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选择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练习题近年来,历史学科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
作为必修科目之一,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过去的事件、人物和文化,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历史知识,下面是一些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练习题。
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时期是指:A. 商朝时期B. 夏朝时期C. 东周时期D. 战国时期2.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以下哪个学派主张“仁爱为本”?A. 儒家B. 法家C. 道家D. 墨家3. 唐朝时期,以下哪位皇帝追尊自己的父亲为太宗,自己被称为圣祖?A. 唐太宗李世民B. 唐高宗李治C. 唐肃宗李纯D. 唐精宗李泰4.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败和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A. 社会主义革命B. 反帝反封建斗争C. 辛亥革命D. 五四运动5. 下面哪位不是20世纪中国的伟大领导人?A. 邓小平B. 毛泽东C. 周恩来D. 曾子二、简答题:1. 解释“天人合一”在古代中国哲学中的意义。
2.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夏朝的政治制度。
3. 描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进行的一些重要政治改革。
4. 解释“二战胜利后中国的国民党和共产党进行了内战”。
5. 举例说明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在中国历史上的应用和效果。
三、论述题: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变革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一些伟大的变革,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就下列事件进行论述,分析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和意义:1. 辛亥革命2. 五四运动3. 文化大革命四、解答题:1. 请概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内容和影响。
2. 以清朝为例,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3. 论述“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流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4. 对于中国都城的选择,请分析古代中国各个王朝都城的变迁和背后的原因。
答案请自行查找教材或参考历史相关书籍哦!通过以上的练习题,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高中历史必修一的知识。
高中必修一历史选择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必修一历史选择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历史必修一选择题练习及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1. 题目: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秦朝实行了郡县制- B. 唐朝实行了分封制- C. 宋朝实行了郡县制- D. 明朝实行了三公九卿制答案:A解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唐朝实行的是府兵制,宋朝实行的是路、州、县三级制,明朝实行的是内阁制。
2. 题目: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 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C. 辛亥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 D.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答案:C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但并未实现民族独立。
3. 题目: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 新文化运动主张文言文- B. 新文化运动主张白话文- C. 新文化运动反对科学- D. 新文化运动反对民主答案:B解析: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科学和民主。
#### 二、多项选择题1. 题目:下列哪些选项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A.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火药- D. 印刷术答案:A B C D解析: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这四项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题目: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 A. 鸦片战争- B. 辛亥革命- C. 甲午战争- D. 五四运动答案:A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亥革命、甲午战争和五四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但不是近代史的开始。
#### 三、判断题1. 题目:中国历史上的“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的政治局面。
选择题(高中历史必修一)
7.“真正杀死苏格拉底的不是民主本身,虽 然民主的确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杀死 苏格拉底的真正凶手是民主的审判,是背 离了司法自身灵魂的雅典司法。”这句话 指出古代雅典 A.不成熟的是司法而不是民主 B. 民主是多数人的暴政 C. 民主制度还是完美的 D. 民主审判有悖司法独立
15.《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 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 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 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 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 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 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 )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1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 阶级和新贵族政权的建立,这主要是因 为 ( ) A.议会权力加强 B.法律取得至高无上的地位 C.国王权力受到限制 D.内阁制度形成
18.73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 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 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 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中与这两件事件有 关的是 ( ) 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 ②黄洋界上炮声隆,人杰地灵唱大风 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中国古代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 为太庙,民间供奉和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 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皇帝制
2.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 制体制。秦王赢政改称“皇帝”,自称 为“朕”,命为 “制”,令为“诏”。 这样做是为了 A.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 B.削弱丞相在百官中的影响 C.确立中央政府的权威 D.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高中历史必修一选择题汇编(123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选择题汇编〔123题〕1、周初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周武王姬发封其兄弟立国者15人,姬姓立国者40人。
这说明分封制的突出特点是A、等级B、血缘C、嫡长子继承D、世袭2、“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庭乱。
”这说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C、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D、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3、〔2016·全国Ⅱ〕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
这说明乾隆年间A、族谱维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4、〔2016·江苏〕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表达的是A、家族和睦B、等级秩序C、贵族世袭D、宗法观念5、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A、分封制的加强B、井田制的推行C、宗法制的衰落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6、《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
商纣暴虐,鼎迁于周。
”以下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A、革故鼎新B、一言九鼎C、三足鼎立D、问鼎中原7、秦国能够灭掉六国,统一全国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渴望统一安定B、经商鞅变法,秦国实力日益强盛C、用人制度健全,人才辈出D、六国统治者代表着腐朽落后的势力8、〔2016·上海〕《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句中省略处应填入A、分封之制B、郡县之制C、郡国并行D、行省制度9、秦朝郡县制度之所以能够适应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A、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B、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D、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官吏不能世袭10、〔2016·海南〕在中国古代,表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高一历史必修选择题
高一历史必修选择题
以下是几道高一历史必修选择题:
1. 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周王室与异姓诸侯的关系更加疏远
B. 加强了皇权专制,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
C. 有利于稳定政局,巩固统治
D. 形成了绝对服从周王命令的军事力量
2. 下列有关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 )
A. 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诸侯王分王子弟
B. 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建立刺史制度
C.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
3. 下列关于明朝内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朱元璋废除丞相后设立,协助皇帝起草诏令,替皇帝起草答复臣僚表章奏折的草拟批答等
B. 明朝内阁制正式确立于英宗朱祁镇时期
C. 内阁代皇帝起草诏令,直接参与决策,但没有否决权和制止权
D. 内阁大学士的权势和地位逐渐超过六部尚书
4. 下列关于明朝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总结性的科技著作大量涌现
B. 传统农业科技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C. 航海技术世界领先
D. 西方传教士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5. 下列关于汉朝时期的科技成就说法正确的是 ( )
A. 《九章算术》在宋元时期被广泛运用
B. 《齐民要术》是汉代农学著作
C.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 《伤寒杂病论》提出了“治未病”理论
答案:
1. C;
2. D;
3. A;
4. D;
5. B。
高中历史必修一选择题
高中历史必修一选择题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据《史记·殷本记》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
这是指()①宗法制遭到破坏②分封制遭到破坏③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削弱④郡县制受到挑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2.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
把渭河比作银河“天汉”,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咸阳宫居中,四周有许多通道,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
咸阳城的修建,反映了当时社会()A.天文历法知识的发达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C.君主专制,皇位独尊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3.某学者这样评价一种政治体制:“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A.西汉郡国并行制度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C.元代行省制度D.明朝内阁制度4.“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这是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 A.推恩令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5.《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表现)。
燮理(治理)无闻,何干政本,视前代宰执(指宰相),迥乎异矣。
”殿阁大学士与宰相“迥乎异矣”主要表现在()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C.殿阁大学士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6.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些文物最早出现于()A.春秋战国B.秦代C.汉代D.元代14.“(周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地名)……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尚父于营丘……封弟周公旦于曲阜……”以下对该材料的了解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周武王分封诸侯以巩固统治B.先代贵族和功臣均可受到分封C.姬姓贵族在分封对象中居少数D.周武王认为姜尚是灭商的最大功臣15.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00道(有解析)
16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00道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2007佛山月考)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主张的社会改革都强调()解析:A本题考查的是诸子百家的共性。B项是儒家思想,C项是道家思想,D项是法家思想。A、“以人为本”B、“以德治国”C、“无为而治”D、“以法治国”2、(2007广东广雅中学9月)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解析:A荀子认为性本恶,但是经过后天的教育能够由恶变善。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3、(2007广东广雅中学10月)“谁不知道,教会领导下的欧洲,一切学问和知识也都发达!因为谁是最渊博的哲学家、最流行的演说家、最伟大的文学家,还不是那班人说了算!”这一段话最早可能出自何人之口解析:B从材料可以知道此人对教会控制文学艺术持不满的态度。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要求艺术要反映现实。选B。A、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B、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宗教改革时代的新教教士4、(08徐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提出这一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解析:D康德认为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即应当以人为本,人是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他的理性批判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材料反映了这个思想。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5、(2008山东高青期中)右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其理论来源于处死路易十六解析:B处死路易十六是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的体现,是卢梭的观点。。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历史试题(二)
选择性必修一历史试题(二)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王夫之认为商周之变和周秦之变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两次政权更替,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曾随之发生变化。
下列最能体现“周秦之变”的是( )A.从传位贤能到血缘世袭 B.从官僚政治到贵族政治C.从分封诸侯到郡县制度 D.从礼乐治国到法律治国2.“大约有2%的考生能通过地方考试,然后参加几星期后的县城考试,有幸通过县城考试的人(约一半考生)有资格担任较小的官职,并可进一步参加在省城举行的乡试。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成功者有资格参加在京城举行的会试。
只有6%的考生能通过会试这一“篱笆”,并获得担任较高官职的资格。
这些人中通常又只有1/3的人能通过由皇帝亲自组织的主持的最高一级的殿试。
”材料表明科举制()A.有利于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更有利于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C.基本上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通过选拔方式和程序体现公平3.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文官制度法”。
根据这个法案,美国政府形成了“两官分途”,政府官员分为具有党派立场的政治官员和不受党派力量控制的中立事务性官员,后者在美国政府中所占比例一开始只占10%,1930年占80%,1970年达到85%,此后一直在85%上下徘徊。
美国政府“两官分途”的形成()A.削弱了精英政治的影响B.缓和了两党之间的矛盾冲突C.保证了公共行政的稳定性D.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4.《唐律》对婚姻中的法律关系作了明确规定,如:“同姓为婚者,徒三年”;为维护家族利益,丈夫可以以“七出”为由休妻,但妻子若无“七出及义绝之状”而被抛弃,或者丈夫“以妻为妾者”,则要“徒三年”。
这些规定旨在A.维护宗法伦理秩序 B.改变婚姻关系现状C.贯彻理学道德纲常 D.确立儒学正统地位5. 下面是某电视剧的台词节选。
“我们以教化服之,以文明导之,不以你日本粗鄙落后、愚昧无知而将其视为可欺可压任我宰割的犬羊,而是敞开国门,大张教化,我之先进,我之优秀,任尔学之!”这段台词描绘的场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 汉朝B. 唐朝C. 元朝D. 清朝6.下面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实行的赋税制度。
高中历史选择题100道及答案
1.有学者认为:至于三省的职掌,普遍的说法是中书省出诏令,门下省主封驳,尚书省掌执行……事实上,初唐三省均参与诏令的决策和审议,遵行宰相一致原则。
该学者认为三省制A.会导致行政效率低下B.扩大了中书与门下省的决策权C.是一种集体宰相制度D.便于抑制相权以加强中央集权2.欧阳修针对“国有不竭之货”却“流通日滞”的现象,上书朝廷提出“诱群商而散之”的建议;苏轼也针对“谷贱伤农、谷贵伤末”的现象,提出“不税五谷”。
这反映出他们都主张()A.强化对经济的控制B.减轻农业发展负担C.发挥国家经济职能D.力行重农抑商政策3.唐代谏官工作形式多样,负责谏正皇帝及中央政策。
拾遗和补阙都是谏官,白居易就做过左拾遗,当时讽喻诗也具有谏言性质。
上述现象反映了A.统治者的治国理念开明B.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C.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D.文人的社会地位较高4.明清时期,江南人家有田十亩,必延请塾师培养子弟应举入仕;商人、高利贷者也热衷于培养后代在科场博取功名,还不惜血本捐官买爵。
这反映了当时A.科举制度的弊端充分暴露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社会群体依附于政治权力D.官商一体成为趋势5.唐朝某一时期,“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人。
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
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
这一政策的实施A.增强了政府对土地的控制B.缩小了征税对象和征税项目C.适应了土地制度变化的趋势D.实行人丁财产并重的征税标准6.如表为三国至隋唐僧人名号的演变。
这反映了时僧人名号命名特点期三以国为姓,音译或意译其名,如来自天竺的僧人一般冠以“竺”姓国东以佛法僧为姓,音译其名,如佛陀耶舍、法护、僧伽提婆晋隋唐山名+法名,如百丈怀海;地名+法名,如曹溪慧能;寺名+法名,如法眼文益;尊号+法名,如义净法藏;俗名+法名,如司马道信A.佛教传入中国的历程B.佛教逐渐本土化C.僧人命名日益规范化D.三教合一的盛行7.清朝前期,政府颁布的治边法律有《蒙古律例》《回疆则例》《新疆条例》《西藏通制》《西藏善后章程》《钦定西藏章程》《理藩院则例》等。
高一历史必修一测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A.实行王位世袭制B.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D.形成地方服从中央的制度答案:D.形成地方服从中央的制度。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制度改革。
以下不属于他改革的是:A.推行郡县制B.实行三公九卿制C.颁布秦律D.设立锦衣卫答案:D.设立锦衣卫。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明朝时期的政治特点?A.废除丞相,设立内阁B.设立厂卫特务机构C.设立军机处D.实行八股取士答案:C.设立军机处。
二、简答题4、简述唐朝的政治制度改革及其影响。
答案:唐朝实行了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同时设立了节度使,加强了地方权力。
这一改革影响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高一历史必修一期中考试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A.火药B.造纸术C.印刷术D.针灸术2、下列哪一项事件与秦始皇有关?A.焚书坑儒B.孝文帝改革C.淝水之战D.贞观之治3、下列哪一项不是发生在唐朝的事件?A.安史之乱B.唐太宗即位C.唐玄宗开元盛世D.唐末农民起义4、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A.鸦片战争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5、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农业技术?A.曲辕犁B.牛耕C.水稻D.棉花的种植6、下列哪一项与明朝郑和下西洋无关?A.促进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B.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C.发现美洲新大陆D.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7、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艺术形式?A.书法B.中国画C.京剧D.杂技8、下列哪一项与唐朝的对外关系有关?A.马可波罗来华B.鉴真东渡C.玄奘西行D.郑成功收复台湾9、下列哪一项不是明清时期的文化成就?A. 《本草纲目》B. 《聊斋志异》C. 《桃花扇》D. 《天工开物》10、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A.张衡地动仪B.毕昇的活字印刷术C.郭守敬的《授时历》D.李白的诗歌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________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由东汉时期的________发明。
(新教材适用)高中历史综合测评选择性必修1
综合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期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度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
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礼仪与政治完全分离B.国家管理制度化C.从人治到法治D.为民主政治奠基,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郡县制、官僚制度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可知“现代化”的内涵是指秦朝国家管理制度化,故B项正确;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仍然属于人治,故C项错误;秦朝建立的制度是为专制统治服务的,故D项错误。
2.某同学在研究元朝的某一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抑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控驭和军事镇遏的色彩,一直非常浓厚。
”该同学研究的政治制度( )A.拥有大权,不受中央节制B.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C.使得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使得君主专制空前强化3.论及古代雅典城邦制度时,有学者认为,雅典无法扩张自己,如果它扩张,其公民就无法集合参加公民大会,但如果不扩张,当强大的君主政体联合起来,它就会成为受害者,这说明古代雅典城邦制度存在明显缺陷。
下列选项中能够正确反映这一认识的是( )A.城邦制度仅适用于小国寡民B.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C.公民权建立在对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D.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享有很大的权力,其公民就无法集合参加公民大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邦制度仅适用于小国寡民,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但与题干材料不符,故排除。
4.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第1册 国家制度 课后习题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一、选择题1.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父死子继的身份继承制度出现,主要表现在王位的继承上,由此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局面。
材料表明( )A.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已然建立B.夏朝打破了禅让制的传统C.父死子继是国家稳定的重要前提D.分封制宗法制在夏朝确立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打破了禅让制的传统,出现了“家天下”的局面,所以选B项;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是秦朝,A项错误;题干材料未体现C项,排除;分封制和宗法制是在西周时期确立的,排除D 项。
2.周天子分封时要举行一定的“授民”仪式,即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
“授民”仪式后,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
这一“授民”制度( )A.标志着西周统一政权的建立B.体现西周政权的宗法制特征C.清除了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D.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可知周天子分封臣民给诸侯,但臣民依旧与周天子保持着臣民关系,这有利于维护西周的统治,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故B项错误;“授民”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贵族叛乱的威胁,但没有消除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故排除C项。
3.下表为秦朝九卿部分官职及其职能。
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 )A.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平衡C.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D.具有封邦建国时代痕迹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此时管理国家政务与皇家事务的机构没有明确分开,还具有封邦建国时代的痕迹,因此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严格说来,要到秦汉才是中国历史上正式有统一政府。
秦以前的中国,只可说是一种封建的统一。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00道(有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00道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2007山东莒县四中11月高三期中考)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解析:C“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换句话说就是: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不能够容忍诸侯用天子的乐舞,不符合周礼。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2、(2008山东高青期中)右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其理论来源于处死路易十六解析:B处死路易十六是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的体现,是卢梭的观点。A、霍布斯的思想B、卢梭的思想C、伏尔泰的思想D、孟德斯鸠的思想3、(08年广州执信三校联考)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以上史实说明了()①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的需要②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符合德意志国家统一的需要③中国的考试制度有利于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④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对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制有重要指导意义解析:C材料主要是讲儒家文化对德意志国家的统一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所以应该是选C。①④材料未体现出来。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③④4、(2008海门二模)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体现了()解析:B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的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内涵。A、资产阶级的本质B、人文主义的本质C、封建主义的本质D、启蒙运动的本质5、(08徐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提出这一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解析:D康德认为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即应当以人为本,人是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他的理性批判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材料反映了这个思想。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6、(2007山东日照11月)右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子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解析:A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中世纪所谓“圣像图”绘画有着明显的区别。文艺复兴主张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这在绘画方面的体现就是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7、(2007山东平邑二中10月)《鲁滨孙飘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解析:C启蒙思想的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所以《鲁滨孙飘流记》正是反映了启蒙思想。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8、(08烟台高三诊断性测试)“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解析:B材料强调了通过“明礼仪,起法正,重刑法”,才能达到天下皆治而善。A、重视礼仪教化B、主张礼法并施C、强调严刑峻法D、提倡为政以德9、(2007广东广雅中学11月)英国思想家洛克曾经因为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而手迫害致使被迫流亡荷兰,他在1688年光荣革命回国后发表《政府论》为新秩序辩护,下列属于他辩护的理由的是①人的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是上天赋予人的最基本的权利,是神圣和不可剥夺的②只有实行法治,人民才能有充分的自由,自由与法律不可分割③政府是为了保护人权而设立的,为了防止政府侵犯人权需要通过分权来限制政府权力④人民应该掌握立法权,君主掌握行政权力,两者的权力是平衡相互制约的解析:B洛克认为:人民掌握的立法权应该高于君主掌握的行政权力,而不是平衡相互制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0、(08广东肇庆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检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肯定人和人性,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原因是()解析: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是文艺复兴出现人文主义的经济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更加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不是原有的阶级等级。A、新航路的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C、人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的重要地位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11、(08镇江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这个国度”是指()解析:B启蒙运动的高潮出现在18世纪的法国。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12、(2007潍坊高二质检)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包含着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因素有:①男女平等②议会至上③工商皆本④实行众治解析:C明清三大批判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都是提倡男女平等、工商皆本,顾炎武提倡以“众治”代替“独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3、(2008淄博二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①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解析:A注意关键词:“一致性”,也就是这三次运动的共同点。其中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没有抨击世俗封建君主专制的内容,当然就谈不上有这样的作用,故带③的可排除。①②④都是正确选项。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14、(08江苏百所高中样本分析考试)下列治国主张中,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有()①“政在得民”②“民贵为轻”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④“以人为镜,可知得失”解析:A“民本”思想即“以民为本”,要求统治阶级要爱民重民、富民育民,实行仁政德治。而能体现这种思想只有①②。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15、(2008山东高青期中)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解析:B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观点都是强调了上帝在人的心中,人的精神自主权在于自己,否定了教皇作为上帝代言人的身份和特权。也就是说,宗教改革中的人文精神是从神学的角度解放人的思想,鼓励人去创造提倡人自己的精神。A、否定教皇地位B、个人宗教信仰自由C、否定封建特权D、宣扬《圣经》精神16、(2007山东平邑二中10月)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解析:B材料表达的观点是人们可以利用上帝赋予的权力推翻强暴统治,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A、三权分立B、主权在民C、民主共和D、君主立宪17、(2007山东平邑二中10月)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韩非子主张“法治”。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解析:B墨子代表的是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而韩非代表的是地主阶级。A、社会的长期动荡不安B、代表的阶级不同C、百家争鸣的趋同现象D、所处时代不同18、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据此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A、神化封建统治B、宣扬仁政C、为统治者服务D、反对苛政刑杀19、(08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解析:D顾炎武反对的是背离了儒家思想的“心学”,故选D。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20、(2007山东临沂11月高三期中考)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中学历史教学园地解析:C首先确定“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其次我们可知这个时期儒家思想并没有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其成为正统思想是汉武帝时期。排除④。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1、(2007山东平邑二中10月)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解析:C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可得,亡国:指易姓改号及改朝换代;亡天下:指人们互相食之,体现了民不聊生,社会退步。A、封建王朝的更替B、外族入侵带来国家危难C、统治者不施仁政,导致民不聊生,社会退步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使国家分裂22、(2008兴化联考)“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有人感觉到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思想家是解析:A首先搞清楚这段话的主题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普罗泰戈拉的思想主张。A、普罗泰戈拉B、苏格拉底C、伏尔泰D、王阳明23、(广东省茂名08届高考模拟)古希腊智者学派讨论的重点是解析:B智者学派讨论的重点是从认识自然到认识社会。A、认识自然B、认识社会C、认识宗教D、传统神话24、(2007山东昌乐11月高二期中考)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其实质意义在于解析:A路德所说的“信”,是与生俱来的植根于人的内在经验中的东西,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而不是靠信仰上帝而得救。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A、否定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作用B、废除了宗教对人们的束缚C、维护了德意志各个阶层的利益D、把矛头对准了封建专制制度25、(济南市4文综)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判处死刑。学生为拯救他,买通狱卒,他却婉言谢绝,以“公民应服从法律”为由,从容赴死。他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他的最后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下列对苏格拉底的表现认识不恰当的是()解析:A苏格拉底被判定为死罪,他当然不可能信服口服,换作每个人都感到自己蒙受了巨大的冤屈,但换作每个人却不可能像苏格拉底一样接受这样不公正的判罚。为什么苏格拉底会向不公屈服,很简单,因为苏格拉底热爱雅典的民主制度,他尊重雅典人民的信仰与雅典的法律,这里是世界上唯一一块能为哲人提供自由思考的地方。故A的说法不恰当。A、他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B、他认为法律至上C、他遵守社会道德D、他对民主政治还有疑惑26、(南京九中月)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主张表明解析:D普罗塔哥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感觉决定一切,强调人的作用,由此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置疑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试题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 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主要是()。
A.日本倭寇频繁侵扰B.外国大资本扶植中国经济C.列强在中国租借权益增加D.清政府腐败无力改革2. 《宣言》的作者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B.和刘少奇C.孙中山和蒋介石D.和3. 中国的诞生地是()。
A.长沙B.上海C.南京D.北京...第二部分: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简述辛亥革命的影响和意义。
解答: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封建的结束。
辛亥革命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开辟了中国现代化的新时代,为后来的革命奠定了基础。
- 奠定了共和制度的基础,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打下了基础。
- 激发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觉醒,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独立和民主革命的发展。
- 使中国从封建社会迈向了资本主义社会,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争取权益提供了契机。
2. 请简要介绍《宣言》的内容和影响。
解答:《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发布的一份政治文献,它阐述了共产主义的理论和目标。
宣言的主要内容包括:- 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 提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的理论。
- 称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级的社会形式。
- 强调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
《宣言》的影响深远,它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纲领,并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宣言的理论和观点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变革和革命运动,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D2. A3. B...第二部分:简答题1.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是:...2.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和影响:...。
高中人教版历史单项选择题(100题)
高中人教版历史单项选择题(100题) 《历史》必修11、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主要政治制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周王拥有一定的土地和人民是分封制实行的前提B、分封对象仅限于同姓王C、被封诸侯唯天子之命是从,完全没有独立性D、楚王问鼎标志着分封制彻底崩溃1、A.此题考学生对分封制概念的全面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改错中提高认识,B项分封对象包括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C项被分封诸侯在辖区内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D项应为公开挑战2、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错误的是A、源于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B、最大特点是长子继承制C、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D、层层分封,等级森严2、B.考核对宗法制概念的理解,B项应为嫡长子继承制。
3、中央集权制度开始确立于秦朝,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B、全面推行郡县制C、采用三公九卿制,推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D、中央到地方官员均为考核产生3、D.应改为皇帝任命产生。
帮助学生掌握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有关内容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影响最为深远的是A、利于国家统一B、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C、奠定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D、利于秦朝的强大及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4、C.掌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影响,并理解其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5、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就是不断削弱相权,强化皇权的过程,下列历史现象不能说明此过程的是A、汉朝的中外朝制B、隋唐的三省六部制C、宋朝的二府三司制D、元朝的行省制度5、D.帮助学生理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过程中的两对主要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
6、中国古代多有专门的机构或官员掌管军事,下列并非仅专职军事的是A、秦朝的太蔚B、唐朝的兵部C、宋元的枢密院D、清朝的军机处6、D.帮助学生归纳一些主要机构的职能,清朝的军机处设立之初确实与军事有关,但它后来负责上传下达军国大事,并非专职军事。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00道(有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00道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2008沂源期中)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人敢于挑战教皇权威,这些活动对欧洲历史发展的突出影响是解析:D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等人发动的宗教改革运动主要是在思想领域进行的,促进人们从宗教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A、确立了新教在欧洲的思想统治地位B、促使天主教在欧洲各国的思想控制彻底瓦解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D、打破了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控制,促进了思想解放2、(广东省茂名08届高考模拟)古希腊智者学派讨论的重点是解析:B智者学派讨论的重点是从认识自然到认识社会。A、认识自然B、认识社会C、认识宗教D、传统神话3、(08德州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为了展示14一17世纪欧洲文明的重大成果,玛丽同学设计了《十日谈》、《蒙娜丽莎》、《哈姆雷特》三张卡片,你认为还应该补充下列哪一张卡片()解析:B题干所述成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同属于这一时期的还有米开朗琪罗的《大卫》。A、《圣经》B、《大卫》C、《九十五条论纲》D、《论法的精神》4、(2007广东广雅中学10月)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他们都是怀疑者,他们批评从古代以来认为天经地义的道理,他们都有监视的目光。”依你的理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什么解析:D从材料“伏尔泰对面的卢梭”、“十八世纪”可以判断,罗丹强调的是启蒙思想。由此选D。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不轻易接受各种教条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推翻古代以来各种定律及学说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各种宗教仪式,尤其是天主教的教规D、倾向自由、平等、民主、宪政和民族主义,反对君主政体5、在明清进步思想家批判君主专制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的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其中最主要的是A、否定君主制B、实行君主立宪C、推行三权分立D、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6、(2007山东乳山11月)对于伏尔泰、卢梭的评判,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他们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卢梭的()解析:C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因此抨击特权阶级,提出“社会契约”,坚持“人民主权”。A、天斌人权B、倡导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C、人民主权D、人是万物的尺度7、(2008山东高青期中)右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其理论来源于处死路易十六解析:B处死路易十六是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的体现,是卢梭的观点。A、霍布斯的思想B、卢梭的思想C、伏尔泰的思想D、孟德斯鸠的思想8、(2007佛山月考)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主张的社会改革都强调()解析:A本题考查的是诸子百家的共性。B项是儒家思想,C项是道家思想,D项是法家思想。A、“以人为本”B、“以德治国”C、“无为而治”D、“以法治国”9、(08镇江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这个国度”是指()解析:B启蒙运动的高潮出现在18世纪的法国。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10、(2007山东莒县四中11月高三期中考)苏格拉底是古代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知识渊博,擅长辩论,虽然他本人未曾有著作传世,但他的思想言行散见于学生的著述中,他的学生使他名垂青史。中国古代类似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家是解析:A孔子和苏格拉底并誉为东西方的思想伟人,孔子的弟子把孔子的思想汇集著成<论语>。A、孔子B、老子C、墨子D、韩非子11、(2007山东平邑二中10月)下列二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解析:A蒙娜丽莎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在艺术领域的反映;而红楼梦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A、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B、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12、(2008山东高青期中)右图拉斐尔作品体现的精神与我国孟子“民本”思想的相似点是解析:A拉斐尔的作品体现的精神是人文主义,孟子的“民本”同样体现了人的作用,所以这是二者的共性。A、突出现实社会中“人”的作用B、反对封建制度C、维护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D、要求统治阶级爱惜民力13、(2008淄博二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①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解析:A注意关键词:“一致性”,也就是这三次运动的共同点。其中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没有抨击世俗封建君主专制的内容,当然就谈不上有这样的作用,故带③的可排除。①②④都是正确选项。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14、(南京九中月)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主张表明解析:D普罗塔哥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感觉决定一切,强调人的作用,由此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置疑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15、(2007山东平邑二中10月)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解析:B材料表达的观点是人们可以利用上帝赋予的权力推翻强暴统治,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A、三权分立B、主权在民C、民主共和D、君主立宪16、(汕头市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是:解析:B“仁者爱人”体现了孔子提倡广泛地理解和体贴他人,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克己复礼”是说做人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等级名分制度。两者都强调“秩序”。A、追求天下为公B、崇尚秩序C、主张仁政D、天人感应17、(2007山东临沂11月高三期中考)下图两人分别是这一时期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最杰出代表人物。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解析:C本题考查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共同点。苏格拉底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而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中国没有出现民主政治,孔子自然无从反对。A、思想研究重点都是人类社会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C、都反对过激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18、(广东名校联考一)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即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解析:C黄宗羲的主张中,不可能会有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想法,因为他毕竟是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排除D,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这一点在什么时候也是这样,排除B,在黄宗羲看来,“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也就是说,他不主张建立一家之法,排除A。由“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来看,他主张建立法治,而不是由君主一人说了算。A、建立一家之法B、法律是由人来决定的C、反对君主制,实行法治D、建立君主立宪制19、(江苏常州07-08高三试题)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的意义在于()解析:A智者学派的思想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出现的,它的意义更多地表现在从实际出发,就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试图给予超越传统神话传说的解释,从而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B、C、D三项更多是近代资产阶级产生后对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A、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B、批判了神权统治,鼓吹了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C、发展了在人、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的人文主义精神D、把人文精神推进到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20、(07-08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高二历史质检试卷)普罗塔哥拉(PMTAGORAS)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SOCRATES)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的认识。下列选项中对两者认识正确的是解析:A普罗塔哥拉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和欲望,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主观修养,体现的主张不尽相同。A、两者不一样。普罗塔哥拉使人的主体性觉醒,是对自然哲学的反思;苏格拉底使人统一于向善的标准之下,是对人的哲学的反思。B、两者基本一致。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都认为世界有着统一的本体——“善”,而它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C、两者不一样。普罗塔哥拉对神的作用进行了批判,使人与万物协调一致;苏格拉底对自然的作用进行了批判,认为人不是万物的尺度而是“善”的尺度,确立了人的尊严。D、两者基本一致。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都否定了世间万物有统一的标准,认为感觉与认知是最重要的,而感觉与认知又随个体的不同而不同。21、(2007广东广雅中学9月)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解析:A荀子认为性本恶,但是经过后天的教育能够由恶变善。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22、(2007山东临沂11月高三期中考)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中学历史教学园地解析:C首先确定“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其次我们可知这个时期儒家思想并没有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其成为正统思想是汉武帝时期。排除④。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3、(2008年潍坊市高三质量检测卷)《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解析:B明末清初,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地强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材料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基本思想,但没有体现参与政权的愿望;当时资本主义仅仅处于萌芽阶段,D不正确。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24、(2007烟台文综一模)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该思想是解析:A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经世致用的主张符合其要求。A、经世致用思想B、君民共主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25、(2008海门二模)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体现了()解析:B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的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内涵。A、资产阶级的本质B、人文主义的本质C、封建主义的本质D、启蒙运动的本质26、(2007汕头市潮阳一中11月)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主张属于()解析:材料中主张通过“一种结合的方式”使得大家共同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财富和自由,实际上一种社会契约,赋予结合者以权利和义务,所以选D。A、三权分立说B、天赋人权说C、人民主权说D、社会契约论。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50题)1.下列有关“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儒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各家之长B.“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C.“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D.战国时期儒家各流派都主张“性本善”2.“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下列史实际能够说明这一论断的是①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②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③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大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源头④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A.封建经济逐步兴起 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社会长期动荡不安4.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 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5.董仲舒为儒学增加了“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的内容,后世皇帝的下列行为不属于这一理论应用的是A.皇帝即位要举行祭天仪式 B.确立“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C.把自然灾害与天意相结合 D.“奉天承运”是诏书中的常用语6.董仲舒的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并实行的有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②实行“举贤良对策”③兴办太学④提出儒家的“道统”思想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③7.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A.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发挥B.儒家思想是西汉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C.汉武帝重用信奉儒学的人D.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8.理学核心思想的实质是A.“理”或“天理” B.封建伦理道德 C.仁与万物俱生 D.性本善9.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 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10.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 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度膨胀C.通过宗教感化引人向善 D.注重精神文明11.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
(新教材适用)高中历史综合测评选择性必修2
综合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远古时期,传说神农氏“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这一时期( )A.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B.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C.原始农业出现D.个体小农经济产生答案:C2.我国先民在生产实践中提出“水处者渔,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的观点。
这体现了我国古代( )A.食物来源具有多样性B.生产受气候条件限制C.因地制宜的生产特征D.小农经济的生产模式答案:C解析:在有水的地方养鱼,在山里伐木,在山谷处发展畜牧业,在平原上务农,体现出因地制宜的特点,故选C项。
题干材料没有反映A、B、D三项,均排除。
3.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
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
这说明宋朝(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答案:A解析:宋朝占城稻和大、小麦的推广,逐渐形成了间作、轮作的生产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故A项正确;曹魏时,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与题干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宋朝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增强,故C项错误;粮食只是民众饮食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题干材料不能说明民众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改变,故D项错误。
4.唐朝陈廷章的《水轮赋》:“水能利物,轮乃曲成。
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
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
”诗中所描述的工具为( )A.水排B.翻车C.风力水车D.筒车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水能利物”“满农夫之用”“唐朝”等信息,可知该工具为筒车,故选D项。
5.明朝农书《便民图纂》记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
蚕要喂时桑要采,事头分管两相当。
”这体现了当时该地( )A.男女分工的蚕桑生产B.蚕桑种植面积的扩大C.丝绸是民众的主要衣料D.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事头分管两相当”反映了男女分工的蚕桑生产,故A项正确。
历史选择高中试题及答案
历史选择高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土地可以买卖B. 土地私有制C. 土地归国家所有D. 土地可以继承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统一度量衡D. 所有选项都是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增强了中央集权C.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D. 所有选项都是4.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明朝时期的?A. 朱元璋B. 郑和C. 张居正D. 王安石5. 清朝时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限制对外贸易B. 禁止外国传教士进入C. 禁止中国人学习外国语言D. 所有选项都是6. 以下哪一项不是五四运动的影响?A. 促进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展B. 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 导致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瓦解D. 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7.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是什么?A. 统一了全国各阶层的抗日力量B. 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C. 为中国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D. 所有选项都是8. 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A. 经济特区的设立B. 国有企业的改革C. 农业集体化的加强D.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9. 以下哪一项不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土地改革的目的?A. 解放农村生产力B. 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C. 促进农业现代化D. 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10. 以下哪一项不是“文化大革命”期间的主要特征?A. 政治运动B. 经济建设停滞C. 社会秩序混乱D. 科技教育的快速发展二、答案1. C2. D3. D4. D5. D6. C7. D8. C9. C10. D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练习,同学们可以加深对中国历史重要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同时也能够检验自己的历史知识掌握情况。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更好地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必修一选择题试题1.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 )A.家族等级关系B.政治隶属关系C.单一的血缘关系D.既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2.公元前782 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
“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
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
”这段材料不能表明A.幽王荒淫无道B.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C.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D.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3、“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 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4.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5.秦朝的地方行政和基层机构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是()A.郡──县──里──乡B.郡──县──乡──里C.县──郡──里──乡D.县──郡──乡──里6.下列措施属于秦始皇首创的是()A.封国制B.设立郡县C.分封制D.皇帝制度7.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归郡统辖。
汉武帝这么做的目的是A.壮大皇族力量B.保证列侯利益C.加强中央集权D.笼络王侯人心8.“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这一主张后来发展为A.削夺王国的封地B.夺取王国的爵位C.颁行“推恩令”D.实行郡县令9.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
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龙生龙,凤生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10.元朝在秦朝以来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行省制。
关于这一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是中国省制的开端②是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③加强了中央集权④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③④11.北宋三司使掌管的权力是()A.拥有统兵权B.拥有调兵权C.掌管国家财政D.掌管国家行政12.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
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
”有的人回答:“功成名就者。
”明太祖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
明太祖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D.其他大臣的回答缺乏新意13.某位学者描述中国史上的一种制度:“虽无相名,实有相职。
既有相职,却无相权。
既无相权,却有相责。
”他指的应该是下列何者A.汉代的尚书令B.唐代的门下省长官C.明代的内阁首辅D.清代的议政王大臣14.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
图1到图3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A.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B.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C.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D.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模15.希腊文明勃兴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客观条件是A.大河流域 B.重叠的山峦与海洋 C.大陆环境 D.中国文化影响16.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大会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具体表现,公民大会每年要召开40次,它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A.雅典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B.雅典公民高涨的参政热情C.雅典国家发放的参政补贴D.雅典城邦的法律强制参政17.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产生了灿若星辰的文化巨匠,最主要的原因是A.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B.人们享有较高程度的自由C.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D.希腊人享有广阔的思想空间18.“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
这是古希腊雅典政治家伯利克里的名言。
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①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②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③雅典民主政治是雅典大多数人的民主A.①B.①②C.①③D.①②③19.古希腊、古罗马、古代中国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共同特征不包括()A.都曾注重民众参与政治B.都曾经经历过君主制C.都不重视妇女的地位D.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0.1689年英国议会制定《权利法案》,确立了()A.国王的权利B.两党制度C.议会主权D.内阁制度21.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为了反对此时哪位国王的专制统治A.詹姆士一世B.查理一世C.查理二世D.詹姆士二世22.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总司令。
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却因“莱温斯基”事件险些被国会弹劾。
这体现了美国政治制度中的哪一项重要原则?A.中央集权原则B.分权制衡原则C.两党制原则D.联邦制原则23.观察右图,结合所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政治B.两个政党在本质上相同C.驴和象分别代表自由党和保守党D.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对垒,交替执政24.1945年10月25日,台湾光复,回归祖国,从而结束了与祖国分割多少年的历史?A.30 B.40年C.50年D.60年25.在《马关条约》规定开放的商埠中,在今浙江省的是()A.温州B.宁波、C.杭州D.苏州26、著名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造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A.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B.国共两党内战遗留的问题C.国共两党意识形态的对立D.李登辉、陈水扁等台独势力的破坏27.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①“另起炉灶”②“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③“不结盟”④“一边倒”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8.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其主要促成的因素不包括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B.中国国际地位提高C.第三世界国家支持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29.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制定罗马法的目的是为了维护贵族的统治②罗马法代表罗马共和国内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③罗马法的影响深远而广泛④罗马法有力地维系了帝国的统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30.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两党选举异常激烈,但没有造成政局不稳,其主要原因是A.美国法律健全B.两者的根本利益一致C.两党互相牵制D.民主制度充分发展31.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与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君主掌握国家最高权力③国王统而不治④首相对君主负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根本因素是A.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发展B.英、法、德出现重大的工人运动C.吸收人类19世纪早期创造的优秀思想成果D.马克思、恩格斯与工人运动密切联系33.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A.在经济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获得胜利B.革命历程曲折反复C.无产阶级用暴力夺取政权D.走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34.二战后,美苏由战时同盟关系转向“冷战”对峙的原因不包括A.国家利益的冲突B.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C.美苏均势形成制衡 D.“北约”和“华约”的形成35.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
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
其根本原因是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C.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36.二战后,法国和德国(联邦德国)由敌视转为和解。
下列各项中表明法德和解的最早历史事件是A.原子能共同体成立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C.欧洲煤钢联营得到建立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37.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A.社会制度的价值观不同B.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C.复杂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D.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38.《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说明宗法的“宗”本义是宗庙,也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A.地域B.信仰C.血缘D.财产39.假如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这位高官是A.太尉B.廷尉C.丞相D.御史大夫40.宋初,设立的最高行政机构是A.中书省B.中书门下C.尚书省D.三司使41.古代雅典哪个机构享有立法权()A.氏族贵族会议B.五百人会议C.陪审法庭D.十将军委员42.《权利法案》是英国政治史上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它最主要的内容是A.规定国王是内阁首相B.规定国王处于“统治不治”的地位C.保证了国王的统治权D.以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利。
43.在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的德国,法律必须经下列哪一项的同意才能最终有效A.皇帝B.联邦议会和皇帝C.帝国议会D.大法官4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议员有弹劾总统的权力,表明A.中华民国有真正的民主B.权力重心在议院C.临时大总统没有权力D.孙中山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45.唐朝中后期,藩镇权限增大,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唐政府重视边境防御B.阶级矛盾日益尖锐C.朝政衰败,中央集权削弱D.民族矛盾日益尖锐46.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有效地管辖辽阔的疆域B.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C.奠定了后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D.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47.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曾下令立了一块“宦官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但事与愿违,明王朝却成为历代宦官干政最强烈的王朝之一。
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明朝皇帝懦弱无能B.明朝推行特务统治C.封建君主专制体制D.明初废除了丞相制度48.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同时存在的中央机构有:①内阁②议政王大臣会议③南书房④军机处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③④49.古代有位帝王写过这样的诗句:“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五丈犹拥被。
”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秦始皇规定皇权至高无上,一切大权都要总揽B.唐太宗健全三省制,实行群相制C.宋太祖用分化事权的办法来加强集权D.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集君权、相权于一身50.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A.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B.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51.元朝的行省制度实质上是继承和发展了A.分封制B.察举制C.郡县制D.三省六部制52.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53.公元前3世纪以后,罗马人的扩张活动使版图不断增大,奴隶制经济迅速发展,各种矛盾接踵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