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工作模式
配电网通信技术的应用分析
配电网通信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为配合配电自动化业务需求,对配电网的通信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介绍了现有的配电网自动化的几种通信方式及应用对比分析,以适应配电自动化业务各种需求。
关键词:光纤通信;中低压载波;无线专网;无线公网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方式有很多种,但其主要分为有线通信方式与无线通信方式。
有线通信方式主要有:光纤通信、配电网载波等;无线通信方式有:GPRS、CDMA、LTE等。
有线通信方式具有较强的防干扰性和传输速度快的特点。
无线通信架设方便、易于扩展、价格也比较便宜。
按照建设方投资方式又可分为租用、自建及租建结合的通信方式。
自建通信方式主要是光缆通信、电力载波通信、电力无线专网等;租用方式最为广泛是采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GPRS(EDGE)、CDMA或4G公网,在没条件自建的情况下采用租用方式,也可以采用租建相结合的方式。
下面对配网通信可采用的几种主流成熟技术分布进行简要阐述。
1.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主要特点是传输容量大、高速率、传输距离长、抗干扰性强、绝缘性能好等,是目前电力系统通信中广泛应用的通信方式,除此之外,光纤成本不断下降,经济效益越来越显著。
作为配电自动化通信网络,工业以太网和EPON是两种主流的通信技术,是配电自动化等的主要通信方式。
1.1光端机光纤通信环路可以链接多个通信节点,为了防止因光缆光端设备或光接头等因素引起的光纤环路通信故障而造成整个光纤通信系统通信中断,可以采用光纤双环路通信和具有双环自愈功能的光端机设备,以提高光纤通信环路的可靠性。
1.2商用以太网交换机商用光纤以太网方式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借鉴了以太网络的通信模式,结合配电网终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所提出的一种站端通信方式。
以太网络技术的使用,使配电自动化系统在许多方面发生质的变化,可大大提高系统的信息交换速度,保障系统通信的高可靠性和高实时性。
主要表现在:通信速度大幅度提高;信息路由简单易行。
1.3工业以太网交换机针对目前国内配电自动化通信现状,尝试使用新型工业光纤以太网代替光纤收发器和光端机,组建真正意义上的光纤以太环网。
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构成与通信方案
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构成与通信方案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是一种基于分散的智能设备、通信网络和计算中心的现代化电力配电系统。
该系统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可靠性和较快的响应速度,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电力服务。
本文将就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构成与通信方案进行详细的讨论。
一、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构成1. 智能设备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智能设备是系统的核心,包括智能电表、智能开关、智能变压器等。
这些智能设备可以实现自主的进程控制、自我诊断、故障定位和数据采集。
智能设备具备较高的智能化水平,能够较好地应对复杂的实际场景。
2. 通信网络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需要保证智能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
因此,该系统需要具备高效稳定的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一般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两种。
局域网通常使用以太网等通信协议,用于局部信息交换;广域网则可以采用现代化的通信协议,如TD-LTE等。
3. 计算中心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需要对智能设备采集、处理的信息进行中央管理和控制。
因此,该系统需要建立计算中心,用于收集并分析处理智能设备采集到的数据。
计算中心可以采用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存储,以提高运行效率和数据安全性。
二、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方案1. 通信模式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模式可以采用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
集中式通信方式一般采用串口和网口方式,通信速率较慢;分散式通信方式一般采用无线网络方式,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较快。
目前,分散式通信方式已经成为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主要通信方式。
2. 通信协议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协议可以采用Modbus、IEC61850、DNP3等协议。
Modbus协议是一种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支持较多的设备类型;IEC61850协议是基于国际标准的一种通信协议,支持分布式控制结构;DNP3协议是一种分布式网络协议,适用于分布式控制应用场合。
3. 通信安全分布式配电自动化系统需具备较高的安全性,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引言概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电力设备、自动化控制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和管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内容。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念与意义1.1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定义: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实现电力生产、传输和分配的自动化过程。
1.2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意义: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电能利用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本组成2.1 电力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开关设备等,这些设备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与自动化系统进行信息交互和控制操作。
2.2 自动化控制技术:包括自动化控制算法、控制器、调度系统等,通过对电力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管理。
2.3 信息通信技术:包括通信网络、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等,通过实时获取和传输电力系统的信息,为自动化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关键技术3.1 远动技术:通过远程监测和控制设备,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操作和管理。
3.2 自动化调度技术:通过自动化调度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经济调度和优化运行。
3.3 智能感知技术:通过传感器和智能装置,实现对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状态的实时感知和监测。
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领域4.1 发电厂自动化: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发电设备和发电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提高发电效率和可靠性。
4.2 输电线路自动化: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输电线路的远程监测和控制,提高输电效率和稳定性。
4.3 配电网自动化: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对配电设备和配电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提高配电效率和可靠性。
总结: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它能够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系统自动化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系统分析
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系统分析文章以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系统分析为题展开论述。
首先,阐述了配电自动化对通信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实时性等要求。
然后,对比了几种常见的配电自动化通信方式。
最后,基于以上讨论,提出选择通信方式的几点建设性意见。
希望作为研究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参考资料。
标签: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分析;研究配电自动化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利用控制中心传送命令,并将其传送到远方终端。
同时,将远方设备传来的数据反馈到控制中心当中。
区别于输电网自动化,配电网可以与点多、面广的远方终端进行信息交换。
所以,为了满足系统的要求,必须降低系统工程造价。
当前,这一问题引起了设计人员的广泛关注。
1 配电自动化对通信系统的要求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规模大、终端数量多的特点。
基于此,对通信网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很高。
通常情况下,配电网的规模与实际水平不同,也会使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通信系统中存在不同的要求。
首先,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一般被安装在户外,导致配电网采集的收据容易受到天气、环境的影响。
同时,由于设备、人为因素等原因,系统经常会发生故障或者停电的状况。
针对以上现象,要求通信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其次,配电网自动化必须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结构复杂、规模大。
针对以上特点,如果采用单一的信息系统,显然不能满足所有功能的发挥。
因此在系统设计上,应该尽可能简化通信系统的使用与维护。
实践证明,选择标准化的通信协议后,有效的提高了系统的兼容性。
最后,通信系统还要求有一定的实时性。
通信系统应该对各个监测点的数据进行实时采集,然后按照要求发送统计报表。
同时,为了避免系统出现运营方面的故障,需要及时对故障方面的数据进行记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对配电网的监控力度,从而提高供电的质量。
2 配电自动化中通信方式的比较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的方式越来越多。
下面根据自动化系统的具体情况,分析每一种通信方面的应用特点,并对其进行比较。
属于变电所的综合自动化通信规约
属于变电所的综合自动化通信规约
在现代社会中,电力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变电所的自动化通信系统更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各个变电所都需要严格遵守综合自动化通信规约,以确保设备之间的通信畅通、数据准确传输。
综合自动化通信规约是变电所自动化系统中的基础。
它规定了各个设备之间通信的协议、格式、频率等内容,确保设备之间可以有效地交换信息。
通过规范的通信规约,变电所内部的设备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协调工作,提高运行效率,减少人为干预,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综合自动化通信规约还可以提高变电所的自动化水平。
随着科技的发展,变电所内部的设备越来越智能化,需要更加高效的通信方式来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
遵守规范的通信规约可以有效地整合各种设备,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提高运行的智能化水平,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综合自动化通信规约还可以提升变电所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通过规范的通信规约,变电所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传输,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
这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还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综合自动化通信规约对于变电所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规约,合理设计通信系统,才能确保设备之间的通信畅通、数据准确传输,提高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管理水平,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希望各个变电所能够高度重视通信规约的制定和执行,不断完善通信系统,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为电力系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国家电网公司自动化、信息跟电力通信系统[1]新
国家电网公司自动化、信息及电力通信系统技术监督规定(试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自动化、信息及电力通信系统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和企业正常运作,实现“一强三优”现代电网公司的重要技术基础。
自动化、信息及电力通信系统的技术监督是信息系统技术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自动化、信息及电力通信系统的技术监督工作,强化技术监督在自动化、信息及电力通信系统安全、可靠、经济运行中的保证作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自动化、信息及电力通信系统技术监督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管理与技术并重、综合防范”的方针,按照统一规范、分级管理的原则,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技术监督和评价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缺陷,分析故障并制定反故障措施,不断提高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第三条 自动化、信息及电力通信系统技术监督是国家电网公司 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上应严格执行《国家电网公司技术监督工作管理规定》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和制度,规范技术监督工作。
第四条 自动化、信息及电力通信系统技术监督和考核工作要以 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中心,以规程和标准为依据,加强系统建设和运行全过程的监督,建立建设、运行、标准和规范三位一体的技术监督体系。
第五条 本条例适用于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 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其他全资企业、控股企业、直属事业单位、接入公司信息网络单位、及上述单位的所属单位(以下简称“各单位”)。
第二章 技术监督的范围及主要内容第六条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技术监督范围(一)主站的主要系统:1.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能量管理系统(EMS)的主站 系统;2.电力调度数据网络主站系统;3.电能量计量系统主站系统;4.电力市场运营系统主站系统;5.水调自动化系统主站系统(含卫星云图);6.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稳定监测系统主站系统;7.配电管理系统(DMS)主站系统;8.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系统主站系统等。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的协议与标准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的协议与标准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系统逐渐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变电站通信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各国电力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协议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的一些常用协议和标准,并讨论它们在提升变电站通信可靠性和效率方面的作用。
一、IEC 61850协议IEC 61850是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制定的,用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和控制系统的交互的通信协议。
该协议定义了通信网络结构、实时数据传输、设备配置和监控等方面的规范。
IEC 61850协议采用基于服务的架构,允许各种设备和系统通过通用的通信协议进行互联。
它提供了高度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适用于各种规模和类型的变电站。
IEC 61850协议的优势在于它的统一性和互操作性。
它定义了一致的数据模型和通信接口,使得不同厂家生产的设备能够无缝衔接。
这有助于降低系统集成和维护的成本,提高变电站的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
此外,IEC 61850协议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包括以太网、串行通信和无线通信等,可以适应不同的通信需求。
二、DNP3协议DNP3(Distributed Network Protocol)是一种用于远程监控和控制系统的通信协议。
它广泛应用于电力、水务、石油和天然气等行业。
DNP3协议的设计目标是提供高可靠性、高性能的通信解决方案。
它支持多种通信介质,包括串口、无线通信和以太网等,适用于各种不同的通信环境。
DNP3协议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可以适应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变电站。
它定义了一种灵活的数据模型和通信接口,可以满足不同应用的需求。
此外,DNP3协议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包括主从式通信和对等式通信,可以确保数据的高可靠性和实时性。
三、MODBUS协议MODBUS是一种常用的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包括变电站综合自动化通信系统。
MODBUS协议简单易懂,易于实现和维护,成本较低,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DTU、FTU、TTU、RTU电力终端设备通信的区别
DTU、FTU、TTU、RTU电力终端设备通信的区别配网自动化系统一般由下列层次组成:配电主站、配电子站(常设在变电站内,可选配\配电远方终端(FTU、DTU.TTU等)和通信网络。
配电主站位于城市调度中心,配电子站部署于110kV∕35kV变电站,子站负责与所辖区域DT∪∕TT∪∕FT∪等电力终端设备通信,主站负责与各个子站之间通信。
1开闭所终端设备(DTU)DTU一般安装在常规的开闭所(站\户外小型开闭所、环网柜、小型变电站、箱式变电站等处,完成对开关设备的位置信号、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能量等数据的采集与计算,对开关进行分合闸操作,实现对馈线开关的故障识别、隔离和对非故障区间的恢复供电,部分DTU还具备保护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的功能。
1.1定义DTU一般安装在常规的开闭所(站\户外小型开闭所、环网柜、小型变电站、箱式变电站等处,完成对开关设备的位置信号、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能量等数据的采集与计算,对开关进行分合闸操作,实现对馈线开关的故障识别、隔离和对非故障区间的恢复供电。
1.2特点D机箱结构采用标准4U半(全)机箱,增强型设计;2)采用后插拔接线方式,整体面板,全封闭设计;3)率先采用基于CANBUS总线的智能插件方案,极大地减少了插件间接线,完全避免了插件接触不良的隐患,装置运行可靠性高;4)智能插件方案的采用,使机箱母板标准化,便于生产及现场维护;5)装置不同类插件在结构设计时保证不能互插,提高整体安全性;6)采用32位D浮点型SP1系统性能先进;7)采用16位A/D转换芯片,采样精度高;8)采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芯片,减少外围电路,提高可靠性;9 )大容量存储器设计,使得报文及事故录波完全现场需求;10 )采用多层印制板电路和SMT表面贴装技术,装置的抗干扰性能强;11)测量回路精度软件自动校准,免调试,减小现场定检等维护时间;12 )超强的电磁兼容能力,能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13 )功能强大的PC支持工具,具有完善灵活的分析软件,便于事故分析;14 )简单可靠的保护处理系统(DSP)与成熟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相结合,既保证功能可靠性,又能满足网络通讯、人机界面的实时性;15)支持RS232∕RS485s Enthernet等多种通讯接口,内置Enthernet 使得工程应用简单、可靠;16)支持正C60870-5-101、正C60870-5-103、正C60870-5-104等标准规约;17)各装置独立的掉电保持时钟系统及带对时脉冲的GPS对时系统。
典型馈线自动化工作模式及其特点
典型馈线自动化工作模式及其特点(1. 山东理工大学山东淄博 255000;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高青供电公司山东高青 256300;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阳信供电公司山东阳信 251800;4.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02)引言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快速确定故障区段并且进行隔离,然后恢复非故障区域的供电,来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与供电可靠性。
实施馈线自动化的目的:一是当配电网某馈线发生故障时,能够对故障区间进行快速的定位并且进行隔离,然后对非故障区域进行供电恢复,确保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停电时间,尽可能的减少停电面积;二是实时的监控配电网运行状态。
馈线自动化实现模式有多种,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馈线自动化分为四种:就地型、集中型、用户分界型与智能分布型。
1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模式就地型馈线自动化的实现过程需要分段装置与自动重合装置相互配合来完成。
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各分段器根据电压或者电流的变化,与配置在变电站线路出口的自动重合闸装置按照预先设定的逻辑顺序动作,不需要主站的参与就可以完成故障区间的定位与隔离操作以及非故障区间的供电恢复的操作。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可以分为电压-时间型、电流-计数型和电压-电流型,下文以电压-时间型为例介绍。
“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模式的实现需要电压型馈线终端设备和电压型负荷开关的配合。
该馈线自动化的实现原理主要依据“电压-时间型”负荷开关具有“来电合闸、无压分闸”的工作性质,再配合变电站配置的一次重合闸设备,利用时间顺序通过逻辑检测,不需要配电自动化主站的参与就能确定故障区段位置,并能够闭锁与故障所在位置相连的电压型负荷开关的来电合闸功能,从而实现故障区间的就地隔离功能。
“电压-时间型”馈线自动化不需要配电自动化主站的参与而且不依赖通信就可以实现故障的隔离。
但是由于该模式的实现需要变电站延时自动重合闸参与才能完成,而且各负荷开关以此合闸并带有一定的延时,因此该模式的实现需要较长的时间。
配电自动化新阶段通信系统方案的对比及应用设计
配电自动化新阶段通信系统方案的对比及应用设计摘要:通信是实现配电自动化的关键之一。
当前,通信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配电自动化发展的瓶颈,在新阶段下多种新技术的通信方式正在研究。
本文针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特点,对各种通信方式的优缺点进行对比,提出了以光纤为骨干层通信网络,配合中压电力线宽带,3GCDMA等混合式的通信实现方式。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通信光纤中压电力线宽带1 配电自动化对通信系统的要求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应根据自动化的实际需求,结合配电网改造工程较多、网架变动频繁的现状,兼顾其它应用系统的建设,统一规划设计,提高通信基础设施利用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通信的可靠性。
配电自动化通信系统是在户外运行的,容易导致材料老化,要求能经受起恶劣气候的考验。
另外,通信系统还要经受噪音、电磁、雷电等干扰,并能保持稳定运行。
1.2 通信的实时性配电自动化的重要功能就是能够实时监控网络运行、进行在线分析,实时性对通信传输速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除了考虑正常运行时主站对FTU/TTU 的刷新速度外,还要考虑故障时能快速及时传送大量故障数据的问题。
1.3通信的双向性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各项功能要求双向通信,对主站来说,不仅向终端下发控制命令,也需接受终端上传的数据。
因此,配电自动化系统各层次之间的通信时双向的,通信系统必须具有双向,通信系统必须具有双向通信的能力。
1.4通信的灵活性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系统点多面广,规模庞大,这就要求通信设备具有较强的灵活性,选择标准的通信设备,便于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
2、各种通信方式比较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目前可选用的通信手段很多,主要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有线的通信方式有光纤通信、现场总线、电力宽带载波等;无线的通信方式有无线扩频通信、3G CDMA通信及卫星通信方式等。
下面就几种最主要的通信方式加以比较说明:2.1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时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导纤维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手段。
教你一分钟详细了解电力系统通信(图)
教你一分钟详细了解电力系统通信(图)电气专业毕业之后便进入电网公司从事电力系统通信工作5年,作者嘱托英大君给新员工朋友们带个话:学习好和工作干好是不同的概念,任何学历,任何经历,在工作面前一律平等。
所以我有八个字与大家共勉:踏实干活,抬头看路。
近期“互联网+”概念炒的火热,英大君思来想去,“互联网+”对电网意味着什么?首先是电网的互联网化、或者智能化,电力系统通信在这个过程中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平时不常被提及的电力系统通信主要做什么、都有哪些设备呢?让我们一起解开它的神秘面纱。
本文将从电力通信中常用的设备说起,向大家概括性地介绍下电力通信的大致情况,不打算大篇幅讲通信原理,旨在通过此文,让即将从事电力系统通信岗位的新员工,能够从一个系统框架的角度去认识电力通信设备,少走一些弯路。
为什么要有电力系统通信?电力系统通信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提供全面的支撑,如调度和站用内线电话,2M及光纤通信等。
其主要作用是为保护、自动化等设备提供优质可用的通道,供站与站之间的设备进行通信,并将站内信号上传到局端。
听起来好像很复杂的样子,那么他们是如何工作的呢?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了解电力通信中常见的设备。
首先来认识一下电力通信的最常用设备:配线架。
如果用电力系统的概念来解释这个名词,就是通信系统用的母线。
依照通信方式的不同,分为音频配线架、数字配线架和光纤配线架,英文简称分别为VDF、DDF、ODF。
1配线架音频配线架(VDF)如下图所示,此为站内常用的音频配线架。
它的作用是连接用64k速度传输的设备。
如上图所示的打满线的第一排端子,通常被称为是设备侧,通向PCM(后文将有介绍)。
如上图所示,第一排下口零散分布的一对一对线,则是通向站内的自动化设备,视通信方式的制定而选择接入对应的端子。
用户侧常见设备:自动化所用的调度、集控主备用设备、站内电话、计量电话、调度直通和集控直通电话。
一般情况下,现场工作是将站内所有的用户设备通过一根网线或是多股电缆传送至VDF,并在VDF的一排打满,然后再通过音频线跳接至相应的端口。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工作原理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工作原理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自动监测、控制、调度和保护,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行。
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作原理包括了多种技术和装置,下面将逐一介绍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工作原理。
一、监测与测量技术监测与测量技术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了对电力系统各种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测量,如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
这些参数通过传感器、仪表等装置采集到自动化系统中,为后续的控制和调度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远动与保护技术远动与保护技术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了故障检测、定位和隔离等功能。
远动与保护装置可以根据监测到的电力系统参数,实时判断系统的运行状态,对发生的故障进行快速的定位和隔离,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三、控制与调度技术控制与调度技术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核心,它主要包括了对发电机、变电站、配电网等设备的自动控制和调度。
通过先进的控制算法和逻辑操纵,自动化系统可以对电网内各种装置进行协调和调节,确保系统的功率平衡和负载均衡,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四、通信与信息技术通信与信息技术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关键支撑,它主要包括了各种通信网络、协议和数据处理技术。
通过通信与信息技术,各个自动化装置可以实现远程通信与互联,共享系统数据和信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统一监控和管理。
五、人机接口与运行管理人机接口与运行管理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环节,它主要包括了各种操作界面、报警系统和运行管理软件。
通过人机接口,运行人员可以实时地监控和控制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地对系统发生的故障和异常进行处理,并且对系统进行运行优化和调整。
电力系统自动化工作原理是基于先进的监测与测量技术、远动与保护技术、控制与调度技术、通信与信息技术等技术手段,通过人机接口与运行管理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面自动化监测、控制和调度。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工作原理在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阐述配电网自动化(DA)技术的三种模式
阐述配电网自动化(DA)技术的三种模式从2008年开始,中山供电局统筹配电网规划、建设和改造工作,按照“三分”原则(配电网络结构“分区”、配电网络结构“分层”、公用线路和用户设备管理“分界”)对配电网架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解决了10kV电网结构较为薄弱、转供能力差、环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形成了较为简单合理的环网结构,大幅提高了配网线路的环网率,为配网自动化(DA)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1 主站集中型DA模式(基于光纤通信方式)主站集中型DA是馈线自动化普遍采用的模式,在配电房或环网箱安装配电终端,并建设可靠有效的通信网络将配电终端与主站系统相连,通过信息收集和遥控命令由主站系统集中进行故障判别和隔离。
1.1 应用介绍中山供电局在中心城区使用光纤通信方式建设三遥配电终端,实现“三遥+故障隔离”功能。
主站集中型DA采用“主站—终端”的两层结构,在就近的变电站使用通信子站汇聚各配电终端的光纤通道,以减少重复投资;同时配网主站系统与主网EMS系统实现互联,通过数据转发方式获取变电站内开关位置及保护信息。
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各终端设备检测到馈线有故障电流,集中上传到主站,由主站系统根据故障信息、拓扑结构,结合变电站的保护动作、开关跳闸信息,综合分析并确定故障类型和故障区段。
主站集中型DA可以闭环或者开环运行,当采用闭环运行方式时,由主站系统根据最优处理方案直接发遥控命令进行故障隔离和恢复非故障区段供电,从而减小停电面积和缩短停电时间;当采用开环运行方式时,主站系统仅提供一个以上的处理方案供调度员参考,辅助调度员进行决策和遥控操作,达到快速隔离故障和恢复供电的目的。
1.2 故障处理分析2 架空线路就地型DA模式(基于重合器-分段器)基于重合器-分段器的就地型DA是通过开关设备的相互配合来实现线路故障的自动隔离和恢复供电,其模式通常有三种:重合器与重合器配合模式、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模式以及重合器与过流脉冲计数型分段器配合模式。
电气工程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网络与通信
电气工程中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网络与通信自动化控制系统网络与通信是电气工程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它涉及到了电力系统、工业控制、机器人技术等多个应用领域。
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网络与通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自动化控制系统网络与通信的基本原理、常见技术以及应用案例。
一、自动化控制系统网络与通信的基本原理自动化控制系统网络与通信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实现自动化系统中各个部分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
它包括了控制系统的硬件、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之间的连接,以及利用网络和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的技术手段。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网络与通信可以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种形式。
有线网络可以通过各种通信介质进行数据传输,如以太网、现场总线等;无线网络则利用无线信号传输数据,如WiFi、蓝牙等。
二、自动化控制系统网络与通信的常见技术1. 以太网以太网是一种常见的有线网络技术,它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通过以太网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以太网具有传输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数据传输和连接。
2. 现场总线现场总线是一种用于连接自动化设备的通信技术,它可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
常见的现场总线协议有Profibus、Modbus、CAN总线等。
现场总线具有实时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3. 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分布式网络,由多个传感器节点组成,可以实现对环境参数的监测和数据采集。
传感器网络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能够实时采集和传输各种参数,为控制系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4. 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网络与通信中的核心技术,它规定了数据传输的格式、流程和规则。
常见的通信协议有TCP/IP、UDP、HTTP 等。
不同的通信协议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能够满足不同的数据传输需求。
三、自动化控制系统网络与通信的应用案例1. 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中,自动化控制系统网络与通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是指利用先进的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测、运行控制和故障处理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应用,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和管理。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概述电力系统自动化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是电力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力负荷的快速增长,传统的人工操作已经无法满足电力系统运行的需求。
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还大大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的主要内容1. 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对电力系统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参数。
监测数据可以用于判断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 运行控制与调度:通过自动化控制设备和系统,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的运行控制和调度。
可以实现对发电机组、变电站、配电网等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调节,保证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
3. 故障检测与处理: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对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进行检测和处理。
一旦发现故障,系统可以自动切除故障部分,保证电力系统的其他部分正常运行,同时向操作人员发出警报,提醒其及时处理故障。
4. 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通过信息通信技术,对电力系统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管理和处理,为决策者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帮助其做出科学的决策。
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负荷变化、设备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为电力系统的规划和管理提供支持。
三、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应用案例1. 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智能电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智能电网还可以实现对电力负荷的动态调节,根据负荷情况进行优化调度,提高电力系统的经济性。
2. 变电站自动化: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关键作用。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远动通信模式探讨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远动通信模式探讨通过对比分析。
找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远动工作站最合理的通信模式,确保变电站数据上送调度正确无误,杜绝因远动通信模式设计不足导致调度无法监控。
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标签:远动工作站双机切换遥控0引言近年来,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广泛使用,远动工作站是收集全站测控单元、保护装置等设备的数据,将数据信息通过专线或网络通道上传至调度端,集控站,并将调度端,集控站下发的遥控、遥调命令向变电站间隔层设备转发的重要设备。
远动工作站存在着多种通信模式,本文对常见的三种远动通信模式深入分析,力图找到最合理的通信模式。
1通信现状惠州调度自动化系统通信规约按《广东电网DL/T634.5101—2002实施细则》要求采用广东版101规约。
模拟光纤通道波特率为1200bps,中心频率为1700Hz,频偏-400~+400Hz,发送电平-6db。
远动工作站采用双机双通道冗余配置,变电站的远动通信模式主要有三种,即单远动工作站对单通道、单远动工作站对双通道、单通道对双远动工作站。
目前惠州地区变电站的远动通信模式无统一标准,且采用这三种通信模式的变电站均出现过因通信方式设计不周密导致的远动通信缺陷,不仅影响调度监控,还给系统维护人员带来不便,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
2通信模式分析通过三遥量处理、双机及双通道切换功能、设备故障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远动工作站通信模式分析评估。
2.1单远动工作站对单通道通信两台远动工作站各配置一套地调转发数据库,分别通过两路通道与地调主站通信并处理转发数据。
此模式下,若系统无故障状态运行,则系统遥控、遥信、遥测控功能正常。
假如一台远动工作站故障停机,由于此模式下两台远动工作站是完全独立的系统,无双机切换功能,这将导致故障远动工作站所连接通道通信中断,系统转为单通道运行,且自动化设备或通道设备故障都将导致系统单通道运行,不易判别是通道还是自动化设备故障,使得缺陷处理流程更加繁琐,增加系统运行的风险。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概述
自动化设备可以整合各类电力设备数据,实现信息的集中管理和决策支持,提高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特点
智能化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和通信技术,实现设备的智能感知、智能决策和智能执行,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高效性
自动化设备可以快速处理大量数据,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计算精度,降低人工操作的时间和错误率。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质量管理
质量目标
明确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质量目标,确保设备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达到预期要求。
质量保证
建立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涵盖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运维各个环节。
质量检验
定期开展设备的质量检查和测试,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持续改进
不断优化质量管理流程,推动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质量持续改善。
可靠性
自动化设备采用冗余设计和故障诊断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降低了系统故障的概率。
灵活性
自动化设备可根据系统需求进行灵活的配置和调整,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应用领域
1
发电厂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在发电厂中应用广泛,实现了发电设备的智能监控和优化调度。
2
变电站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对电网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保证电力质量和供电可靠性。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的人员培训
培训内容
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人员培训应涵盖设备的基本特性、操作原理、安装调试、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包括系统集成、信息安全、自动化应用等方面的培训。
培训方式
可采用理论课堂培训、仿真实验培训、现场操作培训等多种方式。利用先进的培训设备和虚拟仿真技术,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方式的比较
端 之 间 的互 相通 信 , 递 数据 信 息 、 备状 态 、 传 设 控 制命 令 等功 能 。 目前 , 响各 供 电企 业 配 电 网 自 影
动 化实用 化 应用 的 主 要 问题 是 通 信 系 统 建 设 滞 后, 因此 , 建设 高速 实用 的通 信 网是配 电 网 自动 化 发 展 的关 键 。
传 输容 量可 达 1 0Mbts以上 。 4 i /
通 信 建 立 速度 每 次 , 确 定 不
可 靠性 一 般
一 次 , ~3 5 0S
优良
并 发 处 理
业 务 扩 展
支持 并 发 通 信 优 秀 , 持所 有 点 的 并 发 通 信 支
一 般 优 秀
从 表 1可看 出 , RS组 网通 信 在建 立速 度 、 GP 可靠性 、 发处理 、 务扩展 等关 键技 术方 面明显 并 业 强于 G M 组 网 , 建 的配 电 网 自动 化应 用 系统 S 新 通信 , 应多 采用 GP S组 网 。 R 移动通 信 网的适 用范 围 : 乡结 合部 , 区线 城 郊
1 配 电 网 自动 化 对 通 信 系统 的 要 求
配 电 网 自动化 对 通 信 系统 的要 求 , 主要 取 决 于要 实现 自动 化 网 络 的整 体 规 模 、 线 的 复 杂程 接
度、 自动 化 系统 的 功 能 要 求 、 期 达 到 的 自动 化 水 预
双 向的 , 信系统 必 须具有 双 向通信 的能 力 。 通
大 , 5 工 频 的谐 波 干扰 越 小 。一 般 配 电线 受 0 Hz
配 电 网 自动化 通信 系统 可利 用移 动 网络 通信 系统作 为强 大技 术支撑 , 以提高通 信 质量 , 降低 通 信系统 投 资 。 目前 , 电 网 自动 化 大量 应 用 移 动 配
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配置及运行方式
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配置及运行方式陈球武(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娄底供电分公司)摘 要: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应用于配电系统中,对变电站、配电网设备进行全面监测和遥控,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的配置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注意对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升级,以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持续优化系统的性能和效益。
基于此,本文对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的配置和运行方式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为该系统的发展提供一定基础。
关键词:配电线路;系统配置;运行方式0 引言现代工业生产离不开电力系统的稳定供应,而配电线路作为电力系统中负责将高压电源进行分配和调节的重要环节,其安全性、效率以及可靠性对于整个工业生产过程至关重要。
然而,在传统的手动管理模式下,配电线路存在着很多缺陷,如潜在的安全隐患、操作不灵活、负荷失衡等问题。
因此,采用自动化系统对配电线路进行配置,成为当前工业生产中的一个必然趋势。
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配置可以大大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减少人为误操作,同时也能更好地管理负载平衡和故障监测,从而避免因电力故障而导致的生产停滞和损失。
因此在当前阶段深入研究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配置及运行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概述配电线路自动化系统主要是一种利用先进的控制和监测技术,使得电力系统运行更加高效、安全和可靠的技术,其构成如图1所示,该系统通过对电力设备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对电网负荷的动态调度,实现了电能在电力系统中的流动和分配的最佳化。
该系统通常包括多个子系统,如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监测与诊断子系统、保护与控制子系统等。
其中,数据采集与传输子系统用于对各个配电变压器、开关、保护设备等电力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至监测与诊断子系统;监测与诊断子系统则会根据所接收到的电力设备状态数据,进行故障诊断、数据分析和预测,最终向保护与控制子系统提供决策支持;而保护与控制子系统则根据监测与诊断子系统提供的决策结果,对电力设备进行合理的保护和控制,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1]。
电力通信设备中SDH的应用思路构架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显著提升,为了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在国际舞台上的整体实力,电力企业必须结合实际发展状况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近几年,电力系统中各种信息的传输和存储逐渐向系统化和标准化发展,SDH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电力系统中的主要应用技术之一,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SDH技术是结合现代科技发展步伐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技术,在企业发展建设过程中任何技术也难以取代。
下文对电力通信设备中SDH技术的应用做了简单介绍。
关键词:电力通信SDH技术应用思路构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科学技术取得飞速进步,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工艺在各行业的发展建设中取得广泛应用,为了提高电力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企业必须结合实际发展状况,强化电力通信设备中SDH技术的应用,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建设提供动力保障。
SDH技术在电力通信设备中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和作用,它能够有效提升电力企业的运行效益,并为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SDH技术仍存在较多问题,这些问题对电力通信设备的安全运行有直接影响,如何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1电力通信设备中SDH光纤通信设备维护的内容概述电力通信设备中SDH技术应用的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包括设备电源、光缆设备以及配线等位置的应用,同时还包括配合其他各项组件的使用。
为了提高SDH技术在电力通信设备中的应用效果,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工作人员必须明确设备的实际要求和设备维护人员应该满足的要求。
1.1设备要求只有设备质量充分满足电力通信设备中SDH技术的应用需求,工作人员才能结合电力通信设备实际运行状况提高SDH技术的应用效果。
第一,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环境。
众所周知,设备的运行环境对SDH技术的应用有直接影响,要从根本上实现SDH技术光纤维化的效果,工作人员必须保障设备处在正常的运行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及工作模式摘要: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进行了分析;现电力系统通讯自动化的迅速发展使得电力通讯设备越来越复杂,因此对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及工作模式进行探讨,就显得极为重要。
本文从徽波通讯设备、光纤通讯设备、电力载波通讯设备和数字通信设备四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工作模式
电力系统通讯自动化的迅速发展使得电力通讯设备越来越复杂,通讯线路也越来越多,这就给通讯设备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本文就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及工作模式进行探讨。
1 电力通讯自动化设备及工作模式
1.1 微波通讯设备
当前,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兴起,微电子、计算机与通讯相结合的电子信息技术则是这场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和先导,世界经济的发展正在从工业化阶段进入信息化阶段,作为信息社会基础之一的通信产业,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的通信技术水平,经济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微波通讯具有造价低、工期短、见效快、占地面积小、易维护和不需人值守等特点,在通信行业中有特殊的地位。
目前,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主要表现如下。
(1)由模拟制向数字制方向发展。
(2)由小容量向大容量发展。
(3)通信频率段由低频段向高频段发展。
(4)组网方式由人工网向自动刚发展。
1.2 光纤通讯设备
基本的光纤通信系统由数据源、光发送端、光学信道和光接收机组成。
光纤通信的原理是:在发送端首先要把传送的信息(如话音)变成电信号,然后调制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幅度(频率)变化而变化,并通过光纤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
光纤通信系统基本构成如下。
(1)光发信机。
光发信机是实现电/光转换的光端机。
它由光源、驱动器和调制器组成。
其功能是将来自于电端机的电信号对光源发出的光波进行调制,成为已调光波,然后再将已调的光信号耦合到光纤或光缆去传输。
电端机就是常规的电子通信设备。
(2)光收信机。
光收信机是实现光/电转换的光端机。
它由光检测器和光放大器组成。
其功能是将光纤或光缆传输来的光信号,经光检测器转变为电信号,然后,再将这微弱的电信号经放大电路放大到足够的电平,送到接收端的电端汲去。
(3)光纤或光缆。
光纤或光缆构成光的传输通路。
其功能是将发信端发出的已调光信号,经过光纤或光缆的远距离传输后,耦合到收信端的光检测器上去,完成传送信息任务。
(4)中继器。
中继器由光检测器、光源和判决再生电路组成。
它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补偿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受到的衰减;另一个是对波形失真的咏冲近行政性。
(5)光纤连接器、耦合器等无源器件。
由于光纤或光缆的长度受光纤拉制工艺和光缆施工条件的限制,且光纤的拉制长度也是有限度的(如1km)。
因此一条光纤线路可能存在多根光纤相连接的问题。
于是,光纤间的连按、光纤与光端机的连接及耦合,对光纤连接器、耦合器等无源器件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1.3 电力载波通讯设备
电力载波通讯设备是一种在高压输电线上传输话音及非话音信号的载波终端设备。
电力线载波(plc)是电力系统特有的、基本的通信方式,电力线载波通讯是指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
由于使用坚固可靠的电力线作为载波信号的传输媒介,因此具有信息传输稳定可靠,路由合理、可同时复用远动信号等特点,是唯一不需要线路投资的有线通信方式。
电力线载波通讯技术可以进行模拟(语音信号)或数字信息(如:家居控制信号)双工传输,可广泛应用于家居自动化、小型办公室、家庭办公室通讯(互如联网、内部信件、游戏、音频(mp3)、视频)等领域,具有普及效果、节省费用、安装方便、应用广泛等特点。
作为通讯技术的一个新兴应用领域,电力载波通讯技术以其诱人的前景及潜在的巨火市场而为全世界所关注,成为世界各大公司及研究单位争相研究的热点。
国外许多著名公司和研究单位都在对此进行研究,并开发出相对应的器件和产品,如:intellon、thomson、atmel等等。
而国内的许多的企、也紧随国际步伐在利用电力线传输信息,特别是在远程抄表系统方面已逐步形成应用研究的热点。
电力载波通讯设备主要有以下几种。
(1)明线载波机。
采用明线作为传输媒介的载波机。
传输线为线径3mm的铜线。
明线载波机复用频率可达到500khz,可传输40个话路。
明线载波机通常采用双带二线制。
(2)对称电缆载波机。
采用对称电缆作为传输媒介的载波24 科技资讯science &technology information机。
电缆为线径0.9ram~1.2ram的高频对称电缆。
对称电缆载波机在通信容量、抗干扰和保密性等方面均优于明线载波机。
电缆载波机大部采用单带四线制。
(3)同轴电缆载波机。
采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媒介的载波
机。
铁路通信使用的小同轴电缆,同轴管尺寸为1.2/4.4,即内导体的直径为1.2mm,外导体内直径4.4mm,物性阻抗为75q,一股由60khz开始使用。
小同轴电缆载波通信采用单带四线制。
铁路通信使用的小同轴电缆载波机有300~u960路,其增音距离分别为8km;~d4km。
1.4 数字通信设备
数字通信设备包括一个带有混频器的接收器并且该混频器和一个本机频率产生装置相联接;一个联接至接收器的解调器;一个和解调器联接的微型控制器,用来提供一个频率偏移值,而该频率偏移值是一个代表本机频率产生装置的输出频率的频率值和一个代
表欲选频率的频率值的差值;一种根据频率偏移值来调整本机频率产生装置的频率的频率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微型控制器处理频率偏移值,使得长期频率偏移和短期频率偏移相分离,并且此频率调整装置还包括一个随被分离出来的长期频率偏移而不断更新的
频率调整参考值。
2结语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大电站、大机组、超高压输电线路不断增加,电网规模越来越大;通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更新周期明显缩短。
数字微波、卫星通讯、移动通讯、对流层散射通讯、特高频通讯、扩展频谱通讯、数字程控交换机以及数
据网等新兴通讯技术在电力系统中会得以逐渐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