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眼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专项卷-文言文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专项卷-文言文

部编版七下语文专项卷-文言文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西施①病心而颦②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③妻子..而去之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惜乎!——《庄子》【注释】①西施:越国的美女。

生卒年不详。

姓施,越国苎罗人(今浙江诸暨)人。

初由范蠡把她献给越王勾践,继又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夫差最宠爱的妃子。

有传说“陶朱公”范蠡后来带着西施离开越国宫廷经商。

②颦:皱眉头。

③挈:本意是用手提着,在此处是带领的意思。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i 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ii 挈妻子..而去之走iii 彼.知颦美iv 而不知.颦之所以美(2) 用现代翻译下面的句子。

i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

ii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惜乎!(3) 本文是成语“ ”的出处,说说这个成语的寓意:。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击鼓戏民《韩非子》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①。

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

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

”民皆罢。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注释】①戍:戍守。

(1)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i 吾醉而与左右戏.ii 过.击之也iii 使人止.之iv 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i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

ii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

(3) “有警,击鼓而民不赴”的原因是(4) 从全文看,楚厉王是个的人。

请用原文的句子给你的评价佐证。

(5)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砚眼《古今谭概》明有陆公庐峰,于京城待用。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

门人坚称其是。

公曰:“向观砚有鸲鹆①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公甚惋惜。

盖此砚佳处即在鸲鹆眼也。

【注释】①鸲鹤:鸟名,俗称“八哥”。

《砚文化》阅读答案

《砚文化》阅读答案

《砚文化》阅读答案《砚文化》阅读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

而砚则因其“坚固,传万世而不朽,留千古而永存”,在文房四宝中有“以砚为首”的美誉。

砚台是我国特有的文书工具,它融绘画、雕刻、书法、篆刻等各种艺术于一体,是一种综合艺术品,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砚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几千年的古老文明史上,对我国民族的延续和灿烂文化的传播、交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宋代是砚业蓬勃发展的时期。

宋代有重文轻武的风尚,士大夫的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他们在书写之余,讲究用具品位,对案头摆设之砚,开始追求美的精神享受。

他们志趣高雅,体现在砚台中即表现为讲求砚之品格,追求砚之境界。

在制砚上,考究其文化内涵,在继承传统的精致外,将“文人画”的理念引入砚的制作中,将绘画、书法、诗词、金石等艺术融入其中,创作出了“文人砚”。

俗语说:武士爱剑,文人好砚。

历代文人墨客都爱砚,收藏砚,常与砚相伴,因而有“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一生最相亲傍”之说。

一代文豪苏东坡,兼文学家、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于一身,其嗜砚成癖,被砚林传为佳话,“东坡玩砚”也成为绘画创作的传统题材。

米芾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画家,他非常喜爱鉴赏收藏奇石和砚石,有得砚石砚山“抱眠三日”之说,还曾以一方歙砚与人换地,后来又写诗怀念失去的宝砚,对歙砚的钟情可见一斑。

在我国砚文化历史上,米芾是一位重要人物。

他著写的《砚史》,在砚石质到砚台形制等诸多方面,均有比较系统的论述。

他到过端州,并亲临砚坑考察过,写下有关论述,还亲自参与端砚的创作,对砚的制作工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除此以外,还有不少文人,如苏洵、欧阳修、王安石、蔡襄等等,他们或参与制砚,或为砚作铭,留下丰富的砚文、砚诗和重要的著作,为后人所传诵,正是他们这些文人合力将宋代砚文化推向一个高潮,为砚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文化有雅俗之分,而砚台是文人雅士的爱物。

初中文言文含文译文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含文译文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含文译文及答案初中文言文(含原文、译文及答案)1、商鞅立信【原文】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也,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

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民信之,卒下令。

....(选自《史记·商君列传》)【字词解释】①令:指变法的命令。

②具:准备好,指政令的公告已写好。

③未布:没有公布。

④市:贸易市场。

⑤募:招募。

⑥徙:迁徙,这里指搬走。

⑦金:古代货币单位。

【阅读训练】1、解释:(1)既:;(3)予:;(4)辄:;(5)以:..2、翻译:(1)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2)民怪之,莫敢徙:3、本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2、田登为郡守【原文】田登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

值上元放灯,吏揭榜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故语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本此。

(节选自《古今谭概》)...① 笞(chī):鞭打,用竹板抽打。

②州:此指郡。

③值:遇到,碰上。

④上元:旧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⑤揭榜:张贴告示。

⑥于:介词,在。

(1)作:;(3)于:;(4)云: ;(5)本此:(1)怒人触其名:(2)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13、为什么“举州”皆谓“灯”为“火”?3、书法家欧阳询【原文】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所书。

驻马观之,良久乃去。

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选自《书林纪事》).①裘:皮袍②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③及:等到④复:又,再⑤布:铺开(1)尝:;(2)书:;(3)反:;(4)伫立:;(5)去:(1)驻马观之,良久乃去:(2)及疲,乃布裘坐观: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4、伊犁凿井【原文】伊犁城中无井,皆汲水于河。

一佐领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

今城中多老树,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具得泉,但汲水以长绠耳。

江苏省南京一中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一中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苏省南京一中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唱谢应龙一季的雨水足,晒够了秋阳,地里有个好收成。

田边一个人站着,一个人蹲着,站着的抽着旱烟卷儿的是四爷,蹲着的头上罩着素边皂布头巾的是四奶。

田是村里的好田。

村里的现有的田都好。

稍差的这些年都种上了大豆、花生和红薯,行里都疯长着青草儿——种的人不愁收,播了种完事。

甭管它大豆比白米细、花生赛黄豆大、红薯藤遮不住黄土。

站在田边,可以看清整个村院。

村子里没有狗了,行路的人走得静心清闲。

蹲着的四奶对抽着旱烟、眼睛直望着村子黄土大道的四爷说:“老头子,甭等了,开镰吧!”甭等了?这几天四爷等的就是他的儿子!大儿子在恢复高考后那年上了大学,工作在城里,秋收时总要请假回来帮衬爹,原是不要等的。

直到三年前,儿子升了职,开镰时就再也未见他的影子。

春节小车回来,劝爹:这几亩田,就别在它上面想主意,穷折腾了。

四爷眼一瞪,那年春节就过得没滋没味的。

说好今年全都回来,咋还未露出脑尖顶?二儿子、三儿子,一个专科、一个本科,让村里人眼红。

四爷听了消息,好久未做声。

半晌才说:谁让他们全走了呢?说的是实话。

半个也不会回来了。

四爷的眼又朝村子逡巡了一阵后,他叹了口气才回过头来对四奶说:“开镰吧。

”开镰了,熟透的水稻沉沉地朝着镰刀挥去的方向倒下。

沉沉倒下的水稻在四爷的眼中闪过一道道无比绚丽的弧线,一股丰收无言的稻香痒痒甜甜地悬浮在秋日的风中了,他忍不住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四爷才惊喜地发现,四爷说:“老婆子,看我割了好大的一蔸呢!”四奶接言:“我也割了好大一蔸呢!”四爷一愣,随即就笑了:“割吧。

”“割吧。

”日近当午,四爷抬头看了一下天,天穹里尽是薄薄的青云,没有一丝儿的彩色,天底下的飞鸟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

湖南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湖南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湖南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错刀梁重懋那块和田玉在懒龙的手上把玩了三年,终于,他选择了一个春雨绵绵的清晨开刀了。

一开刀,不得了,小刀剔玉,如玉女临浴,那个揉啊,那个搓啊,那个捻粉,那个挑刺,足足一年,终于把石头雕成了“牧童玉笛”。

懒龙是同行给的雅号。

作为雕玉艺人,他不把还没雕的玉叫玉,而是叫石头。

很多人都请他雕玉。

但他是最不轻易动刀的,不是没有好石,也不是别人给不起工钱,总之,他接了人家的石头,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三五年,有灵感了才动刀。

请懒龙雕玉的人都知道他的性子,要么不请他,请了就由着他。

若是不懂得他的脾气,催他或是三番五次跑到他的碧玉山庄里看,他会把石头拿出来退给你,“失敬!失敬!鄙人是一条懒虫,耽误不得贵人的时间!”懒龙雕玉的工钱有贱有贵。

贱的,只一句好话,或者随手拿出一些碎银就能打发。

贵的,贵得吓人。

当年汇总钱庄的李掌柜就拿过一块上好的翡翠让他雕,他瞟了几眼说:“这石头不错!”话才出口,伸出了一个巴掌。

一个巴掌代表什么?就是五根金条。

后来李掌柜得了懒龙雕的那尊玉麒麟后,钱庄的生意如日中天,爆得很。

一日,李掌柜一个老朋友造访,见了那尊玉麒麟,竟然出了百两黄金要他转让。

李掌柜经不起重金的诱惑,拱手相让了。

尔后,他的钱庄却如快要落山了的日头,再怎么托也托不起来了。

懒龙知道后只说了一句:“老虎非要爬上树去吃一块腐肉,不摔死才怪!”“牧童玉笛”的石头是一个米商拿来的,接石头的时候,懒龙没伸手指也不打凭条,懒龙只笑了笑,米商也只笑笑,拱拱手走了。

这米商叫农田,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名字,可不知是因了他名字的相生还是什么,生意做得一直顺手。

《砚是文房四宝之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砚是文房四宝之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A①砚是文房四宝之一。

制砚的石料必须坚硬、细腻,既易出墨又不吸水,最.有名的是端砚和歙砚。

砚台表面平滑,亦有微凹者,一般..凿有小池蓄水或墨。

实用的砚台一般..朴实无华,但有的制砚工匠根据石料的形状花纹加以雕琢装饰,创意新奇,制作巧妙者成为收藏之物。

②在砚上磨墨的时候,摩擦声最初有点尖利,渐渐地成为轻柔的滑行声,说明墨汁越来越浓稠,接下来还要继续磨多久,全在你自己了。

书法要求墨色较浓,颜色效果才会好。

但涉及绘画则另有规矩和要求。

③所谓中国画重在笔墨,当然还有意境。

近处要深色,那尖尖的竹叶近得似乎可以触摸;但竹林深处,雾霭缭绕,竹枝、竹叶若隐若现,墨水越淡,竹的枝叶越是影影绰绰,到最后.,化为一片灰白的朦胧,只剩下墨的影子。

④或者也许该换个角度按过程的顺序来描述:开始画的是雾,竹子在其中摇曳,然后人越靠近,竹叶的颜色渐深,制造一种亲近感。

⑤砚从一个实用的工具很早就变成了工艺品和收藏品。

许多中国的画家和书法家,如米芾、欧阳修还为此做过文章。

而在那些皇家的藏品中,砚则有其独特的地位。

那些优美的浮雕、刻文、别具一格的形状、考究的硬木砚盒至今为古董家们所青睐的,来自亚洲各地的赏鉴家们排着长队,翘首等待着珍品出现在市场上。

⑥记得在北京荣宝斋的入口处,有块几平方米大的古砚,大得像张双人床,砚的周边雕着龙,标价十八万人民币,当时中国的人均年收入仅四千元。

B①以下做分析的前提条件是:1.均为老坑石料。

2.以评鉴砚台下墨、发墨。

3.以下硬度均以摩氏为单位。

②砚台的实用功能是磨墨,其中下墨、发墨是衡量砚材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简单说,下墨,是通过研磨,墨从墨块到水中“砚台上”的速度。

发墨,是指墨中的碳分子和水分子融合的速度、细腻程度。

发墨好的墨如油,在砚中生光发艳,随笔旋转流畅,所以画画的用砚比书法的用砚要求更高。

下墨讲求快慢,发墨讲求粗细,但往往下墨快的发墨粗,发墨好的下墨慢。

所以,下墨发墨均佳的砚极其珍贵。

③以下为端、歙、洮砚石的对比:3. 请对A文中第①段中的三个加点词进行简析。

2025届安徽省黄山一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2

2025届安徽省黄山一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2

2025届安徽省黄山一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北京世园会,也是一个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

[甲]中国馆的“锦绣如意”,体现着源远流长....的东方智慧;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同样展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合。

美国设计师带来的“东西园”,分析中美全球空间环境,寻找东西方的“和而不同....”;[乙]英国设计师受古丝绸之路的启发,用植物铺了一条“从北京到西方”的花园丝路,入口处是欧洲树种,核心区为北京乡土植物……园艺作为人类文化与自然的结晶,是文明沟通与对话的桥梁,正如..国外设计师的感受,“中国正在拉近世界各国的距离”。

在中国与世界的交响曲中,北京世园会让文明更好地交流互鉴。

[丙]北京世园会要来了,人们期待着,“风从长城来,春到妫水边,百花争艳百鸟唱,唱出艳阳天。

”一个美丽而美好的中国,必将精彩林立..在世界文明的百花园。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源远流长B.和而不同.C.正如D.林立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可民众对中医药的诟病也________,其中最常听到的莫过于“中医将亡于中药”。

对此,陈国良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中药一直以药典为标准,成分学是其理论基石,有些规定的标准不切实际、________,甚至________。

以当归为例,陈国良介绍,其细分为当归头、当归身、当归尾,主要成分都为阿魏酸,是完全一致的。

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第一次测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书生,如今立于皇帝身旁。

他铿锵有力的奏折,直言不讳的进谏,妙语连珠的回答,令皇帝,令天下为之一振。

迎来皇帝的宠爱,百姓的辉煌仕途的苏轼,是的一代豪杰。

他胸怀抱负,心似江涛澎湃,欲大有作为。

于是,那时的他便成为“弄潮儿”,光环围绕。

但当苏轼遇到小人,当他的“出言不逊”遇上奸佞的巧言令色,他被抛弃了。

“乌台诗案”之后,他被一贬再贬,如离群的鸿雁,甚至感到了死亡的威胁。

苏轼惊恐不安,心如死水,那时苦闷的苏轼留给世人的是灰黑的模糊的身影。

如果苏轼仅是仕途顺畅,那么,他也许只能成为一名历史政客。

如果苏轼被贬后就一直苦闷,那世间也只多了一只蜉蝣而已。

,苏轼却以其豁达成了后世的楷模。

这时的苏轼应该想通了一个问题:快乐之道,不在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而在于喜欢自己不得不做的事。

于是,便有了泽被后世的苏堤,有了被人津津乐道的东坡肉,他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自勉,尽己所能造福百姓。

那穿芒鞋、执竹杖、戴蓑笠的老翁将文学史开辟了新天地,摇身一变成为经典,这实是“文学之大幸”。

这时的苏轼,轻装上阵,( )。

1.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耳目一新爱戴当之无愧然而B.焕然一新爱护当之无愧固然C.耳目一新爱戴当仁不让固然D.焕然一新爱护当仁不让然而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那穿芒鞋、执竹杖、戴蓑笠的老翁将文学史开辟了新天地,让其诗文摇身一变成为经典,这实是“文学之大幸”。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老街担家刘建超老街的清晨,有两种人最忙碌:挑担卖菜的和担尿赶路的。

老街人嘴刁,吃菜讲究新鲜水灵。

卖菜的主直接从菜园里摘得新鲜蔬菜,在潺河边淘洗去泥沙,用稻草绳绑扎结实,新鲜的叶子菜摆放在箩筐里,挑起担子沿街叫卖,吆喝声有板有眼、有腔有调。

老街从明末清初磕绊至今,沿街住户还用的是旱厕。

有的家用大水缸嵌入地下,有的家砌个池子。

每天早上,有专门担尿的人来家里清理茅厕的粪便。

起粪时臭味弥漫,为了不影响住户内眷生活,担尿人都起五更赶大早。

老街把一些手艺活做得精湛的人称为家,被称为家的就是最高赞誉了。

老街人厚道,将做担尿营生的人称为担家。

老干就是个担家。

可别小看了担家的活计,这可是个体力活也是个技术活。

说体力,担尿用的木桶,有六十厘米高,柏木做成,没有把子力气,担一副空桶也累得你脸红脖子粗。

老街住户的茅厕都建在后院,从后院到前街也有五十多米距离。

如果是二进院或三进院,那就是百十米长的距离,担起尿桶要一鼓作气,举步生风,一路小跑,没有个硬扎的身板儿可不中。

说技术,担起木桶途中不能让桶里的污物溅出来,否则就弄脏了住家的院儿,即便用水冲洗,那气味大半天散不了,很是影响人家的情绪。

老干个高精瘦,皮肤黝黑,脸上总带微笑。

老干在老街做担家,走进住家门,总吆喝一声,来咧——避免后院茅池有人尴尬;活做完了再吆喝一声,走咧——告诉住家关好大门。

每天清晨,老干担着木桶,在分包的路段上,挨家挨户担尿。

黑龙江省鹤岗一中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鹤岗一中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鹤岗一中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我很高兴发现一群和我一样喜欢自然的孩子,但聊着聊着就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人最喜欢的是在自然里骑车。

有个男孩说:“我和爸爸在沙漠里骑车,基本上都不走大路。

我爸爸和越野车们赛车。

他说就算走大路去沙漠也很好玩,因为还是可以看到动物,而且和汽车比赛很有趣。

”还有个男孩说:“我们每年8月都去犹他州,我妈妈的朋友有3辆全地形车。

我们骑着好玩,但最主要是晚上看鹿啊臭鼬啊之类的动物。

你要是把鱼的内脏丢在外面,晚上出去就能看到5头黑熊。

太好玩了!”第三个男孩说:“我们每周末都去沙漠,他们那儿有比赛。

有个小山没人去,因为上面都是石头,所以我们把它改造了一下,上山后可以跳下去,我们在那儿看到蛇洞和蛇了。

热的时候我们就出去找蜥蜴。

”还有一个女孩天真地补充说:“我爸爸有辆四轮驱动的卡车,我们去沙漠,不去自然之类的地方。

”(摘编自理查德·洛夫著,郝冰等译《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材料二:自然教育受众群体特征(资料来源于刘正源等著《中国自然教育行业发展现状》)注:其他,指机构一类的特殊群体,如政府机构等。

自然教育,指以有吸引力的方式,让人们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建立与自然的联结,树立生态的世界观。

材料三:去爱非人类的生物,其实并不太困难,只要多了解它们就不难办到。

这种能力,甚至是这种倾向,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

这种现象被称为“亲生命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特别关注生命以及类似的生命形式的倾向,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

2020中考语文实用类阅读《古代文房珍品——砚》练习及答案

2020中考语文实用类阅读《古代文房珍品——砚》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20分)古代文房珍品——砚①砚,又称砚台、砚田等,是中国古代“文房四宝”之一。

古时候的文人以文墨为生,以田喻砚,赋予它特别的意义。

在文人眼里,砚台实际上是自己的生产工具,莫不精益求精,爱护备至。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诗中就有:“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

”传说他爱砚成癖,为了得到张近的一方龙尾石砚,竟用家传宝剑与之交换。

②砚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考古学家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砚台,是陕西临潼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砚。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了战国末期的石砚。

汉代以后,砚台种类渐多,有石砚、陶砚、玉砚、漆砚、木砚等。

砚最初只是一种实用的工具,汉以后添加了纹饰,使其兼具了观赏性。

③最为有名的砚是四大名砚。

④歙砚产地在皖南古歙州境内,其开采始于唐代。

宋代时,歙砚开采规模不断扩大,名目繁多,有眉子纹、外山罗纹、水玄金纹等数十种。

南唐后主李煜对龙尾砚极为推崇,将之与澄心堂纸、李廷珪墨三者并称天下之冠。

龙尾砚是歙砚中的名品,以产于今江西婺源县东部的龙尾山(古属歙州)而得名。

用手指轻弹,有清脆的“镗镗镗”金属声者为佳。

⑤比歙砚更为有名的是产于端州(今广东肇庆)端溪沿岸的端砚。

端砚的石质比歙砚要好。

有青花、鱼脑冻、冰纹冻、蕉叶白、火捺、绿端等品种。

端砚比较突出的一点,是许多石头有眼,古代有“无眼不成端”的说法。

端石的眼是一个形象化的说法,其实是动物化石或彩泥形成的结核,又称石核。

将端砚用五指托空,轻轻敲击,有竹木之声者为上品,如发出金属声,那便是下品了。

⑥甘肃卓尼县洮砚乡是洮河砚的产地。

洮河砚质地细润、色泽碧绿,砚面多有微黑的水波状花纹。

澄泥砚属陶类。

与端砚、歙砚相比,澄泥砚使用范围不太广泛。

⑦砚台的优劣,首先取决于砚石,其次是雕工。

⑧好砚石要细而不滑、涩而不粗,用术语说就是润、发墨。

如端石,外柔内,摸起来很细腻,但极细的沙粒中藏着尖利的小东西,所以是制砚的良材。

⑨砚台的雕工具有观赏价值。

精练06 现代文阅读Ⅱ(小说主题)(解析版)-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大题精做(新高考专用)

精练06  现代文阅读Ⅱ(小说主题)(解析版)-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大题精做(新高考专用)

精练06 现代文阅读Ⅱ(小说主题)经典剖析【2021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砚陆涛声年已古稀的舒启正书台上新添了一方古砚,用木盒装着。

古砚是长方形,古朴的橙色,上沿儿有刘、关、张三顾茅庐的半身浅浮雕,凹处嵌有墨垢,看上去有了年代。

舒老并不爱好收藏,对名砚古砚也没有深入研究,不过能认出这块是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中唯一用土陶烧制的。

这是姚斌送的。

姚斌是一所高等职业学校的校长,爱好文学,写了一些生活随笔结集出版,请舒老作的序。

舒老早就听说,姚斌善于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善于思考践行,对他早有几分欣赏,便乐意为他作序。

送舒老古砚是表示谢意。

舒老早年曾做专业美术工作,三十多岁改行从事文学创作和艺术评论,在全国有些影响,业余时间还一直与书画做伴,书法也享誉一方,常有人求“墨宝”。

早在二十年前当地有人出书就请他作序。

十多年前他就听说,有些名家作序也有行情,得给润笔。

舒老原本从事文学创作时,也长期做业余创作辅导工作,接受作序任务后,仍有辅导的习惯,总要认真看书稿,分析提炼,肯定长处,指出进一步提高的建议。

舒老作序从不收润笔。

也有人求他书法,他也没有要人酬谢的念头。

不过,请他作序或写字的人也总会送点儿小物件、食品、茶叶、酒之类的礼物。

他每回都拒收,然而对方大都坚持让他留下。

姚斌送这方古砚,是在请舒老吃饭时,说:“是别人送我的,我不写书法不画画,给您才能派上用场。

”舒老万事力求简朴,写字不讲究砚台档次,书台上用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在文物商店买的歙砚,虽也属名砚,但只是普通级别。

姚斌送这澄泥砚价值如何,他无法判断,推了几次推不掉,只好收下。

吃饭时,舒老谈了些关于文学、书法的话题,姚斌边饮边听,似乎很佩服,激动地说:“我还有一块古砚,也是别人送的,上面雕着龙,是乾隆年间的,放在老家,我下次回去看老母亲时也取来送给您。

”口气里显然有比澄泥砚还要珍贵的意思。

舒老忙说:“我哪用得了这么多砚台?千万不要。

冯梦龙《砚眼》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冯梦龙《砚眼》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冯梦龙《砚眼》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砚眼[明]冯梦龙吴郡陆公庐峰候选京师,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还邸,使门人某者往,以一金易归。

讶其不类,某坚证其是。

公曰:“前砚有鸲鹆眼[注],今何无:之?”答曰:“某嫌其微凸,偶值石工甚便,章有余银,已倩为平之矣。

”公大惋惜。

【注】鸲鹆(qúyù)眼:砚台上呈圆点状的斑纹,大小像鸲鹆鸟的眼睛。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使.门人某者往使:___________________(2)讶其不类.类:___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3.请推测“公大惋惜”的原因。

【答案】1.(1)派(让、叫、令)(2)相同、相似2.(他)曾经在集市上遇到一方好砚台,(与商人)商讨价钱,没有定下。

3.这方砚台的价值就在于它有个“鸲鹆眼”,陆庐峰的门人却不懂这一点,他把其当成多余的凸起,自作主张花钱磨掉,结果适得其反,白白毁掉了一件砚中珍品。

【解析】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比如本题中的“使”是“动词,派”;“类”是古今异义词,“相同、相似”的意思。

2.此题考查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注重积累,尤其是重点篇目,要做到熟记。

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同时,还要注意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在此题中,要注意“尝(曾经)、于市(在集市)、佳(好)、议价(商量价格)”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本题依据题目可结合陆庐峰与门人的对话“前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某嫌其微凸,偶值石工甚便,章有余银,已倩为平之矣”来概括作答。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靳彝甫汪曾祺靳彝甫家门口钉着一块铁皮的牌子,红地黑字:“靳彝甫画寓”,他是靠卖画吃饭的。

靳家三代都是画画的。

家里积存的画稿很多。

因为要投合不同的兴趣,山水、人物、翎毛、花卉,什么都画。

靳彝甫自己喜欢画的,是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

青绿山水、工笔人物,一年能收几件呢?因此,除了每年端午,他画几十张各式各样的钟馗,挂在巷口如意楼酒馆标价出售,能够有较多的收入,其余的时候,全家都是半饥半饱。

虽然是半饥半饱,他可是活得有滋有味。

他的画室里挂着一块小匾,上书“四时佳兴”。

画室前有一个很小的天井。

靠墙种了几竿玉屏萧竹。

石条上摆着茶花、月季。

一个很大的钧窑平盘里养着一块玲珑剔透的上水石,蒙了半寸厚的绿苔,长着虎耳草和铁线草。

冬天,他总要养几头单瓣的水仙,不到三寸长的碧绿的叶子,开着白玉一样的繁花。

春天,放风筝,他会那样耐烦地用一个称金子用的小戥子约着蜈蚣风筝两边脚上的鸡毛(鸡毛分量稍差,蜈蚣上天就会打滚)。

夏天,用莲子种出荷花。

不大的荷叶,直径三寸的花,下面养了一二分长的小鱼。

秋天,养蟋蟀,每天晚上,点一个灯笼,到阴城去掏蟋蟀。

他有一盒爱若性命的东西,是三块田黄石章。

这三块田黄都不大,可是跟三块鸡油一样!一块是方的,一块略长,还有一块不成形。

数这块不成形的值钱,它有文三桥刻的边款。

有一次,邻居家失火,他什么也没拿,只抢了这三块图章往外走。

吃不饱的时候,只要把这三块图章拿出来看看,他就觉得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

这一年,靳彝甫捉到一只蟹壳青蟋蟀。

关于《砚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关于《砚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关于《砚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砚眼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

门人坚称其是。

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⑩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公大惋惜。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阅读训练】1、解释:(1)既:;(2)易:;(3)是:;(4)何:;(5)幸:;(6)大:2、翻译:(1)公讶其不类:(2)盖此砚佳处即在鸲鹆眼也:3、上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参考答案1、解释:(1)已经;(2)交易,买;(3)正确(没有错);(4)为什么;(5)幸亏;(6)非常2、翻译:(1)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

(2)原因是这个砚台好的地方就在八哥眼。

3、上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不懂装懂,自作主张,必定适得其反。

注释:1、于:在2、待用:等待(朝廷)任用。

3、尝:曾经。

4、佳:好的5、砚:砚台6、议:议论7、定:确定8、既:已经9、还:返回10、邸:官办的旅馆。

11、使:派12、往:前往13金:银子。

14、易:换15、归:返回16、持:拿17、坚:坚持18、是:正确19、鸲鹆眼:鸟名,俗称“八哥眼”。

20、何:为什么21、幸:幸好22、余:多余23、平:使.......平坦24、大:非常译文明朝有一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

(他)曾经在集市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

已经到了府邸之后,让仆人前往,用一两银子把砚台买回来。

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

仆人坚持说就是这个砚台。

陆庐峰说:“先前的砚台有个‘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仆人回答说:“我嫌弃它有一点凸,路上正好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一下使它平整了。

”陆庐峰十分惋惜。

这个砚台的价值就在于这个"八哥眼"。

翻译1. 公讶其不类。

陆庐峰因砚台的不相似感到惊讶。

2. 盖此砚佳处即在鸲鹆眼也。

黑龙江省克东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克东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克东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绣朵花儿当补丁①“补丁”是个旧词,已经逐渐遥远,也许有一天会从我们的词典中走失。

打补丁在女红..冷落成霜的年代几乎成了行为艺术。

对于拿不起针线的女子,老一辈人是鄙视的,我有幸学会粗糙..的针线活,得益于母亲教给我的打补丁的人生真谛。

②我有一个精巧的针线笸箩,是母亲作为陪嫁郑重送给我的。

针线笸箩是母亲亲手糊制,她把旧报纸捣成糊糊,搅拌些防虫的药材和糯米汁,然后依着模子糊成。

纸糊的针线笸箩像个圆形的小箱笼,顶上还带着盖子,内里朴实的笸箩外层用彩色蜡花纸装饰,就显得绚丽美观,这就像母亲的生活哲理,内里是朴素的,却经常想办法给生活添点花色。

③针线笸箩里有母亲精心准备的嫁妆:一把锋利的剪刀,一捆花花绿绿的彩线,大小不同的银针、顶针、针锥,小巧的粉布袋,还有一些花花绿绿的崭新布片儿。

给我展示这特殊的嫁妆,母亲说,现在虽然很少动手做衣裳,但居家过日子,还是需要一个针线笸箩,扣子掉了需要钉,裤脚儿开了需要缝,以后的日子里,你用得着这个。

④陪嫁针线笸箩是我家乡的风俗,在那个一切都要动手做的年代,针线笸箩就代表了女红,裁裁剪剪,缝缝补补,针线活儿是女人们的舞台和生活主色调。

可是商品时代,改个裤脚儿都有专门作坊,一个针线笸箩似乎只是顺应母亲传承风俗的心意而已。

⑤结婚之后,我把针线笸箩作为一件古董收藏,不久,我又诚心实意地把它从衣柜深处请出来。

先生的衣服纽扣松了,怕不小心把纽扣掉落在外边,难以配上同样的,只能急忙找出针线笸箩,防患于未然,将那松动的和未松动的扣子,逐一牢牢固定;又过了不久,我有件衬衣的纽扣不辞而别....,幸亏我及时发现遗落在地上的它,于是也赶紧拿针线“规劝”一番。

黑龙江省克东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克东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克东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六次检测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砸骨头铁凝入冬前,正是税收季节,税款仍没有筹齐,还差六百块。

全乡十二个村,就剩下居士村。

村长和会计亲自收税,来到于老茂家。

于老茂有一小片苹果树,应纳林果税五十四元。

村长:“道理我也不说了,好歹给我个面子。

”于老茂:“不是我不给你面子,是老天不给咱们面子。

伏天那场雹子不是我瞎编的吧,剩的那几个果子,才卖了六十块。

你应该问问乡里,遭了雹灾怎么还不减税?”是有一场雹子,村长想,他接过于老茂递上来的烟,点上,愣了一会儿,去了于喜开家。

于喜开喂了几栏猪,下雹子也没砸死猪,他应该交割头税。

于喜开正歪在被窝垛上哼哼,村长问怎么了,他说正在拉痢疾,说这痢疾是猪传给他的,说他那几栏猪眼下都得病,不能卖,不卖猪还交什么割头税。

村长又去了几家,各家有各家的说法。

最后到了于四嘎家。

于四嘎在门上贴了副对子:自古未闻屎上税,如今放屁也拿捐。

村长捂着腮帮子给会计念这副对子,他正在上火,牙床子肿。

会计:“看,听你念对子,叫我打错了算盘。

”村长:“打来打去,还不是差六百。

”会计:“不是你非让打来着。

”村长苦笑:“我就那么一说。

”“当官的一动嘴,小兵子跑断腿。

”“我看你是吃了戗药。

”算盘噼里啪啦又一阵紧响,村长烦躁起来,便说:“别耍把你那算盘了行不行?”“怕是你还耍把不了这几下子。

”“我要是会耍算盘就把你辞了。

”会计不紧不慢地说:“辞了我不打紧,你别拿算盘撒气,没看见快散架了。

关于《砚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关于《砚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砚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关于《砚眼》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砚眼明有陆庐峰者,于京城待用。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还邸,使门人往,以一金易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

门人坚称其是。

公曰:“向观砚有鸲鹆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值⑩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公大惋惜。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阅读训练】1、解释:(1)既:;(2)易:;(3)是:;(4)何:;(5)幸:;(6)大:2、翻译:(1)公讶其不类:(2)盖此砚佳处即在鸲鹆眼也:3、上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参考答案1、解释:(1)已经;(2)交易,买;(3)正确(没有错);(4)为什么;(5)幸亏;(6)非常2、翻译:(1)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

(2)原因是这个砚台好的地方就在八哥眼。

3、上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不懂装懂,自作主张,必定适得其反。

注释:1、于:在2、待用:等待(朝廷)任用。

3、尝:曾经。

4、佳:好的5、砚:砚台6、议:议论7、定:确定8、既:已经9、还:返回10、邸:官办的.旅馆。

11、使:派12、往:前往13金:银子。

14、易:换15、归:返回16、持:拿17、坚:坚持18、是:正确19、鸲鹆眼:鸟名,俗称“八哥眼”。

20、何:为什么21、幸:幸好22、余:多余23、平:使.......平坦24、大:非常译文明朝有一位叫陆庐峰的人,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

(他)曾经在集市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

已经到了府邸之后,让仆人前往,用一两银子把砚台买回来。

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觉得它不像原来的砚台而感到惊讶。

仆人坚持说就是这个砚台。

陆庐峰说:“先前的砚台有个‘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仆人回答说:“我嫌弃它有一点凸,路上正好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一下使它平整了。

”陆庐峰十分惋惜。

这个砚台的价值就在于这个"八哥眼"。

翻译1. 公讶其不类。

陆庐峰因砚台的不相似感到惊讶。

砚眼阅读答案

砚眼阅读答案

砚眼阅读答案【篇一: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测验卷_2】(出卷人:园南中学季雯)姓名学号班级得分一、文言文(31分)(一)默写(14分)l、苇蓬疏薄漏斜阳,时时翘足对船窗。

2、,。

3、孰知不向边庭苦,。

4、(二)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11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选文选自课文《口技》,作者是。

(1分)2、加点字解释:(4分)中间()俄而()曳()屋不能名其一处()3、句子翻译: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分)4、本文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选文中哪些句子是侧面描写,作用是什么?(4分)侧面描写句子:作用:(三)课外文言文语段阅读(6分)砚眼明有陆公庐峰,于京城待用(等待朝廷任用)。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还邸(官办的旅店),使门.人(仆人)往,以一金(一两银子)易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

门.人坚称其是。

公曰:“前观砚有鸲鹆(八哥)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遇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公大惋惜。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1)尝于市遇一佳砚()(2)公讶其不类()..2、翻译下列句子。

(2分)吾嫌其微凸,路遇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3、“公大惋惜”,陆庐峰为什么为被打磨光滑的砚而惋惜?(2分)二、现代文阅读。

(27分)一(15分)①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②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

砚铭考阅读理解附答案

砚铭考阅读理解附答案

砚铭考阅读理解附答案砚铭考阅读理解附答案《砚铭考》阅读材料砚铭考砚,是人们熟悉的磨墨工具,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

黄帝时代是我国从原始氏族阶段向国家形成过渡的时期,当时,已经出现私有财产,人们把自己心爱的墨海——大砚,刻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拥有。

砚铭,是刻在砚底、砚头、砚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分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

古人大多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

就是今人,也时闻有如此雅兴。

因此,它也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

它不仅能增加砚台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还是文物评定的标准和鉴定真伪的依据,故颇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砚铭也由最初简单表示所属关系的姓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记事咏物、说理寄情、言志叙怀的文学形式。

《大戴礼记》所载的'西周太公金匮砚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砚铭,是以文学形式写成的,其铭曰:“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得无白。

”不过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的砚铭,还是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

作为文学形式的早期砚铭,大多数是就砚说砚,是文人用以品评和赞美砚的。

到了宋代,人们喜欢用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此以后,言志寄情、赋诗颂词便成了砚铭创作的主流之一,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如文天祥写的砚铭:“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

”就属此类。

砚铭作为艺术品的出现,比作为文学作品要晚得多,它兴于宋元,盛于明清。

宋末元初,我国篆刻艺术空前兴盛,砚铭在它的影响下,开始向艺术方向发展。

在刻制技艺上,砚铭广泛地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大大地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

同时砚铭亦趋于完备,年款也较之前代更为普遍,并出现了在铭后加钤[注:盖(图章)]的新内容。

从此,款记便成了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

明清时期,赏砚之风日盛。

当时金石书法名家辈出,他们中不少人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如纪晓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砚眼阅读答案【篇一: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测验卷_2】(出卷人:园南中学季雯)姓名学号班级得分一、文言文(31分)(一)默写(14分)l、苇蓬疏薄漏斜阳,时时翘足对船窗。

2、,。

3、孰知不向边庭苦,。

4、(二)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11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选文选自课文《口技》,作者是。

(1分)2、加点字解释:(4分)中间()俄而()曳()屋不能名其一处()3、句子翻译: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分)4、本文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选文中哪些句子是侧面描写,作用是什么?(4分)侧面描写句子:作用:(三)课外文言文语段阅读(6分)砚眼明有陆公庐峰,于京城待用(等待朝廷任用)。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还邸(官办的旅店),使门.人(仆人)往,以一金(一两银子)易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

门.人坚称其是。

公曰:“前观砚有鸲鹆(八哥)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遇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公大惋惜。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1)尝于市遇一佳砚()(2)公讶其不类()..2、翻译下列句子。

(2分)吾嫌其微凸,路遇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3、“公大惋惜”,陆庐峰为什么为被打磨光滑的砚而惋惜?(2分)二、现代文阅读。

(27分)一(15分)①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便鸦雀无声,比皇帝出来还要静悄得多呢,连一根针掉在地下都听得见响!②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

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肺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

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予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迥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

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

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

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

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光十色,纵横散乱。

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

那弹弦予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百鸟乱鸣。

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

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

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1、《明湖居听书》选自明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作者是。

(2分)2、看拼音写汉字。

3、选文第①段中画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和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得描写出了白妞的一双的眼睛。

(3分)4、选文第①段中画直线的线句运用了修辞手法,(2分)其作用是。

(2分)5、第②段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描写白妞的歌声,请找出一例试加以分析写出了歌声的什么特点。

句子:(2分)歌声的特点:(2分)二、阿拉伯长袍的奥秘(12分)①盛夏,沙特阿拉伯浩瀚的沙漠地带温度高达40摄氏度~50摄氏度,可当地居民穿着宽大的阿拉伯长袍在热浪灼人的沙漠上行走却显得气定神闲,若无其事。

②对此,有外来游客感到不可思议,决心亲身体验一下。

他们先是穿上洁白的衬衣和短裤在沙漠上行走,顿时感觉酷热难敖。

随后换上阿拉伯长袍,竟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凉爽和舒适感觉。

宽大的长袍较之短衣服凉爽,说起来也许令人难以致信,但其间确实有着令人信服的科学道理。

③阿拉伯长袍的特点是宽大,能遮住全身,外面的风吹到袍内,能迅速蹿遍上下,起着一种“烟囱效应”,将身体散发出的湿气一扫而去。

与此同时,由于人体皮肤都被宽大的长袍遮住,阻挡了日光对体表的直接照射,而灌满长袍的空气又起到了良好的隔热作用,因而使人感到凉爽、舒适。

沙特阿拉伯的服装设计研究专家认为,阿拉伯长袍的设计对创造长袍内舒适的微小气候起着很好的调节作用。

④所谓长袍内的微小气候,是指人体皮肤与最内层服装内空气湿度与温度的状态。

无论冬季还是夏季,阿拉伯人穿着最感舒适的状态是皮肤表面的平均温度约在33摄氏度,长袍内层衣服与皮肤间的空气温度为31摄氏度~33摄氏度,相对湿度为40%~60%,如果长袍内微小气候不理想(不论是温度或相对湿度),都会使人体中枢神经的体温调节中枢处于紧张状态,以致引起身体其他系统功能的某些紊乱,出现烦躁、困乏、心悸、头晕等症状。

⑤处于亚热带沙漠气候的沙特阿拉伯人为了创造服装内舒适的小气候,制作长袍的布料会选择那些吸湿性和散发性都较好的织物,如麻织物、丝绸、棉织物等。

长袍的色彩大多选用清淡颜色,一般以白色、淡蓝、浅绿色为主,以尽量减少吸收热量。

在款式设计上,都从有利于内外空气对流的角度来考虑,长袍的领和袖开口部分都相对大一些,并以穿着宽松、内外换气良好为前提。

穿着这样宽松的长袍,在活动时能起到鼓风的作用,加速了空气对流,休憩时则起到“烟囱”的作用,促进长袍内的换气。

⑥沙特阿拉伯人选择长袍作为主要服饰,就是为了适应终年少雨燥热的热带沙漠环境。

1、找出第②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2分)错别字:;改为:错别字:;改为:2、第④段使用了。

(3分)3、第⑥段中的“主要”一词可否删去,为什么?(2分)4、从全文看,阿拉伯长袍的“奥秘”是3分)5、电视里经常看到各种服装广告,也请你为阿拉伯长袍拟一则广告宣传语,要求语言简明生动,有一定创意。

2分)三、写作(40+2分,其中2分为写字分。

)一个小小的喜好,一件微不足道的物品,一个难忘的场景,往往寄托着一个人深深的情感,成为他心中的永远。

请以“永远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2007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六、七单元测验卷答案一、文言文(31分)(一)默写(14分)略(二)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11分)1、林嗣环(1分)2、夹杂;一会儿;拉;说出(4分)3、于是宾客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离开席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大腿打着哆嗦,几乎都想要抢先逃跑。

(关键词:股、几、走)(2分)4、侧面描写: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分)作用:描写出口技表演者模拟声音的逼真程度,由此赞扬了他技艺的高超。

(2分)(三)课外文言文语段阅读(6分)1、曾经;相似,相同(2分)2、我嫌它有一点凸,路上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使他平整。

(2分)(关键词:微;幸;余;平)3、这方砚台之所以博得陆庐峰的厚爱,可贵之处正是它有个“八哥眼”。

陆庐峰的仆人却不懂这一点,他把砚眼当成多余的凸起,也不问一问陆庐峰就擅自决定花钱磨了去,结果多此一举,适得其反,报废了一件砚中珍品。

正因为如此,陆庐峰才觉得可惜!(2分)二、现代文阅读。

(共27分)(一)(15分)1、《老残游记》、刘鹗(2分)2、媚、煞(2分)3、比喻、排比;灵动、美丽(含情脉脉、清澈晶莹、富有神韵??)(3分)4、夸张;充分显示全场的肃静,衬托白妞上场后眼神的顾盼之间就已吸引观众,足见其魅力之大,并为后文的出色表演作铺垫。

(4分) 5、如:“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形象表现了歌声刚健有力的特点;“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形象表现了歌声曲折、回旋的特点。

(4分)(二)(12分)1、敖改为熬;致改为置(2分)2、列数字长袍内的微小气候对人的影响(3分)3、不能,因为“主要”一词说明沙特阿拉伯人除了长袍以外,还有其他服饰,删掉这个词,说明的内容就不准确了。

(2分)4、能创造服装内的微小气候,使人产生凉爽和舒适的感觉,以适应终年少雨燥热的沙漠环境。

(3分)5、可运用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增强广告语言的文学性。

(2分)三、写作(42分,其中2分是写字分。

)【篇二:七年级语文(上)第五单元测验卷_7】(出卷人:园南中学季雯)姓名学号班级得分一、文言文(31分)(一)默写(14分)l、苇蓬疏薄漏斜阳,,时时翘足对船窗。

2、,花木成畦手自栽。

3、孰知不向边庭苦,。

4、,泰山一掷轻鸿毛。

(二)课内文言文语段阅读(11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选文选自课文《口技》,作者是。

(1分)2、加点字解释:(4分)中间()俄而()曳()屋不能名其一处()3、句子翻译: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分)4、本文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选文中哪些句子是侧面描写,作用是什么?(4分)侧面描写句子:作用:(三)课外文言文语段阅读(6分)砚眼明有陆公庐峰,于京城待用(等待朝廷任用)。

尝于市遇一佳砚,议价未定。

既还邸(官办的旅店),使门人(仆人)往,以.一金(一两银子)易归。

门人持砚归,公讶其不类。

门.人坚称其是。

公曰:“前观砚有鸲鹆(八哥)眼,今何无之?”答曰:“吾嫌其微凸,路遇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公大惋惜。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1)尝于市遇一佳砚()(2)公讶其不类()..2、翻译下列句子。

(2分)吾嫌其微凸,路遇石工,幸有余银,令磨而平之。

3、“公大惋惜”,陆庐峰为什么为被打磨光滑的砚而惋惜?(2分)二、现代文阅读。

(27分)一(15分)②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

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肺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

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

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予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