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ppt课件

合集下载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课件ppt课件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课件ppt课件
致性) 3.ALT持续或反复异常。 成为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小三阳),这些患者可进展
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失代偿肝硬化和HCC。
·
15
自然史
并不是所有感染HBV者都经过以上四个期,新生儿 时期感染HBV,仅少数(约5%)可自发清除HBV,而 多数有较长的免疫耐受期,然后进入免疫清除期。 但青少年和成年时期感染HBV,多无免疫耐受期, 而直接进入免疫清除期(急性起病),他们中的大 部分可自发清除HBV(约90%~95%),少数(约5%~ 10%)发展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cccDNA半寿 (衰) 期较长,很难从体内彻底清除(乙肝病毒 顽固性的原因)。
·
3
乙肝病毒DNA复制示意图
·
4
流行病学
·
7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HBV是血源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 及性接触传播。
由于对献血员实施严格的HBsAg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 起的HBV感染已较少发生。
·
16
预防
·
17
乙肝疫苗接种普遍开展后 青少年的HBsAg阳性率显著下降
12 10
8 6 4 2 0
·
11.3
9.7 10.2
11.5
9.6
9.9
9.3
8.2 8.1
8.3
5.4
1992 2006
8.0 7.6
3.2
1.0
1.4
1~ 5~ 10~ 15~ 20~ 30~ 40~ 50~ 年龄 (岁)
经破损的皮肤粘膜传播,主要是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 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毒 品等;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 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教学课件ppt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解读教学课件ppt
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 表现者。
慢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
全球流行,我国发病率高,主要由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等途径。
发病机制
01
02
03
乙肝病毒复制
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
免疫病理反应
机体免疫功能异常,导致 肝细胞损伤和炎症。
疾病进展因素
遗传因素、生活习惯、治 疗不当等均可影响疾病进 展。
当ALT、AST、TBIL、DBIL等指标出现异常时,提示肝脏功 能受损或出现炎症反应。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评估病情 严重程度。
HBV DNA检测与解读
HBV DNA检测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技术检测血液中HBV DNA含量。
HBV DNA水平与病情关系
HBV DNA水平越高,说明病毒复制越活跃,病情可能越严重。需要根据HBV DNA水平、肝功能检查结果等 综合评估病情,制定治疗方案。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 南解读教学课件ppt
2023-10-29
目 录
• 慢性乙型肝炎概述 • 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与评估 • 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 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调节治疗 • 慢性乙型肝炎的对症治疗与辅助治疗 •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01
慢性乙型肝炎概述
定义及流行病学
慢性乙型肝炎定义
核苷(酸)类似物
通过抑制HBV聚合酶,阻 断病毒DNA的合成,如拉 米夫定、恩替卡韦。
干扰素
通过调节免疫应答,抑制 病毒复制,如α-干扰素、 聚乙二醇干扰素。
作用机制
核苷(酸)类似物主要是 抑制HBV聚合酶,而干扰 素主要是调节免疫应答。
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评估与调整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资料课件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资料课件

病毒变异与耐药
01
乙肝病毒的变异和耐药性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需
要加强病毒基因型和耐药性的监测。
疫苗接种覆盖率不足
02
全球范围内,仍有大量人群未接种乙肝疫苗,导致感染率居高
不下。
诊断不及时、不规范
03
由于缺乏标准化诊断流程和试剂,导致诊断不及时、不规范,
延误治疗时机。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 2 3
KEEP VIEW
应对策略与措施
接受现实
患者和家庭都需要接受并面对 疾病的现实,积极配合医生的
治疗和建议。
科学治疗
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科学的 治疗和用药,同时注意定期复 查和随访。
自我管理
学会自我管理,包括调整饮食、 保持良好作息、适当锻炼等, 以减轻疾病症状和促进康复。
心理支持
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 以缓解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附录:慢性乙型肝炎防治 指南(2020版)要点速

诊断要点速查
诊断标准
HBV感染超过6个月,或发病日期不明,且具备慢性肝炎临床表现。
病情评估
根据肝功能、病毒复制情况、肝纤维化程度等进行病情评估。
鉴别诊断
与脂肪肝、药物性肝炎等鉴别诊断。
治疗要点速查
抗病毒治疗
根据病情选择口服抗病毒药物,如核苷类似 物、干扰素等。
慢性乙型肝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慢性乙型肝炎定义
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肝病毒检测 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 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
慢性乙型肝炎分类
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度、中度、 重度三类。
慢性乙型肝炎的危害
01
02
03
肝纤维化

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PPT教学课件

中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PPT教学课件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
2005.12
背景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为进一步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
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研 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制订了《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 南》。推荐意见所依据的证据共分为3个级别5个等次 ,以括号内斜体 罗马数字表示。
➢ 病毒学指标,治疗开始后每3个月检测1次HBsAg、 HBeAg、抗-HBe和HBV DNA
➢ 每3个月检测1次甲状腺功能,血糖和尿常规等指标 ➢ 定期评估精神状态,尤其是对出现明显抑郁症和自杀倾
向的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密切监护。
抗病毒治疗的监测和随访:核苷(酸)类似物
治疗前应检查:
➢ 生化学指标包括ALT、AST、胆红素、白蛋白等
➢ 病毒学标志治疗开始后每3个月检测1次HBsAg、HBeAg、 抗-HBe和HBV DNA
➢ 根据病情需要,检测血常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和肌酐等指
抗病毒治疗:慢性HBV携带者和非活动性 HBsAg携带者
对慢性HBV携带者,应动员其做肝组织学检查,如肝组 织学显示Knodell HAI ≥4,或≥G2炎症坏死者,需进行 抗病毒治疗。如肝炎病变不明显或未做肝组织学检查者 ,建议暂不进行治疗
➢ 病毒学标志包括HBeAg、抗-HBe和HBV DNA的基线状态或 水平
➢ 根据病情需要,检测血常规、磷酸肌酸激酶和血清肌酐等
➢ 有条件的单位治疗前后可行肝组织学检查
治疗过程中应对相关指标定期监测和随访,以评价疗效 和提高依从性:
➢ 生化学指标治疗开始后每月1次,连续3次,以后随病情改善 可每3个月1次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15年版)重点内容!
.
1
.
2
10月25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中华医学 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在北京共同主办 了“2015版中国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新闻发布会”,会上同时发布了中国《慢性乙 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和《丙型肝炎
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
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 1~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据此推算,我 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 患者约2000万例。 2014年全国1~2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4岁、5~14岁和15~29岁人群 HBsAg流行率分别为0.32%、0.94%和4.38%(中国
.
4
《乙肝指南》强调,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 应在充分了解有关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认真考虑患 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 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定全面合理的诊疗
方案。
.
5
全新《乙肝指南》包括哪些内容?
那么,这份新的《乙肝指南》包括了哪些内容 呢?
第一部分:22个术语的解释,包括慢性HBV
在这部分内容中,新版《指南》指出,乙型肝 炎疫苗预防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 有效方法;《指南》还提出了意外暴露后预防的处 理方法、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措施以及切断传播
途径的策略。
.
8
《指南》第三 ~ 九部分
《指南》第三至第九部分介绍了病原学、自然
史及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肝纤维化非侵袭性诊 断、影像学诊断、 病理学诊断肝组织以及临床诊断
相关的内容。以下是部分内容摘取:
1.实验室检查:包括HBV血清学检测、HBV DNA、基因型和变异检测以及生物化学检查;
2.影像学诊断:影像学检查的主要目的是监测 CHB的临床进展、了解有无肝硬化、发现占位性病 变和鉴别其性质,尤其是监测和诊断
1. 我国已批准普通干扰素(IFN-α)和聚乙二醇化 干扰素(PegIFN-α)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2.《指南》介绍了五种NAs药物疗效,包括恩 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替比夫定、阿德福韦
酯 、拉米夫定。
.
13
第十六部分:待解决的十大问题
在《指南》的最后一部分提出了待解决的十大问题, 具体如下:1. 生物学标志在乙肝自然史、治疗指证、疗效 预测及预后判断方面的地位和作用;2. 肝纤维化无创诊断 手段在治疗适应证、疗效判断及长期随访中的地位和作用; 3. NAs和IFN 联合/序贯方案的疗效确认及成本效果分析; 4. 寻找预测NA停药的临床标准及生物学标志;5. 长期NA 治疗对肝硬化逆转、HCC发生率的影响;6. 长期NA治疗 的安全性以及妊娠期NA治疗对母婴长期安全性的影响;7. 基于长期随访队列及大数据库的临床疗效研究;8. 探索建 立医患互动新型慢病管理模式,提高病人依从性;9. 开展 卫生经济学研究、探索降低药物价格、提高治疗可及性的 有效途径;10. 探索清除HBsAg的新疗法及HBsAg清除后
组织学的改善。
.
11
此外,《指南》还设定了三大治疗终点,
具体如下:
1. 理想的终点:HBeAg 阳性与HBeAg阴性患 者,停药后获得持久的HBsAg 消失,可伴或不伴 HBsAg血清学转换。
2. 满意的终点:HBeAg阳性患者,停药后获得 持续的病毒学应答,ALT复常,并伴有HBeAg血清 学转换;HBeAg阴性患者,停药后获得持续的病毒 学应答和ALT复常。
3. 基本的终点:如无法获得停药后持续应答, 抗病毒治疗期间长期维持病毒学应答(HBV DNA检
测不到)。
.
12
第十一~十五部分:治疗方案相关 《指南》的第十一至十五部分主要介绍的治疗
方案相关的内容,包括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干扰 素α治疗、NAs治疗和监测、抗病毒治疗推荐意见及 随访管理以及特殊人群抗病毒治疗推荐意见。以下 是部分内容摘取:
感染 、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 乙型肝炎康复、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乙型肝炎
再活动 、HBeAg阴转、HBeAg血清学转换等。
.
6
第二部分:流行病学和预防(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 2000万例)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HBV,其 中2.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 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HCC)。全球肝硬 化和HCC患者中,由HBV感染引起的比例分别为30%和 45%。我国肝硬化和HCC患者中,由HBV感染引起的比 例分别为60%和80%。
CDC)。
.
7
HBV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及性接 触传播。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产期,多为在分娩 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与HBV阳 性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 其感染HBV的危险性增高。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 道传播,且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未发现HBV能经吸 血昆虫 (蚊、臭虫等) 传播。
等检查。
.
9
3.临床诊断:根据HBV感染者的血清学、病毒学、 生物化学试验及其他临床和辅助检查结果,可将慢性 HBV感染分为:慢性HBV携带者、HBeAg阳性慢性 乙型肝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非活动性 HBsAg携带者、隐匿性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
化。
.
10
第十部分:治疗目标
《指南》确定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 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达 到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HCC及 其它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 时间。在治疗过程中,对于部分适合的患者应尽可 能追求慢性乙肝的临床治愈,即停止治疗后持续的 病毒学应答,HBsAg消失,并伴有ALT复常和肝脏
.
3
2015版《乙肝指南》指出,中华医学会肝 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于2005年组织国内 有关专家制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第一版),并于2010年第一次修订。新 《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在慢性乙型肝炎 诊断、预防和抗病毒治疗中做出合理决策, 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包括或解决慢
性乙型肝炎诊治中的所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