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管理

合集下载

Linux课程介绍-第五章(1)

Linux课程介绍-第五章(1)

2.进程系统堆栈 每个进程都有一个系统堆栈,用来保存中断现场信息和进 程进入内核模式后执行子程序(函数)嵌套调用的返回现 场信息。 每个进程的系统堆栈和task_struct数据结构之间存在 紧密联系,因而二者物理存储空间也连在一起 系统堆栈的大小静态确定,用户堆栈可在运行时动态扩展
5.2.3 对进程的操作 1.进程的创建 各个进程构成了树形的进程族系 内核在引导并完成了基本的初始化以后,就有 了系统的第一个进程(即初始化进程,实际上 是内核线程)。除此之外,所有其他的进程和 内核线程都由这个原始进程或其子孙进程所创 建。 除初始化进程外,其他进程都是用系统调用 fork( )和clone( )创建的。 fork( )是全部复制 ,而clone( ) 有选择地 复制
●进程控制系统用于进程管理、进程同步、进程通 信、进程调度和内存管理等。 ●内存管理控制内存分配与回收。
●文件系统管理文件、分配文件空间、管理空闲空 间、控制对文件的访问并为用户检索数据。 ●Linux系统支持三种类型的硬件设备:字符设备、 块设备和网络设备。 ●核心底层的硬件控制负责处理中断以及与机器通 信。
• 内核所在的地址空间称作内核空间 • 其他应用程序称为外部管理程序,大部分是对外围设 备进行管理和界面操作,外部管理程序和用户进程所 占据的地址空间成为外部空间
Linux内核概述
Unix内核用C语言写成 单一内核:所有的操作系统功能均被封装 在内核中,与外部程序处于不同的地址空 间。外部程序智能通过功能调用来访问内 核 微内核:内核只提供最基本、最核心的一 部分操作,如创建和删除任务、中断管理、 进程管理、存储器管理、进程间通信等, 而其他功能如文件系统、网络协议栈则在 内核外操作。
3.进程的终止

linux教程第三版答案

linux教程第三版答案

linux教程第三版答案【篇一:linux系统应用教程习题答案】xt>1. linux系统有哪些主要的优点?答:linux的优点主要有:开放性、多用户、多任务、良好的图形用户界面、设备的独立性、丰富的网络功能、可靠的系统安全、良好的可移植性、丰富的应用软件支持、内核完全免费等优点。

2. 常用操作系统有哪些?它们各具有那些特点?答:常用操作系统主要有linux、unix、windows等。

linux是一个内核完全免费、可运行在多个硬件平台、功能齐全、安全性好、界面友好的一种操作系统。

unix功能强大、稳定性好,但价格昂贵,不适合小型企业或者个人使用。

windows是一个功能完全的多任务操作系统,具有丰富的应用软件,友好的用户界面,但windows主要运行在基于intel体系结构的pc系列机上,由微软公司独立控制系统的设计、升级和维护,用户使用windows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3. linux的组成结构有哪些?答:linux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即内核、shell、文件系统和实用工具。

4. linux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有哪些?答:linux系统主要应用在桌面系统、服务器、嵌入式系统和集群计算机等领域。

第2章 linux系统的安装1. 什么是linux的多系统安装?答:linux的多系统安装指在同一台计算机中,除了安装linux外还安装其他操作系统。

此时,需要对计算机中的硬盘空间进行合理分配,并且按照不同操作系统的需要,在硬盘上建立相应格式的分区。

一般来说,linux的多系统安装指在同一台计算机中同时安装windows系统和linux系统。

2. 虚拟机安装linux有什么特点?答:与多系统linux相比,虚拟机安装linux采用了完全不同的概念。

多系统linux在一个时刻只能运行一个系统,在系统切换时需要重新启动机器。

而虚拟机安装linux系统是同时运行多个操作系统,而且每个操作系统都可以进行虚拟的分区、配置而不影响真实硬盘的数据,并且还可以将几台虚拟机连接为一个局域网。

Linux网络管理及应用习题参考答案

Linux网络管理及应用习题参考答案

Linux网络管理及应用习题参考答案Linux 网络管理及应用第1章Linux网络操作系统1.Linux的创始人是谁?答:Linus Torvalds2.Linux与Unix操作系统有什么关系?答:Linux是一种类Unix操作系统,完全与POSIX标准兼容,是该标准的一种实现。

3.Linux与GNU项目是什么关系?它是开源软件吗?是自由软件吗?答:Linux是一个操作系统内核,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GNU项目是面向开发一个操作系统,采用了Linux作为其系统内核。

Linux遵守GNU GPL协议,是自由软件,同时它也是开源软件。

4.开源软件与自由软件有什么区别与联系?答:自由软件指得是对于软件所拥有的“自由”的权利,包括三种自由;开源软件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面向建立高质量软件。

用户可以获得源代码是这两者共同之处。

5.安装Linux一般如何分区?选择哪种文件系统?答:一般至少分为两个区:根文件系统分区和交换分区。

根分区一般选择ext3格式的文件系统,交换分区采用swap格式。

6.Linux支持哪几种安装方式?答:Linux支持多种安装方式:光盘、网络、本地磁盘等。

7.Linux系统中一个文件的全路径为/etc/passwd,表示了文件的哪些信息?答:表示了文件的位置和文件的命名两部分信息。

8.什么是虚拟机?为什么要使用虚拟机?答:虚拟机是利用软件虚拟技术虚拟一个计算机硬件环境的软件技术。

使用虚拟机可以让一台高性能的计算机充分发挥其硬件的性能,提高系统的利用率;虚拟机也适合需要频繁更换使用不同操作系统的情况,如软件测试、教育等。

9.VMWare虚拟机中可以安装哪些操作系统?答:可以安装微软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Linux的多种发行版、MSDOS等许多操作系统。

第2章Linux桌面环境1.Linux中常见的两种桌面系统是什么?你认为哪种是你喜欢的?答:Linux中常用的桌面系统包括GNOME和KDE两种。

网络安全配置作业指导书

网络安全配置作业指导书

网络安全配置作业指导书第1章网络安全基础概念 (4)1.1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4)1.2 常见网络安全威胁 (4)1.3 网络安全防护策略 (4)第2章操作系统安全配置 (5)2.1 Windows系统安全配置 (5)2.1.1 系统更新与补丁管理 (5)2.1.2 用户账户与权限管理 (5)2.1.3 防火墙配置 (5)2.1.4 安全策略设置 (6)2.2 Linux系统安全配置 (6)2.2.1 系统更新与软件包管理 (6)2.2.2 用户账户与权限管理 (6)2.2.3 防火墙配置 (6)2.2.4 安全加固 (6)2.3 macOS系统安全配置 (6)2.3.1 系统更新与软件管理 (6)2.3.2 用户账户与权限管理 (7)2.3.3 防火墙配置 (7)2.3.4 安全设置与防护 (7)第3章网络设备安全配置 (7)3.1 防火墙安全配置 (7)3.1.1 基本配置 (7)3.1.2 访问控制策略 (7)3.1.3 网络地址转换(NAT) (7)3.1.4 VPN配置 (7)3.2 路由器安全配置 (8)3.2.1 基本配置 (8)3.2.2 访问控制 (8)3.2.3 路由协议安全 (8)3.2.4 网络监控与审计 (8)3.3 交换机安全配置 (8)3.3.1 基本配置 (8)3.3.2 VLAN安全 (8)3.3.3 端口安全 (8)3.3.4 链路聚合与冗余 (8)3.3.5 网络监控与审计 (9)第4章应用层安全配置 (9)4.1 Web服务器安全配置 (9)4.1.1 保证Web服务器版本更新 (9)4.1.2 禁用不必要的服务和模块 (9)4.1.4 限制请求方法 (9)4.1.5 文件权限和目录访问控制 (9)4.1.6 配置SSL/TLS加密 (9)4.2 数据库服务器安全配置 (9)4.2.1 数据库软件更新与补丁应用 (9)4.2.2 数据库用户权限管理 (9)4.2.3 数据库加密 (9)4.2.4 备份与恢复策略 (9)4.2.5 日志审计与监控 (9)4.3 邮件服务器安全配置 (10)4.3.1 邮件传输加密 (10)4.3.2 邮件用户身份验证 (10)4.3.3 防病毒和反垃圾邮件措施 (10)4.3.4 邮件服务器访问控制 (10)4.3.5 日志记录与分析 (10)4.3.6 定期更新和漏洞修复 (10)第5章网络边界安全防护 (10)5.1 入侵检测系统(IDS)配置 (10)5.1.1 IDS概述 (10)5.1.2 配置步骤 (10)5.1.3 注意事项 (10)5.2 入侵防御系统(IPS)配置 (11)5.2.1 IPS概述 (11)5.2.2 配置步骤 (11)5.2.3 注意事项 (11)5.3 虚拟专用网络(VPN)配置 (11)5.3.1 VPN概述 (11)5.3.2 配置步骤 (11)5.3.3 注意事项 (12)第6章无线网络安全配置 (12)6.1 无线网络安全基础 (12)6.1.1 无线网络安全概述 (12)6.1.2 无线网络安全协议 (12)6.1.3 无线网络安全关键技术 (12)6.2 无线接入点(AP)安全配置 (12)6.2.1 无线接入点概述 (12)6.2.2 无线接入点安全配置原则 (12)6.2.3 无线接入点安全配置步骤 (12)6.3 无线网络安全监控与防护 (13)6.3.1 无线网络安全监控 (13)6.3.2 无线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13)第7章端点安全防护 (13)7.1 端点防护概述 (13)7.2.1 选择合适的防病毒软件 (13)7.2.2 防病毒软件安装与配置 (14)7.3 端点检测与响应(EDR)系统配置 (14)7.3.1 EDR系统概述 (14)7.3.2 EDR系统配置 (14)第8章数据安全与加密 (14)8.1 数据加密技术 (14)8.1.1 加密概述 (14)8.1.2 对称加密 (15)8.1.3 非对称加密 (15)8.1.4 混合加密 (15)8.2 数字证书与公钥基础设施(PKI) (15)8.2.1 数字证书 (15)8.2.2 公钥基础设施(PKI) (15)8.2.3 数字签名 (15)8.3 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 (15)8.3.1 数据备份 (15)8.3.2 数据恢复 (15)8.3.3 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制定 (15)第9章安全审计与监控 (16)9.1 安全审计策略 (16)9.1.1 审计策略概述 (16)9.1.2 审计策略制定原则 (16)9.1.3 审计策略内容 (16)9.2 安全事件监控 (16)9.2.1 安全事件监控概述 (16)9.2.2 安全事件监控策略 (16)9.2.3 安全事件监控技术 (17)9.3 安全日志分析 (17)9.3.1 安全日志概述 (17)9.3.2 安全日志类型 (17)9.3.3 安全日志分析策略 (17)第10章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构建与优化 (17)10.1 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设计 (17)10.1.1 防护体系概述 (18)10.1.2 防护体系架构设计 (18)10.1.3 安全策略制定 (18)10.2 安全防护策略的实施与评估 (18)10.2.1 安全防护策略实施 (18)10.2.2 安全防护效果评估 (18)10.3 持续安全优化与改进措施 (18)10.3.1 安全优化策略 (18)10.3.2 安全改进措施 (19)第1章网络安全基础概念1.1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网络安全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企业及个人信息资产的关键环节。

《Linux操作系统及应用》课程标准

《Linux操作系统及应用》课程标准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信息服务系课程标准信息服务系(院)制(修)订二0一五年9月执笔人:蔡政策主审人:杨辉军、徐辉《Linux操作系统及应用》课程标准●课程名称:Linux操作系统及应用●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技术考核方式:考试●总学时/学分:72/4●前修学习领域::《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

●后续学习领域:《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服务器技术》、《linux高级应用》等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Linux网络配置管理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Linux是高性能,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具有广泛的网络应用领域。

本课程主要讲授Linux作为网络操作系统的应用、配置与管理技术,使学生掌握基于Linux系统的网络组建,调试和网络服务器配置的技能和方法。

通过对Linux网络应用的学习,使学生对网络组建、网络服务器配置与应用有更全面的认识,能够进行Linux局域网、服务器的日常维护和远程管理,并对网络资源与通信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提高网络性能,旨在培养面向计算机行业的Linux网络技术人才。

二、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理解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了解Linux在网络中的应用与前景;掌握Shell技术,以及Shell的应用程序开发;掌握Linux网络基础知识,远程管理与控制Linux网络的方法与技术;掌握网络配置命令与文件的编辑,Linux与其它系统的网络共享技术;掌握DHCP,DNS,FTP,SAMBA,NFS,E-mail,WEB(APACHE)等服务器的配置、管理与应用等。

三、讲授内容第1章 RedHat Linux 9的安装与启动(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现状,了解RedHat Linux的安装和与启动。

(二)学时分配4学时(三)教学主要内容第1章 RedHat Linux 9的安装与启动1.1 Linux简介1.2 RedHat Linux的安装方式1.3 安装RedHatLinux1.4 Linux的启动与登录第2章 Linux文件管理(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Linux下的文件系统和目录结构,掌握文件操作的常用命令。

《网络操作系统》教案2008版

《网络操作系统》教案2008版

第1章网络操作系统导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各种网络操作系统,并对Windows Server 2008有初步的了解,并进一步掌握网络操作系统规划。

【教学要求】(1)了解网络操作系统概述、发展简史、功能与特性、分类。

(2)了解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特性及分类。

(3)掌握网络操作系统的选用原则及网络规划。

【教学重、难点】重点: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

难点:网络操作系统的选用原则及网络规划。

【学时分配】4学时【授课方式】讲授、课堂讨论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计算机系统中,负责支撑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以及用户操作环境的系统软件,同时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与基石。

它的职责包括对硬件的直接监管、对各种计算资源(如内存、处理器时间等)的管理、以及提供诸如作业管理之类的面向应用程序的服务等。

网络操作系统(Network Operating System,简称NOS)除了实现单机操作系统的全部功能外,还具备管理网络中的共享资源,实现用户通信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网络等功能,是网络的心脏和灵魂,所以,网络操作系统可以理解为网络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之间的接口,是计算机网络中管理一台或多台主机的软硬件资源、支持网络通信、提供网络服务的程序集合。

操作系统的类型:操作系统(个人版)包括:Windows 98、Windows ME、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Windows xp、linux 个人版等(工作站)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 、Windonws server 2003 、Windows server 2008Unix 、Linux (自由软件和开放源代码)、NETW ARE(服务器)操作系统(个人版)与网络操作系统的区别:网络操作系统与运行在工作站上的单用户操作系统或多用户操作系统由于提供的服务类型不同而有差别。

一般情况下,网络操作系统是以实现网络相关特性、网络应用为目的,如控制用户对计算机资源的访问、共享数据文件、软件应用、网络服务(FTP、WEB、EMAIL、DNS等),以及共享硬盘、打印机、调制解调器、扫描仪和传真机等。

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Linux)第5章 文件管理

操作系统原理及应用(Linux)第5章 文件管理
直 接 块
Addr[11]
Addr[12] 一次间接

Addr[13] 二次间接
Addr[14] 三次间接

物理块
… …
… …
混合索引表
假设1个磁盘块4KB,一个索引表项占4B, 直接索引表引出磁盘块 12个
12*4KB=48KB 一级索引表引出文件磁盘块的数量
4KB/4B=1K个 支持的文件长度 1K*4KB=4MB 二级索引表引出文件磁盘块的数量1K*1K 支持的文件长度 1K*1K*4KB=4GB 三级索引表引出文件磁盘块的数量1K*1K*1K 支持的文件长度 >1K*1K*1K*4KB=4TB
…… ……
666 7771
文 索引表指针
件 说 明
索引表
逻辑 块号
0
1 2 3
物理 块号
26
文 件
索引表指针


索引表
逻辑 块号
0
1 2 3
4
物理 块号
NULL
27
优点:既能方便迅速地实现随机存取,又能满足文件动态 增长的需要。 缺点:增加了索引表带来的存储空间开销。
2.多级索引(类似多级页表)
1.数据项 数据项是描述一个对象的某种属性的字符集,是数据组织中可以命名的最 小逻辑数据单位。 2.记录 记录是一组相关数据项的集合,用于描述一个对象在某方面的属性。 3.文件 文件是由创建者定义的、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
4
5.1.2 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中对文件进行管理和操作的软件机构与数据的 集合,即文件管理系统。 1.文件系统的需解决的问题 (1)有效地分配存储器的存储空间。 (2)提供一种组织数据的方法。数据在辅存设备上的分布构成了文件的 物理结构,实现了“按名存取”的功能。 (3)提供合适的存取方法。 (4)提供一组服务,以执行所需要的操作。这些操作包括创建文件、撤 消文件、组织文件、读文件、写文件、传输文件和控制文件的访问权限 等。

linux操作系统5linux的设备管理与文件系统

linux操作系统5linux的设备管理与文件系统

⑵SPOOLing系统的组成
主要由3部分组成 :
●输入井和输出井
●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
输入
●输入进程SPi和输出进程SPo 设备
输出 设备
内存 输入进程SP1 输入进程SPn
输入缓冲区
输出缓冲区
磁盘 输入井
输出井
⑶SPOOLing技术的实例
4、磁盘存储器管理
磁盘存储器不仅容量大,存取速度快,而且可以实现随机存取, 是当前存放大量程序和数据的理想设备,故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都 配置了磁盘存储器,并以它为主来存放文件。
5.6 小结
Linux系统对计算机的所有的外部设备进行统一的分配 和控制,对设备驱动、设备分配和共享等操作等进行统一 的管理。
Linux设备管理主要是从Linux设备的原理、设备的控 制方式和虚拟设备等方面来展开的;无论是哪个类型的设 备,Linux都把它统一当作文件来处理,只要安装了驱动 程序,任何用户都可以像使用文件一样来使用这些设备, 而不必知道它们的具体存在形式。Linux把外部设备当作 文件来处理,并根据数据交换的特性将外部设备分为三 类:字符设备、块设备和网络设备。
主要功能 ●提供和进程管理系统的接口 ●进行设备分配 ●实现设备和设备、设备和CPU等之间的并行操作 ●进行缓冲管理 ●设备控制与驱动
3、设备控制器
为实现设备控制器的功能,大多数设备控制器都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 设备控制器与处理机的接口
CPU与控制器接口
●设备控制器与设备的接口
●I/O逻辑
数据线
数据寄存器
了脱机输入/输出技术。该技术是利用专门的外围控制机,将低速I/0 设备上的数据传送到高速磁盘上,或者相反。此时的外围操作与CPU 对数据的处理可以同时进行,我们把这种在联机情况下实现的同时外 围操作称为SPOOLing(Simultaneaus Periphemal Operating OnLine),或称为假脱机操作。

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

5.1.3 网络操作系统的服务
2.打印服务 为了使局域网上的用户随时可以方便地使用打印机资源,通过打 印服务器实现网上共享。建立打印服务器的方式有两种:软件 形式和硬件形式,如图所示。 (1)软件形式。打印服务软件安装在网络服务器上或网上的任一 台计算机上。 (2)硬件形式。使用专用的打印服务器硬件。
5.3.1 Linux操作系统概述
Linux最早出现在1992年,是一种类似于UNIX的操作系 统。它的核心部分——内核(Kernel)是由Linus To rvalds(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一名学生)首创,后由 网络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千上万的自由软件开发者 一起协同开发,并不断完善。Linux是Linus‘s UNIX 的缩写,发音为“Lin-noks”。 Linux作为一个置于共用许可证(General Public的、提 供源代码的操作系统。任何人可以在互联网上免费 下载Linux源代码和许多Linux应用程序,根据自己的 需要修改和扩充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功能。
5.1.4 网络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
网络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1.硬件无关性 2.支持各种类型的网络 3.支持不同类型的客户端 4.网络目录服务 5.多用户、多任务支持 6.网络管理 7.网络安全控制 8.系统容错能力
5.1.5 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
目前,局域网中可供选择的网络操作系统种类很多, 常见的有Windows、Linux、UNIX、NetWare等。 对于不同的网络应用,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合适的网 络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适 用于工作站(桌面)计算机,而Windows 2000 Ser ver、Linux和UNIX则适用于大型服务器。
5.3.3 Linux的账户管理

第五章系统维护与管理

第五章系统维护与管理

第五章系统维护与管理5.1系统管理者的责任作为一名系统管理员,他的工作是什么?我们可以以Linux系统为立足点,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希望提供什么服务,不许别人接触系统的什么地方,从这两个方向去想,我们就可以找出系统管理的工作。

例如,Linux系统要启动让用户使用,但不能让用户任意将系统关机,那么开机/关机步骤必须由管理员负责;另外,让用户使用Linux,当然要建立帐号(用户),而从安全理由或系统维护理念考虑,帐号不能任由每个人建立,要由系统管理员管理。

还有,系统文件空间的使用、系统提供的服务、用户权限设置等,都是系统管理者考虑的事。

所以系统管理者有以下八大工作项目,而系统管理的一切目的就是——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

系统管理的八大工作:1.开机与关机2.用户帐号管理3.文件系统管理4.备份系统文件与用户数据5.监视系统运行状态6.修补系统安全漏洞7.软件安装与升级8.维护所有硬件设备正常运行系统管理者要如何进行这些工作,就是管理一大堆配置文件。

当管理者想进行系统帐号管理时,就找/etc/passwd;想改变启动程序时,就修改/etc/rc.d 的配置文件;想要变更系统挂接的文件系统,就拿/etc/fstab开刀。

管理者的任何管理工作都离不开配置文件,因此,我们要了解/etc下放置的配置文件。

5.2系统管理者管理的目录与文件系统管理工作事实上就是靠着系统管理员的智慧在编辑一大堆系统配置文件,那么我们就必须知道,哪些配置文件是重要的,这些配置文件放在什么目录下。

与系统管理相关的目录是/etc,要进行系统管理,首先从/etc目录下手,因为不管是系统、网络管理甚至一般软件的配置文件绝大部分都放置在这个目录,以下介绍/etc放置的重要管理文件以及相关运用。

/etc/DIR_COLORS设置文件显示指令ls,显示文件时的颜色及console的Terminal Type,可以让你自由定义ls显示的文件颜色以及console的Terminal Type,但必须在$HOME/.profile中设置alias ls=‟ls --color‟eval …dircolors‟/etc/HOSTNAME安装Linux时指定的主机名称,当系统启动时,会读取这个文件作为主机名称。

第5章 网络操作系统——NOS

第5章  网络操作系统——NOS

(1)FAT/FAT32。在安装过程中,并没有让用户直接 选择FAT32的功能,安装程序会自动根据磁盘分区的大小来 决定是将其格式化为FAT或FAT32。如果安装分区小于2 GB, 则会自动将其格式化为FAT;如果安装分区大于或等于2 GB, 则会自动将其格式化为FAT32,FAT32文件系统下只支持小 于4 GB的文件。Windows 95/OS2,Windows 98等操作系 统都支持FAT和FAT32,而DOS,Windows 95/NT等只支持 FAT类型。也就是说,要想在纯DOS环境下使用硬盘上的资 源,必须把磁盘格式化为FAT/FAT32格式,但这两种文件系 统格式不安全、不稳定。
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过程如下: (1)绝大多数的计算机在安装系统时都是从光盘引导安 装的,在启动计算机时按住Delete进入CMOS设置,把系统 启动项改为从光盘启动,如图5.2.1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并 不是每台计算机进入CMOS时都是如图5.2.1所示的样式,因 CMOS 5.2.1 为不同厂商的CMOS将其设置是有差别的,总体思路是进入 CMOS设置为从光盘启动就可以了。
5.2.1 Windows Server 2003的硬件安装准备 的硬件安装准备 为了避免安装过程中出现故障,安装前最好先确定硬 件配置是否符合需求、是否能够正常运行Windows Server 2003。 1.硬件设备的需求 下面列出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时,微软所建议 的硬件设备的最低要求: (1)CPU:Pentium 733 MHz或更高级的处理器。 (2)RAM:至少256 MB以上。
目前常使用的版本有3.11,3.12,4.10,V4.11, V5.0等中英文版本,而占主流的是NetWare5版本,支 持所有的台式操作系统(DOS,Windows,OS/2, UNIX和Macintosh)以及IBM SAA环境,为需要在多 厂商产品环境下进行复杂的网络计算的企事业单位提 供了高性能的综合平台。NetWare是具有多任务、多 用户的网络操作系统,它的较高版本提供系统容错能 力(SFT)。

信息安全技术教程第五章

信息安全技术教程第五章

帐号管理命令(3)
passwd 作用:设置指定帐户的口令 语法: [root@linux ~]#passwd [-S] [-l] [-u] [-d] username 参数说明: -S: 查看帐户口令的状态 -l: 锁定帐户的口令 -u: 解锁帐户的口令 -d: 删除帐户的口令
组的管理命令(1)




帐号名称:帐号名称用于对应UID,例如root就是默认的系统管理 员帐号名称; 密码:用户的密码信息,由于安全问题被存放到了shadow文件; UID:用户的识别码,通常linux对uid有几个限制:0系统管理员; 1~499系统预留的id;500~65535供一般用户使用; GID:与/etc/group有关,用来识别群组; 说明:用来解释该帐号的意义; 根目录:该用户的根目录,也就是该用户的宿主目录;其他用户 的根目录为/home/youridname; Shell:shell是人跟计算机沟通的界面,定义该帐号登录系统后的 默认shell;如果这个字段为空默认选择/bin/sh作为用户登录shell

保留:暂时没有定义;
组的帐户保存位置


/etc/group
root:x:0:root

组名:组的名字 密码:该组的密码。为了安全起见,同样要使用安全信 息文件。组的安全信息文件为/etc/gshadow 组ID:组的标示符,为正整数,与UID类似500以后 用户列表:该组包含的用户账户,每个账户之间用逗号 (,)分隔
+增加权限
-减少权限 =设置权限为
权限的修改

8进制数字法

系统用户(没有宿主目录和口令,也不能登录系统;主要是为了
满足相应的系统进程对文件属主的要求而建立的)

Linux操作系统案例教程电子教案 第5章 用户与组群管理

Linux操作系统案例教程电子教案 第5章 用户与组群管理

Linux 用户与组群管理
查 看 /etc/ pass wd 的 内 容
Linux 用户与组群管理
/etc/passwd是一个简单的文本文件,以纯文 是一个简单的文本文件, 是一个简单的文本文件 本显示加密口令的做法存在安全隐患。同时, 本显示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口令的做法存在安全隐患。同时, 由于/etc/passwd文件是全局可读的,加密算 文件是全局可读的, 由于 文件是全局可读的 法公开,恶意用户取得了/etc/passwd文件, 文件, 法公开,恶意用户取得了 文件 便极有可能破解口令。 便极有可能破解口令。 Linux/Unix广泛采用了“shadow文件”机制, 广泛采用了“ 文件” 广泛采用了 文件 机制, 将加密的口令转移到/etc/shadow文件里,该 文件里, 将加密的口令转移到 文件里 文件只为root超级用户可读,而同时 超级用户可读, 文件只为 超级用户可读 /etc/passwd文件的密文域显示一个 ,从而最 文件的密文域显示一个*, 文件的密文域显示一个 大限度地减少了密文泄漏的机会。 大限度地减少了密文泄漏的机会。
Linux 用户与组群管理
5.1.2用户影子文件――shadow
Linux 用户与组群管理
用户影子文件――shadow各项详解
shadow文件的每行是 个冒号分隔的9个域,格式如下: 文件的每行是8个冒号分隔的 个域,格式如下: 文件的每行是 个冒号分隔的 个域 username:passwd:lastchg: min: max: warn: inactive: expire: flag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Ø 登录名 加密口令 口令上次更改时距1970年1月1日的天数 口令更改后不可以更改的天数 口令更改后必须再更改的天数(有效期) 口令失效前警告用户的天数 口令失效后距账号被查封的天数 账号被封时距1970年1月1日的天数 保留未用

第五章网络的安全管理

第五章网络的安全管理
访问控制技术、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 技术和网络防病毒技术来解决。
第五章网络的安全管理
5.3.1 网络黑客攻击技术
1 远程攻击的一般过程 隐藏自己的位置 收集被攻击方的相关信息 利用适当的工具进行攻击 窃取网络资源和特权
第五章网络的安全管理
2.常用的网络攻击工具。
1)扫描器 扫描器是一种自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
访问控制是网络安全防范和保护的主要
策略,它通过不同的手段和策略来实现对网
络信息系统的访问控制,其目的是保护网络
资源不被非法使用和访问。访问控制规定了
主体对客体访问的限制,并在身份识别的基
础上,根据身份对提出资源访问请求加以控
制。其中客体是指网络资源,包括数据、网
络设备等;主体是指对客体访问的活动资源,
5.管理的安全性(管理层安全)
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技术和设备的管理、安全管理制度、部门与
人员的组织规则等。
第五章网络的安全管理
5.2 网络管理中一般的安全策略
网络管理中一般的安全策略包括: 物理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策略、信息加密策略、 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等。
第五章网络的安全管理
在具体的网络应用中,日常采取的安全策略有: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 Based Access Control)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是指在应用环境中,通过对合法的访问者进行
角色认证来确定访问者在系统中对哪类信息有什么样的访问权限。不同 的角色被赋予不同的访问权限,系统的访问控制机制只看到角色,而看 不到用户。 角色可以理解成为其工作涉及相同行为和责任范围内的一 组人,一个访问者可以扮演多个角色,一个角色也可以包含多个访问者。
3.网络的安全性(网络层安全)
主要体现在网络方面的安全性,包括网络层身份认证,网络资 源的访问控制,数据传输的保密与完整性,远程接入的安全, 域名系统的安全,路由系统的安全,入侵检测的手段,网络设 施防病毒等。

第5章 操作系统 习题及答案

第5章 操作系统 习题及答案

第5章操作系统习题P140-142一、复习题1、什么是操作系统?答: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提供各种服务,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和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的一类系统软件。

(P114)2、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是什么?答: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使得用户能够方便、可靠、安全、高效地操纵计算机硬件和运行自己的程序。

操作系统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协调各个部件有效工作,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负责管理包括处理器、存储器、I/O设备等硬件资源和程序和数据等软件资源,跟踪资源使用情况,监视资源的状态,满足用户对资源的需求,协调各程序对资源的使用冲突;为用户提供简单、有效使用资源统一的手段,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类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P115)3、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有哪些?答:操作系统构成的基本单位包括内核和进程、线程。

内核对硬件处理器及有关资源进行管理,给进程的执行提供运行环境。

进程是程序动态执行的过程。

(P114-115)4、操作系统如何分类?答:根据系统运行的方式分类,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有三种: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

具备全部或兼有两者功能的系统称通用操作系统。

根据系统的运行环境分类的操作系统有:微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

(P116-117)5、什么是进程?它与程序是什么关系?答:进程是一个可并发执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执行过程,也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保护的基本单位。

程序是静态的概念,它以文件形式存在于辅助存储器中,进程是动态的概念,程序执行时创建进程,一个程序多次执行创建多个进程,这多个进程可同时存在于机器的内存中。

进行执行完成后结束,进程终止,但程序本身仍然存在,并不因进程的终止而消失。

(P119-124)6、什么是死锁?死锁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答: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多个进程间相互永久等待对方占用的资源而导致各进程都无法继续运行的现象称为“死锁”。

linux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

linux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

linux教程第三版课后答案【篇一:linux张同光版课后习题答案】gnu的含义是(国际性的源代码开放)。

(2)linux的版本号分为:(内核版本)和(发行版本)。

(3)安装linux时最少需要三个个分区,分别是(boot分区)和(根分区)和(swap分区)。

(4)linux默认的系统管理员帐号是(root)。

(5)如果linux启动后进入命令行模式,要进入gui,可执行(init5)命令。

(6)rhel6.2默认的系统引导工具是(grub)。

(7)grub的用户界面有三种:(菜单模式)、(菜单编辑模式)和(命令行模式)。

(8)grub的默认菜单文件menu.lst其实是(grub.conf)文件的符号链接。

(9)硬盘的第0柱,第0面,第1扇区,这个扇区叫做(mbr)。

(10)mbr由三部分组成:(主引导程序)、(硬盘分区表dpt)和(硬盘有效标志)。

(11)内核的分类:(单片型内核)、(模块型内核)。

(12)(初始化内存映像盘)称为初始化内存盘,为系统提供一系列内核映像无法提供的模块,这些模块对正确引导系统非常重要。

(13)在内核加载完毕、进行完硬件检测与驱动程序加载后,此时主机硬件已经准备就绪了,这时候内核会启动一号进程(/sbin/init)。

(14)rhel6系统上,文件(etc/inittab)只能设置运行级别。

(15)(etc/rc.d/init.d)文件是在系统启动最后一个被读取的用户自定义启动脚本文件。

(16)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两种接口,分别是(命令界面)和(程序界面)。

(17)命令接口演化为两种主要形式,分别是(命令行界面)和(图形用户界面)。

(18)linux中的两个主要的桌面环境是(kde)和(gnome)。

(19)输入重定向符是()。

(20)输出重定向符是()和()。

(21)错误输出重定向符是(2)和(2)。

(22)管道符是(|)。

(23)vim拥有5种编辑模式:(命令模式)、(输入模式)、(末行模式)、(可视化模式)和(查询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IGMP组播:处于实验阶段的协议,提供Internet网际多点传送的功能,即将一个IP包的拷贝传给多个目标主机。客户机器接收到IGMP消息的话,标准响应方式是将这个消息报文再传送给别的组内机器,在Windows系列系统中,这个过程很容易导致TCP/IP栈崩溃。
13.传输层
②嗅探器:用一个正确设计的程序就可以监听别人发送的信息。典型的有tcpdump和sniffit。
③SSL:监听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对方传输的信息内容,特别是对于www/mail/ftp/telnet等协议,其中很多东西是简单文本传输。解决问题最基本的思路是将要传输的数据加密,然后再送入TCP/IP,这样即使窃听者听到了所有的信息,它仍然无法解读这些信息到底是什么。这种思路的基本框架和前面讨论的PGP系统很类似,首先要实现一个交换证书的体系,用来证明你访问的目标和你自身的身份是可靠的。目前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个标准框架,称为PKI。然后,传输的数据使用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保证传输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性。由于大部分网络上数据的传输是通过http协议完成的,而这个协议也最容易受到监听,所以netscape发明了一个称为SSL安全套接层协议的协议来强化http的安全性,它实际是基于socket的,安装在传输层和应用层之间,可以提供数据的加密传输。不过,它并不包含数据签名功能,后者需要浏览器另外实现。利用SSL进行www传输的协议有个专门的名字,叫做https。SSL一共有三个版本。
②ICMP重定向:TCP/IP协议系统中,为了能够判断远程主机的可达性和活动状态,定义了一个名叫ICMP的协议的协议,即网间报文控制协议,它是IP协议的附属协议,IP层用它来与其他主机或路由器交换错误报文和其他重要控制信息。ICMP报文是在IP数据报内部被传输的,主要用来对系统中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控制。ICMP协议本身并不复杂,常用的ping命令就是使用发送一个ICMP echo报文检查回应的方式来工作的。大部分机器都会回应ICMP报文,从而可以用ping命令检查它的活动状态。许多系统对ICMP包规定了一个尺寸上限,一般是在64KB左右。当操作系统接收到ICMP报文的时候,需要按照报文标题中的尺寸信息来分配TCP/IP缓冲区,如果接收到一个错误或者畸形的ICMP报文,其中的尺寸信息是错误的,即Ping of Death攻击。
第5章 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管理
1.TCSEC
①定义:DoD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
②TCSEC(TDI)将系统划分为四组七个等级,依次是D;C(C1,C2);B(B1,B2,B3);A(A1),安全级别从左至右逐步提高,各级之间向下兼容,也就是说高级别必须拥有低级别的一切特性..D级的定义最低,没有任何安全性,可以随便破坏系统,不会限制.C2类是安全性系统的基本要求,也是绝大部分系统的标准要求。
⑦实现VON技术的标准协议:Microsoft的点对点隧道协议PPTP和IETF的因特网安全协议IPsec和NEC的socks5.。
12.网络层
①ARP:即地址解析协议,用来在一个局部网内找到和某个IP地址对应的机器,以太网的ARP问题,即由IP地址找到对应的MAC地址,这是通过广播-应答技术实现的。
B函数指针:C语言可以定义函数指针,执行某个地址上的任何函数。这个指针可以指向任何地址空间,攻击者可以用缓冲区溢出的办法改写指针内容,指向自己准备的shell代码,当程序执行到调用函数指针的部分的时候,攻击者就取得了控制权。
C长跳转点:是一个C语言的非结构化跳转系统,它允许程序员设定一个跳转点,然后可以从任何函数内部直接跳入这个跳转点。这个功能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处理程序事故,跳转点可以指向任何地址,从而如果setjmp设定的跳转点被攻击者修改,当激活longjmp函数的时候,就会跳向攻击者设定的地址。
可以在一个PAM认证过程中使用多种认证模块,后面的认证过程的执行依赖于前面的认证模块结果,还可以随时加入新的模块。
PAM系统的配置文件,可分为/etc/pam.conf文件和/etc/pam.d/目录两种方式。
4.Linux的基本用户隔离和存取授权功能是用文件权限实现的,使用标准的UNIX文件权限体系:每个文件有一个属主用户和一个属主程序组,除此之外的用户都作为其它用户。每个文件存在三种存取权限:用户存取权限,组存取权限和其他用户的存取权限。
5.超级用户权限:权限体系有一个基本的例外,即超级用户root。超级用户就是uid=0的用户。只要设置其uid为0。。
6.suid机制:是在权限组中增加suid/sgid位,凡是suid位被置位的文件,当它被执行的时候,自动获得文件属主的uid,sgid被置位的话,自动获得文件属组的gid..不过实际上用sgid的很少,主要还是用suid,为了安全,尽量少用suid功能,并且定期检查系统上有没有来源不明的suid程序,特别是绝对不要写一个suid的shell脚本。超级用户和suid/sgid机制的存在,是UNIX/Linux体系设计上的一个弱点。
④PGP:基本思路:1.B和A各生成一对密匙.2.通过一个可信的机构,交换自己的公用密匙..3.如果B想要向A发送自己的信息先要用md5算法计算出整个信息的校验和..4.然后用自己的私用密匙加密这个校验和并且附加在整个信息后面…5.用A的公开密匙加密得到的全部数据,发送给A..6.而当A接收到这个数据的时候,先用自己的私用密匙解开密文,得到原文和加密后的校验和…7.再用B的公匙解密校验和…8最后重新计算校验和,判断信息是否被修改过。这个算法加密解密速度一般是很慢的… PGP采用一个折衷的办法:对信息加密采用的是一个名叫IDEAL的算法。
④SSH:是用来解决TELNET/FTP协议安全性的工具,支持两种协议:ssh和sftp
⑤SSH协议两个版本: ssh1和ssh2,两者的功能基本是一样的,不过算法不兼容。都提供两种级别的安全验证:第一种是基于口令的安全验证,也就是一个加密传输的telnet。所有传输的数据都会被加密,只要你给出用户名和口令,就可以连接到系统,其它方面也和telnet完全一样。第二种是基于密匙的安全验证。你需要准备一对密匙,如果你要连接到ssh服务器上,客户端软件就会向服务器发出请求,请求用你的密匙进行安全验证。服务器收到请求之后,先在你在该服务器的主目录下寻找你的公用密匙,然后把它和你发送过来的公用密匙进行比较。如果两个密匙一致,服务器就用公用密匙加密“质询”并把它发送给客户端软件。客户端软件收到“质询”之后就可以用你的私人密匙解密再把它发送给服务器。用这种方式不需要在网络上传送口令。无论如何,ssh保证了telnet命令的加密传输,除此之外,ssh还支持scp命令: scp 本地文件 远程账号@远程主机名。
⑥VPN:虚拟专用网,定义为通过一个公用网络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它在Internet的一些机器之间建立一个虚拟连接,从而这些机器看上去就像是处在一个独立的网络中,其他系统无法加入。虚拟专用网可以帮助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商业伙伴及供应商同公司的内部网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并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功能:加密数据;信息认证和身份认证;提供访问控制。
10.日志:
①定义:是对系统行为的记录。
②操作系统维护三个基本的日志:
A连接时间日志:(用来记录用户的登录信息,这是最基本的日志系统,管理员可以利用它来跟踪谁在什么时候进入了系统)。
B进程记账日志:(用来记录系统中执行的进程信息)。
C syslog日志:(并不由系统内核维护,而是由syslogd或者其它一些相关程序完成,它是各种程序对运行中发生的事件的描述)。
②LIDS:Linux入侵检测系统,并不是一个“入侵监测系统”,而是一个安全性补丁,它可以实现下列的功能:1.入侵防护(它可以对系统中重要的文件、进程和设备进行保护,保证这些对象不会被入侵者操纵);2.入侵检测(LIDS可以提供对于端口扫描的检测);3.入侵响应(当发现系统受到攻击之后,它可以将必要的信息记录到日志文件中).
①Shadow令的验证:1.系统记录用户的原始口令,并将其加密保存在系统中,口令原文则被丢弃2.当用户登录系统的时候,输入口令,系统用同样的加密算法将用户输入的口令转换成密文3.比较保存的密文和现在得到的密文,如果相同,允许用户登录系统。
②PAM身份认证体系:Linux系统从Sun引入了可插拔认证模块PAM系统。只有在程序编写时选择了PAM库支持的时候,才能使用PAM认证。
11.网络接口层
①网络接口/物理层的主要问题:这两层完成的任务是将数据转化成物理的网络帧并且在电气连接上传递。这两层的主要问题,在于具体的硬件特性。最主要的连接产品是以太网。以太网的结构非常简单:许多网络接口卡NIC被电缆和集线器连接在一起。当某一台机器准备发送数据的时候,它首先根据电缆电平判断一下当前是否有其它网卡在工作,如果没有,就开始发送一段数据,然后暂停一下,再重复上述操作。
7.存储空间安全:
①定义:指的是内存以及外存储设备的安全,包括越过文件系统直接访问裸设备的保护。
②内存安全性分两部分:一个是禁止内存中的重要数据被窥探到,另一个是保证进程不去执行非法指令,后者是很大一类攻击与保护技术的核心内容。
②基本的溢出攻击方式:
A堆栈溢出:最重要的缓冲区溢出攻击手段,它的思路是利用堆栈返回地址。堆栈是一段内存空间,一个程序执行的时候,内存可分成代码、数据段和堆栈段:代码段(内存低端)数据段堆栈段(内存高端)数据段存放着程序的静态数据,而动态数据则从堆栈中分配,分配过程是从低端到高端。函数使用的参数和返回地址则用堆栈高端存放。缓冲区是在堆栈底部,溢出程序只要溢出足够多的数据,就可以修改位于内存高端的堆栈返回地址,当函数返回的时候,就会跑到溢出者设定的返回点。假如那里放着执行shell命令的代码,攻击者就拿到了一个shell。如果这个进程是个root进程,攻击就成功了。?
2.C1/C2的要求
1.身份认证;2.系统的资源被归于便不同的所有者,对这些资源的访问必须验证用户权限;3.系统要对用户的行动进行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