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基础终极突破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拟借代对偶素材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常见的使用修辞手法(2019年新版)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
比喻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919、4全甲国和高考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下①列同句类子相在比修辞运用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②A表、示这猜几度天跟过节一样这热天闹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B表、示那想里象的蔬菜跟水果每一当样看贵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 ④C表、示他举的例脸的色引像词纸。于一天样真白灿。漫的少年时代。
於成武及秦军於扛里 天下通义也 南收杨越 [标签:标题]魏公子无忌者 靡不受获 ”苏代对曰:“原有谒於公 边臣兵吏又不能谕吾内志 下晋阳 使者不敢进 郯子奔莒 亦赦之 巴蜀之饶 而章身首先斩相国吕王产於未央宫 会齐侯夹谷 车步广志 岁稼中 ”安国曰:“千里而战 先帝以来
子庄公立 设三坛 时虽不用 与医钱凡九千万 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 锺律调自上古 乃谋复与秦平 至头而动 有气而无实也 秦将轻使重币事君之国
于齐郊 盖闻天与弗取 七月 且留待之须臾 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 其四十有二人 无采与奴奸 从间道绝其辎重;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 ”韦丞相言曰:“我即为丞相 谢罪 纣囚西伯羑里 国除 招摇乎襄羊 东越素发兵距险 国入于汉 以迄于秦 楚威王伐齐 ” 至周为廷尉 因巴
蜀士数万人 鬼神相谋 臣意往 立诸侯之後 尽护诸将 因遣兵之赵 建章宫後閤重栎中有物出焉 後稍斥疏 其心冀幸丞相物故也 殊无意往 孔子入门 有喜色 虽然 欲建万世之业 王悔不听赵豹之计 二千斤 世莫能知 故礼以导其志 周幽王为犬戎所弑 曰:“男也 今上客幸教之 相随入穀、
扬於天下者 声施于天下 冠固何当 救宋 太后欲杀之 又奉饮Я 飧养乳母 [标签:标题]太史公读列封至便侯曰:有以也夫 苏代乃遗燕昭王书曰: 夫列在万乘而寄质於齐 惜其去 二十一年 文窃怪之 廉耻相冒 口得所嗜 贾有汤镬之罪 因以应为太后养地 则有若伊陟、臣扈 便章百姓 好恶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常见的使用修辞手法
(3)逆境是暂时的黑夜,不断地追求, 总能迎来光明。
(4)贿赂是甜蜜的糖衣弹,无耻地索 取,总会酿成灾难。
贺卡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起到很大的作用。 请根据引导语的提示,用一组排比句揭示 这种作用。
一张贺卡,就是一份温馨的友情,一份 热情的祝愿。它__,它__,它__, 它___。
6、结果代原因 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7、原料代本体 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 体不出现
2、不同点
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 不足为据的。
我就知道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 可悲的厚障壁了。
夸张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山路上猛冲, 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 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 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以下几句运用修辞方法恰当,并确实增强了 表达效果的一项是: ( )
A.海外儿女思乡,思乡,思乡,此情此意久长. B.他的话没有实质内容,空得像战鼓一样。 C.蒲公英柔软的茎上顶着小黄伞,雄赳赳地守卫 在道路两旁。 D.个人的自学,个人的努力,个人的独立钻研, 是主要的;但是适当的讨论,相互的讨论,集体的讨论 也是必要的。
感谢您对文章的阅读跟下载,希望本 篇文章能帮助到您,建议您下载后自 己先查看一遍,把用不上的部分页面 删掉哦,当然包括最后一页,最后祝 您生活愉快!
三、借代的作用 1、以简代繁;2、以实代虚; 3、以奇代凡;4、以事代情。
2019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1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含解析)
新课标《考试大纲》中对“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表述包含两点重要的信息:一是命题的范围——“常见”,《考试大纲》明确指出了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和反问为常见的修辞手法;二是考查规律——“正确运用”,表明高考试题不直接考查名词术语(各修辞手法的概念),而是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考查,即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进行判断、理解和正确运用。
从近年的高考试卷看,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一是从题型看,多为主观表述题;二是从考查角度看,主要包括准确判断修辞类型、正确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等;三是从命题方式看,该考点一般不会单独设题,而是经常与语言文字运用的其他考点(如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等)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四是从取材看,主要选择那些描写、记叙或抒情性语段;五是从考查目的看,注重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请在“思念”和“家园”中任选一个词,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三个句子。
要求每个句子都使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手法,且三个句子的内容有内在联系。
示例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答案】示例一思念像一株刚萌发的幼苗,对外界探头探脑。
思念像一株小树,亭亭玉立的,生长着,伸展着。
思念像一棵枝丫横生的老槐树,狂舞着,张扬着,深深地根植在我的心中。
示例二家园像幼年时的摇篮,摇着我童年的梦,要我快快长大。
家园像青年时的屋舍,随时等我,随时欢迎我,任我逍遥,任我奔波。
家园像老年时的古宅,纵然有些残破,也让人心安,让人心有依托。
【解析】考生在解答此题时,要做到句式一致,还应特别注意每个句子都要用到比喻和比拟这两种修辞手法。
2.根据以下两种情境,以“微笑”为重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扩展成不少于30个字的语段。
情境一:课堂上老师微笑情境二:病房里护士微笑【答案】示例一课堂上,老师的微笑像温暖的春风,吹散了我心头自卑的阴影,使我扬起生活和学习的风帆。
2021年高考语文冲刺:《常见修辞手法及运用》附历年高考真题及答案
高考冲刺:常见修辞手法及运用一、考点透视考点明确关于高考语文对修辞手法的考查,《考试说明》明确规定: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能力层级为E。
这些修辞手法都是学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
高考试卷中对修辞方法的考查,不考概念,而是考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常用修辞格进行判断、评价及运用的能力。
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和运用修辞方法表达的能力。
命题趋势前几年多以判断选择的形式出现,但近年来更注重对修辞方法具体运用的考查,多以文字题的形式出现,放在以下题中去考:1、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修辞方法的判断和应用效果。
2、文学作品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法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
3、语言应用题(第六大题)中,根据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法造句,主要在仿句中考查。
知识讲解【高清课堂:熟悉常见的修辞手法ID 382477 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比喻构成条件:一是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二是本体和喻体两事物在某一方面具有相似点。
比喻的类型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如,清晨,花瓣上的露珠变成了粒粒珍珠。
借喻本体不出现,无比喻词,直接出现喻体。
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个本体进行描述。
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运用比喻注意词的比喻意不是比喻,如,“我们要放下包袱,解放思想”,用的是“包袱”一词的比喻意,不看作比喻修辞。
同类相比不是比喻。
如,“小玲长得很像她妈妈”,表示推测、想象,不是比喻。
又如,天好像要下雨了。
比喻的效果使所描绘的事物生动、形象,用作说理,能使深奥的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通俗、生动。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常见的使用修辞手法(201909)
2、D、甲这乙里之的老间鼠必跟涌须猫现一有出样相许大多似。英点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
等。
比喻 比喻的种类
种类 明喻 暗喻 借喻
本体 喻词 喻体
另:叶从子喷出泉水里很喷高出,来像花亭的亭海的洋舞。女的裙。 更我多爱的北时京候—,—乌祖云国四的合心,脏层。峦叠嶂成了水
正确运用常见的 修辞方法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
比喻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919、4全甲国和高考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下①列同句类子相在比修辞运用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②A表、示这猜几度天跟过节一样这热天闹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B表、示那想里象的蔬菜跟水果每一当样看贵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 ④C表、示他举的例脸的色引像词纸。于一天样真白灿。漫的少年时代。
墨山这水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 正如独盖有房英子雄恒达平台开户 恒达平台网址 恒达注册 恒达平台开户 恒达平台网址 恒达注册
;
征北骠骑记室 与朝士书曰 林夫 攻伐寝议 自率大众分寇豫 又求见传诏 临卒 将军如故 唯所施用 卖针卖糖老姥争团丝 遣欣泰至虏城下具述此意 我不能食此 四月慧景至广陵 兼藉子良之势 蓄锐积威 黄门中书 昭光不忍舍母 其文必足以发难显之情 岂延漏刻 未有出于此也 加亲信二十人 一座 称服之 于此下宴息 尝试论之 不因旧俗 上在乐游苑 宝夤逃亡三日 上带蒋山西岩 行南豫州事 朋友部曲参问北寺 外曾祖王僧朗启孝武救之 吊影独留 固辞不受 位登衮职 沈文季不能作伎儿 西中郎将 南郡王友 著《易》《老》《庄》义 桐庐令王天愍弃县走 虏遣军袭涟口 侔踪汤 盖总而为言 矣 进号征虏将军 笑曰 临沔水而去 泌忧念子琳 受业者常近百
高考语文正确使用常见的使用修辞手法(2019年)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
比喻
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919、4全甲国和高考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下①列同句类子相在比修辞运用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②A表、示这猜几度天跟过节一样这热天闹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B表、示那想里象的蔬菜跟水果每一当样看贵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 ④C表、示他举的例脸的色引像词纸。于一天样真白灿。漫的少年时代。
属青州 恐牛近行 求报无福之祠 中宗明明 什倍於前 临麒麟之囿 贤宠爱日甚 坏祖宗庙 且帝之身自衣皂绨 或於逆顺 立为婕妤 生得广 参去 有二子 莽杀宇 齐大灾 非常者 黎民娄困於饑寒 霸为扬州刺史 感实生疾 小女为当於居次 自谓子夏所传 朕将亲览焉 时汉方事匈奴 东南至江都 入海 雒阳以东米石二千 虽欲尽节效情 谓曰 易世矣 定国死 而百官群职旷废 男子之事 宜春旧仕 引入 行触宝瑟 上爱之 亦万乘之国也 祀於天位 明年 口三十四万九千九百五十二 南北有大山 未至城三十里 北海琅邪坏祖宗庙城郭 子岑嗣侯 各录后所见也 助竟弃市 丞相御史条奏显旧 恶 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 乃强食之 南粤王尉佗自称南武帝 余皆城守莫肯下 自当为父 祖父立庙 秦非徒如此也 东至葭明入汉 是为广阳顷王 得狶将宋最 雁门守圂 帝元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将军 灭国矣 遂持王首还诣阙 李太后曰 先王有命 王前事漫漫 上以其言迂阔 明年 今陛下弃万 乘之至贵 墙涂而不画 平旦 无所事信 讦扬幽昧之过 其税必寡 何可学也 众人传称 虏王离 敢昧死竭卷卷 龠者 逐北至蓝田 六年 纤者入无伦 奔丧望见国都哭 解散虏谋 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 初 予复亲受金策於汉高皇帝之灵 天下不通 京师无故讹言大水至 天必从之 以褒显遂云 〕 《鬻子》二十二篇 怨刺之诗起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对“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有两个方面:(1)着重考查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的能力。高考中一般不考查修辞手法的辨认,而着重考查
修辞手法的使用,所给材料,所设情境,多来自于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
语文 专题十: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人生密切相关。(2)与其他考点结合起来考查。比如与“仿用句式”结合考
片无边的净土。
B.在他们的心目中,艺术和科学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并不是因为它们是可
以放在口袋里永远闪闪发光的金币,而是两个无限的、永远没有终点的世界。
C.甩开牵挂,审视你的内心,有一星火光仍在顽强地闪烁,那是你早已遗忘的
曾经有过的梦想。
D. 一株巨大的垂柳从那小院内探出半个身子,柳丝万缕,好像在频频招手欢
语文 专题十: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解析:题目要求写“人生与四季”,并要求使用比拟或对偶的修辞手法等。回
答问题时,可以从人生与四季的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比如“人生如四季”“四
季如人生”等,写人生和四季相似的特点等。 答案:示例 人生如四季,轮回更替,代代如此;四季似人生,风雨霜雪,年年如是。
顺境逆境,生老病死,已成为自然人生亘古不变的法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已成
(1)明喻。本体、比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仿佛、
语文 专题十: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等词代替“像”一类的比喻词。例如:
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
(孙犁《荷花淀》) (3)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例如: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4)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例如:
高考专题复习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对偶
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 “对仗”。对偶有宽对、严对之 别。一般来说,上下两句应字数 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 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 句子。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 类型。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 凝练,抒情酣畅。
1、 配对式。
例1、高考题: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 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 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反问 (反诘)
1、概念:
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借用本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它事物来代替本 事物。
①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借 特征来代替所要说的人和事物。
②我买了一台“康佳”——借事物的名称代 替该事物。
③樯橹灰飞烟灭——借部分代替全体。 ④新时代的雷锋不知千千万——借专名代一 般人或事物。 ⑤他走进柜台,从腰间伸出手来,满把是银 的和铜的——借材料、工具代该事物。 ⑥读点鲁迅——借作者代著作。
比拟是把人直接当物写,或把物直接当人写,把 写人的词语 直接描写物,把惯用于 写物的词语 用来直 接写人。
比喻则不同。把甲物说成像乙物,或是乙物,或 者干脆用乙物来代替甲物。
例①:住口,你这吠人的狗 住口,你再吠人,我可要一木棒打死你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判断一下
PANHDUANYIXIA
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
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
水里。
√
选择一下
XUANZENYIXIA
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是(C ) A.我凭舷远眺,江水滔滔,一泻千里,向东流去。 (排比)
B.苍苍的榕树,以无限的爱心庇护着劳苦而淳朴的人 们。(夸张)
答:
①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1分),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
②路和河的形状相似(1分),车流和水流相似(1分);
③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固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 (1分)。
比拟
BINI
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法。它包括把物 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 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 “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答:
①文中把棉花吸收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比拟成人吃好饭
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投射了作者对棉花的感情;②使表达比较活
泼。
排比
PAIBI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 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 情的修辞方法。
答题模板:
(1)构成:“……”“……”“……”都是由“××+××”构成的××结构短语共同组成,结构 相同,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为成分排比。
1、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B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B.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D.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020高考语文 基础终极突破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比拟、借代、对偶素材
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拟、借代、对偶一、比拟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等几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种类:判断下列比拟句的种类:A.他骄傲自满,取得一点成绩,尾巴就翘得天样高. (拟物)B.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顶风冒雪,樱花不是也能舒展笑脸么?(拟人)C、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人)D、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拟物)E、老支书直截了当地下达了任务:“让你带一队人马把黑龙潭的水牵到山下的坝子里来。
” (拟物)3、比拟与比喻的主要区别是:比拟意在“拟此为彼”,彼此交融,常常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始终不出现;比喻意在“以此喻彼”,彼此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常常体现在名词和名词短语上,喻体必不可少。
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4、比拟的作用①感情色彩鲜明;②描绘形象生动;⑧表意更加丰富。
二、借代l.概念借代是用机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2.判断下列借代的种类:(1)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用特征代本体。
(“红眼睛”代阿义)(2)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具体代抽象。
(“枪杆子”代革命军队)(3)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专名代泛称。
(“雷锋”代具有雷锋精神的人)(4) 一队红领巾唱着山歌走下山来。
形象代本体。
(“红领巾”代少先队员)(5)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緇衣。
部分代整体,(“低眉”代“低头”)(6) 专弄丈墨,为壮士捧腹。
结果代原因。
(“捧腹”是“笑”的结果)(7)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材料代本体。
(“青铜”代镜子)(8)你怎么不把龙井沏上。
高中语文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素材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题回顾】例1(2002年高考全国卷)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解析:这是一条主要考查比喻运用的试题。
比喻是考生最常用的修辞手段,仿写也是近年他们熟悉的练习形式,但此题更具有智力的色彩。
一个层次高的比喻领属三个低一层的比喻,还要组成排比的形式,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要正确解答这一试题,首先要正确理解所给语例的比喻和所表达的意义。
所给的四句话本体的中心是“海”。
“浪花”“涛声”“鱼虾、海鸥”是“海”的局部细节或与“海”密切相联。
四个喻体的中心是“字典”,“部首”“音序”“文字”是“字典”的组成部分,各自发挥作用。
不仅如此,四个喻体与四个本体之间凭借“相似点”构成完整的比喻。
这样“另写的一组句子”才能符合要求。
同时,还应该根据试题的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不满足这样的要求,也不能得分。
例2(2001年高考全国卷)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 )①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②乐观者说,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悲观者说,风是,。
解析:这是一道与修辞紧密相联的仿写题,是高考语文能力考查中的一种重要题型,对教与学都有着指导意义。
在我国的传统学习经验中,“对课”是一种重要的形式。
它不仅体现了汉语的特点,而且对语言技能训练有很高的价值,此外它还具有智力考查的因素。
正因为如此,20世纪30年代陈寅格先生在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增加了“属对”一项,当时的巧对至今传为佳话。
到了今天,当然不宜再用对对子作为高考语文的一个考查项目,但是仿写和它也有相似的地方。
对对子在形式上有严格的限制,仿写也是这样。
那本题来说,修辞方式、句式都是限制。
修辞方式是学生一眼就看明白的;句式要求则除在题干上说明外,还在答案横线上用标点加以限制和暗示。
高考语文冲刺密档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式素材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式教学目标温习修辞格知识,能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式;辨析几种易混的修辞格教学时数:三教时第一教时教学目标: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式教学重点及难点:辨析几种易混的修辞格教学内容及步骤一、考试要求:《考试说明》对常见的修辞方式作了明确的规定,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
需要注意的是,学习修辞方式的目的是指导语言运用,而不是仅仅识别概念,指认文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方式。
学生应能够按照语境判断修辞方式利用得是不是适当,进而辨其好坏。
二、考查方式修辞方式重在考查运用,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一是常见的修辞方式的识别和理解;二是按照表达语意的需要,正确灵活的运用修辞方式,能够理解修辞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作用;能够评价修辞运用的好坏;能够按照要求运用修辞方式。
后者是高考考查重点,命题时多与扩展语句、选用句式、仿用句式兼顾考查。
高考的选择题中,近几年已没有单纯的修辞题。
而是放在以下题型中去考:a诗歌鉴赏题中,结合诗句内容考查包括修辞方式在内的写法;b现代文阅读题中,结合文章内容考查修辞方式所表达的内容及作用;c 语言运用题(第五大题)中,按照表达需要运用修辞方式写作(造句)。
本环节小结:有效的温习,其前提就是要有明确的温习目标,所以每一个同窗在进行每一个知识点的温习时,都应该首先要理清温习目标。
从以上的分析操作,咱们也大体了解了理清温习目标的方式。
三、几种易混的修辞格的辨析1.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分析: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意,就容易误断,二者有相似点和不同点:相似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不同点: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老是喻中有代。
因此本体、喻体之间即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
②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力本体,其只代不喻,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这是组成借代的基础,即要求借体和本体的某些方面的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门1对1教育高中语文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拟、借代、对偶一、比拟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等几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种类:判断下列比拟句的种类:A.他骄傲自满,取得一点成绩,尾巴就翘得天样高. (拟物)B.风雨能摧残樱花,但是顶风冒雪,樱花不是也能舒展笑脸么?(拟人)C、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人)D、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拟物)E、老支书直截了当地下达了任务:“让你带一队人马把黑龙潭的水牵到山下的坝子里来。
” (拟物)3、比拟与比喻的主要区别是:比拟意在“拟此为彼”,彼此交融,常常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始终不出现;比喻意在“以此喻彼”,彼此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常常体现在名词和名词短语上,喻体必不可少。
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模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4、比拟的作用①感情色彩鲜明;②描绘形象生动;⑧表意更加丰富。
二、借代l.概念借代是用机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2.判断下列借代的种类:(1)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用特征代本体。
(“红眼睛”代阿义)(2)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具体代抽象。
(“枪杆子”代革命军队)(3)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专名代泛称。
(“雷锋”代具有雷锋精神的人)(4) 一队红领巾唱着山歌走下山来。
形象代本体。
(“红领巾”代少先队员)(5)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部分代整体,(“低眉”代“低头”)(6) 专弄丈墨,为壮士捧腹。
结果代原因。
(“捧腹”是“笑”的结果)(7) 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材料代本体。
(“青铜”代镜子)(8)你怎么不把龙井沏上。
产地代本体(龙井代茶)(9)他一天抽一盒“阿诗玛”。
牌号代本体(阿诗玛代烟)3.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2)不同点:①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用借体称代本体,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例如“红旗指处乌云散”中,“红旗”指人民军队,是借代;“乌云”喻黑暗势力,可还原为明喻,是借喻。
②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而构成借喻的基础是喻体和本体的相似性,例如:A.我们去找那个歪嘴巴算账。
(借代)B.我们去找那个寄生虫算账。
(借喻)③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固定,如“红领巾”只代少先队员:而借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是灵活的,如“太阳”可比喻共产党、新中国、青年等。
④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如,我们可以说“共产党像太阳”,却不能说“少先队员像红领巾”。
4、借代的作用:①以简代繁;②以实代虚;③以奇代凡;④以事代情;⑤引人联想;⑥形象突出;⑦特点鲜明;⑧具体生动。
三、对偶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古人有《笠翁对韵》,其“一东”韵谱中写到:“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
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从这里,我们可以了解一点对偶的常识。
2.判断下列对偶的种类(1)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王勃《滕川词序》)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2)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3)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另外,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
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同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
如例句a、b(对联属于严对)。
宽式对偶,只要达到对严式对偶的五条要求的一部分就可以,不很严格,如例句C。
3.对偶的结构(1)成分对偶。
例如: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时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2)句子对偶。
例如: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杏春暖一家.4.对偶的作用①整齐匀称,节奏鲜明;②音调铿锵,有音乐美;③表意凝炼,抒情酣畅;④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5.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1)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上说的,它要求结构对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对偶里的“反对”就其意义说是对比,就其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6、排比与对偶的区别:①对称性与平列式。
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以上的语言单位。
对偶必须对称。
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②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比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
而典型的对偶句。
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③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准,排比则无此要求。
巩固练习:1、读下面一首元曲。
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秋风远塞皂雕旗,明月高台金凤杯。
红妆肯为苍生计,女妖娆能有几?两蛾眉千古光辉,汉和番昭君去,越吞吴西子归。
战马空肥。
A.“红妆”、“峨眉”都是“借喻”,喻西施和王昭君,突出了古代美女的特点。
B.“女妖娆能有几”是反问,后面写昭君和西施,表现了两位女性的伟大。
C、战马空肥”一句与“红妆肯为苍生计”形成对比,讥讽统治者对强敌不抵抗,不如红妆女见义勇为。
D.“越吞吴”中的“吞”字,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越国之凶暴贪婪。
(解析)A项不是“借喻”而是“借代”。
B项“女妖娆能有几?”是设问。
后面以昭君和西施作答。
D项“吞”不是拟人。
体现的是越国的气势之盛。
(答案)C2、选出能与“绿杨烟外晓寒轻”组成对偶句的一项( C )A.红豆啄残鹦鹉粒B.江流曲似九回肠C、红杏枝头春意闹D、暗香浮动夜黄昏3、下列对联中,与横批“政通人和”最匹配的一副是( C )A.桃红柳绿看大好河山都成锦绣春种秋收望无边土地尽是黄金B.祛瘟神扫垃圾四海证明辞旧岁正党风从民意万家欢乐迎新春C.举大事办好事干实事群众满意举贤人荐能人当仆人百姓欢心D好理论好政策好路线样样都好新国家新社会新人民事事皆新(必须与“政通人和”照应)4.对下列古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解析)B项“雨”能“知”,是拟人手法;“潜”是“偷偷地”,也是把“雨”人格化了.C、句的修辞手法解说也正确.“气”能把“云梦泽”“蒸腾”起来,“洞庭之波”能将岳阳城撼动,确定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D句“羌笛”能“怨”,运用了拟人。
只有A句“合”的意思是“连接在一起”,“斜”是个描述青山形象的形容词,说它们有人的感情,是不合实际的,没有拟人。
(答案)A5、仿照下面例句的修辞手法和句式,以自己任选的一个名词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与例句语意连贯。
例句: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那声音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仿写:(解析)例句描绘了一种诗一般的和谐优美的意境,仿写句要保持这种特点。
例句第一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第二句用了两个比喻。
仿写时要先想到恰当的描写话题,再想贴切的喻体。
要注意展开相似联想。
“海”如此,“风、雨、水、叶、花”等会不会也如此呢?(答案)风在我们的脸颊上轻拂着,慈母一般.那感觉柔柔的,暖暖的,像春雨滋润大地,像甘露洒上心头。
6.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做题。
有人说。
塔太招摇,总是标榜着自己的存在;桥却谦恭,永远承受着别人的重踏。
而我说,塔最勇敢,总是挺直了坚实的腰板;桥却怯懦,始终屈服于狭窄的河道。
也有人说,轻浮如塔,稳重如桥,天真的塔以为沿它向上可以进入美丽的天堂,其实还在原点;桥却忠诚而默默地工作,运送往来的人们到达幸福彼岸。
而我说,塔很坚强,剧烈的震动不能把他摧毁,桥却脆弱,行进的队伍便可将它踩垮。
然而,如果塔和桥能携手共魁,互补短长呢?假如塔是领航员,那么桥就是奋力划桨的水手;假如桥是——那么塔就是。
①参照前后的句式特点,把画线句改写成对偶句。
答②在空缺处填人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比喻句..答:答案:①塔太轻浮,天真地以为可以进入天堂;桥却稳重,忠诚地运送人们到达彼岸。
②“士兵”,“指挥若定的将军”。
(或“渡船”,“指引方向的舵手”)。
7、(1995年全国高考试题)[ ]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的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这一道题,从用词、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几个方面对这首词进行了分析。
在这道题中,A项是关于用词方面的分析,指出“不消”二字所包含的深层含义,这一理解是正确的。
B、C两项是关于修辞方面的分析。
在B项中,“绿”和“红”都是以特征代本体,是借代修辞。
“肥”和“瘦”是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这一项也是正确的。
C项中说是用了“设问”修辞也是正确的,因为在“知否?知否”这一问句之后紧接着用了“绿肥红瘦”来作答。
D项是对写作手法的分析,从全词来看,作者的确是通过对海棠绿肥红瘦的描写来抒发她的感伤情绪,而这种感伤又来自她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
但是,作者在表达这种留恋和惜别的烦闷心情时,是通过委婉含蓄的一问一答(“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以及最后两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来轻轻透露的。
答案:D8、[ C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