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择题案例分析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一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答案:B解析: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了分封制,实行了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员管理。
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何影响?A. 促进了社会等级的固化B.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阻碍了文化的发展D. 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打破了世袭制和门阀制度,使得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有机会通过考试获得官职,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_________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答案:郑和解析:郑和是明朝著名的航海家,他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到达了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 清朝末期,_________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始。
答案:辛亥革命解析: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标志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始。
三、简答题1. 请简述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它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反对封建礼教和旧文化。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文化教育的改革,为后来的五四运动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答案: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抗日战争的胜利,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
其次,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再次,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高中历史试题及答案分析
高中历史试题及答案分析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统一度量衡D. 修建长城答案:ABCD分析: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焚书坑儒以消除思想上的异己,推行郡县制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统一度量衡以促进经济的统一和交流,以及修建长城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2. 下列哪一项不是唐朝时期的文化成就?A. 唐三彩B. 唐诗C. 京剧D. 佛教的传入答案:C分析:京剧是清朝时期的文化成就,而唐三彩、唐诗和佛教的传入都是唐朝时期的文化成就。
唐三彩是唐代陶瓷艺术的代表,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佛教在唐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播。
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宏大,其主要目的是______。
答案:展示国威,加强与海外国家的联系分析: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对外交流的重要举措,其主要目的是展示明朝的国力,加强与海外国家的联系,促进贸易和文化交流。
2. 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一场以学生为主力的爱国运动,史称______。
答案:五四运动分析: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爱国运动,它反映了中国人民对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
三、简答题1. 简述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
答案: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主张驱除外敌,恢复民族独立;民权主义主张建立民主政治,实现人民的主权;民生主义主张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社会公平。
2.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答案: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在于结束了中国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捍卫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同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结束语:通过本试题及答案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以及它们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习历史不仅是为了了解过去,更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指导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00道(有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00道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潍坊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他们的描述符合儒家思想的是解析:B儒家强调“礼”,重视长幼尊卑,就像孔子“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典故一样。A、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B、乙生说:穿衣服体现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C、丙生说:讲究衣服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D、丁生说:穿衣服何必麻烦,按照统一的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就可以了2、(山东省潍坊08届高三检测题)右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充分反映了人体之美,这种风格的绘画在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古希腊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不包括解析:D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从事商业的人们是不会有安土重迁思想的,这种思想是自然经济下人们的一种观念。A、民主政治的发展B、人文精神的影响C、工商业高度发达D、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3、(江苏镇江08届高三第三次调研卷)以下观点哪一项最有可能是明代思想家李贽的主张()解析:B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是非标准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被称为“异端”思想家。其它,A是孟子,C是顾炎武,D应该是朱熹。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孔子之是非不是判别是非的标准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D、人伦道德的价值内涵在于“三纲五常”4、(2007广东广雅中学10月)“谁不知道,教会领导下的欧洲,一切学问和知识也都发达!因为谁是最渊博的哲学家、最流行的演说家、最伟大的文学家,还不是那班人说了算!”这一段话最早可能出自何人之口解析:B从材料可以知道此人对教会控制文学艺术持不满的态度。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要求艺术要反映现实。选B。A、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B、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宗教改革时代的新教教士5、(2007山东日照11月)马丁·路德说: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为了……得救,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丰厚地得到这些礼物。马丁·路德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为了宣扬()解析:D“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的主张,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反映的也是这个思想。A、上帝的权威B、因行称义C、先定论D、因信称义6、(08烟台高三诊断性测试)“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解析:B材料强调了通过“明礼仪,起法正,重刑法”,才能达到天下皆治而善。A、重视礼仪教化B、主张礼法并施C、强调严刑峻法D、提倡为政以德7、(2008山东高青期中)右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其理论来源于处死路易十六解析:B处死路易十六是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的体现,是卢梭的观点。A、霍布斯的思想B、卢梭的思想C、伏尔泰的思想D、孟德斯鸠的思想8、(2007山东平邑二中10月)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对此正确理解是解析:C普罗泰戈拉强调人作为客观事物的主体,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感受,而C项正是反映了人的主体作用。A、以人的感觉与认识来评判事物客观存在与否的标准B、提倡个人主义以及怀疑一切的思想C、呼唤人类关注社会、政治与法律,解决日常生活发生的问题D、惟有人有资格和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9、(08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下列对于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中能够体现出其“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的是()解析:C“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思想的出现,意味着只有推翻封建的专制统治才能真正实现,因此“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A、“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你自己”C、“人生而自由,主权在民”D、“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10、(08南通高中学业水平调研测试)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资产阶级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后者发展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突出表现在()解析:D文艺复兴局限在对教会神学的批判上,没有提出新的构想;启蒙运动不仅批判旧的专制制度和教会神学,更提出了关于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构想。A、反对教会的权威B、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C、充分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D、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构想11、(08海南高考)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著名戏剧家,下列属于同时代同一领域的文化名人是解析:A此题为中西对比,根据各人生活时代加以对比,可判断。A、孟子和苏格拉底B、关汉卿和达尔文C、王阳明和哥白尼D、曹雪芹和孟德斯鸠12、(2007山东平邑二中10月)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解析:A为道家的主张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13、(2008年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测试)17世纪中期以来,英国流传着一句民谚: “我的破茅屋,就是我的城堡。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下列人物的思想中能体现这一民谚精髓的是解析:C洛克是第一个系统阐述宪政民主政治以及提倡人的“自然权利”的人,他主张要捍卫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权,这些主张和题干中的谚语的意思是不谋而合的。A、霍布斯B、康德C、洛克D、伏尔泰14、(08广东肇庆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检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肯定人和人性,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原因是()解析: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是文艺复兴出现人文主义的经济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更加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不是原有的阶级等级。A、新航路的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C、人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的重要地位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15、(2007山东平邑二中10月)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的不同点在于解析:D加尔文教实行政教合一的体制,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共和国,而路德没有。A、反对盲从教会B、《圣经》权威至上C、信仰即得救D、政教合一16、(济南市4文综)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判处死刑。学生为拯救他,买通狱卒,他却婉言谢绝,以“公民应服从法律”为由,从容赴死。他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他的最后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下列对苏格拉底的表现认识不恰当的是()解析:A苏格拉底被判定为死罪,他当然不可能信服口服,换作每个人都感到自己蒙受了巨大的冤屈,但换作每个人却不可能像苏格拉底一样接受这样不公正的判罚。为什么苏格拉底会向不公屈服,很简单,因为苏格拉底热爱雅典的民主制度,他尊重雅典人民的信仰与雅典的法律,这里是世界上唯一一块能为哲人提供自由思考的地方。故A的说法不恰当。A、他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B、他认为法律至上C、他遵守社会道德D、他对民主政治还有疑惑17、(08镇江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这个国度”是指()解析:B启蒙运动的高潮出现在18世纪的法国。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18、(2008南京质量检测)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普罗泰戈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是()解析:C本题属于识记层次题。要认真记忆普罗泰戈的思想。选C。A、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B、是否民主和强盛C、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D、是否由“哲学王”来做统治者19、(2008兴化联考)“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有人感觉到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思想家是解析:A首先搞清楚这段话的主题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普罗泰戈拉的思想主张。A、普罗泰戈拉B、苏格拉底C、伏尔泰D、王阳明20、(2007广东广雅中学9月)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①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②“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活跃③学术下移,私学兴起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的传播和交流解析:A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分析,政治上是由于“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活跃和诸侯争霸兼并战争,经济上是由于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文化是由于私学兴起。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1、(2007山东平邑二中10月)《鲁滨孙飘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解析:C启蒙思想的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所以《鲁滨孙飘流记》正是反映了启蒙思想。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22、(2007山东临沂11月高三期中考)上述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解析:B两者的共同点是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A、C、D是法国思想家的主张。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23、(08昌乐高二期末考)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希腊有些学者开始怀疑社会现实和宗教,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人”本身。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智者学派。这一学派出现的主要因素是解析:D人的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雅典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民主政治的繁荣,造就了智者学派。A、希腊地理环境的影响B、希腊公民社会地位的提高C、希腊城邦的兴起D、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繁荣24、(08广东深圳高三第一次调研)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解析:B教随国定、因信称义是西欧宗教改革的内容,启蒙运动思想家的伏尔泰的最主要的核心思想是主张“自由”:政治上、财产上、思想上的自由。A、教随国定B、信仰自由C、反对宗教信仰D、因信称义25、(2008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三调研)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比,显著的特点有解析:B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它能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是人文主义思想的新发展。其他三项是两者的共性。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以理性为旗帜C、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D、是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高中各省历史试题分析及答案
高中各省历史试题分析及答案高中历史试题分析及答案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实行分封制C. 推行科举制D. 实行世卿世禄制答案:A2. 唐朝时期,哪个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A. 唐太宗B. 唐高宗C. 武则天D. 唐玄宗答案:A3.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第一次鸦片战争C. 第二次鸦片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二、填空题4. 明朝时期,______是著名的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答案:郑和5. 清朝末年,______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答案:新文化运动三、简答题6. 简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民族觉醒和思想解放,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论述题7. 论述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答案: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它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抗日战争也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结束语通过对高中历史试题的分析及答案的提供,我们可以看到历史学科不仅仅是对过去事件的回顾,更是对历史规律的探究和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历史,汲取智慧,增强历史意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及其例题分析
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技巧及例题分析——店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1)(5)(7)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安徽省岳西县店前中学王焰明高考历史选择题占历史学科将近一半分值,是我们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对此我们丝毫掉以轻心不得,要高度重视这一块。
那么,如何解答高考选择题,这里结合本人的一些经验与认识就其解题技巧谈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首先,选择题由题干和备选项两部分组成,因此我们必须明确这两个概念:“题干”往往是用陈述或疑问的方式来创设解题的情境与思路的,以便我们明确解答要求;“备选项”则是指在题干之下设计的备选答案,分为正确选项和干扰选项。
其次,关于如何解答高考选择题,现在高考历史选择题因为是单项选择(即答案是惟一的),而且基本是材料选择题——不外包括三种类型:题干材料备选项非材料、题干非材料备选项材料、题干和备选项都是材料——本人总结出来的解题技巧是:读懂题干和备选项,搞清题干和备选项的关系。
具体来说,(一)一般说来,备选项错误的表述(包括时间、空间、人物等知识性错误以及绝对性的观点等等),拿掉;特殊情况下另当别论,诸如要求选出体现材料思想内容的选项,可能就要选出史实或观点是错误的但符合材料思想内容的那个选项,比方,题干材料明明是说煤炭是白色的,要求选出体现材料说法的备选项中,我们就只能选出煤炭是白色的选项,而不能去纠缠什么黑白红蓝绿而去选择煤炭是黑色的选项了。
例1: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
”材料反映了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分析:备选项B、C、D均为错误表述,拿掉;题干材料显然能够体现出“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得出正确答案A。
例2:(2014安徽文综历史14)博物、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从清末开始列入中学课程,图4(即下图)显示中学自然科学课程比重的演变情况。
高中历史试题分析及答案
高中历史试题分析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B.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度量衡的统一C.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分封制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科举制答案:D2.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频繁,其中最著名的使节是:A. 张骞B. 玄奘C. 郑和D. 王昭君答案:B二、填空题3. 明朝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位著名的航海家,他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区的联系。
这位航海家的名字是________。
答案:郑和4. 清朝康熙年间,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康熙皇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设立________,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答案:理藩院三、简答题5. 简述唐朝盛世的成因。
答案:唐朝盛世的成因主要包括:政治上实行开明的君主制度,注重人才的选拔和使用;经济上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文化上实行开放包容的政策,吸收外来文化,同时发扬光大本国文化。
四、论述题6. 论述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及其影响。
答案:明清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实行朝贡贸易制度,二是对外贸易以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为主,三是对外贸易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
这些特点的影响包括: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国手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同时也使得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农耕文明为主的经济结构。
五、材料分析题7.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诸侯王,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材料二:《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秦朝和汉朝初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异同。
答案:秦朝和汉朝初期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异同主要表现在:秦朝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汉朝初期则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分封制,但同时通过实行推恩令等措施,逐渐削弱了诸侯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分析
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分析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A.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国有制B.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私有制C.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集体所有制D. 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是公有制答案:B2. 唐朝时期,实行的科举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A. 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B. 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C. 科举制度的实行使得士族门阀的势力得到削弱D. 科举制度的实行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答案:D二、非选择题3. 请简述明朝海禁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答案:明朝海禁政策主要内容是禁止民间私自出海贸易,仅允许官方进行有限的对外贸易。
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减少了与外界的交流,影响了经济的开放性,同时也限制了中国与海外国家的文化交流。
4. 试分析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答案: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尝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来强化中国的军事和工业实力。
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兴起;其次,它培养了一批掌握西方科学技术的人才,为后来的改革运动提供了人才储备;最后,洋务运动也暴露了中国传统封建制度的局限性,为后来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改革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三、材料分析题5. 阅读下列材料:“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请结合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答案:《三国演义》中的这句话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周期性规律。
在中国古代,由于地理、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统一和分裂往往交替出现。
例如,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战国时期的分裂局面,而汉朝的衰落又导致了三国时期的分裂。
统一时期,国家往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而分裂时期则往往伴随着战乱和经济衰退。
因此,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规律性,但也不能完全概括所有历史现象,因为每个时期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00道(有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00道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2007山东莒县四中11月高三期中考)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解析:C“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这件事情能容忍,那还有哪件事情不能容忍!换句话说就是:这是最不能容忍的事情了。不能够容忍诸侯用天子的乐舞,不符合周礼。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2、(2008山东高青期中)右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其理论来源于处死路易十六解析:B处死路易十六是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的体现,是卢梭的观点。A、霍布斯的思想B、卢梭的思想C、伏尔泰的思想D、孟德斯鸠的思想3、(08年广州执信三校联考)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以上史实说明了()①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的需要②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符合德意志国家统一的需要③中国的考试制度有利于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④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对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制有重要指导意义解析:C材料主要是讲儒家文化对德意志国家的统一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所以应该是选C。①④材料未体现出来。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③④4、(2008海门二模)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体现了()解析:B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的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内涵。A、资产阶级的本质B、人文主义的本质C、封建主义的本质D、启蒙运动的本质5、(08徐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提出这一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解析:D康德认为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即应当以人为本,人是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他的理性批判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材料反映了这个思想。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6、(2007山东日照11月)右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子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中学历史教学园地解析:A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中世纪所谓“圣像图”绘画有着明显的区别。文艺复兴主张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这在绘画方面的体现就是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C、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7、(2007山东平邑二中10月)《鲁滨孙飘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解析:C启蒙思想的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所以《鲁滨孙飘流记》正是反映了启蒙思想。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8、(08烟台高三诊断性测试)“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上述材料说明荀子()解析:B材料强调了通过“明礼仪,起法正,重刑法”,才能达到天下皆治而善。A、重视礼仪教化B、主张礼法并施C、强调严刑峻法D、提倡为政以德9、(2007广东广雅中学11月)英国思想家洛克曾经因为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而手迫害致使被迫流亡荷兰,他在1688年光荣革命回国后发表《政府论》为新秩序辩护,下列属于他辩护的理由的是①人的自由权、生命权和财产权是上天赋予人的最基本的权利,是神圣和不可剥夺的②只有实行法治,人民才能有充分的自由,自由与法律不可分割③政府是为了保护人权而设立的,为了防止政府侵犯人权需要通过分权来限制政府权力④人民应该掌握立法权,君主掌握行政权力,两者的权力是平衡相互制约的解析:B洛克认为:人民掌握的立法权应该高于君主掌握的行政权力,而不是平衡相互制约。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10、(08广东肇庆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检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肯定人和人性,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原因是()解析: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是文艺复兴出现人文主义的经济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更加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不是原有的阶级等级。A、新航路的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C、人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的重要地位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11、(08镇江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这个国度”是指()解析:B启蒙运动的高潮出现在18世纪的法国。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12、(2007潍坊高二质检)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包含着向近代社会演变的因素有:①男女平等②议会至上③工商皆本④实行众治解析:C明清三大批判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都是提倡男女平等、工商皆本,顾炎武提倡以“众治”代替“独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3、(2008淄博二模)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①发展了人文主义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解析:A注意关键词:“一致性”,也就是这三次运动的共同点。其中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没有抨击世俗封建君主专制的内容,当然就谈不上有这样的作用,故带③的可排除。①②④都是正确选项。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14、(08江苏百所高中样本分析考试)下列治国主张中,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有()①“政在得民”②“民贵为轻”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④“以人为镜,可知得失”解析:A“民本”思想即“以民为本”,要求统治阶级要爱民重民、富民育民,实行仁政德治。而能体现这种思想只有①②。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15、(2008山东高青期中)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解析:B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观点都是强调了上帝在人的心中,人的精神自主权在于自己,否定了教皇作为上帝代言人的身份和特权。也就是说,宗教改革中的人文精神是从神学的角度解放人的思想,鼓励人去创造提倡人自己的精神。A、否定教皇地位B、个人宗教信仰自由C、否定封建特权D、宣扬《圣经》精神16、(2007山东平邑二中10月)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和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与他们的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解析:B材料表达的观点是人们可以利用上帝赋予的权力推翻强暴统治,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A、三权分立B、主权在民C、民主共和D、君主立宪17、(2007山东平邑二中10月)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韩非子主张“法治”。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解析:B墨子代表的是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而韩非代表的是地主阶级。A、社会的长期动荡不安B、代表的阶级不同C、百家争鸣的趋同现象D、所处时代不同18、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据此西汉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主要区别A、神化封建统治B、宣扬仁政C、为统治者服务D、反对苛政刑杀19、(08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查)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解析:D顾炎武反对的是背离了儒家思想的“心学”,故选D。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20、(2007山东临沂11月高三期中考)下面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促进了中国古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②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③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中学历史教学园地解析:C首先确定“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其次我们可知这个时期儒家思想并没有成为中国的正统思想,其成为正统思想是汉武帝时期。排除④。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1、(2007山东平邑二中10月)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解析:C阅读材料提取信息可得,亡国:指易姓改号及改朝换代;亡天下:指人们互相食之,体现了民不聊生,社会退步。A、封建王朝的更替B、外族入侵带来国家危难C、统治者不施仁政,导致民不聊生,社会退步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使国家分裂22、(2008兴化联考)“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有人感觉到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思想家是解析:A首先搞清楚这段话的主题是: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普罗泰戈拉的思想主张。A、普罗泰戈拉B、苏格拉底C、伏尔泰D、王阳明23、(广东省茂名08届高考模拟)古希腊智者学派讨论的重点是解析:B智者学派讨论的重点是从认识自然到认识社会。A、认识自然B、认识社会C、认识宗教D、传统神话24、(2007山东昌乐11月高二期中考)马丁·路德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其实质意义在于解析:A路德所说的“信”,是与生俱来的植根于人的内在经验中的东西,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而不是靠信仰上帝而得救。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A、否定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作用B、废除了宗教对人们的束缚C、维护了德意志各个阶层的利益D、把矛头对准了封建专制制度25、(济南市4文综)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判处死刑。学生为拯救他,买通狱卒,他却婉言谢绝,以“公民应服从法律”为由,从容赴死。他把装有毒酒的杯子举到胸口,平静地说:“分手的时候到了,我将死,你们活下来,是谁的选择好,只有天知道。”他的最后遗言是“克力同,我欠了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鸡,记得替我还上这笔债。”下列对苏格拉底的表现认识不恰当的是()解析:A苏格拉底被判定为死罪,他当然不可能信服口服,换作每个人都感到自己蒙受了巨大的冤屈,但换作每个人却不可能像苏格拉底一样接受这样不公正的判罚。为什么苏格拉底会向不公屈服,很简单,因为苏格拉底热爱雅典的民主制度,他尊重雅典人民的信仰与雅典的法律,这里是世界上唯一一块能为哲人提供自由思考的地方。故A的说法不恰当。A、他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B、他认为法律至上C、他遵守社会道德D、他对民主政治还有疑惑26、(南京九中月)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主张表明解析:D普罗塔哥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的感觉决定一切,强调人的作用,由此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置疑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
高中历史选择题解法新探20例(详细解析)
高中历史选择题解法新探河北定州中学073000 薛天府历史选择题是高考拿高分的基础,但个别题目很让学生头疼,尤其是在经过筛选只剩下两个选项时,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往往无从下手。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对付难题的六种方法。
一、排除法。
这是解题时最先用的方法,一般可以排除1-3个干扰选项。
排除的依据有以下三类:⑴待选项本身的表述与历史史实不符或不完全相符,即它本身错误或有部分错误。
[例1]、(2002年高考全国文综卷)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B. 《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C. 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D. 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该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联合国这个重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要求精确到位,难度一般。
A项本身错,符合其特征的应是一战后成立的国联;B项本身错,联合国构想的提出应在雅尔塔会议上;C项本身错,符合其特征的应是联合国安理会。
所以D为正确答案。
[例2]、(2002年高考广东卷)下列关于国际联盟及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美国是常任理事国之一B. 德国一度成为会员国C. 国联调查团公开支持日本侵占中国东北D. 没有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进行制裁该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国联这个重要知识点的精确掌握,难度不大。
国联成立后,美国并未加入,即A项本身错;它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表面上是反对的,即C项本身错;对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意大利也进行了一定的制裁,即D项本身错;而在英美的扶植下,德国一度成为会员国。
所以正确答案为B.⑵待选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不符,可细分为时间不符、地点不符、性质不符。
这类题本身不难,但稍一马虎就会弄错。
[例3]、(2002年高考上海卷)列宁认为。
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A. 新经济政策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 工业化政策D. 农业集体化政策该题属材料选择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00道(有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三选择题100道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08汕头一中高三第二次期中考试)一位法国思想家说:“《圣经》上声称,妇女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道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主张是()解析:B在欧洲宗教改革后,《圣经》被看作是信仰的惟一标准;而依据题中信息,可知该思想家的言论是对《圣经》权威的挑战,应属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主张,故正确答案为B项。A、虔诚信仰上帝B、反对盲目信仰C、实行三权分立D、妇女解放2、(2007山东乳山11月)对于伏尔泰、卢梭的评判,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他们的评价主要是针对卢梭的()解析:C卢梭认为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因此抨击特权阶级,提出“社会契约”,坚持“人民主权”。A、天斌人权B、倡导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C、人民主权D、人是万物的尺度3、(2007广东广雅中学9月)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解析:A荀子认为性本恶,但是经过后天的教育能够由恶变善。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4、(2007山东日照11月)马丁·路德说: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为了……得救,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丰厚地得到这些礼物。马丁·路德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为了宣扬()解析:D“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的主张,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反映的也是这个思想。A、上帝的权威B、因行称义C、先定论D、因信称义5、(2007山东临沂11月高三期中考)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解析:A孟子主张行仁政,苏格拉底主张道德教育。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或法制6、(2007广东广雅中学10月)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曾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他们都是怀疑者,他们批评从古代以来认为天经地义的道理,他们都有监视的目光。”依你的理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指的是什么解析:D从材料“伏尔泰对面的卢梭”、“十八世纪”可以判断,罗丹强调的是启蒙思想。由此选D。A、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不轻易接受各种教条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推翻古代以来各种定律及学说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各种宗教仪式,尤其是天主教的教规D、倾向自由、平等、民主、宪政和民族主义,反对君主政体7、(2007山东临沂11月高三期中考)孟子认为:“……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孟子的上述言论理解正确的是()①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②他的这一主张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进步意义③客观地反映了战争年代人民对安居乐业的渴望④站在平民立场上提出了分给农民田宅的思想解析:A正确解读材料,孟子的这段话不含有把田宅分给农民的意思,可排除④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8、(2008东海二模)假如你是《十日谈》作者的朋友,那么你在与他的交往中会了解到他的哪些思想?()①讴歌人性②讽刺基督教会的虚伪、腐败③揭露、批判封建等级观念④提出人类平等⑤认为人是最高级的动物,应该有更高的追求,歌颂人间的仁爱与友谊解析:C。⑤属于莎士比亚作品的思想内涵。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③④D、①②④⑤9、(山东省潍坊08届高三检测题)右图是公元前3世纪前后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充分反映了人体之美,这种风格的绘画在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古希腊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不包括解析:D古希腊商品经济发达,从事商业的人们是不会有安土重迁思想的,这种思想是自然经济下人们的一种观念。A、民主政治的发展B、人文精神的影响C、工商业高度发达D、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10、(2007山东昌乐11月高二期中考)康德在哲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主要是因为解析:D哥白尼的“日心说”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哥白尼却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康德的哲学思想认为,不是事物在影响人,而是人在影响事物。是我们人在构造现实世界,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人比事物本身更重要。康德的以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带来了哲学上的“哥白尼式的转变”。A、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B、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其自由平等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D、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11、(2007山东平邑二中10月)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对此正确理解是解析:C普罗泰戈拉强调人作为客观事物的主体,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感受,而C项正是反映了人的主体作用。A、以人的感觉与认识来评判事物客观存在与否的标准B、提倡个人主义以及怀疑一切的思想C、呼唤人类关注社会、政治与法律,解决日常生活发生的问题D、惟有人有资格和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12、(07-08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高二历史质检试卷)普罗塔哥拉(PMTAGORAS)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SOCRATES)认为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的认识。下列选项中对两者认识正确的是解析:A普罗塔哥拉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和欲望,苏格拉底强调人的主观修养,体现的主张不尽相同。A、两者不一样。普罗塔哥拉使人的主体性觉醒,是对自然哲学的反思;苏格拉底使人统一于向善的标准之下,是对人的哲学的反思。B、两者基本一致。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都认为世界有着统一的本体——“善”,而它存在于人的主观意识中。C、两者不一样。普罗塔哥拉对神的作用进行了批判,使人与万物协调一致;苏格拉底对自然的作用进行了批判,认为人不是万物的尺度而是“善”的尺度,确立了人的尊严。D、两者基本一致。普罗塔哥拉和苏格拉底都否定了世间万物有统一的标准,认为感觉与认知是最重要的,而感觉与认知又随个体的不同而不同。13、(2007汕头市潮阳一中11月)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主张属于()解析:材料中主张通过“一种结合的方式”使得大家共同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财富和自由,实际上一种社会契约,赋予结合者以权利和义务,所以选D。A、三权分立说B、天赋人权说C、人民主权说D、社会契约论14、(2007山东平邑二中10月)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下列言论中哪一项不利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解析:A为道家的主张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A、“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B、“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15、(汕头市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模拟考试)右图: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这幅图产生的主要背景是:解析:D教皇势力不敌《圣经》的力量,说明其垄断一切的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也体现了宗教改革家路德等人“信仰即可得救”的理念。A、16世纪新教的势力超过天主教B、16世纪天主教仍然居于绝对统治地位C、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三教合流D、宗教改革16、(2008年潍坊市高三质量检测卷)《明夷待访录》中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反映了()解析:B明末清初,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地强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材料体现了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基本思想,但没有体现参与政权的愿望;当时资本主义仅仅处于萌芽阶段,D不正确。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B、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C、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17、(2008沂源期中)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解析:C题中强调无知是罪恶的根源,属于苏格拉底的思想。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普罗塔哥拉18、(2007广东广雅中学9月)顾炎武说:“博学于文,行己有耻。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这说明他解析:A从“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看出要学以致用。A、主张学以致用B、反对封建专制C、主张男女平等D、对宋明理学深恶痛绝19、(08徐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提出这一观点的启蒙思想家是()解析:D康德认为人不是他人的工具,而是自身的目的,即应当以人为本,人是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他的理性批判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材料反映了这个思想。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20、(08广东肇庆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检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肯定人和人性,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原因是()解析: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是文艺复兴出现人文主义的经济基础,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更加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而不是原有的阶级等级。A、新航路的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C、人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的重要地位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21、(2008年华南师大附中高三综合测试)古希腊的圣贤先哲从客观实际出发,俯察人生,对人的价值提出了许多闪耀着人文主义光芒的阐述。其中苏格拉底的主要观点是解析:C苏格拉底的名言“认识你自己”。A、“自由是天赐的”B、“人是万物的尺度”C、“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D、“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22、(2008海门二模)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体现了()解析:B以普罗泰戈拉为代表的智者学派的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内涵。A、资产阶级的本质B、人文主义的本质C、封建主义的本质D、启蒙运动的本质23、(2007烟台文综一模)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其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该思想是解析:A抓住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经世致用的主张符合其要求。A、经世致用思想B、君民共主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24、(江苏常州07-08高三试题)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的意义在于()解析:A智者学派的思想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出现的,它的意义更多地表现在从实际出发,就一些普遍性的问题试图给予超越传统神话传说的解释,从而去探究世界万物的本来面目。B、C、D三项更多是近代资产阶级产生后对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A、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B、批判了神权统治,鼓吹了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C、发展了在人、国家、宗教和科学的相互关系上的人文主义精神D、把人文精神推进到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25、(08海南高考)中西文化交相辉映,如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著名戏剧家,下列属于同时代同一领域的文化名人是解析:A此题为中西对比,根据各人生活时代加以对比,可判断。A、孟子和苏格拉底B、关汉卿和达尔文C、王阳明和哥白尼D、曹雪芹和孟德斯鸠26、(2007山东平邑二中10月)《鲁滨孙飘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解析:C启蒙思想的批判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宗教思想体系,所以《鲁滨孙飘流记》正是反映了启蒙思想。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
高中历史选择题常见错因解析及应对措施
高中历史选择题常见错因解析及应对措施一、时空错乱例题1(2018·全国I卷高考·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
”这一变化说明(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考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马克思的革命理论【命题者设置陷阱】时空错位:故意设置与题干时间、地点相近、相似的史实表述。
【解析】据《2018年广东高考年报》分析,此题难度为0.29,有超过40%的考生错选B选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错答原因之一是对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时间把握不够准确,1847年6月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体现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而正义者同盟接受了这些,说明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故A项正确。
【应对措施】在错题旁边写上正确的时间及主要的内容: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加强记忆理解历史阶段特征、时间顺序和重要史实的时间,通过整理、联系、比较等方法进行记忆理解,如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皖南事变。
例题2(2015·全国Ⅰ卷高考·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以下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建立科举制C. 实行分封制D. 推行九品中正制答案:A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将国家划分为若干郡县,由中央直接任命官员管理,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 下列哪一项是唐朝时期对外关系的重要表现?A. 开辟丝绸之路B. 建立朝贡体系C. 实行闭关锁国D. 推行海禁政策答案:B解析:唐朝时期,中国对外关系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建立了朝贡体系,通过朝贡贸易与周边国家进行交流,加强了与各国的联系,同时也体现了唐朝的国力和影响力。
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海防,采取了________政策。
答案:海禁解析:明朝时期,为了防止倭寇的侵扰和加强海防,采取了海禁政策,限制了对外贸易和海上活动,这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的海防安全。
2. 清朝末年,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其中________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大战争。
答案:甲午解析:甲午战争是清朝末年发生的一次重大战争,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战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割让了台湾等领土,对中国的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简答题1. 简述唐朝的科举制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唐朝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通过考试选拔有才能的人才进入官僚体系。
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打破了世袭制和门第观念,使得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2. 论述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及其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答案: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是一次旨在学习西方科技和管理经验,以实现国家自强的改革运动。
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如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局等,同时也引进了西方的科技和管理经验,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洋务运动最终未能实现其预期目标,但它为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高中历史选择题类型分析
高中历史选择题类型分析一、因果型选择题因果型选择题在高考历史选择题中占重要的地位,它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现象解释的能力。
因果型选择题常用的标志性词语是“原因是”“理由是”等。
可将原因分为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主观原因等。
解题方法:(1)限定词法。
正确理解题干有关限定词的含义,如原因方面要区别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等,然后用这些限定词和选项对照,符合此限定词的选项就是答案。
(2)逻辑推理法。
比较四个选项之间的关系,根据题干要求作答。
比如题干要求选主要原因,我们可比较一下四选项的关系,找出最主要的选项。
(3)时间推断法。
采取时间先后顺序的方法判断因果关系,即以题干所述事件为中心,在此之前的是因,在此之后的是果。
(4)理论引导法。
运用相关的史学理论进行推理得出答案。
如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那么客观存在就是因,主观意识就是果。
还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
二、概念型选择题概念型选择题主要依据历史概念来命题,要求考生真正理解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还要与相近、相似的历史概念进行比较。
此题型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题干中提出一个基本概念,选项则是对这一概念的阐释;另一种是题干提供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选项提供四个概念。
解题方法:(1)史论结合法。
运用唯物史观、辩证法的相应理论与观点对题干与选项进行分析,再结合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印证,从而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2)逻辑推理法。
将题干与四个选项逐一对照,对两者的逻辑关系进行推理,选出最深刻、最本质的选项。
(3)定性分析法。
先分析题目的要求,再对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分析,凡与题干中的概念性质不同或不符合题干中概念范围的选项都要排除。
三、逆向型选择题逆向型选择题主要要求同学们选出与事实情况不相符或者错误的选项,关键词是“与事实相反”“不正确”“不包括”“错误”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题目。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
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高中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统一度量衡D. 修建长城答案:ABCD解析: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推行郡县制以取代分封制,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统一度量衡以促进经济交流,以及修建长城以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推行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流动B. 增强了中央集权C. 促进了文化发展D. 导致了地方势力的削弱答案:ABCD解析: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社会各阶层的人都有机会通过考试进入官僚体系,促进了社会流动。
同时,科举选拔官员的权力集中在中央,增强了中央集权。
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科举制度也削弱了地方势力对人才的控制。
二、填空题1. 明朝时期,______是著名的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开创了中国航海史上的辉煌篇章。
答案:郑和解析:郑和是明朝时期的著名航海家,他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到达了东南亚、南亚、西亚以及非洲东海岸等地区,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导火线是______。
答案: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解析: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特别是山东问题的处理,激起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引发了五四运动,这场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三、简答题1. 简述清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答案:清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包括:- 内部腐败:清朝晚期官僚体系腐败严重,政治黑暗,导致国家治理效能低下。
- 经济落后:封建经济结构无法适应工业化浪潮,导致国力相对衰落。
- 民族矛盾:民族矛盾激化,尤其是满汉矛盾和民族压迫政策,加剧了社会不稳定。
- 外部侵略: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严重削弱了清朝的主权和国力。
- 思想启蒙:西方思想的传入,促进了民众的觉醒,为革命提供了思想基础。
解析:清朝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部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也有外部的侵略和思想影响。
高中历史选择题特殊解法20例
高中历史选择题特殊解法10例一、破译选择题陷井常规设置方法11、以偏概全:即在选项中出现了“都”、“完全”、“一切”、“所有”等绝对化、片面性语词,在不能百分之百认定正确的情况下,原则上认为此选项是错误的。
例11:(1995年全国卷)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解析:本题A、B、C入围,A、C都说得太绝对,只是要严格限制,并不是完全不对外交往。
12、张冠李戴:选项本身往往都是正确的,但命题者往往将不同类或不同领域的现象混在一起,学生稍不注意就没看出来。
如问政治混经济、问原因混结果等。
做题时注意选项中有没有另一领域的答案。
例12:(2005年江苏历史)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
下列关于“价格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B.引起了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C.扩大了世界各地区间的交往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本题是典型的把“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的含义混杂,题干是考“价格革命”的含义,A、B、D符合题意,C本身没有错,但却是“商业革命”的含义。
学生一看到考“价格革命”的含义,就要想到选项中是否混有另一领域“商业革命”的含义,因为二者是新航路开辟引起的两大影响。
二、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1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或国体与政体: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体决定政体理论,在入围的两个选项中,一个是经济基础,另一个是上层建筑,或一个是国体,另一个是政体,就选经济基础、国体。
例13(1):(1997年全国卷)17世纪的英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下列各项中最能表明这一性质的是A.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打败了王军B.没收、出卖王室土地,废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C.处死国王查理一世D.1649年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解析:本题B、C、D入围,作为一场革命,就要改变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但改变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最根本的,C、D属于上层建筑的改变,B才是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改变。
高中历史教育学案例深入分析试题
高中历史教育学案例深入分析试题历史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历史教育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研究方法。
因此,设计一套能够深入分析历史案例的试题,对于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历史研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试题一:请以“文化大革命”为例,分析其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这个试题旨在让学生通过深入研究文化大革命,了解其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学生可以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他们可以探讨文化大革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对社会关系的改变,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通过这个试题,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和事件,更能够思考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
二、试题二:以“农民起义”为例,探讨农民起义对中国历史的推动作用。
这个试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分析农民起义,了解农民起义对中国历史的推动作用。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农民起义事件进行研究,如黄巢起义、红巾军起义等。
他们可以从政治、社会、经济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农民起义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动摇和变革。
通过这个试题,学生可以了解农民起义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推动作用。
三、试题三:选择一位历史人物,深入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和影响。
这个试题旨在让学生通过深入研究一位历史人物,了解其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和影响。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历史人物进行研究,如孔子、毛泽东、李世民等。
他们可以从政治、文化、经济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位历史人物的思想、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通过这个试题,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与行动,以及其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和影响。
四、试题四:以“丝绸之路”为例,探讨其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这个试题旨在让学生通过研究丝绸之路,了解其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学生可以从贸易、宗教、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丝绸之路对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互动。
他们可以探讨丝绸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影响,同时也可以研究丝绸之路对西方文明的影响。
高中历史学习中的案例分析与思考
高中历史学习中的案例分析与思考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思考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案例分析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就高中历史学习中的案例分析与思考进行探讨。
一、案例分析的概念与目的案例分析是指通过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具体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结果,并对历史事件的影响进行评价和思考。
案例分析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步骤1. 选择案例: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或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历史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的选择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事件的普遍性和典型性。
2. 分析过程:在进行案例分析时,学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 确定案例背景:了解案例的基本背景信息,包括时间、地点、人物等。
b) 分析事件原因:通过对事件前因后果的分析,探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和背景。
c) 评价事件影响:分析事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
d) 思考问题与解决: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 讨论与交流:学生在分析案例过程中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交流,让学生通过互动和讨论来增进彼此的学习。
三、案例分析的意义与价值案例分析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具有以下意义与价值:1. 增强学生主动性: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原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案例分析需要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思维和创新思维。
3. 拓宽知识面: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故事,拓宽历史知识面,增加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4. 培养批判思维: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需要对事件进行评价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5. 弘扬历史观念:案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念和历史思维方式。
高中历史考试中的实例分析与评价
高中历史考试中的实例分析与评价
高中历史考试中的实例分析与评价
在高中历史考试的殿堂上,我作为一名问题的见证者,见证了无数学生的挑战和努力。
每年的考试中,我目睹了无数纸张上的文字,记录下了学生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首先,让我谈谈那些精彩的实例。
有一次,一道关于二战后国际关系重建的题目,引发了学生们深入的思考。
他们通过文字,勾勒出二战后美苏之间的紧张局势,分析了马歇尔计划对欧洲重建的影响,以及联合国的成立对国际秩序的重塑。
这些学生不仅仅是回答问题,更是通过自己的视角,为历史事件增添了新的光彩。
然而,并非所有的实例都如此顺利。
有些学生在面对复杂的历史事件时,思维有时会陷入僵局。
例如,有一道关于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影响的题目,虽然有些学生能够简单地列出事件和影响,但他们在深入分析文艺复兴思想对艺术、科学和宗教的复兴过程时显得力不从心。
这些学生需要更多的历史理论支持和分析能力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回答问题。
评价每一篇答卷时,我发现高中历史考试在促进学生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通过这些题目,学生们不仅仅是记忆历史事件,更是学会了如何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复杂性。
优秀的答卷不仅仅是回答问题,更是通过历史背景和思维深度来展示学生的历史视野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高中历史考试作为学生历史素养的一部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检验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每一次的答卷都是学生历史思想的体现,是他们对过去探索和理解的象征。
因此,高中历史考试不仅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次历史学习和成长的旅程。
高中历史习题解析与解答
高中历史习题解析与解答引言历史是一门重要且令人着迷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的故事和事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在高中历史课程中,习题解析和解答是学生们掌握知识和培养思考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解析历史习题,我们可以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含义,提升我们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习题进行详细解析与解答,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和相关技巧。
1. 题目类型一:选择题在高中历史考试中,选择题是最常见的题目类型之一。
解答选择题需要我们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下面是一道典型的高中历史选择题:问题: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的主要策略是?A. 农民起义B. 农村合作C. 土地革命D. 工人罢工解答这道选择题,我们需要对大革命时期的背景和中国共产党的策略有所了解。
根据我们的知识,可确定答案为C. 土地革命。
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通过土地革命来支持和领导农民运动,以推动农村的社会改革。
2. 题目类型二:判断题判断题是高中历史习题的另一种常见形式。
解答判断题需要我们判断给定的陈述是否为真。
下面是一道典型的高中历史判断题:问题: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判断题的解答相对简单明了。
根据我们对儒家学派的了解,我们可以肯定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因此这个陈述是正确的。
3. 题目类型三:填空题填空题是测试学生对历史事件和概念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的重要方式。
下面是一个填空题的例子:**问题:中国在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中建立的抗日根据地最早位于____省。
**填空题要求我们根据自己对历史事件和概念的理解,填写答案。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需要知道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建立的抗日根据地的起始地点。
根据我们的知识,答案应为山东省。
山东省是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建立的抗日根据地的最早起点之一。
4. 题目类型四:论述题论述题是高中历史考试中较为复杂和要求思考能力的题目类型。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我们有深入的历史知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 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 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 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 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材料三 西欧的宗教改革家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 得救与否全凭信仰,只有信仰上帝和行善才能上得天堂,以此来否定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2)材料二、三在体现人文主义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 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在人文主义体现形式上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材料四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者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 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 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 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步骤一:寻找限定: 步骤二:联系教材: 步骤三:推敲选项:
时间限定
步骤一:寻找限定: 步骤二:联系教材: 步骤三:推敲选项:
太绝对,违背事实. 不能完全取代
总结
正确答案=扎实基础+熟练方法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 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 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 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 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材料三 西欧的宗教改革家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 得救与否全凭信仰,只有信仰上帝和行善才能上得天堂,以此来否定天主教的等级观念 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古希腊思想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解 题 思 路
步骤一:寻找限定: 步骤二:联系教材: 步骤三:推敲选项:
近代第一个思想运动 文艺复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 题 思 路
步骤一:寻找限定: 步骤二:联系教材: 步骤三:推敲选项:
美式思维方式具有什么特点?
启蒙运动与宗教改革共同点?
16世纪初
17世纪末 1859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物理学内部革命
解题方法分析
——以《期末复习二》为例
测试范围
专题六、思想
古希腊思想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西方 思想 文化
专题七、科技
物理学 生物学 工业革命 交通通讯
专题八、文化
文学 音乐 美术
工业革命时代 两次工业革命间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二战后
教材所 述古希 腊思想 没有强 调追求 金钱
上帝是罗马 帝国后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
(2)材料二、三在体现人文主义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
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在人文主义体现形式上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3)据材料四,指出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的主要表现。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一 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 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 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 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
回答依据
回答方式
限定条件
古希腊 人文主义内涵
答项
根据材料=提炼归纳材料信息 根据所学=回顾教材相关知识
(1)表现:①将认识的重点由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人) ②强调人的价值和人在社会中的决定作用; ③强调知识的作用,尊崇理性,追求自由。
步骤一:寻找限定: 步骤二:联系教材: 步骤三:推敲选项:
步骤一:寻找限定: 步骤二:联系教材: 步骤三:推敲选项:
伽利略
爱因斯坦:相对论
19世纪末量子 理论
步骤一:寻找限定: 步骤二:联系教材: 步骤三:推敲选项:
三大定律解释 万物运动规律
解 题 思 路
步骤一:寻找限定: 步骤二:联系教材: 步骤三:推敲选项:
(3)据材料四,指出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的主要表现。 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表现:直接批判专制制度 提倡三权分立,法治 宣扬理性主义 主张自由、平等、天赋人权。 影响:促进思想解放 丰富人文主义内涵,创造精神财富 成为世界革命的思想武器 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 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创立提供了政治构想。
解 题 思 路
步骤一:寻找限定:古希腊哲学家=时间+属性 步骤二:联系教材: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斯多亚派对人的思考 步骤三:推敲选项:
科学更可能是近代, 古代更多是科技,或 者对自然的推测
重视知识与 认识人性本身
审题干:限定条件:条件一+条件二+…
选 择 题 解 题 方 法
回教材:相关知识,判定依据 审选项:逐项排除:排除方法??
解 题 思 路
步骤一:寻找限定: 步骤二:联系教材: 步骤三:推敲选项:
1850年左右,反对宗教
近代开始 时间不对 与事实相违背 第一次工业 革命
解 题 思 路
步骤一:寻找限定: 步骤二:联系教材: 步骤三:推敲选项:
条件不明显,归纳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解 题 思 路
步骤一:寻找限定: 文学风格? 步骤二:联系教材: 这一艺术风格是:浪漫主义? 步骤三:推敲选项: 批判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迅速提高
• 还原思路 • 找出问题 • 针对解决
步骤一:寻找限定: 步骤二:联系教材: 步骤三:推敲选项:
步骤一:寻找限定:关键词汇 步骤二:联系教材:相关内容 步骤三:推敲选项:
参考答案:C,
步骤一:寻找限定: 步骤二:联系教材: 步骤三:推敲选项:
解 题 思 路
共同点:都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都抨击天主教会。 不同:由思想主张发展为反天主教会专制统治的政治运动 (或材料一、二是思想文化领域.材料三是政治领域)。
材料四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者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 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 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 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 —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