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里的冷凝温度
冰箱压缩机 标准工况
![冰箱压缩机 标准工况](https://img.taocdn.com/s3/m/35d57a4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7a.png)
冰箱压缩机标准工况冰箱压缩机是冰箱的心脏,是冷冻循环系统的核心部件。
它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到冰箱的制冷效果和使用寿命。
为了确保冰箱压缩机的正常运行,我们需要了解冰箱压缩机的标准工况。
首先,冰箱压缩机的标准工况是指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压缩机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的制冷效果。
一般来说,冰箱压缩机的标准工况包括环境温度、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和制冷剂种类等因素。
环境温度是指压缩机所处的环境温度,通常为25摄氏度。
在这个温度下,压缩机的制冷效果是最佳的。
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到压缩机的工作效果,甚至损坏压缩机。
冷凝温度是指压缩机排气冷凝的温度,一般为45摄氏度。
冷凝温度过高会导致压缩机排气不畅,影响制冷效果;冷凝温度过低则会导致压缩机排气不足,同样会影响到制冷效果。
蒸发温度是指压缩机蒸发的温度,一般为-23.3摄氏度。
蒸发温度过高会导致压缩机吸气不足,制冷效果下降;蒸发温度过低则会导致压缩机吸气过度,同样会影响到制冷效果。
制冷剂种类也会影响到冰箱压缩机的工作效果。
不同的制冷剂在不同的工况下有不同的性能表现,因此在选择制冷剂时需要考虑到实际使用环境和要求。
除了以上因素外,压缩机的额定功率、转速、排气量等参数也是影响其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标准工况下,这些参数都需要符合设计要求,才能保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冰箱压缩机的标准工况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只有在规定的工况下,压缩机才能发挥最佳的制冷效果,保证冰箱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因此,在使用冰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保持环境温度适宜,定期清洁冷凝器和蒸发器,避免使用不当的制冷剂,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冰箱压缩机,以确保其在标准工况下的正常运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利用冰箱压缩机的制冷能力,延长冰箱的使用寿命,提高制冷效果。
冰箱压缩机的标准工况是决定其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在标准工况下,冰箱才能发挥最佳的制冷效果。
因此,我们在日常使用冰箱时,需要注意保持环境温度适宜,定期清洁冷凝器和蒸发器,避免使用不当的制冷剂,以及定期检查和维护冰箱压缩机,以确保其在标准工况下的正常运行。
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最全干货知识
![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最全干货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1fcf9d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c.png)
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最全干货知识一、蒸发温度:1什么是蒸发温度蒸发温度就是制冷剂从液体变为气体的临界温度,在制冷系统中,指的是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从液体变为气体的饱和温度,一般制冷系统中的蒸发温度是测不出来的,只能用对应的蒸发压力来推导。
2蒸发温度与蒸发压力的关系蒸发压力(低压)越低,蒸发温度也就越低;蒸发压力(低压)越高,蒸发温度也就越高。
可以说,蒸发温度与蒸发压力是成正比变化的,蒸发压力与蒸发温度两者是对应的,知道蒸发温度,我们就能查表得出蒸发温度的数值。
3蒸发温度的估算在制冷设备调试的时候,我们经常要知道蒸发温度,进一步推算出蒸发压力,然后根据实际的压力,就能判断制冷系统是否有问题;下面是一个经验估值,提供给小伙伴们参考,如下:蒸发温度=环境温度/水温 -(10~20℃);举例如下:例1夏天的空调室内温度设定26℃,我们就可以估算此时的蒸发温度=26-(10~20℃)=6℃,根据温度压力对照表,很容易就查出此时的蒸发压力为0.55Mpa(R22制冷剂)左右;例2-18的冷库,库房温度为-18℃,那么此时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大概为多少呢?蒸发温度= -18-(10~20)=-28℃,根据温度压力对照表,很容易就查出此时的蒸发压力为0.21Mpa(R404A制冷剂)左右;注:这里有小伙伴要问了,到底是减10℃,还是减20℃呢;这里简单归结为;环境温度高时,减去高值(20℃);环境温度低时,减去低值(10℃);4蒸发温度与功率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动画:从T-S图上很明显的看出,如果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降低了,消耗的功率增加了;原因很简单的,蒸发温度降低了,在冷凝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缩机的压比增大了,而压缩机的功率是和压比成正比关系的,即压比增大,压缩机的功率也增大。
可以如下简单理解:压缩机把5公斤的冷媒压缩到15公斤所用的功率;肯定比压缩机把1公斤的冷媒压缩到15公斤所用的功率大。
5蒸发温度与制冷量的关系从动画中很容易看出,蒸发温度降低,系统的制冷量也会降低;原因很简单:当蒸发温度降低的时候,吸气口的比体积降低,导致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流量也降低了;简单来说就是,制冷剂循环量降低了,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也就降低。
冷凝器参数计算
![冷凝器参数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752948dd0d233d4b14e69ce.png)
压缩机型号 制冷量KW Qo= 压缩机输入功率 Ni= 压缩机排气量 Gk= 冷凝温度℃ tk= 蒸发温度℃ to= 过热度℃ tr= 过冷度℃ tg= 冷却水进口温度 t1= 冷却水出口温度 t2= 冷凝温度℃ tk= 蒸发温度℃ to= 传热温差℃ △tm= 冷却水进出口温差 t= △ 冷却水进水温度范围 tk= 冷凝器热负荷 Qk= 单位面积热负荷 qf= 冷凝器传热面积 F= 冷却水量kg/s Gk= 冷却水量m3/h Gk= 一、冷凝热计算输入参数 SRS-S-252 输入 268.60000 输入 60.30000 输入 5881.00000 输入 40.00000 2.00000 5.00000 5.00000 30.00000 35.00000 40.00000 2.00000 7.50000 5.00000 16-33 二、冷凝器热力计算求解 328.90000 24.50000 22-27 13.42449 0.01571 56.57143
Hale Waihona Puke 三、水冷冷凝器基本尺寸参数 换热器换热管间距 A= 0.02000 排列方式 正三角形 换热管管径m D= 0.01588 换热管内径m D1= 0.01270 单根换热管氟侧换热面积 0.04986 Fd= 单根换热管水侧换热面积 0.03988 Fn= 单根换热管水侧通流面积 0.00013 Fds= 二、换热器物理参数计算 冷凝器组数 N= 1 输入 每组冷凝器换热管数 N1= 150 输入 每组冷凝器换热管长 L= 2.00 输入 每组冷凝器流程N3= 2 输入 每组冷凝器水侧通流面积 0.00950 Fy= 每组冷凝换热面积 Fz= 14.95896 必须满足校核值 冷凝器换热面积 F= 14.95896 14.7669 冷却水流速m/s ω= 1.65484 1.5-2.0 摩擦阻力系数 f= 0.03977 水阻力KPa △Pk= 23.31182 100
压缩机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压缩机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https://img.taocdn.com/s3/m/7290293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e.png)
压缩机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1、冷凝温度
冷凝温度是指冷凝器内制冷剂蒸汽在一定压力下凝结时的饱和温度。
冷凝温度不等于冷却介质的温度,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传热温差。
冷凝压力就是制冷剂在冷凝器内有气体冷凝成液体的压力,由于制冷系统中冷凝器内部的压力无法测量,而实际上,制冷剂在排气管以及冷凝器内的压力降其实很小,所以不管设计调试还是检修当中,一般认为排气压力近似等于冷凝压力。
2、蒸发温度
蒸发温度就是制冷剂从液体变为气体的临界温度,在制冷系统中,指的是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从液体变为气体的饱和温度,一般制冷系统中的蒸发温度是测不出来的,只能用对应的蒸发压力来推导。
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对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性能的影响
![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对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性能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cf2d644a76e58fafab00361.png)
精心整理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对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性能的影响通常空调系统使用的制冷机组,使用最为广泛的是蒸汽压缩式制冷剂循环系统。
在该系统循环过程中,由制冷压缩机抽吸从蒸发器流过来的低压、低温制冷剂蒸气,经压缩机压缩成高压、高温蒸气而排出,这样就把制冷剂蒸气分成了高压区和低压区。
从压缩机的排出口至节流元件的入口端为高压区,该区压力称高压压力或冷凝压力,温度称为冷凝温度。
从节流元件的出口至压缩机的吸入口为低压区,该区压力称为低压压力或蒸发压力,温度称为蒸发温度。
正是由于压缩机造成的高压和低压之间的压力差,才使制冷剂在系统内不断地流动。
一旦高、低压之间的压力差消失,即高低压平衡之一,制冷剂就停止了流动。
高压区和低压区压力差的产生及压力差的大小,完全是压缩机压缩蒸气的结果,压缩机一旦推动压缩蒸气的能力,即形成的压力差很小,制冷循环也就不存在了。
压缩机不停地运转是靠消耗电能或机械能来实现的。
在蒸汽压缩式循环系统运行过程中,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对制冷量、制冷系数有影响,而且蒸发温度的影响较大。
具体表现为:1、蒸发温度降低,制冷循环性能变差,制冷量迅速减小,制冷系数降低。
而随着制冷循环的蒸发温度的降低,制冷压缩机所消耗的功率的变化则是不确定的。
2、冷凝温度升高后,制冷循环性能变差,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降低,压缩机功耗升高。
3、蒸发温度在一定限度内升高,能提高制冷系数、增加制冷量,但蒸发温度过高,自节流装置过来的制冷剂液体容易闪发,堵塞制冷剂通道,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故蒸发温度不宜过高。
4、冷却温度在一定范围内降低,对改善制冷循环性能、提高制冷系数有利,但冷却温度过低,会造成压缩机制冷系统高低压差不够、运行不稳定、润滑系统不良运行等问题,所以对冷却水最低水温有限制。
由上述内容可知,在压缩机的实际运行中,适度提高蒸发温度或降低冷凝温度,能提高制冷系数。
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受冷却介质和被冷却介质的限制要求,不能随意改变。
制冷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计算
![制冷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3cea606d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d.png)
制冷压缩机的基本性能参数计算1. 制冷量(Cooling capacity):制冷量是指制冷压缩机在单位时间内移除的热量,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进行计量。
制冷量的计算方法为:制冷量 = 冷凝器排气焓 - 蒸发器进气焓。
2. 能效比(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能效比是指单位制冷量所需要的单位电力消耗,通常以千瓦时/千瓦小时(kWh/kWh)为单位计量。
能效比的计算方法为:COP = 制冷量 / 输入功率。
3. 蒸发温度(Evaporation temperature):蒸发温度是指制冷压缩机在蒸发器中的工作温度。
蒸发温度的计算方法为:蒸发温度 = 蒸发器进气焓 - 蒸发器排气焓。
4. 排气温度(Discharge temperature):排气温度是指制冷压缩机在冷凝器中的工作温度。
排气温度的计算方法为:排气温度 = 冷凝器排气焓 - 冷凝器进气焓。
6. 输入功率(Input power):输入功率是指制冷压缩机所需的电力消耗,通常以千瓦(kW)为单位计量。
输入功率的计算方法为:输入功率= 制冷量 / COP。
7. 冷凝温度(Condensing temperature):冷凝温度是指制冷压缩机在冷凝器中的工作温度。
冷凝温度的计算方法为:冷凝温度 = 冷凝器排气焓 - 冷凝器进气焓。
8. 蒸发压力比(Evaporating pressure ratio):蒸发压力比是指制冷压缩机的蒸发压力与冷凝压力之间的比值。
蒸发压力比的计算方法为:蒸发压力比 = 蒸发器进气焓 / 冷凝器进气焓。
以上只是制冷压缩机的一些基本性能参数,根据具体的压缩机型号和设计要求,还可以有其他相关参数的计算和评估。
了解和计算这些基本性能参数,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人员选择合适的制冷压缩机,确保制冷系统的效率和性能符合要求,同时也可以优化制冷系统的能耗和运行效果。
冷凝器的温度与压力
![冷凝器的温度与压力](https://img.taocdn.com/s3/m/0d654155b307e87101f69650.png)
制冷设备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冷凝器,众所周知,热量是要由冷凝器带走的。
而温度与压力这两个参数是称量换热效果的重要根据。
冷凝温度与冷凝压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冷却水温,水质,水量和周围介质的温度等,并且与冷却水在冷凝器中的温升及冷凝器结构形式有关。
此外,冷凝器产生积油,水垢和空气时,水冷凝面积不够,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冷却水分布不均等也会使冷凝温度或冷凝压力升高。
在蒸发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冷凝温度或冷凝压力升高,机器的压缩比Pk/Po增大,造成压缩机的制冷量减少,耗电量增加,因此冷凝温度对制冷装置的工作效率影响很大。
随着冷凝温度增高,使排气温度增高,制冷机制冷量下降,耗功增加。
当冷凝温度过高,不但使制冷机运行不安全,容易造成事故,而且使制冷装置工作效率和压缩机的输气系数降低,轴功率提高,从而使生产成本增加。
因此,无论是从安全,或从节能的观点看,都应力求利用水温低,水量足,水质好和选用合理的冷凝器的办法,使制冷系统调整在较低的冷凝压力下工作,采用较低的冷凝温度是合理的。
文档是华祥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技术原创,转载请注明。
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最全干货知识
![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最全干货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7fda6d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b.png)
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最全⼲货知识▲戳蓝⾊字“筑龙暖通”关注我们哟!来源:空调试验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蒸发温度:1什么是蒸发温度蒸发温度就是制冷剂从液体变为⽓体的临界温度,在制冷系统中,指的是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从液体变为⽓体的饱和温度,⼀般制冷系统中的蒸发温度是测不出来的,只能⽤对应的蒸发压⼒来推导。
2蒸发温度与蒸发压⼒的关系蒸发压⼒(低压)越低,蒸发温度也就越低;蒸发压⼒(低压)越⾼,蒸发温度也就越⾼。
可以说,蒸发温度与蒸发压⼒是成正⽐变化的,蒸发压⼒与蒸发温度两者是对应的,知道蒸发温度,我们就能查表得出蒸发温度的数值。
3蒸发温度的估算在制冷设备调试的时候,我们经常要知道蒸发温度,进⼀步推算出蒸发压⼒,然后根据实际的压⼒,就能判断制冷系统是否有问题;下⾯是⼀个经验估值,提供给⼩伙伴们参考,如下:蒸发温度=环境温度/⽔温 -(10~20℃);举例如下:例1夏天的空调室内温度设定26℃,我们就可以估算此时的蒸发温度=26-(10~20℃)=6℃,根据温度压⼒对照表,很容易就查出此时的蒸发压⼒为0.55Mpa(R22制冷剂)左右;例2-18的冷库,库房温度为-18℃,那么此时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概为多少呢?蒸发温度= -18-(10~20)=-28℃,根据温度压⼒对照表,很容易就查出此时的蒸发压⼒为0.21Mpa(R404A制冷剂)左右;注:这⾥有⼩伙伴要问了,到底是减10℃,还是减20℃呢;这⾥简单归结为;环境温度⾼时,减去⾼值(20℃);环境温度低时,减去低值(10℃);4蒸发温度与功率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个动画:从T-S图上很明显的看出,如果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降低了,消耗的功率增加了;原因很简单的,蒸发温度降低了,在冷凝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缩机的压⽐增⼤了,⽽压缩机的功率是和压⽐成正⽐关系的,即压⽐增⼤,压缩机的功率也增⼤。
可以如下简单理解:压缩机把5公⽄的冷媒压缩到15公⽄所⽤的功率;肯定⽐压缩机把1公⽄的冷媒压缩到15公⽄所⽤的功率⼤。
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https://img.taocdn.com/s3/m/c0e8814b0b1c59eef8c7b4eb.png)
1kg/cm2=0.098 MPa≈0.1 MPa.
所以三个压力大小又是“4.8公斤”,“9.6公斤”,“18.3公斤”。
由于空调工作环境通常满足不了工况条件,以及受湿度的影响,所以夏季制冷状态下三个压力值大约为:6 ^* b6 b0X低压压力,0.5 MPa或5公斤;高压压力,1.8 MPa或18公斤;平衡压力,1 MPa或10公斤。
蒸发温度是所要求的室内温度,而制冷剂自身的性质牵扯到的温度是在对应压力下的沸腾温度。制冷系数是指单位功耗所能获得的冷量。保证功耗的情况下增加制冷量就是提高制冷系数。降低冷凝温度就是为了得到温度相对低的制冷剂液体,即提高制冷剂的质量制冷量。试想:向蒸发器供给同质量的制冷剂液体,温度高的与温度低的在同蒸发压力下,哪个吸收的热量较多?在允许的范围内降低冷凝温度、提高蒸发温度可以提高制冷量。
冷凝温度与冷凝压力之间也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冷凝温度的调节,同样可以通过调节冷凝压力来达到。
在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的温度一定时,冷凝压力的调整,可通过改变冷却介质的流量和冷凝面积来达到。冷却介质流量增加,流速相应提高,可减少传热温差,从而降低冷凝温度;增大传热面积(可通过增加并联冷凝器的台数来实现)也可达到降低冷凝压力的目的。降低冷却介质的温度,冷凝压力可明显下降。冷凝压力的高低,可通过装在压缩机排气端得压力表上的指示值反映出来。
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关系
制冷机组作为一个‘系统’,各项参数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互相影响的。要稳定在某一数值内也是有条件的,如果条件不满足,就会偏离正常情况。
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高压蒸汽进入冷凝器后,要被冷却介质降温(否则无法液化),如果冷却效果不好的话,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热量不能顺利带走,那么冷凝温度自然要升高,相应的冷凝压力也会升高。
压缩机选型计算
![压缩机选型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5bdbca5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c.png)
压缩机的选型计算 ① -33℃系统冻结间,取10℃温差,蒸发温度为z t =-33℃;用立式冷凝器,312+=t t ℃、 t t t t ∆++=2211 取=∆t 6℃冷凝温度为1t =32℃,采用配组双级压缩机,取§=1/3.机械负荷j Q =.解:⑴根据z t =-33℃ 1t =32℃和§=1/3 查图2-1得中间冷却zj t =-3.5℃ ⑵根据中间冷却温度确定过冷温度g t =+4℃=0.5℃⑶根据蒸发温度z t =-33℃和中间冷却温度zj t =-3.5℃,查图2-5得低压级压缩机的输气系数 λ=⑷根据蒸发温度z t =-33℃和过冷温度g t =0.5℃,查表2-4得低压级压缩机单位容积制冷量r q =1007kj/3m⑸计算低压级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r jd q Q V λ6.3==39.5751007*775.049.124845*6.3m =/h. ⑹选择低级压缩机;根据计算出的低级压缩机理论输气量,从压缩机产品样本中选两台8AS10和一台4AV10型压缩机作为低压级压缩机,其理论输气量3634m V d =/h,可以满足要求;⑺选择高压级压缩机;根据选定的高、低级压缩机理论输气量之比§=1/3、39.575m V d =/h 得3d g V V ==33m /h=3m h; 从压缩的产品样本中选出两台4AV10型压缩机作为高级压缩机,其理论输气量36.253m V d =/h; 实际选配两台8AS10和一台4AV10型压缩机一台作为低压级压缩机,两台4AV10型压缩机一台作为高级压缩机,形成一组配组双级机;② -28℃系统冻结物冷藏间,取10℃温差,蒸发温度为z t =-28℃;用立式冷凝器,312+=t t ℃、 t t t t ∆++=2211 取=∆t 6℃冷凝温度为1t =32℃,采用配组双级压缩机,取§=1/3.机械负荷j Q = 47347;99w解:⑴根据z t =-28℃ 1t =32℃和§=1/3 查图2-1得中间冷却zj t =2.3℃ ⑵根据中间冷却温度确定过冷温度g t =+4℃=6.3℃⑶根据蒸发温度z t =-28℃和中间冷却温度zj t =2.3℃,查图2-5得低压级压缩机的输气系数 λ=⑷根据蒸发温度z t =-28℃和过冷温度g t =6.3℃,查表2-4得低压级压缩机单位容积制冷量r q =1039kj/3m⑸计算低压级压缩机的理论输气量:r jd q Q V λ6.3==332.2101039*78.099.47347*6.3m =/h. ⑹选择低级压缩机;根据计算出的低级压缩机理论输气量,从压缩机产品样本中选8AW10压缩机一台作为低压级压缩机,其理论输气量36.253m V d =/h,可以满足要求;⑺选择高压级压缩机;根据选定的高、低级压缩机理论输气量之比§=1/3、332.210m V d =/h 得3d g V V ==33m /h=3m h; 从压缩的产品样本中选出4AV10型压缩机一台作为高级压缩机,其理论输气量38.126m V d =/h;实际选配1台8AW10压缩机一台作为低压级压缩机,4AV10型压缩机一台作为高级压缩机,形成一组配组双级机;冷却设备的选型计算根据tK Q A s ∆=可求出冷却面积,从而选择冷却设备; 传热系数321/C C C K K =查表2-14可查的/K 值,冻结物冷藏间选用氨单排光滑蛇形墙排管,管数为6根,温差为10℃,查表可知1C =1,2C =管外径为38mm,3C =,得K=;一号库的冷却面积为㎡,冷却设备负荷为,温差都为10℃,二号库的冷却面积为㎡冷却设备负荷为,三号库的冷却面积为㎡冷却设备负荷为;由上计算出管长分别为、和 */R A L =冷藏间蒸发器38管长度-33系统计算=1t -33℃ =1h kg=2t -21℃ 查表2-19得 =2h kJ/kg=3t 27℃ 由与4点等压与2点等S 得 =3h kJ/kg=4t -3.5℃ =4h kJ/kg=5t 85℃ 由与6点等压与4点等S 得 =5h kJ/kg=6t 32℃ =6h kJ/kg=7t 0.5℃ =7h kJ/kg=8t -3.5℃ =8h kJ/kg=9t -33℃ =9h kJ/kg 制冷量:36000r d q V Q λ==1007/3600= 单位制冷量:910h h q -== kJ/kg 低压级制冷剂循环量:==3600*001q Q G L kg/h 高压级制冷剂循环量:85.3228474=--=h h h h G G LH kg/h-28系统计算=1t -32℃ =1h kg=2t -18℃ 查表2-19得 =2h kJ/kg=3t 37℃ 由与4点等压与2点等S 得 =3h kJ/kg=4t 2.3℃ =4h 1459 kJ/kg=5t 70℃ 由与6点等压与4点等S 得 =5h kJ/kg=6t 32℃ =6h kJ/kg=7t 6.3℃ =7h kJ/kg=8t 2.3℃ =8h 210 kJ/kg=9t -28℃ =9h kJ/kg 制冷量:36000r d q V Q λ==1039/3600= 单位制冷量:910h h q -== kJ/kg 低压级制冷剂循环量:==3600*001q Q G L 126kg/h 高压级制冷剂循环量:=--=8474h h h h G G LH kg/h 冷凝器的选型计算(1) 冷凝器传热面积的计算 1q 取3500W/㎡由表2-25得111q Q t K Q A d =∆===350003.158349㎡冷凝器面积 式中: A-------冷凝器传热面积,单位为㎡;1Q -------冷凝器负荷,单位为W ;K---------冷凝器传热系数,单位为W/㎡·℃;1q --------冷凝器热流密度,单位为W/㎡;d t ∆-------对数平均温度差,单位为℃;(2) 双级压缩机系统冷凝器热负荷-33系统冷凝负荷()6.3/651h h q Q mg -==/=-28系统冷凝负荷()6.3/651h h q Q mg -==/=总冷凝负荷为+=1Q ------双级压缩机系统冷凝器热负荷,单位为W ;mg q -----高压级机制冷剂循环量,单位为kg/h ;5h 、6h ------制冷剂进、出冷凝器的比焓,单位为KJ/kg冷凝器进、出水温度分别为22℃、24℃;由上计算得总的冷凝面积为㎡,可从产品样本选型得LNA-54的立式冷凝器,其冷冻面积为54㎡可满足条件;辅助设备的选型计算1 中间冷却器的选型计算:其作用是冷却低压级压缩机排出的过热蒸气,同时对来自贮液器的饱和液体冷却到设定的过冷温度,还起着分离低压级压缩机排气所夹带的润滑油及液滴的作用;1中间冷却器桶径计算-33系统 λ取 ω取 m/sωλV d zj 0188.0==5.097.191*45.00188.0=-28系统 λ取 ω取 m/sωλVd zj 0188.0==5.01.70*54.00188.0= 式中 zj d -------中间冷却器内径,单位为m ;λ--------高压机输气系数;V---------高压级压缩机理论输气量,单位为h m /3ω--------中间冷却器内的气体流速,一般不大于0.5m/s;(3) 蛇形盘管传热面积的计算-33系统d zj t K Q A ∆==27.6*50034.13573=2m -28系统d zjt K Q A ∆==59.5*50056.4326=2m 式中 A------蛇形盘管所需的传热面积,单位为2m ;zj Q ------蛇形盘管的热流量,单位为W ;d t ∆------蛇形盘管的对数平均温度差,单位为℃;K-------蛇形盘管的传热系数,单位为W/•2m ℃,按产品规定取值,无规定时,宜采用465---580W/•2m ℃;蛇形盘管的热流量6.3/)(76h h q Q mq zj -=-33系统6.3/)(76h h q Q mq zj -==/=h-28系统6.3/)(76h h q Q mq zj -==126/= Kg/h式中: mg q -------低压机制冷剂循环量,单位为Kg/h6h 、7h ----冷凝温度、过冷温度对应的制冷剂的比焓,单位为KJ/kg;蛇形盘管的对数平均温差-33系统 zjg zj g d t t t t t t t ---=∆11lg 3.2=27.65.35.05.332lg 3.25.032=++-℃ -28系统 zjg zj g d t t t t t t t ---=∆11lg 3.2=59.53.23.63.232lg 3.23.632=-+-℃ 由以上计算可从产品样本选型得:-33系统选ZZQ-600型中冷器,冷面积为52m 外径为-28系统选ZLA-2型中冷器,冷面积为,22m 外径为可满足条件.2 贮液器的选型计算 ∑=m q v V βϕ=57.5*6888.1*7.01=3m ν查附表1得kg m /3-33系统中机械负荷为 单位制冷量为kg,一批货工作20小时,所以有制冷剂循环量20=h;-28系统中机械负荷为 单位制冷量为kg,一批货工作24小时,所以有制冷剂循环量24= kg/h所以∑m q 制冷装置中每小时制冷剂液体的总循环量为h + kg/h= kg/h式中: V------贮液器体积,单位为3m ;∑m q ------制冷装置中每小时制冷剂液体的总循环量,单位为kg ;v------冷凝温度下液体的比体积,单位为kg m /3;ϕ------贮液器的体积系数;当冷库公称体积小于或等于20003m 时,2.1=ϕ;公称体积为2001-100003m 时,0.1=ϕ;公称体积为10001-20000时,80.0=ϕ;公称体积大于200003m 时,50.0=ϕ;β------贮液器的液体充满度,一般宜取70%.由以上计算可从产品样本选型得:选用ZA-5三台,总容量153m 可满足条件.3 油分离器的选型计算 -33系统选用填料式油分离器λ取 ,V 取h m /3-28系统选用填料式油分离器λ取 ,V 取h m /3总λ=,V=h m /3 ,ω取 m/s===5.007.262*99.00188.00188.0ωλV d y 式中 y d ------油分离器的直径,单位为m ;λ-------压缩机输气系数,双级压缩时为高压级压缩机的输气系数;V-----压缩机理论输气量,单位为h m /3,双级压缩时为高压级压缩机的;ω-----油分离器内气体流速,单位为m/s,填料式分离器宜用—0.5m/s,其他型式的油分离器宜采用不大于0.8m/s;由以上计算可从产品样本选型得:选用YFA-65一台,外径可满足条件.4 氨液分离器的选型计算1 机房氨液分离器的直径由下式计算-33系统根据前面所求得775.0=λ,V=h m /3,s m /5.0=ωωλV d 0188.0==5.09.575*775.0= -28系统根据前面所求得78.0=λ,V=h m /3,s m /5.0=ωωλV d 0188.0==5.032.210*78.0= 式中 d----机房氨液分离器的直径,单位为m ;λ----压缩机输气系数,双级压缩时为低压级压缩机;V-----压缩机理论输气量,单位为h m /3,双级压缩时为低压级压缩机;ω----氨液分离器内气体流速,单位为m/s,一般采用0.5m/s; 由以上计算可从产品样本选型得:-33系统和-28系统各选用AFA-65一台,外径可满足条件.2 库房氨液分离器-33系统根据前面所求得m q =h,v =kg m /3,s m /5.0=ωωvq d m 0188.0==5.084.1111*73.10188.0= -28系统根据前面所求得m q =h,v =kg m /3,s m /5.0=ωωvq d m 0188.0==5.01.878*84.30188.0= 式中 d------库房氨液分离器直径,单位为m ;v------蒸发温度相对应的饱和蒸气比体积,单位为kg m /3; m q -----通过氨液分离器的氨液量,单位为kg/h ;ω------氨液分离器内气体流速,单位为m/s,一般采用0.5m/s; -33系统和-28系统各选用AFA-65一台,外径可满足条件5 低压循环桶的选型计算 1 低压循环桶直径的计算-33系统根据前面所求得775.0=λ,V=h m /3,s m /5.0=ω=ξ,n=1nV d d ωξλ0188.0==1*1*5.0775.0*9.5750188.0= -28系统根据前面所求得78.0=λ,V=h m /3,s m /5.0=ω=ξ,n=1nV d d ωξλ0188.0==1*1*5.078.0*32.2100188.0= 式中: d d -----低压循环桶的直径,单位为m ;V----压缩机理论输气量,单位为h m /3,双级压缩时为低压级压缩机;λ----压缩机输气系数,双级压缩时为低压级压缩机; ω-----低压循环桶内气流流速,单位为m/s,立式低压循环桶不大于0.5m/s ;卧式低压循环桶不大于0.8m/s ;ξ----截面积系数,立式低压循环桶0.1=ξ,卧式低压循环桶3.0=ξ;n----低压循环桶气体进气口的个数,立式低压循环桶为1,卧式为2;2 低压循环桶体积计算该循环桶为上进下出式-33系统根据前面所求得:由Q4计算得最大库房管道冷面积为4002m ,由此计算得 冷却设备体积q V 为3m 回气管h V 为3m ,q θ取 所以()h q q V V V 6.05.01+=θ=3m -28系统根据前面所求得:冷却设备体积q V 为3m 回气管h V 为3m ,q θ取 所以()h q q V V V 6.05.01+=θ=3m 所以-33系统选用一个的立式低压桶-28系统就选用一个ZDX-2L 的立式低压桶式中: V----低压循环桶体积,单位为3m ;q θ----冷却设备设计注氨量体积的百分比,%,见表2—26q V ----冷却设备的体积,单位为3m ;h V -----回气管体积,单位为3m ;6 排液桶的选型计算 排液桶体积 βφ/1V V = 由Q4计算得最大库房管道冷面积为4002m ,由此计算得 冷却设备体积1V 为3m ,φ取60%,;所以βφ/1V V ==3m选用PYA-3一个,体积为33m式中: V----排液桶体积,单位为3m ;1V 冷却设备制冷剂容量最大一间的冷却设备的总体积,单位为3mφ----冷却设备灌氨量得百分比%,见表2—26;β-----排液桶液体充满度,一般取;7 集油器的选型集油器一般以制冷系统制冷量的大小来选型,但标准不一;实践证明,实际使用中规格大一些较好;﹝新编制冷技术回答﹞介绍按以下标准选用:标准工况总制冷量在200KW以下时,选用D219集油器1台;总制冷剂大于200KW时,宜选用D219集油器2台,使系统中的高、低压容器分开放油; 所以选用D219集油器1台8 空气分离器的选型空气分离器的选型不需要计算,可根据冷库规模和使用要求进行选型;每个机房不论压缩机台数有多少,一般只需要设一台空气分离器;空气分离器宜选立式自动型,如选用四重管式空气分离器,总制冷量大于1100KW,可选用KFA—50型;总制冷量小于1100KW时,可选用KFA—32型;所以选用KFA—32型9节流阀的选型-28系统制冷量小于80kw, 所以选用FQ1-10浮球阀一个-33系统制冷量小于160kw, 所以选用FQ1-20浮球阀一个。
制冷压缩机名义温度工况的确定
![制冷压缩机名义温度工况的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ad574cd376eeaeaad1f330af.png)
制冷压缩机名义温度工况的确定夏航刘晓晖熊会川(武汉新世界制冷工业有限公司)摘要本文介绍了共沸纯工质制冷剂和非共沸混合工质制冷剂在制冷压缩机采用名义温度工况时的异同点,同时对制冷压缩机的饱和温度工况和露点温度工况进行了概念上的分析,确定制冷压缩机选择名义温度工况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制冷压缩机共沸制冷剂和非共沸制冷剂名义温度工况1前言臭氧层的破坏和全球气候的变化,是当前全球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近代科技证明,制冷机所使用的CFC类物质进入大气层后,几乎全部升到臭氧层,在紫外线的作用下,CFC S产生出Cl·自由基参与了对臭氧层的消耗,使臭氧层厚度减薄或出现臭氧层空洞。
近几十年来,为了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于1985年和1987年分别缔结了《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我国于1991年6月成了《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参加国,为此,在制冷行业使用传统的制冷剂R11、R12、R502等也被制冷剂R134a、R404A、R410A、R407C等所全面替代,而制冷压缩机的名义温度工况大多是按单一组分和共沸制冷剂来确定的名义温度工况,对于替代制冷剂如R404A、R410A、R407C等属于非共沸制冷剂,它存在着相变温度滑移,所以确定这类制冷剂的名义温度工况是当前面临的问题。
2共沸制冷剂和非共沸制冷剂名义温度工况的区别2001年前制定的制冷压缩机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名义温度工况(见表1),从表1 中可看出,给出的制冷压缩机名义温度工况是吸入压力饱和温度和排出压力饱和温度。
2003年以后制定的制冷压缩机国家标准(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标准)所规定的名义温度工况(见表2),给定的制冷压缩机名义温度工况是吸气露点温度和排气露点温度。
虽然表1和表2的温度数值是相同的,但它们表达的含义却不同而之。
首先,应了解饱和温度、露点温度及泡点温度的定义。
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的含义是指在饱和状态下的液体称为饱和液体,其蒸汽为饱和蒸汽;饱和液体的温度称为饱和温度,饱和蒸汽的压力称饱和压力。
冷水机冷凝温度,环境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的关系
![冷水机冷凝温度,环境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5e0792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2.png)
冷水机冷凝温度,环境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的关系1.引言1.1 概述冷水机冷凝温度、环境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是冷水机运行中重要的参数,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冷水机作为一种常见的用于供冷的设备,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控制冷水机的冷凝温度、环境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可以有效提高冷水机的运行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降低能源消耗。
冷凝温度是指冷水机在工作过程中冷凝器中的冷却介质的温度。
冷凝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冷水机的供冷效果。
一般来说,冷凝温度越低,冷水机的供冷效果就越好。
而冷凝温度的大小会受到环境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的影响。
环境温度是指周围环境中的温度,也被称作为周围温度。
环境温度是冷水机运行中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它会对冷水机的散热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通常情况下,环境温度越高,则冷水机的散热效果越差,冷凝温度会升高。
压缩机排气温度是指冷水机压缩机工作过程中排出的高温气体的温度。
压缩机排气温度的高低取决于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和冷却系统的性能。
一般来说,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降低工作效率以及额外的能源消耗。
本文将分析冷水机冷凝温度与环境温度以及压缩机排气温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理论解释和实际应用案例的探讨,我们将揭示这些参数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最后,我们将总结这些关系对冷水机工程实践的意义,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冷水机冷凝温度、环境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三个方面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文章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讨论。
首先,在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通过引入冷水机冷凝温度、环境温度和压缩机排气温度这三个概念,读者可以对这些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了解本文所关注的问题。
接下来,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2.1 冷水机冷凝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将从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角度探讨冷水机冷凝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
双级压缩制冷装置中间温度的确定
![双级压缩制冷装置中间温度的确定](https://img.taocdn.com/s3/m/95ba7c567c1cfad6195fa7f6.png)
技术创新2009 年第 5 92 期双级压缩制冷装置中间温度的确定曾国安(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摘 要 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中间温度 Tm 对循环的制冷效率和压缩机的制冷量、耗功率以及结 构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合理 地选 择中间温度 Tm 是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主要介绍双级压缩制冷过程中间 温度对制冷系数的影响,从而为合理的选 择中间温度提供依据。
关键词 制冷技术 蒸发温度 冷凝温度 双级压缩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双级压缩制冷技术已在国防、 科研、化工、医院、食品等建筑中广泛应用,从而使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用于制冷技术方面的能耗逐年增长。
一些单位或工厂企业使用双 级压缩制冷技术面越来越广,而对于单机配打双级压缩制冷装置设计 使用过程中则通常是简单选择中间温度,也因为目前国内、外对于双 级压缩制冷中间温度没有系统的标准,实际运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随 意性,从而导致双级压缩冷冻机经常不处于最大制冷系数的工况下工 作,影响整套设备的制冷效果,不利于节能要求。
我国的节约能源法中指出,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的管理,采取技术 可行、经济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担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 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节能还 包括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节能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来说, 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目前,全国各地电力十分紧张,但所需能量也在 迅速增长。
由此要求我们制冷专业人员在设计、施工到运行管理的各 个环节中都应通力合作,才能实现节能的目的。
和压力比随蒸发温度的变化关系。
由图可知,两级压缩制冷机的工况变动时的一些特性:①随着te 的升高,压力 pc 和 pm 都有不断升高,但 pm 升高得快;②随着 te 的升 高,压力比 σH 和 σL 都不断下降,但 σH 下降快;③随着 te 的升高,压 力差(pc-pm)减小,(pm-pe)先逐渐增大而后逐渐 减小。
上述分析和结论虽然是依据个别情况得出,但定性地说,它表达 了双级压缩制冷机的共同特性。
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对照表
![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5361086d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9.png)
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对照表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对照表是制冷系统设计、维护和故障诊断的重要参考资料。
该表提供了不同制冷剂在不同冷凝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数据,制冷工程师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
以下是关于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对照表的详细介绍:一、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的概念1. 冷凝温度:冷凝温度是指制冷剂在冷凝器内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是制冷循环中高温高压侧的温度。
2. 冷凝压力:冷凝压力是指制冷剂在冷凝器内由气态转变为液态时的压力,是制冷循环中高温高压侧的压力。
二、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对照表的内容1. 制冷剂种类:对照表中列出了各种常用的制冷剂,如R22、R410A、R134a等。
2. 冷凝温度范围:对照表提供了不同的冷凝温度范围,通常分为几个温度区间,如-20°C 到+20°C、+20°C到+40°C等。
3. 饱和蒸汽压力:对照表中给出了制冷剂在各个冷凝温度范围内的饱和蒸汽压力值。
三、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对照表的用途1. 设计制冷系统:制冷系统设计师可以根据对照表中的数据确定冷凝器的尺寸、类型和热交换效率。
2. 选择压缩机:根据冷凝压力,可以选择合适的压缩机型号和功率,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3. 故障诊断:制冷系统出现故障时,工程师可以通过对照表检查冷凝温度和压力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帮助诊断问题。
四、如何使用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对照表1. 确定冷凝温度:根据制冷系统的使用环境和要求,确定所需的冷凝温度。
2. 查找饱和蒸汽压力:在对照表中查找相应冷凝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值。
3. 确定系统参数:根据饱和蒸汽压力和冷凝温度,确定制冷系统的参数,如压缩机功率、冷凝器尺寸等。
五、注意事项1. 对照表中的数据是基于标准大气压下的饱和蒸汽压力,实际运行中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冷凝温度和冷凝压力的测量应使用准确的仪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3. 制冷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安全、高效和环保。
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的知识点讲解
![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的知识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77bc8ff3a76e58fafbb00334.png)
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的知识点讲解一、蒸发温度:1什么是蒸发温度蒸发温度就是制冷剂从液体变为气体的临界温度,在制冷系统中,指的是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从液体变为气体的饱和温度,一般制冷系统中的蒸发温度是测不出来的,只能用对应的蒸发压力来推导。
2蒸发温度与蒸发压力的关系蒸发压力〔低压〕越低,蒸发温度也就越低;蒸发压力〔低压〕越高,蒸发温度也就越高。
可以说,蒸发温度与蒸发压力是成正比变化的,蒸发压力与蒸发温度两者是对应的,知道蒸发温度,我们就能查表得出蒸发温度的数值。
3蒸发温度的估算在制冷设备调试的时候,我们经常要知道蒸发温度,进一步推算出蒸发压力,然后根据实际的压力,就能判断制冷系统是否有问题;下面是一个经验估值,提供应小伙伴们参考,如下:蒸发温度=环境温度/水温-〔10~20℃〕;举例如下:例1夏天的空调室内温度设定26℃,我们就可以估算此时的蒸发温度=26-〔10~20℃〕=6℃,根据温度压力对照表,很容易就查出此时的蒸发压力为0.55Mpa〔R22制冷剂〕左右;例2-18的冷库,库房温度为-18℃,那么此时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大概为多少呢?蒸发温度=-18-〔10~20〕=-28℃,根据温度压力对照表,很容易就查出此时的蒸发压力为0.21Mpa〔R404A制冷剂〕左右;注:这里有小伙伴要问了,到底是减10℃,还是减20℃呢;这里简单归结为;环境温度高时,减去高值〔20℃〕;环境温度低时,减去低值〔10℃〕;4蒸发温度与功率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动画:从T-S图上很明显的看出,如果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降低了,消耗的功率增加了;原因很简单的,蒸发温度降低了,在冷凝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缩机的压比增大了,而压缩机的功率是和压比成正比关系的,即压比增大,压缩机的功率也增大。
可以如下简单理解:压缩机把5公斤的冷媒压缩到15公斤所用的功率;肯定比压缩机把1公斤的冷媒压缩到15公斤所用的功率大。
5蒸发温度与制冷量的关系从动画中很容易看出,蒸发温度降低,系统的制冷量也会降低;原因很简单:当蒸发温度降低的时候,吸气口的比体积降低,导致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流量也降低了;简单来说就是,制冷剂循环量降低了,制冷系统的制冷量也就降低。
制冷剂冷凝温度
![制冷剂冷凝温度](https://img.taocdn.com/s3/m/1e7ba7b9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3.png)
制冷剂冷凝温度
制冷剂冷凝温度是指在制冷系统中,制冷剂通过冷凝器冷凝过程中的温度。
冷凝是制冷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后变成气态,经过压缩机增压,然后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里通过散热的方式将热量释放出去,并冷却成液态,再通过节流阀进入蒸发器进行循环。
制冷剂冷凝温度取决于制冷系统的设计参数和工作条件,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 冷凝器的设计和散热效果:冷凝器的设计和散热效果直接影响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冷凝温度。
冷凝器越大,散热效果越好,制冷剂的冷凝温度就越低。
2. 制冷剂的性质:不同种类的制冷剂有不同的冷凝温度。
一般来说,制冷剂的冷凝温度越低,制冷效果越好,但也会增加制冷系统的能耗和成本。
3. 蒸发器的设计和工作条件:蒸发器中制冷剂的蒸发温度直接影响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冷凝温度。
蒸发温度越低,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冷凝温度也会相应降低。
4. 环境温度和湿度:环境温度和湿度对制冷系统的散热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环境温度越高,散热效果越差,制冷剂的冷凝温度也会相应升高。
综上所述,制冷剂冷凝温度是一个动态的参数,可以通过系统设计和工作条件的调整来控制和优化。
氟利昂冷凝温度
![氟利昂冷凝温度](https://img.taocdn.com/s3/m/bd5b202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2.png)
氟利昂冷凝温度
氟利昂是一种常用的制冷剂,它在制冷循环中经历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四个过程。
其中,冷凝过程是指氟利昂从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而冷凝温度则是指在这个过程中氟利昂气体开始凝结成液态的温度。
氟利昂的冷凝温度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制冷剂的种类、压力和压缩比等。
不同种类的氟利昂制冷剂具有不同的冷凝温度范围。
一般来说,氟利昂的冷凝温度较低,可以在常温或稍低于常温的条件下进行冷凝。
在制冷系统中,氟利昂经过压缩后,其温度会升高,然后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却。
当氟利昂气体进入冷凝器时,它会与外部的冷却介质(通常是空气或水)进行热交换,从而使气体温度降低并逐渐凝结成液态。
冷凝器的设计和运行条件会影响氟利昂的冷凝效率和冷凝温度。
需要注意的是,氟利昂对大气层的臭氧层具有破坏作用,因此已被国际上限制使用。
现代制冷技术更多地采用环保型制冷剂,如氢氟碳化物(HFC)和天然制冷剂,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如果你对特定型号或应用的氟利昂冷凝温度有具体需求,建议参考相关的制冷技术资料、设备规格或咨询专业的制冷工程师,以获取更准确和详细的信息。
压缩机的回气温度
![压缩机的回气温度](https://img.taocdn.com/s3/m/529e225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3.png)
压缩机的回气温度
压缩机的回气温度是指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压缩机排气后的气体经过冷凝器冷却后再进入压缩机进行循环压缩,此时气体的温度。
回气温度是衡量压缩机工作效率和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压缩机的回气温度直接影响着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过高的回气温度会导致压缩机内部的温度过高,增加摩擦和磨损,降低机械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压缩机的冷却效果,降低制冷或压缩空气的效率。
过低的回气温度则可能导致压缩机内部过度冷却,造成润滑油粘度增大,增加机械部件的摩擦,影响压缩机的正常运行。
为了保持压缩机的回气温度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要确保冷凝器的散热效果良好,保持冷却介质的流通畅通,及时清理冷凝器上的污垢和灰尘。
其次,要保持压缩机的运行稳定,避免频繁启停,因为频繁启停会增加压缩机的内部摩擦和磨损,导致回气温度的升高。
另外,选择适当的润滑油和冷却介质也是保持回气温度的重要因素,要根据压缩机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润滑油和冷却介质。
压缩机的回气温度是影响压缩机工作效率和寿命的重要指标,合理控制回气温度对于保持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和提高工作效率非常重要。
通过保持冷凝器的散热效果良好、稳定运行压缩机以及选择适当的润滑油和冷却介质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和维持压缩机的回气温度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保证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和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缩机里的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吸气温度,吸气过热是什么意思?
压缩机系统的冷凝温度,是指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凝时的温度,该温度相对应的制冷剂蒸汽压力即冷凝压力。
冷凝温度是制冷循环中主要运行参数之一,对于实际制冷装置,由于其他设计参数变化范围较小,冷凝温度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运行参数,它直接关系到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安全可靠性和能耗水平。
蒸发温度是指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沸腾时的温度,它与相应的蒸发压力是对应的,蒸发温度也是制冷系统中重要的参数。
蒸发温度在理想状态下即是制冷温度,但是实际运行中制冷剂的蒸发温度比制冷的温度要稍低3到5度。
吸气温度是指制冷剂进入压缩机时的温度,它一般比蒸发温度高。
因为蒸发温度时是制冷剂的饱和温度,而吸气温度则为过热气体的温度,此时制冷剂成为过热气体。
这时的吸气温度与蒸发温度的差值就是吸气过热度。
压缩机的吸气温度与什么有关
1。
压缩机的排气越高,冷凝节流蒸发回避掉不去考虑,那么吸气温度就会跟着高,若低吸气温度就也低。
2。
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回避掉不去考虑。
那么冷凝温度越高回气就跟着高,膨胀阀(或毛细管等节流阀)开度越小越节流,压缩机回气就越低,相反就越高。
3.还与环境温度有关。
在冬季往往都是零下----十几摄氏度,而在夏季,高温的环境温度会使冷凝节流蒸发发生变化,当冷凝状况良好的时候回气都会达到接近20度。
综上所诉,你可以发现压缩机回气的温度归根结底,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冷凝的温度。
而造成冷凝温度最直接变化的是排气温度和环境温度
央空调五大常见故障问题全解析
相关标签:
∙吸气温度
∙排气压力
1、吸气温度过高——主要是由于吸气过热度增大造成,注意吸气温度高不代表吸气压力高,因为吸气是过热蒸汽。
正常情况下压缩机缸盖应是半边凉、半边热。
若吸气温度过高则缸盖全部发热。
如果吸气温度高于正常值,排气温度也会相应升高。
吸气温度过高的原因主要有:
(1)系统中制冷剂充注量不足,即使膨胀阀开到最大,供液量也不会有什么变化,这样制冷剂蒸汽在蒸发器中过热使吸气温度升高。
(2)膨胀阀开启度过小,造成系统制冷剂的循环量不足,进人蒸发器的制冷剂量少,过热度大,从而吸气温度高。
(3)膨胀阀口滤网堵塞,蒸发器内的供液量不足,制冷剂液体量减少,蒸发器内有一部分被过热蒸汽所占据,因此吸气温度升高。
(4)其他原因引起吸气温度过高,如回气管道隔热不好或管道过长,都可引起吸气温度过高。
2、吸气温度过低——主要是蒸发器供液量偏大导致吸气过热度低造成的。
(1)制冷剂充注量太多,占据了冷凝器内部分容积而使冷凝压力增高,进入蒸发器的液体随之增多。
蒸发器中液体不能完全气化,使压缩机吸人的气体中带有液体微滴。
这样,回气管道的温度下降,但蒸发温度因压力未下降而未变化,过热度减小。
即使关小膨胀阀也无显著改善。
(2)膨胀阀开启度过大。
由于感温元件绑扎过松、与回气管接触面积小,或者感温元件未用绝热材料包扎及其包扎位置错误等,致使感温元件所测温度不准确,接近环境温度,使膨胀阀动作的开启度增大,导致供液量过多。
PS:压机结霜——原因一:如上;原因二:制冷剂充注量不足,会从蒸发器一直结到压缩机上(注:需核实);原因三:由于外部原因制冷剂在蒸发器蒸发不足甚至不蒸发,此时会严重结霜,甚至造成湿压缩。
(如中央空调回风不足或者空调箱过滤网严重堵塞,冷水机组主机压机回气管会结霜,排气温度也很低)
3、排气温度不正常——影响因素:绝热指数、压缩比、吸气温度
压缩机排气温度可以从排气管路上的温度计读出。
它与制冷剂的绝热指数、压缩比(冷凝压力/蒸发压力)及吸气温度有关。
吸气温度越高,压缩比越大,排气温度就越高,反之亦然。
吸气压力不变,排气压力升高时,排气温度上升;如果排气压力不变,吸气压力下降时,排气温度也要升高。
这两种情况都是因为压缩比增大引起的。
冷凝温度和排气温度过高对压缩机的运行都是不利的,应该防止。
排气温度过高会使润滑油变稀甚至炭化结焦,从而使压缩机润滑条件恶化。
排气温度的高低与压缩比(冷凝压力/蒸发压力)以及吸气温度成正比。
如果吸气的过热温度高、压缩比大,则排气温度也就高。
如果吸气压力和温度不变,当排气压力升高时,排气温度也升高。
造成排气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有:
(1)吸气温度较高,制冷剂蒸汽经压缩后排气温度也就较高。
(2)冷凝温度升高,冷凝压力也就高,造成排气温度升高。
(3)排气阀片被击碎,高压蒸汽反复被压缩而温度上升,气缸与气缸盖烫手,排气管上的温度计指示值也升高。
影响排气温度升高的实际因素有:中间冷却效率低,或者中冷器内水垢过多影响换热,则后面级的吸气温度必然偏高,排气温度也会升高。
气阀漏气,活塞环漏气,不仅影响到排气温度升高,而且也会使级间压力变化,只要压缩比高于正常值就会使排气温度升高。
此外,水冷式机器,缺水或水量不足均会使排气温度升高。
冷凝压力不正常以及排气压力降低。
4.排气压力较高——主要是冷凝压力偏高造成,而不是压机自身原因。
排气压力一般是与冷凝温度的高低相对应的。
正常情况下,压缩机的排气压力与冷凝压力很接近。
冷凝压力升高时,压缩机排气温度也升高。
压缩机的压缩比增大,输气系数减小,从而使压缩机的制冷量降低。
耗电量增加。
如果排气温度过高,则增加了压缩机润滑油的消耗,使油变稀,影响润滑;当排气温度与压缩机油闪点接近时,还会使部分润滑油炭化并积聚在吸、排气阀口,影响阀门的密封性。
降低冷却介质的温度可使得冷凝温度下降,冷凝压力也随之下降,但这要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难以人为选择。
增加冷却介质流量可降低一点冷凝温度(多采用这种方法)。
但不能片面地提高冷却水或空气的流量,因为这将增大冷却水泵或风扇及电机的功率,应全面综合考虑。
排气压力偏高会使压缩功加大,输气系数降低,从而使制冷效率下降。
产生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
(1)冷却水(或空气)流量小,温度高;
(2)系统内有空气,使冷凝压力升高;
(3)制冷剂充注量过多,液体占据了有效冷凝面积;
(4)冷凝器年久失修,传热面污垢严重,也能导致冷凝压力升高。
水垢的存在对冷凝压力影响也较大。
5、排气压力过低——主要是制冷系统管路制冷剂流量偏小甚至停止造成。
排气压力过低,虽然其现象是表现在高压端,但原因多产生于低压端。
其原因:
膨胀阀冰堵或脏堵,以及过滤器堵塞等,必然使吸、排气压力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