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梅
小学生自编描写岁寒三友——松竹梅的诗

小学生自编描写岁寒三友——松竹梅的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学校生自编描写岁寒三友——松竹梅的诗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学校生自编描写岁寒三友——松竹梅的诗非常愉快能帮楼主您解答这个问题!!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唐·白居易)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
(宋·苏轼)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很多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唐.杜甫《咏春笋》宁可食无肉,不行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行医。
――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纯手写~~~盼望楼主接受~~~~感谢。
二.岁寒三友的诗句和古诗松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晋太康·左思)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唐·白居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
(唐·寒山子)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
(唐·皇甫曾)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
(唐·许浑)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
(唐·陆龟蒙)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
(宋·夏竦)松风吹茵露,翠湿香袅袅。
(宋·苏轼)两廊诸岳色,九里乱松声。
(宋·洪适)应有山神长守护。
松风时为扫埃尘。
(宋·史太章)微吟海月生岩桂,长笑无风起涧松。
(宋·何孙)竹松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晋太康·左思)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唐·白居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苔滑非关雨,松鸣不假风。
(唐·寒山子)松门风自扫,瀑布雪难消。
(唐·皇甫曾)苍苍松桧阴,晓日露西岭。
(唐·许浑)松间石上定僧寒,夜半犹溪水声急。
(唐·陆龟蒙)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
岁寒三友——梅竹松

松の魂
• 松树除经济用途外,由于其树姿雄伟、苍劲,树 体高大、长寿,还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它是中 国很多风景区的重要景观成分。如辽宁千山、山 东泰山、江西庐山都以松树景色而驰名。尤其是 安徽的黄山,松、云、石号称“三绝”,而以松 为首。各地不少古松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密 切联系。如北京北海团城有一株800年生的古松, 传说曾被清乾隆封为“遮阴侯”;泰山“五大夫 松”传说是秦始皇登山在此避雨而被封以官爵的。 中国人民把松树作为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 松、竹、梅世称“岁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战 胜困难的坚韧精神。
• 竹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 岭岭,还是沟沟整整,它都能以坚韧不拔 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 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 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她始 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 悔。千百年来,竹子清峻不阿、高风亮 节的品格形象,为人师表、令人崇拜。
诗赏
•
•
民族气节
• 梅花在寒冬依然不屈地绽放,象 征我们民族不屈不饶、顽强奋斗、 不畏艰难的可贵品质在它身上得到 很好地体现。我们古代就有诗人咏 诗歌颂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 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也被认为是最有气节的花种。 另外梅花虽然生长环境恶劣,但是 依然快乐的绽放,表达了一种迎接 希望的乐观的性格。
诗赏
• 君自故乡来, • 应知故乡事。 • 来日倚窗前, • 寒梅著花未?
咏梅
•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 已是悬崖百 丈冰,犹有 花枝俏。俏 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 漫时,她在木质化植物为只云浮市、 贵阳市市树,竹花是云浮 市市花;代表着谦虚、有 气节、宁折不弯、挺直脊 梁之意。
• 当萧瑟的秋风吹落梧桐树上最后一片叶子的时候, 老家有多少娇贵的树种都“秃顶”了,只有那几 棵松树还郁郁葱葱的,它满身的针叶圆滚滚的, 已吸足了水份,准备度过漫长而又干燥的冬季。 我常常在秋风中欣赏松树的倔强与坚韧,赞美它 与众不同的风格和精神。如果说松树在秋天里象 征一个倔强的孩子的话,那么在冬天里,松树则 是一个勇敢坚强的男子汉,它面对风雪严寒能够 傲然挺立一个严冬而面不改色。
小古文岁寒三友原文

小古文《岁寒三友》原文如下:
松竹梅,岁寒三友。
松经寒不凋,竹性耐寒,梅花凌冬盛开。
人赞岁寒三友,高洁、坚韧、香洁。
松竹梅,三友同气连枝。
文言文《岁寒三友》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寒冷的冬天,我们要像松、竹、梅一样,做一个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人。
《岁寒三友》主要讲述了松、竹、梅三种植物在寒冷的冬天仍然能够常青的品质,从而引出君子之道与君子之风。
通过松、竹、梅三种植物的品质,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精神,做一个有气节、不畏艰险、不怕打击的人。
描写松竹梅的诗句

描写松竹梅的诗句春日远野,一番松竹梅;
浓浓清芳,醉掩醺醺。
竹竿笔挺新翠柯,
松影萧暖晖霭满。
梅开静偎丛中睡,
无心含笑髻乱落。
松竹丛生青青江头,
清明洒歌梅紫牵。
千载春景,一洒松竹梅,
朝朝而夕夕,遥遥相对。
山翠分拂寒光满,
翠气蔚烟竹松石。
梅影轻腻萌绿叶,
松声逐目暖画心。
临江赏花饮兴尽,
满眼绿野伴佳期。
芳草松竹梅,枝繁叶茂,
奇异把灯歌舞雅。
风起始知春色深,
纷飞飞舟结共绿。
夹岸松竹梅,日夜长眠,
绚丽妆点明月渺。
翠山醉人墨霭暗,
翠舟挺秀壮画长。
醉月沉沉洞中醉,
唯见松竹梅,翠色盈庭。
风落梅花酿素露,
绿野松竹游水堂。
春山一片暖意深,
春雨双双细茫茫。
迎波满城松竹梅,
暗暗结晓霞缎衫。
含笑机中燕蝶弄,
梅香添湿景无限。
古城内草花依依,
青翠盈盈涵情思。
更有松竹梅景从来,
仿佛潇湘一抹碧。
筑舟披锦择处游,
江山衬衣彩草柔。
碧蘋洗尘,素沐春尽,弥涵翠微松竹梅。
松竹梅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松竹梅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松竹梅是传统的中国观赏植物,其美丽的花朵和独特的气质深受人们喜爱。
本文将介绍松竹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土壤选择、浇水频率、施肥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了解如何正确地栽培松竹梅。
正文:一、土壤选择松竹梅喜欢温暖、湿润且排水良好的环境。
适宜的土壤酸性为5.5-6.5之间,可以选择砂质土壤或腐叶土来进行栽培。
二、光照和温度松竹梅喜欢阳光充足,但也能耐阴。
在夏季高温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叶片受伤。
温度方面,花期保持在15℃左右最理想。
三、浇水频率松竹梅需要充足的水分来保持生长。
浇水要有节制,不可过量。
一般来说,每次浇水稀释土壤中的盐分就足够了,每周1-2次为宜。
尤其在开花期间,要注意花苞的保湿,不能让其变干。
四、施肥技巧松竹梅的施肥要注意合理搭配。
在生长季节,可以选择氮、磷和钾等微量元素多的肥料。
与此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叶面肥来进行补充。
施肥频率一般为每月一次,浓度在500PPM-800PPM之间。
五、修剪和扦插松竹梅需要适时修剪来保持形状和健康。
在春季将过长或弱小的枝条修剪掉,并留下底部15-20个节点用来扦插。
六、病虫害防治松竹梅容易受到蚜虫、螨虫等害虫的侵袭。
可以使用有机杀虫剂来进行预防和治疗。
除此之外,也要及时修剪并及时处理病叶,以防止病害的扩散。
七、松竹梅的观赏价值松竹梅是中国传统园林中重要的观赏植物,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其细腻的花瓣和淡雅的花香给人带来了视觉和嗅觉上的享受。
同时,它还被赋予象征美好和吉祥的福音,常被摆放在室内或客厅中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总结:松竹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观赏植物,其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是培养美丽山水的必备技巧。
适宜的土壤、充足的阳光、适当的浇水频率和施肥技巧是栽培松竹梅的关键。
此外,还要注意修剪和防治病虫害,保持植株的健康。
期望通过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栽培松竹梅,并欣赏到松竹梅带来的美妙观赏价值。
岁寒三友古诗七首:合成松竹梅三友,历尽冰霜雪一身

岁寒三友古诗七首:合成松竹梅三友,历尽冰霜雪一身岁寒三友七首赏读:何者称三友,岁寒松竹梅岁寒三友是松竹梅三种耐冷的植物,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松树常青长寿,竹子青翠修美,梅花芬芳可喜,为什么要挑选这三种植物,称为最冷时节的三位朋友呢,它们的共同点当然是能够忍受极其寒冷的气候,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三种植物在古代对人们的意义非常重大。
松树长寿常青,在上古就是长生不老的象征,后来引申到心地忠贞,行为端庄。
现存的最古老的松树,用科学的方法可测得年龄长达800多岁。
古人说千年松树并非夸张,象征着恒定持久。
竹子则是速生草本,但是上古就广泛在建筑乐器食品中使用,它的特征,也是风雪不枯萎,象征着有着仁慈而智慧的君子。
梅子,则是从上古就作为利于消化的高档调味品存在,保护着人们的肠胃,延年益寿。
商朝高官傅说,就用梅子能够让一锅的食材变得好吃可口,来比喻有才干的人在国家管理中的不可或缺的协调能力和地位。
松竹梅三种植物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高的地位。
说人如松,指的是恒定长寿健康端正,说人如竹,指的是谦虚清正高尚,说人如梅,是指耐寒向上,心向阳光。
都是满满正能量。
岁寒三友的说法起源于宋朝。
“连山蟠武昌,翠木蔚樊口。
我来已百日,欲济空搔首。
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
买田吾已决,乳水况宜酒。
所须修竹林,深处安井臼。
相将踏胜绝,更裹三日糗。
”苏轼《游武昌寒溪西山寺_》节录苏轼在43岁因为乌台诗案,死里还生,留下一条性命,被贬谪到湖北黄州。
在这里他经历了重大的思想转折。
从有为朝臣,到湖州刺史这样的地方高官,再到基本等同流放的罪人,人生经历重大的挫折磨砺。
该怎样度过余生?我想这是苏轼时常考虑的问题,更现实的问题是,他带来的盘缠早已经耗尽,一家子连同自愿陪他过来吃苦的朋友,也就面临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苏轼在这里天高皇帝远,颇受地方官员的礼遇,这里穷,但是也不会刻意监管苏轼,相反会为他游历提供一些便利。
这是他到鄂州西山寺游历的情景诗。
“松竹梅”古诗词欣赏

“松竹梅”古诗词欣赏松――南轩松〔唐〕李白南轩有孤松,柯叶自绵幂①。
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
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注释:①绵幂:即绵密,枝叶稠密而又交相覆盖。
赏析:这首诗作者塑造了松树郁郁苍苍、古朴高洁的形象,借物抒怀,表现自己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全诗先从正面歌咏松树孤高、茂盛、临风而立的高大形象,这些描写暗自透露出以孤松比喻人格美:高洁、耿介、潇洒。
接着诗人从侧面烘托松树的高大苍翠,最后将树的“理想”――凌云霄,与人的理想合而为一,表现出勇往直前、自我超越的精神气概。
诗歌用比兴抒情,显得浑然天成,又不失壮逸之气。
赠从弟①〔汉〕刘桢亭亭山上松②,瑟瑟谷中风③。
风声一何盛④,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⑤,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⑥,松柏有本性。
注释:①从弟:堂弟。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堂弟的。
②亭亭:高大耸立的样子。
③瑟瑟:形容风声。
④一何:多么。
⑤惨凄:即凄惨,严酷凛冽的意思。
⑥罹:遭受。
赏析:作者以松为喻,有赞美和勉励的双重意思。
经受严寒的松树依然挺立端正,继承了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思想,勉励堂弟要学习松柏,坚守情操,在劲风中傲立不倒,其实这也是作者的自比,表示他要保持自己的操守,不对险恶环境屈服。
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①,而今渐觉出蓬蒿②。
时人不识凌云木③,直待凌云始道高④。
注释:①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苗。
②蓬蒿:蓬草,蒿草。
泛指杂草。
③凌云木:指长高长大了的松树。
④待:等到。
赏析: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它借小松树成长过程中的境遇,讽喻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对于小松的未能为时人所识,表示了深深的惋惜。
杜荀鹤出身寒微,科考不顺,怀才不遇。
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吗?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练传神。
诗句通俗平易,却很耐人寻味,从平常事物中道出了深刻的道理,给人以启迪。
竹――于潜僧绿筠轩①〔宋〕苏轼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有哪些写松竹梅的诗

有哪些写松竹梅的诗
关于松竹梅,古人把它们称为“三木”,也因它们的细致、艳丽和正气而受到大量诗人的赞美,他们写过不少描写松竹梅的诗歌。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游衡山咏松竹梅之作》
游衡山松竹枝,依依对香萼时。
朝出晨雉翅,夕归夜鹤毛。
青松如映翠盖,碧竹似玉蕊花。
风卷霜吹应共,嵯峨犹有芳华。
《松竹梅赋》
穷碧落英飞,翠青参差更。
丹砂攒红衫,艳雪萦绿带。
松醉吹箫桂,竹跨诵诗醉。
梅洒朝芳院,馥郁满殿状。
《游园不值》
游园不值,赋陈几章。
松竹玉树皆有名,桂梅芍药为客表。
指报箭法无可窥,何言文含能诵读。
山静松竹连三木,山半梅花贴四薪。
《凤谷观瓦壁题松竹梅诗》
松竹夹碧水沼,梅花惹红烛牡丹。
翠屏晚雨独酌,素壁朝阳间重叠。
石磴路旁景秀雅,泉泻沟中林竹宽。
夜来刘郎指歌叹,一回重游何处寻?
《游仙图》
小桥飞流接碇石,高楼屹立拂松绿。
梅枝芙蓉拂潇丽,松藤蘑花拥锦衣。
游仙图里月明春,杞梓竹竿动轻衣。
观心细处上林竿,落笔始荃满堂阁。
以上就是关于松竹梅的几首诗,通过精湛的抒情,铺陈出了一幅极具意境的图画,这是一种属于东方的美的追求,把松竹梅瓦龙光翠,榻榻盈盈的意境传达给我们,激发我们对东方传统魅力的探索与珍爱。
松竹梅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班里人
在我们这个六一班里的人,无 论成绩的好坏,无论学习的差 异,都是具有松竹梅品质的。 像陈萌馨,翟颖慧,纪白茹, 她们学习优异,不会屈服于学 习上的挫折;像焦豪博,吴鹏 博,乔俊杰,他们学习不是很 好,但他们不放弃对学习的追 求,对知识的渴望。我相信, 我们班的同学都是最棒的,加 油,让我们努力学习吧!!
基本字义
• 竹是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记载有70余属,1千多种,但其中许多是同物异名。竹为高大、 生长迅速的禾草类植物,茎为木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至暖温带地区。东亚、东南亚和 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种类也最多。竹的地上茎木质而中空(我们称为竹 杆),它是从竹的地下茎(根状茎)成簇状生出来的。 • 最矮小的竹种,其杆高10至15厘米,最大的竹种,其杆高达40米以上。成熟的竹生出水平 的枝,叶片为剑形,有叶柄,幼株的叶直接从茎上生出。虽然某些种的茎杆生长迅速(每 日可生长0.3米),但大多数种类仅在生长12至120年后才开花结籽。竹一生只开花结籽一 次。 • 竹的地下茎(俗称竹鞭)是横着生长的,中间稍空,也有节并且多而密,在节上长着许多 须根和芽。一些芽发育成为竹笋钻出地面长成竹子,另一些芽并不长出地面,而是横着生 长,发育成新的地下茎。因此,竹子都是成片成林的生长。嫩的竹鞭和竹笋可以食用。
含义
• 它代表着是坚强不屈,不怕困难打倒的精神,它孤 独,正直,朴素,不怕严寒。四季常青,是一个真 正的强者 以松柏象征坚贞。松枝傲骨峥嵘,柏树 庄重肃穆,且四季长青,历严冬而不衰。《论语》 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与竹、梅一起, 素有“岁寒三友”之称。文艺作品中,常以松柏象 征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也可代表万古长青,长寿 的象征
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拓展:松竹梅(含答案)全国通用

松竹梅给文章加标点:儿侍父立庭前见梅树著花松竹并茂儿问曰霜雪之时他树多枯落何以三者独否父曰其性皆耐寒与他树不同古人称岁寒三友即松竹梅也(答案见第2 页)答案:儿侍父,立庭前。
见梅树著花,松、竹并茂,儿问曰:“霜雪之时,他树多枯落,何以三者独否?”父曰:“其性皆耐寒,与他树不同。
古人称岁寒三友,即松、竹、梅也。
”原文:儿侍父,立庭前。
见梅树著花,松、竹并茂,儿问曰:“霜雪之时,他树多枯落,何以三者独否?”父曰:“其性皆耐寒,与他树不同。
古人称岁寒三友,即松、竹、梅也。
”练习二:自己翻译一下《松》这篇小文章:松,大树也。
叶状如针。
性耐冷,虽至冬日,其色常青。
干长而巨,可以造桥,可以造屋。
译文(答案见下一页):《松》的译文:松树是大树,它的叶子形状像针。
松的天性耐冷,即使到了冬天,它的颜色也是常青的。
树干很长而非常大,可以用来建造桥梁,可以用来修建房屋。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人事二》中有一段关于林逋的记载: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
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
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
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
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畜:xù,养。
纵:放,比如纵虎归山,就是把老虎放进大山里。
纵鹤,就放飞鹤。
延:请。
所以,有时候延也和请一起用,延请,也是请的意思,是书面语。
棹:划船的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划船。
尝:曾经。
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语。
译文: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养着两只鹤,放出笼子就飞入云霄,在天空长时间盘旋,再回到笼中。
逋常常泛小舟游览西湖各寺院,有客人到逋的住处,就有一童子出来,在大门口接待客人坐下,为客人开笼放鹤。
过好大一阵子,逋一定会划着小船回来,看来他是经常以两鹤放飞为信号的。
验,不是验证,这里凭证的意思。
比如:何以为验?以什么为凭证?林逋看到仙鹤在天上飞舞,就知道家里来客人了,这是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主仆之间一种非常有趣而高明的交流手段,跟信号弹似的。
小古文《岁寒三友松竹梅》优质课件.

小古文《岁寒三友松竹梅》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岁寒三友松竹梅》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词背诵”部分。
详细内容涉及对古文中“松、竹、梅”三种植物的描述及诗人通过对这三种植物的赞美,表达出的高尚品质和人生哲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文中“松、竹、梅”的文学形象及其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习诗人坚韧、顽强、高洁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古文中“松、竹、梅”的象征意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对古文词句的理解和鉴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松、竹、梅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这三种植物的名称,进而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学习:详细讲解古文内容,对重点词句进行解读,让学生体会“松、竹、梅”的象征意义。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与“松、竹、梅”相关的古诗词,进行解读和鉴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松、竹、梅”来描绘一种品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岁寒三友松竹梅》2. 板书内容:松:坚韧不屈竹:顽强拼搏梅:高洁傲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松、竹、梅”来描绘一种品质,并写一篇短文。
2. 答案示例:以“松”为例,描绘坚持的品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与“松、竹、梅”相关的古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同时,引导学生将所学品质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古文象征意义的掌握。
2. 教学难点中的古文词句理解和鉴赏。
3. 教学过程中的新课内容学习和随堂练习设计。
4. 板书设计中的内容布局和逻辑性。
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开放性和答案示例的引导性。
梅松竹的古诗

1.关于梅花,竹子,松树的诗句,越多越好关于梅花诗句:1、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近现代)译文:等到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
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卜算子·咏梅》陆游(宋代)译文: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
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花》王安石(宋代)译文: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4、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墨梅》王冕(元代)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
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雪梅·其一》卢梅坡(宋代)译文: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关于竹子诗句1、镇日画眉真可意,此生抱竹好安眠。
《迟贺红叶竹子新昏》陈忠平(清代)译文:一天画目描眉真舒心如意,这一生都抱着竹子易安眠。
2、烟浮梦想想娉婷,有笋经霜长已成。
《秋竹长句寄小竹子生辰》陈忠平(清代)译文:烟雾袅袅,像女子的娉婷的身姿,竹笋已经顶霜长成了。
3、叶簇青青子绽红,三馀幽伴小斋中。
《咏盆中天竹子》弘历(清代)译文:竹叶青青的一簇簇的,环绕在小斋边。
4、洲上檀栾竹万竿,此君得所一般般。
《万竹乃竹洲曾孙也万竹子常新恩弃儒於乾明入》杨公远(宋代)译文:洲上种了檀栾竹有许多,你得到的并不多。
5、天寒谁倚,莫是湘娥泪。
《点绛唇天竹子》杨公远(宋代)译文:是谁在天寒地冻的时候倚着它,怕不是湘妃流的泪吧。
关于松树诗句1、松树千年终是朽,槿花一日自为荣。
《放言五首·其五子》白居易(唐代)译文:松树活了一千年终究要死,槿木仅开花一天也自觉荣耀。
2、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山居即事》王维(唐代)译文:鹤栖宿遍布周围的松树,柴门来访的人冷落疏稀。
3、无端绕屋长松树,尽把风声作雨声。
《院中独坐》虞集(宋代)译文:那绕屋而长的松树已是高大茂密,尽把那风声错当成故乡的江涛雨声。
岁寒三友花四君子梅兰竹菊与松竹梅

一、花中四君子赞提起品格高尚,高风亮节、修养高超之类的事物,中国文人常用“梅、兰、竹、菊”这种四种植物作比喻,并且称她们为花中“四君子”。
自古我国的文人就喜欢填词、赋诗对她们大加赞美。
在众多歌颂花卉的诗、词、散文中,与“梅、兰、竹、菊”有关占的比例最大。
另外绘画大师对她们也格外青睐,除了单独画梅、兰、竹、菊外,还善画“四君子”图,从出土的陶瓷器具看,许多都画有“四君子”的图案,现在的工艺品上仍然能找到梅、兰、竹、菊的身影。
中国文人与这“四君子”之间更是有着不解之缘,并留下许多千古佳话。
如元代大画家王冕在隐居九里山时,植梅千株,自题所居为“梅花屋”,又自号“梅花屋主”。
他善画墨梅,万蕊千花,自成一家,所作的“墨梅图”与“墨梅”诗均名扬天下。
更有一位叫林逋的宋代诗人更是痴情,他一生养鹤植梅,自称“梅妻鹤子”,终生不仕不娶。
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一生便以种竹、画竹闻名于世,并非常重视对竹子的实地观察,主张画竹前“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所以他笔下的竹子,不仅能显示出四时风雨,阴晴中的不同形态和变化,而且力求表现竹子的耐寒、抗冰雪的坚贞之性。
历代文人如陶渊明、苏东坡、杜甫、陆游等都写诗文赞颂过菊花,尤其是陶渊明因为经常写菊花的诗文,被人们誉为“菊仙”,甚至连他的名字都成了菊花的代名词。
兰花也受到我国人民的喜爱,从孔子、李白到苏东坡、郑板桥都留下有关兰花的诗文。
人们还将“国香”、“天香”、“王者之香”、“空谷佳人”等美誉封于兰花。
但更多的养花爱好者是想通过养梅、兰、竹、菊来表达高雅情怀,并陶冶自己的情操。
梅花向来是花卉中被歌咏的最多的,甚至被称为“诗人的花卉”。
比较著名的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里把梅花比喻成为“孤芳自赏”的高士;而伟人毛泽东的诗题《卜算子.咏梅》所用的笔法与陆游大不相同,更值得欣赏。
“犹有花枝俏”和“她在丛中笑”显得奔放,充满斗争的活力。
岁寒三友——梅竹松

• 当萧瑟的秋风吹落梧桐树上最后一片叶子的时候, 老家有多少娇贵的树种都“秃顶”了,只有那几 棵松树还郁郁葱葱的,它满身的针叶圆滚滚的, 已吸足了水份,准备度过漫长而又干燥的冬季。 我常常在秋风中欣赏松树的倔强与坚韧,赞美它 与众不同的风格和精神。如果说松树在秋天里象 征一个倔强的孩子的话,那么在冬天里,松树则 是一个勇敢坚强的男子汉,它面对风雪严寒能够 傲然挺立一个严冬而面不改色。
精选
诗赏
•
松
【唐】成彦雄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
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
精选
小松
• 当寒风刮起的时候 小草不 由得流出了热泪 想起夏日 的芬芳 现在还留着甜蜜 小松却不以为然 风掠过 他却欢快的唱起了歌曲 因 为它 终于可以证实 自 己顽强的生命力
精选
岁寒三友
• 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 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 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 象征,传到日本后又加上长寿的意义。松 竹梅合成的岁寒三友图案是中国古代器物、 衣物和建筑上常用的装饰题材。岁寒三友 也逐渐演变成为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流 传至今。
观赏植物,梅花在很多的园林、庭院、公园等地方被广
泛种植,园林中搭配岁寒三友——松柏和竹子与梅花相
互映衬,成为很多地方布景的重要的一个手法。梅花已
经被广泛用于美化城市、开发旅游的一种重要的资源。
梅树的果实可以食用,它晾晒干后可以制作成就是我们
平常食用到的话梅。另外梅子还具有药用价值,能化痰
止咳,它的酸甜可以增加进食。另外梅树还可以作为雕
精选
松の魂
• 松树除经济用途外,由于其树姿雄伟、苍劲,树 体高大、长寿,还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它是中 国很多风景区的重要景观成分。如辽宁千山、山 东泰山、江西庐山都以松树景色而驰名。尤其是 安徽的黄山,松、云、石号称“三绝”,而以松 为首。各地不少古松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密 切联系。如北京北海团城有一株800年生的古松, 传说曾被清乾隆封为“遮阴侯”;泰山“五大夫 松”传说是秦始皇登山在此避雨而被封以官爵的。 中国人民把松树作为坚定、贞洁、长寿的象征。 松、竹、梅世称“岁寒三友”,喻不畏逆境、战 胜困难的坚韧精神。
关于松竹梅的古诗

关于松竹梅的古诗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唐寅《把酒对月歌》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史青《应诏赋得除夜》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刘克庄《落梅》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齐己《早梅》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鲍照《梅花落·中庭多杂树》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王十朋《红梅》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
——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寒梅点缀琼枝腻。
——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赵嘏《喜张沨及第》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
——刘因《观梅有感》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
——张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柳宗元《早梅》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李白《从军行》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柳宗元《早梅》关于松竹梅的诗句精选: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
——朱淑真《菩萨蛮·咏梅》夜阑风细得香迟。
——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秦观《如梦令·春景》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人间离别易多时。
——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欢意似云真薄幸,客鞭摇柳正多才,凤楼人待锦书来。
——晏几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辛弃疾《瑞鹤仙·赋梅》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
——李清照《蝶恋花·上巳召亲族》争抱寒柯看玉蕤。
——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
——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湿云不渡溪桥冷。
松竹梅岁寒三友的下一句是什么对联对联

松竹梅岁寒三友的下一句是什么对联_对联松竹梅岁寒三友的下一句是什么对联“松竹梅,岁寒三友”的下一句对联是”桃李杏,春暖一家”松竹梅,都是经冬不凋的,意在肯定其不屈的气节;桃李杏,都是逢春绽放的,意在肯定其无限的生机。
放在一起,多用作春联。
寓意为勉励人们经得起严酷的考验,终会迎来欣欣向荣的春天和美好的前景。
中国古代文人喜爱寄物抒情,借以自然物来表现自己的理想品格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坚毅不拨的青松,挺拨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它们虽系不同属科,却都有不畏严霜的高洁风格。
它们在岁寒中同生,历来被中国古今文人们所敬慕。
后来,松、竹、梅被世人合称为“岁寒三友”,一方面取其玉洁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一方面也将其视作常青不老、旺盛生命力的象征。
而岁寒三友也逐渐演变成为雅俗共赏的吉祥图案,流传至今。
对联有哪些种类1、以功用划分,可分为:春联,节日联,门联,职业联,婚联,寿联,挽联,交际联,名胜联,堂联,书画联,文艺联,寺庙联,庆贺联,宣传联,题赠联,杂感联,学术联,趣巧联等。
2、以艺术形式划分,可分为:回文联,叠字联,顶针联,嵌字联,集句联,联边联,拆字联,玻璃对,无情对等。
3、根据对联的字数多少,可将其分成长联和短联。
4、根据对联的句子多少及句子间的相互关系,可将其分成单句联、复句联和句群联三种。
5、根据对联在对仗方面的格律要求和严谨程度,可将其分为宽对、工对、巧对、绝对等。
6、根据上下联之间的内容对应关系,分为正对、反对、流水对。
7、根据对联的写作技巧或修辞手法,也可划分出嵌字联、回文联、谜语联、集句联、隐字联、押韵联。
回文对联回文联,它是我国对联中的一种。
用回文形式写成的对联,既可顺读,也可倒读。
不仅它的意思不变,而且颇具趣味,是我国的重要文化之一。
回文联示例1、河南省境内有一座山名叫鸡公山,山中有两处景观:“斗鸡山”和“龙隐岩”。
有人就此作了一副独具慧眼的回文联: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岩中岩隐龙。
赞美松竹梅的诗句

赞美松竹梅的诗句
1. 红梅如火,绿竹摇曳,雪松挺拔。
2. 望梅止渴,探竹隐凉,峨眉松涛。
3. 松竹梅独秀,色香各分明。
4. 雪松高耸天,竹影闪烁间,梅花清香溢。
5. 松青竹翠,梅红雪白。
6. 碧松梅翠,翠竹芍药红。
7. 雄松幽径,接竹清泉,梅香四溢。
8. 日出梅花香,夜来松竹清。
9. 松暮竹晨,梅花春深。
10. 风吹松竹梅,香气溢满山。
11. 松竹梅,山林三友。
12. 梅独清香,松闻清吟,竹韵清和。
13. 松竹梅今留名,超然物外自成章。
14. 梅可向寒冰,松能撑苍穹,竹有高洁情。
15. 松韵高远,竹影飘逸,梅花傲雪。
16. 雪华梅烂漫,清香竹俊逸,松涛高凌云。
17. 红梅照山岗,绿竹隔溪流,松林翠环绕。
18. 梅花高骨,松影幽长,竹翠若云。
19. 松树挺拔,竹叶梅花香。
20. 松身俊雅,竹叶含笑,梅爱红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述
竹子( 种类)很多,用途非常广泛, 可以造船、盖房、做家具,还可以做 乐器和工艺品。竹笋可以(吃),竹 根、竹叶可以做药。可以说,竹子一 身都是宝。 梅花是中国( 传统)名花之一,梅 花种类很多,花色有红、白、绿等多 种。在寒冷的冬天里,梅花不怕寒冷, 一花独放,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人们 常把梅花作为高洁、坚强、美好的象 征。
复述
由于松树和竹子一年四季 (常青 ),冬天也是绿的,而梅 花又在冬季开花,所以人们常常 把它们称为“岁寒三友”。古今 称赞 )它 有很多名人写诗作画,( 们。
结构
总(1)提出了松竹梅是岁寒三友, 受中国人喜爱
分(2-5)分开介绍松、竹、梅
总(6)总结了松、竹、梅被称为 “岁寒三友”的原因
练习
练习
1、松竹梅为什么被称为“岁寒三友”?
2、你喜欢松竹梅吗?为什么?
扩展阅读
咏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
查找关于关于“松”和“竹的古诗,了解意 义
Thank you
一、根据短文判断正误
1 、中国人很喜欢松竹梅。 (√ )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 2 、松竹梅这三种植物都不怕寒冷。(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3、竹是一种很特别的树。 ( × ) 4、有用竹子做的乐器。 (√ ) 5、梅花的颜色只有三种。 ( × ) 6、在中国,有很多赞美松竹梅的诗和画 儿。 (√ )
课文
由于松树和竹子一年四季常青, 冬天也是绿的,而梅花又在冬季 开花,所以人们常常把它们称为 “岁寒三友”。古今有很多名人 写诗作画,称赞它们。
复述
松、竹、梅一直被人们称为 岁寒三友 ( ),很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松树是一种(常青树),一年四季都 是绿色的。它( 不怕寒冷),有强大的 ( 生命力 )。中国人常把松树作为健 康长寿的象征。松树可以美化环境, 而且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竹子是一种( 独特的 )植物,它不是草 也不是树,四季常绿,不怕寒冷。
4、传统
Text Text Text
古琴是中国的传统乐器
课文
松、竹、梅一直被人们称为 “岁寒三友”,很受中国人民的 喜爱。 松树是一种常青树,一年四季 都是绿色的。它不怕寒冷,有强 大的生命力。中国人常把松树作 为健康长寿的象征。松树可以美 化环境,而且还有很高的经济价 值和药用价值。 竹子是一种独特的植物,它不 是草也不,用途非常广泛, 可以造船、盖房、做家具,还可 以做乐器和工艺品。竹笋可以吃, 竹根、竹叶可以做药。可以说, 竹子一身都是宝。 梅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梅 花种类很多,花色有红、白、绿 等多种。在寒冷的冬天里,梅花 不怕寒冷,一花独放,给大地带 来了生机。人们常把梅花作为高 洁、坚强、美好的象征。
第十九课
松竹梅
《汉语阅读教程》第二册
法国:鸢尾
德国:矢车菊
泰国:睡莲
日本:樱花
一、生词
1、称为
Text Text Text
上海被称为“东方的巴黎”
2、象征
Text Text Text
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勤劳勇敢的象征
3、用途
Text Text Text
莲花不仅很好看,它还有很 多药学上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