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病理学资料】_8-病理总论名解
《病理学》期末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变性: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
细胞水肿: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是因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细胞膜NaK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a和水的过多积聚;常见于缺氧、感染、中毒时肝、肾大会心等器官的实质细胞。
玻璃样变: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
病理性钙化:骨和牙齿之外的组织中固态钙盐沉积,可位于细胞内和细胞外;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
坏疽:指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
纤维素样坏死:是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壁常见的坏死形式;病变部位形成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由于其与纤维素染色性质相似,故得名;主要见于风湿病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
心衰细胞:慢性肺淤血时,若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其血红蛋白变为含铁血黄素,使痰呈褐色。
这种巨噬细胞在左心衰竭的情况下出现。
梗死: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
蜂窝织炎:指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常发生于皮肤、肌肉、阑尾。
脓肿: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其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主要发生于皮下和内脏。
慢性肉芽肿:是由巨噬细胞局部增生构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病灶较小,直径一般在0.5~2mm。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8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8(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4,分数:8.00)1.缺氧(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缺氧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组织供氧不足或氧利用障碍,以致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改变的情况。
2.循环性缺氧(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循环性缺氧是指由于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组织的供血量减少而引起的缺氧。
3.组织性缺氧(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组织性缺氧是指由于组织生物氧化障碍使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下降所引起的缺氧。
4.发绀(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发绀是指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0g/L,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
二、填空题(总题数:6,分数:12.00)5.缺氧时组织细胞的适应性变化包括 1、 2和 3。
(分数:2.00)解析: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强肌红蛋白增加低代谢状态6.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的缺氧,皮肤黏膜呈 1色,亚硝酸盐中毒引起的缺氧,皮肤黏膜颜色呈 2。
(分数:2.00)解析:樱桃红青灰色7.循环性缺氧时动-静氧分压差 1,组织中毒性缺氧时动-静脉氧分压差 2。
病理学总论病例分析学习资料全
病理学总论病例分析学习资料全病例分析学是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疾病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等方面的相关资料,以提高医生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是关于病例分析学学习资料的介绍。
病例分析学学习资料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1.病例报告: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病例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病理报告等,通过详细了解每个病例的病理变化和相关数据,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
2.疾病分类与鉴别诊断: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各种疾病的分类、鉴别诊断的方法和技巧,以及不同疾病之间的相似和差异之处。
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帮助医生提高辨别疾病的能力,准确地为患者进行诊断。
3.病例讨论: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讨论一些典型或者有趣的病例,来加深对疾病的认识。
通过和其他医生一起讨论病例,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拓宽自己的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病例分析的方法与技巧: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病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整理病例资料、如何进行病例的系统分析、如何从病例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等。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医生更加系统地、全面地进行病例分析。
5.病例分析的案例: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一些实际的病例分析案例,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案例,可以帮助医生增加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这些案例也可以作为参考,帮助医生更好地处理类似的问题。
对于学习病例分析学,还有一些其他的资源可以参考,比如病理学教科书、专业期刊、网上相关论坛等。
通过综合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医生更加全面地学习和理解病例分析学的相关知识。
病例分析学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医生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同时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医生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病例分析水平,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准确的依据。
病理名解大题重点
《病理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1、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由于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转变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2、变性:细胞内或间质中某些异常物质的出现或原有物质的过多堆积。
3、肉芽组织:是富有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并伴有炎细胞浸润的新生幼稚结缔组织。
4、机化:坏死组织不能完全溶解或排出时,可由新生的肉芽组织所取代,称为机化。
5,淤血:器官或组织由于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血液在毛细血管或小静脉内淤积而发生的充血,称为静脉性充血,又称淤血。
6、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腔或血管腔内,血液成分黏集或血液凝固,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7、栓塞:在循环血液中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着血液流动,阻塞某处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
8、梗死:机体器官或组织由于动脉血流供应中断而侧支循环不能代偿时,引起的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称为梗死。
9、炎症: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
10、假膜性炎:有假膜形成纤维性炎又称假膜性炎。
11、窦道:指只有一个开口的病理盲管。
12、蜂窝组织炎:指发生在疏松组织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
13、肿瘤: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细胞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14、异型性:肿瘤组织在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都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15、癌前病变: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的良性病变,如长期不治愈即有可能转变为癌。
16、原位癌:指黏膜鳞状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层内的重度非典型增生已累及上皮或表皮的全层,但尚未侵破基膜而向下浸润生长者。
17、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称为水肿。
18、发热:指在致热原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19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良好状态。
20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伤的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21萎缩:发育正常的器官和组织体积缩小称为萎缩22癌: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23肉瘤:来源于间叶组织(包括纤维结缔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软骨组织等)的恶性肿瘤统称肉瘤.24低渗性脱水:由于失钠大于失水,以失钠为主的脱水,血钠浓度小于130mmol/L,血浆渗透压小于280mmol/L.25缺氧:当组织细胞氧的供应不足或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障碍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缺氧.26乏氧性缺氧:指由于吸入气体中氧分压降低或外呼吸功能障碍而引起的缺氧.27休克: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微循环灌流量急剧降低为主要特征进而引起重要生命器官与细胞功能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脑死亡:是指全脑功能(包括大脑皮一层和脑干)的永久性丧失。
最新北大医学部复习资料(精品)病生理名解总结
【疾病概论】Pathophysiology病理生理学:是以患病机体为对象,以功能与代谢为重点,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与机制的科学basic athological process基本病理过程: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的病理变化Systemic pathophysiology 系统病理生理学:重要系统的不同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出现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及机制。
Subhealth 亚健康: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又称次健康状态或“第三状态”。
无明确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减退等。
Disease 疾病:在致病因素的损伤与机体的抗损伤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Complete recovery完全康复:是指致病因素已经清除或不起作用、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Incomplete recovery不完全康复:是指疾病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要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消失,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death死亡: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brain death脑死亡: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判定过程包括不可逆性昏迷、自主呼吸停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固定、脑电波消失、脑血循环完全停止【水、电解质代谢紊乱】dehydration脱水:各种原因引起的体液容量明显减少的病理变化hypovolemic hyponatremia低容量性低血钠症:失Na+>失水,血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 的病理过程hypervolemic hyponatremia高容量性低血钠/water intoxication水中毒:指肾排水能力降低而摄水过多,导致大量低渗液体在体内潴留的病理过程(血钠浓度<130,渗透压<280),体液量特别是细胞内液量明显上升hypovolemic hypernatremia低容量性高血钠症/hypertonic dehydration高渗性脱水:失Na+<失水,血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细胞外液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的病理过程Dehydration fever脱水热:由于从皮肤蒸发的水分减少,使散热受到影响,从而导致体温升高,多见于小儿。
【北京大学-病理学资料】_8-病理总论名解
体内平衡(homeostasis):正常细胞的功能和结构收到基因的严密调控,保持相对稳定,称为体内平衡。
适应(adaptation):当环境改变时,机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的相应改变以避免环境改变所引起的损伤,这个过程称为适应。
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
发育不全(hypoplasia):组织或器官未发育至正常大小。
退化(involution):许多组织和器官在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开始逐渐萎缩,这种现象称为退化。
属于生理性萎缩。
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malnutritionatrophy):主要见于长期饥饿、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
首先出现脂肪、肌肉萎缩,最后心脏、脑、肝、肾等重要器官也发生萎缩。
神经性萎缩(denervationatrophy):骨骼肌的正常功能需要神经的营养和刺激,神经元受损时,与之相关的肌肉失去了神经的调节作用而发生的萎缩。
同时,皮下脂肪、肌腱及骨骼也萎缩。
废用性萎缩(disuseatrophy):见于肢体长期不活动,局部血液供应减少、代谢降低,功能减退而引起的萎缩。
压迫性萎缩(pressure atrophy):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而导致的萎缩。
内分泌性萎缩(endocrineatrophy):内分泌器官功能低下可引起相应靶器官的萎缩。
缺血性萎缩(ischemic atrophy):动脉血液供应减少引起供血区的组织发生萎缩。
褐色萎缩(brownatrophy):萎缩的器官体积变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或褐色,如心和肝发生的褐色萎缩。
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通常由细胞体积变大引起,其基础主要是细胞器增多。
分为生理性肥大如妊娠期子宫和病理性肥大如患高血压的心脏。
增生Hyperplasia由于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多而形成的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分为生理性增生如妊娠期的子宫和病理性增生如雌激素过高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和乳腺增生。
病理学(北医版)
病理学病理学(Pathology)---研究疾病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发展演进过程及结局转归的基础医学课程。
第一章适应和损伤性变化都是疾病发生的基础性病理改变。
:萎缩,肥大,增生,化生一.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缩小。
其体积缩小或/和数量减少。
肉眼观察:萎缩的组织、器官体积常均匀性缩小,重量减轻,质地硬韧、色泽加深。
光镜观察:(1)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和数量减少(2)萎缩细胞胞浆内常有脂褐素增多(3)间质内纤维或/和脂肪组织增生。
电镜观察: 萎缩细胞的细胞器减少,自噬泡增多。
分类:生理性萎缩病理性萎缩:营养不良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失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炎症性萎缩二.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
肉眼观察: 肥大的组织、器官体积增大,重量增加。
光镜观察:(1)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2)间质内纤维或/和脂肪组织减少.血管受压。
电镜观察:肥大细胞内细胞器及细胞内物质含量增多。
分类: 代偿性肥大:如高血压时的心脏。
内分泌性肥大:如雌激素作用下的乳腺。
三.增生(hyperplasia)实质细胞的数量增多。
分类:弥漫性.局灶性增生的原因:激素:如前列腺增生。
生长因子:如再生性增生。
代偿:如缺碘所致的甲状腺增生。
四.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作用而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常见类型:.鳞状上皮化生:常见于气管、支气管、子宫颈肠上皮化生:发生于胃粘膜。
骨组织化生:多见于间叶组织、纤维组织。
意义:1.有利于强化局部抗御环境因子刺激的能力。
2.常削弱原组织本身功能。
3.上皮化生可癌变。
(化生是一种对机体不利的适应性反应,应尽量消除引起化生的原因.)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1缺氧:使细胞代谢紊乱2化学物质和药物3物理因素4生物因子5营养失衡:生命必需物质的缺乏或过剩6内分泌因素7免疫反应8遗传变异9衰老10社会—心理—精神因素:致心身疾病11医源性因素:致医源性疾病:可逆性损伤(变性) 不可逆性损伤(坏死)degeneration)是指细胞受损后代谢障碍导致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增多,又称细胞内外的物质蓄积。
病理名解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
适应: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称为适应。
萎缩:是已发育的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肥大: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增生: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称为化生。
损伤:当机体内外环境改变超过组织和细胞的适应能力后,可引起受损细胞核细胞间质发生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乃至光镜和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称为损伤。
可逆性损伤:又称变性,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损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
虎斑心:脂肪变心肌呈黄色,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形成黄红色斑纹,称为虎斑心。
心肌脂肪浸润:心外膜增生的脂肪组织可沿间质伸入心肌细胞内,称为心肌脂肪浸润。
玻璃样变:又称透明变,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称为玻璃样变。
脂褐素:是细胞自嗜溶酶体内未被消化的细胞器碎片残体。
极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凋亡:是活体内个别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的表现形式,是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在形态和生化特征上都有别与坏死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
瘢痕组织:是指肉芽组织经改建成熟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
动脉性充血: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输入血量的增多而发生的充血,称为动脉型充血。
淤血:又称静脉性充血,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称淤血。
心衰细胞:大量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称为心衰细胞。
肺褐色硬化:肺质地变硬,肉眼呈棕褐色,称为肺褐色硬化。
槟榔肝: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瘀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称为槟榔肝。
病理—名解
名解1、疾病: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的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死亡: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3、脑死亡:指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停止。
4、适应: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耐受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得以存活的过程。
(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5、萎缩: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营养不良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废用性萎缩、神经营养不良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6、肥大: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
7、增生: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数目增多。
8、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因受刺激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组织的过程。
9、变性:细胞或细胞间质因代谢发生障碍所致的某些形态学变化,变现为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有各种异常物质或是正常物质的异常增多。
10、细胞水肿:或称水样变性,是指细胞轻度损伤,好发于肝心肾等实质细胞。
细胞水肿的主要原因是缺氧、感染和中毒。
11、脂肪变性:或称脂肪变,是指非脂肪细胞胞浆内出现明显脂滴。
是因营养障碍、感染、中毒或缺氧等所致,多发于肝细胞、心肌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
(包括①肝脂肪变②心肌脂肪变性:左心室的内膜下和乳头肌)12、细胞内玻璃样变:指蓄积于细胞内的异常蛋白质形成均质、红染的近圆形小体,通常位于细胞浆内。
13、坏死:指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死亡。
14、永久性细胞:缺乏再生能力或再生能力微弱的细胞。
(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心肌细胞)15、肉芽组织: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
16、充血:局部器官或组织的血管扩张,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动、静脉性充血)17、淤血:(静脉性充血)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中,使局部组织或器官的含血量增多。
18、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肺小叶中央静脉和附近的肝窦扩张淤血而成暗红色,小叶中央区肝细胞受压而萎缩或消失,小叶周边区肝细胞因缺氧发生脂肪变性而成黄色,致使肝切面呈现红黄相间的槟榔样花纹,故称槟榔肝。
病理名词解释总论终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1.病理学(patho1ogy):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2.适应(adaptation):指细胞、组织、器官和机体对于持续性的内外刺激作出的非损伤性的应答反应。
3.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4.褐色萎缩(brown atrophy):体积均匀缩小,重量减轻,质地常变得较坚韧,边缘变锐,色泽变深。
5.肥大(hypertrophy):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有别于变性时的细胞肿大。
6.增生(hyperplasia):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数量增多,没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仅有肥大,而无增生。
7.化生(metaplasia):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所取代的过程。
8.自溶(autolysis):当溶酶体膜破损时,释出大量酸性水解酶,对细胞进行自身消化,导致整个细胞结构的进行性解体。
9.变性(degeneration):指细胞或细胞间质损伤后的一系列形态改变并伴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功能下降),表现为细胞浆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而数量显著增多。
10.脂肪变(fatty change):实质细胞内脂肪的异常蓄积。
11.脂质小体(liposome):电镜下脂滴为有界膜包绕的圆形均质小体,电子密度高。
可逐渐融合为较大脂滴,从而可在光学显微镜下察见。
12.虎斑心(tigroid heart):在严重贫血时,可见成排的黄色条纹(血供末梢,病变明显),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排列,状若虎皮斑纹。
13.心肌脂肪浸润(fatty infiltration):心外膜下脂肪过多,并向心肌内伸入常见于右心室,特别是心尖区。
14.透明变性(hyaline degeneration):泛指细胞内、结缔组织间质和血管壁等,在HE切片中呈现均质、粉红染至红染、毛玻璃样半透明的蛋白质蓄积。
15.细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常见于高血压病时的肾、脑、脾及视网膜的细动脉,主要是由于细动脉内膜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渗入内膜,在内皮细胞下凝固成无结构的均匀红染物质。
北医病理名解
病理名解鉴于不巧赶上了前无古人后不知道有没有来者的病理考试改革,匆匆召集各路大牛攒出这份总结~大牛们辛苦了!~时间仓促,希望有所帮助啦~参考文献以应试指南为主,尚包括课件,人卫版《病理学》,其他参考书、百科等等等……神经内分泌还木有讲完,so不在总结之列~心血管By林宏远1、Atherosclerosis 动脉粥样硬化症:主要累及大中动脉,其基本病变是在动脉内膜形成粥样斑块凸向管腔,使中膜萎缩,进而引起一些列继发改变。
2、Coronary heart disease 冠心病:指因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引起的心肌供血不足所造成的缺血性心脏病。
绝大多数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
3、Angina pectoris心绞痛:由于心肌急性暂时性缺血缺氧所造成的临床综合征。
4、Myocardial infarction 心肌梗塞:由于冠状动脉功能不全,供血区持续缺血所导致的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
5、Chronic ischemic heart disease 慢性缺血性心脏病:逐渐发展至心力衰竭的缺血性心脏病。
6、Sudden cardiac death 心脏性猝死:由于心脏原因而引起的出乎意料的突发性死亡。
7、Hypertension:高血压病,最常见疾病之一,一般认为原发性体循环血压长期持续性升高为主要表现者称为高血压病。
包括良性(缓进型)和恶性(急进型)。
8、Valvular heart disease:瓣膜性心脏病,一种常见的心脏疾患,可为先天性病变,但以后天性者更为常见。
累及的瓣膜以二尖瓣和主动脉多见,后期主要表现为瓣膜口狭窄(血液通过障碍)和关闭不全(反流)。
9、Rheumatism 风湿病:一种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10、Aneurysm:动脉瘤,动脉壁局部薄弱或结构破坏后所形成的永久性异常扩张或膨出。
11、Hemangioma:血管瘤,血管发生的良性肿瘤。
12、Angiosarcoma:血管肉瘤,血管内皮细胞的恶性肿瘤。
病理名解+解答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组织、细胞的适应、损伤和修复名词解释:1. 萎缩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体积缩小。
2. 脂褐素又称老年素。
沉积于神经、心肌、肝脏等组织衰老细胞中的黄褐色不规则小体3. 肥大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
4. 增生实质细胞数量增多。
5.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成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的过程。
6. 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7. 坏疽较大范围组织坏死后又继发腐败菌感染所致。
8. 机化坏死物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则由邻近健康组织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肉芽组织将其取代。
9. 修复损伤造成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丧失后,机体对形成的缺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
10. 肉芽组织主要由新生的薄壁毛细血管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其间伴有炎症细胞浸润。
问答题1.简述现代病理学的发展过程。
1.器官病理学2.细胞病理学3.分子病理学2.病理学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其对临床医学有何意义?尸体解剖、活检、脱落细胞学、实验性研究2.简述疾病的概念、常见的病因和转归。
异常的生命活动过程,是各种病因作用下机体自稳调节系统的紊乱,是病因所致损伤和机体抗损伤反应的综合表现。
4. 什么叫萎缩?病理性萎缩常分为哪几类?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体积缩小。
1. 营养不良性萎缩;2. 压迫性萎缩;3. 失用性萎缩;4. 神经性萎缩。
5. 简述坏死的结局及后果。
结局1.溶解吸收:不留痕迹2.分离排出:溃疡、空洞→包裹。
3.机化(organization):瘢痕形成。
4.钙化(calcification):钙盐沉积。
6. 坏死有哪几种基本类型?试述各型的病理形态特点。
凝固性坏死(coagulation necrosis)特点:蛋白质变性过程占优势,形态为有结构坏死。
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on necrosis)特点:酶性消化过程占优势,形态为液化空隙、筛孔状。
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特殊类型的凝固性坏死,见于结核或某些真菌感染。
病理学名解
第一章:绪论1、病理学(pathology):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机制、功能和代谢等反方面的改变,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医学本质的医学科学。
2、尸检(autopsy):即尸体剖检,是病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3、活检(biopsy):活体组织检查,即用钳取、穿刺、局部切除或治疗性手术摘除等手段,从患者病变部位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的方法。
4、细胞学检查(cytology):又称脱落细胞学,指采集病变处脱落或细针吸取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诊断。
5、大体观察:也称肉眼观察,主要是用肉眼或辅之以放大镜、尺、秤等工具,对大体标本及病变形状进行细致的剖检、观察、测量、取材和记录。
第二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1、适应(adaptation):当环境改变时,机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的相应改变以避免环境改变所引起的损伤,这个过程称为适应。
2、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
3、肥大(hypertrphy):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
4、增生(hyperplasia):由于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多而形成的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5、化生(metaplasia):为了适应环境变化,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变成另一种分化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
6、损伤(injury):组织和细胞受到超过代偿能力的有害因子的刺激后,细胞及间质的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出现在光镜和(或)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称为损伤。
7、变性(degeneration):指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量显著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8、虎斑心:由于心肌血管分布的特点,心肌各部位缺氧程度轻重不一,故脂肪变性程度也不一,重者呈黄色条纹,轻者呈暗红色,两者相间排列,状似虎皮,故称为“虎斑心”。
9、玻璃样变:又称透明变性,系指在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质、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在HE染色切片中呈均质性红染。
北医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大全(带答案)
病理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大全(带答案)一、名词解释0.1.01病理学(pathology)0.1.02病理解剖学(pathologic anatomy or anatomical pathology)0.1.03病因学(etiology)0.1.04发病机制(pathogenesis)0.1.05病理变化(pathologic changes)0.1.06尸体解剖(autopsy)0.1.07活体组织检查(biopsy)0.1.08细胞学(cytology)0.1.09组织培养(tissue culture)0.1.10组织化学(histochemistry)0.1.11分子病理学(molecular pathology)0.1.12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0.1.13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四、问答题0.4.01举例说明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0.4.02简述病理学常用研究方法的应用及其目的0.4.03简述病理学的发展史答案一、名词解释(此处仅列出答案要点)0.1.01①一门医学基础学科;②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形态、代谢和功能变化);③目的:认识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为防病治病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0.1.02①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从形态学角度研究疾病;③研究病变器官的代谢和功能改变及临床表现;④研究病因学和发病学。
0.1.03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条件的一门科学。
0.1.04①即发病学;②在原始病因和发生条件的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环节、机制过程。
0.1.05①在病原因子和机体反应功能的相互作用下;②疾病过程中脏器和组织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
0.1.06①一种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②对死者遗体进行病理剖验;③目的:确定诊断、查明死亡原因,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及时发现传染病和新的疾病;为科研和教学积累资料和标本。
0.1.07①患者机体的病变组织;②组织获取方法:局部切除、钳取、穿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③目的:研究疾病、诊断疾病。
第八章北医病理学DIC文档讲课文档
3. 休克(Shock)
微栓塞
缺血,缺氧 酸中毒
凝血
出血
激活补体
及激肽 系统
血管扩张
毛细血管
通透性
血粘度
器官功能 障碍
心肌功能 障碍
回心血 量
血液流 动阻力
第25页,共37页。
4.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Microangiopathic Hemolytic Anemia
裂体细胞 (schistocyte)
• 血液高凝状态(妊娠后期:凝血因子含量↑; 酸中毒:
肝素活性↓,凝血因子活性↑,血小板聚集性↑)
• 微循环障碍 (血液淤滞,血小板聚集,酸中毒:内 皮细胞损伤)
• 纤溶功能降低(高龄、吸烟、糖尿病和妊娠后期, 体内的纤溶功能常明显降低)
第20页,共37页。
问题:
DIC的形成 机制?
第21页,共37页。
第32页,共37页。
问题:
DIC的分期与特点?
DIC的分型?
第33页,共37页。
Clinical Case
A 56-year-old man was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after a car accident. He had several bone fractures, a cerebral contusion, and hemodynamic instability caused by a ruptured spleen. Emergency splenectomy and aggressive administration of fluids restored hemodynamic stability, and the patient was transferred to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A few hours later, profuse extravasation was noted from the abdominal drains, endotracheal tube, and puncture sites of all intravascular lines.
病理学总论病例分析学习资料全共41页文档
6、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黑格 尔 7、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 集体的 动作, 集体的 表情, 集体的 信念。 ——马 卡连柯
8、我们现在必须完全保持党的纪律, 否则一 切都会 陷入污 泥中。 ——马 克思 9、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坊没有水。— —夸美 纽斯
10、一个人应该:活泼而守纪律,天 真而不 幼稚, 勇敢而 鲁莽, 倔强而 有原则 ,热情 而不冲 动,乐 观而不 盲目。 ——马 克思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41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内平衡(homeostasis):正常细胞的功能和结构收到基因的严密调控,保持相对稳定,称为体内平衡。
适应(adaptation):当环境改变时,机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通过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的相应改变以避免环境改变所引起的损伤,这个过程称为适应。
萎缩(atrophy):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
发育不全(hypoplasia):组织或器官未发育至正常大小。
退化(involution):许多组织和器官在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开始逐渐萎缩,这种现象称为退化。
属于生理性萎缩。
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malnutrition atrophy):主要见于长期饥饿、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
首先出现脂肪、肌肉萎缩,最后心脏、脑、肝、肾等重要器官也发生萎缩。
神经性萎缩(denervation atrophy):骨骼肌的正常功能需要神经的营养和刺激,神经元受损时,与之相关的肌肉失去了神经的调节作用而发生的萎缩。
同时,皮下脂肪、肌腱及骨骼也萎缩。
废用性萎缩(disuse atrophy):见于肢体长期不活动,局部血液供应减少、代谢降低,功能减退而引起的萎缩。
压迫性萎缩(pressure atrophy):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而导致的萎缩。
内分泌性萎缩(endocrine atrophy):内分泌器官功能低下可引起相应靶器官的萎缩。
缺血性萎缩(ischemic atrophy):动脉血液供应减少引起供血区的组织发生萎缩。
褐色萎缩(brown atrophy):萎缩的器官体积变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或褐色,如心和肝发生的褐色萎缩。
肥大Hypertrophy 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通常由细胞体积变大引起,其基础主要是细胞器增多。
分为生理性肥大如妊娠期子宫和病理性肥大如患高血压的心脏。
增生Hyperplasia由于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多而形成的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分为生理性增生如妊娠期的子宫和病理性增生如雌激素过高引起的子宫内膜增生和乳腺增生。
化生Metaplasia 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组织的过程叫化生,是由具有分裂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未分化细胞或干细胞分化的果。
Squamous metaplasiaIntestinal metaplasia损伤Injury组织和细胞受到超过代偿能力的有害刺激后,细胞及间质的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出现在光镜和/或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称为损伤。
变性Degeneration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量显著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的病理变化。
水样变性Hydropic degeneration当缺氧、毒性物质损坏线粒体内ATP产生时,细胞膜上钠汞功能降低,更多的钠、钙离子和水进入细胞内,钾离子外逸,导致细胞内水分增多,形成细胞肿胀,称为细胞的水样变性。
脂肪变性Fatty degeneration非脂肪细胞的实质细胞内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称为脂肪变性。
主要成分为中性脂肪,主要见于肝、心、肾等实质器官。
脂质小体Liposome脂肪变性时最初形成的脂滴很小,电镜下可见脂滴为电子密度较高、有界膜包绕的圆形均质小体,称为脂质小体。
Fatty liver (脂肪肝):脂肪变性弥漫而严重时,肝可明显肿大,色变黄,触之有油腻感,成为脂肪肝。
Intracellular accumulation of cholesterol or cholesterol esters (细胞内胆固醇或胆固醇脂沉积):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多余的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在细胞内积累。
Foamy cell(泡沫细胞):细胞内胆固醇或胆固醇脂沉积时,胞浆充满细小的脂质空泡而使细胞呈泡沫状,这些细胞称为泡沫细胞。
Xanthoma (黄瘤):由胆固醇或胆固醇脂沉积的泡沫细胞(巨噬细胞来源)聚集而形成的瘤样结节。
Cholesterolosis of gallbladder(胆囊胆固醇沉着症):在胆囊固有膜内有局灶性聚集吞噬胆固醇的巨噬细胞,呈泡沫状。
Hyaline degeneration(玻璃样变性):又称透明变性,系指在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均质、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在HE染色切片中呈均质性染色。
Arteriolosclerosis (细动脉硬化症):细小动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血流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
Russell`s body(拉塞尔小体):慢性炎症时,浆细胞胞浆内出现红染的圆形的玻璃样物质,是免疫球蛋白在细胞内堆积的结果。
Mallory`s body(马洛里小体):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病时,肝细胞内出现的红染的玻璃样物质。
Mucoid degeneration(黏液样变性):组织间质出现类黏液的聚集。
Myxedema(黏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全身真皮及皮下组织的基质中,有类黏液及水分潴留。
Amyloid degeneration(淀粉样变性):组织内有淀粉样物质沉着称为淀粉样变性,亦称淀粉样物质沉着症(amyloidosis)。
Amyloid light chain,AL (淀粉样轻链):多发性骨髓瘤分泌的淀粉样物质。
Senile heart amyloidosis (老年性心脏淀粉样物质沉着症):老年人的心脏也可出现心脏内淀粉样物质沉着,引起心脏功能下降,其沉着物质为淀粉样转甲状腺蛋白(amyloid transthyretin)。
Pathological pigment(病理性色素):色素是机体组织中的有色物质,有些色素是正常组织内存在的,如黑色素;有些色素是疾病状态下出现的,如肺内炭末颗粒沉着,成为病理性色素。
Melanin(黑色素):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黑色素细胞胞浆中酪氨酸氧化聚合而产生的棕褐色细颗粒。
脂褐素(lipofuscin):细胞内自噬溶酶体中不能被溶酶体酶消化的细胞器碎片形成的黄褐色颗粒。
含铁血黄素(hemosiderin):由铁蛋白微粒集结而成的色素颗粒,呈金黄色或棕黄色,具有折光性。
心力衰竭细胞(heart failure cell):吞噬大量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常出现在心力衰竭患者。
病理性钙化(pathologic calcification):在骨和牙齿以外的其他组织内有固体钙盐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
营养不良性钙化(dystrophic calcification):指变性、坏死的组织或异物的钙盐沉积。
转移性钙化(metastatic calcification):由于全身性的钙、磷代谢障碍,引起机体血钙或血磷升高,导致钙盐在未受损伤的组织内沉积,称为转移性钙化。
坏死(necrosis):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核固缩(pyknosis):由于核脱水引起的染色质浓缩,染色变深,核体积缩小。
核碎裂(karyorrhexis):核染色质崩解为小碎片,核膜破裂,染色质碎片分散在胞浆内。
核溶解(karyolysis):在脱氧核糖核酸酶的作用下,染色质的DNA分解,细胞核失去对碱性染料的亲和力,因而染色变淡,甚至只能见到核的轮廓,最后核的轮廓也完全消失。
凝固性坏死(coagulative necrosis):坏死组织因为失水变干、蛋白质凝固,而变为灰白色或黄白色比较干燥结实的凝固体,称为凝固性坏死。
液化性坏死(liquefactive necrosis):组织坏死后被酶分解成液体状态,并可形成坏死囊腔,称为液化性坏死。
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凝固性坏死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见于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
坏死组织略带黄色,质软,状似干酪,故称干酪样坏死。
纤维素样坏死(fibrinoid necrosis):发生在间质、胶原纤维和小血管壁的一种坏死,光镜下病变部位组织结构消失,变为境界不甚清晰的颗粒状、小条或小块状无结构物质。
gangrene:坏疽,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的感染而呈现黑色、暗绿色等特殊形体形态改变。
包括干性坏疽、湿性坏疽。
(气性坏疽为特殊的湿性坏疽)dry gangrene:干性坏疽,多见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冻伤等疾病的四肢末端,病变部位因动脉阻塞、静脉回流通畅,或体表水分易于蒸发而干燥皱缩,为黑褐色,与周围组织分界明显,腐败菌感染较轻。
wet gangrene: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肠、子宫、肺等),也可见于四肢(伴有淤血水肿时),由于组织含水较多,故腐败菌感染严重,局部明显肿胀,呈暗绿色或污黑色,与周围组织无明显分界。
gas gangrene:气性坏疽,为湿性坏疽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见于严重的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并合并产气荚膜梭菌等厌氧菌感染时。
erosion:糜烂,坏死灶脱落后形成的局限于表皮和黏膜层的浅表缺损。
ulcer:溃疡,坏死灶脱落后形成的深达皮下和粘膜下的缺损。
cavity:空洞,肾、肺等内脏器官的液化性坏死组织经相应管道排除后留下的空腔。
sinus:窦道,深部组织坏死后形成的开口于皮肤或黏膜的盲性管道。
fistula:瘘管,体表与体腔器官之间或空腔器官与空腔器官之间两端开口的病理性通道。
encapsulation:包裹,坏死组织范围较大,或坏死组织难以溶解吸收,或不能完全机化时,则由周围新生结缔组织加以包围。
apoptosis:调亡,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者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细胞内基因及其产物调控而发生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repair:修复,组织细胞出现耗损时,机体进行清除吸收,并以实质细胞再生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加以修补恢复的过程。
regeneration:再生,为修复损耗的实质细胞而发生的同种细胞的增生。
可分为生理性再生和病理性再生。
(三要素:1,是一种细胞的增生;2,本质上是为了修复损耗不是为了吸收坏死物质或消除致炎因子;3,再生细胞与损耗实质细胞完全相同)修复(repair):组织细胞出现“损耗”,集体进行清除,并以实质细胞再生和(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的方式加以修补恢复的过程。
再生性修复(regeneration)/完全性修复:耗损的实质细胞有再生能力和适宜条件,通过邻近存留的同种实质细胞的再生进行修补恢复。
瘢痕修复(fibrous repair)/不完全性修复:耗损的实质细胞武再生能力或仅部分再生时,由损伤部位的间质新生的肉芽组织溶解吸收异物并填补缺损;肉芽组织逐渐成熟转变为瘢痕组织,使缺损得到修复。
再生(regeneration):为修复“耗损”的实质细胞而发生的同种细胞的增生。
不稳定性细胞(labile cells):一大类再生能力很强的细胞,可不断随细胞周期循环而增生分裂。
稳定性细胞(stable cells):有较强潜在再生能力的一类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