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记叙文之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教师版
记叙文讲解之—内容概括、中心主旨
![记叙文讲解之—内容概括、中心主旨](https://img.taocdn.com/s3/m/5bab8c25482fb4daa58d4bf2.png)
记叙文讲解——内容概括、中心主旨一考查内容概括一.内容概况1、概括全文内容点拨:首先明确文章主要表现的人物,有时还必须点明特定环境或特定背景,接着抓住与中心相关的关键情节,最后再加上事件的结果。
思路一般为:谁在怎样的背景下,有怎样的举动,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A、阅读下文,完成题目歌,一条无尽的路王宗仁这次重返高原,我心力太重,都因为一首歌。
生命有各种无奈,人都应该顽强地活着,要执著地追求。
我总以为在这个氧气只有内地一半的世界屋脊上,说句话都喘得像失去脚跟似的站不稳,唱歌?不敢想。
即使想吧,谁能唱出一颗心?可我万万没有想到,却是这些脸庞被紫外线照射得紫红泛黑的五大三粗的战士唱的一首歌,把我的五脏六腑搅得翻江倒海。
那歌是一条无尽的路,一半含着寂寞和思念,一半含着血与泪。
今天的酸楚在这歌的音符中,明天的黎明在这歌的余音里。
在高原的军营里不管谁唱起这首歌,都是以泪洗面,情动昆仑。
那是足以使我支撑一生的歌声,让我甩掉了许多虚幻的梦想。
我在高原所有的感觉都是从这支歌开始的,又从这支歌结束。
我坚信数年乃至数十年以后,风吹长空,闪电驰过,我耳畔仍会有这歌声——儿当兵到多高多高的地方/儿的手能摸到娘看见的月亮/娘知道这里不是杀敌的战场/儿却说这里是献身报国的好地方儿当兵当到多远多远的地方/儿的眼望不见娘炕头的灯光/儿知道娘在三月花里把儿望/娘可知儿在六月雪里把娘想/寄上一张西部的雕像/让娘记住儿现在的模样……我的眼前交替出现着两幅画面:在冰山雪岭间守卫国门的士兵和手扶家门思念儿子的母亲。
高原军人同样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骨肉,他们有本该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有妻室儿女。
但是,他们最思念的是母亲。
母亲——娘,这是一个脸上刻满皱纹饱经沧桑但却使人青春焕发的形象;这是一支百唱不厌永远都不过时的歌;这是一个走到天涯海角都牵动着儿心的情结。
我终于明白了这首题为《西部好儿郎》的歌为什么在高原军营里流传这么广。
战士们被暴风雪围困在山上吃冰咽雪的时候,围着篝火唱;在国境线上单独执勤时,咀嚼着单调枯燥的日子唱;在被可恶的高山病折磨得死去活来时,望着天边遥远的星辰唱。
四年级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
![四年级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d41b9ddd36a32d7275812d.png)
第12 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首行缩进2 字符)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概括方法:人物+ 事件+ 结果+ 主旨1、把握文章六要素是什么。
2、利用六要素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夏日原野上的追赶相关知识点精讲,标题加粗,正文宋体 5 号,单倍行距,⑴从上学开始,老师就不止一次地在黑板上写下“最有意义的事”这样的作文题目。
什么是最有意义的事呢?现在想来,那时写的几乎都是一些好人好事,什么捡钱包、让座位、扶老人过马路⋯⋯这些当然是有意义的。
然而,如果要把它们说成是我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似乎也并不准确。
因为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将会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会成为我们一生中一直闪亮的灯塔,会影响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⑵我常常在想,生命里最有意义的事,往往就静默于你的生命之中,然而却会在你生命的某一时刻,呈现出强烈的意义来。
⑶那是一年夏天的事。
我在山里放羊。
山坡下有一块瓜地。
酷热的阳光将西瓜熟透的气息一丝一丝地逼入我的体内。
看瓜的是一个老人,他一直闭着眼睛躺在一个草棚子下面。
我想他一定是睡着了。
这大夏天的正午,太阳把人体里的力气一点点都蒸发了,连那根扎了不知有多深的树,都像在开水锅里煮过一般,叶子卷得扯都扯不开了,他不睡着才怪呢!瓜地里的西瓜像一个个孩子一样顽皮地瞪着我,如果能抱一个大西瓜狼吞虎咽一气,那该有多爽啊!⑷我终于鼓足了勇气,一个猛子扎进瓜地摘下一个大西瓜,但就在这时,我的背后传来一声大喝,我抱上瓜就跑。
虽然他的大喝给我极大的恐惧,但是当我抱着瓜开始跑的时候,我充满了自信。
想想吧,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要追上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那简直就是龟兔赛跑!我抱着瓜回头看看那个追过来的老人,腿脚不太利索,跑起来的样子很好笑。
我心里在笑他,他怎么就不想一想,他怎么可能追上我呢?⑸夏日里的田野是富有的,到处是绿色。
我就在这样的田野里像一只被追赶的兔子一样奔跑着,并不时回过头去看看那位追我而来的老人。
记叙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完整资料).doc
![记叙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完整资料).doc](https://img.taocdn.com/s3/m/3f4f91bd58fb770bf78a559f.png)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私塾国际学府学科教师辅导教案组长审核:学员编号:年级:初二课时数:3课时学员姓名: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职利莹授课主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学目的1.掌握概括文章内容的四种方法2.主要理解并掌握要素归纳法3.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学会运用这几种方法教学重难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授课日期及时段2017年x月x日x:00-x:00教学内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知识回顾课程导入最近特别火的电影,讲的主要是什么内容?例题解析看自行车的女人①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
②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
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
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③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
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
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
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
④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丢了。
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
⑤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过掏出了一把零钱。
“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
⑥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愣。
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⑦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
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
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
记叙文概括内容
![记叙文概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a4b27c8e009581b6bd9eb2a.png)
三.段意合并法。 在阅读过程中,合并那些内容集中的自然 段,把整个文章分成几个部分。分段可按时间 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总分顺序等划分。分 段以后,用一两句话说出大致意思。然后将各 段的段意合并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段意合并原则
1.各段大意之间,有的要加上一些 过渡词语,以便读起来通顺连贯。 2.要区分重点段落和非重点段落, 做到有详有略,有的甚至可以舍去。
优翼微课
初中语文知识精讲课程
概括内容
情境导入
知识讲解
概念解读
记叙文的主要内容指主体事 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主 人公和重要人物的活动、行为, 还包括人物的社会意义、作者的 感情倾向等等。
常见题型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文中围绕主人公写了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第二层:表达了“我”的愧疚、悲痛之情。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 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 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 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问题】请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三层:通过插叙,写出了母亲临终的牵挂。
四.关键语句提炼法。 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理解文 章内容有帮助的关键词;同时更要注 意文章一些特殊句子,如抒情句、议 论句、修辞句等,它们往往与文章中 心内容要点密切相关。
具体分析
1.抒情句。通常此类句子都是直接抒发作者或者故事主人公的感情的。 如《我的老师》里,“在一个孩子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 么伟大呀!” 2.议论句。通常这类句子都是用来表达作者的观点,或者整篇文章的立场的。 如《济南的冬天》里,“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 宝地。”这句话在文章当中就是概括全文的作用。 3. 修辞句。主要指反问句、设问句、排比句,通常作者使用这些修辞手法都 是为了强调或者突出文章中心的,意义深远。如:《秋天的怀念》里的排比: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 正开得烂漫。”这是全篇文章的关键语句,是“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
记叙文内容和主旨概括
![记叙文内容和主旨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f6438bd6011ca300a7c39035.png)
记叙文内容概括概念:概括文章内容,就是要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以简洁的语言准确概括全文或指定语段的内容。
常见题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概括指定语段主要内容/文中主要讲了那几件事?概括方法:六要素归纳法:即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信息提取和整合。
可以表达为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形下做了什么事,最终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答题时根据具体情况,部分要素可以舍弃)标题扩展法:读懂标题所表达的意思,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把标题扩展成一句通顺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使意思表达更加完整、全面。
多问几个为什么?是谁?为什么这么做?结果怎样?关键问题法:对于写人记事的文章,抓住文章的主要人物做了什么事,抓住关键事件,概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摘录句段法:摘出文章中心句或利用文章的句子(词语)简单进行重组,依据中心句进行概括总结。
段意合并法:即在阅读过程中,合并那些内容集中的自然段,把整个文章分成几个部分。
分段可以按时间顺序、事件发展的顺序、总分顺序等划分。
分段以后,用一两句话说出大致意思。
然后将各段的段意合并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记叙文主旨概括:概念:记叙文中作者通过写人叙事或者写景状物所表达的某种观点、认识或思想感情,就是文章的主旨。
常见题型:读完全文,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题/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谈谈启示答题格式: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反映、歌颂、批判、揭露)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作者……的感情。
例如《最后一课》的主旨:本文通过记叙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是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的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常见应对方法:从文章题目入手: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通过题目传达出来的信息,可以捕捉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倾向,捕捉到作者的写作意图。
(完整版)记叙文主旨归纳
![(完整版)记叙文主旨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e055d8fc5da50e2524d7fe1.png)
同学个性化教学设计年级:教师: 科目:班主任:日期: 时段:课题记叙文主旨归纳教学目标重难点透视考点知识点剖析序号知识点预估时间掌握情况1 60分2 30分3 30分教学内容记叙文的主旨,即它的主要用意,意义或者目的所在,也即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通过各种描写想要表达出来的东西。
小学阶段将其称作中心思想。
文章主旨包括多个层面,1文中想要说明的道理。
2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3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4作者对某种社会现实的看法;等等。
阅读一篇记叙文须把握其主旨,才算真正读懂文章。
故初中大大小小的考试当中尤其喜欢关注这个知识点,可算逢考必出。
一:分析文章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能使读者获得总的印象。
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文章的主旨。
如《白杨礼赞》这篇文章的题目就能告诉读者如下初步信息:这篇文章是写来赞美白杨的。
故通过对标题的分析能初步确定文章主题。
二:分析文中关键句文章当中有一些关键句段能够展示文章的主旨,这些关键句段可从如下方面来分析。
A文章的开头/结尾句或者段。
很多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的句子或者段落都起到提示文章主旨的作用,文章开篇常常点题,一些开头会用到一些警示性的语言,对我们深入理解文章中心有启示性作用。
而许多结尾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并且某些结尾本身就直接点明了文章中心,在阅读中重点抓住这些东西,对把握文章中心很有帮助。
B文章中的议论性或抒情性的句子。
一般情况下,记叙文的议论句以及抒情句都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作者常常会在这些句子当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阐述道理,或抒发情感。
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句子。
【抒情句标志参考:强烈的感叹或反问等语气/出现直接抒发某种情感(悲伤,喜悦,流泪等)词语);等等。
议论性句子参考标志:对某事或某人做出评价的句子】C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者句子。
一些文章为了强调某种想法或道理或情感,往往使某个句子在文章中反复出现好几次。
这个句子通常情况下就是文章的中心句,对理解文章主旨有极大帮助。
四年级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
![四年级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e64a0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e.png)
四年级语文教案: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师版)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概括方法:人物+事件+结果+主旨本文讲述了一个小孩在放羊时偷了一颗西瓜,被一个老人追赶的故事。
作者思考了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认为它们应该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成为我们一生中一直闪亮的灯塔,影响我们人生的航线和生命的质量。
在故事中,作者在XXX偷了一个大西瓜,被一个老人追赶。
尽管老人腿脚不太利索,但作者还是感到害怕。
然而,当他开始跑时,他充满了自信,认为老人追不上他。
在奔跑中,作者感到了生命中的喜悦和兴奋,他甚至喜欢这种被追赶下的奔跑了。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个小孩在夏日原野上的追赶故事,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思考了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并强调它们应该对我们产生恒久的影响。
②他问母亲,母亲告诉他,同桌考第一是因为他一直在努力研究,而自己只是想考第一而没有付出实际行动。
③母亲还告诉他,成功不是靠想象得来的,而是需要努力和行动的结果。
④最后,孩子明白了,决定从现在开始付出实际行动,努力研究,争取取得好成绩。
有一个孩子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他的同桌能轻松考第一,而自己却只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
他向母亲请教,母亲告诉他,同桌之所以能考第一是因为他一直在努力研究,而自己只是想考第一却没有付出实际行动。
母亲还告诉他,成功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通过努力和行动得来的。
最后,孩子明白了,决定从现在开始付出实际行动,努力研究,争取取得好成绩。
去旅行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在现实中,我们总是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实现。
有人把旅行当作是奖励自己的方式,有人则是为了寻找生活的意义。
无论是哪种情况,攒钱去旅行都需要一定的计划和耐心。
B在攒钱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先确定旅行的目的地和时间,然后制定一个合理的预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来节省更多的钱。
比如,减少外出用餐的次数,购买实惠的衣物和日用品,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等等。
C同时,我们也可以寻找一些额外的收入来源,比如兼职工作或者副业。
(完整版)归纳文章主旨
![(完整版)归纳文章主旨](https://img.taocdn.com/s3/m/1d22eb7a856a561252d36f9d.png)
记叙文阅读:归纳文章主旨一、知识要点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记叙文的主旨,就是作者通过所记叙的人、事、景、物等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情感(观点、态度)。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层面:①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情感②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③作者的观点及态度④文章想要说明的道理。
阅读一篇记叙文必须把握其主旨,才算真正读懂文章。
二、考点链接1、要求直接概括文章主旨,如:读完全文,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题。
2、考查对关键句的理解,间接概括文章主旨。
如:最后一段说“xxx”,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3、考察对题目内涵的理解,来考察对主旨的理解,如:文章以“xxx”为标题有什么作用?4、根据阅读感受谈启示(体会、看法)。
如,xxx的事迹给了你什么启示?选择一点,结合文章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三、方法归纳(一)分析文章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直接或间接的表达出文章的主旨。
如《白杨礼赞》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很明显地揭示了文章的内容及主旨:赞美白杨。
(二)分析文中关键语段1、文章的开头或结尾很多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的段落都起到提示文章主旨的作用,文章开篇常常点题,一些开头会用到一些警示性的话语,对我们深入理解文章中心有启示性作用。
而许多结尾则是对前文的总结,并且某些结尾本身就直接点明了文章中心。
在阅读中,重点抓住这些东西,对把握文章中心很有帮助。
2、文章中议论或抒情的语段议论性句子的标志:对某事或某人直接作出评价抒情性句子的标志:强烈的感叹或反问语气;直接抒发某种情感(悲伤、喜悦等)记叙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在文中有画龙点睛的效果,作者往往会在这些语句中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或阐述道理,或抒发情感,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句子。
3、文章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句子在某些文章中,作者往往使某个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以此来强调某种想法或情感,这个句子在通常情况下就是文章中心。
4、文章中主要人物的语言以写人、叙事为主的记叙文,主要在描写人物形象上,而人物语言是人物内心最主要的标志,作者很可能把文章主旨放在主要人物的语言中表达。
记叙文讲解之—内容概括、中心主旨
![记叙文讲解之—内容概括、中心主旨](https://img.taocdn.com/s3/m/3c025cef6137ee06eff91833.png)
记叙文讲解——内容概括、中心主旨一考查内容概括一.内容概况1、概括全文内容点拨:首先明确文章主要表现的人物,有时还必须点明特定环境或特定背景,接着抓住与中心相关的关键情节,最后再加上事件的结果。
思路一般为:谁在怎样的背景下,有怎样的举动,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A、阅读下文,完成题目歌,一条无尽的路王宗仁这次重返高原,我心力太重,都因为一首歌。
生命有各种无奈,人都应该顽强地活着,要执著地追求。
我总以为在这个氧气只有内地一半的世界屋脊上,说句话都喘得像失去脚跟似的站不稳,唱歌?不敢想。
即使想吧,谁能唱出一颗心?可我万万没有想到,却是这些脸庞被紫外线照射得紫红泛黑的五大三粗的战士唱的一首歌,把我的五脏六腑搅得翻江倒海。
那歌是一条无尽的路,一半含着寂寞和思念,一半含着血与泪。
今天的酸楚在这歌的音符中,明天的黎明在这歌的余音里。
在高原的军营里不管谁唱起这首歌,都是以泪洗面,情动昆仑。
那是足以使我支撑一生的歌声,让我甩掉了许多虚幻的梦想。
我在高原所有的感觉都是从这支歌开始的,又从这支歌结束。
我坚信数年乃至数十年以后,风吹长空,闪电驰过,我耳畔仍会有这歌声——儿当兵到多高多高的地方/儿的手能摸到娘看见的月亮/娘知道这里不是杀敌的战场/儿却说这里是献身报国的好地方儿当兵当到多远多远的地方/儿的眼望不见娘炕头的灯光/儿知道娘在三月花里把儿望/娘可知儿在六月雪里把娘想/寄上一张西部的雕像/让娘记住儿现在的模样……我的眼前交替出现着两幅画面:在冰山雪岭间守卫国门的士兵和手扶家门思念儿子的母亲。
高原军人同样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骨肉,他们有本该属于自己的温暖的家,有妻室儿女。
但是,他们最思念的是母亲。
母亲——娘,这是一个脸上刻满皱纹饱经沧桑但却使人青春焕发的形象;这是一支百唱不厌永远都不过时的歌;这是一个走到天涯海角都牵动着儿心的情结。
我终于明白了这首题为《西部好儿郎》的歌为什么在高原军营里流传这么广。
战士们被暴风雪围困在山上吃冰咽雪的时候,围着篝火唱;在国境线上单独执勤时,咀嚼着单调枯燥的日子唱;在被可恶的高山病折磨得死去活来时,望着天边遥远的星辰唱。
四年级语文概括文章内容教师版
![四年级语文概括文章内容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0e3e5b52ea551810a68760.png)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讲义编号:组长审核: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是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我们只要把文章标题稍加扩充,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可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认真读全文。
(2)以文章标题为中心,顺次提出一二个或二三个相关问题。
(3)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回答出所提出的问题。
(4)把答案组织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概括《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主要内容: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乖巧的小女孩儿,赤着脚在街上走着。
她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
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儿捡起来拿着跑了。
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小女孩儿只好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
可怜的小女孩儿!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儿,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
她觉得更冷了。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他们头上只有个房顶,虽然最大的裂缝已经用草和破布堵住了,风还是可以灌进来。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
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儿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
记叙文之概括主要内容
![记叙文之概括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09830060722192e4536f6b4.png)
终于,我鼓起梦想的翅膀,飞向远方…… 大学时,我主修国际金融,但我对莫奈的画却始终有一种难 以状的亲切感,就连我的父母对莫奈的画都有特殊的感情。 那幅《睡莲》,从我16岁那时起就一直挂在我的房间里。 再回故乡时,我想找到那位美术老师,告诉她,法国 的奥赛博物馆我已经去过了。不过,毕竟是男子汉了,有 些细节我会不好意思说的,比如,那天在奥赛博物馆里, 面对莫奈《睡莲》真迹,我竟热泪盈眶! 1.通读全文后,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的故事。(3分) 答:
叶老师不置不否,却给我讲敢一个很感人的故 事:一位小姑娘患了重病,自己觉得马上就要 死了,她望着窗外的常青藤,说:“常青藤上 最后一片叶子落下时,我就要离开人间了。” 人们都为她伤心。这件事被一个年迈多病的画 家知道了,老画家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抱 病握笔画了一片碧绿晶莹的叶子,把它牢牢地 扎在常青藤上。此后不久,老画家安然长逝了, 而那位小姑娘却从此坚强地活了下来。听着叶 老师娓刀的讲述,我悟出了她喜欢绿叶的真正 原因。 后来,我离乡来津。分手时,叶老师送我一 束花,可我却说:“你还是送我一片绿叶吧。” 叶老师会心地笑了,笑得那么甜。
四.关键问题法。 (1)记人的课文。阅读这类文章要抓住:课文写 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 内容。如《晏子使楚》一文的主要内容是春秋末 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 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 和国家的尊严。 (2)叙事的文章。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事情发生 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如《金色的鱼钩》一文的主要内容是在红军长征 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 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最后献 出了自己的生命。
二、课题扩充法: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捕捉到 很多课文信息,不少文章的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 高度概括。归纳这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可以借助 文章的课题。首先读懂课题字面上表达的意思,再 根据课文内容把课题扩展成一句通顺完整的话,在 此基础上进行补充,使意思表达得更加完整、全面。 如:《在沙漠中心》课概括为:我在沙漠中心的感 受和思索。 三.段意合并法。 即在阅读过程中,合并那些内容集中的自然段,把 整个文章分成几个部分。分段可按时间顺序、事情 发展的顺序、总分顺序等划分。分段以后,用一两 句话说出大致意思。然后将各段的段意合并起来就 是文章的主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记叙文阅读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记叙文阅读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acf07a58650e52ea551898f2.png)
记叙文阅读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含练习)-记叙文的主要内容指主体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主人公和重要人物的活动、行为,还包括人物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等。
那么如何才能快速准确简洁地概括主要内容呢?常见的概括方法有以下几种:1.“六要素”综合法。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可以表达为: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有时要素可以有所取舍。
2.关键词语提炼法(含中心词句提炼法)。
即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理解文章内容有帮助的关键词;同时更要注意文章一些特殊句子,如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等,它们往往与文章中心内容要点密切相关3.段意合并法。
即在阅读过程中,合并那些内容集中的自然段,把整个文章分成几个部分。
分段可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总分顺序等划分。
分段以后,用一两句话说出大致意思。
然后将各段的段意合并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4.去粗取精法。
即在概括的时候,找准与原因或条件相关联的词句,去除不必要的修饰、限制语,保留极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关键的、能够揭示事物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的词句。
我们在选用上述方法概括内容时,必须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准确”,不能以偏概全,概括要点时不能有遗漏;不能以罗列代替概括,把罗列到的小的具体材料当作要点概括。
二是“简洁”,这是从答题字数要求来说的,有许多题目明确要求答案在多少个字以内,所以,答题的语言一定要精练,切忌罗嗦。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概括的内容要具体。
有的同学常用"经过""结果"之类的词代替内容,太空洞,这不行。
应该写出经过是什么,结果怎样。
二是概括的要点要全面。
一篇文章的内容往往有几个要点,要抓全,不能丢要点。
三是语言要简明,不罗嗦。
就是要把文章的"水分"去掉,使内容表达得简单明了。
(二)记叙文中心思想的把握和概括好的记叙文总是避开直接表述中心思想,因而增加了把握它的难度。
(完整版)五年级阅读训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完美)
![(完整版)五年级阅读训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完美)](https://img.taocdn.com/s3/m/431f32a6915f804d2a16c169.png)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学内容:1、记叙文的文学常识2、概括题的三种主要题型重点和难点:1、注意区分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和记叙顺序2、学会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阅读指导记叙文基础知识1、记叙文分类: (what + why)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借物抒情(状物)记叙文:2、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3、记叙文的写作顺序(主要):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写景文章顺序:4、记叙文的记叙顺序:(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5、记叙文的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6、记叙文的写作人称: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7、记叙文中的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议论、记叙、说明描写:运用描写手法,能栩栩如生地再现人物、事件和景物。
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A.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描写B.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议论:A.类型:记叙文中的议论,有先叙后议、先议后叙之分。
B.作用:议论的目的在于揭示记叙事物所蕴涵的思想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A.类型:一种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叫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一种是寓情于景或借物抒情,叫间接抒情。
B.作用: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
概括全文主要内容主要题型: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概括小标题3、文中写了关于……的几件事,请分别概括出来题型一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考题形式:请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或一句话概括本文故事)答题方法:要素归纳法:记叙文的段意可以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为据进行概括。
(完整版)五年级阅读训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完美).docx
![(完整版)五年级阅读训练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完美).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c7345d10b1c59eef9c7b414.png)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教学内容: 1 、记叙文的文学常识2、概括题的三种主要题型重点和难点: 1 、注意区分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和记叙顺序2、学会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阅读指导记叙文基础知识1、记叙文分类:(what+why)记人为主的记叙文: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借物抒情(状物)记叙文:2、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3、记叙文的写作顺序 ( 主要):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写景文章顺序:4、记叙文的记叙顺序:(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有尾,条理清晰,起来脉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果,再交待前面生的事。
)作用:造成念、吸引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增文章的生性。
(3)插叙(叙事中断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情起充、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5、叙文的构:分、分、分6、叙文的写作人称:第一人称 , 真可信第二人称 , 切自然第三人称 , 可以多角度描写 , 不受和空的限制7、叙文中的表达方式:描写、抒情、、叙、明描写:运用描写手法,能栩栩如生地再人物、事件和景物。
描写主要有人物描写和境描写。
A. 人物描写方法:言、作、神、心理、外貌等描写B. 境描写 : 自然境描写和社会境描写:A. 型:叙文中的,有先叙后、先后叙之分。
B. 作用:的目的在于揭示叙事物所涵的思想意,起“画点睛”的作用。
抒情:A. 型:一种是作者直接抒自己事物的思想感情,叫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一种是寓情于景或借物抒情,叫接抒情。
B. 作用 : 抒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
概括全文主要内容主要型: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概括小3、文中写了关于⋯⋯的几件事,分概括出来题型一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考形式: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或一句概括本文故事)答方法:要素法:叙文的段意可以六要素(、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果)据行概括。
答格式:、地点,做了⋯⋯,果⋯⋯、地点,了 / 因 / 想⋯⋯,做了⋯⋯,果⋯⋯例精拔苗助国期,宋国有个夫,种了稻苗后,便希望能早早收成。
第7讲记叙文(一)表格概括-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
![第7讲记叙文(一)表格概括-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4460990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5.png)
第7讲记叙文(一)表格概括-暑假讲义(学生版+教师版)-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上册记叙文(一)表格概括(一)常考题型1.根据事件对六要素进行概括2.根据事件、行为概括心理、感受,说出你的理解3.概括事件、行为(表现)、人物品质4.事情、态度、原因类概括(二)解题思路“两看一仿”,看类别定方向,看提示定范围,仿例句定表述。
首先分析表格几列分别考查什么能力,然后再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段落范围以及表格中例句的信息提示,我们发现可以在更小范围内捕捉到答案信息。
这就是看提示定范围。
分析同列中的例句,参照例句进行仿写,答案就比较完整了。
主要考查的是提炼信息、组合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
(三)概括的方法1.六要素归纳法:记事写人的文章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对策:首先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2.摘录句段法:有的文章中的总起、过渡句、重点段落概括了全文的大意。
阅读时可直接引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概括的时候注意抓住文章的线索,围绕线索进行概括。
3.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4.段意合并法:把每段的段意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运用这种方法,先要理解文章意思,弄清文章各段段意,再将各段的段意连起来,经过修改加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5.取主舍次法:对写了几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后根据主要内容来概括。
一篇文章往往有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主要内容就是详写部分,即是重点段。
我们可以抓住重点段,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有些文章的重点段不止一个,可以把它们连起来概括,或用“……的经过、……的几件事”等形式概括。
6.事件提问法:即对一件事的结果或一个人的结局进行寻根究源的提问,从回答问题中概括整件事。
7.自写法:即基本上用自己的语言或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这在很多情况下是进行概括的最重要的方法。
适用于那些提炼文章中心、概括原因、概括人物心理、形象等方面的概括性题目。
第5讲:记叙文阅读(五)主旨归纳-讲义(教师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
![第5讲:记叙文阅读(五)主旨归纳-讲义(教师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ed9651e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7.png)
课题记叙文阅读(五)主旨归纳教学目标 1.学会把握记叙文主旨的方法与解题技巧 2.读懂文章的内容,能概括文章主旨授课内容概要※知识精讲(一)概念中心思想,即主旨,也称文章的主题。
它是文章的主脑,整个文章都要围绕它选材、组材、构思、行文。
主旨可以指作者写作的目的,还可以指故事要告诉我们的事情,道理。
(二)常考题型1.要求直接概括(选择)文章主旨。
2013年中考语文:25.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___(4分)2018年中考语文:23.文章借酸橙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请写出两点。
(6分)2.通过对标题内涵的理解,来考查对主旨的理解。
2015年中考语文22. 本文标题“评语”不可以改为“误读”,请简述理由(6分)22、用“评语”为题,有利于凸显教师鼓励性评语具有激励作用这一主旨,而“误读”则不能;“评语”能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而“误读”则不能。
3.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间接概括主旨。
(20、19、17、16、14年中考)2020年中语文:22.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的含义。
(5分)⑦他困惑,然而跑过去了。
片刻,回来告诉老师,所有的花骨朵都像被扭了一下,它们必须反着那股劲儿,才能开成花朵。
刘老师笑了,夸他观察得仔细,说喇叭花骨朵那种扭着股劲儿的状态,是在开放前自我保护的本能,每一朵花,都只能开放一次,为了唯一的一次开放,自我保护是合乎植物生长规律的。
说花瓣儿越多的花,骨朵越大,也越硬实,所以越大越硬的花骨朵,开放的过程越给人特别紧张的印象。
说若将人与花比,人太幸运了。
花儿开好开坏,只能一次。
人这一朵花,一生却可以开放许多次。
前一两次开得不好不要紧,只要不放弃开好的愿望,一生怎么也会开好一次的。
一联系到人,他听出,教诲开始了,却没太反感,因为刘老师那样的教诲,他此前从未听到过。
⑧刘老师话题一转,说星期一要到他的班级去讲一讲怎样写好作文。
他小声说,自己决定不上学了。
老师问:能不能为老师再上一天学?明天你可以不到学校去。
记叙文内容概括
![记叙文内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4a8c9903852458fb770b56a0.png)
概括《散步》的主要内容。
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 “我”“母亲”“妻子”和“儿子”,在南方初春田 野散步。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想走大路,儿子想走小路。 “我”打算听从母亲,但最终“母亲”迁就了孙子, 改走小路。 体现了朴素真挚的亲情。
内容 概括
时间
地点
谁 (事件)
原因
经过
结果Biblioteka 如何进行内容概括谁(在何时何地)+ 因为什么 + 干什么 + 结果怎么样
散步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 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冬季。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 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 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 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 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 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 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 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 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第14讲记叙文阅读4记叙顺序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讲义(教师版)
![第14讲记叙文阅读4记叙顺序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题复习讲义(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01b18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f8.png)
第十四讲记叙文阅读(四)记叙顺序、插叙作用【教师版】3.插叙【联系中间段段落作用】①定义:(另外一件事情)对主要情节或中心时间作必要的补充、铺垫、照应、说明,使情节有起伏,人物形象更丰富,内容更充实。
阅读时应特别注意交代起讫点的关键语句,或起过渡作用的语句。
【eg猪八戒】②作用大败而归!③这次世界性比赛,她完全有把握登上平衡木和高低杠“女王”的宝座,国内外的行家都这么估计,但她的表演把这些希望的灯全都关上了。
④两年前,她第一次出国参加比赛,夹在许多名扬海外的姑娘们中间,不受人注意,心里反而没负担,出人意料地拿了两项冠军。
回国时,就在这机场大厅里.她受到空前热烈的迎接。
许多只手朝她伸来,许多摄影机镜头对准她,一个戴眼镜的记者死死纠缠着问:“你最喜欢什么?”她不知如何作答,抬眼看见一束花,便说:“花!”于是就有几十束花朝她塞来,多得抱不住。
两年来多次出国比赛,她胸前挂着一个又一个亮晃晃的奖牌回来,迎接她的是笑脸、花和摄影机雪亮的闪光。
是不是这就加重她的思想负担?愈赢就愈怕输,成绩的包袱比失败的包袱更重。
精神可以克服肉体的痛苦,肉体却无法摆脱开精神的压力。
这次她在平衡木上稍稍感觉自己有些不稳。
内心立刻变得慌乱而不能自制。
她失败了,并且跟着在下面其它项目的比赛中一塌糊涂地垮下来……⑤本来她怕见人,走在队伍最后,可是当她发现很少有人招呼她,摄影记者也好像有意避开她时,她感到冷落,加重了心中的沮丧和愧疚,纵使她有回天之力,一时也难补偿,她茫然了。
是啊,谁愿意与失败者站在一起。
⑥忽然她发现一双脚停在她眼前。
谁?她一点点向上看,深蓝色的服装,长长的腿,铜衣扣,无檐帽下一张洁白娴静的脸儿。
原来是机场那女服务员。
正背着双手,含笑对她说:“我在电视里看见了你们比赛,知道你今天回来,特意来迎接你。
”⑦“我真糟!”她赶紧垂下头。
⑧“不,你同样用尽汗水和力量。
”⑨“我是失败者。
”⑩“谁都不能避免失败。
我相信失败和胜利对于你同样重要。
记叙文之内容概括
![记叙文之内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541734136137ee06eff918e8.png)
多个事件:同一事件的段落划一层次
②找要素,标词语 画出人物、时间、地点以及表明事件的关键词句
③联内容 ,定答案 什么人在什么情境下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故事情节=中心人物(时间、地点)+中心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注意:
• 可以先找出中心人物、主体事件,然后再补充必要的要素。 • 答题时视具体情况确定,次要信息可以有所取舍。 • 注意语言简洁。
教材链接:《阿长与<山海经>》
熟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件?
中考:往往会在题干要求上增加难度。(特殊要求)
典例1
1.[2019河南,7]
《给母亲梳头发》
本文由“我”给母亲梳理头发写起,主要回顾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情?请从母
亲的角度简要概括。(4分)
审题指导
• ①抓关键词:从母亲的角度(答题角度----主语)、 回顾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情(答题内容)。
《我的叔叔于勒》中 “我”既是线索人物,又是 视角人物。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百草园”和“三味 书屋”两个地点为线索。
时线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伟大的悲剧》以时间为线索,记述了斯科特和 他的队员悲壮的失败以及覆灭。
感情线 以情感或情感变化为线索。
《藤野先生》以“我”的爱国主义情感为线索(暗 线)。
练习
(2020原创)就恋这把土
1. 随着事情的不断发展,林如福的心情也不断发生变化, 参照下面的表述,将表格补充完整。(4分)
补 充 设 问 ★请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失去土地的农民林如福在每天下班后带土回家,在院子里种了三块小田地,并借院子 里生机勃勃的景象告诉儿子土地、劳动的价值。(意思对即可。共2分)
记叙文概括
![记叙文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9dae1fb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1.png)
记叙文概括
当我们谈及记叙文时,我们往往会想到一篇生动、丰富的故事,或是一个动人的经历。
但其实记叙文更多的是在叙述经历中所获得的体验与领悟,这种体验和领悟对于我们的生活与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经历很多事情,有些是愉快的,有些则是痛苦的。
而这些经历中所获得的体验,能够更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成长。
比如说,当我们在弱化自我,着重于帮助他人的时候,会发现自己得到了更多的友谊和快乐;当我们面对失败与挫折的时候,会发现这些经历使我们更坚强、更自信。
通过记叙文,我们能够更好地记录下这些体验,同时也能够与他人分享我们所获得的领悟。
比如说,当我们被一个朋友伤害了,我们可以通过记叙文来陈述我们当时所感受到的痛苦,这样既能借助文字的力量来减轻内心的伤痛,同时也能让我们的朋友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情况,从而得到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记叙文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
通过将重要的经历记录下来,我们能够更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想法、取向和行为方式,从而更好地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陷,并逐渐改变那些不利于自己成长的习惯和心态。
总之,记叙文不仅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更是一种深度反思和自我成长的过程。
只有通过这种形式的记录和分享,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车渐斩驶近,你喜欢你兴奋,大家都想起了梵高,朋友说停车照相吧,这么美丽这么灿烂的向日葵,我们也该作一回向阳花儿了。
秘密就是在那一刻被突然揭开的。
太阳西下,阳光已在公路的西侧停留了整整一个下午,它给了那一大片向日葵足够的时间改换方向,如果向日葵确实有围着太阳旋转的天性,应该是完全来得及付诸行动的。
然而,那一大片向日葵花,却依然无动于衷,纹丝不动,固执地颔首朝东,只将那一圈圈绿色的蒂盘对着西斜的太阳。
它的姿势同上午相比,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它甚至没有一丁点儿想要跟着阳光旋转的那种意思,一株株粗壮的葵干笔挺地伫立着,用那个沉甸甸的花盘后脑勺,拒绝了阳光的亲吻。
夕阳逼近,金黄色的花瓣背面被阳光照得通体透亮,发出纯金般的光泽。
像是无数面迎风招展的小黄旗,将那整片向日葵地的上空都辉映出一片升腾的金光。
它宁可迎着风,也不愿迎着阳光么?
呵,这是一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
那众所周知的向阳花儿,莫非竟是一个弥天大谎么?
究竟是天下的向日葵,根本从来就没有围着太阳旋转的习性,还是这天山脚下的向日葵,忽然改变了它的遗传基因,成为一个叛逆的例外?
或许是阳光的亮度和吸引力不够么?可在阳光下你明明睁不开眼。
难道是土地贫瘠使得它心有余而力不足么?可它们一棵棵都健壮如树。
也许是那些成熟的向日葵种籽太沉重了,它的花盘,也即脑子里装了太多的东西,它们就不愿再盲从了么?可它们似乎还年轻,新鲜活泼的花瓣一朵朵一片片抖擞着,正轻轻松松地翘首顾盼,那么欣欣向荣,快快活活的样子。
它们背对着太阳的时候,仍是高傲地扬着脑袋,没有丝毫谄媚的谦卑。
那么,它们一定是一些从异域引进的特殊品种,被天山的雪水滋养,变成了向日葵种群中的异类?可当你咀嚼那些并无异味的香喷喷的葵花籽,你还能区分它们么?
于是你胡乱猜测:也许以往所见那些一株单立的向日葵,它需要竭力迎合阳光,来驱赶孤独,权作它的伙伴或是信仰;那么若是一群向日葵呢?当它们形成了向日葵群体之时,便互相手拉着手,一齐勇敢地抬起头来了。
它们是一个不再低头的集体。
当你再次凝视它们的时候,你发现那偌大一片向日葵林子的边边角角,竟然没有一株,哪怕是一株瘦弱或是低矮的向日葵,悄悄地迎着阳光凑上脸去。
它们始终保持这样挺拔的站姿,一直到明天太阳再度升起,一直到它们的帽檐纷纷干枯飘落,一直到最后被镰刀砍倒。
当它们的后脑勺终于沉重坠地,那是花盘里的种籽真正熟透的日子。
然而你却不得不也背对着它们,在夕阳里重新上路。
天山脚下那一大片背对着太阳的向日葵,就这样逆着光亮,在你的影册里留下了一株株直立。