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谟:“察颜观色”保健康
中医面诊-颐颏区气色《察颜观色》王鸿谟·142
中医面诊-颐颏区气色《察颜观色》王鸿谟·142
扁鹊的具体色诊方法虽然已经难于考证,也无法进行核实,但是完全可以用形体层次的综合色诊法推断出来。
古代医学家在色诊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智慧,对我们综合运用色诊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也鼓舞我们要执著探索,坚持实践,时时处处多多察颜观色,确实掌握色诊技术。
每天观察自己和亲友的脸色,使色诊成为养生保健,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健康长寿做出最大的贡献。
到此这本书的全部内容就以终结,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下面将转入手诊领域,感恩王鸿谟老师,感恩各位相伴,感恩大爱付出的人们。
艾足浴配方,祛除寒湿,改善睡眠!
养阳炁商城
56
端午节气最重要的是注意湿气大,这个时候用艾草等可以煮水沐浴烫脚,是杀菌祛湿的关键点,祝大家安康。
很多时候我在想,京剧作为国粹为什么消失了?既然高度都那么高了,还是失去了土壤,为什么?思来想去主要还是时间,时间像一把利刀把高的削矮了,胖的削瘦了,但是你发现没有?四大文明中唯有中华文化依然在绵延留长,这又是为什么?包括外来的佛学和道家,儒家混合后,也都变成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中国任何文化依然繁盛,反观佛学的发源地却失去了他的温床,可见还是中华大地的这种厚德载物的包容性,融合万物为我所用,反观到中医,为什么才是中医?不是只有在中国才叫中医,而是利用中医思维指导用药的才叫中医,中医药有很多是中国没有的药材,各个国家都有,但是只有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下,利用药材的性味归经就叫中医。
所以中医是世界的,服务世界的才叫中医。
这就是文化自信。
《健康之路》——察颜观色话健康(二)
健康之路》——察颜观色话健康(二)在上期节目中,我们了解了三停五眼的划分方式不仅仅是判断一个人五官端正的标准。
更为奇特的是,我们的脸上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健康坐标,在色诊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最后,您还要记住一点,色诊的时候,一定要按顺序进行,掌握了这些知识,你就可以自己给自己当色诊的医生啦,不过,我们的脸上究竟会出现哪些不健康的颜色呢?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收看《健康之路》,我是孙晓梅,那么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我们依然给大家请来的嘉宾是首都医科大学的王宏默教授那么想请教教授我们如何来区别正常的肤色和病色。
正常的应该是红黄隐隐、明亮、润泽、含蓄。
那么什么是病色的特点?病色有六个方面的表现,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的气色太过,所谓气色太过,就是我们的脸色变深了、变浓了,你怎么知道它变深了变浓了?用手背的这个。
用手背,脖子的脸色和脸色对着照,如果三对照脸色是深的,是浓的,那么说明这个人的脸色变深变浓了,血那么就有可能是病色,第二,叫做气色不及,什么叫做气色不及?就是进行三对照的时候,这个手色比手背的颜色和脖子颜色浅,那么如果脸色变深了,可能是实证,如果脸色变浅了,很可能是虚症,这是两种可能,那么还有一种可能性,我曾经谈到过我们人类的脸色是要随着四季气侯的变化而变化的。
春天稍微青一些,夏天稍微赤一些,秋天稍微黄一些,冬天稍微黑一些。
那么,凡是这个脸色不随着四季气侯的变化而改变了,叫做色不应时,时令的时,那也是病色。
还有一个叫做色不应位,红色应该是在颧颊的部位,黄色应该在脸上的其他的部位,如果红色不在颧颊,跑到其他部位了这是病,如果黄色不在其他的部位,跑到颧颊来了也是病,这叫做色不应位,它没有在它应该在的位置待着。
那么,还有一种情况是一色独显,什么叫一色独显?我们脸上的气色应当是有红色黄色两种颜色组成的,如果原来是两种黄色,现在只剩下一种黄色了,如果原来是红和黄,现在只剩一种红色了,而且特别明显,那这个黄和红就是病色,这叫做一色独显,注意,我所说的是原来是有两种颜色,如果原来脸上就是一种黄色,红色隐隐约约的并不明显,那这黄色变得特别明显了,那是病色,如果原来脸色特红,现在变得更红了,那是病色,这叫做一色独显。
察颜观色话健康(三)
有些人 白, 那是正常的。 这种 白
应该 有红色掺 杂其 间 . 叫做 红 白隐
泽的 白, 是含蓄 的白; 而得了病之后
王鸿谟 : 黑色有正常的黑色, 也
的白呢, 它里面没有红色 , 或者红色 有疾病 的黑色 正常黑色的典型代表 隐。 这种 白应 当是明亮 、 润泽 和含蓄 很少, 它不是明亮的而是 昏暗的, 它不 就是宋朝的包拯 , 这个包公从出生一 的。 白色也有一 些变色, 比方说女同 是润泽的 而是 干燥 的 甚至于是干就要白一些 . 另外在我所 枯的; 得了病之后 的白不是含 蓄的而 透 红 . 中透 黑 , 着 一 股 刚毅 、刚 红 透 做 的全 国各大城 市男性 和女性面色 是暴露在外面的白, 我们一看就很不 正 、 果敢之气 , 他是一个正常的主色 的调查 中 发现四川 的男性和女性的 { 自然。 因此根据这几个特点我们就可 偏黑的人。 皮肤在全国人中是又 白又亮的。 以区别出来 。 另外 常 年累 月在 野外工 作 的 面色发白是血虚的征象。 中医所 或者在青藏高原工作过的人 , 风 主 持 人 : 完 了 白色 , 说 我 人 . 讲 的血 虚是血液不足, 血虚 的人会出 吹日晒后脸色也会变黑 , 这是黑色的 们再 来说 说 黑色 , 常 什 么样 通 现心慌 、 头晕的感觉, 血虚的人 睡觉 变色 。 除此之 外呢, 其他的不明亮而 的情况下 , 脸上 会有黑色呢7 . 就不踏实 . 容易 多梦, 虚的人也容 血
;色 对 于 我 们 来 说 也 算 是 一种 ! 地步. 这脸上 就一点亮都没有, ~点
●
●
王鸿谟 : 黄色、 除了 红色和青色
以外, 白色和黑色也是我们脸 上经常
墙上的白灰一样 . 我们中医管它叫做
察颜观色话健康(二)
立竿见影的生活小妙招
防失眠: 睡前 少讲 太多话 , 忌饮 浓茶, 睡前 勿大 用脑 , 可用热 水加醋 洗脚 。
健康面对面 ・ 保健你我他 ME I NE E L D CI &P OP E
主 持 人 : 就 是 说 , 果 也 如
主 持人 : 同的 地 方发 黄 不
;说 明 了 不 同 的 问 题 一 一 鼻 尖
;宣 , 明 病 人不久 之 后 会发 生 说
的咳嗽 , 容易吐黄 的痰 . 或者鼻子容
易堵塞, 有黄 的鼻涕 , 口比较渴 ; 如果
了?
● ● t ● ● ● ● 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 ● ● ● ● ● ● - ● ●
如果两个眉毛之间出现红色 很
可能是 肺有热 , 最近可能有一些轻微
脸 色 出 现 刚 才 您 说 的 这 种 颜
i色 的变 化 , 自己就 要 引 起 重视
:
● ● -●
部位 发 黄 说明 脾 气 虚 ; 翼两 鼻 侧 发黄 说 明 胃气 虚 ; 果 眉 毛 如 之间 和眉 毛上 方都黄 说 明体 内 有痰 湿 ; 果 脸 色 发黄 发 千说 如 明脾 胃虚 弱 ; 果 脸 上 又 黄又 如
‘
● ●
主持 人 : 面 部 的 黄 色 还 那
j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t ● _ ● ‘ t ● ● ● ● ‘ ● ● ●
有具体的 区分 吗?
● - ● ,,
保健你我他 ・ 健康面对面
王鸿谟自诊祛病法
王鸿谟自诊祛病法编辑推荐语察颜观病色诊法,失传已久,濒临灭绝;王鸿谟历经40多年发掘整理和临床实践,重新创建色诊法,日臻完备。
发明色部三级定位法,可准确自查自诊全身病证。
从脏腑经络的养护,到血虚、肾虚、脾胃不和、冠心病、高血压等常见病证盼调理,简明扼要,参照施行,得心应手,普惠大众,功被万世。
最简要的诊病辨证歌诀,最便捷的防病治病妙法。
还特别奉献中老年养生要穴和救命穴,以及全耳按摩法、养心安神法、疏肝理气法、健脾养胃法、养肺调息法、护肾填精法等神功秘法。
内容提要本书是中医四诊法之首——“望色”法的普及版本。
察颜观病色诊法,失传已久、濒临灭绝。
王鸿谟历经40多年发掘整理和临床实践,重新创建,日臻完备。
发明色部三级定位法,可准确自查自诊全身病证。
从脏腑经络的养护到血虚、肾虚、脾胃不和、冠心病、高血压等常见病证的调理,简明扼要、得心应手参照施行,普惠大众,功被万世。
本书内容至诚至信、至简至要,包括最简要的诊病辨证歌诀、最便捷的防病治病妙法等。
书中还特别奉献中老年养生要穴和救命穴,以及全耳按摩法、养心安神法、疏肝理气法、健脾养胃法、养肺调息法、护肾填精法等神功秘法。
察色知病祛病,保健益寿延年,天天察颜观色,天天健康快乐!作者简介王鸿谟,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针灸学会经络研究分会委员,国际生物医学特征辨识学会副主席,《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副总编。
创建“中医色诊学”,被誉为“扁鹊再世”、“当代色诊第一人”。
从事中医教学、医疗、科研等工作40多年,擅长望色切脉诊病,灵活运用经方治愈疑难重病。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国家科技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华医学会一欧莱雅中国人健康皮肤研究项目等课题。
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二十多部,主编出版大学教材三部,研制发明诊断仪器三种,获得科研成果多项。
专著《中华经络学》荣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奖。
我是大医生20190314,王鸿谟,解读脸色中的健康密码
我是大医生20190314,王鸿谟,解读脸色中的健康密码2019年3月14日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北京天健医院特聘专家王鸿谟。
主题是《解读脸色中的健康密码》。
主要介绍名老中医教你色诊,益气滋阴养胃茶等相关内容。
人体摄入的食物都要经过消化系统进行消化吸收,而在消化系统中,脾主运化,将水谷精微向上输送,化生心血、化生肺气,被称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脾又主统血,能够统摄血液正常运行,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面部,鼻头反映脾的健康状况,健康人的鼻头应该是明亮、润泽而含蓄的淡黄色。
如果脾有问题,鼻头的颜色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
脾气虚者,可能有纳呆、腹胀、便溏、出血的症状,纳呆是指不想吃饭;便溏即大便不成形、稀溏;出血即大便带血。
凡是出现这些症状,就说明脾功能不健全,脾气虚,运化功能不足,其鼻头可能出现淡黄甚至淡白的颜色。
此外,看鼻头的颜色,还应与面部、脖子、手背的颜色进行对比,如果鼻头颜色比这些部位更淡更白,则可能预示脾气虚。
脾虚寒患者,在脾气虚的基础上,还有怕冷的症状,但注意保暖或饮食偏热即可缓解。
这类患者的鼻头可能出现淡白甚至淡青的颜色。
脾主水谷运化,饮食的吸收、排泄需要脾的参与。
如果脾的生理功能减退,水湿就会侵犯脾胃,出现脾湿热证,有全身各处沉重、舌苔白腻等表现,严重者可能出现眼皮、下肢水肿。
这类患者的鼻头颜色可能出现发灰的情况。
除了鼻头以外,唇线也可反应脾的健康状况。
唇线,即在嘴唇周围约1mm宽的部位,中医称之为唇四白。
唇线的颜色呈明亮润泽的淡白色,预示脾的健康状况良好;如果唇四白颜色与面色一致、偏黄,则可能预示脾虚。
胃也是消化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观察面部某个特定部位的颜色,就能发现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的蛛丝马迹。
这个部位就是鼻翼。
鼻翼两侧发红可能预示胃炎,其中鲜红色表示新得的病,一般是急性胃炎的标志;暗红色往往预示慢性胃炎。
胃炎患者通常在吃饭时或者饭后有胃痛的症状,如果饭前痛,往往是十二指肠炎症或溃疡的表现。
《健康之路》——察颜观色话健康(一)
《健康之路》——察颜观色话健康(一)(0301)亲爱的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各位收看《健康之路》,我是孙晓梅,今天我们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首都医科大学的王鸿谟教授作客《健康之路》,那么现场也来了很多的观众朋友,欢迎各位的光临。
我相信大家对我们中文里面这样一个词非常不陌生——察颜观色;我们经常会在一些戏曲的表演里面,在一些文学的表演过程当中,能够很多次看到这样的词汇的一个描述,用在不同的地方,它表达不同的意思,但是我想把这个察颜观色如果搁在咱们中医的理论里面,恐怕我想,可不可以它代表着咱们的中医的博大精深?是的,察颜观色这个词儿,非常贴切地体现了中医的一个诊法,叫做中医色诊。
它就是通过观察病人颜面五官的气色来诊断疾病的方法。
所以,察颜说的是审察颜面五官;观色,说的是要看看颜面五官的气色,这样的话,察颜观色这个词正好是色诊的一个非常贴切的一个形容。
中医有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望是观察病人神色形态改变;闻是听辨病人声音气味变化;问是询问病人不舒服的感觉;切是触摸病人的形体。
作为四诊之首的望诊是通过眼睛去望,望诊的内容很广泛,包括病人身体的神色形态,精神状态、动态变化等等,其中,查看颜面五官的气色又被称之为色诊。
药王孙思邈说:“上医察色”说的就是色诊。
中国历代对色诊推崇备至,公认为神明之术。
望诊之中,色诊最有特色、最具诊断价值。
它通过观察病人颜面五官气色变化来发现未病征兆、辨察正气强弱、分析疾病性质、确定疾病部位、指导疾病治疗、判断疾病预后,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我想我们现场还有我们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脑海里会浮现出这些问题,就是说咱们中医色诊它的根据何在,那么是根据哪些方面来判断?我们这里有一个人体面部的一个图,我们请王教授来现场给我们解释一下。
好的,这个我们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动物,尤其,有一张最美丽的脸,这张脸的结构是非常奇妙的。
我们的脸成一种扁圆形,这在所有的动物之中是绝无仅有的。
而扁圆形它的结构安排的是非常精当的,五官每一官都有它非常固定的位置,而且和比例有关系。
王鸿谟的望诊断病的故事
王鸿谟的望诊断病的故事
王鸿谟是中国现代著名医学家,他以深入研究中医经典而闻名于世。
他在医学
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中,有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望诊断病的故事。
据传,有一位患者患有罕见的神经性疾病,经过多次去医院就诊,却未能得到
有效的治疗。
患者的家人无奈之下,听闻了王鸿谟的医术高超,带着最后的希望来到了他的门诊。
王鸿谟非常注重充分的望诊,能够从患者的面色、舌苔、眼底等进行细致入微
的观察,凭借这些观察,他能够揭示病情的根源所在。
他经过细致的望诊后,发现了患者的眼底异常,并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他猜测到患者可能患有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神经疾病。
为了进一步验证他的猜测,王鸿谟建议患者去做一系列相关的检查,如遗传测试、眼底图像、神经电生理检查等。
确诊后,王鸿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
患者的家人对王鸿谟的望诊能力
感到惊叹,他们深深地感激王鸿谟对病情的准确判断和有效治疗。
王鸿谟的望诊技术不仅在患者的家庭中传为佳话,也在医学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他的故事证明了望诊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并表明深入研究经典和多年的临床实践是医学发展的核心。
总的来说,王鸿谟通过精准的望诊技术,能够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准确判断,并
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他的故事给我们展示了中医的独特优势和医学的人文关怀,对医学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查颜观色可以预知疾病二
查颜观色可以预知疾病二查颜观色可以预知疾病嘉宾王鸿谟一、何为“气”与“色”?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这里是MSN中文网的直播室,今天还是继续之前几次的话题,是关于看面色,查颜观色,看你的健康、身体的状态,通过查颜观色其中的端倪来选择一个比较正确的预防和保养的方法,我们请到的还是首都医科大学王鸿谟教授。
今天王教授给我们带来的话题的主要内容是相气,大家知道气色,就是面部的颜色,它肯定不光有色,还有气的问题,但是气很抽象,这个气是什么概念?中国中医老说到气,这个气是什么意思,王教授给我们大家讲一下。
王鸿谟:中医学的气是非常广泛的,光是在内经里就有1 00多种气,一般来说,气指的是脏腑的生理功能,这种生理功能气息显现形式,其产生的热量,都用气来代表,但是我们现在是在讲色诊学。
色诊学里面的气是和颜色有关系的,比方说这个颜色是深的,还是浅的,比方说这个颜色所显现的层次是比较表浅的还是比较深层的,这个颜色是团聚在一起的还是比较分散的,它的光泽度究竟是亮的,还是暗,是均匀还不均匀的,是比较亮的还是比较暗的,这些问题都用色诊学来概括。
所以,如果把脸色和气血合起来,就是我们脸上生机勃勃的气色,如果气和色分开,就是调色板的颜色,所以我们的脸色是必须和气结合起来的。
主持人:有气才有光泽,等于是活人的脸色。
王鸿谟:中国的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话,对色的解释,色,“颜气”也,“色”说是脸上的气色,《康熙字典》里也说了,为什么叫“颜气”呢?人之忧喜皆著于颜,我们心里想的、我们的感情变化全都会在脸上显现出来,所以“色”字本身就含有其中的颜色,也是脸色的代称,所以相气和望色是不能分开的,但是在讲解的时候,必须分开,先讲望色,然后再讲相气,因此中医色诊学把相气提高到很高的位置上,《黄帝内经》来说,只有会相气才是一个很好的色诊专家,如果只能望色的话并不是色诊专家。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医学教科书《医宗金鉴》也这样讲,它说“气至色不至者生,色至气不至者则死”,如果我们每个人的脸上气是正常的,即使颜色有点不正常,那么这个病无关轻重,但是如果一个人脸色乍一看脸色是正常的,但是气不正常,这个人很可能病情危重,甚至要死亡。
察言观色之养生秘笈
察言观色之养生秘笈从医学角度来讲,“相由心生”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
当我们的身体患上疾病时,会在脸上不同的对应区表现出来。
也就是说,只要用心观察脸部发生的变化,就能找到一些疾病的蛛丝马迹,及时调养,有助于保健养生、防治疾病。
从医学角度来讲,“相由心生”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
当我们的身体患上疾病时,会在脸上不同的对应区表现出来。
也就是说,只要用心观察脸部发生的变化,就能找到一些疾病的蛛丝马迹,及时调养,有助于保健养生、防治疾病。
《生命时报》记者在首都医科大学主任医师、国际生物医学特征辨识学会副主席王鸿谟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体质与生殖研究中心副主任钱会南,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系副教授薛晓琳的指导下,绘制出一张“脸上的疾病地图”,以助您更好地呵护健康。
耳垂有皱、脸通红:心脏不好。
我国古代中医学家通过长期、大量的实践,发现了不同病色反映不同病症的规律。
其中,红色多与心脏病有关,脸部过分红润,说明心脏供血过量,这类人容易患上高血压,要提防心脏病。
临床中,仔细观察冠心病患者的耳垂,往往可以发现一条斜线或者皱痕,有的深而长,有的浅而短,这种褶皱是冠心病的征兆,常被称为“冠心病沟”、“脑动脉硬化耳褶征”等。
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出现冠心病沟的可能性为73.9%—97.7%。
因此,发现耳部有褶皱的人,很有可能得了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症等病。
另外,耳色暗红,大多是气滞血淤,而耳垂肉宽厚发红,并伴有肥胖的人,容易脑溢血。
中医认为,两眼之间为心,这里要比其他部位偏红,但如果是大红色,意味着心火过旺;如果是青紫色,则表明全身血液运行不畅,要防范冠心病;如果两眼间有横纹,也是心脏不好的表现。
另外,观察唇舌也能判断心脏情况。
舌尖变红,表明心火盛;舌色发暗,舌尖、舌边有青紫色小点或斑块,表明淤血阻滞心脉,心脏供血不足;唇色发暗是冠状动脉堵塞的征兆。
心脏不好的人,一定要规律生活,保持充足睡眠;运动上,要把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相结合,少做剧烈运动;少吃发苦的食物,多吃芦笋、西兰花、绿叶蔬菜等护心食物;可常用手掌掌缘按揉背部心区(背部与心脏正对的位置),可起到养生作用。
【答各位同学问】鼻褶心征、耳褶心征,王鸿谟《察颜观色,未病先防》《养生的四大原则》
【答各位同学问】鼻褶心征、耳褶心征,王鸿谟《察颜观色,未病先防》《养生的四大原则》问问老师,鼻褶心征和耳褶心征有道理吗?我三十耳朵有这种表现,我自学中医呢,买了您的好多书,很受益!,谢谢解答。
答,这里有王老师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大家可以看看,很有解答哦。
10月13日,全球通VIP凤凰大讲堂湖北黄石站,特邀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王鸿谟带来《察颜观色,未病先防》专题讲座。
以下是关于《养生的四大原则》的文字实录:王鸿谟:我刚才给大家介绍的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是心脑血管病,夺取老年人生命的第一杀手仍然是心脑血管病,而且心脑血管病在逐渐的向年轻人发展,既然这么神奇,既然中医有很多解决疾病的立竿见影的方法,那么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脸色的变化,尽早的判断我们的心脑血管病是不是存在呢,我教给大家一些最常用的一学就会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就是我们知道我们每个人的脸上有28相关其寿命的体征,你的寿命是长是短,把脸上的28个特征测量出来之后一算,加减乘除,大体上能活多少年可以判断出来,那么其中耳朵是28项长寿特征之一,但是,如果要是在耳唇上出现一道血褶,这代表着我们的心脏已经出现了问题,那么这道褶在哪呢,这是耳垂,这是耳屏,挡住耳朵眼的,这是对耳屏,在耳屏和对耳屏之间出现了一道45度的直线,一个皱褶,这个皱褶延伸到耳边,我们耳垂上出现七道皱褶,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有的代表着高血压,有的代表着低血压,有的代表着缺牙,有的代表着眩晕,有的代表着心脑供血不足,这道褶成45度角走到耳朵边,他代表着我们的动脉硬化,代表着心脑供血不足,凡是有这道褶的人,应当降脂降压,扩张心脑的血管,这张图是真实的一张图,一个病人,他的耳屏和对耳屏之间出现了一道褶,这道褶我把他命名为耳褶心征,这个褶的意义经过了中国和美国科学家共同的探讨,一百个有这道褶的人97个都有心脑血管病,而且经过了尸体解剖和掩体镜观察的证实。
有心脏病的第二个特征,是耳朵眼长毛,过去说耳朵眼长毛的人大福大贵,你翻过来想,耳朵眼长毛的人大福大贵,整天好吃好喝不干活,结果就是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能理解吗?所以经过现在科学研究统计,男人凡是外耳道有一根以上长毛长出耳孔外边,4个人有3个人有冠心病。
王鸿谟自诊祛病法
目 录第一篇 察颜观色保健康 / 008面色关系生老病死 / 010察颜观色,未病先防,有病早治 / 010什么样的耳朵能长寿 / 011“耳褶心征”是冠心病的重要征兆 / 013从人中看寿命长短和生殖系统健康 / 014常色——人一生的基本面色 / 016今天我们看自己的脸色 / 016“气”与“色”是形影不离的兄弟 / 018年龄、地域不同,面色亦有别 / 019“笑不露齿”更能保持青春美丽 / 022病色——疾病的征兆和警示 / 024六大特点辨别病色 / 024青黑多痛,黄赤多热,白多寒 / 027色诊入门:察颜观色,见微知著 / 029间接日光,柔和自然 / 029色诊“自身三对照”法,鉴别病色得心应手 / 030望色随人,灵活诊断 / 032第一篇察颜观色保健康·面色关系生老病死·常色——人一生的基本面色·病色——疾病的征兆和警示·色诊入门:察颜观色,见微知著“面色”不仅仅是我们脸上的颜色,还预示着我们的健康、我们的未来,从面色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是不是生病了。
而类似耳廓大小、人中长短这我国现存第一部医书《黄帝内经》说:“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
”天庭就是人的额部,这句话就是说,一个人的天庭突然出现一块黑色,颜色又深,范围又特别局限,像拇指肚这么大,那这个人很可能会在没有任何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
耳褶心征黄种人常色的颜色特点可以概括为“红黄隐隐”。
所谓红黄隐隐,具体含义是:正常面色由红、黄两种颜色组成,红中有黄、黄中有红;红、黄各有固定的位置,两侧颧颊红色比较明显,额、鼻、颏等其他部位黄色比较明显;红黄之间自然隐约交替,没有明确界限。
上图是调查男性、女性面色光泽度的对比,光泽度越高说明面色越亮,光泽度越低说明面色越暗。
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重庆(成都)人的面色最亮、最白、最嫩。
这跟重庆(成都)的地理环境有关系,因为重庆(成都)多雾多雨,过去重庆叫做雾都,日光照射很少,对人体皮肤的损伤就小,所以面色又白又嫩。
察颜观病色诊法:王鸿谟自诊祛病法
<察颜观病色诊法:王鸿谟自诊祛病法(全文)>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医四诊法之首望色法的普及版本。
察颜观病色诊法,失传已久、濒临灭绝。
王鸿谟历经40多年发掘整理和临床实践,重新创建,日臻完备。
发明色部三级定位法,可准确自查自诊全身病证。
从脏腑经络的养护到血虚、肾虚、脾胃不和、冠心病、高血压等常见病证的调理,简明扼要、得心应手参照施行,普惠大众,功被万世。
本书内容至诚至信、至简至要,包括最简要的诊病辨证歌诀、最便捷的防病治病妙法等。
书中还特别奉献中老年养生要穴和救命穴,以及全耳按摩法、养心安神法、疏肝理气法、健脾养胃法、养肺调息法、护肾填精法等神功秘法。
察色知病祛病,保健益寿延年,天天察颜观色,天天健康快乐!目录第一部分第1节:察颜观色保健康(1)第2节:察颜观色保健康(2)第3节:察颜观色保健康(3)第4节:察颜观色保健康(4)第5节:察颜观色保健康(5)第6节:察颜观色保健康(6)第7节:满面病色自诊(1)第8节:满面病色自诊(2)第9节:满面病色自诊(3)第10节:满面病色自诊(4)第11节:满面病色自诊(5)第12节:满面病色自诊(6)第13节:满面病色自诊(7)第14节:满面病色自诊(8)第二部分第15节:明堂色部(1)第16节:明堂色部(2)第17节:明堂色部(3)第18节:明堂色部(4)第19节:明堂色部(5)第20节:明堂色部(6)第21节:明堂色部(7)第22节:明堂色部(8)第23节:明堂色部(9)第24节:明堂色部(10)第25节:明堂色部(11)第26节:明堂色部(12)第27节:明堂色部(13)第28节:明堂色部(14)第29节:明堂色部(15)第30节:明堂色部(16)第31节:明堂色部(17)第32节:明堂色部(18)第33节:明堂色部(19)第34节:明堂色部(20)第35节:五官色部(1) 第36节:五官色部(2) 第37节:五官色部(3) 第38节:五官色部(4)第39节:五官色部(5)第一部分第1节:察颜观色保健康(1)第一篇察颜观色保健康面色关系生老病死察颜观色,未病先防,有病早治中医创造了四种看病的方法,叫做“望闻问切”:望是用眼睛去看,闻是用耳朵去听,问是用嘴巴去问,切是用自己的手指去摸,合起来就叫做“望闻问切”。
王鸿谟:今天我们看自己的脸色
今天看我们自己的脸色-----王鸿漠教授一期一、长寿特征:(1)人的耳朵的长度:上到眼眉,下到嘴.一般人的耳朵在5--8厘米以上,长寿人在7-8厘米以上。
80岁以上老人的耳朵都在7.1厘米以上;如果耳朵长度达到8.2厘米以上都活到90岁以上。
所以耳朵大的人不一定长寿,但是长寿的人一定耳朵大。
(四条腿不一定是驴,驴一定是四条腿)。
长寿人且耳垂软、耳垂大、有光泽。
一般人在1-2.5厘米;长寿人在2厘米以上.耳廓长不一定长寿,但是长寿的人一定耳廓长.60岁的人耳廓还在长.(2)人中:人中的长度是本人的同身寸一寸长.如果长1.3以上就是长寿特征.并且伴有:沟深,明亮,润泽,含蓄.如果人中长度短于同身寸0.3厘米,说明此人有生殖系统疾病。
中医有“项不独断”之说.孙思邈说“上医查色;次医听声;下医摸候”耳朵的耳垂上有一斜线叫耳折心征。
只在它的出现就标志着有血脂高、或冠心病了。
二期如果人在前庭部位出现大栂指肚大小的黑色,这种团聚之色说明此人胃有疾病。
色诊要求光线明暗和度是:见于阳光,但是太阳照不见的光色。
远距离观察的是整体变化。
人的脸色三对照法:(1)手背与脸色对照;(2)脸色与脖子对照(冬天里手要戴手套,不经常见日光,所以脸色要与脖子对照。
)(3)内部与外部对照(脸上分内部与外部,两头维到两地阁内部是内其余是外。
)女性一个生长期是七年,三十五岁后就开始衰退;男性一个生长期是八年,四十岁后就开始衰退。
人的脸色分为:主色、客色(季节变化因天气引起的)、变色(与生长期、与生存地的变化引起的。
)青紫、青绿的团聚之色出现就是有病了。
笑不露齿、避免日光、关注自己情绪。
三期主色:一辈子不变的主色。
三岁是转折点,人三岁以前是红色的,会越变越白。
女性三十五是转折点,男性四十岁是转折点,男六十四岁生殖能力丧失。
中国人的主色应该是:黄中有红,红中有黄,红黄隐隐。
客色:随着季节的变化冬天过后是春天,脸色经过冬天后是发青或偏青。
夏天:偏红。
通过人中看健康--“当代扁鹊”色诊大师王鸿谟
通过人中看健康--“当代扁鹊”色诊大师王鸿谟人中长,代表长寿。
面部的长寿特征可人为增加(如耳朵、人中)。
锻炼人中的方法:①用拇指按住人中沟1/3上下匀速按摩。
②用食指和中指按住人中沟两侧隆起处,左右匀速按摩。
常形态的人中具有六个特点:①整齐端直。
②略呈上窄下宽的正梯形或梨形。
③沟道深浅适中。
④两侧沟缘清晰锐利。
⑤均匀对称,中滩外阔。
⑥明亮润泽、颜色均匀。
人面部的气色实际上反映内脏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
气的变化:①人中沟越亮说明身体气足,生殖系统的功能强。
②人中沟越润泽,身体内精血越充足。
③人中沟越润泽,身体内精液越充足。
色的变化:①人中发白,说明体内有寒气,生殖系统虚弱。
中老年女性人中沟变平坦,说明子宫开始萎缩;中老年男性人中沟有隆起,说明前列腺有炎症,甚至是增生。
中老年男性每天吃二两生南瓜籽或者煮熟的西红柿,可预防前列腺炎症。
②人中发黄说明脾虚。
③人中发红,说明子宫或膀胱有炎症。
④人中呈现青紫色,表示身体气滞血淤。
男性人中呈现青紫色,表示前列腺有疾病隐患。
人中内青紫色斑点如果是天生,不代表身体有病变。
⑤人中呈黑色有可能有危及生命的病症。
气色会随年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
怀孕妇女“人中”所反映的身体状况:①明润----可作为早孕诊断参考信息。
(妇女人中明润,提示有早孕的可能)②暗滞---肾虚不孕。
③增长---提示胎儿为男性。
④缩短----流产、早产的反映。
⑤变浅---提示胎儿发育停止。
⑥红疹---胎毒过重。
中医面诊-满面黄色《察颜观色》王鸿谟·8
中医面诊-满面黄色《察颜观色》王鸿谟·8黄皮肤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一个重要特征,黄色分正常和病色黄,病色的满面黄色主脾胃病,又主湿证。
有淡黄,萎黄,枯黄等。
1.黄色主脾病,脾病的主症是纳呆,腹胀,腹泻,便溏。
(1)萎黄,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很多虚劳失血的病人,伴有精神疲倦,少气懒言,面容憔悴,毛发枯萎稀疏等,还有一种少女的缺铁性贫血,称为青春期萎黄病,由于铁元素的缺乏,维生素B的缺乏,导致皮肤萎缩干燥,手指甲和足指甲脆薄而且扁平或者凹陷(反甲)容易分裂成层。
(2)黄胖,面色浅黄带白,淡黄虚肿,但是眼目不黄,多见于钩虫病人,嗜好吃生米,茶叶之类一本人不吃的东西,这些病人虽然面色萎黄,但是眼白(巩膜)不黄,这是分辨黄胖,黄肿和黄疸互相鉴别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依据。
(3)枯黄,面黄且干燥,肌肉消瘦,缺乏弹性,舌红少津液,两目不黄,病在脾胃,属于热伤津液。
2.黄色主湿证,特点是重,滞,脾,腻,秽。
脾主运化,最怕湿,胃脘痞满,舌苔厚腻,湿病在表,全身疼痛,尤其脸色黄,下眼袋微肿者为水饮。
3.黄疸,满面色黄兼目黄是黄疸,目黄是黄疸最主要的特征。
4.苍黄主臌胀,常见于肝硬化,肝癌等病的晚期,病情一般都比较严重。
5.黄色主疳积,主要指小儿营养不良,包含小儿肠道寄生虫病。
6.黄色有死症,多见于严重的肺结核病或晚期肿瘤病人。
7.中医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黄色是胃气尚存的标志,各种病色,无论青,赤,白,黑,凡是能逐渐转黄的而且明亮润泽的人,容易治疗,表示疾病即将痊愈。
私人订制—古怀庆府· 垆土· 铁棍· 怀山药养阳炁商城159把山药粉当早餐吃,不比喝奶强吗?。
中医面诊-脑脊髓色部(4)《察颜观色》王鸿谟·57
中医面诊-脑脊髓色部(4)《察颜观色》王鸿谟·57
3.脊髓色部正常气色为红黄隐隐为顺,更兼明亮润泽为平。
一般健康人的脊髓色部是颜面最为明亮润泽的部位之一。
4.辩证诊病
脊髓和脑均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二者病变的原因基本相同,其病因亦甚复杂。
有脊髓炎症,变性,血管病变,压迫性病变,外伤,先天性病变等。
脊髓的病症主要有脊强反折(角弓反张)脊强而厥(角弓反张并发昏厥),伛(读yǔ。
伛的本意指驼背,多用于文言文。
)(脊髓损伤后,出现双下肢或四肢屈曲状痉挛性瘫痪,伴腰背弯曲),严重者“髓热者死”,相当于急性脑脊髓膜炎,急性脑炎,急性脊髓灰质炎等发热性急性传染病,因为古代缺少有效治疗手段,这些病人经常死亡。
脊柱外伤时,常合并脊髓损伤,严重的脊髓损伤可引起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
5养生保健
脊髓位于背部正中,所发出的脊神经支配所有脏腑,脊髓色部也涵盖很多脏腑的色部。
日常保健可以轻缓按揉脊髓色部,也可以采用捏脊法保健。
多说几句,捏脊尽量从下往上捏,因为按照道家任督二脉的循环是从下往上的,尽量在早上,因为督脉属阳,晨起捏脊利于阳气生发。
【中草药香囊】根据《陈氏香普》精心配置,杀菌防疫,香体除秽,驱蚊避虫!
养阳炁商城
36。
中医面诊-子宫膀胱色部(7)《察颜观色》王鸿谟·39
中医面诊-子宫膀胱色部(7)《察颜观色》王鸿谟·39
③增长:妇女怀孕后人中沟如果比怀孕之前变长,而且气色红黄活润,常提示胎儿多为男性。
运用这一方法辨别胎孕男女264例,其中男胎126例中有94例在怀孕期中出现人中增长,占78%。
④缩短:孕妇人中短于同身寸,多为先天肾气不足,提示有流产,早产的倾向。
如果人中原先正常,怀孕后某一时期突然缩短,而且伴有腰酸疼痛,带下绵绵,提示难免流产,这种迹象经常在流产前1-2周就已经显露出来。
⑤变浅:孕妇人中气色枯黄,形状浅平,而且人中沟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或倒梨型,提示胎儿发育停止,甚或胎死腹中。
⑥红疹:孕妇人中色偏红,自觉灼热,甚则时生红疹者,多提示胎毒甚重,生出的新生儿也容易生疮长疖。
5.养生保健
人中颜色青黑,舌色淡白湿润的人多数是子宫膀胱虚寒,可以用艾条悬灸肚脐下三寸正中的关元穴也就是丹田。
特别是夏秋之交悬灸关元穴,对男女温补肾气延年益寿的作用。
《扁鹊心书》介绍30岁以上三年一灸300状,50岁以上两年一灸300状,60岁以上一年一灸300状,可以“令人长生不老”。
同时灸肚脐下1.5寸气海穴,温补肾气的作用更为明显。
一般为了保健,一年灸一两次就可以了。
正宗湖北蕲春蕲艾柱(2.5*2.5cm)30柱/包
养阳炁商城
37。
察颜观色话健康(二)
察颜观色话健康(二)
王鸿谟
【期刊名称】《药物与人》
【年(卷),期】2010(000)007
【摘要】在上期节目中,我们了解了三庭五眼的划分方式不仅仅是判断一个人五官端正的标准。
更为奇特的是,我们的脸上有着一个不为人知的健康坐标,掌握了这些知识,你就可以自己给自己当色诊的医生啦,不过,我们的脸上究竟会出现哪些不健康的颜色呢?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王鸿谟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61
【相关文献】
1.察颜观色话健康(一) [J],
2.察颜观色话健康(三) [J],
3.察颜观色话排气 [J], 周国平
4.“察颜观色”话扶贫 [J], 张正高;卞玉清
5.“察颜观色”话扶贫 [J], 张正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鸿谟:“察颜观色”保健康
“面色”不仅仅是我们脸上的颜色,还预示着我们的健康、我们的未来,从面色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是不是生病了。
中医创造了四种看病的方法,叫做“望闻问切”。
在望闻问切这四种方法里面,中医最推崇的是“望”,说“望而知之谓之神”,看你的面色就知道你是什么病,是中医学最高的境界。
五脏的疾病都体现在“脸”上
在王鸿谟教授看来,“色诊”是一门既深奥又不那么太难的学问。
有些简单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自诊,从脸上不同部位的颜色,初步判断自己的五脏到底出了什么毛病。
肺脏病色看两眉间。
这个区域叫印堂,最好是白里透红,最忌讳发黑,代表有不可治愈的重大疾病。
如果特别红也不好,说明有肺热;发白是血虚或气虚;发青是血瘀。
心脏病色看两眼间。
过度的红就是心火太盛,会引起心烦、失眠,甚至神经失常。
如果两眼间出现了青紫的颜色,就表示有血淤,可能是由冠心病所导致的。
肝脏病色看鼻梁。
鼻梁骨最高的点如果发红,可能是肝火偏盛,表现为易怒、眼睛发红、月经增多等;出现青黑色,可能是肝硬化或肝癌等。
胆色、胰色看鼻梁两旁。
肝色的右边是胆色,这里淡白无华,会气短乏力,容易惊恐;发红通常有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颜色晦暗,或呈灰褐色,可能是有蛔虫。
肝色左边是胰色,这里气色苍白,是胰腺虚寒,女性易出现腰腹酸沉;颜色青黄,是胰胃不和,多表现为厌食、反酸。
脾脏病色看鼻头。
如果发红是脾胃有热证,就是特别能吃,吃完一会就饿,甚至会得糖尿病;发白就是气虚;发青是气滞血瘀,会肚子痛。
胃色看鼻翼。
此处及两侧如果淡白无华,是消化功能减退的征兆,多半会厌食、饭后腹胀。
颜色淡红干燥是胃部津液不足,通常会口干唇裂、大便干燥;颜色过红是胃火亢盛,出现口臭和牙龈肿痛。
肾脏病色看两颊。
这里不怕灰黑就怕娇艳。
明亮、润泽、含蓄的淡灰色出现在肾色部,是健康的表现,反而是出现胭脂般娇艳的红色,说明已经病重。
子宫、前列腺色看人中。
此处变白,是血虚、气虚;变黄是脾虚;变红是有热证,女性多有宫颈糜烂,男性则是前列腺炎;变青或黑是寒证,会有剧痛和癌症。
了解气色的秘密
在日常生活中,要想拥有像王教授一样的好气色,就要学会一些他保养五脏的秘诀。
首先是调理肺色。
可在早晚进行半小时左右的呼吸锻炼,采用腹式呼吸: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能增加肺活量。
还可用大拇指按揉印堂,能调理肺气。
当肺有症状时,按20分钟左右,一般就可以得到缓解。
还可以服用川贝蒸梨,把梨核挖掉,中间放上川贝,蒸熟后连皮吃,能清肺热。
要想心色好,除了在饮食上少油、少盐、少脂肪、少吃动物内脏外,每天可以按揉手掌中心的劳宫穴,或用对掌法:双手合十,然后将手掌根部稍微打开,再慢慢合上但不要合拢,可以感受到手掌心的两个劳宫穴在相互吸引。
练习一段时间后,双手不接触,并将距离拉大,常练手掌心相对,能强心健体。
人们常说“肝胆相照”,所以护肝和护胆有共性,都要学会宣泄情绪,遇到委屈别憋着。
按揉太冲穴(在大脚趾和二趾之间)也可以起到制怒的作用。
生气时,这个穴位会特别酸胀,经常按摩可以消除酸胀、疏泄肝气。
对于脾胃来说,很多人都知道,多吃薏苡仁、茯苓和粳米煮的粥,能够起到滋养的作用。
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揉鼻头,每次20分钟左右,能改善胃胀气等症状。
王鸿谟教授的护肾绝招是,每天早晚各吃一个核桃,多嚼慢咽,多分泌唾液以滋养身体。
此外,还可以练习脚掌心相对,通过刺激涌泉穴,达到补肾益气的效果,30分钟就能练得浑身发热。
了解气色的秘密,可以帮我们对自身健康状况有个基本的了解,起到一定的防病作用。
王鸿谟教授最后指出,不忽视身体每一点微小的变化,才是真正的养生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