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细菌和真菌》教案

合集下载

细菌和真菌_教案

细菌和真菌_教案

细菌和真菌_教案教案名称:探索细菌和真菌教学目标:1.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不同细菌和真菌的分类;3.能够描述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环境及其对人类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1.细菌和真菌的分类及特点;2.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环境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1.如何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2.如何通过实验验证细菌和真菌的特点。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细菌培养皿、琼脂培养基、棉签、石膏板、可见光灯、显微镜等;2.PPT课件;3.实验操作指导手册。

教学过程:Ⅰ.导入(10分钟)1.利用PPT课件引导学生回顾前一个单元所学的生物基础知识,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等。

2.出示一张细菌的图片,请学生简要描述细菌的特点。

Ⅱ.细菌(30分钟)1.首先,讲解细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细菌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形态简单,体积小。

-细菌不同于真菌及其他复杂的生物,没有真核细胞结构,没有细胞核。

-细菌可以根据其形态特点进行分类,如球菌、杆菌、弧菌等。

2.接下来,进行细菌的实验观察。

-学生分组完成实验。

每组取一只细菌培养皿,插入湿润的棉签,用棉签在特定环境采集微生物样本,再将棉签划过琼脂培养基上。

-将培养皿封闭、颠倒放置,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24小时。

-次日,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培养皿中的细菌形态以及细菌的生长情况。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并进行简单分析。

Ⅲ.真菌(30分钟)1.首先,讲解真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生物,多数为多细胞菌丝体,有些真菌是单细胞的。

-真菌通常根据其菌丝和孢子形态特点进行分类,如担子菌、子囊菌等。

2.进行真菌的实验观察。

-学生分组完成实验。

每组取一块石膏板,将其浸泡在温水中,待其湿润后,放置在暗处。

-每天观察石膏板上是否出现真菌的菌丝。

观察时间为一周。

3.结合实验结果,讨论真菌的生长环境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指导学生分析实验观察结果,讨论真菌的生长条件和喜好环境。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教案: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教学背景分析细菌和真菌是生物界中最为微小的生物体,也是生物圈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将通过观察、实验和探讨,使学生了解细菌和真菌的特征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细菌和真菌的特征和分类;了解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了解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难点: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类和特征。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图片展示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特征,引导学生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特征,并与其他生物进行对比。

2.讲授细菌和真菌的分类和特征(15分钟)介绍细菌和真菌的分类和特征,包括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

通过对比,引导学生理解细菌和真菌的区别和相似之处。

3.实验观察细菌的作用(25分钟)将几块新鲜的水果放置在不同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观察水果的变化。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细菌在水果腐烂过程中的作用,并记录下实验结果和分析。

4.实验观察真菌的作用(25分钟)在一个潮湿的环境中培养一些新鲜的食物,如面包、苹果等,观察食物的变化情况。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真菌在食物腐烂过程中的作用,并记录下实验结果和分析。

5.总结和讨论(15分钟)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并与其他生物的作用进行对比和讨论。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环境的看法。

五、教学延伸1.观察其他生物对细菌和真菌的作用,如昆虫和动物。

2.设计更多的实验和观察,展示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分解有机物、合成维生素等。

3.组织学生开展细菌和真菌的图文展览,加深对细菌和真菌的了解。

高中生物细菌和真菌教案

高中生物细菌和真菌教案

高中生物细菌和真菌教案题目:细菌与真菌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细菌与真菌的基本特点;2. 掌握细菌和真菌的结构和生活习性;3. 理解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1. 细菌和真菌的结构和特点;2. 细菌与真菌的生活习性差异;3.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讲授和讨论相结合;2. 实验操作;3. 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图片资料。

四、教学内容1. 细菌的特点和结构:(1)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无细胞核;(2) 细菌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酸;(3) 细菌的形状有球形、杆状和螺旋形。

2. 真菌的特点和结构:(1) 真菌是多细胞生物,有细胞壁;(2) 真菌的结构有菌丝、孢子和分生子;(3) 真菌的形态有酵母菌和霉菌等。

3.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习性差异:(1) 细菌能以吸收有机物为生存方式;(2) 真菌能以分解有机物为生存方式。

4. 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 细菌参与了氮循环、碳循环等生态过程;(2) 真菌分解了有机物,促进了养分循环。

五、教学活动1. 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点和结构;2. 实验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图片;3. 讨论细菌和真菌的生活习性和作用;4. 带领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究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六、教学反馈1. 以小组形式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2. 汇总讨论结果,检查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理解程度;3. 结合实验实际,做出适当评价。

七、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拓展了解细菌和真菌的知识;2. 提出一个问题,研究细菌和真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当对细菌和真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也应当明白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师应当及时总结,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初中初二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二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教学设计
2.教学实施:教师展示一些发酵食品图片,如酸奶、豆腐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食品的制作过程。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吃了这些食品不会生病?”、“这些食品中的细菌和真菌起到了什么作用?”。
3.导入新课: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讲授新知
1.细菌和真菌的基本概念、特征、分类及生活习性。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认识。
2.教学实施: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3.练习题示例:
-判断题: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填空题: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______。
-选择题:以下哪个不属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A.分解者B.生产者C.消费者D.呼吸者)
1.书面作业:
-完成课本相关章节的练习题,巩固对细菌和真菌基本概念、特征、分类及生态作用的理解。
-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的短文,字数不限,要求条理清晰、观点明确。
-设计一道关于细菌和真菌的应用题,要求包含问题分析、解题步骤和答案,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和问题解决能力。
2.实践作业: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与细菌和真菌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运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沟通、表达、协作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3.针对学生恐惧心理的克服和正确生态观念的培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案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①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②列举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③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从对不同的问题评价这一技能训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能力方面:首先以视频引出细菌和真菌参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进而说明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的重要性,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各组把课前收集归纳的资料展示给大家,总结出细菌和真菌使人和动物患病。

最后以图片和视频来讲解真菌和细菌与植物共生的知识,说明真菌和细菌也有有益的一面。

●情感方面:①辩证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②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③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学情分析:学生已知道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但对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是如何促进物质循环的确不清楚。

所以要求教师要注意从典型案例入手,通过分析学生熟知的事情,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生物学》第五单元第四章第四节.这节内容是在学习认识细菌和真菌的基础上再来学习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

它是细菌真菌知识点的拓展和延伸,使科学知识更贴近生活,服务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②细菌和真菌对人和其他生物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导入:演示课件:苹果慢慢腐烂,最终消失了。

提出问题:(让学生边看图片边思考)1、苹果为什么消失了?2、谁让苹果消失的?3、消失的苹果变成什么了?学生思考后发言学生:1、被分解者分解了2、细菌和真菌(在学生回答时延伸:细菌和真菌的营养类型是什么?细菌和真菌要靠现成的有机物来生存,所以是异养)3、变成二氧化碳等无机物了。

提问:通过以上回答,谁能以二氧化碳为例来说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学生讨论后回答:首先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储存,然后一部分有机物被植物的呼吸作用分解成二氧化碳回到大气中。

细菌和真菌_教案

细菌和真菌_教案

细菌和真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点:细菌和大多数真菌是体形微小等;2.知道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与人类关系密切。

二、技能目标1.了解食物滋生微生物的条件和食物保存的方法;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

三、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辨证得看待细菌对人类的利和害;2.使学生了解卫生保健的重要性,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点及分布。

2.难点: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引入展示一副图片:“走进缤纷的自然界,映入眼帘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图片中的各个景物。

质疑是不是还有其它的东西呢?学生简单讨论后回答。

引出课题-----细菌和真菌。

二、细菌主要特点1.分布的广泛性: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

2.细菌是微小的生物(微生物):教师简单介绍细菌大小,直径(举例如300个细菌按宽度平行排列的厚度相当于一张普通纸的厚度),所以用肉眼看不见,要用特殊的仪器——显微镜观察。

学生讨论发言:(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经常接触到细菌这两个字,在他们的心目中,细菌等同于疾病,有恐惧的心理。

)A.谈谈你对细菌的印象是怎样的?B.细菌都是有害的吗?3.细菌的对人类生活的影响:(1)多数有利:A.可用在制作酸奶、食醋、泡菜等;B.能分解动植物的尸体,把有机物变为无机物。

促使自然界物质循环;C.人体内多种细菌有益健康。

(2)少数有害:A.使生物体患病;B.使食物腐败。

展示图片:展示各种细菌的类型。

4.细菌分类:根据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教师简单讲述、分析)通过一张面包上面的霉菌图片引出真菌。

二、真菌教师讲述:除了霉菌以外,还有酵母菌,食用真菌(蘑菇、木耳等)都是真菌,大概数量10多万种。

1.霉菌:展示各种霉菌图片。

教师讲述:霉菌多数生活在食物上,能使物体发霉,但也能制作出药品和做食品。

初中细菌真菌教案

初中细菌真菌教案

初中细菌真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包括它们的结构、生活方式和生殖方式。

2. 掌握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了解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

2.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1. 细菌和真菌的生殖方式。

2.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实验材料:细菌和真菌样本、显微镜、培养皿、培养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细菌和真菌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对细菌和真菌有什么了解?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自主学习(5分钟)1. 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包括结构、生活方式和生殖方式。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包括结构、生活方式和生殖方式。

2. 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包括它们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分布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实验操作(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细菌和真菌样本,了解它们的形态和结构。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和真菌的细胞结构。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课堂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分享实验观察结果,讨论细菌和真菌的生殖方式。

2. 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分布特点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强调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和实验观察,撰写一篇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短文。

2.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细菌或真菌,进行深入研究,下节课分享研究成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实验操作、课堂讨论和小结等环节,让学生全面了解了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分布特点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细菌和真菌的教案

细菌和真菌的教案

细菌和真菌的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细菌和真菌的奇妙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掌握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科学推理能力;4. 培养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保护意识。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细菌和真菌的图片和标本;3. 实验用具和材料;4.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使用一幅图画或短视频展示细菌和真菌的形态和生态;2.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细菌和真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知识讲解:1.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介绍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强调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分解有机物、氮循环等;3. 解释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的影响,如致病和食品腐败等。

实验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份实验方案和所需材料;2. 实验一:观察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条件差异;a. 学生在培养皿中分别放置细菌和真菌的培养基;b. 观察并记录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情况,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

3. 实验二: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形态差异;a. 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菌和真菌的样本;b. 学生绘制并描述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特征。

讨论与总结:1.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条件和形态特征;2. 引导学生思考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3. 总结细菌和真菌的分类、作用和对人类的影响。

巩固练习:1. 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2. 教师检查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解和讨论。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人士或学者进行讲座,介绍细菌和真菌的最新研究成果;2.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与细菌或真菌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小组报告。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和记录;2. 检查学生在练习册上的答案;3. 评估学生在讨论和报告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深度。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了解更多有关细菌和真菌的研究和应用领域;2. 鼓励学生参与科学竞赛或科学展览,展示他们对细菌和真菌的理解和研究成果。

生物初中细菌真菌教案

生物初中细菌真菌教案

生物初中细菌真菌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菌与真菌的特征和区别;
2. 掌握细菌与真菌的生长特点和生态作用;
3. 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
1. 细菌的特征和分类;
2. 真菌的特征和分类;
3. 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特点;
4. 细菌和真菌的生态作用。

教学准备:
1. 图片或实物展示细菌和真菌的样本;
2. PPT或教材内容介绍细菌和真菌的特征和分类。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让学生猜测这些微生物可能是什么,并引出细菌与真菌的话题。

二、学习(15分钟)
1. 介绍细菌的特征和分类;
2. 介绍真菌的特征和分类;
3. 对比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三、实践(15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图片或实物,并记录它们的特征和区别。

四、讨论(10分钟)
学生展示观察记录,并讨论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特点和生态作用。

五、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保护措施,展开拓展讨论。

六、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细菌和真菌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提倡保护微生物的意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辨认细菌与真菌,并了解它们在自然界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和认识微生物的重要性。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或场地考察等方式深入学生对微生物的了解和研究。

八年级生物上册 5.4《细菌和真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5.4《细菌和真菌》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5、人们将少量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6、细菌和真菌的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如______、______、_____等。
————智慧引领————
1、引入:视频师带你去寻找, 真菌(蘑菇、木耳、草菇、香菇、灵芝、青霉…),细菌(抹布、砧板、针头、鼻腔、口腔…);2、展示教学目标、生读。3、自主学习(对着学案)阅读课本67-68、70页,完成下列内容,把重点词句在课本中划出来,标注出疑问之处。4、1至3组回答后,看视频比较细菌、真菌的菌落说出它们的区别;
学生独立完成,每人回答一题。
师评价各组成绩,选出优胜组。
板书设计: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分布广泛。(二)、菌落:
细菌:小、白色、表面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
真菌:较大、颜色丰富、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三)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四)、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水分,营养物质(有机物、氧),适宜的温度(有的还需要特定的条件),一定的生存空间。
5、四、五两组回答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生看视频、强化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
6、七、八两组回答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提示1、3、4.
学生看视频,师重点讲述。
二、自信展示
在探究“测量不同环 境中的细菌和真菌”课题中,请各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如下问题:
1、为什么要有两套培养基的培养皿?各做什么用?
2、为什么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接种为什么要用无菌棉棒?
3、 提示3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条件下不可能有真菌和细菌?在这个探究中,有这样的情况存在吗?为什么?
小组讨论,1、2组讨论1、2两题;3、4两组讨论2、3两题;5、6两组讨论3、4两题;7、8两组讨论4、5两题;教师巡回指导。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生物学 教案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生物学 教案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一、章节学习主题本章内容属于《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22》)第二个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内容包括认识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二、章节学习内容分析1.内容的课标分析本章内容属于《标准2022》规定的第二个学习主题“生物的多样性”。

通过本章的学习,达成以下目标:(1)要帮助学生形成1个重要概念:微生物一般是指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

(2)要帮助学生形成3个次位概念:①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②真菌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③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有些微生物在食品生产、医药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2.本章教学内容分析本章学习的重点是培养细菌和真菌的一般方法;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区别;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难点是探究不同环境中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掌握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如发酵酸奶、制作甜酒等。

三、章节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为本章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已有经历:学生对微生物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某些微生物会使人类患病,但认知不够全面、准确。

已有技能:学生掌握了观察和实验的一般方法和分类方法;能够熟练正确地使用显微镜,并掌握了一定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类比分析能力。

已有情感: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建构生物学重要概念,并对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建立正确的认识。

四、章节学习目标生命观念: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描述酵母菌、霉菌、蘑菇等常见真菌的形态结构,识别青霉和曲霉;举例说明细菌的生活特点,举例说明真菌的营养方式和呼吸方式;列举细菌、真菌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说出细菌、真菌对人类的危害及预防措施;举例说出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和常见的发酵食品类型;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概述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细菌和真菌教案

细菌和真菌教案

细菌和真菌教案教案标题:探索细菌和真菌的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掌握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 能够识别常见的细菌和真菌,并理解其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表展示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实验材料:细菌培养皿、培养基、显微镜、真菌样本等;3. 细菌和真菌的图片或模型。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模型引起学生对细菌和真菌的兴趣;2. 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细菌和真菌,以了解他们对这些微生物的基本了解。

探究(15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图表,向学生介绍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引导学生思考细菌和真菌的共同点和区别,并与其他生物进行对比;3. 利用实验展示细菌的培养过程,让学生观察细菌的形态和生长特点;4. 使用显微镜观察真菌的结构和形态。

巩固(15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列举一些例子;2.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细菌或真菌,展示其特点、分类以及对人类的影响;3. 教师总结: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

拓展(15分钟):1. 学生自主研究:要求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细菌或真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撰写一份简短的报告;2. 学生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同学分享。

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2.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微生物的世界,并提供相关资源和阅读推荐。

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的小组展示和个人报告;3. 学生完成的练习或作业。

教学延伸:1. 组织实地考察,参观实验室或微生物研究机构;2. 鼓励学生进行微生物实验,如培养自己的细菌或真菌样本;3. 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细菌和真菌在医学、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教学资源:1. 幻灯片或图表展示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和分类;2. 实验材料:细菌培养皿、培养基、显微镜、真菌样本等;3. 细菌和真菌的图片或模型;4. 有关微生物的参考书籍、网站或视频资源。

《细菌和真菌导学案》

《细菌和真菌导学案》

《细菌和真菌》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 掌握细菌和真菌的发展环境和繁殖方式;3. 了解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风险。

导学内容:一、细菌的定义、特点和分类1. 定义:细菌是一类微生物,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不具备真核细胞的结构,且没有细胞核。

2. 特点:细菌的大小一般在1-10微米之间,形态多样,有球形、杆状、螺旋形等;细菌的细胞结构简单,缺乏真核细胞的细胞器;细菌的发展速度快,繁殖能力强。

3. 分类:细菌按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等;按氧气需求可分为厌氧菌和需氧菌;按发展环境可分为产气杆菌、大肠杆菌等。

二、真菌的定义、特点和分类1. 定义:真菌是一类生物,属于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真核细胞的结构。

2. 特点:真菌的细胞结构复杂,包括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真菌的细胞壁含有壁膜,富含纤维素和壳多糖;真菌的发展速度相对较缓,繁殖方式多样。

3. 分类:真菌按生活方式可分为营养型真菌和寄生型真菌;按发展形态可分为酵母菌、霉菌和子囊菌等。

三、细菌和真菌的发展环境和繁殖方式1. 细菌的发展环境:细菌可以发展在各种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和人体等;细菌对发展环境的要求不峻厉,适应性强。

2. 细菌的繁殖方式:细菌主要通过二割裂的方式进行繁殖,即细胞割裂成两个细胞;有些细菌还可以通过芽孢形成进行繁殖。

1. 真菌的发展环境:真菌主要发展在潮湿、阴暗、通风不良的环境中,如地下、树木、食物等;真菌对发展环境的要求较高。

2. 真菌的繁殖方式:真菌主要通过割裂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即产生孢子并传播到其他地方发展;有些真菌还可以通过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进行繁殖。

四、细菌和真菌在生活中的作用和风险1. 细菌的作用:细菌在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参与生物循环、分解有机物、增进食品发酵和制药等;有益细菌还可以帮助人体消化食物,维护肠道健康。

2. 细菌的风险:细菌也会带来风险,包括引起传染病、腐败食物、污染水源和造成环境污染等。

2023最新-生物教案:《真菌》(优秀5篇)

2023最新-生物教案:《真菌》(优秀5篇)

生物教案:《真菌》(优秀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生物教案:《真菌》(优秀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生物教案:《真菌》篇一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菌和病毒之后,进而对与细菌和病毒相似的生物真菌的探究。

本课力图引导学生通过探究食用真菌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和了解真菌。

2、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单元的教学特点,并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蘑菇的形态结构,掌握它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2 、知道一些常见的食用真菌;3、学会分辨毒蘑菇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实验观察、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概括总结;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观察、合作、交流、展示中体验生物学习的乐趣;2、感知真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二、说教法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根据本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为了能让学生轻松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探究法三、说学法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探究为主线,全面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思想,为学生创设情景,创造科学探究的机会我设计了以下学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四、说教学过程依据本节教材的编排顺序和学生的认识规律,以上述分析为指导,以培养能力为导向,紧扣重点,突破难点,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三部分。

1、情景导入,引出课题学生观看关于各种各样的蘑菇的视频,并提出如何描述蘑菇的形态特点的问题。

视频资料舒缓了学生紧张的情绪,激发了学生的灵性,将学生课下分散状态很快的集中在学习知识的状态。

巧妙的引入本节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对真菌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

2、师生互动,探索新知观察蘑菇、金针菇的实物投影,然后再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真菌的图片及文字解说资料,同学间互相描述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初中生细菌和真菌实验教案设计

初中生细菌和真菌实验教案设计

初中生细菌和真菌实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操作,加深对微生物的认识和理解。

2.学习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分类、生长条件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观察、科学实验技能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细菌实验(1)材料明胶平板、三角板筷、医用酒精灯、无菌棉签、标签、细菌悬液、皮肤消毒液、手套、口罩、安全眼镜、防护衣。

(2)方法a.实验前准备①准备培养基,把明胶平板装入培养皿中,放置于高温高压灭菌锅中进行灭菌处理。

②活菌液的处理:把细菌悬液置于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灭菌。

b.实验操作①水龙头打开,将手和三角板筷用水冲洗干净。

②将手洗净之后,用皮肤消毒液对手进行彻底的消毒。

③把准备好的明胶平板在无菌条件下打开,用三角板筷迅速在平板上划一条直径约5mm的直线,再反过来画一条与之垂直的划线,如图所示。

④把无菌棉签浸入活菌液中,再从细菌悬液中取出适量的菌液悬在三角板筷上,并把菌液涂抹在明胶平板上所画的十字交叉点上。

⑤在涂好菌液后,把明胶平板盖上,用塑料袋密封,上标签。

⑥进行培养操作:把培养皿装在恒温恒湿箱内,维持28°C温度下培养48小时。

c.此活动视安全情况可自由调整实验细节。

2. 真菌实验(1)材料蘑菇菌包、剪刀、粘土、土壤、细沙、长颈瓶、自来水、画笔等。

(2)方法a.实验前准备①确定实验的地点、时间和相关材料到位。

②拆封蘑菇菌包,浸入恒温水中20-30分钟,恒温时间与水量的比例要保持一致。

③把粘土放在种植盘里,压实、整平,直径要留有2-3cm空隙。

④在种植盘底部铺上2cm深的细沙层,以利于引流。

b.实验操作①把菌包里的菌株用消毒的剪刀剪成小块,均匀地撒在种植盘的表层。

②在菌包区域浇逐渐加大力度的水,浇透,注意不要冲淤土。

③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每天进行观察和浇水。

c.扩展操作本实验可以拓展对土壤、水质和空气等环境因素对真菌生长的影响。

三、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必须穿戴安全保护用具。

生物初中细菌真菌教案

生物初中细菌真菌教案

教案:细菌和真菌年级:八年级学科:生物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结构及生活习性。

2. 掌握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

2.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

2.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及作用。

教学准备:1.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细菌和真菌标本。

2. 细菌和真菌培养基、培养皿、接种针。

3. 相关教学课件和视频。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提问:你们注意到身边的细菌和真菌了吗?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细菌和真菌实例。

二、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特征(15分钟)1. 介绍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

2. 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菌和真菌标本,了解其结构特点。

3. 讨论细菌和真菌的繁殖方式。

三、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1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情况。

2. 展示相关课件,介绍细菌和真菌在空气、水、土壤等环境中的分布。

3. 分析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四、实践活动:观察细菌和真菌的分布(20分钟)1. 学生分组,利用培养基培养细菌和真菌。

2. 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记录其形态、颜色等特点。

3. 分析不同菌落的生长条件。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问:细菌和真菌有哪些基本特征?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二、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及作用(15分钟)1. 展示相关课件,介绍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应用。

2. 学生讨论细菌和真菌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三、实践活动:制作发酵食品(20分钟)1. 学生分组,尝试制作酸奶、米酒等发酵食品。

2. 观察并记录发酵过程中食品的变化。

3. 分析发酵过程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制作发酵食品的心得。

《细菌和真菌》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人教版 (4)

《细菌和真菌》word教案 (公开课获奖)2022年人教版 (4)

细菌和真菌考点扫描考点扫描:1、区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概述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2、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3、细菌的发现、形态结构及生殖方式。

4、常见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繁殖特点。

5、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应用。

6、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7、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的中的作用,食品腐败的原因及保存方法。

重点1、细菌的发现、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繁殖特点。

2、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应用;难点 1、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2、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应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考点扫描一、知识梳理,构建知识网络〔一〕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出示长霉的食物,腐败的水果这些实物〕,随着气温的升高,为什么这些食物腐败变质的时间越来越短为什么呢?细菌和真菌的结构特征是怎样的?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是什么?我们人类又是如何利用细菌和真菌的呢?导入课题让学生明确本章内容的考点。

(出示幻灯片2)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非常广泛,我们所看到的是一些菌落,细菌的菌落和真菌的菌落各有什么特点?如何培养细菌和真菌呢?〔出示幻灯片3〕让学生完成导学案上内容并让学生展示。

我们培养的是细菌的菌落,单个的细菌我们用肉眼能看到吗?那么细菌最先有哪位科学家发现的?结构特点又是怎样的呢?〔出示幻灯片4〕让学生完成并展示。

我们着重的复习一下细菌的根本结构。

〔出示幻灯片5〕让学生到讲台上讲解。

学生思考并答复。

学生明确考点。

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并展示。

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并讲解。

用贴近生活实物调动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细菌真菌的存在。

培养学生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2、细菌3、真菌〔二〕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三〕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二、典型题例例1〔2021年〕例2〔2021年〕小结三、智能检测那么真菌的特征有哪些呢?〔出示幻灯片6〕让学生答复。

2022年人教生物《细菌和真菌》公开课教案

2022年人教生物《细菌和真菌》公开课教案

第四章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3、描述出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4、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5、结合生活实际,推测细菌的生殖方式。6、了解各种食用真菌的形态,识记青霉、曲霉的形态结构。7、知道真菌繁殖的方式、营养方式、细胞结构。8、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9、列举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10、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11、探究食品腐败原因,使学生明确——食品的保存与细菌、真菌有关。教学重点: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3、探究活动中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观察记录。4、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及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5、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6、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推测。7、认识真菌繁殖的方式、营养方式、细胞结构。8、能认识常见的真菌、霉菌的形态结构。9、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10、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的共生。1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12、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的共生。课时安排: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 课时第二节细菌 1 课时第三节真菌 1 课时第四节第五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1 课时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目标:1、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尝试采用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3、小组合作能力,认同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4、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开拓创新、交流和合作的精神。5、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探究活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教学难点:探究活动中小组成员要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好观察记录。教法:观察讨论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培养皿培养基教学过程:一、引入:展示大型的真菌及霉菌实物,至于细菌,肉眼无法看见,谁能替老师想办法,让大家见见细菌的“庐山真面目”?二、探究新知:(一)、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课前培训过的两位同学当小老师,在讲台上演示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引导学生提问,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二)区分细菌和真菌菌落分布的特点1、将课前培养的菌落实物分发给各小组。布置自学内容:2、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教师及时点评并给予鼓励。(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展示实物、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细菌和真菌分布的范围(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四)制定探究活动的方案布置设计探究方案,提醒学生注意设计对照组。巡视和指导、参与设计, 及时激励。每组发给两套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五)根据书中提示设计探究步骤讨论:①没有想好如何工作之前,为什么不能打开培养皿?②为什么要有两套培养基的培养皿?各有什么作用?③培养基应在怎样的环境下培养?两套培养基的培养皿都需要在同一环境中培吗?④为什么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高温处理?为什么要用无菌棒?⑤提示4 相当于细菌、真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⑥细菌、真菌的分布情况怎样?⑦什么环境条件下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在这个探究中,不可能有细菌和真菌的情况存在吗?是什么情况?为什么?⑧细菌和真菌的生活必须具有哪些基本条件?作业:1 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特点是什么?2 细菌的生长条件是什么? 板书: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1、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2、采用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3、细菌的生活条件课后反思: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列举身边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要求的分组实验有具备条件,一个个都要开展,实验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二节细菌教学目标:1、描述出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3、结合生活实际,推测细菌的生殖方式。4、通过观察细菌的结构和动植物细胞结构图并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5、通过了解细菌被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发展离不开实验技术的进步,更要依靠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通过对细菌繁殖方式的学习研究, 认识到细菌繁殖速度很快,生活习惯不卫生很容易被细菌感染,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学重点:细菌形态结构的特点及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教学难点:细菌的结构及其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推测。教法:观察讨论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具:细菌图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通过复习细菌的分布情况。从生活实例出发,提出一系列问题, 哪里有细菌,你的手上有细菌吗?你的课桌上、书上、钢笔上有细菌吗?我们用肉眼能看到细菌吗?二、探究新知( 一) 细菌的发现1、质疑过渡:为什么我们时时刻刻在与细菌打交道,却又不了解细菌呢?(细菌微小,肉眼看不见)2、学生阅读书本的相关内容,从中可以获取以下的重要信息。①细菌的发现:17 世纪后叶列文虎克②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证明细菌的由来并提出巴氏消毒法)。3、小结:通过阅读,你对于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的认识?(二)细菌的形态:1、质疑过渡:细菌很小,所以我们虽然时时刻刻在接触它们,却看不到,那么,它们的形态、到底是怎样的呢?2、屏幕展示细菌形态图片,使学生对细菌的三种形态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然后介绍一些与学生身体健康有关的细菌,如肺炎球菌、大肠杆菌等。(三)细菌的结构:1、质疑过渡: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相同,细菌的结构怎样呢?2、展示细菌结构图片。学生就细菌结构进行讨论,总结细菌的结构的特点。3、比较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结构。(四)细菌的营养方式:1、质疑过渡: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是怎样的?2、学生分组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植物的营养方式然后与学生一起总结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腐生和寄生)(五)细菌的生殖方式:1、质疑过渡: 我们熟悉的植物是怎样繁殖的?(种子和孢子),那细菌又是怎样繁殖的呢?2、课件展示细菌的生殖过程3、课件展示芽孢的形成过程及芽孢遇到适宜条件萌发过程。4、师生小结: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作业:1 细菌分为几种类型?2 细菌的繁殖方式是什么? 板书:第二节细菌1、描述出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鞭毛2、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异养3、推测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初中学习处处有困难,在多次面对失败之后心中的天平失衡,学习的热情、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在学心上就不见进步。基于此,在教学中我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很好的培养、提高。只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不怕麻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我长期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多次失败的过程。优越感使他们养成怕麻烦--急于求成,想一步到位得出答案;怕失败,不敢面对失败的心理。总之,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主体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第三节真菌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食用真菌的形态,识记青霉、曲霉的形态结构。2、知道真菌繁殖的方式、营养方式、细胞结构。3、通过观察孢子印,运用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4、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学会真确利用真菌,健康快乐生活。教学重点:1、认识真菌繁殖的方式、营养方式、细胞结构。2、能认识常见的真菌、霉菌的形态结构。教学难点:1、观察能力的训练。2、怎样识别青霉和曲霉。教具:真菌图片教法:观察讨论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 : 细菌的细胞结构与生活特征二、自主预习(一)各种各样的真菌1、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有哪些?在形态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菌体构成、细胞个数、基本结构)2、结合课文的图片,说一说: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点?3、根据细胞的数目,我们可将真菌分为哪两大类?试举例说明,并说说这些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4、霉菌、酵母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结构和动、植物细胞及细菌细胞相比有什么异同?5、为什么蘑菇是真菌而不是植物?酵母菌是真菌而不是细菌?6、霉菌、蘑菇都是真菌,它们的营养方式是什么?7、如果你想要吃美味的蘑菇,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容易采到?这说明什么?由此,我们可推测,真菌的生活需要哪些条件?(二)真菌的繁殖真菌是靠什么生殖的?孢子长在哪个部位?真菌的孢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才能发育成新个体?三、课堂小结四、达标测评1、酵母菌和细菌在结构上的主要不同是()A 酵母菌有细胞壁B 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C酵母菌有液泡D 酵母菌不含叶绿体2、下列关于真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B 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C都是多细胞个体D 都能进行孢子生殖3、蘑菇经常出现在森林中,但是它却不是植物,原因是()A 蘑菇细胞内没有细胞壁B 蘑菇细胞中没有细胞核C蘑菇细胞中没有叶绿体D 蘑菇细胞中没有菌丝板书:第三节真菌1、了解各种食用真菌的形态,识记青霉、曲霉的形态结构。2、知道真菌繁殖的方式、营养方式、细胞结构。作业:1 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有什么特点?2 真菌的繁殖方式是什么? 教学反思: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导课即一堂课的开始,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而艺术的开课,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奇亲切的感受,不仅能使学生的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迅速由抑制转为兴奋,而且还会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新课的导入是生物学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 导课激趣激疑, 激活学生的“动情点”,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可采用问题型、娱乐型、直观型、实验型和说课型等开课方式导入新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振作学生精神,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探究欲望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这样,在师生互动配合下,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正所谓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教学目标:1、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列举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3、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对不同的问题评价这一技能训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4、辩证地认识自然界中细菌和真菌的作用。能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重点: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的共生。教学难点: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的共生。教法:阅读讨论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具:物质循化图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动画演示:参天大树倒下,慢慢消失;动物死亡后的遗体,逐渐消失;苹果慢慢腐烂,最终消失了提出问题: 它们为什么消失了?它们消失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吗?你知道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是怎样循环的吗?二、探究新知(一)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1)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并由组长做好记录或总结,最后回答(2)动画展示“真菌和细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3)学生根据对动画展示的观察,再次思考刚才的三个问题,并修正自己的答案,回答(4)找部分同学根据问题的分析,概括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二)引起动物和人患病(1)过渡:人和动物会患很多的疾病,其中,大多数是细菌和真菌引起的。(2)观察:学生观察课本的有关图片,了解细菌和真菌会使人和动物患哪些疾病。(3)扩展:同学们讨论:你还知道哪些疾病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三)与动植物共生(1)阅读:同学们仔细观察课本图,并阅读有关的资料后回答:地衣体内的真菌和豆科植物根瘤内的根瘤菌分别是真菌和细菌,它们对地衣和豆类植物有什么影响?分析这两种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阅读课文,了解细菌和真菌对动物和人的有利之处(四)技能训练细菌和真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为验证这个问题,有些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请同学们评判一下,哪种最好1、阅读,讨论:学生阅读并讨论哪种最好2、辩论:找部分同学回答,其他同学提出不同的看法,辩论。3、得出结论:在充分辩论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最佳的实验设计方案。并总结一个好的实验方案应具备哪些条件。三、课堂小结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它们对人和动植物的作用也是两方面的,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应该抑制或消除有害的方面,促进和利用有益的方面。作业:1 共生的定义2 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板书: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描述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2、列举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教学反思: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教师把课前精心准备的相关教学内容以思考题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并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看书自学,独立思考,寻求答案。同时,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消除紧张、压抑、沉闷的情绪。如学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变异”等,可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思考后进行讨论作答,并相互修正,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进行启发诱导, 既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又要启发学生进行聚合思维,同时还要赞赏学生的大胆见解, 并及时指正, 整个过程教师要控制好课堂讨论时的气氛,组织好课堂秩序。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归纳、总结。针对出现的相关问题,将课堂训练引入竞争氛围,以不同方式让学生作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这种教学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防止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防止养成思维隋性。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目标:1、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2、探究食品腐败原因,使学生明确——食品的保存与细菌、真菌有关。3、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发酵现象,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思考能力。通过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观察和收集信息能力。4、通过对本节学习,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细菌和真菌,培养辩证唯物观点。通过本节学习, 激发同学学习生物兴趣,热爱自然科学情愫,激发同学的创造激情。教学重点:1、发酵现象及发酵食品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2、食品腐败的原因及食品保存的主要原理。教学难点:1、发酵现象及发酵食品离不开细菌和真菌。2、食品防腐败的保存办法。教法:阅读讨论教学课时:1 课时教具:气球酵母菌蔗糖瓶子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尤其是生物科学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药品、干细胞移植等都是人们关注热点。另外国际重大事件中炭疽热、核泄漏、生物武器等,也是人们关心的焦点。请同学们注意,我刚才说到的热点和焦点信息中,你能指出哪些是和细菌、真菌有关吗? 二、探究新知1、演示实验:发酵现象教师:(拿出课外活动小组已做好的有关发酵现象的实验,其实验效果接近书P84 页上发酵现象图)请同学观察我拿出的这个瓶有何特点?为什么瓶内会不断产生气体呢?学生认真观察作答(瓶内不断有气泡产生,瓶口套的小气球在不断地膨胀变大。瓶内放进了糖和酵母。)学生活动:演示实验开始进行实验。(1)学生:介绍实验用具,即玻璃瓶或矿泉水瓶、糖、酵母、小气球、温开水(2)学生:介绍实验步骤(3)学生:具体操作。操作步骤如下: ( a)先将温开水中倒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搅拌,倒入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再往瓶内放入一些温开水。(b)将一瘪小气球套在瓶口。2、对实验拓展—延伸教师:同学们请继续观看讲桌上瓶子(已具实验效果的瓶子),如果这里面我放的不是糖,而是面粉和酵母;如果不是糖和酵母,而是牛奶和乳酸菌,如果不是牛奶和乳酸菌,而是麸皮、小米、红粮混在一起再放入醋酸菌;如果不是这样,我又换成糯米,接种上曲霉, 那又会是什么样呢?3、尝试甜酒的制作。实验注意事项:(1)制作甜酒的工具操作过程要保持清洁。(2)酒曲和糯米比例一般为1∶ 6。(3)在甜酒制作过程中,要尽量少打开容器。(为什么?)本实验需较长时间(冬季3天左右)。(4)温度要保持30℃ ( 为什么? ) 。(5)记录实验现象。(6)糯米蒸熟,一般需20 分钟左右。4、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多媒体课件播放内容: 教师请学生列举刚才所看到的食物保存方法。(1)低温保存鱼(2)真空保存熟肉制品(3)干燥保存香菇等干果(4)巴氏消毒法保存牛奶(5)高温瞬时杀菌的牛奶、啤酒等(6)糖溃保存鲜果制成果脯(7)熏蒸保存肉制品食品腐败变质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 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腐烂。可见, 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就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的生长和繁殖。5、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而细菌和真菌也可以使食物腐败。同样,细菌、真菌可以使动植物和人患病,人也可以利用细菌和真菌来对疾病进行防治。教师:请同学们查看自己收集到的各种药品说明书,特别是有关抗生素的说明书。并结合书P87 页第一自然段,对抗生素有所了解:明确抗生素是由真菌产生的,用来杀死致病细菌的。科学家利用细菌繁殖速度很快这一特点,利用细菌,把生物某种基因转入细菌内部,使细菌能生产出药品,以满足临床药物的供给,减轻病人的痛苦。这种药品叫“转基因药品”。目前转基因技术是国际热点问题,希望同学们积极收集有关资料,关注我国转基因和国际上其他国家对转基因的研究的进展情况。6、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生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延伸到各个领域。近年来,科学家已经能够成功地运用细菌——来处理某些环境污染问题。细菌、真菌做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细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在我们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中,其实还有很多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是不是可以作为细菌、真菌的食物呢?(1)有氧条件下——细菌将有机物彻底分解(2)无氧条件下——可制成甲烷气体做为燃料(3)污水处理原理——利用微生物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三、课堂小结感谢同学们能够课下认真收集资料,特别是有关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细菌与环境保护有关信息,对于老师来讲有收藏价值,希望同学们更加努力,将来都成为有用之才。作业:1 保存食物的方法有哪些?2 甜酒的制作步骤是什么? 板书: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1、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2、探究食品腐败原因,使学生明确——食品的保存与细菌、真菌有关。3、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发酵现象课后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认识过程. 只有经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概括和理解 , 生物学知识结构才能真正被接纳为认知结构。从而获得深刻的领悟。在课堂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具有积极的探索欲望, 同时在教学中利用一切教学材料 , 生活实际现象引导学生去探索.分析和总结,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细菌和真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点:细菌和大多数真菌是体形微小等;
知道细菌和真菌无处不在,与人类关系密切。

技能目标
了解食物滋生微生物的条件和食物保存的方法;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辨证得看待细菌对人类的利和弊;
使学生了解卫生保健的重要性,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点及分布。

教学难点
细菌和真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细菌主要特点
1、分布的广泛性
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说出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

2、细菌是微小的生物(微生物)
教师简单介绍细菌大小,直径(举例如300个细菌按宽度平行排列的厚度相当于一张普通纸的厚度),所以用肉眼看不见,要用特殊的仪器——显微镜观察。

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能经常接触到细菌这两个字,在他们的心目中,细菌等同于疾病,有恐惧的心理。

3、细菌的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多数有利:可用在制作酸奶、食醋、泡菜等;能分解动植物的尸体,把有机物变为无机物;促使自然界物质循环。

(2)少数有害:使生物体患病;使食物腐败。

4、细菌分类
根据形态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教师简单讲述、分析)通过一张面包上面的霉菌图片引出真菌。

二、真菌
除了霉菌以外,还有酵母菌,食用真菌(蘑菇、木耳等)都是真菌,大概数量10多万种。

1、霉菌
展示各种霉菌图片。

霉菌多数生活在食物上,能使物体发霉,但也能制作出药品和做食品。

教师可以适当讲述青霉素的发现过程及对人类的贡献。

2、酵母菌
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可用做来面包发酵(有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酿酒(缺氧:生成等二氧化碳和酒精)等。

展示图片,加强学生影响
3、多种多样的食用真菌
说明某些真菌可以实用,但是并非所有的类似菌类可以食用,教师可以举例有关误吃有毒菌类而中毒身亡的惨痛教训。

4、其它真菌
通过展示图片或影片来简单介绍另外的一些真菌。

三、食物的保存
1、保存方法。

2、述巴斯德消毒法。

四、小结
1、细菌和真菌合称为微生物。

2、都是单细胞生物,自然界中分布很广。

3、真菌有单细胞和多细胞之分。

多细胞真菌又可以分为霉菌和食用菌。

4、多数的细菌和真菌都对人类有益,少数对人类有害。

5、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作用很大,能分解动植物尸体和排泄物,在自然界中充当分解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