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四川大学《古代汉语(上)》第二次作业

合集下载

【四川大学】《古代汉语(下)1538》在线作业2【答案】

【四川大学】《古代汉语(下)1538》在线作业2【答案】
7.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8.关于四角号码查字法,错误的是()
A.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 B.用0至9代表 C.角的顺序是左下角、右上角、左上角、右下角 D.每字得四码
9.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 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
4.语言是不断变化的,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语法﹑词汇)都在变化。与词汇相比,语音的变化相对 要快一些。 错误
5.主动句: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达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即施事者,如我读书。 正确
6.押韵:近体诗对押韵的要求非常严格。A 位置:a 每联对句的尾字;b 第一句可入韵可不入韵。 偶句一定要用韵。B 特点:a 用“平水韵”的106 部为用韵标准;b 一般押平声韵;c 韵脚只能取同 一韵部的字,即不能出韵;d 不能转韵。 正确
28.《十三经注疏》本中,《诗经》注疏包括的五家的注解。 错误
29.《诗经》押韵主要格式:隔句押韵的句尾韵;首句入韵而后隔句押韵的句尾韵。 正确
30.联绵词:是两个音节合成的单纯词,又称联绵字。特点是两个音节,一个词素连缀成义而不能拆 开。拆开后各个部分没有意义。 正确
21.“臭”古义是难闻的气味,今义是气味。 错误
22.四言诗句式一般为二二,五言诗为二三,七言诗为四三。 正确
23.探讨词的本意借助词的书写形式。如“诛”从言,本义是谴责。 正确
24.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 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正确
7.注解中串讲的意思是把一句或几句连串起来讲解。 正确
8.古今声调的变化:中古的声调是平上去入四类。从元代以后,北方话中不仅入声韵消失了,而且 入声调也转入了其他的声调。 正确

18秋福师《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

18秋福师《古代汉语》在线作业二

(单选题) 1: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采用了()表达方式。

A: 互文B: 连文C: 变文D: 省文正确答案:(单选题) 2: “是鲁孔丘之徒与”中的“与”是( )。

A: 连词“和”B: 介词“和”C: 动词“参与”D: 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欤”正确答案:(单选题) 3: 根据许慎的“六书”,“武”、“信”属于()。

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形声正确答案:(单选题) 4: 所谓就是凭借对字形的分析来判定本字及其本义。

A: 因声求义B: 因形求义C: 据文证义D: 借义推义正确答案:(单选题) 5: 《说文解字》首创部首编字法,按所收字的字形,分为()部。

A: 540B: 500C: 240D: 340正确答案:(单选题) 6: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采用了()表达方式。

A: 互文B: 连文C: 变文D: 曲指正确答案:(单选题) 7: 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是()。

A: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B: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 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

D: 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

正确答案:(单选题) 8: 根据许慎的“六书”,“日”、“月”属于()。

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形声正确答案:(单选题) 9: 《孟子章句》的作者是()。

A: 孟子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毛诗诂训传》的作者是()。

A: 毛亨B: 郑玄C: 孔颖达D: 陆德明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

A: 许慎B: 段玉裁C: 毛亨D: 陆德明正确答案:(单选题) 12: 中古()发展到现代,变成普通话的阴平和阳平两类。

A: 平声字B: 上声字C: 去声字D: 入声字正确答案:(单选题) 13: 许慎的“六书”解释中“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对()所作的解说。

A: 象形B: 指事C: 会意D: 假借正确答案:(单选题) 14: 《切韵》的作者是()。

00536《古代汉语》201810真题(含解析)

00536《古代汉语》201810真题(含解析)

2018年10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古代汉语试卷(课程代码00536)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部分选择题(2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各组字中,全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大明星B.弑匪春C.頸蝕騰D.从責放2.许慎为“象形”下的定义是【】A.盡成其物,隨體詰訕B.視而可識,察而見意C.比類合誼,以見指撝D.以事爲名,取臂相成3.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A.無一毋B.然一燃C.群一翠D.脩一修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异体字关系的一句是【】A.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返),腹猶果然。

B.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辨)乎?C.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啗.(啖)君。

D.魏文侯燕.(宴)飲,皆令諸大夫論己。

5.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是【】A.牧,从支从牛,指事。

B.赖,从束从負,會意C.高,象台觀之形,象形。

D.牟,象聲氣從口出,形聲。

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A.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 B.計猶豫,未有所决。

C.古者丈夫..之義。

..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

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7.句中的“易”与“移風易俗”中的“易”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竊货日盛,匿行曰詐,易言曰誕。

B.斯季孫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C.古之易时,非仁也,財多也。

D.此令臣輕背其主,而民易去其鄉。

8.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意义变化属于广度宽窄差异的一句是【】A.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

B.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C.子爲父死亡所恨.。

D.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9.下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是【】A.楚聞之,夜引兵而去。

B.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間。

C.天柱折,地维絕。

D.竊人之財猶謂之盜,况食天之功以爲己力乎?10.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同义连用的是【】A.是以人民衆而貨.財.寡。

四川大学古代汉语习题

四川大学古代汉语习题

四川大学古代汉语习题基础过关题一、什么是丛书?什么是类书?试分别举出两种影响较大的丛书和类书加以说明。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并指出是单音词还是复音词?1、消息盈虚,终则有始。

(《庄子·秋水》)2、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易经·革卦》)3、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

(《左传·桓公二年》)4、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五蠹》)5、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杜甫《兵车行》)三、分析下列双音词语,然后进行分组:阴阳 须臾 纲维 纷披 拓落 蝘蜓 妻妾 绍缭 敷愉 萧瑟 参差缤纷 容与 憔悴 浩荡 滂沱 窈窕 芣苢 薜荔 仓庚 蟋蟀 伊威1、双声连绵词:2、叠韵连绵词:3、非双声叠韵的连绵词:4、不是连绵词而是合成词:四、分析单独列出的字的构造方式,解释其在各句中的意义,並指出这是它的本义、引申义还是假借义: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

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息:求,无乃尔是过与? 过: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过: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举: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举: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上:西方有木焉……生于高山之上。

上: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征: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征: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过三爵,非礼也。

” 趋:左右欲刃(蔺)相如。

刃:矫命以责赐诸民。

责:怠慢忘身,灾祸乃作。

作: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叔: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

及: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姑: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行: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

集: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长: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

”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枝:盖亦反其本矣? 本: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固: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身:五、根据下面提供的例句,说明“发”,“约”两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并说明其引申方式。

川大《古代汉语(上)1537》21春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川大《古代汉语(上)1537》21春在线作业1【标准答案】

《古代汉语(上)1537》21春在线作业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列四组字中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
A.亦、寸、甘、下
B.犬、上、本、州
C.夕、末、刃、及
D.未、又、曰、目
答案:A
2.下面几组字,不属于古今字关系的一组是()
A.垂陲
B.难谁
C.竟境
D.赴讣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的“也”,用在句中表示提顿语气的一句是()
A.寡人之於國也,盡心为耳矣
B.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奚谷,不知地之厚也。

C.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謂也。

D.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

答案:A
4.下列句子,“之”连接主谓结构的一句是( )
A.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

B.夫搏牛之蝱不可以破蟣蝨。

C.姜氏何厭之有?
D.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築與?抑亦盗跖之所築與?
答案:A
5.“太后之色少解”的“少”字,其词性是( )
A.形容词
B.副词
C.名词
D.动词
答案:B
6.下列句子,含有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一句是()
A.脩道而不貳,则天下能禍。

B.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

C.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D.沛公旦欲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答案:D。

北语18春《古代汉语》(二)作业2

北语18春《古代汉语》(二)作业2

------------------------------------------------------------------------------------------------------------------------------ (单选题) 1: 关于三字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项?A: A“从军乐”采用了平仄仄的格式B: B“凭阑久”采用了平平仄的格式C: C“泪暗滴”采用了仄平仄的格式D: D“佳丽地”采用了平平仄的格式正确答案:(单选题) 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的下一句是A: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B: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C: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D: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正确答案:(单选题) 3: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这句词,下列解释正确的是哪项?A: 小山,是指女子闺房向外望去的远远的群山,因为远,所以显得小,故称“小山”B: 灭、雪押屑韵C: 称鬓为“云”,是形容头发乌黑,像乌云一样D: 这句话是写傍晚女子在闺房中的情态正确答案:(单选题) 4: 入律古风的典型是下列哪项?A: 仄平交替,四句一换韵B: 仄平交替,三句一换韵C: 仄平交替,二句一换韵D: 仄平交替,一句一换韵正确答案:(单选题) 5: 关于词中的五字句和五律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哪项?A: A词律比诗律更严B: B五律中,每句第一个字平仄不拘,五字句也是如此C: C五律有平平仄平仄的格式,而词中却没有这样的五字句D: D五字句的律句并不是普通的五言律句正确答案:(单选题) 6: 在《汉书·艺文志》里列出“六书”的学者是A: 班固B: 郑玄C: 许慎D: 贾逵正确答案:(单选题) 7: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哪个字不押韵?A: A绝B: B灭C: C翁D: D雪正确答案:(单选题) 8: 下列近体诗的对仗中,句法结构相同的是哪项?------------------------------------------------------------------------------------------------------------------------------ A: A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B: B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C: C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D: D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正确答案:(单选题) 9: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其中“纱橱”之意为何?A: 纱帐B: 纱窗C: 罗纱做的薄被D: 对房间的美称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关于古体诗押韵,说法正确的是哪项?A: 只能押仄声韵B: 不同声调常常可以相押C: 上声韵和去声韵偶然可以相押D: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不是上去相押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下列句子中的介词“以”,表示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籍的是A: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B: 左右以君贱之,食以草具C: 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D: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代汉语课考试试题:四川大学谭伟

古代汉语课考试试题:四川大学谭伟



齒音
齒頭





正齒

穿



喉音




半舌音

半齒音

切的漢語拼音(10分):
匹戰切( ) 私兆切( ) 都寒切( ) 奴登切( )
時掌切( ) 知演切( ) 如勻切( ) 方棉切( )
匹問切( ) 普官切( )
四、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有通假、特殊用法者須注明)。(15×1=15分)
1、情不知其不義也,故書其言以遺後世。情:
4、中古的平、上、去、入四聲,演變為近、現代的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四聲,發生了三項顯著的變化,即:,和。
5、補全“三十六字母”表:
全清
次清
全濁
次濁


牙 音




舌音
舌頭









唇音
重唇




輕唇




齒音
齒頭





正齒

穿



喉音




半舌音

半齒音

三、寫出下列反切的漢語拼音(10分):
10、參差荇菜,左右芼之。 芼:
11、將子無怒,秋以爲期。 將:
12、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 于:
13、八月其獲,十月隕蘀。 蘀:
14、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 猗:

四川大学《古代汉语(上)1537》20春在线作业2.doc

四川大学《古代汉语(上)1537》20春在线作业2.doc

1.下列各句中的“也”,用在句中表示提顿语气的一句是()A.寡人之於國也,盡心为耳矣B.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奚谷,不知地之厚也。

C.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謂也。

D.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

【参考答案】: A2.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扩大现象的一项是()A.獄:原义为“案件”,引申为“监狱”。

B.丈夫:原义为“成年男子”,引申为“女子的配偶”。

C.臭:原义为“气味”,引申为“难闻的气味”。

D.裁:原义为“裁衣”,引申为“裁断,裁决”。

【参考答案】: D3.下列四组字中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A.亦、寸、甘、下B.犬、上、本、州C.夕、末、刃、及D.未、又、曰、目【参考答案】: A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句中的“相”应解释为( )A.帮助B.宰相C.照看D.扶助盲人走路的人【参考答案】: D5.下列句子,具有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A.故天下盡以扁鵲爲能生死人。

B.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管仲,世所謂賢臣,而孔子小之。

D.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

【参考答案】: C6.下列句子,具有前置宾语的一句是( )A.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B.誰與,哭者?C.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D.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参考答案】: A7.“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中,“兵”的词义保留在下列成语中的是()A.先禮后兵B.窮兵黷武C.短兵相接D.兵不厭詐【参考答案】: C8.被称作古今汉字分水岭的字体是( )A.钟鼎文B.隶书C.草书D.楷书【参考答案】: B9.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A.杨树达B.张相C.朱起凤D.符定一【参考答案】: B1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句中的“莫”字,其詞性是( )A.副词B.名词C.形容词D.无定代词【参考答案】: D11.下列句子,含有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 )A.射之,豕人立而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