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

合集下载

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评定工作指南

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评定工作指南

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评定工作指南(2020年版)一、总则(一)目的为落实《加快推进“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苏经信企信〔2017〕923号),大力推动“企业上云”,支撑星级上云企业评定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二)适用范围1、本指南适用于在江苏省注册且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

2、三星级上云企业应通过采购公有云服务的形式上云;四星和五星级上云企业可通过采购公有云服务、自建私有云或以混合云等形式上云。

二、组织管理(一)主管部门江苏省工信厅,各设区市工信局及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工信局负责组织星级上云企业评定工作。

(二)分级管理三星级上云企业由各设区市工信局及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工信局组织评定,结果报省工信厅。

四星级、五星级上云企业由各设区市工信局及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工信局组织推荐,省工信厅组织评定。

三、上云范围及内容(一)业务上云企业通过购买公有云服务,或建设私有云、混合云等方式,应用工业APP 及基础云服务,实现核心业务上云。

1、工业APP应用(1)设计研发设计应用。

选用建模、分析、制图、工艺、仿真、逆向、试验、数控编程等云端研发设计服务,共享研发设计工具,降低成本,保障研发设计信息安全。

研发设计案例库。

建设云端研发设计案例库,实现研发设计案例的在线分析、集成、共享和管理。

研发设计协同。

选用任务分发、任务众包、分工协作等云设计服务,实现部门及企业间跨地域、多语言的协同开发。

(2)生产生产排产管理。

在云端制定预排产计划,并分析计划与现场实际的偏差,动态调整排产计划。

制造执行系统。

选用云端MES,进行制造数据管理、计划排程管理、生产调度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工作中心、工具工装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底层数据集成分析、上层数据集成分解等管理模块,为企业打造一个扎实、可靠、全面、可行的制造协同管理平台。

(3)物流供应商关系管理。

选用云端SRM,通过供应商分类选择、战略关系发展、供应商谈判和供应商绩效评价等服务,在供需双方间建立和维持长久、稳定紧密的伙伴关系,从而达到降低采购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巨大价值。

“平台+应用”模式简单理解

“平台+应用”模式简单理解
从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来看,云计算将全面深入到传统产业领域,进一步促进互联网脱虚向 实,为传统产业的发展赋能。当前对于云计算依赖程度比较高的细分行业领域涉及到装备制造、 医疗、教育、出行、金融等领域,未来在5G时代,农业领域对于云计算的依赖程度也会不断提 升。
云计算本身是一个大的服务体系,在这个服务体系下可以为多种技术提供落地应用的场景,比 如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等,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地方就 会有云计算。
行业用户部署云计算的意愿强烈,超过或接近一半的用户希望通过云计算实现整合系统内数据 资源、实现部分IT系统外部化、降低IT成本的目标。
前情提要
从技术角度来看,云计算的应用领域不仅涉及到传统的Web领域,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 能等新兴领域也有比较重要的应用。在5G通信时代,云计算的服务边界还会得到进一步拓展。 可以说,云计算正在为整个IT行业构建起一种全新的计算(存储)服务方式,而且在全栈云和 智能云的推动下,云计算也会全面促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落地应用。
企业IT系统所需的专业化软件也越来越多、系统越来越复杂,更新越来越频繁。 企业IT尤其是大规模企业或集团公司,应把工作重心由建设一个个系统转变到通过广泛引入内 部或外部的服务组件形成丰富的、灵活的、快速可用的预配置服务组件目录,将以前建设为主 的角色转变为运营管理或服务管理的角色,即新模式下或可称为“应用+平台”模式下,构建企 业云平台(IaaS+PaaS+DaaS+CMP)实现广泛的内部、外部组件的融合能力,运用更多的专业 服务组件,融合更多的其它领域能力,
IaaS层
Infrastructure-as-a-Service (基础设施即服务)提供给消 费者的服务是对所有计算基础 设 施 的 利 用 , 包 括 处 理 CPU 、 内存、存储、网络和其它基本 的计算资源。这些虚拟资源通 常由大量服务器搭建形成的云 基础设施提供。用户可以付费 租用供应商提供的硬件设备, 节省了维护成本和办公场地。

中国IT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汇总促进新型信息安全服务发展

中国IT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汇总促进新型信息安全服务发展

中国IT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汇总促进新型信
息安全服务发展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规定,IT 服务行业属于“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IT服务行业属于“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I6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显示,IT 服务行业主要受到工信部以及各地的信息产业厅(局)的指导与监管,其主要职责为: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战略、方针政策,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动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

IT 服务行业组织是各地的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其主要职责为:开展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内的协调服务、技术交流、专
业研究、专业培训、咨询服务、承办委托、信息交流、编辑专业刊物。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IT 服务行业的法律法规从产权保护、招投标、高新技术认定等多方面对IT 服务行业进行规范,主要如下:
3、行业主要政策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以支持促进IT 服务行业发展,主要如下:。

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

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
面互联的新型网络基础设施,形成智能化发展的新兴业态和应用模式,是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有力支撑。
夯实网络基础
打造平台体系
加强产业支撑
促进融合应用
完善生态体系
注:此页内容来源于/zhengce/content/2017-11/27/content_5242582.htm

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
注:此页内容来源于/zhengce/content/2015-01/30/content_9440.htm
总体要求

到2020年,力争实现企业上云环境进一步优化,行业企业上云意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上云比例和应用深度 显著提升,云计算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广泛普及,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形成典型标杆应 用案例100个以上,形成一批有影响力、带动力的云平台和企业上云体验中心。
(四)开展上云工作,需要上 云企业、云平台服务商、云应 用服务商、系统集成商、基础 设施提供商及相关行业组织、 第三方机构加强协作,明确各 方责任,共同推进实施。云平 台服务商等作为主要服务供给 方,要联合云应用服务商、系 统集成商、基础设施提供商等 产业链相关方,共同为上云企 业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上云企 业参照指南引导,稳步推进自 身上云工作,积极利用云计算 平台上的软件应用和数据服务 实现数字化转型。第三方机构 积极参与宣贯培训、测试评估 工作,加强对企业上云工作的 跟踪研究。
应用解决方案不够丰富, 企业尤其是一些重点 行业企业仍存在“不 敢上、不会上”等问 尚不能满足企业多样化、 首 先 企业上云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各类信息 技术在企业中的普及应用,从软件、 平台、网络等方面加快两化深度融合 步伐
个性化需求。企业上云

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评定工作指南.doc

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评定工作指南.doc

附件 1: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评定工作指南(试行)一、总则(一)目的为落实《加快推进“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苏经信企信〔 2017〕 923 号),推动企业上云,支撑星级“上云”企业评定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二)适用范围1、本指南中所称企业是指在江苏省内依法注册且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

2、三星级上云企业应通过采购公有云服务的形式上云;四星和五星级上云企业可通过采购公有云服务、自建私有云或以混合云等形式上云。

3、本指南原则上仅适用于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评定活动。

二、组织管理(一)主管部门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及各地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星级上云企业评定工作。

(二)分级管理三星级上云企业由地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评定,并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备案,四星及五星级上云企业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评定。

(三)评定机构江苏省经信委指定第三方机构作为星级上云企业评定的专门机构。

三、上云范围及内容(一)基础业务上云企业可通过购买 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将 IT 基础设施和基础业务系统迁移到云上,也可通过购买SaaS(软件即服务),实现基础业务的上云。

1、IT 基础设施(1)计算资源。

根据业务需求,选择云服务器、容器、弹性伸缩、GPU等不同类型的计算服务,实现集中资源管理和动态分配。

(2)存储资源。

根据数据的冷热属性,选择对象存储、块存储、文件存储、归档存储等不同类型的存储服务,提高数据存储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

(3)数据库。

选用关系型、分布式、时序等不同类型的云数据库,及数据复制与管理服务,实现跨平台、跨业务的数据库统一管理。

( 4)安全。

内容安全。

选用内容云安全产品和服务,实现企业内容合法性和防篡改保护,及文字、图形、图像、视频等内容交互过程的风险智能识别,减少色情、暴恐、涉政等内容违规风险,降低人工内容审核成本。

业务安全。

选用注册保护、登录保护、漏洞巡检、应用加固等不同类型的业务云安全产品和服务,监控业务运行状态,及时预警业务运行风险,通过关联性分析生成风险解决方案并实施,持续优化业务安全防御,保障业务稳定安全运行。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更新101-200题)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更新101-200题)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网络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更新101-200题)会计改革与发展十四五规划网络知识竞赛2022题库及答案(更新101-200题)101.“十四五”时期,财政部将修订《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将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生涯胜任能力总框架、专业素质基本要素及核心内容、学历教育与()内在联系,以及实务经历在培养、保持和提升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A、学位教育B、诚信教育C、执业教育D、职业教育答案:D102.根据《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大中型企业总会计师培养工程,旨在着力培养符合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大中型企业高端会计人才,即具有良好职业操守、新时代发展理念、()、全球战略眼光、社会责任感。

A、组织能力B、管理创新能力C、商业能力D、人际交往能力答案:B103.《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通过实施(),着力培养符合新时代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要求的高端会计人才。

A、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负责人培养工程B、大中型企业总会计师培养工程C、会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工程D、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培养工程答案:A104.依据《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我国计划选拔一批行政事业单位优秀中青年会计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培养周期三年,每两年选拔1次,五年共选拔培养约()人。

A、100B、250C、300D、120答案:D105.《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加强高端会计人才培训培养要求,各用人单位应鼓励和支持()参加培训,并提供必要保障。

A、行政人员B、会计人员C、出纳人员D、管理人员答案:B106.依据《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加强协同推进的基本原则指出,要构建()协同推进的会计人才发展大格局。

A、政府、企业、行业B、社会、市场、行业C、政府、市场、行业D、政府、社会、市场答案:D107.根据《会计行业人才发展规划(2021—2025年)》,截至2020年底,我国有约()万人取得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企业上云星级评价标准

企业上云星级评价标准

企业上云星级评定工作指南(2020年版)一、总则(一)目的为落实《加快推进“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动“企业上云”,支撑星级上云企业评定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二)适用范围1、本指南适用于在省内注册且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

2、三星级上云企业应通过采购公有云服务的形式上云;四星和五星级上云企业可通过采购公有云服务、自建私有云或以混合云等形式上云。

二、组织管理(一)主管部门省内工信厅,各设区市工信局及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工信局负责组织星级上云企业评定工作。

(二)分级管理三星级上云企业由各设区市工信局及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工信局组织评定,结果报省工信厅。

四星级、五星级上云企业由各设区市工信局及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工信局组织推荐,省工信厅组织评定。

三、上云范围及内容(一)业务上云企业通过购买公有云服务,或建设私有云、混合云等方式,应用工业APP及基础云服务,实现核心业务上云。

1、工业APP应用(1)设计研发设计应用。

选用建模、分析、制图、工艺、仿真、逆向、试验、数控编程等云端研发设计服务,共享研发设计工具,降低成本,保障研发设计信息安全。

研发设计案例库。

建设云端研发设计案例库,实现研发设计案例的在线分析、集成、共享和管理。

研发设计协同。

选用任务分发、任务众包、分工协作等云设计服务,实现部门及企业间跨地域、多语言的协同开发。

(2)生产生产排产管理。

在云端制定预排产计划,并分析计划与现场实际的偏差,动态调整排产计划。

制造执行系统。

选用云端MES,进行制造数据管理、计划排程管理、生产调度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工作中心、工具工装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底层数据集成分析、上层数据集成分解等管理模块,为企业打造一个扎实、可靠、全面、可行的制造协同管理平台。

(3)物流供应商关系管理。

选用云端SRM,通过供应商分类选择、战略关系发展、供应商谈判和供应商绩效评价等服务,在供需双方间建立和维持长久、稳定紧密的伙伴关系,从而达到降低采购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巨大价值。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方法》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方法》的通知

工业APP大规模开发应用体系基本形成,
到 2020 年
重点工业设备上云取得重大突破,
遴选一批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平台方向)项目,
建成平台试验测试和公共服务体系,
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初步形成。
制定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
建立工业互 联网平台标 准体系。
制定工业互联网平台参考架构、技术框架、评价指标等基础共性标准。
鼓励龙头企业面向行业开放共享业务系 统
确平台应用的咨询、实施、评估、培训、
采信等全流程方法体系。
实施工业设备上云“领跑者”计划

鼓励地方通过创新券、服务券等方式加 大企业上云支持力度
制定分行业、分领域重点工业设备数据 云端迁移指南 鼓励平台在线发布核心设备运行绩效榜

单和最佳工艺方案,引导企业通过对标
制定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 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 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 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 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管理
(一)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 (二)推动形成平台标准制定与推广机 制 (三)推动平台标准国际对接。
(四)遴选10家左右的跨行业跨领域工 业互联网平台。 (五)发展一批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区 域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六)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管理能 力。 (七)加速工业机理模型开发与平台部 署。 (八)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开发能 力。 (九)打造面向工业场景的海量工业APP。
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 设备管理能力。
04
05
06
加速工业机理模型开 发与平台部署。
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 应用开发能力。
打造面向工业场景的 海量工业APP。
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
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新模式

组织开展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平台方 向),

云计算平台搭建的步骤与实施指南

云计算平台搭建的步骤与实施指南

云计算平台搭建的步骤与实施指南云计算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通过云计算平台,企业可以灵活地扩展和管理其IT资源,提高效率和灵活性。

但是,搭建和实施一个完善的云计算平台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和决策。

本文将介绍云计算平台搭建的步骤与实施指南,帮助企业成功搭建自己的云计算平台。

第一步:需求分析与规划在搭建云计算平台之前,企业需要对自身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规划。

这包括确定企业对云计算的期望目标、所需的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的需求等等。

同时,需求分析还应考虑到企业的业务模式、预算约束以及未来的扩展计划。

通过全面的需求分析和规划,可以明确搭建云计算平台的具体目标和实施方案,为后续的步骤奠定基础。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云计算技术栈在搭建云计算平台时,选择合适的云计算技术栈是非常重要的。

云计算技术栈包括应用程序接口(API)、虚拟化技术、容器化技术、数据库系统等等。

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技术成熟度,选择合适的技术栈可以提高平台的效率和性能。

同时,还应考虑技术栈的开放性、兼容性和社区支持情况,以便后续的集成和扩展。

第三步:设计架构与部署方案在选择了合适的云计算技术栈后,企业需要设计云计算平台的整体架构和部署方案。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和选择的技术栈,确定云计算平台的逻辑组件、物理组件、网络拓扑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容量规划、高可用性、灾备方案等关键问题。

设计架构和部署方案时,可以参考已有的云计算平台标准和最佳实践,确保平台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第四步:实施与集成在设计完架构和部署方案后,就可以进行实施和集成了。

这需要根据设计和规划,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来完成。

实施和集成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任务,包括安装和配置硬件和软件、构建和部署虚拟机、设置网络和安全策略、迁移和管理数据等。

在实施和集成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和规划的要求,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完成。

第五步:测试与优化在搭建云计算平台后,需要进行全面的测试和优化工作。

中国人脸识别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

中国人脸识别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

中国人脸识别行业相关政策汇总加强新一
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

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

显示,近年来,人脸识别主要用于身份识别。

由于视频监控正在快速普及,众多的视频监控应用迫切需要一种远距离、用户非配合状态下的快速身份识别技术,以求远距离快速确认人员身份,实现智能预警。

人脸识别技术无疑是最佳的选择,采用快速人脸检测技术可以从监控视频图象中实时查找人脸,并与人脸数据库进行实时比对,从而实现快速身份识别。

因此中国相关部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部门发布的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总则规定了移动应用软件对人脸信息的手机、使用、存储等活动中的最小必要规范和评估方法。

中国人脸识别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评定工作指南(2020年版)

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评定工作指南(2020年版)

附件1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评定工作指南(2020年版)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〇二〇年三月12一、总则(一)目的为落实《加快推进“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苏经信企信〔2017〕923号),大力推动“企业上云”,支撑星级上云企业评定工作,特制定本指南。

(二)适用范围1、本指南适用于在江苏省注册且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

2、三星级上云企业应通过采购公有云服务的形式上云;四星和五星级上云企业可通过采购公有云服务、自建私有云或以混合云等形式上云。

二、组织管理(一)主管部门江苏省工信厅,各设区市工信局及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工信局负责组织星级上云企业评定工作。

(二)分级管理三星级上云企业由各设区市工信局及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工信局组织评定,结果报省工信厅。

四星级、五星级上云企业由各设区市工信局及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工信局组织推荐,省工信厅组织评定。

三、上云范围及内容(一)业务上云企业通过购买公有云服务,或建设私有云、混合云等方式,应用工业APP及基础云服务,实现核心业务上云。

1、工业APP应用(1)设计●研发设计应用。

选用建模、分析、制图、工艺、仿真、逆向、试验、数控编程等云端研发设计服务,共享研发设计工具,降低成本,保障研发设计信息安全。

●研发设计案例库。

建设云端研发设计案例库,实现研发设计案例的在线分析、集成、共享和管理。

●研发设计协同。

选用任务分发、任务众包、分工协作等云设计服务,实现部门及企业间跨地域、多语言的协同开发。

(2)生产●生产排产管理。

在云端制定预排产计划,并分析计划与现场实际的偏差,动态调整排产计划。

●制造执行系统。

选用云端MES,进行制造数据管理、计划排程管理、生产调度管理、质量管理、人员管理、工作中心、工具工装管理、生产过程控制、底层数据集成分析、上层数据集成分解等管理模块,为企业打造一个扎实、可靠、全面、可行的制造协同管理平台。

(3)物流●供应商关系管理。

选用云端SRM,通过供应商分类选择、战略关系发展、供应商谈判和供应商绩效评价等服务,在供需双方间建立和维持长久、稳定紧密的伙伴关系,从而达到降低采购成本、提升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巨大价值。

自治区“企业上云”评价指南

自治区“企业上云”评价指南

自治区“企业上云”评价指南为进一步推动我区企业深度上云,全面提升企业用云成效,特制定本评价指南。

“企业上云”要素条件包括基础设施上云、管理上云、业务上云三个部分。

一、基础设施上云(一)IT资源1 .服务器。

根据业务需求,选择云平台服务商的ECS服务器,自由配置CPU、内存、带宽,简单高效、安全可靠、提供可弹性伸缩的计算服务,实现集中资源管理和动态分配。

2•数据库。

采用云平台服务商的RDS或采用云主机部署基础数据库,实现跨平台、跨业务的数据库统一管理。

3 .存储资源。

采用云平台服务商不同类型的存储资源,提高数据存储可靠性、安全性及经济性。

4 .中间件。

使用或部署集成云计算能力的中间件平台,支持动态调整虚拟资源和调度策略。

并提供分步式缓存等能∙⅛O(二)安全1 .数据安全。

采用云平台服务商数据(对象存储)安全保护模块,实现文字、图片、视频等数据的风险智能识别,保障数据合法性及防篡改保护。

2 .应用安全。

使用或部署应用安全类云产品或服务,如支持状态监控、业务预警和分析等。

3 .网络安全。

采用云平台服务商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实现主机访问控制,漏洞扫描与修复、入侵检测防御、Web应用防火墙、分布式拒绝服务防护等,保障企业网络安全。

二、管理上云(一)协同办公1 .工作文件存储和备份。

通过云端存储和备份企业文件,实现分权分域管理和一定范围内的数据共享。

2 .视频会议系统。

通过云端部署视频会议系统,实现远距离实时图像、音频等信息交流与共享。

3 .办公。

通过云端部署云办公系统,提供文档编辑、存储、协作、沟通、工作流程,实现办公软件的轻量化。

4 .安保。

通过云端部署网络监控摄像头系统、安防监控视频存储系统、呼叫系统、报警系统等安全防护系统,提升企业安全保障和安全报警等能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1 .人力资源基础信息。

通过云端部署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对人力资源信息的录入、存储、查看等。

2 .招聘管理。

通过云端部署HR对外子系统,实现招聘信息发布、人才搜索、建立筛选和面试安排等功能。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8年第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8年第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8年第4号)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18.11.05•【文号】工信部信管函〔2018〕400号•【施行日期】2018.11.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信业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18年第4号)工信部信管函〔2018〕400号为推进电信服务质量持续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相关规定,现将2018年第三季度电信服务有关情况通告如下:一、电信服务基本情况(一)行业稳步发展,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截至三季度末,全国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7.3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15.5亿户。

“宽带中国”战略稳步推进,宽带提速效果日益显著。

固定宽带用户达到3.96亿户,其中,光纤接入(FTTH/O)用户3.48亿户,宽带用户持续向高速率迁移,1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用户总数2.43亿户,占比达61.4%。

移动宽带用户12.9亿户,占比达83.7%,其中4G用户保持稳定增长,总数达到11.5亿户。

全国行政村通光纤比例达到96%,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4%,已提前实现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贫困村的目标。

(二)网络安全畅通,服务水平保持稳定。

三季度,全国电信网和互联网运行平稳,通信服务质量整体稳定,电话接通率、互联网可接入率等符合《电信服务规范》指标要求。

通信行业周密部署,圆满完成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重大活动通信保障任务,及时妥善应对四川、甘肃、安徽、广东、陕西等地地震和气象类突发事件,共投入应急通信保障人员21.7万人次、抢修车辆7.9万台次、油机12.7万台次,快速抢修恢复受损通信设施,累计恢复基站9.6万站次、光缆8250公里,保障抗灾救灾指挥及党政军等重要部门通信畅通,迅速恢复灾区的通信服务,有力保障了公众通信网络整体平稳运行。

(三)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应用取得成效。

企业上云背景下云计算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企业上云背景下云计算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云计算:企业上云背景下,云需求向上是大势所趋云计算产业链完备,覆盖行业领域广阔。

云计算是指基于基础平台,通过网络载体和虚拟化技术为客户提供针对性服务的综合性技术。

目前,全球云计算已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

云计算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设备制造商,可分为:网络设备商、服务器设备商、存储设备商三类厂商。

云计算产业链中游主要是云服务提供商,分为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三类厂商,基础设施即服务厂商提供 IT 基础设施,平台即服务厂商提供平台服务和系统环境,软件即服务厂商在基础设施即服务厂商、平台即服务厂商的基础上提供通用或定制化应用程序,中游云服务提供商是云计算核心价值环节。

云计算产业链下游主要是客户,包括政府和企业。

云计算具有虚拟化、动态可扩展、灵活性高、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等诸多优点,通过云计算上、中、下游的协调配合,云计算现已广泛渗透到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中。

根据中国信通院《云计算发展调查报告》,2019 年中国已应用云计算企业占比 66.1%,较 2018 年上升了 7.5%,其中95%的企业认为云计算可以降低企业 IT 成本。

图1:云计算产业链完备全球云计算市场广阔,中国云计算发展后劲充足。

根据 Gartner 测算,2019 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已达 3556 亿美元,同比增长了 16.29%。

2019 年-2022 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预计为 115.56%,到 2022 年市场规模预计可达 5488 亿美元。

2019 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为 1334.5 亿元,同比增长了 38.61%。

目前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依旧较小,占世界市场份额很低,但后续发展动力充足。

预计到 2023 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 5381.4 亿元,2019 年-2020 年复合增长率为129.51%,中国云计算市场将迅速增长。

从具体领域来看,2019 年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规模为 689.3 亿元,占比 51.65%;非公有云市场规模为 645.2 亿元,占比为48.34%,公有云市场规模首次超过了私有云。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路径与实施指南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路径与实施指南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路径与实施指南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今商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借助数字技术和数据分析,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需求,提高生产效率,增强竞争力,并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保持敏捷性。

然而,要成功实施数字化转型,企业需要制定正确的技术路径和实施指南。

一、技术路径选择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路径选择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技术路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可以考虑采用的:1. 数据分析: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

通过有效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企业可以获得深刻的业务洞察,提高决策的准确性。

从市场趋势到客户行为,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在不同领域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2. 人工智能(AI):AI是现代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结合了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的能力。

通过使用AI,企业可以自动化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为客户提供更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3. 云计算:云计算为企业提供了弹性、可伸缩和安全的基础设施。

通过将数据存储和处理迁移到云端,企业可以节省成本、提高灵活性,并访问更多的计算资源。

4. 物联网(IoT):通过物联网技术,企业可以将设备和传感器连接到互联网,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流和管理。

物联网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智能化的生产和供应链管理,提高效率和可靠性。

二、实施指南实施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正确的指导和计划。

以下是一些实施指南,企业应该考虑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1. 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战略:企业应该清楚地定义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战略。

目标应该与企业的战略和价值观相吻合,并与市场需求和客户期望相一致。

2. 数据驱动的决策: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数据分析。

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以便能够做出基于数据的决策。

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对于决策的质量至关重要。

3. 技术和人才:企业在实施数字化转型时应该确保拥有正确的技术和人才。

这可能涉及招聘新人才、培训现有员工或与合作伙伴合作。

T云月是什么?什么是T云月?

T云月是什么?什么是T云月?

节日由来
近年来国家陆续推出了众多企业上云的鼓励政策,工信部印发《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 》,其中指出:到2020年,力争实现企业上云环境进一步优化,行业企业上云意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上云比例和应用深度显著提升,云计算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广泛普及,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形成典型标杆应用案例100个以上,形成一批有影响力、带动力的云平台和企业上云体验中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珍岛响应政府的号召,在2018年提出在每年的7-9月份中的一个月为T云月,在这个月份里面,珍岛将拿出拳头产品营销云,以远低于定价金额,开放市场,帮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营销赋能,助力企业上“营销云”。

节日意义
工信部评选2019互联网百强企业,珍岛股份欲将此节日打造成一场为企业营销赋能的节日。

节日期间,将会发起价格折扣,帮助更多的企业上营销云。

节日的宗旨
通过T云月,珍岛71360平台响应国家扶持企业上云的号召,让更多企业在营销这个维度,能够以比平时更低廉的价格上云,帮助企业降低营销成本。

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新型数据中心是以支撑经济社会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为导向,以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应用需求为牵引,汇聚多元数据资源、运用绿色低碳技术、具备安全可靠能力、提供高效算力服务、赋能千行百业应用的新型基础设施,具有高技术、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特征。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数据资源存储、计算和应用需求大幅提升,传统数据中心正加速与网络、云计算融合发展,加快向新型数据中心演进。

为统筹推进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构建以新型数据中心为核心的智能算力生态体系,发挥对数字经济的赋能和驱动作用,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赋能数字经济发展为目标,推动新型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优化、网络质量提升、算力赋能加速、产业链稳固增强、绿色低碳发展、安全保障提高,打造新型智能算力生态体系,有效支撑各领域数字化转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二)基本原则。

统筹协调,均衡有序。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存量和增量,加强数据中心规划协调,避免低质量、粗放型建设发展。

提升数据中心整体利用率,实现全国数据中心科学布局、有序发展。

需求牵引,深化协同。

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建用并举。

推动新型数据中心与网络协同建设,推进新型数据中心集群与边缘数据中心协同联动,促进算力资源协同利用,加强国际国内数据中心协同发展。

分类引导,互促互补。

坚持多元主体共建原则,鼓励不同主体在新型数据中心建设运营中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强化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第三方数据中心企业提供差异化、特色化服务,支持互联网企业创新行业应用。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坚持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强新型数据中心核心技术研发,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育龙头、筑基础、强集群,促进产业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动企业上云实施指南(2018-2020年)云计算是信息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

支持企业上云,有利于推动企业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高创新能力、业务实力和发展水平;有利于加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一、总体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统筹协调企业上云工作,组织制定完善企业上云效果评价等相关标准,指导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第三方机构等协同开展工作。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以强化云计算平台服务和运营能力为基础,以加快推动重点行业领域企业上云为着力点,以完善支撑配套服务为保障,制定工作方案和推进措施,组织开展宣传培训,推动云平台服务商和行业企业加强供需对接,有序推进企业上云进程。

到2020年,力争实现企业上云环境进一步优化,行业企业上云意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上云比例和应用深度显著提升,云计算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广泛普及,全国新增上云企业100万家,形成典型标杆应用案例100个以上,形成一批有影响力、带动力的云平台和企业上云体验中心。

(一)企业上云应以提升企业发展能力、解决实际业务问题为出发点。

通过将企业业务与信息化应用相结合,实现信息系统升级,促进企业业务创新、流程重构、管理变革,加速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切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二)企业开展上云工作,可从性价比、可用性、可扩展性、安全性、合规性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运用理论分析、仿真实验、测试验证等方法,充分评估业务使用云服务的成本、收益、风险和可接受程度。

在此基础上,按照分级分类的原则,统一规划信息系统的上云部署方案。

(三)企业可优先选择业务特征与云计算特点相契合、上云价值效益明显的信息系统上云。

一是信息系统使用具有明显的高低峰,需要动态调配资源,进行弹性扩展。

二是信息系统需要快速迭代上线,提升业务创新速度。

三是信息系统需要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应急响应、故障恢复、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四是信息系统需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云上服务实现业务拓展。

(四)开展上云工作,需要上云企业、云平台服务商、云应用服务商、系统集成商、基础设施提供商及相关行业组织、第三方机构加强协作,明确各方责任,共同推进实施。

云平台服务商等作为主要服务供给方,要联合云应用服务商、系统集成商、基础设施提供商等产业链相关方,共同为上云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服务。

上云企业参照指南引导,稳步推进自身上云工作,积极利用云计算平台上的软件应用和数据服务实现数字化转型。

第三方机构积极参与宣贯培训、测试评估工作,加强对企业上云工作的跟踪研究。

二、科学制定部署模式(五)大型企业可建立私有云,部署数据安全要求高的关键信息系统;可将连接客户、供应商、员工的信息系统采用公有云部署,并与私有云共同形成混合云架构。

对于数据安全要求高且需对外连接提供服务的信息系统,可考虑采用数据存储于私有云、应用部署于公有云的混合云架构。

(六)中小企业和创业型企业可依托公有云平台,按需租用存储、计算、网络等基础设施资源,应用设计、生产、营销、办公、财务等云服务或构建特色云服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效率,加快形成业务能力,开展业务和服务模式创新,实现个性化服务输出,加速建立现代化经营模式。

三、按需合理选择云服务(七)基础设施类云服务。

一是计算资源服务。

使用云平台的各种弹性计算服务,实现计算资源集中管理、动态分配、弹性扩展和运维减负。

二是存储资源服务。

使用云平台的块存储、对象存储等云存储服务,提高数据存储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是网络资源服务。

使用云平台的虚拟专有云、虚拟专有网络、负载均衡等网络服务,高效安全利用云平台网络资源。

四是安全防护服务。

使用云上主机安全防护、网络攻击防护、应用防火墙、密钥/证书管理、数据加密保护等安全服务,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八)平台系统类服务。

一是数据库服务。

利用云数据库系统,实现各类数据跨平台、跨业务的协同管理。

二是大数据分析服务。

利用云端大数据平台推动数据资源集聚,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挖掘和协同应用。

三是中间件平台服务。

利用云上中间件服务,构建分布式系统架构,满足“互联网+”转型的需要。

四是物联网平台服务。

将海量物联网终端设备接入云平台,实现设备高效可视化在线管理。

五是软件开发平台服务。

通过云上开发平台进行软件生命周期管理,快速构建开发、测试、运行环境,规范开发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六是人工智能平台服务。

利用云平台的计算资源,形成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脸识别等智能服务能力,提升业务智能化水平。

(九)业务应用服务。

一是协同办公服务。

使用邮件、会议、通信等云服务,形成维护成本低、服务效率高的办公系统,提高办公效率。

二是经营管理应用服务。

使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等云服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三是运营管理服务。

使用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资源管理等云服务,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水平。

四是研发设计服务。

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开发等云服务,在云端部署开发、设计环境,提升研发效率和创新水平。

五是生产控制服务。

通过MES(制造执行系统)、生产数据等系统上云,优化生产控制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和水平。

六是智能应用服务。

整合企业全局数据,打造智能研发、智能生产、智能营销、智能服务等智能应用,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

四、稳妥有序推进企业上云(十)企业上云可按照需求分析、可行性评估、选择确定云平台服务商、上云方案设计、测试和部署、验证和总结、运维保障、效果评估等步骤进行。

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适步骤,适当简化流程,有序实施上云。

(十一)企业可结合自身业务发展规划,在第三方机构或云平台服务商的支持下,对信息系统业务类型、使用人员、使用特征、性能指标、数据库使用情况、系统间关联关系等进行全面梳理。

(十二)企业可在第三方机构或云平台服务商的支持下,参考信息系统分析结果,结合已有信息资源和业务需要,从业务需求、用户体验、平台兼容性、成本、安全性等方面,分析满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云基础环境需求,对信息系统的上云可行性进行分析,初步确定各类系统是否上云,以及上云的优先级。

重点分析内容包括:(1)上云是否能够提升企业发展能力、解决实际业务问题;(2)信息系统是否适合弹性拓展、是否需要快速部署;云平台及应用服务是否兼容现有信息系统;若不兼容则需评估迁移改造成本及风险等;(3)评估数据存储方式、数据安全等是否符合要求;(4)评估上云方式(在线/离线等)是否符合业务要求,上云迁移时间是否在可接受业务中断时间范围内;上云后能否满足不同类型用户体验需求;(5)评估现有系统与上云后系统的切换方案、并行运行方案、失败回滚方案等;评估系统改造、数据迁移、应用程序迁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并给出应对建议。

(十三)上云企业可在云平台服务商支持下,基于上云可行性评估结论,拟定详细上云工作内容和要求,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

充分评估迁移上云过程中的风险点,制定应用迁移、数据迁移、系统改造方案、数据存储方式及安全保护等技术方案,以及配套的监督、验收、失败回滚方案,做好上云信息系统和未上云信息系统的协同。

(十四)上云企业可依托云平台服务商或第三方机构,明确各信息系统具体迁移策略。

对于复杂系统的迁移上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定制化的迁移技术及方法。

迁移策略包括:(1)直接迁移:将信息系统迁移部署到云平台,利用统一运营管理平台进行管理;(2)改造后迁移:对数据库、系统架构、运行环境、接口等进行改造,使其满足迁移到云平台的技术要求后迁移;(3)采购云服务重建:结合业务实际,采购满足需求的各类云服务,重新构建信息系统;(4)保持现状:对暂不适合迁移的系统,继续保持运行在当前环境。

(十五)企业可在云平台服务商或第三方机构支持下,根据上云方案构建模拟环境,进行上云演练,经过测试和验证,不断优化完善上云方案,执行上云过程。

(1)推动开发、测试环境上云,构建模拟环境,包括迁移源端和目标端环境;(2)实施模拟上云,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备份测试、容灾测试等,并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上云方案;(3)按照上云方案准备包括人员、环境、实施工具等在内的资源,实施上云过程,开展数据迁移和应用迁移,失败时实施回滚方案。

(十六)上云过程结束后,各相关方可进行数据完整性和一致性校验,执行上云后的功能测试、业务流程测试、性能比对测试、备份测试、容灾测试、安全测试等,出具上云测试报告;将信息系统正式割接到云平台,开展上云总结。

(十七)上云成功后,上云企业可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云服务进行监督,督促云平台服务商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如出现服务不可用或达不到保障水平的情况,云平台服务商应按照服务协议中约定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赔付,保证上云企业合法权益。

(十八)企业上云后,可自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从资源采购规模和利用率、业务效率提升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对上云效果进行评估。

(十九)上云企业可配备相应的云计算人才队伍,并根据上云对企业业务经营和组织管理带来的变化,及时调整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组织管理模式。

五、提升支撑服务能力(二十)云平台服务商应加快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保障云平台高效、安全、稳定运行,与云应用服务商、系统集成商、基础设施提供商、第三方机构、行业组织密切合作,为上云企业提供方案咨询和定制服务,拓展企业上云覆盖范围。

(二十一)鼓励云平台服务商建设综合性、行业性或区域性企业上云体验中心,系统展示云服务业务内容、功能特点、典型应用案例和上云成效,提高用户对云计算的认知度和应用能力。

鼓励云平台服务商与云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等组织开展培训服务,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二十二)鼓励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加速向云计算转型,针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差异化需求,基于云计算平台开展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开发测试,加快丰富云计算产品服务供给。

积极发展协同办公、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各类SaaS服务,为上云企业提供业务支撑。

六、强化政策保障(二十三)鼓励各地建立政府部门、云平台服务商、上云企业等多方合作推进机制。

支持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设立企业上云专家咨询委员会。

加大对企业上云的引导推进力度,加强政策宣贯解读,普及上云知识,提高企业上云意识和实践能力,持续扩大企业上云影响力。

(二十四)支持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建立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系统规划咨询、方案设计、监理培训等各类服务。

深入开展云服务能力测评和服务可信度评估,推动提升云计算企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积极探索利用保险模式对上云企业给予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