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社会超市购物教案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超市购物》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超市购物》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559345bcaaedd3382c4d31c.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超市购物》含反思中班教案《超市购物》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形成自己解决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正确态度,认识超市购物环境,学习与掌握超市购物的相关知识和行为规范,初步形成对5以内数字的理解及运用,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超市购物》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 认识超市购物环境,学习与掌握超市购物的相关知识和行为规范。
2. 形成自己解决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正确态度。
3. 初步形成对5以内数字的理解及运用。
4. 培养责任感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5.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6.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课件、超市物品、门、电脑、桌子、购物篮活动过程:一、演示电脑课件,逛超市过程的乐趣。
1.出示图片,教师:你们瞧,这是哪儿?对,超市。
2.教师:你们逛过超市吗?在超市里你们看到了什么?3.教师:你们看到了……他们是随便摆放的吗?恩,他们放的很整齐。
(1)出示食品的图片。
教师:瞧!这是什么?这是吃的,所有能吃的东西叫什么?总结:这些能吃东西叫做食品。
(2)出示生活用品图片。
教师:你看,这里有些什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东西,他们叫做生活用品,那生活用品还有什么呢?对,刚才你们说的()都是生活用品。
(3)出示玩具图片。
教师:看,这些都是什么?总结:对了,是我们最喜欢的玩具。
总结:超市里有食品,有玩具,有生活用品。
他们按照一定的用途分类摆放整齐,很有秩序,方便人们购物。
二、摆放商品1. 教师:今天我要开一个大超市,你看:这是我的食品区、这是生活用品区、这是玩具区。
2.(1)教师出示食品、生活用品、玩具,教师:我的超市新到了一批货物,瞧!这该摆哪儿呢?请幼儿摆放。
“他们都摆对了吗?”(2)请小朋友摆放物品。
教师:好的,那我这儿人手不够,请你们来帮忙。
把物品分类摆放整齐。
(3)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摆好了吗?(好了)现在我请几位经理来检查一下,摆对了吗?教师总结:你们真棒,货物都摆整齐了,我的超市开业了。
中班社会优秀教案及反思《超市》详案
![中班社会优秀教案及反思《超市》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74384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e9.png)
中班社会优秀教案及反思《超市》详案教案标题:超市教案目标:1. 了解超市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方式。
2. 认识超市中各种商品,并了解其功能和用途。
3.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观察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
4.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购物技能。
教学重点:1. 了解超市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方式。
2. 认识超市中各种商品,并了解其功能和用途。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购物技能。
2.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具准备:1. 图书《超市》2. 各种超市商品的图片3. 各种购买食品的小纸袋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准备一张超市的示意图,让学生观察图上的不同区域和商品位置。
2. 与学生一起讨论超市是什么地方,大家平时去超市是为了什么。
讲解活动:1. 向学生介绍超市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方式,可以借助图书《超市》进行讲解。
2. 根据图书内容,让学生了解超市中的不同区域和功能,例如食品区、生鲜区、服装区等。
3. 通过展示各种商品的图片,让学生认识不同的商品,并了解它们的功能和用途。
4. 进一步讨论超市中商品的价格和购买方式,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商品的价格是有差异的,并引导他们思考购物时要如何选择商品。
操作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给一些购买食品的小纸袋。
2. 告诉学生他们要去超市购买食品,并让他们一起商讨要购买哪些食品。
3.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前往“超市”购买食品,并记下购买的物品和价格。
4. 学生购买完毕后,回到教室,与其他小组分享他们购买的物品和总共花费的金额。
总结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超市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方式有了初步了解,认识了超市中的不同商品,并了解了购物时要考虑价格和用途等因素。
2. 学生表现如何?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操作活动,表现出良好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在购物活动中,可以加入一些计算和找零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其他建议:可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一家超市,亲身体验购物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超市的了解。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小超市》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小超市》含反思(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4e037ad2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ee.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小超市》含反思(通用)幼儿园中班教学方案《小小超市》带反思中班教学方案《小小超市》反映了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使孩子们可以加深对数字的理解,提高孩子的社交力量,让孩子知道如何工作并获得多做一些工作,引导孩子们活跃起来和物质。
要互动并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请查看具有反思性教学方案的幼儿园中型《小小超市》。
活动目标1.提高孩子的社交力量;2.加深对数字的理解;3,让孩子知道如何工作,多做些工作。
4.指导幼儿乐观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育孩子在手术时教育的习惯。
主要困难教学重点让孩子们知道还要做更多的工作。
教学困难使用名片纸券学习加减法。
活动预备预备活动所需的物品餐桌,各种水果或小吃,小篮子,用纸板制成的数字凭证,抹布等。
活动程序老师首先将各种水果和零食放在篮子里,放在桌子上,然后在桌子上粘贴某家超市的文字。
老师首先给每个孩子分发了一张2元的卡片。
孩子们可以使用这两个。
元钱去超市买了你喜爱的东西。
花完钱后,您可以去劳动区工作,例如擦桌子,擦椅子等。
每次擦拭一件物品,您将获得两元的补偿,更多的工作以及更多。
超市的价格是一到十元,孩子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力量购买。
在这里,老师的角色是业务员。
当孩子过来时,老师会问你要买什么?然后进行对话沟通,并找到一张钱卡(这可以是数学教学)。
活动将在大约20分钟后结束。
一些孩子的劳动酬劳更高,因此老师将注册并等待下一个大事。
参与这项活动的孩子们特别喜爱并乐观参与这项活动,从而使他们增加了学习的爱好和热忱。
教学反思通过儿童与老师之间的买卖活动,增加了老师与儿童之间以及儿童与儿童之间的互动,感情和沟通;通过购买和赎回,孩子可以了解数字的加法和减法。
让孩子们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做正确的事,这样他们就可以理解,全部的收获都可以通过他们的努力获得。
假如我下次要参与这个活动班,我想把这个小超市扩大到电影院,美容院等等。
这将增加儿童活动的活动性和颜色,其次,将扩大儿童工作的范围。
中班社会教案超市真方便
![中班社会教案超市真方便](https://img.taocdn.com/s3/m/dbcf418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8.png)
中班社会教案超市真方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围绕“超市真方便”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引导学生认识超市的基本构成、货品分类、购物流程等,使幼儿了解超市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其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超市的基本构成和功能,认识到超市为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 培养幼儿在超市购物的自理能力,学会简单的商品比较和选择。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公共场合的礼貌行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超市的基本构成、货品分类和购物流程。
难点:培养幼儿在超市购物的自理能力,以及在公共场合的礼貌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超市图片、货品分类卡片、购物清单、购物车模型。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出示超市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超市的外观和功能。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和家人去超市购物的经历。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货品分类卡片,讲解超市商品的分类及特点。
演示购物清单的制作,让幼儿学会按照清单购物。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超市购物场景,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购物流程。
引导幼儿在游戏中注意礼貌用语和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
4. 小结与讨论(5分钟)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
5. 课堂延伸(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用彩笔、画纸等学具制作超市购物清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超市的构成:货架、收银台、购物车、商品等。
2. 货品分类:食品、日用品、玩具、文具等。
3. 购物流程:挑选商品、比较价格、排队结账、礼貌道谢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一幅自己和家人在超市购物的场景,并标注出超市的各个部分和购物流程。
2. 答案:幼儿根据课堂所学,发挥想象力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提高其自信心。
幼儿园中班游戏公开课教案《逛超市》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游戏公开课教案《逛超市》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90cac5f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1e.png)
幼儿园中班游戏公开课教案《逛超市》含反思下面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游戏公开课教案《逛超市》含反思(共含12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幼儿园中班区角游戏教案《逛超市》含反思幼儿园中班区角游戏教案《逛超市》含反思活动设计背景我们班上的小朋友大部分是边远农村的孩子,没有见过大超市,更加没有去逛过超市,对于大型超市的认识还不清楚。
活动目标1、了解大型超市。
2、知道在大型超市里该如何购物。
3、自己能够独立的完成在超市购物的全过程。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小朋友了解超市的布局,购物的流程。
教学的难点就是让小朋友说出想要买的东西,并能独立完成在超市购物的过程。
活动准备主要是要设计一个区角,布置一个像超市一样的地方,并分好区域(如水果区、海鲜区、糕点区、零食区等)并收集一些各区代表性的东西,最后在出口设置一个收银台。
活动过程1、先以聊天的形式进入,问一问小朋友哪些去逛过大超市的,说说在大超市里都看到了什么。
2、小朋友们看老师也开了一个超市,你们看看,然后告诉老师在老师的超市里面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3、让小朋友来老师的超市购物,想好要买什么,买的东西应该在哪个区才能买到,如果遇到要买的东西不知道在哪里买该如何向超市工作人员询问,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最后在出口的时候一起付款。
4、让小朋友分组自由的在超市购物,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流。
5、最后让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购物成果。
教学反思对于这个逛超市的区角活动主要创设相应的学习与游戏环境,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有效回应与推动,弥补了集体教学活动的缺陷,给更多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对幼儿来说,这一开放自主的活动形式,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也使幼儿与他人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显现出很强的兴趣,但是幼儿的随意性比较强,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
幼儿园模拟生活《超市购物》教案全面解析
![幼儿园模拟生活《超市购物》教案全面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830f2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e.png)
幼儿园模拟生活《超市购物》教案全面解析教案:幼儿园模拟生活《超市购物》一、教学目标:1.了解超市是购买日常用品和食品的地方。
2.学习购物时应该如何选择商品。
3.通过模拟购物活动,培养幼儿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了解超市的功能和商品种类。
2.学习购物时的基本礼仪和常见商品的名称。
3.模拟购物环节:选择商品,付款等。
三、教学准备:1.超市场景布置:搭建一个简单的超市环境,可以有一些货架展示商品。
2.商品道具:准备一些常见的食品和日常用品道具,如面包、水果、洗发水、牙刷等。
3.适当数量的假钞和购物篮。
四、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通过与幼儿交流,询问他们是如何购买日常用品和食品的。
引导幼儿谈论超市,了解超市是购物的地方,并向幼儿介绍超市的功能和商品种类。
2.学习购物礼仪和商品名称:通过显示器、图片或实物,教授一些常见商品的名称,同时告诉幼儿在购物时应该保持的基本礼仪,如勿乱拿乱放商品,购买前检查食品保质期等。
3.模拟购物环节:a)角色分配:指定一些幼儿扮演超市售货员,其他幼儿扮演顾客。
b)介绍商品:售货员向顾客介绍超市中的商品,并告诉他们每个商品的价格。
c)选择商品:顾客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需要购买的商品。
d)付款过程:顾客拿着商品去付款,售货员接受付款并找零。
e)完成购物:顾客完成购物后,整理好商品并离开超市。
4.教师引导回顾:通过回顾整个购物过程,让幼儿总结和分享他们在购物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
五、教学延伸:1.扩展游戏:让幼儿自己设计一份超市购物清单,然后扮演售货员为其他幼儿提供服务。
2.制作资料:让幼儿制作一份超市购物小册子,包括常见商品的图片和名称,帮助他们记忆和学习。
六、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模拟购物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够按照购物礼仪行为和选择商品。
2.听取幼儿的回顾和分享,看他们对购物过程的理解和体会。
七、教学反思:1.教学准备充分: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教学道具和场景,确保模拟购物环节的顺利进行。
超市购物教案及教学反思
![超市购物教案及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5c945a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9e.png)
超市购物教案及教学反思超市购物教案及教学反思1活动目标:1、能细致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2、正确判断并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手偶、不同花纹的(帽子、裙子、水杯)、幼儿购物单活动重点:分辨相似图案之间的差异。
活动难点: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出示老爷爷手偶导入活动二、基本部分1、为爷爷买帽子。
请幼儿找出到爷爷的购物单卡片,提问"爷爷想要买什么?"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游戏图上的4条帽子。
"观察四顶帽子哪里―样,哪里不一样?"3)师:"爷爷想要买的帽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
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一模一样的帽子?"4)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购买的帽子的特征2、为奶奶买杯子。
1)师:请幼儿找到奶奶的卡片,提问"奶奶想要买什么?"2)师:"游戏图里购物架上的4个杯子―样吗?仔细观察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3)师:"奶奶想要买的杯子是怎样的`?"请幼儿找出。
并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的?"4)教师和幼儿一起总结购买的杯子特点3、逛超市1)为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买东西。
教师出示购物清单,让幼儿了解购物单的使用方法。
2)教师介绍超市,讲述物品的摆放,幼儿根据购物单的要求购买商品,引导幼儿自管观察,找出一模一样的物品来。
3)引导幼儿回座位将物品匹配好,再次观察是否一模一样。
4)同伴之间互相查看。
三、结束部分喜羊羊、美羊羊和懒羊羊很感谢小朋友们为他们购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为了表示感谢,他们邀请你们到羊村里做客,邀请你们跳舞~活动反思:本活动选用了幼儿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创设了去超市购物的游戏情境,帮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老师购物,整个活动的安排自然紧凑,活动一开始,孩子就进入角色,激起了愉快情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逛超市》
![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逛超市》](https://img.taocdn.com/s3/m/c3c5081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0.png)
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逛超市》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能够认识超市是什么地方,了解超市的功能和作用。
–了解超市里常见的食品和日用品。
2.情感目标:–培养孩子对超市的好奇心和兴趣,感受超市购物的乐趣。
–培养孩子独立购物的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玩具模拟购物篮、食品及日用品的图片、超市道具模型等。
2.教材准备:故事书《小熊买菜》、相关图片及视频资源。
3.教师准备:熟悉超市购物流程,能够引导学生开展购物游戏。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入门环节–通过教师介绍,让学生了解超市是什么地方,有什么功能。
2.示例活动–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购物游戏,让学生体验超市购物的过程。
3.教学重点–认识超市里常见的食品和日用品,区分它们的种类和用途。
4.结束环节–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购物游戏的过程。
第二课时1.入门环节–复习上节课内容,让学生回想超市购物的过程。
2.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模拟逛超市,每组选择一个“家庭主妇”和一个“小孩”,进行购物游戏。
3.教学拓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模拟购物的体会和感受。
4.结束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游戏体验,总结超市购物的注意事项和规则。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认识超市是什么地方,了解超市购物的基本流程和规则。
在购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但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安全和文明购物的观念,以及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以上是对年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逛超市》的详细文档,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创意幼教】最新幼儿园中班教案《超市真方便》(四篇)
![【创意幼教】最新幼儿园中班教案《超市真方便》(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4fbe99524de518974b7d14.png)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教案《超市真方便》(四篇)目录:
幼儿园中班教案《超市真方便》一
幼儿园中班教案《路灯》含反思二
幼儿园中班教案《跳圈圈》含反思三
幼儿园中班教案《跳房子》四
- 1 -
幼儿园中班教案《超市真方便》一
中班教案《超市真方便》适用于中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尝试购物,并尝试解决在购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了解超市里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知道超市与人们的密切关系,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超市真方便》教案吧。
活动目标:
1、了解超市里的物品是分类摆放的,知道超市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2、尝试购物,并尝试解决在购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幼儿有去超市购物的经验。
教师事先与附近的超市取得联系,商量好参观购物事宜。
2、幼儿用书:《超市真方便》。
3、把摆放整齐的物品以及各类别标志拍成照片。
4、每个幼儿准备2~5元零钱。
活动过程:
一、引出超市。
师:我要买一袋盐,可以去哪里买?
你去过哪些超市,它们叫什么名字?超市里有些什么?
指导幼儿看幼儿用书《超市真方便》。
二、了解商品的分类。
师:怎样在超市里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2 / 9。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超市购物乐》教案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超市购物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89a923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c.png)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超市购物乐》教案活动名称:《快乐超市购物日》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超市的功能与结构,知道超市里的物品分类及标签的作用。
2. 社会性目标:培养幼儿遵守公共规则,学会排队等待、付款交换等基本社会交往礼仪。
3. 实践操作目标:通过模拟购物过程,锻炼幼儿数学认知能力(数物对应、金额计算)及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1. 环境创设:模拟超市环境,包括收银台、货架、商品标签、购物篮/车等。
2. 材料准备:各类实物模型或图片代表的商品,自制货币(纸币或代币),价格标签。
3. 角色分配:部分幼儿扮演超市工作人员,负责理货、结账等。
活动流程:一、导入环节(10分钟)1. 教师通过故事或实地参观照片引入超市主题,讲解超市的功能和内部布局。
2. 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超市里有哪些区域,比如食品区、日用品区等,以及商品如何摆放和标价。
二、实践活动(30分钟)1. 分组活动:幼儿自由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有顾客和超市工作人员角色。
2. 选购商品:顾客拿到购物清单和一定数量的“钱”,按照清单上的需求去各个货架选取商品,并对照价格标签确认商品价格。
3. 结账付款:顾客来到收银台排队结账,学习正确使用货币,并练习找零。
三、分享总结(10分钟)1. 购物分享: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购物经历,包括购买了什么商品、如何决定购买、怎样付款等。
2. 规则意识强化:讨论在购物过程中应当遵守哪些公共规则,如不乱拿乱放、有序排队、礼貌待人等。
四、延伸活动(5分钟)1. 角色互换:组织幼儿轮流扮演顾客和工作人员,体验不同角色的工作内容和责任。
2. 家庭联动:建议家长周末带孩子一同去真实的超市购物,让孩子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实践学到的购物知识和礼仪。
活动后续:1. 可定期开展类似活动,增加商品种类和复杂度,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结合幼儿兴趣,增设虚拟或现实情境中的买卖游戏,加深幼儿对货币、交易概念的理解。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逛超市》文明购物社会领域活动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逛超市》文明购物社会领域活动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fd9874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2.png)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逛超市》文明购物社会领域活动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让孩子了解购物的一般流程,了解购物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培养孩子的社会生活技能;2.培养孩子良好的消费习惯和文明的购物行为;3.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孩子的互助互爱精神;4.丰富孩子的语言、认知、情感体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教学准备1.商店玩具和食品模型;2.毛绒玩具(小狗、小猫、小鸟);3.购物袋。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让孩子们一起唱一首歌《买东西》,并让孩子们脑海中回想一下上次和家长一起购物时的情景,分享一下。
2. 活动设计1.首先,教师要给孩子们介绍超市的一般内容和布局,让孩子们了解超市的基本概念。
2.老师分别给孩子们发放购物袋和毛绒玩具,各自负责一个区域。
3.教师在现场设置购物清单,如:一箱纯牛奶、两把苹果、一袋薯片、一瓶果汁等。
4.孩子们分组购物,孩子们需要结合清单上的商品模型来选择商品,随后寻找相应的商品并将商品放在购物袋里。
5.教师指导孩子们,在购物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让孩子们认识各商品的标识和价格,并告诉孩子们如何比较商品价格;–让孩子们学会如何维护公共秩序,如不大声喊叫,不乱扔垃圾等;–培养孩子文明消费、勤俭节约和爱护环境的意识;6.孩子们完成购物后,回到教室,共同检查每组购到的商品,确认数量和品质是否符合清单。
7.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购物的体验,并且让孩子们描述自己的购物行为,分析行为是否符合文明消费的原则。
3. 总结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引导孩子们进行总结性学习。
通过对主题反思,让孩子们学会珍惜资源和物品,理性消费,建立正确的审美意识和消费观念,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
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质量意识,以及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反思在游戏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了真实的购物环境,并结合课堂上的讲解,感受到了购物的快乐和文明消费的重要性。
此外,孩子们也向家长展示了自己的成果,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豪感。
幼儿园中班逛超市教案6篇
![幼儿园中班逛超市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b7e67b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a.png)
幼儿园中班逛超市教案6篇幼儿园中班逛超市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感知饮料颜色。
2、学习按颜色给饮料分类。
3、通过自制饮料体验到自己动手的乐趣。
二、活动预备:布置饮料超市,榨汁机三台,洗净切成小块的新奇水果三盆,各色皱纸每组一份,胶水每组一盒,抹布,音乐磁带两盒。
三、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感知饮料颜色。
1、(带幼儿到室外)师:“今日天气真好,宝宝们,我们一起到饮料超市去玩吧,现在我们动身吧。
”(开火车,放音乐)2、“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饮料,宝宝们看看有些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指导幼儿说出苹果汁、橙汁,红色、黄色……)3、“请每个宝宝选择一瓶自己喜爱的饮料坐好,和你旁边的小朋友介绍一下你的饮料。
”(幼儿相互沟通)4、“哪个宝宝情愿来告知大家你拿的是什么颜色的饮料?宝宝们说得真好现在我们把饮料送到他们家里去吧。
”(二)学习按颜色给饮料分类1、“快看,哇、这些饮料真美丽,它们是五颜六色的,宝宝们,你们能不能把一样颜色的饮料放在一起呢?(能)那我们来摆摆好吧。
”2、“呀,宝宝们真能干。
你们把饮料排得这么整齐,而且还把一样颜色的饮料放在一起。
我们来说说看,这些是什么颜色的饮料?(幼儿说)3、“你们想不想给这些不同颜色的饮料做标记?(想)(贴上水果卡)这些标记没有颜色,今日就请宝宝们来给这些标记贴上颜色。
(教师出示一张纸)这是什么颜色?(红色)红色的标记送给那种饮料?(红饮料)我们可以用手撕、用小剪刀剪,哪个宝宝来试试?(某某真能干,大家鼓鼓掌)我们一起来给饮料做标记吧。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4、教师:“宝宝真能干,给红饮料做了红标记,给蓝饮料做了什么?(蓝标记)给橙色饮料做了什么标记?(橘红色标记),给绿色饮料做了什么?(绿标记)”(三)自制饮料,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
1、师:“饮料可以买,也可以做。
水果还可以变成饮料,你们看,妈妈为你们预备了很多水果块。
这是什么呀?(出示三种水果)什么颜色的?呆会儿来看,这些水果回变成什么颜色的饮料?(同时榨黄瓜、西瓜、桔子)放音乐。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我到超市去购物》2篇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我到超市去购物》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13b321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7.png)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我到超市去购物》 (2)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我到超市去购物》 (2)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我到超市去购物教案年级:中班上学期教案科目:社会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超市是一种购物场所,并且可以购买各种生活用品和食物。
2. 引导学生了解购物的过程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意识。
教案内容:一、导入(15分钟)1. 观看介绍超市的视频,让学生了解超市是什么。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忆他们自己去过超市购物的经验,如何购物、购买了什么。
二、讲解(15分钟)1. 使用图片和实物模拟超市场景,向学生介绍超市中的各类商品和货架的摆放。
2. 讲解超市购物的一般流程,如进入超市、拿购物篮/推车、选择商品、排队结账等。
三、活动1:超市模拟(30分钟)1. 制作一个小型超市场景,将部分商品摆放在货架上。
2.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扮演顾客和销售员,体验购物过程。
3.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角色扮演对话,模拟顾客询问商品、选择商品、使用购物篮等情境。
四、活动2:设计购物清单(20分钟)1. 指导学生思考自己需要购买的商品。
2. 分发购物清单模板,让学生填写自己要购买的商品和数量。
3. 学生报告自己选购的物品,老师检查清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五、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巩固对购物过程和超市的认识。
2. 鼓励学生谈论自己的购物经历和感受。
教学资源:1. 视频教学资源:介绍超市的视频。
2. 图片或实物:超市货架的模拟摆放。
3. 购物清单模板。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角色扮演能力,评估学生对购物过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 检查学生的购物清单是否能准确列出自己要购买的物品和数量。
拓展活动:1. 参观当地的超市,让学生亲自体验购物过程。
2. 设计一个购物任务,让学生进行集体合作,体验团队购物的过程。
中班上学期社会教案《我到超市去购物》 (2)精选2篇(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超市购物的基本步骤和方式。
幼儿园中班教案《超市购物》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超市购物》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8896ab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e.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超市购物》含反思《中班教案《超市购物》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 认识超市购物环境,学习与掌握超市购物的相关知识和行为规范。
2. 形成自己解决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正确态度。
3. 初步形成对5以内数字的理解及运用。
4. 培养责任感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5.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6.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课件、超市物品、门、电脑、桌子、购物篮活动过程:一、演示电脑课件,逛超市过程的乐趣。
1.出示图片,教师:你们瞧,这是哪儿?对,超市。
2.教师:你们逛过超市吗?在超市里你们看到了什么?3.教师:你们看到了……他们是随便摆放的吗?恩,他们放的很整齐。
(1)出示食品的图片。
教师:瞧!这是什么?这是吃的,所有能吃的东西叫什么?总结:这些能吃东西叫做食品。
(2)出示生活用品图片。
教师:你看,这里有些什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东西,他们叫做生活用品,那生活用品还有什么呢?对,刚才你们说的()都是生活用品。
(3)出示玩具图片。
教师:看,这些都是什么?总结:对了,是我们最喜欢的玩具。
总结:超市里有食品,有玩具,有生活用品。
他们按照一定的用途分类摆放整齐,很有秩序,方便人们购物。
二、摆放商品1. 教师:今天我要开一个大超市,你看:这是我的食品区、这是生活用品区、这是玩具区。
2.(1)教师出示食品、生活用品、玩具,教师:我的超市新到了一批货物,瞧!这该摆哪儿呢?请幼儿摆放。
“他们都摆对了吗?”(2)请小朋友摆放物品。
教师:好的,那我这儿人手不够,请你们来帮忙。
把物品分类摆放整齐。
(3)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摆好了吗?(好了)现在我请几位经理来检查一下,摆对了吗?教师总结:你们真棒,货物都摆整齐了,我的超市开业了。
四、使用钱币购物。
1.教师出示图片:我一起去购物吧!你们在超市是怎么购物的?教师逐一出示图片,教师:进入超市后首先拿什么?2. 拿购物篮时要注意什么?(按照顺序拿好购物篮,不能抢,要保护好公共物品。
中班角色游戏教案:超市
![中班角色游戏教案:超市](https://img.taocdn.com/s3/m/04cf0d79f12d2af90242e6ac.png)
中班角色游戏教案:超市教材分析:通过教学活动,幼儿已经对超市有所了解,而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方式,让幼儿继续在实践中学习,在游戏中模拟社会性行为。
活动目标:1、输理对超市的认识,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现对超市的认识。
2、明确游戏的规则,能有序地开展活动。
活动种难点:输理对超市的认识,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现对超市的认识。
难点剖析:幼儿对超市的认识只限于表面。
活动准备:幼儿超市操作材料活动过程:1、根据图片引导讲述超市里有哪些工作人员?他们主要是负责什么?他们是怎么工作的?人们又是怎样在超市购物的?2、激发幼儿对扮演角色的兴趣,讨论需要遵守的游戏规则3、幼儿选择角色,进行角色游戏后续反思与调整策略:超市购物已成为当今城市生活中人们必不可少的活动。
同时也是幼儿熟悉并且感兴趣的事。
游戏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它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
本次活动,我们开展了“超市”的角色游戏,通过观察,我发现幼儿玩的兴致不高,究其原因是游戏内容贫乏,幼儿的游戏规则与现实的超市购物有很大的差别。
在活动中,我们及时地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有目的地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题材,适时地将幼儿从“课堂中”带到“社会情景中”来,并把孩子的零星经验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绘画、实践等多种途径的活动形式统一整和起来,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增强社会交往的能力。
一、活动内容角色游戏《超市、银行、幼儿园》二、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按意愿独立地确定游戏主题的能力,主题鲜明而稳定。
2、让幼儿学会协商分配角色,与同伴积极交往,友好合作。
三、活动准备1、超市、银行、幼儿园等主题游戏玩具。
2、让幼儿了解超市、银行的工作性质、内容。
四、活动过程观察及调整1、教师出示超市、银行、幼儿园等的主题游戏玩具,直接引入游戏。
师说“今天我们来玩角色游戏,这些玩具可以玩什么主题的游戏?”2、师幼一起回忆上次游戏情况,指出游戏中的不足,提醒幼儿在这次游戏中改进。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小超市》含反思(三篇)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小超市》含反思(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fef5867f1922791788e840.png)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小超市》含反思(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目录: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小超市》含反思一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小运动员》含反思二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小飞机场》三
- 1 -
幼儿园中班教案《小小超市》含反思
一
中班教案《小小超市》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加深对数字的认知,提高孩子社交能力,让孩子懂得有劳才有得,多劳才多得,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小小超市》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提高孩子社交能力;
2、加深对数字的认知;
3、让孩子懂得有劳才有得,多劳才多得。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孩子知道多劳就会多得。
教学难点:运用卡纸代金券进行加减法的学习。
活动准备
要准备活动所需的道具:桌子、各种水果或零食、小篮子、卡纸做的数字代金券、抹布等等。
活动过程
老师先把各种水果和零食放在篮子里,摆放在桌面,桌子上粘贴有某某超市字样,开始老师先给每个小朋友分发一张写有2元的卡纸,小朋友可以用这两元钱到超市去购买自己爱吃的东西。
钱花完了,就可以到劳动区去工作,比如擦桌子呀、擦椅子呀等,每擦干净一个物品就能得到两元钱的酬劳,多劳多得。
超市的东西有一元到十元的,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进行购买。
在这里,老
2 / 7。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逛超市》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逛超市》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8c2ebb5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d6.png)
幼儿园中班社会教案《逛超市》含反思.docx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超市的基本布局和功能,知道超市是购买商品的场所。
2. 培养幼儿独立选购商品的能力,学会礼貌询问和表达。
3. 引导幼儿学会比较商品的价格和质量,培养节约意识。
4. 提高幼儿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合作与分享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超市的布局和功能,培养独立选购商品的能力。
难点:让幼儿学会比较商品的价格和质量,培养节约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超市场景图、商品图片、价格标签等教具。
2. 安排一个模拟超市,准备各种商品供幼儿选购。
3. 提前向幼儿介绍超市的基本概念和购物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超市场景图,引导幼儿说出超市的特点和功能。
2. 讲解:向幼儿介绍超市的布局,如食品区、生活用品区、玩具区等,并讲解购物的基本流程。
3. 实践:组织幼儿分成小组,进入模拟超市,让幼儿独立选购商品。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总结:让幼儿分享购物心得,引导幼儿学会比较商品的价格和质量,培养节约意识。
5. 拓展:邀请家长参与,组织一次实地逛超市活动,让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中,幼儿对超市的认知有了明显提高,大部分幼儿能独立完成购物任务。
2. 在购物过程中,幼儿学会了礼貌询问和表达,合作与分享的观念得到了加强。
3. 部分幼儿在比较商品价格和质量方面还需加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
4. 实地逛超市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
5. 针对本次教学,需要在下一阶段教学中加强对商品价格和质量的比较教育,培养幼儿的节约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模拟超市中的购物行为,评估他们对于超市布局和购物流程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幼儿的分享和讨论,了解他们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家长反馈和实地逛超市活动的参与情况,评估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的能力。
幼儿园超市真方便教案反思
![幼儿园超市真方便教案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32d452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dc.png)
幼儿园超市真方便教案反思本人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最近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了幼儿园超市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通过这种方式,我得以更好的帮助幼儿们学习和理解生活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这次教学经历,同时也反思一下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借鉴。
一、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是成功教学的首要条件,为此,我一开始就花费了很多时间来准备这次的教学活动。
首先我准备了一张幼儿园超市的平面图,这个平面图包含了超市的结构,同时也列出了各种商品以及它们的价格。
为了减轻家长的负担,我让幼儿们自己制作了超市所需的道具,包括购物篮、购物车、商品标牌等等。
幼儿们非常喜欢这个过程,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
二、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把幼儿们分成了四个小组,并且给每个小组分配了一个家庭角色(如父母、孩子、店员)。
在游戏开始前,我简要地介绍了超市的结构和商品价格。
然后,幼儿们开始在超市中购物,并且模拟支付的过程。
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我不仅帮助孩子们解决了问题,同时也促进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不仅学到了购买商品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学会了计算物品的价格和找零。
三、反思总体来说,这次活动对幼儿的学习和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是,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幼儿们在购物的过程中很容易把商品扔到购物篮里,而不是把它放在对应的货架上。
这个问题导致了我们的超市变得杂乱无章,需要更多的清理和整理。
其次,一些家长可能会有所抗拒,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是在鼓励孩子们购买商品,而购买行为会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但是,我认为这种担忧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我们只是使用了这种方法来教育幼儿们一些基本生活技能和知识。
最后,我觉得这个教学活动需要不断地改进和更新。
例如,我们可以引入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以更好地教育孩子们如何处理生活中的不同情况。
我们也可以增加一些拓展性的活动,如情景再现和游戏角色扮演,以增强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面)
中班社会超市购物教案反思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活动目标:
1. 认识超市购物环境,学习与掌握超市购物的相关知识和行为规范。
2. 形成自己解决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的正确态度。
3. 初步形成对5以内数字的理解及运用。
4. 培养责任感和自我服务的能力。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课件、超市物品、门、电脑、桌子、购物篮
活动过程:
一、演示电脑课件,逛超市过程的乐趣。
1.出示图片,教师:你们瞧,这是哪儿?对,超市。
2.教师:你们逛过超市吗?在超市里你们看到了什么?
3.教师:你们看到了……他们是随便摆放的吗?恩,他们放的很整齐。
(1) 出示食品的图片。
教师:瞧!这是什么?这是吃的,所有能吃的东西叫什么?
总结:这些能吃东西叫做食品。
(2) 出示生活用品图片。
教师:你看,这里有些什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东西,他们叫做生活用品,那生活用品还有什么呢?对,刚才你们说的( )都是生活用品。
(3)出示玩具图片。
教师:看,这些都是什么?
总结:对了,是我们最喜欢的玩具。
总结:超市里有食品,有玩具,有生活用品。
他们按照一定的用途分类摆放整齐,很有秩序,方便人们购物。
二、摆放商品
1. 教师:今天我要开一个大超市,你看:这是我的食品区、这是生活用品区、这是玩具区。
2.(1) 教师出示食品、生活用品、玩具,教师:我的超市新到了一批货物,瞧!这该摆哪儿呢?请幼儿摆放。
“他们都摆对了吗?”
(2)请小朋友摆放物品。
教师:好的,那我这儿人手不够,请你们来帮忙。
把物品分类摆放整齐。
(3)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摆好了吗?(好了)现在我请几位经理来检查一下,摆对了吗?
教师总结:你们真棒,货物都摆整齐了,我的超市开业了。
三、使用钱币购物。
1.教师出示图片:我一起去购物吧!你们在超市是怎么购物的?
教师逐一出示图片,教师:进入超市后首先拿什么?
2. 拿购物篮时要注意什么?(按照顺序拿好购物篮,不能抢,要保护好公共物品。
)
3.接着去干吗?选择物品。
(结合图片,教师提问:在选择物品的时候我们该注意些什么?注意安全,不要和妈妈走丢了。
拿错了怎么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