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采购设备材料存在的风险与控制
物资设备采购及管理风险源
物资设备采购及管理风险源引言物资设备采购及管理是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发展。
然而,在物资设备采购及管理过程中存在各种潜在的风险源,这些风险源如不加以有效管理和控制,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本文将从采购环节和管理环节两方面,分析物资设备采购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一、采购环节风险源1. 供应商选定风险在物资设备采购过程中,供应商的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对供应商的选择不慎也许会导致以下风险: - 信誉风险:选择不具备良好信誉的供应商,可能面临供应商无法按时交货、产品质量不合格等问题。
- 财务风险:选择财务状况不稳定的供应商,可能会面临供应商破产或无法及时履行合同的风险。
- 合规风险:选择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供应商,可能会导致企业被处罚或面临法律诉讼。
应对措施:在供应商选择过程中,企业应充分考虑供应商的信誉、财务状况以及合规性。
可以通过调研、问卷调查、供应商审核等方式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选定的供应商具备良好的信誉和可靠的财务状况。
2. 采购合同风险采购合同是采购过程中的重要文件,合同对供应商和企业双方的权益都有保障作用。
然而,采购合同中存在以下风险: - 合同条款不明确:合同条款不明确可能导致争议的发生,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 合同履行风险:供应商未按合同约定时间履行合同义务,给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应对措施:在签订采购合同前,企业应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条款明确、合理,并充分考虑供应商的履约能力。
同时,采购合同中应确定明确的履约责任和违约责任,有利于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
二、管理环节风险源1. 设备管理风险物资设备的管理对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设备寿命有重要影响。
然而,不良的设备管理可能导致以下风险: - 设备故障风险:设备管理不到位可能导致设备故障率升高,影响生产正常进行。
- 设备维护风险:设备维护不及时或不规范可能导致设备寿命缩短,增加企业的维修成本。
采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采购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引言采购是企业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涉及到原材料、设备、办公用品等各方面的购买,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
然而,在实际的采购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采购流程不规范、供应商评估不及时等,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本文将从不同层面对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期提升企业的采购效能和绩效。
二、采购工作中的问题1. 采购流程不规范在一些企业中,采购流程往往存在不规范的现象。
比如,没有建立完善的采购合同管理制度,导致采购合同的签订和履行不规范;采购人员没有严格执行采购流程,出现随意选择供应商或擅自修改合同条款等行为。
2. 供应商评估不及时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是采购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然而,在实际的采购工作中,往往出现供应商评估不及时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企业没有建立健全的供应商评估制度,导致评估工作的滞后;另一方面,一些采购人员可能因为个人原因,忽视或拖延供应商的评估工作,给企业的采购活动带来一定的风险。
3. 质量监控不到位在采购工作中,质量监控是确保采购物品符合要求的重要环节。
然而,一些企业在质量监控方面存在不到位的问题。
例如,没有建立完善的验收制度,导致采购物品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采购人员对于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的了解不足,导致无法准确判断采购物品的质量是否达标。
4. 供应链管理不完善采购工作与供应链管理密切相关。
然而,在一些企业中,供应链管理不够完善,给采购工作带来诸多问题。
例如,没有建立供应商信息库,导致采购人员在选择供应商时缺乏有效的参考;供应商之间的协调与沟通不畅,影响了采购的效率和准确性。
5. 没有建立健全的采购数据分析体系采购数据的分析对于企业战略决策非常重要。
然而,一些企业在采购数据的分析方面存在问题。
一方面,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采购数据采集和存储系统,导致采购数据的获取工作困难;另一方面,企业没有专门的采购数据分析团队,导致采购数据无法得到科学的分析和利用。
企业采购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
企业采购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资源市场空间越来越大,而在全球企业的产品成本构成中,采购的原材料及零部件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随行业的不同而不同,平均水平在60%以上。
作为物流活动的起点,采购涵盖了从供应商到需求方之间的货物、技术、信息或服务流动的全过程。
而采购活动一旦出现风险,企业的生产、销售和资金周转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会使企业无法正常运作。
因此,对企业的采购风险管理与控制应深入到采购活动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采购风险管理措施一、企业采购面临的风险1、企业物资采购外因型风险(1)采购合同欺诈风险。
合同诈骗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有时很难与正常的合同纠纷相区别。
合同欺诈风险主要包括:以虚假的合同主体身份与企业订立合同;以伪造、假冒、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合同担保;接受合同当事人给付的货款、预付款、担保财产后逃之天天;签订空头合同,而供货方本身是“空壳公司”,将骗来的合同转手倒卖从中谋利;供应商设置的合同陷阱,如供应商无故终止合同、更改合同条款、违反合同规定等。
(2)采购价格风险。
由于供应商操纵投标环境,在投标前相互串通,有意抬高价格,使企业采购蒙价格受损失的风险。
而当企业认为价格合理的情况下进行批量采购时,该种物资将可能在不久之后跌价,从而引发采购风险。
(3)采购质量风险。
一方面由于供应商提供的物资质量不符合要求,而导致加工的产品未达到质量标准,给用户造成经济、技术、人身安全、企业声誉等方面的损害。
另一方面因采购的原材料质量有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整体质量、制造加工与交货期,降低企业信誉和产品竞争力。
(4)技术进步风险。
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贬值、无形损耗甚至被淘汰,造成已采购原材料的积压损失;或者由于某种原材料因技术进步而发生变化,导致原有原材料因质量不符合要求而不得不弃之。
采购物资由于新项目开发周期缩短,如计算机新型机不断出现,更新周期愈来愈短,刚刚购进了大批计算机设备,但因信息技术发展快,所采购的设备已经被淘汰或使用效率低下,造成技术进步而竞争力下降的局面。
企业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企业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企业物资采购供应管理是企业日常运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乎着企业的生产效率、成本控制和质量保证。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企业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往往存在着各种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运营。
本文将就企业物资采购供应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采购流程繁琐在一些企业中,采购流程繁琐,程序繁杂,导致采购周期较长。
需要经过层层审批、签订多份合同等,这不仅增加了管理成本,也降低了企业的采购效率。
2、采购成本不易控制一些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容易忽视成本控制,可能是因为没有专业的采购管理人员进行成本分析,也可能是因为缺乏对供应商的有效管理,导致采购成本居高不下。
3、供应商管理不善一些企业对供应商的选取、及时交付和质量保证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督,可能会导致供应商的资信问题、交付延误和产品质量不达标等。
4、采购风险较大在采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突发事件或市场变化,导致企业采购风险变大。
特别是在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的行业中,企业需要更好地应对采购风险。
5、信息不透明企业在采购过程中,可能会由于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而导致采购决策失误,影响企业的采购效率和成本控制。
二、对策企业需要对采购流程进行优化,简化流程、减少审批环节,提高采购效率。
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对采购流程进行优化,提高流程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力介入,提高采购效率。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机制,对采购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通过成本分析、对比等手段,找出成本管理的症结所在,以便找到解决的方法,从而控制好采购成本。
企业需要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建立稳定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大对供应商的监督管理力度,提高供应商交货质量,确保供应商品质量,减少供应商的风险。
企业应该加强采购风险的管控,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对采购风险进行评估和处理,降低采购风险带来的损失。
企业应该建立信息透明的采购体系,加强对市场信息、供应商信息等的搜集和分析,并及时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采购决策。
材料采购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8篇
材料采购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8篇篇1甲方(采购方):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供应方):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双方就材料采购事宜达成合作,为明确材料采购过程中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确保双方权益,特签订本协议。
一、风险识别与评估双方应充分认识到材料采购过程中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履约能力、材料质量、交货期限、价格波动等风险。
在合同签订前,双方应对供应商进行资信调查,评估其履约能力。
乙方应提供合法有效的证明文件,证明其具备签订合同的资质和条件。
二、合同条款明确与风险防范措施1. 材料规格与质量标准:(1)乙方应按照约定的规格和质量标准提供材料,并提供相应的质量保证文件。
(2)甲方有权对材料进行检验,如材料质量不符合约定,甲方有权拒绝接受并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
2. 交货期限与违约责任:(1)乙方应按照约定的交货期限准时交付材料,如因乙方原因导致延迟交货,乙方应承担违约责任。
(2)甲方应在约定的时间内进行验收,如甲方无故延迟验收,则视为已验收合格。
3. 价格与结算方式:(1)双方应明确材料的价格及调整方式,防止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2)结算方式应明确,可选择预付款、货到付款、验收合格后付款等方式,确保双方权益。
4. 保密条款:(1)双方应对涉及商业秘密的材料采购信息予以保密,未经对方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泄露。
(2)如因一方泄露商业秘密给对方造成损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风险控制措施1. 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应定期沟通,及时了解合同履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 乙方应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如质量检测报告、产地证明等,确保材料的质量与合法性。
3. 甲方有权对乙方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管,确保材料的生产符合约定。
4. 如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应及时沟通,协商解决。
四、争议解决与法律适用1. 本协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2. 如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提交仲裁机关进行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采购风险与防范措施
采购风险与防范措施1. 引言采购风险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日常的运营中,企业需要进行各种采购活动,包括原材料采购、设备采购、产品采购等。
然而,采购活动中存在各种风险,如果不加以防范和控制,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了解采购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2. 采购风险的分类在进行采购活动时,企业可能面临多种采购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采购风险分类:2.1 供应商风险供应商风险是指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存在的潜在风险。
可能的供应商风险包括供应商破产、供应商无法按时交货、供应商产品质量问题等。
2.2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企业在采购过程中面临的市场变化带来的风险。
市场风险可能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需求变化、货币汇率波动等。
2.3 法律合规风险法律合规风险是指企业在采购过程中未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带来的风险。
可能的法律合规风险包括违反反垄断法、违反质量标准法等。
3. 采购风险的防范措施为了降低采购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范措施:3.1 供应商风险的防范措施•与多个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以降低对单个供应商的依赖。
•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评估其财务状况、交货能力和产品质量等。
3.2 市场风险的防范措施•关注市场动态,了解原材料价格、市场需求等的变化趋势。
•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或者使用价格锁定机制,以减少价格波动的影响。
3.3 法律合规风险的防范措施•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采购活动符合法律要求。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采购活动的合规性。
4. 采购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采购风险管理对于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采购活动是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采购风险可能对企业的生产和运营产生严重的影响。
因此,企业应该注重采购风险的管理,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建立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并加强内部控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采购风险。
5. 结论采购风险是企业运营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但通过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可以降低采购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采购管理中的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
采购管理中的风险管理与应对措施在采购管理过程中,无论是企业采购原材料、设备或者服务,还是个人采购个人物品,都面临着一定的风险。
风险管理是为了识别、评估和应对这些风险,以便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对采购目标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采购管理中的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一、供应商风险在采购过程中,供应商可能存在破产、欺诈、产品质量不合格等风险。
针对这些风险,可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 供应商评估:采购前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评估其财务状况、声誉、业务能力等方面,来判断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多元化供应商:建立多个合作供应商,避免过度依赖某一家供应商。
这样可以在某个供应商遇到问题时,及时切换至其他供应商,保证采购活动的连续性。
3. 合同管理:制定完善的合同和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合同中可以设定供应商的违约责任和索赔机制,以保障采购方的权益。
二、价格波动风险采购过程中,市场价格的波动可能会对采购活动造成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风险,可采取以下措施:1. 市场调研:定期调研市场行情,了解所需产品的价格走势和供需情况。
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有助于合理制定采购计划。
2. 长期合同: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锁定一定时间内的价格。
这样可以降低价格波动的影响,确保采购成本的稳定性。
3. 价格谈判:灵活运用谈判技巧,争取到更为合理的价格。
在与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时,可通过增加采购量、延长付款周期等方式来获取更有利的价格。
三、物流运输风险在采购过程中,物流运输环节可能存在延误、损坏、丢失等风险。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可以采取以下应对措施:1. 物流合作伙伴选择: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专业能力的物流公司合作。
可以通过评估物流公司的运输能力、服务水平、投诉处理能力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2. 运输保险:购买合适的运输保险,以应对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失或事故。
保险可以对采购方在损失发生时进行赔付,减轻损失。
3. 跟踪管理:建立物流跟踪系统,实时监控货物的运输状况。
设备采购的注意事项及风险
设备采购的注意事项及风险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设备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
为了适应市场竞争,许多企业需要定期进行设备采购,以保持生产力和竞争力。
然而,设备采购并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重点探讨设备采购的注意事项及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需求分析及规划设备采购前的需求分析和规划是关键的一步。
企业需要明确自己的生产需求,考虑到生产规模、生产周期、技术要求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考虑设备的使用寿命、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要素,以确保采购到适合自己需求的设备。
1.1 确定采购目标在设备采购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采购的目标。
这包括设备种类、型号、数量、预算等方面。
通过设定明确的采购目标,有助于筛选合适的供应商和设备,提高采购效率。
1.2 考察供应商资质选择可靠的供应商是确保设备质量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包括注册资本、生产能力、技术实力等。
同时,还需了解供应商的信誉度和售后服务,以降低设备后续使用过程中的风险。
1.3 考虑技术更新与兼容性在设备采购中,技术更新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
企业需要了解当前市场上的最新技术和设备,选择能够满足未来生产需要的设备。
此外,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兼容性,确保采购设备与现有生产线或其他设备能够无缝衔接,避免成本浪费和生产延误。
二、合同签订及风险控制设备采购中,合同签订是确保权益的重要方式。
合同应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在发生争议时提供法律保障。
以下是一些风险控制的注意事项。
2.1 设备质量与性能合同应明确设备的质量要求和性能指标。
例如,规定设备的使用寿命、错误率、生产效率等。
同时,还应规定设备的维修和维护责任,确保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正常运转。
2.2 交货时间及验收标准合同中应规定设备的交货时间和验收标准。
交货时间的延迟可能导致生产计划延误,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
验收标准应明确设备的功能完好性、外观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设备符合预期。
材料采购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材料采购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材料采购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是企业进行采购活动时必须重视的方面之一。
以下是针对材料采购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1. 合同签订阶段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审查合同条款:在签订合同之前,必须对合同条款进行仔细审查,确保条款明确,合理且符合双方利益。
- 保持谨慎态度:不要冲动签署合同,应与对方协商磋商,尽量争取自己利益最大化。
- 法律意识:在签订合同前,应咨询律师或法务部门的意见,确保合同条款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2. 合同履行阶段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供应商绩效评估: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确保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和交货期符合合同要求。
- 进口材料的风险防范:对进口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合同品质符合要求,以避免因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
- 监控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密切监控供应商的生产和供货能力,确保供应商能按时交付所需的材料。
- 履约风险的防范:建立合同履行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合同履行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 合同变更管理:变更合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程序进行,避免合同变更导致的纠纷或争议。
3. 合同争议解决阶段的风险防范与控制:- 建立纠纷解决机制:合同中应明确纠纷解决的方式和程序,如调解、仲裁或法院诉讼等,以便在争议发生时能够迅速解决。
- 保留相关证据:相关争议发生时,应保留相关证据,如合同、付款凭证、交货凭证等,以便在争议解决时提供证据支持。
- 法律援助:在合同纠纷争议解决阶段,如有需要可以寻求法律援助,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材料采购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需要企业全面思考和预防。
通过建立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合同履行监督和控制,以及与供应商的沟通协调,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合同管理的风险,保证企业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
采购管理的风险控制与应急处理
采购管理的风险控制与应急处理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采购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采购管理涉及到企业的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风险控制等多个方面。
在采购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和应急处理是不可忽视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采购管理中的风险控制和应急处理的相关内容。
采购管理的风险控制风险识别和评估在采购管理中,首要任务是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估。
通过对采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常见的采购风险包括供应商经营风险、市场波动风险、质量风险、价格波动风险等。
对于不同的风险,需要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风险控制策略1.多元化供应商选择:为了降低供应商经营风险,企业应采取多元化的供应商选择策略。
通过建立供应商库,不断寻找新的供应商资源,可以降低企业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带来的风险。
2.签订合理的合同: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时,企业需要明确合同中的责任和义务,包括交付时间、质量标准、付款方式等。
这样一来,当供应商未能履行合同义务时,企业有法律依据进行索赔或解除合同。
3.建立风险监控机制:企业应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控机制,及时掌握供应链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可以通过建立预警系统、定期进行供应商评估等方式进行监控,在风险发生前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4.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可以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效率。
当出现问题时,可以更好地协商解决,减少风险的扩大和损失的发生。
5.加强内部管理:良好的内部管理是降低采购风险的重要保证。
企业应加强团队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风险意识。
同时,也要优化采购流程,防范潜在的风险。
采购管理的应急处理应急预案的制定在采购管理中,应急处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应急处理包括对各种突发事件做出及时的应对和处理,以减少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影响。
制定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
应急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流程、资源调配、信息发布等内容。
企业物资集中采购及其风险控制分析
企业物资集中采购及其风险控制分析一、企业物资集中采购概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采购管理在整个生产经营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而在企业采购管理中,采购经理们经常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压力。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合理的价格以及高质量的产品,是企业采购经理们长期以来一直需要面对的难题。
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物资集中采购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采购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和重视。
企业物资集中采购是指企业通过集中统一的方式,对所需的物资和服务进行统一采购,以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和保障质量的目的。
在这种采购模式下,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市场的整体优势,从而在供应商谈判、价格谈判和服务协商等方面获得更多的有利条件。
企业物资集中采购也能够降低采购过程中的行政成本、采购成本和检验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采购效益。
企业物资集中采购也并非没有风险。
在这一采购模式下,企业同样需要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挑战。
以下是企业物资集中采购可能面临的一些风险:1. 价格风险:企业物资集中采购过程中,价格波动是不可避免的。
由于市场的不稳定性以及供应商的不确定性,产品价格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波动,从而影响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经营利润。
2. 质量风险:企业物资集中采购中,由于采购产品种类繁多、供应商众多,存在一定的质量风险。
产品的质量问题可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甚至损害企业的声誉和利益。
3. 供应风险:供应商的延迟交货、供货能力不足或者突然中断供货等问题,都可能对企业的生产计划和运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4. 合规风险:在企业物资集中采购过程中,由于办公用品、设备、原材料等采购种类繁多,企业很容易面临合规问题,一旦出现合规风险,将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和形象。
5. 采购流程风险:企业物资集中采购所涉及的采购流程复杂,从采购计划、供应商选择、合同签订到物资验收等一系列过程都存在风险。
采购流程出现问题可能导致企业的采购计划无法实施,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原材料采购关键风险点和控制方法
原材料采购关键风险点和控制方法一、供应商选择与评估风险点:供应商选择不当,可能导致采购的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影响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控制方法: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对供应商的资质、业绩、质量保证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筛选合格供应商。
在采购过程中,要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和审核,确保供应商持续满足要求。
二、合同签订与执行风险点:合同条款不明确,可能导致执行过程中出现纠纷,影响采购的正常进行。
控制方法:在签订合同前,要对合同条款进行仔细审查,确保合同内容明确、具体、完整。
合同中应包括产品规格、质量要求、交货时间、付款方式等重要条款,以避免后期产生纠纷。
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要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协调,确保合同顺利执行。
三、质量控制与验收风险点: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可能导致生产出的产品不合格,影响企业声誉和经济效益。
控制方法: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制度,对采购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生产要求。
在验收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原材料的外观、尺寸、材质、性能等方面的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
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要及时进行处理,防止不合格品流入生产环节。
四、库存管理和预警风险点:库存过高或过低,可能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原材料的浪费。
控制方法:建立库存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库存计划,设定安全库存线。
在库存管理过程中,要定期对库存进行盘点和清理,确保库存数量准确无误。
同时,要建立库存预警机制,当库存量接近或低于安全库存线时,及时发出预警,以便及时补充库存。
五、物流运输过程中的风险管理风险点:物流运输过程中出现延误、损坏等情况,可能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原材料的质量。
控制方法:选择可靠的物流运输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在物流运输过程中,要加强货物的监管和保护措施,防止货物损坏或丢失。
同时,要合理安排运输计划和路线,确保货物按时到达目的地。
对于可能出现延误或损坏的情况,要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及时进行处理。
六、应对供应商违约风险的措施风险点:供应商违约可能导致生产中断或原材料供应不足,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
国有企业物资采购风险控制方法和制度
国有企业物资采购风险控制方法和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日常运营中的重要环节,物资采购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相关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物资采购工作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借助于各种工具,从不同环节分析采购风险的种类、影响因素等,并以此制定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同时还应根据职工的真实反馈,做出及时科学的调整,以便能切实提升物资采购风险控制工作的质量与效果,为国有企业获得稳定发展提供强大保障[1]。
一、物资采购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一)外部的风险因素一是自然灾害:国有企业日常运营中所涉及的物资种类相对较多、规模相对较大。
为了确保采购物资的安全性,相关人员需要采取较为安全、较为适宜的运输方式,以便能将意外事件出现的风险降到最低。
然而在运输过程中,存在较多的自然灾害,譬如,洪水淹没的道路、地震致使道路损坏等,此外,还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交通事故,这些情况的发生,都会对国有企业造成相对严重的影响。
二政策方面:不同国家与地区对于物资采购行业的管理标准与实施政策是不同的,这会提高物资采购工作的风险。
譬如,国家出于各种考虑而做出的宏观调控策略,会直接影响物资的价格。
受此影响,国有企业物资采购工作的购买成本、运输成本等都会有所提高。
譬如,部分地区出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考虑,对某种原材料的生产标准进行较为严格的管控,这可能会致使国有企业的采购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从而影响项目的正常运行。
三是市场方面:物资材料的市场价格,由于各种因素的存在,处于相对明显的变化中。
而媒体所发布的相应信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部分媒体甚至为了追求更高的利益,而时常发布一些虚假信息,以至于国有企业中的采购人员未能理性、正确地判断价格,这增加了采购的风险。
四是技术方面: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致使旧有的生产技术模式不能满足目前物资需求的不断变化。
若是国有企业所处采购的物资仍然利用旧有的生产方式完成生产目标,那么势必会被市场所淘汰。
故而,在物资采购中,相关人员应根据施工技术的更新情况,制定较为科学的采购计划,以便新技术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成为保障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2]。
企业采购设备材料存在的风险与控制
企业采购设备材料存在的风险与控制企业采购指的是以企业的日常生产和销售为目的而进行的购买各种物资的经济活动。
采购的物资通常主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设备、固定资产以及工程物资等,而企业采购也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本起点。
另外,在采购中物资的价格和质量、选择的供应商,订立的采购合同以及对物资的运送验收与库存管理等,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了企业的生存能力与持续发展的能力。
但是在实际采购中却蕴含着极大的采购风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企业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促进物资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物资采购的风险概述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为了满足日常的经营活动就会进行一定的物资采购,例如是购买工具、辅助性材料以及企业的主要材料等。
在采购中还要尽量的用低廉的价格来购买符合企业生产发展需要的物资。
但是在采购中还面临着采购风险,采购风险主要指得的是在实际物资采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例如是企业的采购不及时而使企业的现有物资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供应商由于产能下降而没有及时的供货或者是供应货物不符合企业的要求;采购人员的工作失误等,这些都会使企业的实际采购与预期的目标产生一定的差距。
因此在企业的物资采购过程中加强对采购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同时对企业的物资采购加强监督还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物资采购的风险类别企业物资采购的内部风险。
在企业的内部采购风险里,首先是计划采购风险。
在企业的采购中如果是采购的计划不够科学合理,就很容易造成供应短缺或者是物资积压。
另在,如果对市场行情没有一定准确的掌握而盲目的进货,也会造成财产损失风险。
其次是责任风险。
在企业的采购风险中企业很多时候都是由于人员原因引起的,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责任风险。
比如在签订合同时,企业的签约人员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心或者是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没有把好关,就很容易形成企业的合同纠纷,或者是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收受回扣、假公济私而使企业采购的物资价格高质量差。
设备采购流程中需注意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设备采购流程中需注意的风险与防范措施设备采购流程中需注意的风险与防范措施摘要:设备采购是每个企业都需要经历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风险。
为保证企业不会因此而遭受重大损失,本文提出了采购设备时需注意的风险与防范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了解市场行情、选择可靠的供应商、签定严格的合同、进行质量检验等,旨在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确保设备采购的顺利进行。
1. 为什么设备采购存在风险设备采购是企业经营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设备采购的范围和规模也越来越大,但随之而来的是采购过程中诸多的潜在风险。
这些风险包括:质量不过关、供应商无法履行货物交付义务、法律风险等。
因此,在设备采购之前,企业需要了解相关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规避。
2. 风险1:质量不过关在设备采购过程中,质量是企业关注的重点之一。
设备质量不过关会导致设备不能正常使用,甚至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生产安全事故,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然而,一些供应商为了追求利润,往往会放松对质量控制的要求,将次品偷梁换柱地销售给企业,因此企业在采购设备时一定要注意质量问题。
防范措施:在设备采购前,企业应先行了解设备的基本情况、质量控制体系、质量监测指标等细节,着重了解设备制造商的生产经验和成果展示。
同时,企业还需要选择具有较高声誉的供应商,供应商应提供产品质量的保证,遵守合同内容,承诺质量问题的售后服务。
3. 风险2:供应商无法履行货物交付义务在设备采购过程中,一些供应商存在无法履行货物交付义务的风险。
这种情况常常源于供应商资金链断裂、生产能力不足、人员管理混乱等问题,导致设备无法按预定日期到货,给企业带来生产中断等严重后果。
防范措施:企业在采购设备时,应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稳健资金实力的供应商。
对于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应详细规定货物交付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同时对货物的质量、数量、包装、运输等进行具体约束。
此外,企业还需建立供应商库,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规避风险。
材料采购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6篇
材料采购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与控制6篇第1篇示例:材料采购合同管理是企业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而材料采购合同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风险,如果不加以防范和控制,就可能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对于材料采购合同管理至关重要。
一、材料采购合同管理存在的风险1. 供应商信用风险。
不同的供应商信用状况不同,若选择信用不良的供应商,很可能导致无法按时交付货物或提供劣质产品。
2. 合同履行风险。
如供应商无法按时完成交货、提供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等,都会给企业带来交易风险。
3. 法律合规风险。
未能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可能面临合同无效、违约金纠纷等问题。
4. 价格波动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大,未能及时调整合同价格,可能导致企业成本增加或者亏损。
二、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1.供应商审查与选择。
建立健全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进行严格审查,选择信誉良好、实力雄厚的供应商进行合作,降低供应商信用风险。
2. 合同条款设计。
在编写合同条款时,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合同约定的条款要清晰明了,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以降低合同履行风险。
3. 合同风险评估。
在签订合同之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包括供应商的信用状况、市场行情、物流情况等,对合同可能存在的风险加以评估和控制。
4. 法律合规检查。
建立法律事务部门或者请律师参与合同起草和审查,确保合同内容合法合规,避免因违法条款导致的风险。
5. 价格波动处理。
对合同中的价格波动条款进行详细规定,如价格指数调整、议价机制等,以降低价格波动风险。
1. 加强信息共享。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供应商信息、原材料价格等,为合同制定提供依据。
2. 提高员工能力。
培训员工的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意识,提高员工对合同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3. 健全内部审批制度。
建立完善的合同审核和审批制度,严格审核合同内容,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4. 定期风险分析。
材料设备保障部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材料设备保障部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材料设备保障部是企业中重要的保障部门之一,主要负责企业原材料、设备、仓储等方面的管理工作。
在材料设备保障部的工作中,廉洁风险点较多,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防控这些风险点,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材料设备保障部的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一、材料设备采购方面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在材料设备保障部的工作中,采购环节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也是廉洁风险点最多的环节。
在采购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廉政风险点:1. 采购过程不透明,存在违规操作的风险。
2. 采购过程中,供应商与采购人员勾结,可能存在贪污受贿的风险。
为了防范以上风险点,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健全采购制度,明确采购规定,规范采购流程,确保采购程序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2. 严格审核供应商的资质,认真了解供应商信誉度与生产能力等情况,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管理,预防和杜绝不法的合作。
3. 开设采购审批程序,采取专人审批机制,严格限制审批授权,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准则,保持审批透明度,严防采购受污染。
二、仓储管理方面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企业的仓库是存放原材料、成品的重要场所,仓储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
在仓储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风险点:1. 仓储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资产虚报、盗窃、破坏等行为风险。
2. 仓储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实际库存与账面库存之间存在差异的风险。
为了防范以上风险点,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健全仓库管理制度,规定仓库管理的各项流程,并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严格规定仓库货物调入调出的手续,对仓库库存物资进行严格登记和核对。
2. 对出入库行为进行分类录入,及时核对和调整仓库实际库存与账面库存之间的差异;对仓库库存进行定期盘点,特别是对价值较高的物品,进行单独管理和核对。
三、设备管理方面的风险点及防控措施设备管理是材料设备保障部门的主要职责之一,设备管理的好坏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
在设备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风险点:1. 在设备采购和维修方面,可能存在相关人员和供应商之间的串通,存在利益输送的风险。
采购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
采购风险识别及控制措施一、引言在现代企业经营过程中,采购作为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企业的运营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采购活动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如供应商资质不合格、物流配送延误、原材料价格波动等,这些风险可能对企业的生产运营和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识别和控制采购风险是企业保证采购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
二、采购风险的识别1.供应商风险:采购过程中,供应商的信用状况和经营能力是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识别供应商风险的关键是评估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
可以通过检查供应商的营业执照、财务报表、客户评价等方式来评估供应商的信用状况,以及供应商的生产能力、交货能力等。
2.市场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是采购活动中常见的风险之一。
市场行情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进而影响企业的成本和利润。
为了识别市场波动风险,企业可以通过跟踪市场价格指数、与不同供应商进行比较、建立定期采购计划等方式来降低市场波动风险。
3.物流配送风险:及时的物流配送是采购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延误、损坏或丢失的物流配送可能导致生产线中断、订单延迟等问题。
为了识别物流配送风险,企业可以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评估供应商的物流能力、配送准时率等指标。
此外,企业还可以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物流配送的责任和义务。
三、采购风险的控制措施1.供应商风险的控制:为了降低供应商风险,企业可以建立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控。
同时,企业可以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供应商按时交货和提供合格的产品或服务。
2.市场波动风险的控制:为了应对市场波动风险,企业可以建立多元化的供应链网络,与多个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以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性。
此外,企业还可以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同,锁定原材料价格,避免价格波动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3.物流配送风险的控制:为了控制物流配送风险,企业可以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沟通渠道,及时获取物流信息,确保物流配送的准时性。
物资采购环节常见内控风险与应对措施.docx
物资采购环节常见内控风险与应对措施物资采购环节内部控制分析1.存在问题(1)采购计划不恰当物资采购过程中,企业物资采购人员未能制定合理、恰当的采购计划和方案,就会导致采购环节过于随意,出现盲目采购现象。
部分物资采购人员,由于对“先利库后采购“原则认识不足,就会在物资采购过程中,造成企业物资库存超储问题,或者相应的物资采购量难以满足企业生产需求,进而占用企业现金流,提高了企业经营风险。
(2)管理者内部控制意识不足国资委联合财政部所颁发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文件中,对内控规范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但部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相关管理者缺乏内部控制意识,未能充分认识到内控制度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在企业实际生产与发展中,难以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相应的内控制度形式化问题较为严重,缺乏正确的内控管理理念,使得企业物资采购环节难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化管理,采购人员的素质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进而导致企业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徇私舞弊现象,采购人员存在行为不端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经营风险。
(3)供应商选择不合理一部分企业在物资供应商选择过程中,往往缺乏一个准确、合理的选择标准,往往只检查供应商的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过于看重供应商是否能够提供企业生产所需的物资,对供应商的发展规模与经营情况不够重视,缺乏对供应商长期合作能力以及物流运输能力的了解,在物资供应商的选择中未能明确规定,缺少对供应商的资信评估分析工作,使得企业物资采购过程中,所选择的供应商往往是一些小规模厂家,相应的物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且采购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企业经营发展。
(4)物资采购招标不合规企业在进行大宗物资采购过程中,往往要采取招标采购方式,部分企业会通过生产急需等借口,避开招标采购,采取议标采购方式。
此外,有些企业为了获取相关利益,会以自由竞争为借口,在物资采购招标过程中,让资质不全的投标人借用其他企业资质或名义参与物资招投标,进而导致串标、围标等问题的发生,严重扰乱物资采购招标秩序,降低企业信誉,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同时也会导致企业生产制造安全隐患问题的增加。
采购决策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
采购决策中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在商业世界中,采购决策是每个企业都不可避免的一项重要任务。
无论是采购原材料、设备还是服务,都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决策过程。
然而,采购决策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控制,企业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损失。
首先,风险评估是采购决策中的关键一环。
在进行采购决策之前,企业需要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供应商的信用状况、产品质量、交货时间以及价格波动等方面。
通过评估这些风险,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采购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例如,如果供应商的信用状况不佳,企业可以选择与其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或者寻找其他可靠的供应商。
其次,风险控制是采购决策中的关键一环。
一旦评估出潜在的风险,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的影响。
这包括与供应商进行合同谈判,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来确保供应商的履约情况。
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多元化采购渠道来降低风险。
通过与多个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企业可以在一个供应商无法满足需求时,快速切换到其他供应商,以确保生产和运营的连续性。
除了供应商相关的风险评估和控制,企业还需要考虑其他潜在的风险。
例如,市场风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进行采购决策时,企业需要对市场的变化进行预测和评估。
如果市场需求下降,企业采购的产品可能无法销售出去,导致库存积压和损失。
因此,企业需要灵活调整采购计划,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来决定采购数量和时间。
此外,技术风险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
在采购决策过程中,企业需要评估产品的技术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
如果采购的产品技术过时,企业可能需要在短时间内再次采购新产品,增加了成本和风险。
因此,企业需要与供应商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产品的技术规格和未来的升级计划,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
最后,企业在采购决策中还需要考虑法律和合规风险。
在进行采购活动时,企业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采购设备材料存在的风险与控制
企业采购指的是以企业的日常生产和销售为目的而进行的购买各种物资的经济活动。
采购的物资通常主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设备、固定资产以及工程物资等,而企业采购也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最基本起点。
另外,在采购中物资的价格和质量、选择的供应商,订立的采购合同以及对物资的运送验收与库存管理等,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了企业的生存能力与持续发展的能力。
但是在实际采购中却蕴含着极大的采购风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企业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促进物资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物资采购的风险概述
在企业的发展中,企业为了满足日常的经营活动就会进行一定的物资采购,例如是购买工具、辅助性材料以及企业的主要材料等。
在采购中还要尽量的用低廉的价格来购买符合企业生产发展需要的物资。
但是在采购中还面临着采购风险,采购风险主要指得的是在实际物资采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例如是企业的采购不及时而使企业的现有物资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供应商由于产能下降而没有及时的供货或者是供应货物不符合企业的要求;采购人员的工作失误等,这些都会使企业的实际采购与预期的目标产生一定的差距。
因此在企业的物资采购过程中加强对采购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生产质量,同时对企业的物资采购加强监督还有利于提高企
业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物资采购的风险类别
企业物资采购的内部风险。
在企业的内部采购风险里,首先是计划采购风险。
在企业的采购中如果是采购的计划不够科学合理,就很容易造成供应短缺或者是物资积压。
另在,如果对市场行情没有一定准确的掌握而盲目的进货,也会造成财产损失风险。
其次是责任风险。
在企业的采购风险中企业很多时候都是由于人员原因引起的,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责任风险。
比如在签订合同时,企业的签约人员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心或者是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没有把好关,就很容易形成企业的合同纠纷,或者是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收受回扣、假公济私而使企业采购的物资价格高质量差。
另外,在合同管理中如果日常管理比较混乱,也会形成合同的纠纷风险。
第三是企业物资的存量风险。
在企业的采购中,如果采购工作不能及时的供应企业的需要,企业的生产中断就会形成损失风险。
如果采购的物资过多,在企业中造成积压,就会使企业的大量资金被占用在库存之中,从而使企业的资金失去利润机会,形成企业的存储消耗风险。
最后是企业的验收风险。
在企业验收物资的时候,如果相关的人员没有认真的履行验收职责,就很容易造成物资的缺斤少两,而在物资的质量上也容易造成参差不齐,甚至在物资的品种和规格上也会出现不符合要求的现象,这样都会给企业的物资管理造成潜在的风险。
企业物资采购的外部风险。
在企业物资采购的外部风险中,
首先是供应商的风险。
供应商由于自身进货不及时或者是出现了产能不足、停产的情况,都会给企业造成不能及时供货的风险。
另外,在市场中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也会给企业的物资采购造成风险。
其次是环境保护与技术进步产生的风险。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由于科技的进步和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就会造成已经采购到的物资由于不符合要求而不能使用,从而造成企业物资价值的无形损耗,甚至是淘汰损失。
第三是合同的欺诈风险。
在实际中,合同欺诈指的是通过订立合同,来非法的占取物资,同时利用隐瞒真相或者是虚构实施的方法来骗取公私财物。
在企业采购中,如果供应商去伪造合同,并且还采用虚假担保、虚假广告、虚构主体、盗用与假冒名义以及货物引诱等手段来与企业签订合同,都会使企业的采购因陷入错误的认识而形成损失。
最后是其他的意外风险。
这主要指的是在企业进行物资采购时由于国家的经济政策、突发事件以及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的一些风险。
三、基于风险控制下企业的物资采购
对进行集中采购。
在对物资采购时,进行集中采购可以使企业分散的权利集中起来,也使得企业隐蔽的权利实现显性化。
对企业的物资采购进行统一的集中管理,还有利于充分的发挥专业化的优势。
另外,对物资进行集中采购还有利于对其采购过程进行监控,这样就可以在企业买方市场前提下来发挥出批量的优势,同时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来防范风险。
合理的选择采购方式,确定采购价格。
企业的物资采购部门都在追求物资最优的性价比,可以用低廉的价格来采购企业需要的物资,因此在采购过程中就需要健全采购的定价机制,可以采取询比价采购、招标采购、动态的竞价采购以及协议采购等方式,来合理的确定材料的采购价格。
另外,采购部门还需要选聘质量、环保、安全、经济、技术等专业人员来参与到对材料的谈判和质量把关上。
并且还要对企业重要物资的构成与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来进行分析,建立起物资采购价格的数据库,还要定期的水重要物资的市场价格走向和供求趋势进行分析。
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加强对人员的职业培训。
在企业的采购过程中,要完善采购的信息公开与程序公开,避免采购活动的暗箱操作,使采购的程序更加规范和透明。
同时,企业还要建立起严格的物资授权审批制度,并且还要明确各审批人员的业务授权与批准的程序、权限和责任。
另外,企业需要加强对采购人员的职业培训,加强对其的教育培训与道德教育,并且增加其采购观念。
采购人员的采购职责还要明确,不能出现岗位分离的情况,人员之间可以相互制约、监督。
加强对采购合同的管理,尽量避免合同纠纷。
在采购中,企业还需要对物资采购合同加强管理,并且明确企业物资采购的主办部门、审查部门、管理部门以及会审部门等。
针对企业的采购合同,还要明确相关的签署审批的权限。
在采购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合理的制定审批权限,并且要严禁合同的越权审批。
而在签署
合同时,还需要对签约人相关的资格进行检查,直接签署合同人员必须是企业的授权代理人或者是法定代表人,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就需要对签署人的法定代表身份的证明和营业执照的复印件以及有明确授权关系的授权委托书等进行严格的审查。
在签订合同之后,企业的合同主办部门还要根据采购合同的条款要求对合同进行及时的跟踪和反馈,及时的发现出现的异常情况,并和企业的法律部门共同研究,采取必要的措施。
另外,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合同的转让、变更、解除的审批程序以及合同纠纷的解决办法。
加强对物资采购的验收管理,预防物资的质量风险。
物资验收指的是企业对采购的物资进行的检验接收工作,以保证物资符合合同的有关规定或者是符合产品的质量要求。
因此在验收物资时首先要确定采购物资的验收程序,并结合物资的特性来确定物资的目录,在物资出具相关的资料检验报告后才能入库。
另外,合同的验收人员还需要根据采购合同与质监部门相应的检验证明,来重点采购合同以及发票等原始的数据和采购物资的规格型号、质量以及数量是否一致,在物资验收合格之后,还要填写入库凭证,并且对物资加盖“收讫章”来登记实物入账。
在验收物资时如果牵涉到新型、技术性强或者是特殊物资的,还要在验收前进行专业的测试,或者是根据实际情况委托那些具有检验资质的机构来协助验收工作。
在验收时如果发现有异常情况,例如是大额的超采购合同物资、毁损物资、超出采购预算的物资等,企业的验收人员或验收机构还要及时给企业的管理部门进行汇报,企业的有关部门就要及时的查明原因并做出相应
的处理。
如果是采购不合格的物资,企业的采购部门还要根据检验的结果来办理索赔、脱货或者是让步接收等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市场复杂多变的情况,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在采购物资时就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并且建立起严格的物资采购机构,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等,在市场竞争下有效的预防风险,并尽量的降低采购成本,保证物资的质量,促进企业在发展中不断的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严冬。
企业物资采购风险及其管理规范[J].当代经济(17):
2.曹旭。
企业防范物资采购风险略论[J].现代经济信息(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