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实验Linux进程同步与通信操作系统二

合集下载

进程管理实验实验报告

进程管理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进程的基本概念,掌握进程的结构和生命周期。

2. 掌握进程的创建、终止、同步和通信的方法。

3. 熟悉进程调度算法和进程同步机制。

4. 通过实验加深对操作系统进程管理的理解。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Linux2. 编程语言:C/C++3. 实验工具:gcc、make、xterm三、实验内容1. 进程的创建与终止(1)使用fork()系统调用创建进程编写一个C程序,通过fork()系统调用创建一个子进程。

父进程和子进程分别执行不同的任务,并输出各自的信息。

```c#include <stdio.h>#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unistd.h>int main() {pid_t pid;pid = fork();if (pid == -1) {printf("Fork failed!\n");return 1;printf("This is child process, PID: %d\n", getpid()); // 子进程执行的任务} else {printf("This is parent process, PID: %d\n", getpid()); // 父进程执行的任务}return 0;}```(2)使用exec()系统调用替换子进程内容在父进程中,使用exec()系统调用替换子进程的内容,执行新的程序。

```c#include <stdio.h>#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sys/wait.h>#include <unistd.h>int main() {pid_t pid;pid = fork();if (pid == -1) {printf("Fork failed!\n");return 1;execlp("ls", "ls", "-l", (char )NULL);printf("Exec failed!\n");return 1;} else {wait(NULL);}return 0;}```2. 进程同步与通信(1)使用管道实现进程通信编写一个C程序,使用管道实现父进程和子进程之间的通信。

操作系统lab2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lab2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lab2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内核,加深对操作系统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具体实验内容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实验环境:1.操作系统:Linux2.编程语言:C语言一、实验背景1.1 操作系统简介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各种资源,提供用户和应用程序的接口,以及协调和调度各种任务的执行。

1.2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内核,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等功能。

二、实验内容2.1 进程管理①进程创建描述进程创建的过程和相关数据结构,包括创建新进程的系统调用、进程控制块等。

②进程调度描述进程调度的算法和实现方式,包括进程调度队列、调度算法等。

③进程同步与通信描述进程同步和通信的机制和方法,包括信号量、互斥锁、条件变量等。

2.2 内存管理①内存分配描述内存分配的算法和实现方式,包括连续内存分配、非连续内存分配等。

②页面置换描述页面置换的算法和实现方式,包括最优页面置换算法、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等。

2.3 文件系统①文件操作描述文件操作的系统调用和相关数据结构,包括文件打开、读写、关闭等。

②文件系统结构描述文件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实现方式,包括超级块、索引节点、块位图等。

三、实验步骤3.1 环境搭建搭建实验环境,包括安装Linux操作系统、编译器等。

3.2 进程管理实现根据设计要求,实现进程创建、调度、同步与通信等功能。

3.3 内存管理实现根据设计要求,实现内存分配、页面置换等功能。

3.4 文件系统实现根据设计要求,实现文件操作和文件系统结构。

3.5 测试与调试编写测试用例,对实现的操作系统内核进行测试和调试,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分析测试结果,评估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总结操作系统内核的性能和功能特点。

五、实验总结对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经验进行总结,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进程管理演示实验报告

进程管理演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进程的概念及其在操作系统中的作用。

2. 掌握Linux系统中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和通信方法。

3. 熟悉进程的阻塞、挂起、恢复和终止操作。

4. 学习使用相关命令和工具进行进程管理和调试。

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Linux开发环境:GCC、Xshell三、实验内容1. 进程创建与调度2. 进程同步与通信3. 进程阻塞与恢复4. 进程终止与调试四、实验步骤1. 进程创建与调度(1)编写一个简单的C程序,使用fork()函数创建一个子进程。

(2)在父进程中,使用getpid()和getppid()函数获取进程ID和父进程ID。

(3)使用ps命令查看当前系统中的进程,观察父进程和子进程的状态。

(4)使用waitpid()函数等待子进程结束。

2. 进程同步与通信(1)编写一个使用管道(pipe)进行进程间通信的C程序。

(2)父进程向管道中写入数据,子进程从管道中读取数据。

(3)使用ps命令查看进程状态,观察管道通信的效果。

(4)编写一个使用信号量(semaphore)进行进程同步的C程序。

(5)使用sem_wait()和sem_post()函数实现进程同步。

3. 进程阻塞与恢复(1)编写一个使用sleep()函数使进程阻塞的C程序。

(2)在父进程中,使用waitpid()函数等待阻塞的子进程结束。

(3)使用kill()函数向阻塞的进程发送SIGCONT信号,使其恢复执行。

4. 进程终止与调试(1)编写一个使用exit()函数终止进程的C程序。

(2)在父进程中,使用waitpid()函数等待终止的子进程。

(3)使用gdb调试器分析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进程创建与调度实验结果表明,使用fork()函数成功创建了子进程,父进程和子进程的进程ID和父进程ID被正确获取。

通过ps命令,可以观察到父进程和子进程的状态。

2. 进程同步与通信实验结果表明,管道通信可以成功实现父进程和子进程之间的数据传递。

操作系统的进程间通信与同步机制

操作系统的进程间通信与同步机制

操作系统的进程间通信与同步机制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软件之一,负责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使用。

在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下,操作系统需要管理多个同时运行的进程,而进程间的通信和同步是操作系统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操作系统中的进程间通信和同步机制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一、进程间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IPC)进程间通信是指不同进程之间交换信息的机制。

在操作系统中,进程间通信是实现进程协作和数据共享的基础。

常见的进程间通信方式包括管道、消息队列、信号量、共享内存等。

1. 管道(Pipe)管道是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方式,将一个进程的输出连接到另一个进程的输入,实现进程之间的单向通信。

管道分为有名管道和无名管道,有名管道可以在不同进程之间共享,而无名管道只能在具有父子关系的进程之间使用。

2. 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是一种可以在不相关进程之间传递数据的通信机制,它通过将消息放入队列中,实现进程之间的异步通信。

消息队列可以实现进程之间的解耦,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灵活性。

3. 信号量(Semaphore)信号量是一种用于进程间同步与互斥的机制,它可以用来解决临界区问题和进程同步问题。

信号量可以用来控制资源的访问顺序,避免竞争条件和死锁等问题。

4. 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共享内存是一种高效的进程间通信方式,它允许多个进程直接访问同一块内存区域,从而实现数据的共享。

共享内存可以提高进程间通信的性能,但需要合理控制访问权限,防止数据的冲突和错误。

二、进程间同步(Process Synchronization)进程间同步是指多个进程之间按照特定的顺序执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在多进程环境下,进程之间的并发执行可能导致竞争条件、死锁和资源冲突等问题,进程间同步机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1. 互斥锁(Mutex)互斥锁是一种二进制的同步机制,用于保护临界区,避免多个进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

进程通讯管理实验报告(3篇)

进程通讯管理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进程通信的概念和原理;2. 掌握进程通信的常用机制和方法;3. 能够使用进程通信机制实现进程间的数据交换和同步;4. 增强对操作系统进程管理模块的理解。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Linux2. 编程语言:C3. 开发环境:GCC三、实验内容1. 进程间通信的管道机制2. 进程间通信的信号量机制3. 进程间通信的共享内存机制4. 进程间通信的消息队列机制四、实验步骤1. 管道机制(1)创建管道:使用pipe()函数创建管道,将管道文件描述符存储在两个变量中,分别用于读和写。

(2)创建进程:使用fork()函数创建子进程,实现父子进程间的通信。

(3)管道读写:在父进程中,使用read()函数读取子进程写入的数据;在子进程中,使用write()函数将数据写入管道。

(4)关闭管道:在管道读写结束后,关闭对应的管道文件描述符。

2. 信号量机制(1)创建信号量:使用sem_open()函数创建信号量,并初始化为1。

(2)获取信号量:使用sem_wait()函数获取信号量,实现进程同步。

(3)释放信号量:使用sem_post()函数释放信号量,实现进程同步。

(4)关闭信号量:使用sem_close()函数关闭信号量。

3. 共享内存机制(1)创建共享内存:使用mmap()函数创建共享内存区域,并初始化数据。

(2)映射共享内存:在父进程和子进程中,使用mmap()函数映射共享内存区域。

(3)读写共享内存:在父进程和子进程中,通过指针访问共享内存区域,实现数据交换。

(4)解除映射:在管道读写结束后,使用munmap()函数解除映射。

4. 消息队列机制(1)创建消息队列:使用msgget()函数创建消息队列,并初始化消息队列属性。

(2)发送消息:使用msgsnd()函数向消息队列发送消息。

(3)接收消息:使用msgrcv()函数从消息队列接收消息。

(4)删除消息队列:使用msgctl()函数删除消息队列。

操作系统中的进程通信与同步机制

操作系统中的进程通信与同步机制

操作系统中的进程通信与同步机制在操作系统中,进程通信和同步机制是实现多任务并发执行的关键。

进程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指的是进程之间传递信息和数据的机制,而同步机制(Synchronization Mechanism)则是用于控制多个进程之间的执行顺序和互斥访问共享资源的方法。

本文将就进程通信和同步机制展开探讨。

一、进程通信进程通信是实现多个进程之间信息和数据交换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进程通信方式包括管道、消息队列、共享内存和套接字等。

1. 管道(Pipe)管道是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方式,分为匿名管道和有名管道。

匿名管道通常用于父子进程之间的通信,而有名管道则可用于无关进程之间的通信。

管道可以实现单向通信,数据从管道的一端写入,从另一端读取。

2. 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是一种通过消息传递进行进程间通信的方式。

进程可以向消息队列发送消息,其他进程则可以从队列中读取消息。

消息队列可以实现多对多的进程通信,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3. 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共享内存是一种直接将内存段映射到多个进程地址空间的通信方式。

多个进程可以通过访问同一块共享内存来实现数据的交换和共享。

共享内存通常具有较高的性能,但需要仔细处理进程间的数据一致性问题。

4. 套接字(Socket)套接字是一种网络编程中常用的进程间通信方式。

通过套接字,不同主机上的进程可以进行网络通信,实现远程进程间的数据传输。

套接字通信可实现灵活的多对多通信模式,但需要考虑网络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同步机制同步机制用于协调多个进程之间的执行顺序和共享资源的访问,有效避免竞态条件和不一致的问题。

常见的同步机制包括互斥锁、条件变量、信号量和屏障等。

1. 互斥锁(Mutex)互斥锁用于实现对共享资源的互斥访问。

当一个进程获取到互斥锁时,其他进程必须等待释放锁后才能访问该资源。

互斥锁可以防止多个进程同时访问共享资源,从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操作系统进程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进程管理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进程管理实验报告一、引言在现代计算机科学中,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是确保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行为,深入理解进程的创建、运行和终止过程,以及操作系统如何对进程进行调度和资源分配。

二、实验目标1、理解进程的基本概念、进程状态及转换。

2、掌握进程的创建、终止和调度方法。

3、观察和分析进程在运行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调度行为。

4、分析操作系统对进程的资源分配和调度策略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三、实验环境与工具本实验在Linux操作系统上进行,使用GNU/Linux环境下的工具进行进程的创建、监控和调度。

四、实验步骤与记录1、创建进程:使用shell命令“fork”创建一个新的进程。

记录下父进程和子进程的PID,以及它们在内存中的状态。

2、进程状态观察:使用“ps”命令查看当前运行进程的状态,包括进程的PID、运行时间、CPU使用率等。

同时,使用“top”命令实时监控系统的CPU、内存等资源的使用情况。

3、进程调度:在“crontab”中设置定时任务,观察系统如何根据预设的调度策略分配CPU资源给各个进程。

4、资源分配:通过修改进程的优先级(使用“nice”命令),观察系统如何调整资源分配策略。

5、终止进程:使用“kill”命令终止一个进程,并观察系统如何处理该进程占用的资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创建进程:通过“fork”系统调用,成功创建了一个新的进程,并获取了父进程和子进程的PID。

在内存中,父进程和子进程的状态分别为“running”和“ready”。

2、进程状态观察:使用“ps”命令可以看到父进程和子进程的状态均为“running”,同时显示了它们的CPU使用率和运行时间等信息。

通过“top”命令,可以实时监控系统的CPU、内存等资源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

3、进程调度:在“crontab”中设置定时任务后,系统会根据预设的调度策略以及各个进程的运行状态,动态地分配CPU资源给各个进程。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进程同步与互斥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进程同步与互斥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进程同步与互斥一、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内容是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进程的同步与互斥。

具体来说,是通过使用信号量来实现不同进程之间的同步和互斥。

我们将编写两个进程,一个进程负责打印奇数,另一个进程负责打印偶数,两个进程交替打印,要求打印的数字从1开始,直到100结束。

二、实验原理进程的同步是指多个进程之间按照一定的顺序执行,进程之间互相等待的关系。

而进程的互斥是指多个进程竞争同一个资源,需要通过其中一种方式来避免同时访问共享资源,以免造成数据错乱。

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信号量来实现进程的同步与互斥。

信号量是一个计数器,用于表示一些共享资源的可用数量。

进程在访问共享资源时,需要先对信号量进行操作,当信号量大于0时,表示资源可用,进程可以访问;当信号量等于0时,表示资源不可用,进程需要等待。

进程同步的实现可以通过信号量的P操作与V操作来完成。

P操作用于申请资源,当资源可用时,将计数器减一,并进入临界区;V操作用于释放资源,当资源使用完毕时,将计数器加一,使等待资源的进程能够申请。

进程互斥的实现可以通过信号量的P操作与V操作结合临界区来完成。

当多个进程需要访问共享资源时,需要先进行P操作,进入临界区,访问完毕后进行V操作,离开临界区。

三、实验步骤1.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两个进程,一个进程负责打印奇数,另一个进程负责打印偶数。

2. 然后,我们创建一个共享变量count,用来记录打印的数字。

3. 接着,我们创建两个信号量odd和even,用来控制进程的同步与互斥。

odd信号量初始值为1,表示打印奇数的进程可以访问;even信号量初始值为0,表示打印偶数的进程需要等待。

4.编写奇数打印进程的代码,首先进行P操作,判断奇数信号量是否大于0,如果大于0,表示可以打印奇数。

5. 如果可以打印奇数,将count加一,并输出当前的奇数,然后进行V操作,释放偶数打印进程的等待。

6.同样的,编写偶数打印进程的代码,首先进行P操作,判断偶数信号量是否大于0,如果大于0,表示可以打印偶数。

操作系统实验-进程同步与互斥

操作系统实验-进程同步与互斥

操作系统实验-进程同步与互斥实验四:进程的管道通信实验题目进程的管道通信实验目的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学习进程创建的过程,进一步认识进程并发执行的实质。

分析进程争用资源的现象,学习解决进程互斥的方法。

学习解决进程同步的方法。

掌握Linux系统中进程间通过管道通信的具体实现实验内容使用系统调用pipe()建立一条管道,系统调用fork()分别创建两个子进程,它们分别向管道写一句话,如:Child process1 is sending a message!Child process2 is sending a message!父进程分别从管道读出来自两个子进程的信息,显示在屏幕上。

当然,仅仅通过屏幕上输出这两句话还不能说明实现了进程的管道通信,为了能够更好的证明和显示出进程的同步互斥和通信,在其中要加入必要的跟踪条件,如一定的输出语句等,来反映程序的并发执行情况实验要求这是一个设计型实验,要求自行、独立编制程序。

两个子进程要并发执行。

实现管道的互斥使用。

当一个子进程正在对管道进行写操作时,另一个欲写入管道的子进程必须等待。

使用系统调用lockf(fd[1],1,0)实现对管道的加锁操作,用lockf(fd[1],0,0)解除对管道的锁定。

实现父子进程的同步,当父进程试图从一空管道中读取数据时,便进入等待状态,直到子进程将数据写入管道返回后,才将其唤醒。

为了清楚的反应进程的同步,在子进程完成相应的操作后,调用sleep()函数睡眠一段时间(程序中定为3s)。

父进程先执行wait()函数,当有子进程执行完毕后,会得到子进程的返回结果并清理子进程。

若子进程没执行完,父进程一直执行wait()进行监听,知道有一个子进程执行完成为僵尸进程。

程序中用到的系统调用因为程序时在linux系统上进行编写的,所以其中要利用到相关的linux提供的系统调用。

所用到的系统调用包含在如下头文件中。

#include#include#include#include#include#includefork() 用于创一个子进程。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_Linux进程创建与通信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_Linux进程创建与通信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提交日期:2011年11月1实验二Linux进程创建与进程通信【实验目的】1. 熟悉有关Linux系统调用;2. 学习有关Linux的进程创建,理解进程创建后两个并发进程的执行;3. 通过系统调用wait()和exit(),实现父子进程同步;4. 掌握管道、消息缓冲等进程通信方法并了解其特点和使用限制。

【实验内容】1. 父进程创建子进程实现父进程创建一个子进程,返回后父子进程分别循环输出字符串“The parent process.”及“The child process.”5次,每次输出后使用sleep(1)延时一秒,然后再进入下一次循环。

给出源程序代码和运行结果。

程序代码:main(){int p1,i;while ((p1=fork())==-1);if (p1>0)for (i=0;i<5;i++){printf("I am parent.\n");sleep(1);}elsefor (i=0;i<5;i++){printf("I am child.\n");sleep(1);}}运行结果:The parent process.The child process.The parent process.The child process.The parent process.The child process.The parent process.The child process.The parent process.The child process.2. 父子进程同步修改上题程序,使用exit()和wait()实现父子进程同步,其同步方式为父进程等待子进程的同步,即:子进程循环输出5次,然后父进程再循环输出5次。

给出源程序代码和运行结果。

程序代码:main(){int p1,i;while ((p1=fork())==-1);if (p1>0){wait(0);for (i=0;i<5;i++){printf("I am parent.\n");sleep(1);}}else{for (i=0;i<5;i++){printf("I am child.\n");sleep(1);}exit(0);}}运行结果:I am parent.I am parent.I am parent.I am parent.I am parent.I am child.I am child.I am child.I am child.I am child.3. Linux管道通信编写一个程序,实现以下功能。

实验2 4 Linux进程同步程序实验指南[2页]

实验2 4  Linux进程同步程序实验指南[2页]

实验2.4 Linux进程同步程序实验指南一、程序的开发环境和配置□ Windows 10 + VS2015/VS2017/VS2019 + Win32库□ Windows 10 + VS2015/VS2017/VS2019 + MFC□ Windows 10 + VS2015/VS2017/VS2019 + QT√ Ubuntu 18/19/20 + gcc/g++ + vi/vim/vscode/notepad++□ Ubuntu 18/19/20 + Bochs + Nasm + freeDOS+ vi/vim/vscode/notepad++ 二、程序主要思路提示1:子进程休眠5秒,父进程不休眠。

子进程用exit返回参数。

提示2:父进程调用wait等待子进程先结束,并分析子进程返回参数。

提示3:父进程输出子进程的返回信息。

三、关键API函数1. wait()该函数用于实现进程同步。

函数原型如下:#include<sys/types.h>#include<sys/wait.h>pid_t wait(int *status)参数status用来保存被收集进程退出时的一些状态,它是一个指向int类型的指针。

示例:pid_t pid = fork();if(pid > 0) {//父进程int status;// 父进程调用wait()函数等待子进程结束wait(&status);}else {//子进程printf("子进程睡眠中。

\n");// 子进程休眠5秒后退出,唤醒父进程sleep(5);exit(1);}四、程序运行和观察如图所示,两个进程正确地运行,并实现了预期的同步关系。

五、FAQQ1:gcc过程显示wait函数出问题A1:没有添加<sys/wait.h>头文件。

实验进程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进程管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进程概念的理解,明确进程和程序的区别。

2. 进一步认识并发执行的实质,理解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与通信。

3. 学习使用Linux系统中的进程管理命令,掌握进程的监控、控制与优化。

二、实验环境操作系统:Linux Ubuntu 20.04实验工具:终端(Terminal)、shell命令三、实验内容1. 进程的基本概念与特性2. 进程的创建与调度3. 进程同步与通信4. 进程的监控与优化四、实验步骤1. 进程的基本概念与特性(1)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进程的概念、特性和生命周期。

(2)使用shell命令查看当前系统中进程的状态,如ps、top、htop等。

2. 进程的创建与调度(1)使用fork()函数创建进程,观察父子进程之间的关系。

(2)使用exec()函数替换子进程的映像,实现进程的创建。

(3)使用wait()、waitpid()等函数等待子进程结束,控制进程执行顺序。

(4)通过修改进程优先级,观察进程调度策略的变化。

3. 进程同步与通信(1)使用互斥锁(mutex)实现进程同步,防止数据竞争。

(2)使用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实现进程间的条件同步。

(3)使用信号量(semaphore)实现进程间的同步与通信。

(4)通过管道(pipe)、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等机制实现进程间的通信。

4. 进程的监控与优化(1)使用ps、top、htop等命令监控进程的运行状态。

(2)通过调整进程优先级,优化进程的执行顺序。

(3)使用renice命令调整进程的实时性。

(4)使用nice命令调整进程的调度策略。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进程的基本概念与特性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进程是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具有并发性、动态性、独立性、异步性和结构特征等特性。

2. 进程的创建与调度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创建了多个进程,并通过修改进程优先级,观察到调度策略的变化。

进程管理实验报告

进程管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进程的概念及其在操作系统中的作用。

2. 掌握Linux环境下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与通信等基本操作。

3. 通过实验加深对进程管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Linux2. 实验工具:xshell、vi编辑器、gcc编译器三、实验内容1. 进程的创建与终止2. 进程的调度策略3. 进程同步与互斥4. 进程间的通信四、实验步骤1. 进程的创建与终止(1)编写C语言程序,使用fork()系统调用创建子进程。

(2)通过exec()系统调用执行新的程序,实现进程替换。

(3)使用waitpid()函数等待子进程结束。

(4)使用kill()函数终止指定进程。

2. 进程的调度策略(1)观察Linux系统中进程调度算法,如FCFS、RR、SJF等。

(2)编写程序,模拟不同的调度算法,分析其性能。

3. 进程同步与互斥(1)使用信号量实现进程同步,如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2)使用互斥锁实现进程互斥,如银行家算法。

4. 进程间的通信(1)使用管道实现进程间通信。

(2)使用消息队列实现进程间通信。

(3)使用共享内存实现进程间通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进程的创建与终止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使用fork()、exec()、waitpid()、kill()等系统调用创建、替换、等待和终止进程的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进程的创建与终止是进程管理的基础。

2. 进程的调度策略通过模拟不同的调度算法,我们发现FCFS算法简单,但效率较低;RR算法适用于交互式系统,但可能导致进程饥饿;SJF算法效率较高,但难以实现。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调度算法。

3. 进程同步与互斥通过使用信号量和互斥锁,我们实现了进程同步与互斥。

在实际应用中,进程同步与互斥是保证系统正确性和效率的关键。

4. 进程间的通信通过使用管道、消息队列和共享内存,我们实现了进程间的通信。

在实际应用中,进程间的通信是提高系统并发性和效率的重要手段。

linux进程管理的实验报告

linux进程管理的实验报告

linux进程管理的实验报告Linux进程管理的实验报告引言: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以其稳定性和高度可定制性而受到广泛使用。

在Linux系统中,进程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控制和管理系统中运行的进程。

本实验报告旨在探讨Linux进程管理的相关概念和实践。

一、进程的基本概念进程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正在运行的一个程序实例。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内存空间、寄存器和状态。

在Linux系统中,每个进程都有一个唯一的进程标识符(PID),用于标识和管理进程。

二、进程的创建和终止在Linux系统中,进程的创建是通过fork()系统调用来实现的。

fork()系统调用会创建一个新的进程,新进程是原进程的一个副本,包括代码、数据和堆栈等。

新进程和原进程共享相同的代码段,但是拥有独立的数据和堆栈。

进程的终止可以通过exit()系统调用来实现。

当一个进程调用exit()系统调用时,它会释放所有的资源,并通知操作系统该进程已经终止。

此外,父进程可以通过wait()系统调用来等待子进程的终止,并获取子进程的退出状态。

三、进程的调度和优先级在Linux系统中,进程的调度是由调度器负责的。

调度器根据进程的优先级和调度策略来确定下一个要运行的进程。

Linux系统中有多种调度策略,如先来先服务(FCFS)、最短作业优先(SJF)、轮转调度(Round Robin)等。

进程的优先级用一个数字表示,范围从-20到19,其中-20表示最高优先级,19表示最低优先级。

较高优先级的进程会被优先调度,以保证其能够及时响应用户的请求。

四、进程的状态转换在Linux系统中,进程可以处于不同的状态,如运行态、就绪态和阻塞态等。

进程的状态转换是由操作系统根据进程的行为和外部事件来控制的。

当一个进程被创建时,它处于就绪态,等待被调度执行。

当进程获得CPU资源并开始执行时,它进入运行态。

当进程需要等待某个事件发生时,如等待用户输入或等待某个文件读写完成,它会进入阻塞态。

进程系统演示实验报告

进程系统演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进程的概念及其在操作系统中的作用。

2. 掌握进程的创建、调度、同步和通信的基本原理。

3. 通过实验演示进程系统的运行过程,加深对进程管理的理解。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Linux2. 编程语言:C/C++3. 开发工具:gcc三、实验内容1. 进程的创建2. 进程的调度3. 进程的同步4. 进程的通信四、实验步骤1. 进程的创建(1)编写一个主函数,作为父进程;(2)在父进程中,使用fork()系统调用创建子进程;(3)输出父进程和子进程的进程号、父进程号和子进程号。

2. 进程的调度(1)使用进程调度算法(如FIFO、时间片轮转)对进程进行调度;(2)设置进程的优先级,实现进程的动态调度;(3)输出进程的调度结果,包括进程名、进程号、优先级和调度时间。

3. 进程的同步(1)使用互斥锁(mutex)实现进程的互斥访问;(2)使用条件变量(condition variable)实现进程的同步;(3)输出进程同步的结果,包括互斥锁的使用情况和条件变量的等待/唤醒情况。

4. 进程的通信(1)使用管道(pipe)实现进程间的数据传递;(2)使用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实现进程间的数据共享;(3)输出进程通信的结果,包括管道和共享内存的使用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进程的创建实验结果:成功创建父进程和子进程,输出进程号、父进程号和子进程号。

分析:通过fork()系统调用,父进程创建子进程,子进程继承父进程的代码段和数据段。

2. 进程的调度实验结果:根据进程调度算法,输出进程的调度结果,包括进程名、进程号、优先级和调度时间。

分析:通过设置进程优先级和调度算法,实现进程的动态调度,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3. 进程的同步实验结果:成功实现互斥锁和条件变量的使用,输出进程同步的结果。

分析:通过互斥锁和条件变量,实现进程的同步访问和条件等待,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进程的同步。

4. 进程的通信实验结果:成功使用管道和共享内存实现进程间的数据传递和共享。

操作系统进程同步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进程同步实验报告

实验三:进程同步实验一、实验任务:(1)掌握操作系统的进程同步原理;(2)熟悉linux的进程同步原语;(3)设计程序,实现经典进程同步问题。

二、实验原理:(1)P、V操作PV操作由P操作原语和V操作原语组成(原语是不可中断的过程),对信号量进行操作,具体定义如下:P(S):①将信号量S的值减1,即S=S-1;②如果S³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否则该进程置为等待状态,排入等待队列。

V(S):①将信号量S的值加1,即S=S+1;②如果S>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否则释放队列中第一个等待信号量的进程。

(2)信号量信号量(semaphore)的数据结构为一个值和一个指针,指针指向等待该信号量的下一个进程。

信号量的值与相应资源的使用情况有关。

当它的值大于0时,表示当前可用资源的数量;当它的值小于0时,其绝对值表示等待使用该资源的进程个数。

注意,信号量的值仅能由PV操作来改变。

一般来说,信号量S³0时,S表示可用资源的数量。

执行一次P操作意味着请求分配一个单位资源,因此S的值减1;当S<0时,表示已经没有可用资源,请求者必须等待别的进程释放该类资源,它才能运行下去。

而执行一个V操作意味着释放一个单位资源,因此S 的值加1;若S£0,表示有某些进程正在等待该资源,因此要唤醒一个等待状态的进程,使之运行下去。

(3)linux的进程同步原语①wait();阻塞父进程,子进程执行;②#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sys/ipc.h>key_t ftok (char*pathname, char proj);它返回与路径pathname相对应的一个键值。

③int semget(key_t key, int nsems, int semflg)参数key是一个键值,由ftok获得,唯一标识一个信号灯集,用法与msgget()中的key 相同;参数nsems指定打开或者新创建的信号灯集中将包含信号灯的数目;semflg参数是一些标志位。

操作系统中的进程通信与同步

操作系统中的进程通信与同步

操作系统中的进程通信与同步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负责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和高效的计算能力。

在操作系统中,进程通信与同步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和功能,它们使得多个进程能够协同工作,共享资源,并保持数据一致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操作系统中进程通信与同步的原理和方法。

一、进程通信的概念与分类进程通信是指不同进程之间交换数据、信息或信号的过程。

进程通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进程间共享内存:多个进程直接访问同一个内存区域,可以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共享。

2.管道通信:一种半双工的通信方式,通过一个共享的缓冲区实现进程间的数据传输,适用于具有父子关系的进程。

3.消息队列通信:进程通过消息队列发送和接收消息,实现进程间的异步通信。

4.信号量通信:通过信号量实现进程间的同步和互斥,保证多个进程访问共享资源的有序性。

5.套接字通信:一种网络通信方式,可以实现不同主机上的进程之间的通信。

二、进程同步的概念与实现进程同步是指多个进程之间按一定的顺序执行,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常用的进程同步机制包括:1.互斥锁:通过设置互斥锁来控制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临界资源,其他进程需要等待解锁后才能访问。

2.条件变量:用于在进程间传递信号和通知,当满足某些条件时,等待的进程被唤醒继续执行。

3.信号量:通过对信号量的操作实现进程之间的同步和互斥,包括P操作和V操作,用于申请资源和释放资源。

4.屏障:用于同步多个线程的执行,当所有线程到达屏障时,才能一起继续执行后续的操作。

三、进程通信与同步的应用场景进程通信和同步在操作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1.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多个生产者和消费者共享一个缓冲区,生产者负责往缓冲区中生产数据,消费者负责从缓冲区中消费数据。

通过互斥锁和条件变量保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顺序执行和缓冲区的正确访问。

2.进程池:使用进程池来管理和调度进程的执行,通过互斥锁和信号量来控制进程的创建和销毁,保证池中进程的合理使用和资源的共享。

操作系统进程同步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进程同步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进程同步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操作系统中进程的同步问题,加深学生对操作系统中进程同步机制的了解和实践能力。

本次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使用信号量实现进程同步,第二个部分是使用管程实现进程同步。

第一部分实验:使用信号量实现进程同步本部分实验的目标是使用信号量来实现进程同步,确保资源的互斥访问。

在Linux系统中,信号量是一种用来控制进程同步的机制,可以用于保证共享资源的互斥访问、避免死锁等问题。

具体实验流程如下:1. 定义一个信号量,用于互斥访问共享资源在Linux系统中,使用semget函数可以创建一个信号量集,使用semctl函数可以对信号量进行控制。

```#include <sys/types.h>#include <sys/ipc.h>#include <sys/sem.h>#define KEY 1234 // 定义信号量的键值int semid; // 定义信号量标识符union semun{int val; // 信号量的初始值struct semid_ds *buf; // IPC_STAT, IPC_SET操作时用ushort *array; // GETALL, SETALL操作时用};void init_sem(){int ret;union semun semunion;// 创建信号量semid = semget(KEY, 1, IPC_CREAT | 0666);if(semid == -1){perror("semget error");exit(1);}2. 定义生产者和消费者进程,并使用信号量来实现同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进程中,需要先对信号量进行P操作,即申请资源,然后进行对共享资源的操作,最后再对信号量进行V操作,即释放资源。

本实验中,共享资源是一个循环缓冲区,生产者进程向其中写入数据,消费者进程从中读取数据。

操作系统实验 进程通信

操作系统实验 进程通信

进程通信(实验二)【实验目的】:掌握用邮箱方式进行进程通信的方法,并通过设计实现简单邮箱理解进程通信中的同步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实验原理】:邮箱机制类似于日常使用的信箱。

对于用户而言使用起来比较方便,用户只需使用send()向对方邮箱发邮件receive()从自己邮箱取邮件,send()和receive()的内部操作用户无需关心。

因为邮箱在内存中实现,其空间有大小限制。

其实send()和receive()的内部实现主要还是要解决生产者与消费者问题。

【实验内容】:进程通信的邮箱方式由操作系统提供形如send()和receive()的系统调用来支持,本实验要求学生首先查找资料了解所选用操作系统平台上用于进程通信的系统调用具体形式,然后使用该系统调用编写程序进行进程间的通信,要求程序运行结果可以直观地体现在界面上。

在此基础上查找所选用操作系统平台上支持信号量机制的系统调用具体形式,运用生产者与消费者模型设计实现一个简单的信箱,该信箱需要有创建、发信、收信、撤销等函数,至少能够支持两个进程互相交换信息,比较自己实现的信箱与操作系统本身提供的信箱,分析两者之间存在的异同。

实验背景介绍进程间通信有如下目的:数据的传输,共享数据,通知事情,资源共享,进程控制。

进程间的通信机制(IPC),就是多进程相互通信,交换信息的方法。

Linux IPC机制包括,信号和管道是其中的两个,还支持传统的UNIX SYSTM-V 的IPC 机制。

信号主要用来通知进程异步事情的发生,最初信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处理错误,他们也用来作为最基本的IPC机制。

管道是单向的,先进先出,先入先出,无结构的,固定大小的数据流。

UNIX System V 机制中的三种进程间通信机制,它们是:消息队列:用于进程之间传递分类的格式化数据信号量:用于通信之间的同步控制。

信号量通常与共享存储器方式一起使用。

共享内存:使不同进程通过共享彼此的虚拟空间而达到相互对共享区操作和数据通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二
年级2012 级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指导教师黄玲
学号
姓名
实验二、Linux进程同步与通信
一、关键问题
1、实验目的
理解进程的高级通信;理解通过信号量实现进程的同步。

2、实验环境
Ubuntu 8.0或者以上,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3、实验内容
3.1 观察Linux进程通信
下面代码实现两个进程之间通过共享内存通信。

3.2 Linux进程同步
实验要求:一个生产者向一个缓冲区发消息,每当发出一个消息后,要等待三个消费者都接收这条消息后,生产者才能发送新消息。

用信号量和P、V操作,写出他们同步工作的程序。

(提示:可以把缓冲区看作是三个缓冲块组成的缓冲区,生产者等到这三个缓冲块为空时,才发送新消息到这个缓冲区。

每个消费者从一个缓冲块取走数据。


二、设计修改思路
这是一个典型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可以基于信号灯解决,由于有3个消费者,一个生产者,共用同一个缓冲区,所以我们需要设置4个信号灯来控制4个进程的互斥。

一个生产者进程不断向修改变量(写入10次),三个消费者进程从缓冲区中读取数据。

创建了empty、full1、full2、full3四个信号量,供进程间同步访问临界区,同时建立两个虚存区:a用于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共享数据,get 记录当前生产者进程和消费者进程的读写次数。

实现的算法如下:
生产者进程
{
p(empty);
p(empty);
p(empty);
发送消息
v(full1);
v(full2);
v(full3);
}
消费者A进程
{
p(full1);
接受消息
v(empty);
}
消费者B、C进程和A进程类似
三、实现修改的关键代码
//为信号灯赋初值
arg.val = 3;
if(semctl(empty , 0 , SETV AL , arg) == -1) perror("semctl setval error"); arg.val = 0;
if(semctl(full1 , 0 ,SETV AL , arg) == -1) perror("semctl setval error"); arg.val = 0;
if(semctl(full2 , 0 ,SETV AL , arg) == -1) perror("setctl setval error"); arg.val = 0;
if(semctl(full3 , 0 ,SETV AL , arg) == -1) perror("setctl setval error");
//生产者进程
if(fork() == 0 ) {
int i=1;
while (i<11){
semop(empty , &P , 1); //申请对缓冲区的互斥操作
semop(empty , &P , 1); //申请对缓冲区的互斥操作
semop(empty , &P , 1); //申请对缓冲区的互斥操作
*a = i; //放入数据到缓冲区
printf("Producer %d\n", *a);
semop(full1 , &V , 1); //释放信号量
semop(full2 , &V , 1);
semop(full3 , &V , 1);
i++;
}
sleep(10);
printf("Producer is over");
exit(0);
}else {
//ConsumerA 进程
if(fork()==0) {
while(1)
{if(*get==30) break;
semop(full1 , &P , 1); //申请数据
printf("The ComsumerA Get Number %d\n", *a );
(*get)++;
semop(empty , &V , 1); //释放信号量
sleep(1);
}
printf("ConsumerA is over");
exit(0);
}
四、程序运行结果截图
五、实验总结及进一步改善建议
1、通过今天的实验操作,自己初步熟悉理解进程的高级通信;理解通过信号量实现进程的同步。

2、这次实验过程中由于老师举了个两个消费者一个生产者进程的算法,由此类推到三个消费者的算法还是比较容易的,在课堂上还是比较顺利地把实验做下来了。

实验过程中确实遇到很多困难,通过提问老师和网上搜索资料最终还是把问题解决了。

3、要有坚信自己可以独立完成的信心,敢于攻坚,越是难的问题,越是要有挑战的心理,要迎难而上,不要半途放弃。

4、善于同学间的讨论,遇到问题,和自己班上同学讨论能够受益匪浅。

大家都在研究同样的问题,讨论起来,更能够把思路理清楚,相互帮助,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