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流派之新安流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流派之新安流派
摘要:中医医学史学术流派中提出判断中医学术流派的标准是:第一要有代表
性人物,第二要有代表性观点,第三要有传承其学说的代表性著作。认为中医学术流派的命名是后人给予和约定俗成的,不必强求一致,不一致则反映了多样性。比较规范的应是《中医各家学说》教材的提法。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医学术流派的概念,成因与判断标准,命名,类别以及重点介绍了新安流派。
关键词:中医学学术流派新安流派
正文:学派众多,流派林立,是我国中医学发展史上鲜明的一种文化现象。中医历代学术流派既互相争鸣,又互相渗透与取长补短,从而深化了对中医药理论的认识,补充与完善了中医理论体系,提高了中医药的学术水平和临床疗效,因而也促进了历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一、中医学术流派的概念
学术流派是“学派”与“流派”的泛称。中医界在探讨中医学术流派的著述中有的,有称××流派的,也有称××医派(医学流派之简称)和××学说的,大多并无严格的区别,直到最近才有了不同的看法。其实,它们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一定区别。《辞海》对“学派”解释为:“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流派”是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1]所谓“学说”,是指学术上自成体系的理论与见解,如中医的各家学说。但同一学说之中,由于观点不一,又形成了不同的派别。如河间学派中的火热论、攻邪论与养阴论派,《伤寒论》文献整理中的错简论与维护旧论派。关于中医的学派,孟庆云认为,“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由于学术主旨不同,学说、观点之异,其学术队伍中一批有较大影响的医学家发展承传的群体称为学派”。[2]汪沪双等认为“流派”的概念比“学派”的概念涉及的范围要广,如“新安医学”属广义上的“流派范畴”。[3]
二、中医学术流派的成因与判断标准
我国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固然有其社会背景与学术背景,但还有本身的条件与因素,这也就是后人探讨的学术流派成因或标准问题。对此,我国中医界历来的认识与观点不尽统一,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执一说。有的认为,学说与师承是基本条件;有的认为,学说才是根本标准,师承关系只能作为参考;还有的认为,除了学说和师承外,还必须要有传世之作以影响后人,等等。其实,这些专家学者所提出的标准基本点还是一致的,只是角度不同与详略不一而异。综合各种论点,全面地分析中医发展史上著名学术流派的成因,可以这样认识形成中医学术流派的主要条件,或者说判断标准,即,第一,首先要有代表人物。这个或这些人物可以是宗师,也可以是其继承者。但这个或这些人物必须是其鲜明学术观点的提出者,是一个或一些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第二,要有一批传承和发展其学说的人物。因为学术流派要“流”,不“流”则何谈对后世影响;再说,既是“派”,总得有几个人物,个人何以成派。但这些传承者不必非是亲炙或私淑
的师承关系。第三,在学术上要有创新,在理论或方法上标新立异,旗帜鲜明。或者在一门学问之中创立了新的学说,或者提出了该学说中不同的学术观点,或者治学上有独特的风格与方法。第四,要有一些代表著作。这些著作要能记载和反映该学术流派的学术思想与治学方法。如果简单归纳,只有三条标准,即代表性人物、代表性观点与代表性著作。
三、中医学术流派的命名
我国历史上的各个中医学术流派,都是历经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在学术活动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其鲜明的学术观点与主张,往往由某学术流派成员自己提出,但又为历代医家所公认。但对某学术流派的命名,则往往是后人给予和约定俗成的。正因如此,中医学术流派的命名不尽统一。有以代表性人物命名的,如河间派、丹溪派;有以学科命名的,如医经派、经方派、伤寒派;有以观点或学说命名的,如补阴派、温补派、汇通派;有以地域命名的,如易水派、新安派、绍派伤寒,等等。不统一反映了多样性,故不必强求一致。
四、中医学术流派的类别
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学术流派灿若群星。一般认为,中医学派的真正形成是在金元时代,以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与朱丹溪为代表的四大家,其依据是清·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提出的“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近代中医学者谢利恒先生在《中国医学源流论》中说:“北宋以后,新说渐兴,至金元而大盛。张刘朱李之各创一说,竞排古方,犹儒家之有程朱陆王。”但也有学者认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受当时百家争鸣学术氛围的影响,医家在临床中就有偏重针灸、主用方药和强调切脉的三个流派。任应秋先生认为,汉代已有“医经”和“经方”学派。[4]《汉书·艺文志》说:“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剂,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至于中国古代究竟有多少中医学术流派,可谓说法纷纭。谢利恒先生在《中国医学源流论》提出有刘河间学派、李东垣学派、张景岳学派、薛立斋学派、赵献可学派、李士材学派等;范行准先生在《中国医学史略》提出有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东垣学派、丹溪学派、折衷学派、服古学派、叛经学派等;《中医各家学说》二版教材提出有河间、易水、伤寒、温病四大学派,四版教材提出医经、经方、河间、易水、伤寒、温热、汇通七大医学流派;而《中医各家学说》五、六版教材则提出了伤寒、河间、易水、丹溪、攻邪、温补、温病七个医学流派。查阅近几年发表的论述中医学术流派的文献,基本上还是沿袭五、六版《中医各家学说》教材的说法。仔细分析起来,这些说法都有其依据,只是没有严格区分“学派”与“流派”。如“丹溪”学派,其实是河间学派中的一个流派。正如任应秋先生所说:“传刘完素之学的,有两大医家。一为张从正,一为朱震亨。河间之学到了朱震亨又为之一变,而为河间学派之滋阴论者。”[4]
五、新安医学
(一)兴起时期。
唐代,吴人杨玄操任歙县蔚,对《难经》进行注释工作,是三国事吴太医令吕广注解《难经》的继起者。又歙西七里头圣僧庵慧明,精研医学,时称“圣僧”。从宋神宗原丰年年间至宋末(1080---1276年),新安有名医14人,有2人写了3部医学著作。歙县张扩(1054---1102年?),从学于湖北蕲水庞安时,随后又到四川向王朴学习脉诀,于是医名大振。他享年四十九岁,从事医学活动约在1080—1102年间。张扩之学传弟张挥,又传子张师孟。张挥再传于子张彦仁,继传于孙张杲,仰承俯授达110多年,成为新安第一代名医世家。张杲以儒医著称于世,究心医学五十余年,于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写出了新安第一部医学著作——《医说》10卷。此书博采宋以前古代医书案而成,记叙了从三皇到唐代名医110多人的临床治验,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史传记。明`天启三年(1623年)再版时,田启亮誉之为“医林之珍海”。此后,婺源名医程怒倩(著《医方图说》),歙县御赐“医博“黄孝通,休宁吴源,婺源江,程约、马荀仲等相继涌现,为新安医学的兴起揭开了序幕。
到了元代(1277~1367),共有名医12人,有4人写了6部医学著作。歙县翰林鲍同仁撰《通元旨要》、《二赋注》、《经验针法》、吴以凝撰《去病简要》27卷,婺源太医王国瑞撰《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一卷(现均为四库珍本)。此外,休宁太医提举程深甫,郡医学提领范天锡,医学教授马萧、张良卿和祁门名医徐存诚等,均相继驰名于时。
明初至正德末年(1368~1521年),共有名医21人,其中有9人写了11部医学著作。歙县程宏宾有《伤寒翼》,汪源有《保婴全书》、许宁有《医学伦理》等。休宁程充辑成《丹溪心法》五卷,使丹溪学说在新安发生了很大影响。歙县程颉阶撰有《松崖医径》、《医论集粹》、《脉法指明》,其兄程阶撰有《太素脉决》、《经验方》,太医陆彦功于弘治十年(1497)撰写《伤寒便览》十一卷,新安刘锡于正德五年(1510年)撰写《活幼便览》,休宁吴显忠则撰有《医学权衡》。在这一百五十多年中,新安医学较宋、元时期,有稍有发展。
(二)全盛时期。
明嘉靖至清末(1522~1911年),新安医学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时期。这时候医学名家大量涌现,纷纷著书立说。从嘉靖至清末,即有名医137人,有45
人撰写了96部医学著作。祁门汪机以毕生精力研究医学,写出了《石山医案》、《续素问钞》、《医学原理》、《外科理例》、《针灸问对》等著作13部76卷、歙县江瓘编成了我国第一部《名医类案》12卷,吴昆之老师余午亭撰写了《诸症析疑》、《余午亭医案》。此外还有:休宁方广的《丹溪心法附余》二十四卷(1536),祁门汪宦的《医学质疑》,陈家谟的《本草蒙筌》,徐春圃的《古今医统大全》100卷(1566),休宁孙一奎的《医旨绪余》、《赤水玄珠》、《孙文垣医案》,歙县方有执的《伤寒论条辨》8卷(1589),吴昆的《素问吴注》24卷(1594)和《脉语》、《医纂》、《医方考》,以及婺源江时途的《医学原理》30卷、《丹溪发明》5卷等。大量的医学著作问世,使新安医学为之一振。
从清代来看(1644~1911年),新安医家进一步开展了学术争鸣。在这268年中,涌现出名医281人,有136人撰写了239部医学著作。著名的医家有程敬通、程应乐旌、郑重光、程云来、汪昂、程国彭、郑梅涧、程杏轩、汪钹、许豫和等人。许多医学著作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其内容有医学经典的注释,理论的发挥,诊断、方药、运气等方面的学说,而且内、外、妇、儿、伤、后、眼、针灸、推拿等各科,无不具备,在新安医学史上出现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