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 变质岩 总结

合集下载

成都理工大学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整理(必考)

成都理工大学大地构造学知识点整理(必考)

第一章绪论大地构造学tectonics:研究地壳、岩石圈甚至整个地球的演化和运动规律的地质学分支学科。

其主要研究问题:地球形成和演化过程;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地壳和岩石圈的运动样式;推动地壳和岩石圈运动的动力学机制。

主要的大地构造学派:1、槽台学说、多旋迴学说、地洼学说2、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海陆的起源》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3、海底扩张赫斯(Hess)和迪茨(Dietz)瓦因(Vine)和导师马修斯发现磁异常条带4、板块构造威尔逊提出转换断层摩根、麦肯齐法国的勒皮松等进一步发展5、地质力学6、其他:深大断裂、地球膨胀说、收缩说、波浪镶嵌学说、断块学说等槽台学说--强调地壳物质的垂直运动。

地洼学说--强调地块垂直运动的强弱变化。

地质力学--强调地球自转角速度变化造成的影响。

大陆漂移--强调大陆的水平运动。

海底扩张--强调洋壳的诞生和消亡。

板块构造--强调地幔物质热的对流运动。

其他:地球膨胀说、收缩说、波浪镶嵌学、断块学说。

中国五大构造学派:地质力学——李四光多旋回学说——黄汲清断块学说——张文佑地洼学说——陈国达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张伯声板块构造学说经历了从大陆漂移假说、海底扩张假说,经过发展、完善,形成系统的板块构造理论,不断补充最新的观测资料,目前得到绝大多数地质学家的接受。

但在解释某些陆内变形时,显得力不从心。

(?)槽台学说、地质力学等其它大地构造理论,从不同的方向入手,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应用,可以解释部分地质现象,早期文献应用的是这些大地构造理论,甚至现今仍有人使用其中的某些概念。

大地构造学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力学分析法、地球物理方法、遥感遥测、高温高压试验、数理统计和数值模拟实验、深海钻探、行星类比地质事件的回剥法(属于历史分析法):在研究区域构造演化过程中,首先分析晚期的构造变形,在将最新的构造变形恢复之后,再进一步分析早期的构造变形,建立从新到老的构造演化序列。

变质岩岩理学总结

变质岩岩理学总结

变质岩岩理学总结一、变质作用概述1.变形概念1)与地壳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地质作用。

2)地壳已存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的转变过程.3)在特殊条件下,还可以产生重熔(溶),形成部分流体相(岩浆)2.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包括原岩的化学成分;地质条件;物理和化学环境。

物理化学因素包括温度、压力、应力、流体。

它们通常是同时出现,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温度通常是最重要的因素,它不仅控制着变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而且还制约着流体的活动和岩石的变形性质;压力也是影响物理化学平衡的独立因素,有时对矿物组合起决定性作用;应力不是变质反应物理化学平衡的独立因素,但却是变质组构的最重要因素。

此外,它还控制变质反应的速度和规模;流体是实现变质作用的基本因素,而温度是流体活动的前提。

3、变质作用类型:分类依据:分布规模/地质背景或物化条件。

有关术语(1)局部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冲击变质作用;交代变质作用(2)区域变质作用:造山变质作用;洋底变质作用;埋藏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二、变质岩的形成作用(变质作用方式)1.变质再结晶:概念、类型(静态和动态再结晶)、影响因素和产品特性。

2.变质分异:概念3。

交代作用:概念4、变形作用:类型(脆性、韧性变形)、产物特点(碎裂岩、糜棱岩)、相关术语解释。

5、变质结晶作用(变质反应):概念、类型及实例,一些重要变质反应的温度压力条件。

常见变质反应的类型及实例:1)根据反应物和产物的状态进行分类(1).固体―固体反应:在变质反应过程中没有流体相出现,可进一步分为:均质多相变体的变换。

例如,Al2SiO5的同质多相变体的转化。

单一固体分解反应。

例如,cord==sill+ALM+Q.非均相固体反应。

例如,hy+PL==CPX+GA+Q(2).脱--吸流体反应:在变质反应过程中出现了流体相。

可进一步分为:水合脱水反应。

例如:MIS+q==KF+sill+H2O碳化脱碳反应。

例如:CC+q==Wo+CO2(3)。

变质岩C课程总结

变质岩C课程总结

岩石学C(变质岩部分)课程总结第一章变质作用概述1、变质作用概念:与地壳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地质作用;地壳已存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的转变过程;在特殊条件下,还可以产生重熔(溶),形成部分流体相(岩浆)。

2、变质作用影响因素:包括原岩化学成分;地质条件;物理化学环境。

物理化学因素包括温度、压力、应力、流体。

它们通常是同时出现,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3、变质作用类型:分类依据:分布规模/地质背景或物化条件。

有关术语(1)局部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冲击变质作用、交代变质作用.(2)区域变质作用:造山变质作用、洋底变质作用、埋藏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4、变质岩概念:地壳已存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转化岩石,其形成与地壳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第二章变质岩的基本特征1、变质岩的化学成分(1)与原岩相比,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取决于体系的封闭程度及元素的活动性。

(2)等化学系列的概念、类型、主要特点1)富铝系列:富铝、贫钙;铁、镁低;钾>钠。

原岩是泥质岩石(泥岩、页岩)或火山凝灰岩。

出现许多特征变质矿物(硬绿泥石、十字石、堇青石、铁铝榴石、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

2)长英质系列:富硅、贫钙;铁、镁、铝含量也较低.原岩是含长石的各种砂岩、粉砂岩和酸性—中酸性火山岩、花岗岩。

极少出现富铝系列特征变质矿物。

3)碳酸盐系列:富钙、镁;铝、铁、硅含量较低且变化范围大。

原岩是石灰岩和白云岩。

常见矿物有方解石、白云石、滑石、蛇纹石、透辉石、透闪石、硅灰石、金云母、镁橄榄石、钙铝榴石4)铁镁质系列:贫硅、富铁、镁、钙;钠>钾;含一定量的铝。

原岩是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辉长-辉绿岩、铁质白云质泥灰岩、基性岩屑砂岩等。

出现辉石、角闪石、绿泥石、阳起石、绿帘石等大量铁镁矿物.5)超铁镁质系列:富铁、镁;贫钙、铝、硅。

原岩是超基性侵入岩、超基性火山岩和极富镁的沉积岩。

常见矿物有滑石、蛇纹石、透闪石、橄榄石、镁铝榴石、尖晶石、镁铁闪石等2、变质岩的矿物成分(1)变质岩矿物成分的一般特征:注意特征变质矿物的一般特征及标定的条件。

变质岩综合实习报告

变质岩综合实习报告

一、绪言1. 实习地区概况本次变质岩综合实习在位于我国某省的地质公园进行,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完整,是进行变质岩研究的重要区域。

实习期间,我们深入了解了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状况、交通位置以及地质背景。

2. 实习任务与目的本次实习的主要任务是:(1)了解变质岩的基本特征、成因和分类;(2)掌握变质岩的野外观察和描述方法;(3)学习变质岩的鉴定和识别技巧;(4)结合实习地区实际情况,分析变质岩的形成过程及地质演化。

3. 实习时间与人员组成本次实习为期一周,共6天,由地质专业教师带领,共有20名学生参加。

二、地层1. 地层概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古生界和中生界,包括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和侏罗系。

地层分布较为完整,自下而上依次为:(1)泥盆系:主要为碳酸盐岩、砂岩和页岩;(2)石炭系:主要为碳酸盐岩、砂岩和页岩;(3)二叠系:主要为碳酸盐岩、砂岩和页岩;(4)三叠系:主要为砂岩、页岩和砾岩;(5)侏罗系:主要为砂岩、页岩和砾岩。

2. 地层描述(1)泥盆系:碳酸盐岩主要发育于地层底部,岩性以灰岩、白云岩为主,局部夹有砂岩、页岩。

砂岩、页岩主要发育于地层中上部,岩性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

(2)石炭系:碳酸盐岩、砂岩和页岩发育较为均匀,岩性以灰岩、白云岩、粉砂岩、细砂岩为主。

(3)二叠系:碳酸盐岩、砂岩和页岩发育较为均匀,岩性以灰岩、白云岩、粉砂岩、细砂岩为主。

(4)三叠系:砂岩、页岩和砾岩发育较为均匀,岩性以细砂岩、粉砂岩、砾岩为主。

(5)侏罗系:砂岩、页岩和砾岩发育较为均匀,岩性以细砂岩、粉砂岩、砾岩为主。

三、岩石1. 岩石概述实习地区变质岩主要为区域变质岩,包括片麻岩、片岩、云母片岩和石英岩等。

2. 岩石描述(1)片麻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组成,呈片麻状构造,具定向排列。

石英含量较高,粒径较大,长石含量较低,粒径较小。

(2)片岩:主要由云母、石英、长石等组成,呈片状构造,具定向排列。

变质岩总结

变质岩总结

变质结晶主要有重结晶和交代两种机制
1.1 重结晶作用 recrystallization

岩石在基本保持固体状态下的矿物重新组 合和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新矿物的过程。重 结晶前后,岩石总化学成分不变(除H2O、 CO2外,封闭系统)
单矿物Si/Ca质岩 的重结晶 矿物的重组合, 无变质反应、无 矿物成分变化, 仅结构变化
1.温度(T )和压力(P )
1.1 温度(T) T升高有利于吸热反应,T降低反应向放热方向进行
可大大加快变质反应速率和晶体生长;
T升高可改变岩石的变形行为,从脆性变形向塑性变
形转化; T升高会通过脱水反应、脱碳酸反应形成变质热液作 为催化剂、搬运剂和热媒介对变质作用施加影响。 此外,T升高还会导致部分熔融而发生混合岩化。
1)负荷压力 自上覆 岩石柱
2)定向压力 来自构造运 动 3)流体压力 来自粒间孔 隙流体
作用于单位岩石的不同压力类型简图 σA. 垂直直应力;σB. 侧向直应力; Pl. 负荷压力; Pf. 流体压力。
2.流体成分Fluid composition(x)
变质岩中含H2O矿物(云母、角闪石等)、碳酸盐 矿物及这些矿物包裹体的存在,特别是流体包裹体的 存在,是变质作用过程中存在流体相的直接证据 早先,人们认为下地壳和上地幔是缺乏流体的。 然而,近30年来变质岩和上地幔岩的流体包裹体研究 证明,即使在麻粒岩和地幔岩中流体也是广泛存在的
2.大陆碰撞造山带的P-T-t 轨迹
构造演化两个阶段 热演化三个阶段 P-T-t轨迹包括相应的三个段落
(a)造山带的变质带剖面
陆壳(或岩石圈)增厚阶段 埋藏期
侵蚀阶段 加热期 冷却期
(b)变质作用
P-T-t 轨迹

成都理工大学构造地质重点总结

成都理工大学构造地质重点总结

构造层:一次构造旋回时间内受地壳运动的作用而形成的综合地质体。

构造层次:指在同一次构造变形中,由于地壳不同深度,因温度、压力的不同而引起的岩石物性的变化,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构造分层。

(表、浅、中、深)三大岩:沉积(75%)、岩浆、变质。

沉积岩的原生构造:指在沉积物堆积与成岩过程中产生的构造(层理构造、层面构造、包卷构造、同生结核、生物遗迹等)。

岩层:由两个平行或者近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岩性基本一致的层状岩体称为岩层。

沉积作用形成的叫沉积岩层。

岩层上下界面叫做层面,上层面又叫顶面,下层面又叫底面。

层按厚度分类:块状层(>2m)厚层(2-0.5m)中层(0.5-0.1)薄层(0.1-0.01),微层(<0.01m)层理:沉积物沉积时由于介质的流动在层内形成的分层构造。

产状可以与层面不同也可相同。

层理三要素:细层(最小单位)、层系(相同成分结构产状的许多细层组成)、层系组(两个或以上层系组成)。

层系上下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层系厚度。

两层面之间的垂直距离称为岩层厚度。

层理按其形态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平行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

识别层面:①岩石成分变化②岩石结构变化③岩石颜色变化④岩石原生层面构造确定岩层的地质年代和层序主要依据化石,也可根据岩层的原生构造或某些次生构造斜层理是由一组或多组与层面或层系界面斜交的细层组成。

斜层理可以用来确定岩层顶、底面的方向。

判断特征:每组细层与层系上界面或岩层顶面成截交关系,而与层系下界面或岩层地面呈收敛变缓而相切的关系,弧形层理凹向顶面。

粒序层理:又叫递变层理。

特点:在一个单层内,从底到顶粒度由粗逐渐变细。

(可用于判断顶底层。

)岩层的产状:指岩层面在三维空间中的方位,由走向与倾斜(倾向与倾角)来确定。

岩层的产状理解为水平,以水平面作为参考面,是认识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前提。

水平岩层:岩层层面保持近水平状态,即同一层面上各点海拔高度基本相同。

水平岩层特征:①地层层序没有倒转的前提下,地质年代较新的岩层叠置在较老岩层之上。

变质岩知识点总结

变质岩知识点总结

变质岩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变质岩:是经过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对早先形成的岩石进行改造使其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变质作用:原岩在新的物理,化学,环境下为建立新的平衡以达到相对稳定的自然现象。

二、变质作用的外部因素温度:是主要因素:表现在:温度升高,岩石内部质点的活动能力升高,促进物质成分迁移,从而形成新的矿物。

如高岭石经过高温吸热形成红柱石和石英的作用,并且可以促进重结晶压力:静水压力、定向压力、粒间流体压力挥发物质的作用:除水的作用外,还有CO2, 、F、Cl、S、P等挥发物质的影响,分布于矿物的溶液中,称间隙溶液三、变质作用的方式:重结晶作用:在高温下,矿物在固态的情况下,重新生长的过程,或是岩石中的化学组分重新分配形成新矿物的过程。

变质结晶作用:是指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原岩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新矿物相的形成过程,同时还有相应的原有矿物质相消失。

由于这种作用常常造成岩石中各种组分的重新组合,所以又称为重组合作用交代作用:是指变质条件下,由变质原岩以外的物质的带入和带出,而造成的一种矿物被另外一种化学成分上与其不同的矿物所置换的过程变质分异作用变质分异作用是指在岩石总成分不变的前提下,造成矿物组合不均匀的一种变质作用。

变形和碎裂作用变形和碎裂作用是动力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变质的主要方式。

各种岩石在应力作用下,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时,就会出现塑性变形或破裂现象。

在较高的温度和静压力条件下,岩石应变以塑性变形为主,此过程岩石保持着连续性和整体性。

在地壳浅部低温低压条件下,多数岩石具有较大脆性。

当其受应力超过弹性限度时,就会出现碎裂现象。

四、变质岩的特征及分类变质岩的物质成分主要由SiO2 、 Al2O3 、 Fe2O3 、MgO 、 FeO 、 MnO 、CaO 、Na2O 、K2O、H 2O、 CO2和TiO2、 P2O5 等氧化物组成根据原岩的化学组成在变质作用过程中是否发生改变,把变质作用分为两类:一类是等化学变质作用,另一类是异化学变质作用。

变质岩总结

变质岩总结

一、变质岩的结构构造1.变晶结构的主要类型:(1)、按矿物粒度的大小粗粒变晶结构矿物粒度>2mm;中粒变晶结构矿物粒度2—1mm;细粒变晶结构矿物粒度1—0.1mm;微粒变晶结构矿物粒度<0.1mm。

(2)、按矿物粒度的相对大小等粒变晶结构在粒度分布方面,如果岩石中所有颗粒粒度近相等。

不等粒变晶结构若颗粒粒度显著不同,且无占优势的粒度(即岩石主要矿物粒度为连续变化)。

斑状变晶结构即在粒度较小的矿物集合体(基质)中有相对较大的斑状晶体(变斑晶),其粒度差别悬殊,基质可以是各种结构,变斑晶和基质通常由不同矿物组成。

(3)、按变晶的自形程度全自形变晶结构组成岩石的各种矿物都发育完好,基本上呈现着自形。

半自形变晶结构岩石中的不同矿物之间表现者重结晶的差异,某种矿物晶形发育较完好,另种矿物则可能趋向他形。

他形变晶结构岩石中各类矿物间基本上都不呈现各自应有的晶形,而多是镶嵌的互相紧密依附地存在。

(4)、按变质岩中矿物的结晶习性和形态粒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有一些粒状矿物(长石、石英、方解石等)所组成。

花岗变晶结构——岩石中粒状矿物主要为等轴、近等轴状分布。

鳞片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片状矿物(云母、绿泥石、滑石等)或板状矿物组成,大多数片状、板状矿物呈定向排列。

纤状变晶结构——岩石主要由纤维状、长柱状或针状矿物组成,如阳起石、透闪石、矽线石、硅灰石等,它们常成平行排列或束状集合体。

交叉结构——当板状、片状、柱状矿物为主、无定向分布时。

束状结构——含有由板状至针状矿物的发散束状集合体组成的结构。

(5)、按变晶的交生关系包含变晶结构——变质岩中一些变斑晶的形成是在基质中组分重结晶的同时或稍晚的阶段发育成长起来的。

其特点是变斑晶中常含有大量基质中矿物的包体,其出现的形态较多。

包含嵌晶变晶结构:包体矿物呈不规则、大小不等地镶嵌在变斑晶中;筛状变晶结构:包体矿物含量很多时,出现筛状变晶结构;旋转结构:当变斑晶形成过程中,内部包体因受应力而发生弯曲状排列,常表现“S”形的旋转结构。

变质岩实习报告范文

变质岩实习报告范文

一、实习背景变质岩是地壳中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是由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或化学作用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而形成的。

为了深入了解变质岩的成因、特征及分类,提高地质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国某地质学院组织了一次变质岩实习活动。

本次实习为期一周,地点位于我国某著名变质岩地区。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变质岩的成因、特征及分类;2. 培养学生野外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3. 提高学生地质实践操作技能;4.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三、实习内容1. 变质岩概述实习第一天,我们首先学习了变质岩的基本概念、成因、特征及分类。

通过课堂讲解和图片展示,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变质岩的基本知识。

2. 野外实习实习第二天至第五天,我们进行了野外实习。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重点观察了以下变质岩:(1)片麻岩:片麻岩是由深成岩或浅成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

其特征是具有片麻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等矿物组成。

(2)片岩:片岩是由沉积岩或火山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

其特征是具有片状构造,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等矿物组成。

(3)大理岩:大理岩是由石灰岩或白云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

其特征是具有块状构造,主要由方解石、白云石等矿物组成。

(4)石英岩:石英岩是由石英砂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

其特征是具有块状构造,主要由石英组成。

3. 实习成果分析在野外实习过程中,我们通过对变质岩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1)变质岩的形成与地壳深部高温、高压环境密切相关;(2)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与原岩有很大差异;(3)变质岩的分布与地壳构造运动有关。

四、实习总结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变质岩实习,我们收获颇丰。

首先,我们掌握了变质岩的基本知识,了解了变质岩的成因、特征及分类;其次,我们提高了野外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为今后的地质工作打下了基础;最后,我们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为今后共同完成地质任务奠定了基础。

碳酸盐及变质岩总结

碳酸盐及变质岩总结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实验三中性岩类(2学时)〃〃〃〃〃〃〃〃〃〃〃〃〃〃〃〃〃〃〃〃〃〃〃〃〃〃〃〃〃〃〃〃〃〃7 实验四酸性岩类(2学时)〃〃〃〃〃〃〃〃〃〃〃〃〃〃〃〃〃〃〃〃〃〃〃〃〃〃〃〃〃〃〃〃〃〃8 实验五未知岩浆岩鉴定(2学时)〃〃〃〃〃〃〃〃〃〃〃〃〃〃〃〃〃〃〃〃〃〃〃〃〃〃〃〃9 实验六沉积构造和颜色(2学时)〃〃〃〃〃〃〃〃〃〃〃〃〃〃〃〃〃〃〃〃〃〃〃〃〃〃〃〃9 实验七、八碎屑岩的观察描述(4学时)〃〃〃〃〃〃〃〃〃〃〃〃〃〃〃〃〃〃〃12 实验九泥质岩、火山碎屑岩薄片的观察描述(2学时)〃〃〃〃〃〃〃〃〃18实验十泥质岩、火山碎屑岩手标本观察描述(2学时)〃〃〃〃〃〃〃〃〃20实验十一、十二碳酸盐岩的观察描述(4学时)〃〃〃〃〃〃〃〃〃〃〃〃〃22实验十三热接触变质岩薄片观察描述(2学时)〃〃〃〃〃〃〃〃〃〃〃〃〃〃〃24 实验十四区域变质岩薄片的观察描述(2学时)〃〃〃〃〃〃〃〃〃〃〃〃〃〃〃25 实验十五变质岩手标本的观察描述(2学时)〃〃〃〃〃〃〃〃〃〃〃〃〃〃〃〃〃27岩石学实验的目的要求岩石学实习课是岩石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学生观察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步骤。

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并能掌握辩别岩石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习以求达到以下目的:1、掌握各类岩石的基本特征。

2、掌握常见岩石的结构与构造特征。

3、学会观察和描述岩石的基本方法。

4、学会对各类岩石的正确命名,熟悉岩石学的分类命名原则。

5、利用岩石学特征来恢复形成条件与环境。

实验一超基性岩类(2学时)实验项目编号:01012013一、目的要求1、通过观察超基性类代表性的岩石类型,了解超基性岩的基本矿物共生组合和主要的结构构造特征;2、学会独立地观察鉴定岩石,正确的给岩石定名并编写岩石鉴定报告。

二、实验内容1、纯橄榄岩、蛇纹石化橄榄岩、辉石岩、斑状金伯利岩、角砾状金伯利岩。

2、基性岩:橄榄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

三、实验指导(岩浆岩的一般观察与描述方法)(一)岩浆岩的一般观察与描述方法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内容主要包括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次生变化和产状等。

成都理工大学考研岩石学复习

成都理工大学考研岩石学复习

名词解释1.反应边结构:岩浆结晶过程中,先结晶的矿物与剩余岩浆发生反应,形成新矿物的环边。

2.次变边结构:岩浆中原生矿物在岩浆期后热液或其他热液作用下发生交代。

3.斑状结构:当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的时候,叫斑状结构。

4.似斑状结构:当基质为显晶质的时候,叫似斑状结构5.熔离作用:指原来均匀的岩浆,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而分离成两种互不相熔、不同成分岩浆的作用。

6.超镁铁岩类:镁铁质含量>90%的所有岩石总称,包括所有超基性岩和部分基性岩。

7.超基性岩类:是指二氧化硅含量<45%的岩浆岩,包括橄榄岩等8.中性岩:是指二氧化硅含量在53%-65%之间的岩浆岩,包括闪长岩、安山岩等。

9.花岗岩:指二氧化硅含量在>65%之间的岩浆岩,具有半自形粒状结构的一类岩石。

10.花岗岩化:指高级变质作用或岩浆的交代,使岩石具有花岗岩特征的作用。

11.S型花岗岩:是由沉积岩经部分熔融产生的花岗岩结晶而成。

12.花岗岩结构:花岗岩具有的半自形粒状结构。

13.钙碱性系列岩:d>3.3的所有岩石。

14.变晶结构:岩石在固态条件下,由重结晶和变质结晶作用形成的结构。

15.重结晶作用:原岩中的矿物发生溶解、成分迁移以及再沉淀结晶,致使原矿物的形态大小发生变化,而无新矿物的生成。

16.变质结晶作用:原岩中的化学成分发生重新组合,而形成新矿物的过程。

17.变晶作用:编制过程中,原有的非晶质矿物或结晶矿物转变新矿物的过程。

18.正变质岩:岩浆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19.副变质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

20.片麻岩:高级变质岩类,具有中粗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

21.变粒岩:中低级变质岩,具有细粒粒状变晶结构,片柱状构造。

22.石英岩:是指由>75%得石英组成的,浅色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的变质岩。

23.糜棱岩: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类,是由韧性变形成的。

24.碎裂岩: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类,是脆性变形形成的。

地概变质岩实习报告

地概变质岩实习报告

地概变质岩实习报告一、勘探工作目的,本次野外实习,勘探工作目的是:二、勘探任务,本次野外实习的任务是:(1)观察各实习地点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和地表水体等其他情况;(2)观察奥陶纪石灰岩的颜色、光泽、解理、化石的种类及其含量、断层等其他情况;(3)对断层做素描图、描述其擦痕的状况;(4)观察晚奥陶统与中石炭统的假整和面及其过渡岩层的风化程度、颜色、岩性、化石种类及其数量等其他情况;(5)观察中石炭统本溪组泥岩层的岩层特点、砂岩的颜色、解理及砂岩岩层中所包含的矿产、石灰岩的颜色、解理、裂隙的发育情况、化石的种类及其数量等;(6)观察上石炭统的黏土层、石灰岩层的特点、岩层厚度、其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岩层的裂隙发育程度、含水情况、矿产种类及其数量;(7)观察上石炭统的砂岩、泥岩、黏土层的特点、及其中所含的化石种类和数量;(8)观察煤矿的地形、了解煤矿的各种设施的用途、观察各种机器的特点,了解其工作方式及使用方法和使用注意事项。

(9)了解煤矿的开采情况、煤的种类、煤的储存和运输等。

三、交通状况缝山针公园位于太行山系南麓,焦作市中心北部,交通便利,公园西边是村庄,公园前是东西走向的公路,公园内是海相沉积的中、晚石炭统石灰岩。

红砂岭位于的缝山针的公园西方,焦作影视城北方3千米左右,影视路从南面跨过,上白作乡公路从南至北穿过此地区,交通便利,有盘山公路通山,山腰有小型铁矿和其他的一些废弃的铁矿矿井。

西张庄位于焦作市区西部,有公路通往山下,从山下到山上路矿稍差,山顶上有硫磺矿和用黏土烧制陶瓷器皿的小工厂。

焦煤集团珠春矿位于焦作矿区西南部,东距焦作市五千米;公路铁路交通便利,焦晋高速在矿区西部穿过,焦克公路在矿区北部通过,有矿区铁路专线与焦柳、正太干线连接。

四、天气情况五、水文地质情况(1)在缝山针公园内无固定水系,小寺河和群英干渠自西向东穿过本地区,一般干涸无水,夏秋季节汇集降雨并排泄山洪,有时会发生小规模的山体滑坡,山下有一小塘,含水量不多,为景观用水。

岩相古地理——考研资料吐血总结(成都理工大学)

岩相古地理——考研资料吐血总结(成都理工大学)

岩相古地理——考研资料吐⾎总结(成都理⼯⼤学)绪论1、沉积环境是在物理上、化学上、⽣物上均有别于相邻地区的⼀块地球表⾯,即沉积环境本质上是⼀个地貌上的概念。

2、沉积相:⼀定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

相就是能表明沉积条件的岩性特征和古⽣物特征的有规律综合,因此,相就是沉积物形成条件的物质表现。

3、沉积模式:古代沉积作⽤⾯貌的再现,并加以典型化和模式化,即称为沉积模式。

第⼀单元判别环境的标志1、层流(laminar flow)—⼀种缓慢流动的流体,流体质点作有条不紊的平⾏线状运动,彼此不相掺混。

2、紊流(turbulent flow)—⼀种充满了漩涡的急湍的流动,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极不规则,其流速⼤⼩和流动⽅向随时间⽽变化,彼此互相掺混。

3、雷诺数:克劳福德数(Fr)表⽰惯性⼒与重⼒间⽐率的⽆量纲数。

4、巴格诺尔德效应:沿斜坡运动的颗粒要彼此碰撞,因此发⽣向上的位移、跳跃或跳离,要离开斜坡,这种动⼒扩容现象称为巴格诺尔德效应。

5、碎屑流或泥⽯流:是⼀种砾、砂、泥和⽔相混合的⾼密度流体,泥和⽔相混合组成的杂基⽀撑着砂、砾使之呈悬浮状态被搬运。

颗粒流:是⼀种由⽆凝聚⼒颗粒(主要是砂、砾)所组成的重⼒流。

液化沉积物流:当沉积物快速堆积时,产⽣超孔隙压⼒,使流体向上流动能以⽀持颗粒呈悬浮状,沉积物强度就减弱到零,即沉积物发⽣“液化”。

浊流:是靠液体的湍流来⽀撑碎屑颗粒,使之呈悬浮状态,在重⼒作⽤下发⽣流动。

6、作为环境标志的物质组分:⼀、微量元素。

取决于下述⼀些列的因素:原⽣因素和陆源区性质(母岩陈分)、古⽓候特点、沉积环境、沉积岩的成分、⽣物作⽤以及成岩及后⽣因素等。

⼆、同位素三、矿物组分○1、岩屑粗⼤的岩屑还可判断古陆上微地貌或盆地的微地貌○2、⽯英⽕成岩中⽯英具针状包裹体。

云母⽚岩中的⽯英⼀般具有等轴状⾃形的矿物包裹体。

⽯英中的微量元素性质可作为陆源区的标志。

⽯英钟的微量元素可作为陆源区的标志。

○3、长⽯:长⽯易风化、分解,故作为砂岩成分成熟度的标志。

成都理工大学岩石物理学基础实验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岩石物理学基础实验报告

成都理⼯⼤学岩⽯物理学基础实验报告本科⽣实验报告实验课程学院名称专业名称学⽣姓名学⽣学号指导教师实验地点实验成绩⼆〇年⽉⼆〇年⽉填写说明1、适⽤于本科⽣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向的⽤⼩括号标明;3、格式要求:①⽤A4纸双⾯打印(封⾯双⾯打印)或在A4⼤⼩纸上⽤蓝⿊⾊⽔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宋体⼩四号,1.5倍⾏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

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页码⽤⼩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题⽬(⼆号⿊体居中);摘要(“摘要”⼆字⽤⼩⼆号⿊体居中,隔⾏书写摘要的⽂字部分,⼩4号宋体);关键词(隔⾏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分号隔开,⼩4号⿊体);正⽂部分采⽤三级标题;第1章××(⼩⼆号⿊体居中,段前0.5⾏)1.1 ×××××⼩三号⿊体×××××(段前、段后0.5⾏)1.1.1⼩四号⿊体(段前、段后0.5⾏)参考⽂献(⿊体⼩⼆号居中,段前0.5⾏),参考⽂献⽤五号宋体,参照《参考⽂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实验⼀岩⽯物理学及岩⽯物理性质第1章矿物和岩⽯的概念1.1矿物的定义矿物是天然产出的,通常由⽆机作⽤形成的,具有⼀定化学成分和特定的原⼦排列(结构)的均匀固体。

组成矿物的元素其原⼦多是按⼀定的⽅式在三维空间内周期性重复排列⽽形成的具有特定结构的晶体。

在外界条件合适时,晶体可以得到正常的发育,⽣长为规则的⼏何多⾯体;但很多情况下,没有⾜够良好的条件形成这样规则的外貌,矿物的均匀性,则表现在不能⽤物理的⽅法把它分成在化学上互不相同的物质,这正是矿物与岩⽯的根本差别。

矿物千姿百态,但多表现为颗粒状(grain),其⼤⼩悬殊,⼩的要借助于显微镜辨认,⼤的颗粒直径可达⼏厘⽶,仅凭⾁眼即可看见。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岩石学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岩石学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岩石学1.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宇宙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期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2.母岩是早于该沉积岩的岩浆岩,变质岩和较老的沉积岩3.沉积岩中含量最多的是粘土岩(页岩,泥岩)其次是砂岩和石灰岩4.沉积岩的四个来源:母岩的风化产物,深源火山物质,生物来源有机质和宇宙源物质5.沉积岩的结构构造特点:“碎屑结构”(由机械破碎的陆源碎屑组成的岩石)“火山碎屑结构”(由火山喷发的碎屑组成的岩石)“泥状结构”(由化学风化形成的陆源粘土组成的岩石)6.沉积岩的形成及沉积后的作用阶段包括:沉积原始物质形成,主要是母岩的风化产物;沉积岩原始物质的搬运与沉积过程;沉积后作用阶段(同生作用,成岩作用,后生作用,表生作用)7.风化作用是地壳表层岩石在大气作用,温度变化,水,生物的作用下,产生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作用8.物理风化作用岩石发生的机械破碎作用化学成分不改变的作用9.化学风化作用岩石发生氧化,溶滤,水解的变化而使成分发生变化,形成新矿物的作用10.生物风化作用常常伴随着物理风化作用和化学风化作用11.沉积岩主要矿物石英:风化作用稳定性强,一般不发生化学风化作用,只发生机械破碎作用;长石:稳定性仅次于石英,钾长石,多钠的酸性斜长石,中性斜长石,多钙的基性斜长石;云母:白云母抗风化能力较强,黑云母抗风化能力比白云母弱得多;粘土矿物:抗风化稳定性都较强(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碳酸盐矿物:各种碳酸盐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等,风化稳定性甚小,极易溶于水并顺水转移;重矿物:风化稳定性的差别很大,如锆石、金红石、电气石等较稳定,为沉积岩中常见的稳定重矿物12.元素的风化分异:母岩在化学风化过程中表现为某些元素的淋滤分散和另外一些元素的残积富集两个方面。

各种元素在特定的风化条件下迁移能力是不一样的,因而造成各种元素按一定顺序从母岩中分离出来13.母岩风化产物类型:碎屑物质,母岩机械破碎产物;不溶残积物质,母岩风化中形成新的不溶解物质;溶解物质,称为溶解物质被带走14.搬运和沉积碎屑物质的流体主要是流水和大气,在高寒地区的冰川和干旱地区的风也是搬运和沉积碎屑物质的营力15.层流一种缓慢流动的流体,流体质点作有条不紊的平行线状运动,彼此不相掺混。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变质岩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变质岩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变质岩变质岩是地球岩石圈中的一种主要岩石类型,它们的形成经历了原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高温、高压以及化学活性流体的作用。

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对变质岩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其成因、分类、特征以及与地球动力学的关系等方面。

以下是对高中地理中变质岩知识点的总结。

一、变质岩的成因变质岩的形成过程称为变质作用,它包括接触变质、区域变质和动力变质三种基本类型。

1. 接触变质:当岩浆侵入周围岩石时,由于岩浆的高温作用,使得接触带的岩石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接触变质岩。

常见的接触变质岩有角岩和大理岩。

2. 区域变质:在地壳深处,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高压和高温条件,使得大片岩石发生变质,形成区域变质岩。

这类变质岩的分布范围广,如片麻岩和绿片岩。

3. 动力变质: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应力作用,使岩石发生破碎和重新结晶,形成动力变质岩。

例如,碎裂岩和断层角砾岩。

二、变质岩的分类变质岩可以根据其原岩类型和变质程度进行分类。

1. 根据原岩类型分类:- 碎屑变质岩:由沉积碎屑岩变质而来,如片岩、千枚岩。

- 火山岩变质岩:由火山岩变质而来,如绿片岩、蛇纹岩。

- 深成岩变质岩:由深成岩变质而来,如麻粒岩、片麻岩。

2. 根据变质程度分类:- 低级变质岩:变质程度较低,原岩的特征较为明显,如千枚岩、片岩。

- 中级变质岩:变质程度中等,岩石的结构和矿物组成发生变化,如绿片岩、蛇纹岩。

- 高级变质岩:变质程度较高,原岩的特征难以辨认,岩石的矿物组成和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如麻粒岩、榴辉岩。

三、变质岩的特征变质岩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其结构、矿物组成和化学性质上。

1. 结构特征:- 片理:由于矿物的重新排列和生长,变质岩常常呈现出片状或条状的结构,称为片理。

- 条带状构造:在区域变质岩中,由于不同矿物的不均匀分布,可以形成条带状的构造。

- 褶皱和断层:变质岩在形成过程中,也可能经历地壳的折叠、断裂等作用,形成褶皱和断层构造。

变质岩实验报告

变质岩实验报告

变质岩实验报告引言:地球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行星,由不同的岩石组成。

其中,变质岩是在极高压力和高温条件下形成的,经历了长期的地壳变动和岩石循环过程。

在这篇实验报告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变质岩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并探讨其对地球演化和矿产资源的重要性。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地质环境和实验条件,观察和分析变质岩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以及其对原始岩石的改变。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变质作用在地壳演化中的作用,并揭示其对矿产资源的贡献。

实验过程:我们首先选择了一块花岗岩样品作为实验材料。

该样品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完整的结晶结构,适合进行变质作用的模拟实验。

首先,我们将花岗岩样品放入高压高温实验仪中,调节温度和压力,模拟地壳深部的条件。

通过加热样品,使其温度达到900摄氏度,并施加压力以模拟地下深处的高压环境。

在加热和施压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花岗岩样品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

原来坚硬的矿物结构开始熔融、融合,并形成了新的矿物组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样品逐渐形成了一种细粒结构,看起来更均匀而密集。

接下来,我们将高压高温实验仪的温度和压力缓慢降低,模拟地壳的冷却和压力释放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变质岩样品逐渐凝固,并最终形成了一种新的岩石结构。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制备了一种变质岩样品。

通过显微镜观察和矿物成分分析,我们确定了该样品是一种石英闪长岩。

该变质岩样品具有密集的结构、细小的颗粒和均匀的矿物组合。

与原始的花岗岩相比,它更坚硬耐磨,矿物颗粒间的结合更紧密。

此外,与花岗岩相比,变质岩的矿物组合中富含含铁矿物,具有更高的矿产资源潜力。

实验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地壳变动和岩石变质的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高温高压条件下花岗岩样品发生了结晶结构的改变,形成了新的岩石。

这一发现对于解释地球演化和矿产资源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变质作用是地壳形成和改变的重要过程之一。

在地下深处,由于高温和高压的作用,岩石发生了化学和物理性质的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质作用(变质作用(metamorphism metamorphism metamorphism))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状态下,原岩组分、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等方面发生转化的过程。

变质岩(变质岩(metamorphic metamorphic rock rock))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变质作用的制约因素即引起岩石发生变质作用的主要是内部因素(地质因素),外部因素(物理、化学方面的)也很重要。

外部因素主要有三:1)温度(T)2)压力(P)3)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C)温度引起的变质作用主要表现为:(1)促使矿物重结晶,从而使原岩的结构、构造发生改变,而岩石组分基本不变。

如石灰岩重结晶成大理岩。

(2)促进变质反应的进行,使组分重新组合,致使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都发生改变。

如白云母分解形成矽线石+钾长石组合。

按照压力的来源可分为三种:负荷压力流体压力应力变质作用方式——变质作用过程中,导致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转变的机制。

主要的变质作用方式有五种:1重结晶作用原岩中的矿物发生溶解、组分迁移、再沉淀结晶,致使矿物形状、大小变化,而无新矿物相形成的作用。

2变质结晶作用变质作用过程中,原岩中的化学成分重新组合而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3交代作用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由于流体相运移,发生物质组分的带入、带出,引起组分间复杂置换的作用。

4变质分异作用成分、结构构造均匀的原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不均匀的各种作用。

5变形和碎裂作用在应力作用下,岩石和矿物发生变形和破碎的作用。

根据地质成因、变质作用因素和变质作用方式,将变质作用分为五种类型:热接触变质作用由岩浆体散发的热量,使接触带围岩发生变化的一种变质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在构造运动产生的定向压力作用下,岩石所发生的变质作用。

气液变质作用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气态或液态流体,对岩石进行交代而使岩石发生变质的一种作用。

区域变质作用由于区域性热流异常,伴有压力作用、有时有流体相加入等作用因素复杂所形成大面积分布变质岩的一种变质作用。

混合岩化作用在区域变质作用基础上地壳内部热流继续升高,便产生深部热液和局部重熔熔浆的渗透、交代并贯入变质岩中,形成混合岩的一种变质作用。

等化学系列(等化学系列(isochemical isochemical series series)):化学成分相同,而变质条件不同所形成的矿物共生组合。

依此,可将变质岩划分为五个等化学系列(化学类型),即:(1)泥质岩类:富铝、钾的泥质岩、中性岩类原岩。

(2)长英质岩类:富硅贫铁镁的碎屑岩、酸性类原岩。

(3)碳酸盐岩类:富钙镁的碳酸盐岩类原岩。

(4)基性岩类:富铁镁钙铝的中基性、基性岩类及成分相当的不纯泥质碳酸盐岩原岩。

(5)镁质岩类:镁铁的超基性岩和成分相当的沉积岩原岩。

(1)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十字石、阳起石、透闪石、滑石、叶蜡石、蛇纹石、硬绿泥石、方柱石、硅灰石、符山石等,主要在变质岩中分布。

(2)变质岩中广泛发育纤维状、鳞片状、长柱状、针状的矿物,且常见它们作有规律地定向排列,如阳起石、透闪石、云母、滑石、蛇纹石、矽线石等。

(3)变质岩中含水(以[OH]为代表)的矿物与岩浆岩相比更为发育。

(4)变质岩中的石英、长石等矿物常具波状消光,裂纹也较发育。

(5)变质岩中常发育分子体积小、相对密度大的矿物。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1)新生(变晶)矿物:在变质作用过程中新生成(通常为变质结晶)的矿物。

如:红柱石。

(2)原生矿物:在变质作用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原岩中的稳定矿物。

如:部分石英。

(3)残余矿物:在变质作用过程中残留下来的原岩中的不稳定矿物。

如:长石。

新生矿物、原生矿物对于一定的变质条件都是稳定存在的,所以可统称为稳定矿物。

某些新生矿物的稳定范围窄,但对指示原岩成分和变质作用性质、强度有特殊意义,称为特征变质矿物。

变质岩的矿物共生组合:变质岩中同时形成的彼此平衡共存的一组矿物。

影响变质岩矿物共生组合的控制因素是原岩的化学成分和变质作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条件变质作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条件。

等物理系列(等物理系列(isophysical isophysical series series)):变质条件相同,而原岩化学成分不同所形成的矿物共生组合。

变质相(变质相(metamorphic metamorphic facies facies)):变质过程中同时形成的一套矿物共生组合及其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

变质岩的结构:岩石组分的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

着重于组分(通常为矿物)个体的性质和特征。

变质岩的构造:由岩石组分在空间上的排列和充填所反映的岩石构成方式。

着重于矿物集合体的空间分布特征。

碎裂结构变形结构碎斑结构等粒变晶结构糜棱结构相对大小不等粒变晶结构根据变晶矿物的粒度斑状变晶结构粗粒变晶结构变晶结构绝对大小中粒变晶结构细粒变晶结构显微变晶结构粒状变晶结构结构按变晶矿物颗粒的形状(结晶习性)鳞片变晶结构纤状变晶结构包含变晶结构按变晶矿物的相互关系筛状变晶结构残缕结构变余结构(残余结构)交代穿孔结构交代蠕虫结构交代结构交代净边结构交代蚕食结构交代残留结构交代假像结构变余构造块状构造变质岩的构造不具定向斑点状构造条带状构造变成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具有定向性的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动力变质岩(动力变质岩(dynamometamorphic dynamometamorphic rock rock))由动力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又被称为:构造岩或断层岩构造角砾岩(tectonobreccia)原岩破碎成角砾状,角砾间为破碎细屑充填。

属脆性变形程度较弱的岩石。

碎裂岩原岩在较强的应力作用下,受到挤压破碎而形成。

其粒化作用仅发生在矿物颗粒的边缘,而且以破碎为主,基本不产生粒内变形,因而颗粒间的相对位移不大。

糜棱岩是强烈韧性变形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细小的碎粒处在塑性流变状态下而呈定向排列,形成面理和线理。

岩石外貌致密、坚硬,肉眼下难分辨其颗粒,有时可见少量凸镜状定向的碎斑。

千枚糜棱岩千枚糜棱岩((千糜岩千糜岩))千枚糜棱岩在矿物成分组合和外表上与千枚岩相似,但由韧性变形作用所形成;含较多新生矿物又与糜棱岩不同,因而在矿物成分和结构上都有区别。

千糜岩中的矿物颗粒也很细小,其中石英、长石常重结晶集合构成“扁豆状体”;石英常沿光轴方向定向;新生矿物常见绢云母、绿泥石、钠长石、绿帘石、方解石等低级矿物组合。

千糜岩发育的千枚状构造,外貌上可见一组或几组片理,可构成紧密的小褶曲。

显微镜下也可见到云母片的定向排列和有弯曲等。

假熔岩也称假玄武玻璃(paeudotachyltte),这是脆性(或韧脆性)变形条件下高速应变形成的极细的粉尘状颗粒或(和)受瞬间构造高温熔融成玻璃质构成的黑色致密具流状构造的岩石。

通常形成于中-浅构造层次的压性、压扭性断裂带中。

热接触变质岩(热接触变质岩(contact contact thermal metamorphic rock rock))由热接触变质作用(也称热变质作用)形成,它是在岩浆体散发的热量和挥发分作用下,使原岩发生重结晶和变质结晶形成的。

目前认为热接触变质的温度范围在300℃~800℃之间,有时可达1000℃(透长岩相);均向压力较小,在n×107Pa~0.3PGa 内;地热梯度可达60℃/km 以上。

热接触变质岩距岩体愈近,温度愈高,热变质也愈强;向外,温度逐渐降低,故热变质程度不同的岩石依序分布,围绕岩体作环带状分布,称为接触变质晕(aureole of contact metamorphism)或接触变质圈。

接触变质圈的发育程度,主要取决于以下五方面的因素:(1)岩体的规模大小规模大、热量多,则晕圈宽度大。

(2)岩体的侵入深度中深条件下,岩体热能散失慢,晕圈发育宽度大。

岩浆喷出地表,散热快,使底板围岩烘烤变质(称烘烤或高热变质作用)晕圈宽度窄。

(3)岩体的成分酸性岩浆岩因富含挥发份,易促进化学反应,因而晕圈相对发育。

(4)岩体与围岩的接触面及产状接触面平缓则晕圈发育。

(5)围岩的成分、结构和产状泥质岩和碳酸盐岩类岩石易变化,长英质的岩石变化相对较难;原岩结构细小疏松比结构致密的容易发生变质;围岩的片理或层理与接触面垂直,通常沿该方向晕圈发育宽度也较大。

热接触变质岩的命名一般采用热接触变质岩的命名一般采用::次要矿物+主要矿物+岩石基本名称(1)具定向构造的根据构造特征分别定名为: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等。

(2)不具定向构造的按岩石结构和主要矿物成分分为:角岩(hornfels)具角岩结构或细粒变晶结构,矿物成分作散布状或其它非定向排列的热变质岩都可称为角岩。

大理岩(marble)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具粒状变晶结构。

石英岩(quartzite)石英含量>70%。

如含长石>10%,则称长石石英岩。

1.泥质岩类在较低温度时,非晶质的褐铁矿变成磁铁矿;有机质变成石墨,还可出现红柱石、堇青石雏晶。

这些矿物微粒聚集构成斑点状,因此称之为斑点板岩。

随着温度的升高,红柱石等呈变斑晶出现,可称为红柱石板岩,等。

温度继续升高,变质程度进一步加深,岩石全部重结晶和变质结晶,形成各种角岩,如堇青石黑云母角岩、红柱石黑云母角岩等。

在高级热接触变质条件下,重结晶更完善,矿物组合上也发生变化,白云母消失,出现矽线石、正长石、铁铝榴石等,构成粒度较大的角岩或片岩、片麻岩。

2.长英质岩类低级变质时,原岩中的石英、长石不易发生变化,胶结物可形成变晶矿物,原岩结构残留,故为形成变质砂岩类。

温度升高可重结晶成石英岩和长石石英岩;富铝质时则形成白云母、黑云母、红柱石、堇青石等。

温度再高相继出现微斜长石和正长石,形成云母长英角岩或长石石英岩等。

3.碳酸盐岩类方解石、白云石对温度变化反应较敏感,所以常可见到它们的热接触变质岩石。

纯粹的碳酸盐岩在温度的作用下,主要发生重结晶形成各种大理岩。

含SiO2时,则形成石英大理岩;含MgO、SiO2、Al2O3、FeO等时,可以形成各种新生矿物,如:方镁石(易水化成水镁石)、透闪石、符山石、镁橄榄石、钙铝榴石;高温时可出现硅灰石、方柱石、透辉石等。

根据不同的次要变晶矿物给予岩石详细命名。

原岩成分显著不纯,以致重结晶后的岩石中方解石的含量很少,甚至没有,而主要由钙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矿物组成,则称为钙硅酸盐角岩。

如透辉石岩、透闪石岩、绿帘石岩、钙铝榴石符山石岩、方柱石钙铝榴石岩等。

钙硅酸盐角岩类矿物组成类似矽卡岩,但以结构一般较均匀,粒度较细,没有交代现象,呈层状产出而与矽卡岩类区别。

4.基性岩和镁质岩类基性岩、超基性岩本身形成温度较高,因而在热变质时不易发生变化。

但某些蚀变的基性岩、超基性岩则有明显变质,例如:蛇纹岩经热接触变质可形成直闪石角岩、橄榄石角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