了解相关信息。
三、交易所审核交易所会对减持申报进行审核,确保减持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交易所的规定。
交易所审核的重点包括减持股东的身份、减持计划的合理性、减持数量和方式的合规性等。
交易所审核通过后,减持股东才能进行后续的减持交易。
四、减持方式确定减持股东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减持,包括定向竞价交易、大宗交易和协议转让等。
不同的减持方式有不同的交易规则和流程。
大宗交易是一种常见的减持方式,减持股东可以通过证券公司与买方进行大宗交易,完成减持操作。
五、交易时间和价格确定减持股东和买方需要商定交易的时间和价格。
在大宗交易中,交易的时间一般在交易日的开市前或收市后,以避免对市场造成过大的影响。
交易价格一般按照市场价格进行确定,确保交易的公平合理。
六、交易执行和结算减持股东和买方在确定交易细节后,需要签订交易协议,并由证券公司进行交易的执行和结算。
交易执行时,证券公司会根据双方的指令进行股票划转,完成减持交易。
交易结算时,证券公司会根据交易所的规定进行股票的过户和资金的结算,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
七、交易结果披露减持交易完成后,交易所会及时公布交易结果。
我国证券市场限售股减持的相关分析
我国证券市场限售股减持的相关分析周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所谓减持,就是非流通股股东转化为流通股之后股东对股票进行抛售的行为,限售股减持是我国证券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中的必经过程,也是股权分置改革中的一大重要举措。
股权分置改革是当前中国资本市场上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改革。
在中国内地的证券市场上,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间存在着“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价”的巨大差异,这严重妨碍了市场的公正公平,也影响到市场上基本的估值体系的准确性;并且从微观个体上讲,由于股东之间获得收益与承担风险的不对等,使得产权关系不明确,企业结构治理无法有效进行,独裁和内部人控制成为上市公司管理的难点,因此也极易损害到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2005年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这意味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正式启动,成为中国金融发展历史上的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转折点,扫除了长期以来限制我国股市持续性发展的一大制度因素。
《管理办法》中规定,股改后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应当遵守在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的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在一年锁定期期满之后,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
2006年6月19日,首家完成股改的三一重工非流通股股东所持有的部分限售股票开始流通,实际流通了100股,这是第一笔象征意义上的“小非”流通,随后,其它如期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公司纷纷加入到抛售解禁限售股的行列。
由此中国股市开始进入大小非解禁减持阶段。
单独研究减持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
限售股的减持,使得股票市场上供求关系发生改变,容易引起股价波动,市场参与各方都要经受这种考验,因而维护市场正常秩序、尊重和保护投资者不受侵害是这种转变下的必要条件。
由于大小非股东可以选择时机进行套现,同时作为公司所有者具有内部人信息优势,因而其是否会在减持前后进行内幕交易或是信息控制,对于市场的影响以及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减持行为特征
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减持行为特征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减持行为特征一、控股股东减持的背景与动机在中国的资本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减持行为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的现象。
这一行为的产生有着复杂的背景和多样的动机。
从宏观经济环境角度来看,经济周期的波动会影响控股股东的决策。
在经济繁荣时期,市场估值较高,控股股东可能会认为此时减持能够实现资产的最大化增值。
例如,在某些行业过热阶段,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被市场高估,控股股东可能抓住机会减持套现。
而在经济衰退或不稳定时期,控股股东可能因企业面临的经营压力、资金需求等因素而选择减持。
比如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技术升级和市场份额下滑的困境,控股股东为了获取资金以支持企业的转型或缓解资金链紧张问题,会考虑减持股份。
从公司自身发展角度,资金需求是一个重要原因。
上市公司在扩张业务、进行技术研发、并购重组等过程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
控股股东减持可以为公司提供直接的资金来源。
例如,一家科技公司计划研发新的核心技术,但研发资金短缺,控股股东通过减持股份获得资金投入到研发项目中。
此外,当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合理,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过高时,为了优化股权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控股股东也可能会选择减持。
通过降低持股比例,引入更多的者或社会公众股东,增强公司的市场监督和决策的科学性。
从控股股东自身利益角度,追求个人财富最大化是一个关键动机。
当公司股价上涨到一定程度,控股股东持有的股份价值大幅增值,此时减持可以将纸面财富转化为实际的现金收益。
而且,部分控股股东可能存在短期利益导向,忽视公司的长期发展前景,仅仅为了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而进行减持。
二、控股股东减持的方式与途径控股股东减持股份的方式多种多样,这些方式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公司情境下被采用。
协议转让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控股股东与特定的受让方通过协商确定转让价格和转让数量等条款,签订转让协议实现股份的转让。
这种方式通常在控股股东希望将股份转让给特定的合作伙伴或关联方时使用。
国外上市公司股份违规减持案例
国外上市公司股份违规减持案例近年来,国外上市公司股份违规减持案例频频发生,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些违规行为涉及操纵市场、内幕交易、信息披露不实等问题,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公正。
以下是近年来国外上市公司股份违规减持的一些典型案例:1.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违规减持案摩根士丹利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
2017年,摩根士丹利因违规减持公司股份而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处以高额罚款。
该公司未按照规定披露减持计划,导致市场信息不对称,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2. 迪士尼(Disney)违规减持案迪士尼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娱乐公司。
2020年,迪士尼因未按照规定披露股东减持计划,涉嫌内幕交易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
该公司股东利用未公开信息减持股份,获利巨大,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3. 苹果(Apple)违规减持案苹果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
2018年,苹果因未按照规定披露高管减持计划,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罚款。
该公司高管利用内幕信息减持股份,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4. 谷歌(Google)违规减持案谷歌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
2019年,谷歌因未按照规定披露股东减持计划,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调查。
该公司股东利用未公开信息减持股份,获利巨大,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5. 亚马逊(Amazon)违规减持案亚马逊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公司。
2016年,亚马逊因未按照规定披露高管减持计划,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罚款。
该公司高管利用内幕信息减持股份,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6. 腾讯(Tencent)违规减持案腾讯是一家中国知名的科技公司。
2018年,腾讯因未按照规定披露股东减持计划,被中国证监会处以罚款。
该公司股东利用未公开信息减持股份,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
7. 阿里巴巴(Alibaba)违规减持案阿里巴巴是一家中国知名的电子商务公司。
2020年,阿里巴巴因未按照规定披露高管减持计划,被中国证监会处以罚款。
减持新规
根据新的减持规定,大股东、持有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前发行股份的股东每年可以通过集中竞价减持4%股权(每3个月1%),通过大宗交易可以减持8%(每90日不超过2%),全年可以通过两种减持方式减持总股本的12%股份。
非公开发行股份获得的股票的股东(包括定增、并购重组)在锁定期满12月后每年可以通过集中竞价最多可减持4%股权(每3个月1%),通过大宗交易可以减持8%的股权,全年最大可减持总股本12%的股权);若持股比例刚好大于8%一点点,通过大宗交易可以减持8%的股权,则剩余部分通过集中竞价减持比例50%,另外50%只能第3年减持了。
看看市场反应,逐一解读:1.持有特定股份的股东,无论其持股比例,在任意连续90日内,通过竞价交易减持的解禁限售股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这个1%的规定没确定没有变,但是从大股东,变成了特定股东:可以理解为除散户外的所有股东,包括IPO前的股东及定增入股的股东!打个比方,你持股4.99%,按之前的规定算是小股东,可以一下子清仓减持,现在是90天内只准卖1%!2.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在连续90个自然日内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且受让方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之前大宗交易就是个大漏洞,所有的清仓式减持,都是通过大宗交易出掉的!现在最多只能减持2%,且接盘方必须锁仓6个月,这风险太大了,估计没多少机构还愿意接这个盘的!也就是说,3个月之内,大股东最多只能减持3%的股份,其中大宗交易的2%接盘方要锁仓半年,所以市场承受的抛压也就是1%!3.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股份导致丧失大股东身份的,出让方、受让方应当在6个月内继续遵守减持比例和信息披露的要求!董监高辞职的,仍须按原定任期遵守股份转让的限制性规定等等。
这个漏洞堵的也好,避免通过野路子玩清仓式减持的!比如董监高,以前辞职半年之后就可以清仓了,现在每年最多减持持股的25%!4.减持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在解禁后12个月内不得超过其持股量的50%。
万科股权之争
万科股权变动——宝万之争摘要:万科股权及其分散,导致史上有两大股权大战,其一是君万之争,其二就是宝万之争。
本次主要介绍宝万之争,宝万大战从2015年打到了2017年,从最开始的“宝能系”野蛮进攻,王石求助华润但却没有得到支持,到后来的恒大趁势进入,万科开始引入深圳地铁的计划失败,到成功引入深铁,这一场大战战事惨烈,且获得了无数人的关注,如今终于接近尾声……关键字:宝万之争宝能系万科股权争夺1 公司简介1983年,王石到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工作;1984年,他组建“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1988年,企业更名为“万科”;1991年1月29日,万科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交易,代码000002,由此踏上了万亿市值的征程。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众多地产大腕的众多公司中,万科是最早完成股份化、完成上市的。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科或万科集团),证券简称:万科A、证券代码:000002,证券曾用简称:深万科A、G万科A,总部位于中国深圳市福田区梅林路63号万科建筑研究中心,现任董事长为王石,总经理为郁亮。
公司主营业务为房地产、物业服务,其他业务有酒店业务、家居服务、长租公寓、养老业务、滑雪等。
2017年4月26日,万科A总市值:2257.51亿,市盈率:10.74。
2 公司股权发展历程2.1 股份制改造期1984年,万科前身注册成立。
万科前身“深圳现代科技仪器展销中心”注册成立,是深特发四级子公司,国营性质。
1988年,万科完成股份制改革,国家股60%,职工股占40%,王石“放弃”万科股权,选择职业经理人身份。
1991年1月,万科完成IPO,公开募集资金约2800万,国家股与职工股被整体稀释68%。
2.2 股权保卫期1993年,万科第一次股权激励,因法律限制中断实行。
1994年,君安证券联合其他股东逼宫,提出重组万科管理层,后被王石瓦解。
2000年8月10日,华润成为最大股东,万科引入华润成为最大股东(15.08%)。
上市公司 大股东 增减持信息披露相关要求
上市公司大股东增减持信息披露相关要求大股东增减持是指上市公司中持有大量股份的股东通过买入或卖出公司股票来增加或减少自身持股比例的行为。
对于这一行为,相关法规和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在信息披露方面做到透明、及时和准确。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股东增减持信息披露的相关要求。
大股东增减持信息披露的时间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应该及时披露大股东增减持的情况,确保市场投资者能够及时了解到相关信息。
具体而言,大股东增减持的信息应当在其行为发生后的三个交易日内进行披露。
这样的要求可以保证市场投资者在股东增减持行为发生后能够及时了解到相关情况,从而对公司股票的交易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大股东增减持信息披露的内容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大股东增减持的信息披露应当包括股东的姓名、增减持的日期、增减持的数量、增减持的价格、增减持后的持股比例等信息。
这些信息的披露可以帮助市场投资者全面了解到大股东的增减持行为,对公司股票的交易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同时,这也是大股东增减持信息披露的基本要求,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应当遵循并履行。
大股东增减持信息披露还需要遵循一些其他要求。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应当通过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渠道进行大股东增减持信息的披露,确保信息的公开和透明。
同时,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应当保证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不得存在虚假陈述、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这些要求的目的是保证市场投资者能够获取到真实、准确、完整的大股东增减持信息,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大股东增减持信息披露还需要遵循一些其他的规定。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在增减持期间应当遵守信息披露监管要求,不得操纵市场价格或者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买卖股票的行为。
同时,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还应当遵守《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相应的信息披露义务。
这些规定的目的是保证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原始股东减持规则
原始股东减持规则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原始股东减持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股东行为。
原始股东减持是指在公司股票上市之后,原始股东通过出售自己持有的公司股票来减少其持股比例的行为。
减持是原始股东实现资本回报、锁定投资回报的一种方式。
为了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原始股东减持的规定。
原始股东减持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
我国证券法规定了原始股东减持的相关规定,如公司上市后的锁定期、减持比例的限制等。
原始股东应当在法定的减持期限内进行减持,超过期限的减持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原始股东减持需要履行信息披露的义务。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原始股东在减持过程中需要及时向公司和证券交易所披露相关信息,包括减持的计划、减持的方式和数量等。
这样可以保证市场的透明度,让投资者了解到原始股东的减持动态,从而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第三,原始股东减持需要注意市场稳定因素。
为了避免原始股东减持对市场造成过大的冲击,我国规定了原始股东减持的比例限制。
具体来说,上市公司原始股东的减持比例不得超过其所持有股份总数的一定比例,一般为5%。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原始股东通过集中减持导致股价大幅下跌,维护市场的稳定运行。
原始股东减持还需要注意信息内幕交易的问题。
根据我国证券法的规定,原始股东在减持过程中不得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否则将面临法律的追究。
这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防止原始股东利用内幕信息获取不当利益。
原始股东减持还需要关注市场风险。
原始股东减持可能会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市场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
因此,原始股东在减持时需要谨慎操作,合理控制减持的节奏和规模,以避免对市场造成不良影响。
原始股东减持规则是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制度安排。
原始股东在减持时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履行信息披露的义务,注意市场稳定因素,避免信息内幕交易,关注市场风险。
只有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原始股东的减持行为才能为市场带来良性的发展和稳定的运行。
历年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数据
历年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数据曾几何时,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成为了市场中的一抹阴影。
这一数据的波动,不仅直接影响着股价的走势,也牵动着投资者的心弦。
然而,我们不能仅仅从数字上去理解这一现象,而是要站在人类的视角,去感受其中的故事。
当我们回顾历年的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数据时,或许会发现一个普遍的趋势:股东减持的规模逐年增加。
这背后,既有个人投资者的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有公司经营者的资金需求。
然而,这种增加趋势却让人们对市场的稳定性产生了疑虑。
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个真实的案例中找到答案。
假设有一家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数据连续多年呈上升趋势。
我们可以想象,这家公司的股价一定是波动不定的,投资者也会因此而心生疑虑。
然而,如果我们深入了解这家公司的内情,或许会对这一现象有更多的理解。
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一位勤劳踏实的企业家。
在公司成立初期,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将公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然而,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支持公司的发展,创始人不得不减持股份,将资金投入到公司的研发和市场推广中。
这种情况下,股东减持数据的上升并不意味着公司的不稳定,而是公司在为自身的长远发展做出了牺牲。
创始人深知,只有持续不断地投入资金,公司才能不断创新,保持竞争力。
虽然这种做法对创始人来说是一次艰难的决策,但他相信,只要公司能够持续发展,最终会回报给股东更大的利益。
当然,股东减持数据上升也不尽然都是出于公司发展需求。
有些股东可能是出于个人利益考虑,使用股东减持来获取短期的利益。
这种行为在市场中屡见不鲜,给投资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惑和疑虑。
然而,我们不能因为个别现象就将整个市场和上市公司都贴上不稳定的标签。
在面对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数据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客观地分析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每个公司的实际情况,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判断其发展趋势,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所以,让我们以人类的视角,去探索这些股东减持背后的故事,用情感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沪深交易所减持新规实施细则解读
沪深交易所减持新规实施细则解读沪深交易所发布减持新规实施细则。
减持新规是如何实施的呢?下文是小编收集的沪深交易所减持新规实施细则的解读,欢迎阅读!沪深交易所减持新规实施细则解读一《实施细则》出台的背景及主要考虑是什么?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股份制度是资本市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也是二级市场证券交易中受到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
为规范二级市场的股份减持行为,2016年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本所配套制定了《关于落实<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相关事项的通知》。
上述规定、通知的实施,对于引导合规减持,明确市场预期,促进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年来,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例如大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后,受让方立即通过二级市场大量卖出;又如,部分股东进行“清仓式”减持,一些董监高人员通过辞职来实施减持等,市场对此较为关注。
针对实践中的突出问题,5月27日,证监会修订发布了《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
《若干规定》对减持制度进行了补充、完善,并对交易所加强减持监管提出了明确要求。
股份减持与证券交易密切相关,直接涉及二级市场的股票交易秩序,直接关系到市场稳健运行。
交易所作为证券市场的一线监管者,承担着组织管理证券交易的基本职责,依据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制定配套业务规则,引导有序合规减持、防控异常减持行为,责无旁贷。
为此,本所在2016年减持通知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与之前的规定相比,《实施细则》主要作了哪些制度调整?《实施细则》主要做了以下4个方面的制度完善:一是扩大了适用范围。
在规范大股东(即控股股东或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行为的基础上,将其他股东减持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股份、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以下统称特定股份)的行为纳入监管。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
1、1984 年- 提出建立资本市场构想、 1984 年,当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20 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吴晓玲、魏本华、胡晓炼等),发表了轰动一时的《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
2、1984 年 11 月-中国第一股发行 1 万股、中国第一股发行 1984 年 11 月 18 日,新中国第一个公开发行的股票——飞乐音响向社会发行 1 万股(每股票面 50 元),在海外引起比国内更大的反响,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信号。
3、1986 年-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诞生、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诞生 1986 年 9 月 26 日,新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600651)在南京西路1806 号静安证券业务部正式挂牌买卖,当天上市的 100 股股票不到一个半小时即被购买一空。
4、1990 年 11 月 26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1990 年 11 月 26 日,经国务院授权,由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建立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建国以来内地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此前的中国人,只是从茅盾的小说《子夜》及据此改编的电影中依稀对股票交易所有一点印象。
5、1990 年-深圳证券交易所试开业、深圳证券交易所试开业 12 月 1 日,深交所开业,但“开业”前面加了个“试”字。
6、1991 年 8 月- 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1-08-28 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
7、1992 年 5 月 21 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 1992 年 5 月 21 日,上海股市交易价格限制全部取消,股市交易价格开始尝试由市场引导。
仅仅 3 天,股票价格就一飞冲天,暴涨 570%!其中,只新股市价面值竟狂升 2500%至 3000%! 5 5 月 21 日,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在全面放开股价的利好刺激下,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在 1260.32 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 104.27%,5 月 25 日到 1420 点。
11418070_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股东类型 方向
公司 公司 公司 公司 公司 公司 个人 公司 公司 公司 个人 个人 公司 公司 高管 公司、个人 公司 公司 公司 高管 公司 公司 个人 公司 公司 高管 高管 公司 高管 公司 高管 高管 高管 高管 高管 高管 公司 高管 公司 公司、高管 高管 公司 高管 高管 高管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减持
300213 000610 300089 002582 300285 002278 300345 603128 002108 300162 002405 300287 002362 300357 002198 300016 600536 300002 300032 002390 002458 002521 601677 002587 002620 002716 002401 600060 300007 300336 300340 300358 002630 002499
0.92
40.63
111041.79
2636.30
6.76
6.38
16829.89
2447.42
6.97
10.34-10.48 25597.70
1788.23
1.35
23.65-28.09 45844.74
1450.00
0.72
14.86-14.94 22825.65
1426.60
1.09
8.91
12717.63
200.00 197.79 193.48 186.00 170.00 150.00 150.00 150.00 132.00 111.70 107.01 107.00 101.52 94.19 88.00 84.64 71.37 70.00 66.00 64.00 61.40 54.25 50.00 49.00 43.75 40.00 36.15 35.94 32.85 31.30 30.00 30.00 29.99 28.47
《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解读
新规对市场的影响
2. IPO原股东及定增模式下的一二级市场套利现象将受到一定抑制。
希望通过一二级市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差获利的投资者在《新规》后面临的是时间和转让成本的进一步上升(从而影 响“定增基金”)。
3. 对股市资金面短期有一定积极影响。
《新规》选择在二级市场投资者情绪相对低迷、市场整体估值已经有调整、大股东及高管近期减持意愿 下降甚至更多产业资本考虑增持的时点出台,有助于避免对市场造成过度波动。目前在较多投资者认 为主要股东股份减持是市场下跌的主要原因的情况下,限制股份减持对市场情绪短期有提振作用。对 于大宗交易的限制、增加参与IPO和非公开发行但持股未超5%股东的减持限制等规定对短期资金面有 直接影响。以大宗交易减持为例,我们用最近三个月的大股东和高管减持情况做样本来估算新规可能 的影响。若假设大宗交易减持按照《新规》的形式每个股东最多只能减持总股本的2%,近三个月大股 东和高管的减持规模将可能从584亿元下降至369亿元,降幅为37%。
细则。
与旧规的比较(2016年1号文对比)
旧规的“加强版”
2015年7月为平抑市场波动,监管层出台文件规定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大股东6个月内不得减持。16
年1月为进一步规范股东高管减持行为,监管层出台《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
(证监会公告〔2016〕1号,本文简称“16年1号文”)。本次出台的《新规》从内容上看,可以理解 为是16年1号文的进一步补充及强化。与16年1号文相比,《新规》适用范围扩大,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股东受限范围扩大。参与IPO和非公开发行但持股未超5%以及通过大宗交易举牌的大股东被
新规对市场的影响
4. 中长期影响待逐步观察。
股市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从全局出发、从根本原因着手解决股市现有问题才可能取得较好的 短期、中长期效果。综合来看,大股东及高管减持所持股份属于正常现象,但大比例减持、过快的减
减持计划公告
减持计划公告尊敬的广大投资者:您好!首先,非常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本公司的信任和支持。
在此,我们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向您公告一项重要的减持计划。
一、减持主体的基本情况本次计划进行减持的主体为_____(以下简称“减持股东”)。
截至本公告发布之日,减持股东持有本公司股份_____股,占公司总股本的_____%。
二、本次减持计划的主要内容1、减持原因减持股东出于自身的资金需求,决定对其所持有的本公司部分股份进行减持。
2、减持股份来源减持股东所持股份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的股份以及公司上市后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式取得的股份。
3、减持数量及比例计划减持不超过_____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_____%。
4、减持方式减持股东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的方式进行减持。
5、减持期间集中竞价交易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 15 个交易日后的_____个月内进行;大宗交易自本公告披露之日起 3 个交易日后的_____个月内进行。
6、减持价格根据减持时的市场价格确定。
三、股东承诺及履行情况减持股东在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曾作出相关承诺,包括但不限于股份锁定承诺、减持意向承诺等。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减持股东严格遵守了上述承诺,未出现违反承诺的情况。
四、相关风险提示1、本次减持计划的实施存在不确定性,减持股东将根据市场情况、公司股价情况等因素决定是否实施本次股份减持计划,以及实施的数量和价格。
2、本次减持计划的实施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3、公司将督促减持股东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五、其他说明1、本次减持计划符合《证券法》《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减持股份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
2、在按照上述计划减持公司股份期间,公司将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重要股东增减持行为市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2012.8下旬·09·□【摘要】作为掌握公司经营决策权与成长关键要素的重要股东,其市场行为备受实务及理论界关注。
国内学者针对重要股东增减持事件公告前后的市场反应作了许多实证研究,但因存在各种具体原因,研究结论尚不统一。
本文以横跨2006~2011年的全部增减持事件为样本,对上述两种市场效应进行研究,发现增持事件无显著的市场效应,而减持事件的市场效应明显,并从多元回归分析中发现了市场效应的关键影响因素。
【关键词】重要股东增减持市场行为超额收益率王建文李蓓(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合肥230001)重要股东增减持行为市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研究问题的提出Scholes (1972)的价格压力假说认为股票供应的增加将导致其价格下跌,因为股票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供给的上升必然伴随价格的下降;Asquit 和Mullins (1984)也验证了股价的变化和发行规模的负关联,并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价格压力和需求曲线向下倾斜的理论。
那么,重要股东增减持股票是否存在类似的股价效应呢?陈耿和陈秋(2009)、林丽贞(2009)等分别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重要股东减持前的一定时期,公司的股价在整体上出现了统计上显著的正向超额收益,即产生了正的市场财富效应,而在股份减持完成后,财富效应不再产生,且减持前正的超额收益率不足以弥补减持后的收益率损失,减持在总体上使投资者价值遭受损失。
对这一现象的主要解释是:价格的变动过程以及变动的程度会因商品的特征而不同。
然而,这种解释存在明显的不足,减持的实际发生(直接效应)是在公告前,而间接效应则发生在公告后,为何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会出现明显反差,理论上仍得不到恰当的解释。
尽管K.R.French (1980)、K.French 和R.Roll (1986)认为:虚拟资本具有自身的运行特征,其价格的形成往往脱离价值,股票价格的形成机制与商品价格的形成机制不同,但股票价格体现了投资者行为的结果,应更易受供需的影响。
中国股市发展分析报告(完整版)
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以上证综指走势为例)分上中下三篇发至经济观察木泉投资原创文章上证综指于1991年7月15日首次发布,其样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因此其对中国股票市场有非常好的代表性。
下面以上证综指自发布以来的收盘价为载体,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进行分析。
(1)1990-1992年10月:初步实验,股市第一次起落邓小平南方讲话,提出坚持改革开主、发展市场经济(含股票市场)的观点,国内开始进行股票市场试点开放,国内掀起一轮投资热,股票价格的逐渐上涨也使得上证综指从90多点涨至400多点。
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交易价格限制全部取消,在这一利好消息刺激下,大盘从616.99点直接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这也是上证指数首次突破千点大关。
此后仅仅3天时间,各只股票价格都呈现一飞冲天的走势,平均涨幅为570%。
其中,5只新股更狂升2500%至3000%。
最终上证指数暴涨至1300多点。
但由于这一年有30多只新股票上市,比1991年增长了3.88倍,对投资者的心理冲击和资金面压力巨大,股指一路下滑,深圳“810事件”也加速了上证综指的下跌。
“1992股票认购证”第四次摇号。
当时预发认购表500万张,每人凭身份证可购表1张,时称有“百万人争购”,不到半天的时间,抽签表全部售完,人们难以置信。
秩序就在人们的质疑中开始混乱,并发生冲突。
这天傍晚,数千名没有买到抽签表的股民在深南中路打出反腐败和要求公正的标语,并形成对深圳市政府和人民银行围攻的局面,酿成“8·10事件”。
上海股市受深圳“8·10”风波影响,上证指数从8月10日的964点暴跌到8月12日的781点,跌幅达19%。
暴跌五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398点,几乎打回原形。
(2)1992年10月-1994年6月:股市第二次起落从1992年底到1993年初,我国新兴的投资基金开始得到政府支持,上市投资基金数量急剧增加。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史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政策,由此开启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在中国经济发展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当代证券市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
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社会资金的巨大需求,国家开始了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并率先在上海、深圳等地展开。
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一只股票——上海飞乐音响于1984年11月诞生。
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开始上海股票的柜台交易。
1988年,深圳特区尝试对一些企业进行股份制改制,选择了5家企业作为股票发行上市的试点,其中包括一家由深圳几家农村信用社改组而成的股份制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由此产生了经人民银行批准公开发行上市的中国第一支股票。
同年,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开始了深圳股票的柜台交易。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开始仿效上海和深圳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并相继设立证券公司或交易部进行柜台交易,提供证券交易服务。
由于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旺盛,所以交易非常活跃。
但是当时的交易很原始,极为不规范,没有交易记录,没有成交确认制度,没有过户交割机制,没有交易监控制度,没有信息披露制度等等,市场极为混乱,纠纷不断,于是尽快成立规范的证券交易所就迫在眉睫。
1990年,国务院批复上海浦东新区开发政策,同意在上海设立证券交易所。
同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经国务院授权,人民银行批准,正式宣告成立。
第二年,即1991年4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得到批准正式成立。
沪深交易所成立后,本地发行的股票开始进场交易,这就是所谓的上海“老八股”和深圳“老五股”。
之后国内其它地方发行的公司股票开始陆续在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国内证券交易开始逐步规范化。
2021年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数据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热点之一。
2021年以来,不少上市公司股东纷纷减持其持有的股票,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议。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2021年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市场动向和规律,为投资者提供参考依据。
1. 整体减持数据统计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共有XXX 家上市公司的股东进行了减持操作,涉及股东数约XXX人,减持总金额达XXX亿元,其中个人股东减持金额为XXX亿元,机构股东减持金额为XXX亿元。
从整体数据来看,2021年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力度较大,减持规模较去年有所增加。
2. 减持行为的主要特点2021年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行为呈现出几个主要特点:减持行为集中在某些特定行业,比如科技、传媒和医药等。
一些高市值公司的股东减持力度较大,这可能与公司股价上涨较快有关。
个人股东减持规模普遍较大,这反映出一些个人股东对市场未来走势的担忧。
另外,一些机构股东也在保持一定的减持节奏,这表明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谨慎态度。
3. 影响市场的因素分析2021年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行为对市场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大规模减持可能会导致市场供给增加,从而对股价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股东减持行为可能会造成市场信心的波动,引发投资者对市场走势的担忧。
减持行为还可能对市场流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市场的稳定性构成一定挑战。
4. 对策建议面对2021年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数据中的种种现象,我们有必要做出一些对策建议: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减持行为的监管力度,加大对信息披露的督促力度,以降低减持行为对市场的不利影响。
投资者也应保持理性,充分了解减持行为的原因和动机,避免盲目跟风操作。
另外,上市公司管理层也应考虑加大对员工、高管等内部股东的减持监管力度,以维护市场稳定。
5. 结语2021年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数据显示出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现象,对此,我们应保持警惕,加强监管,理性投资,以维护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美国股市如何监管大股东减持
美国股市如何监管大股东减持大股东减持是世界各国股票市场都务必应对和认清的重特大课题研究。
英国1934年施行的《证券交易法》第144条对大股东减持作出了明文规定。
拥有上市企业股权超出5%的控股股东、企业高級技术人员和执行董事等关联企业及其从关联企业得到的个股,都归属于“约束性证劵”,在高管增持时务必遵循一歩步行的方法和严苛的信息公开,并必须另外考虑五个标准。
第一是锁住期规定。
在向销售市场售卖约束性证劵以前,务必最少拥有这种证劵一年(在1997 年以前是2年),这一年的锁住期刚开始于选购这种证劵并全额结清的情况下。
锁住期仅适用“约束性证劵”,在二级市场买进的证劵都是是非非约束性的。
如果是聘员得到的个股期权,锁住期一般刚开始于股指期货的实行時间而不是给予時间。
第二是务必开展充足的信息公开。
控股股东在售卖个股以前,务必公布充足的有关证劵发行方的最新消息。
这就代表着发行方务必依据《证券交易法》的规定撰写按时财务报告。
第三是合乎成交量标准。
一年锁住期以后,每3 月能够售卖的个股金额不可超出类似已发售股权的1%或4 个星期内均值周成交量的很大者。
第四是高管增持个人行为务必是一般的经记买卖。
控股股东不可以为售卖个股而投放广告,艺人经纪人不可以扣除高过一切正常水准的提成,以避免内幕交易。
卖家或艺人经纪人都不可以诱惑买家选购这种证劵。
第五是务必填好通告并上交到英国股票交易联合会(SEC)。
假如3 月内的成交量超过5000股或总成交额超过5万美元就务必向SEC递交申请书。
SEC对控股股东的高管增持申请办理主要是开展合法性审查而不是准许,即控股股东的高管增持个人行为是不是合乎强制信息公开规章制度,是不是有运用内幕消息从业的内线交易个人行为,是不是遵循了《证券交易法》第144条的工作纪律要求等。
美股的大股东减持难题并并不是销售市场特别关心的聚焦点,其关键缘故是:1、美股推行强制信息公开规章制度,上市企业的信息内容务必真正全透明,假如发觉财务造假等违纪行为,控股股东便会被罚的负债累累而且把牢底坐穿,因而上市企业公布的信息内容较为真正,可以变成投资人开展投资方法的关键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